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与除法说课稿获奖优秀(整理3篇)

时间:2024-01-26

最新分数与除法说课稿获奖优秀篇1

《分数除法》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分数除法应用题历来是教学中的难点。李老师从容不迫的气度、不疾不徐的语速,营造出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李老师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选择了合适的教学方法,重难点突出,层层递进。课堂教学的安排,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运用启发式讲讲练练、讲练结合、以练带讲的教学方法,教与学的双边关系处理得较好。整节课安排有序,变化有致;既有高潮又有适时调整,课堂教学自然流畅。

本节课中,李老师把教材上出示的'新例题改编成学生已有知识的例题,大胆灵活的使用教材,使学生能够很快的从旧知过渡到新知。

分数除法应用题,教材鼓励学生用方程解答,要会用方程解答,必须要能找出题中的单位“1”的量和数量关系,那么李老师在学习新知之前,先让学生复习找单位“1”和数量关系以及画线段图,这样以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为旧知的迁移做好了铺垫。并在学习新知时通过与旧知进行对比,找出异同点来为学生找切入点,我觉得这是一大亮点。

学生能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不但能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促进知识意义的构建,更能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在教学时,李老师出示例题后,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动脑动手的基础上,再引导进行交流、验证。

总之,这节课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培养了学生的素质,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李老师能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探究,以便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1、在复习旧知的两个题中,我个人觉得应该交换一下,先由画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过渡到改编的例题中用算术方法解决问题,然后通过例1与其进行比较,这样衔接更紧密一些。

2、时间掌握不够好,由于前面用的时间较多,导致了后面的练习时间已经不够了。

3、能否在课堂评价方面加以改进,当学生回答正确或解答出现了错误,老师没有对学生进行评价,而学生很在乎老师的评价,这方面稍微欠缺了一些。

4、整节课,教师表现得很美,学生的表现弱了一点,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完全调动起来。

最新分数与除法说课稿获奖优秀篇2

听了谭老师讲的《分数与除法》这一课,“分数与除法”这一教学内容,是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三单元中第三小节的授课内容。本节课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运用此关系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理解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算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推理、归纳、交流的能力。让我感受最深的是,整堂课的节奏非常平稳,课堂很朴素,给人的感觉很真实。

整节课教学有以下特点:第一,教学重点把握准确,教学过程做到了突出重点,同时在这个教学环节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自己通过合作探究得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然后教师抓住这个重点,加以巩固。第二,教学线索清晰,使课堂内容紧凑而井然有序。第三,讲授新知的过程注重学生的自我探究。比如在研究分数与除法关系时,让学生小组交流后说出它们之间的关系。第四,在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时,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观察比较课本上的方法,然后让学生归纳出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算理,在这个环节上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我个人认为有如下值得商榷之处:

第一,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本节课的内容是不是有点过多?感觉每个环节过渡得较快,成绩较差的学生有点跟不上来。

第二,学生在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时,教师是否可以把假分数化成整数的方法引导出来。

最新分数与除法说课稿获奖优秀篇3

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有典型题型多、易混淆的特点,是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刘老师以求“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为切入点,接着又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是多少用除法”这两个知识点为主线串联了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常见六种基本题型的练习。用知识点串联练习题的设计,使原本杂乱的练习呈现出内在的连系,为高效的课堂学习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课堂教学中刘老师没有多余的情境设置,教学环节紧凑,练习重难点清晰;教师的语言准确、清楚、精炼;学生的学习通过自主编题、练习、讲解等形式注重学生的主体意识体现和思维的开放性,课堂风格呈现出简洁而不简单,实用而高效的特点。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在做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是最大的困难是容易混淆乘除法的应用。刘老师针对这一点紧扣“找等量关系”为核心,让学生分析题意、解决问题,形成了:编题——找等量关系式——列式——总结规律的学习模式。比如一步乘法应用题练习中:首先让学生根据已有数据编一道一步乘法应用题,学生编出了1600×……等,接着让学生找题目中的的等量关系式:全校的人数×=幼儿园人数,列式展示:1600×,最后归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有了这道练习的成功经验,接下来让学生在这个学习模式下进一步完成一步分数除法、乘减、除减形式的两步练习。学生的`学习有法可依,轻松自如;也为解决其它的练习题提供了参照。学生既学到了知识,更学学到了学习知识的方法。

在本节课中个人觉得也有值得思考和进一步商讨的地方。分数乘除法的对比问题。将分数乘除法作相对应的对比,分析其特点,找到异同,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解题。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示问题。本节课学生得出了大量的学习成果:如学生的编题、找出的等量关系、列式等。在处理这些学习成果汇报展示时,基本停留在了口头汇报上,并且速度较快,不利于其他同学更清楚、真切的理解。如果能多采用课件、投影、板书等可见性展示方式,学习的效果会更好。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