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运算定律》说课稿(整理7篇)

时间:2024-09-05

《加法运算定律》说课稿篇1

一、说教材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27—29页,练习五的第1~4题。主要包括: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地位作用:在前三年的学习中,学生对加法的交换律已有了一些感性认识。例如:在10以内的加法中,学生看一个图可以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在万以内的加法中,通过验算方法的教学,学生已经知道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加得的结果不变。在以前的教学中,教材对加法结合律也作了一些于孕伏。例如:学生通过0以内进位加法的凑10思路的学习,通过100以内加法中出现小括号的学习,对加法结合律也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这些都是学习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基础。本册教材的安排是先教学加法的运算律,再教学乘法的运算律;先教学交换律,再教学结合律;先教学运算律的含义,再教学运算律的应用。这样安排有三个好处:首先是由易到难,便于教学。交换律的内容比结合律简单,学生对交换律的感性认识比结合律丰富,先教学比较容易的交换律,有利于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其次是能提高教学效率。交换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可以迁移到结合律,加法运算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可以迁移到乘法运算律,迁移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再次是符合认识规律。先理解运算律的含义,再应用运算律使一些计算简便,体现了发现规律是为了掌握和利用规律。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能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具准备:主题图

二、说教法学法

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还要发挥教学内容的育人功能,使学生在多方面有所发展。教材希望学生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认识运算律并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为此,我设计了一条鲜明的'教学线索,在发现运算律、总结运算律的时候,都给学生留出自主探索的空间,为学生安排了丰富、多样、有效的学习活动。我安排了“引出一个实例,进行类似的实验,在众多案例中概括用符号表达”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充分地观察、实验、归纳、类比,获得正确的结论。

三、说教学程序

本节课预设五个环节进行教学。

一、课前谈话、

二、教学加法交换律、

三、学习加法结合律、

四、巩固练习、

五、课堂总结。

具体安排如下:

(一)、创设情境

1、谈话引入。

在我们班里,有多少同学会骑车?你最远骑到什么地方?

骑车是一项有益健康的运动,这不,这里有一位李叔叔正在骑车旅行呢!

2、出示主题图。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并根据获得的信息提出问题:

(1)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2)李叔叔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3、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板书。

(设计意图:从创设的贴近学生的生活情境出发,让学生自由地提问,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新授

1、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黑板上问题。

2、教师巡视,找出课堂上需要的答案,找学生板演,并集体订正。

3、引导学生观察第一组算式,发现规律。

问:⑴两个算式都表示什么?得数怎样?○里填什么符号?

40+56○56+40

⑵你能试着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吗?(根据学生的举例,进行板书。)

⑶通过这几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可以得出什么规律?请用最简洁的话概括出来。

⑷反馈交流。

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4、揭示定律。

问:(1)你知道这条规律叫什么吗?(加法交换律)

(2)把加数换成其他任意的数,交换律还成立吗?

(3)怎样表示任意两数相加,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呢?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好吗?

(4)交流反馈,然后看看课本上的小朋友是怎么说的。

板书:a+b=b+a

(5)根据加法交换律对口令。

师:25+65=

8+64=

(6)完成课本第28页下面的“做一做”。

5、引导学生观察第二组算式,发现规律。

(1)比较:88+104+9688+(104+96)

为什么要先算104+96呢?(后两个加数先相加,正好能凑成整百数。)

出示:(88+104)+96○88+(104+96),怎么填?

(2)你能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如:(69+172)+28=69+(172+28)

155+(145+207)=(155+145)+207

问:观察、比较这些算式,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秘密?(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3)揭示规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叫法结合律。

(4)用符号表示。

如:(△+☆)+○=△+(☆+○)

(a+b)+c=a+(b+c)

(5)问:①用语言表达与用字母表示,哪一种更一目了然?

②这里的a、b、c可以表示哪些数?

6、学生根据这两个运算定律,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

(设计意图: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而不仅仅是解题指导者。本环节的设计,层层递进,紧密围绕并运用好问题情境,师生之间积极互动,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并学会用字母表示,最后还归纳出了研究方法,都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

(三)、巩固练习

1、P28的做一做。

2、P31的第1、4题。

(设计意图:几个层次的练习,内容丰富,提供了具有价值的学习内容,使全体同学都参与到有趣的数学学习中,从验算中明白了其理论依据,从故事中分析出了其中蕴涵的运算律,既体会到了数学的乐趣,又复习巩固了全课的内容。)

(四)、小结

1、今天我们发现了哪些数学规律?(学生小结本节课学习的加法的运算定律。)

2、你能把这些运用于以后的学习中吗?

(设计意图: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自己的整理总结中再次巩固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五)、作业:P31的第3题。

《加法运算定律》说课稿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教学环节

问题情境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应用设计意图

目标达成

导入新课

一、目标导学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法的两个运算定律,你能说出是哪两个吗?你能举出例子说说吗?

2、导入新课(师板书课题)

3、出示学习目标。

二、自主学习(根据自学提纲自学课本20页例3。)

(一)自学提纲

1、例3中都给出了哪些已知条件?求的问题是什么?

2、你能列出算式吗?

3、你能很快算出此题的答案吗?你是怎样计算的?与同桌交流。

4、在此题中,你运用了加法的哪些运算定律?

(二)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并告诉学生在看不懂的地方要做上标记)。

(三)自学检测

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425+14+18675+168+25

环节

三、合作探究

1、小组互探(把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不会问题在小组内交流探究)。

2、师生互探(师生共同探究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不会问题及经小组讨论后还未能解决的问题)

3、在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四、达标训练

1、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

46+()=75+()()+38=()+5924+19=()+()

a+57=()+()要求学生说出根据什么运算定律填数。

2下面各式那些符合加法交换律。

140+250=260+13020+70+30=70+30+20260+450=460+250a+400=400+a

3、P20做一做1、2

五、全课总结

《加法运算定律》说课稿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发现,掌握加法交换律的意义。

2、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交换律,初步感知代数思想。

3、会运用加法交换律验算加法。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加法交换律的发现过程,体验观察比较,举例论证,总结归纳的学习方法。

2、经历加法交换律的应用过程,体验数学知识间的联系和它的广泛应用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发现知识的快乐,激发学生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加法的交换律。

教学难点:能根据实际情况,在计算式灵活应用加法运算律。

教学工具

多媒体、板书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李叔叔准备骑车旅行一星期,他今天上午骑了40km,下午骑了56千米,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1)理解题意

求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就是求上午和下午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用加法:40+56或56+40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加法运算的定律。

板书:加法运算定律

(2)解决问题

40+56=96(km)或56+40=96(km)

(3)观察算式,发现定律

两道算式的得数相同,所表示的都是李叔叔今天一天骑的路程,因此两道算式之间可用等号连接,即40+56=56+40

观察40+56=56+40,发现,等号左、右两边的加数相同,只是交换了位置,但结果不变。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4)验证定律

是否所有的加法算式交换加数的位置,和都不变呢?可以举例验证。如:

0+200=200;200+0=200所以0+200=200=0

11+78=89;78+11=89所以11+78=78+11

发现:任意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的交换律。

(5)用字母表示定律

在数学当中通常用字母表示定律,若用a,b分别代表两个加数,则加法交换律就可以表示为a+b=b+a(a,b代表任意数)。用字母表示更加直观、方便。

板书:加法交换律:a+b=b+a

归纳总结1: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b+a。

随堂练习:

小红有24支水彩笔,小刚有16支水彩笔,小红和小刚一共有多少支水彩笔?

答案:24+16=40(支)或者16+24=40(支)

探究新知2:加法结合律

情境导入:

问李叔叔这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1、理解题意

师:要求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就是求第一天所骑的加上第二天再加上第三天所骑的所有路程是多少,列式:88+104+96

2、解答:

方法一:按从左往右的顺序:

88+104+96

=192+96

=288(千米)

方法二:观察算式中96+104正好等于200,所以可以先把后两个数加起来,再加上他们的和。

即:88+104+96

=88+(104+96)

=88+200

=288(千米)

答:李叔叔这三天一共骑了288千米。

3、发现规律

观察两种解题方法,发现:一是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方法二是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他们的计算结果相同,因此,

可以写成等式(88+104)+96=88+(96+104)

归纳总结2: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个叫加法结合律。

4、用字母表示定律

如果用a,b,c表示任意三个数,那么加法结合律可以表示为:(a+b)+c=a+(b+c)

板书:加法结合律(a+b)+c=a+(b+c)

活学活用:

有三块布,第一块长68米,第二块长59米,第三块长41米,那么三块布一共有多长?

68+(59+41)

=68+100

=168(米)

答:三块布一共有168米

探究新知3:加法中的简便运算

下面是李叔叔后四天的行程

1、理解题意

师:要想求李叔叔后四天还要骑多少千米,只要把后四天所有的路程加起来就行了,列式为:115+132+118+85

2、观察算式特点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发现,115与85能凑成整百数,132与118能凑成整数,因此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就能把式子改写为:

115+132+118+85

=115+85+132+118

加法交换律=(115+85)+(132+118)

加法结合律

=200+250

=450

3、解答

115+132+118+85

=115+85+132+118

=(115+85)+(132+118)

=200+250

=450(千米)

归纳总结:

在加法算式中,当某些数可以凑成整十,整百数或者多个相同数时,运用加法交换率或者加法结合律改变式子的运算顺序,可以使运算更方便。

活学活用:

丁杰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62页,第二天看了93页,这时还剩下138页没有看,这本故事书一共有多少页?

答案:62+93+138

=(62+138)+93

=200+93

=293(页)

答:这本故事书一共有293页。

探究新知4:连减的简便运算

情境导入

一本书一共有234页,还有多少页没看?

1、理解题意

师:已知总页数是234页,减去昨天和今天看的,就是剩下的。

2、列式子

解法一:(1)今天看的66+34=100(页)

(2)剩下的234—100=134(页)

解法二:从总页数中减去今天看的34页,再减去昨天看的66页,

剩下的就234—34—66=134(页)

3、比较发现

比较以上解法得数是一样的,可知:从一个数中连续减去两个数,也就相当于从被减数中减去两个减数的和,在连减算式中任意交换减数的位置,差不变。

即:a—b—c=a—(b+c);a—b—c=a—c—b

活学活用:

妈妈拿100元去超市购物,买蔬菜花了26元,买水果花了24元,还剩多少钱?

答案:100—26—24=50(元)

拓展提升:

1、计算:1+2+3+4+5......+48+49+50

师解析:

方法一:观察这组数据发现,1+50=51,2+49=51,3+48=51…、25+26=51

50个数相加,两两结合为25组,每组的和都为51,这样可以算出答案:51×25=1275

方法二:如果把50个数倒过来写,分别相加,就是50个51相加再除以2,即是答案。

即:1+2+3+4…、+48+49+50

=(1+50)×(50÷2)

=1275

归纳总结:解决问题要动脑,这样会找到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解答时要选择一个最简便的方法。

举一反三:

用简便方法计算:199999+19998+1997+196+95

答案:199999+19998+1997+196+95

=200000+20000+2000+200+100—(1+2+3+4+5)

=222300—15

=222285

归纳小窍门:当算式中的数字较大时,可以利用估算的思路,把它们都看做是和它们最接近的整百、整千、整万…、的数,计算出结果后,再减去多加的部分。

课后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呢?

a、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法运算律和加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为a+b=b+a;a+b+c=a+(b+c)

b、数学运算时要选择简便运算方法,在加法算式中,当某些数可以凑成整十,整百数或者多个相同数时,运用加法交换率或者加法结合律改变式子的运算顺序,可以使运算更方便。

课后习题

1、计算下列算式

138+227+17369+406+94

答案:138+227+17369+406+94

=138+(227+173)=69+(406+94)

=138+400=69+500

=538=569

2、一根钢丝,第一次用去187米,第二次用去145米,这时还剩下113米,这根钢丝全长多少?

答案:187+145+113

=(187+113)+145

=300+145

=445(米)

答:这根钢丝全长445米

板书

加法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a+b=b+a;a+b+c=a+(b+c)

善于发现简单法,计算准确快又好

《加法运算定律》说课稿篇4

一、说教材

1、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二单元第2小节“加法的意义和运算定律”中的第1课时。其内容包括:加法的意义、加法交换律,完成P49“做一做”以及练习十一第1-2题。

2、从课本内容的纵向接洽看,本课一是在学生前三年半学过的加法知识的基础上,明白归纳综合出加法的意义,使学生对加法的了解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为以后学习小数、分数加法的意义打下基础;二是在学生前三年半对加法互换律的感性了解的基础上,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综合出加法互换律,为背面学习加法的轻便算法打好基础。从课本摆设的局部看,通过P48页例1的现实事例,使学生明白例1为什么要用加法盘算,在此基础上归纳综合出加法的意义。再接洽加法的意义,归纳综合性阐明加法算式中各部门的名称,单独提出有关0的加法,提示学生细致。接着,课本借用例1的具方款式,用不完全归纳法抽象、归纳综合出加法互换律的笔墨表述情势和字母情势。一方面进步知识的抽象、归纳综合水平,另一方面为以后正式讲用字母表现数打下开端基础。

3、本课的重难点是理解加法的意义和加法交换律。

二、说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实例概括,使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会运用加法的意义说明实际问题为什么用加法算;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会用加法交换律验算加法。

2、培养学生的有根据的说理能力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的验算的习惯。

三、说教法、学法

本课在抽象、概括加法的意义时,主要采用直观教学法,借助具体实例和线段图让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在学习加法交换律的过程中,采用了成语故事直观进行教学,呈现符合加法交换律的若干例证,让学生归纳出加法交换律。

整个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教师教的主导性和学生学的主体性,增强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通过抽象概括加法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通过运用加法的意义说明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有根据的说理能力。通过运用加法交换律验算加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验算习惯。

四、说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直接切入,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二)学习新知(分3个环节)

第1个环节:学习加法的意义。

1、抽象概括加法的意义

(1)多媒体出示例1。先审题,帮助学生用线段图表示出已知条件和问题,然后指名口头列式解答,为理解加法的意义作准备。

(2)结合线段图让学生展开讨论,多媒体配合在出示的线段图上演示,使学生明确例1为什么要用加法算。

(3)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出加法的意义,使学生对加法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2、总结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指名说出在“137+357=494”这个算式中“137”和“357”叫做加数,“494”叫做和。教师分别板书。

3、练习,完成练习十一第1题。先让学生集体讨论,再指名应用加法的意义说明为什么用加法算,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有根据的说理能力。

4、介绍0的加法。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0的加法的几种情况,明确: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第2个环节:学习加法交换律。

1、多媒体演示方向,指名回答:例1中如果求“济南到北京的铁路长多少千米”该怎样计算?根据学生的回答先板书:357+137=494(千米),再让学生用加法的意义说一说为什么用加法计算。一方面巩固加法的意义,另一方面为下面比较两种解法作准备。

2、通过引导学生比较两种解法的结果,得出:137+357=357+137,启发学生说出:把357和137交换位置,和不变。

3、让学生视察P48两组算式,用不完全归纳的要领抽象归纳综合出加法互换律,造就学生归纳推理本领。

4、解说加法互换律的字母情势:a+b=b+a,举例阐明a和b可以表现恣意一个学过的整数,进步知识的抽象、归纳综合水平,为以后正式讲用字母表现数打下开端基础。

第3个关键:接纳团体训练,指名板演的情势完成P49“做一做”,牢固加法互换律,掌握用加法互换律验算加法的要领。

(三)训练牢固

凭据课本内容训练:

训练十一第2题。

训练接纳团体训练,指名口答的情势举行。训练是使学生加深对加法互换律的了解,牢固运算纪律,从而造就验算风俗。

(四)全课小结。

《加法运算定律》说课稿篇5

目标

使学生能较熟练地运用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进行简便计算,并运用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认真仔细的好习惯。

教学及训练

重点

运用运算定律熟练地进行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

仪器

教具

教学内容和过程

教学札记

一、口算

做教材第127页练习二十四第12题

要求学生说出哪些题能用简便计算?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说出主要计算过程。

二、计算

1、做第13题,提醒学生做题时要细心。

(1)学生独立完成。

(2)观察、比较,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3)你能用字母表示出上述规律吗?

教师板书:a-(b+c)=a-b-c

反之:a-b-c=a-(a+c)

2、补充: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略)

提醒学生分析各题中的运算顺序和分数特点,防止盲目地使简便算法。

让学生独立练习后集体评讲。

三、应用题

1、练习二十四第14题审题后独立解答

先独立做,再逐题校对,最后集体订正。(指名说说怎样想的。)

2、针对练习情况进行

四、布置作业:练习二十四第14、15、16题。

《加法运算定律》说课稿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结论”的过程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

3、情感与态度: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能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难点:

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结论”过程,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

教学准备:

活页练习题

教学类型:

随堂课

教学过程:

一、加法交换律

(一)故事引入,得出猜想

1、讲故事

(同学们想听故事吗?老师今天给大家讲个《朝三暮四》的故事。)

古时候,有个老人养了一群猴子,这一天,老人对猴子说:“现在粮食不多了,要省着点吃。以后每天早上吃3个饼,晚上吃4个饼,怎么样?”猴子一听,怎么早上吃的比晚上还要少,不干,抗议!老人眼珠一转计上心头,马上改口说:“那么早上4个饼,晚上3个饼,好不好?”猴子一听早上多了一个饼,自己占便宜了,这才开心的答应了。

2、适设问

猴子占到便宜了吗?为什么?

3、巧引用

引:也就是什么没变,只是什么变了?(也就是猴子一天一共吃的饼个数没有变,只不过是早晚吃的个数换了换。)

4、活板书

早上吃3个饼,板书3,晚上吃4个饼,板书4,一共吃了3+4个饼,也就是7个饼。早上吃4个饼,晚上吃3个饼,一共吃4+3个饼也是7个饼,所以3+4=4+3。(猴子占到便宜了吗?)

5、细观察

观察等号两边的算式,你发现什么?(数不变,符号不变,和不变,位置交换)

6、得猜想

是不是任意两数相加,交换位置,和都不变呢?这只是我们的猜想,需要验证。怎样来验证呢?我们可以像这样举例子。

(二)验证猜想,得出结论

1、举实例

你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自备本上写一个。

谁先来?4+5=5+4你怎么知道相等的?左边,4+5=9,右边5+4=9,所以两边相等。所以下面请你这样说:左边4+5=9,右边5+4=9,所以4+5=5+4。谁再来说?1+6=6+1。这些都是几位数相加的例子?还有别的例子吗?12+11=11+12,这个例子和上面的有什么不同?还有别的吗?100+22=22+100,这个例子又有什么不同。还有吗?我们就不说了,用……表示。

评价:同学们举的例子都很好,不但想到一位数加一位数的例子,还想到一位数加两位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等等,这样各种类型的例子越多,验证的猜想也就越可靠。

2、得小结

这时,我们通过验证就可以来下结论了,谁能说一说?

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3、想简写

用语言文字叙说比较麻烦,大家能不能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图形、字母等把发现的规律表示出来呢?在自备本上试着写一写。教师巡视,让部分学生上台展示创意,并让学生解释说明。

4、得结论

看来,用符号、字母等表示就是简单!在数学上,我们统一用字母a、b来表示两个加数,可以写作a+b=b+a这就是加法交换律,请大家读一读。

其实一年级你们就接触过加法交换律,看!数的分成,对吗?二年级也学过,笔算加法并交换加数位置来验算加法,是不是也是交换律?

二、加法结合律

过渡:刚刚,我们研究了两个数相加,发现了交换律,告诉你哦,数学家们研究了三个数相加,也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定律呢,你们想知道吗?

1、出示定律

请你们自己读一读,你能理解吗?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一个数,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2、分析定律

我们一起来分析。“三个数相加”,懂吗?谁来举一个三个数相加的例子。简单点的。4+6+8。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什么意思?也就是先算几加几?再加几?为了强调先算什么,老师在4+6外面加上括号。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一个数,也就是先算?再加几?我们只要怎么办?在6+8外面加上括号就行了。和不变吗?我们要计算。左边先算4+6=10再加8等于18,右边先算6+8=14,再4加14等于18,所以(4+6)+8=4+(6+8)

3、观察发现

观察等号两边的算式,你发现什么?特别是什么没变?位置没变。

4、自由验证

那么是不是三个数相加,位置不变,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或是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一个数,和都不变呢?这虽然是数学家验证的结论,但我们学习数学要抱着怀疑的学习态度去学,别人说的就一定对吗?只有自己验证了,你才能说这个结论是对还是错。

你该怎么样验证呢?举例子。

就近五人一组合作交流每人举一个例子其中一个人记录。注意一定要左右算一算,看是不是和不变。

5、汇报交流

谁先说?左边……右边……所以……。这是几位数相加的?还有别的吗?这个例子和前面的有什么不同?还有不同的例子吗?还有吗?我们用……表示

6、事例验证

同样的,我们也可以举出生活中的事例来证明。看,我们班男同学34人,女同学21人,后边还有听课的老师12人,问一共多少人?可以怎样算呢?我们可以先算男同学的人数和女同学的人数,再加老师的人数,也可以先算男同学的人数和老师人数,再加上女同学人数,还可以先算老师人数和女同学人数再加上男同学人数。虽然运算顺序变了,但是都是求总共人数,所以和不变。

7、得出结论

现在我们可以肯定的说,数学家的结论正确吗?请你读一读,看看大家这次读得懂吗?如果用a、b、c来表示这三个数,结合律怎么表示呢?谁来表示一下?

8、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发现的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我们书中的小朋友也发现了找出来读一读,看看和我们总结的一样吗?我们把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统称“加法运算定律”你们都掌握了吗?下边我就来考考你们。

三、巩固练习

1.下面各题中分别运用了什么运算律?(以手势进行判断,用手掌代表加法交

换律,拳头代表加法结合律。)

82+0=0+82

●+★=★+●

(84+68)+32=84+(68+32)

75+(48+25)=(75+25)+48

(注意引导学生发现第4小题是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2.填空练习。

(45+36)+64=45+(□十□)

560+(140+70)=(560+□)+□

18+(24+82)=(18+□)+□

小结:看来运算律真有用,可以使计算变得很方便,大家把加起来是100的两个数放到一起先加,这可真是个好办法。

3.那么这两题要怎么算更简便!

25+32+4572+43+28

四。拓展延伸

著名数学家高斯以很快的速度算出了这样一个算式你行吗?

1+2+3+4+-------+99

五、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掌握了什么?分别说一说。

《加法运算定律》说课稿篇7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P27——32。

教材分析

教材通过李叔叔骑自行车外出旅游所行的路程引出问题,先教学交换律,再教学结合律;先教学运算律的含义,再教学运算律的应用。这样安排有三个好处:首先是由易到难,便于教学。交换律的内容比结合律简单,学生对交换律的感性认识比结合律丰富,先教学比较容易的交换律,有利于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其次是能提高教学效率。交换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可以迁移到结合律,迁移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再次是符合认识规律。先理解运算律的含义,再应用运算律使一些计算简便,体现了发现规律是为了掌握和利用规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过程,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

情感与态度

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难点: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过程,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小游戏:比眼力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孩子们,谁能说一说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内容?(加法运算定律)

你是怎么知道的?(看大屏幕上写的)

非常好,你是个会观察的孩子。

师:在四则运算中包含了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我们把这些规律叫做运算定律。加法的运算定律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加法运算定律。(板书课题——加法运算定律)

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漫长的暑假好多人都外出旅游放松心情去了,当然李叔叔也不例外,看他是怎么去的?(出示幻灯片)

生:骑自行车。

师:你们看的真准,再仔细看看,你从图中还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2)学生汇报自己了解的信息。

(3)根据你了解到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提问)

(4)学出问题: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一)探究加法交换律

1.列式计算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怎么算?请自己列式计算然后汇报。(40+56和56+40,如果没有学生说出56+40这种算法,教师要引导他们这样列出)

2.两种算法不同,为什么结果是一样的?(因为都表示的是上午和下午的路程和,所以结果是一样的。)

3.既然这两个算式的结果是一样的,我们可以在里填上什么符号?(“=”号)

4.像这样的算式,你们还能举出例子来吗?

(学生举例)

5.仔细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

(两个加数没有变,只是它俩的位置交换了,和不变。)

6.这样的算式我们能写完吗?你认为你举得例子左右两边一定相等吗?为什么?(因为无论它俩的位置怎样,都是算它们的和是多少,所以左右两边相等。)

7.揭示规律

(1)同学们,像刚才我们举得那些例子中包含的规律,就是加法的交换律,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加法的交换律吗?

(学生总结)

(2)小结: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的交换律。(板书)

8.既然像这样的算式写不完,你们能想个办法用一个算式概括加法的交换律吗?试一试。

(学生尝试)

9.展示学生的方法。

10.确定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并板书。

师:由于字母表示比较简便,所以通常我们用a、b表示任意两个加数,所以加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为:a+b=b+a。(板书)

11.对口令

师:83+17=生:等于17+83

57+44a+b100+6018+7535+6585+768

12.介绍加法交换律在加法验算中的应用。

(二)探究加法结合律

1.刚才提到李叔叔要旅行七天,下面是李叔叔前三天经过的路程,我们来了解一下。(出示情境图二)

2.学生观察,说说了解到的信息。

3.出示问题:你知道李叔叔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吗?请自己先算一算。

4.展示学生的算法。

(88+104)+9688+(104+96)

哪种算法简单,为什么?

5.我们来理一理这两种算法。

师:算法一,先算前两天骑的路程,再加第三天的路程。

算法二,先算后两天骑的路程,再加第一天的路程。这种方法简单。

师:算法不一样为什么结果一样?(因为它们都算的是三天的路程和)

6.既然结果一样,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把这两的算式连接起来?(等号)

7.比较下面两组算式

68+152+4868+(152+48)

(225+175)+67225+(175+67)

8.让学生照样子写出几组算式,并展示。

9.观察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生: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想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10.揭示加法结合律。

(1)师:像刚才我们又发现的加法中的这一规律,叫做加法结合律。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加法结合律吗?

(2)小结: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这叫做加法结合律。(板书)

11.试着用符号表示加法结合律。

师:加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为:(a+b)+c=a+(b+c),a、b、c分别表示任意三个加数。

三、巩固练习,检测反馈。

1.填一填:

(1)两个加数交换(),和不变,这叫做加法()。

(2)三个数相加,先把(),或者先把(),和不变,这叫做加法()。

(3)加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

a+b=

(4)加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

(a+b)+c=

2.应用学过的定律在下面()中填上适当的数。

(1)29+17=()+29

(2)120+()=35+()

(3)138+(62+365)=(+)+365

(4)(+358)+()=198+(+42)

3.连一连,再说一说每组连线的依据是什么?

63+32564+(19+81)

87+32+68325+63

(64+19)+8187+(32+68)

36+78+6478+(36+64)

4.比一比,那组算得快。

(1)(195+32)+68(2)195+(32+68)

(205+59)+241205+(59+241)

486+78+1478+(486+14)

师:利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四.合作总结,整理内化。

1.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2.请用是什么、为什么和干什么把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对你的同桌说一说。

师:同学们今天的表现非常出色,用自己善于发现的眼睛和聪明的头脑找到了加法算式中的规律,认识并理解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你看,数学家能总结出来的运算定律我们也能总结出来,我相信只要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勤动脑、多动手,一定可以把数学学得更棒!

板书设计

加法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