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结合律说课稿(整理4篇)

时间:2024-03-29

乘法结合律说课稿篇1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的意义并且对乘法交换律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力求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所以整个教学过程要求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为主,通过学生的观察、验证、归纳、运用等数学学习形式,让学生去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学生在认知的过程中可能对于在使用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又运用乘法交换律有冲突,老师在其中只是起到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让学生把前面一节课所学知识与今天的内容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简便计算,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与效果。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结合律,会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2、通过乘法结合律公式的推导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及科学的学习方法。

3、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综合能力以及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4、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5、结合教学中具体的教学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

三、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概括出乘法结合律,并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算。

四、教学难点:

乘法结合律的推导过程是学习的难点。

五、教学过程

对于结合律的教学,不应仅仅满足于学生理解、掌握乘法结合律,会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重要的`是让学生经历一个数学学习的过程,在学习中受到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启蒙教育,这是一个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本节设计中,在新课引入阶段,创设了生活情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我是通过让学生帮助老师搭建领操台,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提出猜想、进行验证、总结规律、实践应用、拓展提高这样的一个思路进行的。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通过素材呈现后,让学生发现规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面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它们的积不变。然后提出假设验证,直到在教学最后才概括出这个规律。

一、复习准备,引入问题情境

二、学习新课

1.出示例题.

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要种5棵树,每棵树要浇2桶水,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提问:这道题应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会做吗?

全体同学做在本上,列出综合算式.

学生做完后说出自己是怎么想的.(一种思路是先求一共种多少棵树,再求一共浇多少桶水;另一种思路是先求一组浇多少桶水,再求25组一共浇多少桶水.)

板书:25×5×225×(5×2)

=125×2=25×10

=250(桶)=250(桶)

答:一共要浇250桶水.

提问:

(1)这两个算式都有道理,而且它们的结果是相同的,说明这两个算式之间有什么关系?(是相等关系.)

板书:25×5×2=25×(5×2)

(2)等号左边和右边的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二人议论后得出:等式两边算式中的3个因数一样,都是25,5和2;它们的运算符号是一样的,都是乘号.

(3)那它们有什么不相同的地方?

它们的运算顺序不一样,左边算式要把前2个数相乘,右边算式因为有小括号,所以要先算后边小括号里面的.

师概括并启发提问:

这两个算式因数相同,运算顺序不一样,但结果都是相同的,这种现象是不是偶然的呢?

2.出示一组题找规律.

3×6×53×(6×5)

7×4×207×(20×4)

25×8×425×(8×4)

每组算一个题,订正得数后,得出每组两个算式之间是相等的.教师板书“=”.

启发提问:

(1)这三个等式中,每组等式的因数一样吗?(一样的)

(2)它们的运算顺序呢?(不一样的)

(3)三个等式左边的算式因数一样吗?它们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议论后明确:三个等式左边的算式因数都不一样,但运算顺序是一样的,都是把前两个数先乘,再与第三个数相乘.

(4)三个等式右边的算式,因数一样吗?运算顺序是怎样的?议论后得出:三个等式右边算式的因数都不一样,但运算顺序是一样的,都是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一个数相乘.

(5)它们每个等式左右两边运算顺序不一样,但它们的积呢?(积是一样的)师概括:通过刚才的计算、讨论,看来咱们发现的现象不是偶然的,是有规律性的.

3.引导学生总结规律.

咱们再观察一下,在乘法中,三个数相乘,可以怎么算?还可以怎么算?学生议论.在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概括并板书: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4.用字母公式表示定律.

启发学生如果用a,b,c分别表示三个因数,乘法结合律的字母公式是什么?

板书:(a×b)×c=a×(b×c)

提问:a,b,c各代表什么样的数?

从而明确必须是大于1的整数.

师概括:我们学习了乘法交换律,可以改变乘法中的两个因数的位置,今天我们学习乘法结合律可以改变乘法运算当中的运算顺序,它们的积都是不变的.

5.乘法结合律的应用.

计算43×25×425×43×4

先让同学独立计算,然后讨论,明确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在运用乘法运算定律时有什么不同?

教师概括:

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单独运用乘法结合律使运算简便,一种是两个运算定律结合使用,使运算简便.关键是要掌握运算定律的内容,根据题目的特点,灵活运用运算定律.

教师概括:

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单独运用乘法结合律使运算简便,一种是两个运算定律结合使用使运算简便.关键是要掌握运算定律的内容,根据题目的特点,灵活运用运算定律.

6.练一练

完成35页下面的“做一做”的第二题,请生板演,做完后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1、用简便方法计算。

3、改错。用简便方法计算。

25×4×16

=25×(4×16)

=25×64

=1600

4、在○里填上﹥、﹤或=。

125×48○8×6×12517×25×14○1700

30×33○6×33×5112×45○3×45×37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通过同学们的观察与思考,自己发现并总结出了乘法结合律,又根据乘法结合律对许多题目进行了简算。今后同学们做题时,要仔细观察题目特点,更准确更巧妙地把题目计算出来。

乘法结合律说课稿篇2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的意义和加法交换律、结合律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力求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所以整个教学过程要求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为主,通过学生的观察、验证、归纳、运用等数学学习形式,让学生去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学生在认知的过程中可能对于在使用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又运用乘法交换律有冲突,老师在其中只是起到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让学生把前后内容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简便计算,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与效果。

教学内容:

国标本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七册数学P61-6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会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2、通过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公式的推导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及科学的学习方法。

3、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综合能力以及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4、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5、结合教学中具体的教学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概括出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算。

教学难点:

乘法交换律与结合律的推导过程是学习的难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二、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

(一)谈话导入

1、出示图片

2、学生观察图片并交流: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呢?你能解决什么数学问题?根据学生的反馈板书:

(二)教学乘法交换律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3×5,还可以5×3所以3×5=5×3请大家观察这个等式,它有什么特点。你能照着样子,再写出几个这样的等式吗?

4、反馈,请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写的,教师板书。他写的对吗?还有吗?

5、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这些等式,你们有什么发现?先把你的发现跟你的同桌说一说。

6、交流发现,充分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逐步归纳出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这个规律就是乘法的交换律(板书)

7、字母表示如果用a、b分别表示两个乘数,你能用字母来表示乘法交换律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a×b=b×a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探索,并通过观察比较,以及充分的交流,发现规律,再逐步抽象、概括出乘法交换律。]

(三)教学乘法结合律

1、出示例题2

2、要解决这个问题,你能用不同的方法来解答吗?

3、让学生自主解答

4、交流解答方法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并让学生说说每种方法的思考过程,还能怎样算?

5、这道题目有两种方法,那你能用“=”号把两个算式连接起来吗?(23×5)×6=23×(5×6)请大家比较等号两边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同桌讨论一下。

6、交流相同点和不同点,让学生说说,找出相同点:结果一样,数字一样。不同点:运算顺序不同。

7,那你能照着再写几组这样的等式吗?

8、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写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9、请大家观察这些等式,你有什么发现吗?

10、交流发现,让学生说一说,归纳出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第3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1个数,它们的积不变。

揭题:这就是乘法的结合律。(板书)如果用a、b、c分别表示三个乘数,那乘法结合律可以怎样表示呢?得到字母表达式:(a×b)×c=a×(b×c)让学生读一读,并再说说乘法结合律的意义。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探索,并通过观察比较,以及充分的交流,发现规律,再逐步抽象、概括出乘法结合律。]

(四)初步应用,

教学试一试

1、前面,我们运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进行简便计算。那乘法行不行呢?

2、出示题目,你能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两题吗?

3、交流方法: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计算的,有不同方法吗?(如果有,都板书出来,进行比较)为什么这样简便?

[设计意图:要使学生认识到:仅仅应用乘法结合律,还不能使计算简便,还得先应用乘法交换律交换乘数5与37(或37与2)的位置,再应用乘法结合律,才能使计算简便。进一步使学生体会计算简便的`关键。]

(五)巩固提高、完成想想做做。

1、先填空,再说说应用了什么运算律?最后一个先用交换律,再用结合律,如果学生不清楚,分步写出来转换过程。

[设计意图:有利于培养学生用简便方法计算的意识和能力。可以让学生在思考计算的基础上组织交流。]

2、先算一算,再比较哪种方法简单?说说第2小题为什么简便,应用了什么运算律?

3、很快说出每组气球上三个数连乘的积让学生说说怎样算最快?让学生体会先算两个数相乘得整十数比较简便。

4、想想做做

5让学生说说从图上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你能用不同的方法来解答吗?让学生独立解答。交流方法,说说哪种计算简便?

(六)课堂小结

三、教学理念的设计:

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教学中倡导的基本理念。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当然独立思考是合作的前提,没有独立思考的合作交流是空的,在本教学中也有体现,例如在进行猜想验证的教学环节中,我要求每个学生自己先写一个式子,再四人小组进行交流,最后全班进行交流。在总结出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规律时,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概括,用自己的方法把这个规律记住。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以就能获得学生创新的思维火花,同时体现“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合作发现、体验成功、健康发展”的教学思路。在巩固练习阶段,充分给学生以自主权,学生以“创造”的空间,并通过比较,感受计算方法的灵活多样,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进行解题的能力。在练习的设计上,设计了有层次的练习题,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思想,落实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基本教学理念。

乘法结合律说课稿篇3

一、背景分析

本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的意义并且对乘法交换律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力求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所以整个教学过程要求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为主通过学生的观察、验证、归纳、运用等数学学习形式让学生去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学生在认知的过程中可能对于在使用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又运用乘法交换律有冲突老师在其中只是起到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让学生把前面一节课所学知识与今天的内容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简便计算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与效果。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七册数学P61-6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结合律会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2、通过乘法结合律公式的推导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及科学的学习方法。

3、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综合能力以及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4、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5、结合教学中具体的'教学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概括出乘法结合律Σ⒃擞贸朔ń岷下山行简算。

教学难点

乘法结合律的推导过程是学习的难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二、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

对于结合律的教学不应仅仅满足于学生理解、掌握乘法结合律会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重要的是让学生经历一个数学学习的过程在学习中受到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启蒙教育这是一个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本节设计中我以数学好玩开篇引题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提出猜想、进行验证、总结规律、实践应用、拓展提高这样的一个思路进行的。我是通过让学生帮助老师搭建领操台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通过素材呈现后让学生发现规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面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它们的积不变。然后提出假设验证直到在教学最后才概括出这个规律。同时我还把重难点放在如何应用上如我先用定律学生感到这个方法好学起定律有了主动性提高了学习的兴趣三组好朋友帮助学生提高速度和准确率等等吧

三、教学理念的设计

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教学中倡导的基本理念。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当然独立思考是合作的前提没有独立思考的合作交流是空的在本教学中也有体现例如在进行猜想验证的教学环节中在总结出乘法结合律的规律时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概括用自己的方法把这个规律记住。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以就能获得学生创新的思维火花同时体现“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合作发现、体验成功、健康发展”的教学思路。在巩固练习阶段充分给学生以自主权学生以“创造”的空间并通过比较感受计算方法的灵活多样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进行解题的能力。在练习的设计上设计了有层次的练习题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思想落实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基本教学理念

乘法结合律说课稿篇4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PP页、教材地位: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是学生学习了三位数乘两位数和探索与发现一的基础上进行拓展的。本节课与以往教材安排的特点有所不同教材的安排不仅是让学生能发现乘法的运算定律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简便计算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与效果。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发现问题提出假设举例论证归纳结论。为学生今后的数学探索活动打下基础。本节课是计算教学的重点而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的重点所以本节课的教学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对本课的教学确定了一下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具体情境中探索与发现乘法结合律的交换律这两种运算规律并用字母表示能灵活运用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来简便计算乘法算式过程与方法:经历发现问题提出假设举例论证归纳结论的探索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探索学习的乐趣体会乘法运算定律的价值所在

二、说教学重、难点

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学会如何学习数学才是对学生最有用的知识。因此我把教学重点确定为:经历发现问题提出假设举例论证归纳结论的探索过程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四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还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学生难以从表象性思维中解脱出来虽然能够进行逻辑推理但运算让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所以小学生对于学过的知识往往难以举一反

三、融会贯通。

因此我把这节课的'难点确定为能灵活运用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来简便计算乘法算式

三、说教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能够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保持永久的学习热情为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法创设问题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诱导法:层层设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自主探究法:教师不同于以往的说教形式把学习的主体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合作交流法:学生在合作过程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四、说学法

【古人云:“教之以鱼只供一餐授之以渔受益终生”教师既要管教又要管学教学重点是把教落实到学上使学生会学、乐学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要初步掌握的学习方法有:】

探索学习法:当发现一个问题的时候要大胆提出猜想并经历发现问题提出假设举例论证归纳结论的科学的探索过程、通过操作练习法巩固学生这节课学习的知识、迁移法:能借助学过的知识参考类似的学习方法进行迁移学习后面的知识五、说教学准备根据小学生学习的形象性我特意制作的

教学课件六

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乘法结合律(min)、(出示课件)请同学们求一求这个大长方体里面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列出乘法算式并说说你为什么这么列?(指明两位学生上去列出两种不同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小组合作讨论想法初步建立乘法结合律的表象()计算并观察一下这两个乘法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根据以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你还可以列出类似这样的等式吗?()如果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应该怎么表示(板书乘法结合律的字母表达式)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像这样的等式可以列出无数个所以乘法中存在这样一个定律就是先把前两个乘数结合起来算和先把后两个乘数结合起来算结果都是一样的。我们把这样的定律就称为乘法结合律。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层层诱导学生使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假设举例论证归纳结论的探索过程】、

即时练习活动一:游戏师:请说出与我手中的数(、、)相乘得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活动二:比一比看谁算得快(课件出示)

2×(×)全班学生分成两组第一组学生用计算器计算第一道算式第二组学生口算第二道算式。明显口算运用了乘法结合律的算式比计算器算的还快。从而使学生感知到乘法结合律的作用是简便运算。

活动三:我来试一试师:你能运用乘法结合律师下列计算简便吗?

【设计意图:通过这三个活动及时巩固学生学过的知识使学生知道乘法结合律的作用就是使运算简便并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二)自主探究学习乘法交换律(min)师:请同学们继续自学页试一试的第题自学后自由交流你发现的规律。(课件出示)×=××=××=___按照你们发现的规律上面的空应该填什么?像这样的式子你们可以列出多少个?如果用a、b表示两个乘数乘法交换律可以表示为……(把答案写在书上P的红色横线上)(然后板书)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可以一起使用使运算更加简便吗?

【设计意图:参考刚才发现乘法结合律的过程迁移学习乘法交换律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巩固练习(min)、连一连

解决问题商店里有盒钢笔每盒支每支元这些钢笔一共可以卖多少元?、

算一算、想一想的结果中末尾有几个?

【设计意图: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练习题的难度层层递进、螺旋上升使学生通过多样的操作练习加深对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的理解和记忆形成熟练的解题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思维】

(四)布置作业(min)完成练习册的相应部分

【设计意图:检查这节课的知识是否学懂进行查漏补缺】

七、说板书设计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交换律:a×b=b×a

【设计意图:简洁明了重点突出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黑板右边留白方便学生进行操作练习】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