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案《立定跳远》(整理2篇)
时间:2024-01-30
时间:2024-01-30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跳远的学习中,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
2、通过“跳远”练习,让大部分学生能体验、熟悉双脚立定跳远的动作技术,90%以上学生会做出一些双脚立定跳远的简单动作。
3、通过“跳远”学习,发展学生灵巧、协调、下肢力量等身体素质,增强学生身体平衡控制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两脚用力蹬地起跳,动作配合协调
难点:
双脚屈膝缓冲,轻巧落地
教学方法:
讲解、示范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开始热身部分:
1、课堂常规
1)、集合整队,检查出勤、服装,安排见习生。要求:站队快、静、齐。精神饱满、精力集中。组织:成四列横队密集队形站立。
2)、宣布教学内容。
2、准备部分:
1)、慢跑:
要求:匀速、安静、整齐。
2)、徒手操:扩胸运动、振臂运动、体转运动、正压腿、侧压腿、腹背运动、膝关节运动、踝腕关节运动、跳跃运动。要求:动作到位,有力度达到充分拉伸的作用。组织:成四列横队体操队形站立。二、学习提高部分:1、立定跳远动作要领:
两脚左右分开,跟肩同宽,起跳时,脚跟稍提,屈膝半蹲,上体稍前倾,头稍抬,两臂向前摆,同时两脚用力蹬地迅速向前跳出,双脚同时着地,并两腿自然轻巧落地。
课题教法:
立定跳远第课时
1、指导学生散点进行蛙跳练习;
2、请优秀学生进行示范;
3、进行点评。
4、教师简要讲解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并做示范。
5、引导学生进行练习;
6、请优秀学生进行示范并做点评;
7、教师巡回观察,个别纠正指导。
8、学生再次做练习组织:
2、游戏“跨越障碍接力赛”
方法:起跑-跳远—拿球(弹药)匍匐钻过“跨栏”-过独木桥-运回“弹药”-放到“跨栏下面”-回到起点击掌第二位同学起跑。以此类推,直至全组同学做完,先做完为胜。
教法:
1、教师讲解示范2、组织学生游戏3、小结组织:
三、恢复整理部分:
1、放松整理。
课题
2、小结下课。
3、布置课后作业。
四、场地器材
教学反思:
立定跳远第课时
课题立定跳远第课时随笔与反思
教学目标:
1、通过“立定跳远”的学习,初步掌握“立定跳远”的技术动作形成正确的概念。
2、增强学生的弹跳力以及灵敏、速度、协调等身体素质的发展。3、通过游戏,培养学生对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发展奔跑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
向前上方摆臂迅速有力,蹬地收腿。难点:
动作连贯“蹬摆配合”
教学方法:
讲解、示范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开始热身部分:
1、课堂常规
1)、集合整队,检查出勤、服装,安排见习生。要求:站队快、静、齐。精神饱满、精力集中。组织:成四列横队密集队形站立。
2)、宣布教学内容。
2、准备部分:
1)、慢跑:
要求:匀速、安静、整齐。
2)、徒手操:扩胸运动、振臂运动、体转运动、正压腿、侧压腿、腹背运动、膝关节运动、踝腕关节运动、跳跃运动。要求:动作到位,有力度达到充分拉伸的作用。组织:成四列横队体操队形站立。二、学习提高部分:1、立定跳远
重点:向前上方摆臂迅速有力,蹬地收腿。
课题
难点:动作连贯‘蹬摆配合教法:
1、教师讲解、示范
立定跳远第课时
2、学生做一、二、三“三拍法”的.摆臂练习。
3、学生做摆臂向上跳起的练习。
4、在教师的指导下做摆臂向前上方跳跃的练习。
5、教师指出易犯错误并进行纠正。
6、学生进行对比练习,分组练习。
组织:
2、游戏“
方法:在场上画一条起跑线,线前10米处并排画四个圆圈,间隔
3米,圈内一个实心球。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四路纵队,正对圆圈站在起跑线后,各队排头手持一个小皮球。发令后,各队排头迅速跑向本队前面的小圆圈,将皮球放在圈内,拿起实心球往回跑交第二人,第二人按上述方法进行,用实心球换回小皮球。如此依次进行,以先跑的队为胜。规则:交换物必须放在圈内,如滚出圈外,要拾回放好再跑。教法:1、教师讲解示范2、组织学生游戏3、小结组织:
三、恢复整理部分:
1、放松整理。
2、小结下课。
课题
3、布置课后作业。
四、场地器材
教学反思:
立定跳远第课时
课题
教学目标:
立定跳远第课时随笔与反思
1、通过立定跳远的学习,使学生的下肢力量得到锻炼和发展。2、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的拼搏精神教学重难点:重点:
解决在一定高度上的双脚起跳和双脚落地难点:
起跳时的挺身,身体稍前倾,屈膝缓冲,收腹教学方法:
讲解、示范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开始热身部分:
1、课堂常规
1)、集合整队,检查出勤、服装,安排见习生。要求:站队快、静、齐。精神饱满、精力集中。组织:成四列横队密集队形站立。
2)、宣布教学内容。
2、准备部分:
1)、慢跑:
组织:以小组为单位,散点进行。教法:1)教师讲解;2)以小组为单位,组长带领自选路线带跑;3)跑动中在学生的不断创新中,改变跑的方式。要求:匀速、一个跟一个不许掉队。
2)、徒手操:肩部运动、扩胸运动、体转运动、踝腕运动。要求:动作舒展,到位,有力度。
课题
二、学习提高部分:
1、短绳速跳练习:
立定跳远第课时随笔与反思组织:体操队形,前后同学隔点站立。教法:
1)教师引导,鼓励;
2)提示学生跳绳时个数的数立定跳远教案法;
3)教师计时,一分钟速跳,看谁先能完成150个;
4)休息1分钟,进行第二组计时测试;
5)挑选出1分钟能够完成130个以上的学生进行演示;6)两人一组为单位相互进行练习。要求:两脚落地时要轻。
2、立定跳远练习:
组织:以小组为单位,由小组长带领分组进行练习。教法:
1)教师讲解练习时要求;
2)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要求:双脚起跳双脚落地。
三、恢复整理部分:
1、放松整理。
2、小结下课。
3、布置课后作业。
四、场地器材
课题
教学目标:
立定跳远测试第课时随笔与反思
1、通过立定跳远测试,加强学生的考试竞争意识。
2、培养学生勇敢拼搏、克服困难的品质精神。教学重难点:重点:
双脚起跳、双脚落地难点:
起跳时的挺身,身体稍前倾,屈膝缓冲,收腹教学方法:
讲解、示范教学准备:皮尺
教学过程:
一、开始热身部分:
1、课堂常规
1)、集合整队,检查出勤、服装,安排见习生。要求:站队快、静、齐。精神饱满、精力集中。组织:成四列横队密集队形站立。2)、宣布教学内容。2、准备部分:1)、慢跑:
要求:匀速、安静、整齐。
2)、徒手操(4x8拍):扩胸运动、振臂运动、体转运动、正压腿、侧压腿、腹背运动、膝关节运动、踝腕关节运动、跳跃运动。要求:动作到位,有力度达到充分拉伸的作用。组织:成四列横队体操队形站立。二、学习提高部分:1、立定跳远测试:
组织:男生成一路纵队测试,女生以小组形式散点进行。
课题
教法:
1)教师讲解考试要求;立定跳远测试第课时随笔与反思
2)按照花名册顺序男生测试;
3)女生由小组长负责带领练习小绳速跳;
4)男女生互换。
要求:双脚起跳双脚落地。不得打闹。
三、恢复整理部分:
1、小结下课
2、布置课后作业
四、场地器材:
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近期观察中班幼儿在晨间操跳瓶子体能练习的环节中,有小部分幼儿动作不够规范,而立定跳远也是中班体育教学的重点内容。本次课通过先学习立定跳远后再学习双脚连续向前跳,使幼儿后续体能练习中能很好完成技术动作。
活动目标
1.学习立定跳远技术,掌握两脚同时起跳和轻巧落地的跳跃方法。
2.增强幼儿的弹跳力以及灵敏、协调身体素质的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两脚用力蹬地起跳,动作配合协调。
活动难点:落地缓冲后的身体平衡。
活动准备
电脑多点数控播放录象片段、塑胶操场、营养快线小瓶子人手2个、音乐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激趣热身(预计用时5')
课流程:课前观看立定跳远技术要领视频片段→播放音乐,游戏:大小风吹;高人矮人。
“中一班的小朋友,今天黄老师和你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但有个要求,认真看片段里哥哥姐姐们都做了那些动作?”
游戏“大风吹,小风吹”:幼儿想像大风、小风、龙卷风中的情景,根据自己的想像,用身体、动作、语言(声音)表现出来。教师变化口令,幼儿跟随练习。当教师喊“风停了”学生做“站如松”,迅速站好。(反复几次)
游戏高人矮人:围大圆圈,教师于圆圈中,当教师是高人(站立)时,幼儿反之是下蹲。(反复几次)
二、基本部分:自主练习(预计用时21')
课流程:讲解、示范→探索跳瓶子→向下跳:定点跳伞。
1、“谁告诉我刚才在片段里哥哥姐姐们都做了那些动作?”
幼儿示范(围大圈示范幼儿站于圆圈中)→教师示范、讲解:
步骤:
⑴、预备—腿稍屈,臂后摆,上体稍前倾,可弹动一次。
⑵、起跳---腿蹬直,臂向前上摆,展体,使身体向前跳出。
⑶、落地—屈腿全蹲。
用形象1-2-3、立-跳远数、字代表动作技术分解步骤。
2、“今天黄老师和中一班的小朋友一起来玩你们平时做操的瓶子,大家尝试用刚才学过的本领去进行练习。”
巡回引导幼儿摆放不同位置的瓶子进行练习,重点引导由(近—远)调节摆放及幼儿两脚用力蹬地起跳及动作连贯性。(鼓励胆小幼儿能跳出第一步)
3、巩固练习:定点跳伞
从30cm高的台阶往下跳到定点的圆圈中,跳到圆圈的幼儿进行奖品奖励,鼓励胆小幼儿。
重点引导幼儿落地缓冲后的屈腿全蹲。
三、结束部分:(预计用时4')
音乐放松游戏:木头人(不许动时规定幼儿做立定跳远预备、落地动作;)小结。
(延伸活动:观看视频活动内容)
教学反思
1.本节课的体育教学以游戏为主要教学手段,通过创设情境,在生动、活泼、有趣的氛围中完成了运动参与、身体健康,运动技能等领域的教学目标。如“大风吹、小风吹”,等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照顾到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心理需求,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了教学。设计了自主尝试、小组讨论、发表分享、展示归纳等教学流程,提高了幼儿自主学习能力,对幼儿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有重要意义。
3.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缺憾,如在探索跳瓶子、定点跳伞的环节中,教师的引导不够。能力强的幼儿一下就能跳过,而能力弱一点的幼儿,通过连续的练习跳跃也能跳过,这是幼儿大胆创造的结果。教师对此没能及时加以引导,说明应变能力不够。
上一篇:中学体育教案(整理2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