语文说课稿(整理2篇)

时间:2024-12-11

语文说课稿篇1

各位评委老师:

中午好!我叫陈尚婷。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语文第四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学棋》。文章通过描述古时候两个学生向围棋能手“秋”学下棋,一个专心致志,一个心不在焉,以致所学结果截然不同的故事,告诉我们:名师出高徒并非是绝对,关键在于学习者自身的学习态度,只有专心致志,才能学有所成。全文首尾简略,重点突出,对比鲜明,语言通俗易懂,对学生具有极强的教育意义。

教师作为教者身份,我们应该充分挖掘文本的教学价值:课文蕴含了哪些课程内容,这些内容可以用来发展学生的哪些语文能力,即如何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小学二年级学生有一定的阅读思考能力,通过老师的引导能对故事中的人物有比较主观的评价能力,对情节生动、语言浅显易懂的课文有一定的阅读兴趣,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探究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张扬自己的个性展开多元阅读。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根据新课程标准对二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我从知识、能力和情感三方面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学习要专心致志的道理。

我准备安排两课时来引导学生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我将教学目标制定如下: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重点理解“能手、远近闻名”这两个词语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第1自然段,知道秋是一位远近闻名的下围棋能手,并能读出对秋的敬佩的语气。(指板书)3、将“棋、致、另”三个生字写匀称、美观。

下面我将重点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在第二课的教学中,我将教学目标制定为: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学习要专心致志的道理。3、将“围、专、弓”三个字写匀称、美观。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将本课的“围、专、弓”三个生字写匀称、美观。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懂得学习要专心致志的道理。

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围绕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我将教学流程划分为五个板块。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衔接推进。流程如下:

一、复习检查,感受秋的棋艺高超

上课伊始,我用多媒体出示本课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让学生通过指名读、集体读的方式来复习,并通过开小火车读的形式以达到检查的目的。接着,我设计这样的过渡语:看来同学们对于本课词语掌握情况非常好!上节课,老师还带领同学们一起学习了第一小节,知道了-----秋是一位远近闻名的下围棋能手。我想请一位同学将第一小节读一下。在学生读完之后,让其他同学来评价一下这位学生读得怎么样,复习以及引导学生们要读出对秋的敬佩之情,体现出秋的棋艺高超。

二、以读代讲,对比两位学生学棋的结果

这时,我趁热打铁引导学生:在当时,有许多人都想拜秋为师,跟他学下棋。大家都知道“名师出高徒”,跟着秋学棋,一定会学有所成。有这么两个学生,他们也拜秋为师,他们学习的结果怎么样呢?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自由读读第三自然段。通过以读代讲的形式让学生回答书中两位学生学棋的'结果,我相机板书:(一个学生成了)出色的棋手(另一个学生棋艺一直)没多大长进

为了能让学生强烈地感受到文中两位学生学棋结果的差异,我抓住对“出色、没有多大长进”的理解以及通过男女生对比朗读的形式,让学生对照板书产生质疑:为什么两个人跟同一个老师学棋,一个学生能成为出色的棋手,而另一个学生棋艺一直没多大长进呢?

由此疑问,将学生引入第三板块的学习中。

三、深入文本,对比两位学生学棋时的表现

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也是难点。在这一自然段的教学中,我采用扶与放的方式,利用图文结合、联系学习生活来理解文本,进行教学。

首先,我用多媒体出示插图,让学生观察思考:1、图上有几个人,他们正在做什么?2、哪个是老师,哪两个是学生?当学生弄清图上的人物之后,再让学生来观察最左面的学生,说说他学棋时的动作及神情是怎样的?让学生通过默读从文中找出一个成语来概括这位学生学棋时的表现。老师相机板书:专心致志

对于成语“专心致志”的理解,我采用近义词替代法让学生给它找个近义词,如:一心一意、聚精会神、全神贯注等

接着,我出示句子:一个学生专心致志,一边听一边看老师在棋盘上布子,有不明白的地方还要问上几句。

我指名让学生读这句话,其他同学思考:从这句话的哪几个动词能看出这位学生学棋时专心致志?用圈把它圈出来。根据学生的回答,我板书:听、看、问

根据板书,我进行总结并提出疑问:学习时只有“听’和”看”同时进行,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从这句话中的什么地方可以看出这位学生也是这样做的?学生很容易就能找出:一边、、、一边、、、

根据学生的回答,我适当提醒并进行说话训练:一边、、、一边、、、表示两个动作是同时进行的,你能用一边、、、一边、、、说句话吗?通过这个句式的训练,以达到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自己生活中的目的。

接下来,让学生抓住这句话中的关键字词进行分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然后提高要求:你能用这样的句式来说说第一位学生为什么能成为出色的棋手吗?可以对照板书说一说。

(出示:因为-------,所以-------------。)

紧接着,我设计这样的过渡语: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身。那另一位学生课堂上的表现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观察书上的插图,自由读读文中相应的句子。根据学生的回答,我相机板书:(他上课时喜欢)走神(他)想(把白天鹅用弓箭射下来),(想着想着)(,不由得)做(出拉弓射箭的动作)

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这样的课堂表现,能学好下棋吗?在你们平时的学习中,有没有类似的情况呢?这两个问题一下子就将学生从文本拉入现实学习生活,将自身与文本中的学生进行对照,了解自身学习中的不足。为了将学生由现实再拉入文本,我又设计了这样的两个问题:当老师暗示你,或提醒你之后,你还会继续开小差吗?可书上的这位学生在老师提醒他之后,他是怎样的表现呢?谁来读读书上相关的句子?根据学生的朗读,老师相机板书:(可他只听了一会儿,又去)想(别的事了。)让学生对照板书,利用这样的句式“因为-------,所以-------------。”来说说书中这位学生棋艺一直没有多大长进的原因。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进行总结:你看他学棋时,心不在焉,即使老师的本领再大,也没能把他教成出色的棋手。

四、充分朗读,谈谈感想

让学生通过对比朗读以及齐读课文的形式来感悟文本,读完课文之后再结合板书、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感想或打算。

五、指导生字,强调双姿。

在这一环节中,我进行3个生字的书写教学。这三个字根据书写难易程度分别采用“扶、半扶半放、放手”的教学形式展开。

1、为了能让学生感受中国汉字的古今变迁之美,写字之前我用多媒体出示“围”的古体字,让学生猜猜接下来我们要写的是个什么字,然后告诉学生:在遥远的古代,这个字表示卫兵拿着武器绕城巡逻。经过时间的变迁,这个字在不停地变化着-----------围。接下来,我通过边讲解、边范写的形式提示学生:

围字框一类的汉字属于全封闭结构,书写时要体现左尊右卑,因此左竖画略短,横画微翘,产生动态美,折角处有肩,竖画微曲略长,里面三横距离均匀,有所收敛,最后一笔横画是画龙点睛之笔,没有完全与左右竖画连接,笔断意连,达到围而不死的意境。请同学们描一个写一个。在学生动笔之前,根据新课程标准第一学段中提出“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这个要求,我让学生们一边背写字姿势歌,一边把写字姿势摆好:胸离桌离一拳,离笔端一寸宽,臂肩脚要摆平,用左手轻按本。等学生把写字姿势摆好再动笔书写。争取让学生达到每一次动笔都是习惯养成时。

2、第二个字“专”采用半扶半放的形式进行教学。首先让学生来观察这个字的字形结构特点,并站起来说说,然后老师通过边范写边提示的形式指导学生书写。

3、“弓”字字形结构教简单,教学中,老师则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观察书写。

4、评价与表扬。在每教学完一个字之后,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台,抽取一定数量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点拨,让学生了解书写不足的地方,以达到改正的目的。对于书写匀称、美观的字,教师及时用红笔圈一个红圈圈,以表鼓励。

这五个环节的设计,既突出重点,又突破了难点,较好地完成了既定的目标。

我想说的就这么多,谢谢大家!

板书:13、学棋

秋能手远近闻名

专心致志走神

(听看问)(想做想)

出色棋手没多大长进

语文说课稿篇2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电脑住宅》是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30课,是本册最后一组课文中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介绍了一栋实验性综合电脑住宅的有关情况。本组课文的专题是关于科学技术方面的内容,这篇课文正好体现了这一特点。全文一共八个自然段,首尾两个自然段都是概括说明,二至七自然段按空间转换的顺序具体介绍电脑住宅的各种设施及其使用功能等,全文条理清晰,叙述有序,结构合理。因为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应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多读多思,教师不宜讲解过多,所以我计划用一课时的时间学习。

2、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地位、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我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课文中带拼音的6个二类生字。

(2)学习课文,了解电脑住宅为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感受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激发热爱科学的兴趣。

(3)体会作者按一定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4)发挥想象,设计一栋自己心目中的电脑住宅。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电脑住宅为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学难点:自己动手设计一栋理想的电脑住宅。

二、说课件

我设计的这一课件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向学生出示本课的学习目标及学习重难点;第二部分图文结合展示课文内容,八个自然段的文字各配一幅动感图画,逐段分析逐个展示;第三部分为表格式板书,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教师的指导,逐个点击板书;第四部分是我设计的电脑住宅图,为学生引路——设计一栋自己心目中的电脑住宅,最后附上课外练笔题,写一篇想象作文:未来的___________。

我觉得我所设计的这一课件已经能够满足我讲授这一篇略读课文的需要。学生对“电脑住宅”这一高科技的产物比较陌生,也感到很抽象,对理解课文内容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通过图文结合,为各个住宅设施设计了一幅动感插图,这样使抽象的文字变得直观形象。其次,我采用电脑点击表格板书,方便快捷,能节省不少时间,提高课堂效率。而且这样的板书一目了然,突出了本课的重点教学内容。另外,学生要自己动手设计一栋电脑住宅有相当的难度,所以我运用电脑设计了一幅电脑住宅图为学生引路,能很好地突破教学难点。

三、说教法与学法

1、教法

(1)我充分利用VCM的优势,提高课堂效率。图文结合,尽可能地把抽象的文字变得直观形象化,便于学生学习和记忆。

(2)根据文章的写作顺序和段落结构,有条不紊地进行教与学,做到教路、学路、文路和谐统一。

(3)对于略读课文,我大胆放手让学生独立阅读,注意培养他们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

2、学法

我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运用“读读、想想、看看、画画”等方法学习。通过动脑、动口、动手等方式,培养他们的观察、理解、想象、实践等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一)谈话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21世纪的文盲指什么吗?有的同学会说不识字,有的`同学会说文化水平低,有的同学会说不懂电脑……(不懂电脑)其实电脑是我们学习、生活、工作中的好伙伴、好帮手,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方便。现在老师带大家到一栋位于日本东京的由电脑控制、指挥的电脑住宅参观。这样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板书课题)

(二)向学生出示本课的学习目标及学习重难点.

(三)初读感知,读通课文,粗知大意,理清文章脉络。

1、让学生自由轻声朗读全文,读通读顺。

2、找出文中带拼音的生字,逐一拼读认识。

3、说说课文按什么顺序写,介绍了电脑住宅的哪些设施?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住宅的设施”。这样可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深入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利用VCM出示课件,展示课文第一自然段内容,让学生一边看图一边朗读,自由说说读懂了什么,是概括说明还是具体介绍?其实这段是概括说明住宅由电脑指挥。(教师同时板书)

2、展示第二自然段的图与文,边读边悟边仔细看图。思考:第二自然段写了什么设施?大门外的风向标怎样工作,有何功能?(这时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教师的点拨填写表格。)

3、让学生总结学习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方法:

A、自由读课文找设施。

B、该设施怎样工作。

C、该设施有何功能。

4、运用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学第三至七自然段,完成表格的填写,教师只作简单的点拨。并对学生给予肯定或否定,对答得对的学生给予适当的表扬。这样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同时板书)

5、简要学习第8自然段,说说读明白了什么,是作总结概括说明还是具体介绍。其实这是总述电脑住宅由电脑判断,提供舒适的生活条件。(同时板书)

(五)小结全文

你觉得这栋电脑住宅的最大特点是什么?(方便)读完全文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作者按什么顺序介绍这栋电脑住宅?(空间转换)全文的段落结构是什么?(总分总)

让学生扮演电脑住宅主人的角色进行介绍电脑住宅的设施如何工作,有何功能并填表格。

这样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课文内容,提高概括能力。

(六)课外拓展与延伸

这栋电脑住宅太神奇了!你们想拥有吗?你们会设计一栋理想的电脑住宅吗?老师也尝试设计了一栋电脑住宅,供大家参考一下。下面让我们分小组合作完成一栋理想的电脑住宅,也可以用文字写下来。学生分组设计,教师巡视指导。

最后设计一道课外练笔题:未来的________(住宅、学校、医院、商场……)

(这道延伸题能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

五、说板书设计

根据学生学习的思路及课文重点部分的内容,我采用填表式的板书,边分析课文边点击板书电脑住宅的设施、工作、功能的重点词句,这样板书可以使学生一目了然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及课文按空间转换的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我觉得这样的板书简洁明了,条理清楚,有针对性。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