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短文》教案(整理8篇)

时间:2024-03-29

八年级语文《短文》教案篇1

【导入】

1、今天老师要来考考大家,多义词掌握的情况。

请大家看大屏幕,上面有个“书”字,试试看你能用这个书字,组哪些词语。

书本、书写、书信、书桌、书包、书皮、判决书、楷书等

2、请大家一不做二不休,继续通过查工具书来解释这些词中“书”的意思。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书的注解:

书(shū):⑴写字;记录;书写。⑵字体。⑶装订成册的著作。⑷书信。⑸文件。

给刚才大家所组的词语对号入座。例如:

书本──⑶装订成册的著作。

书写──⑴写字;记录;书写。

书信──⑷书信。

楷书──⑵字体。

判决书──⑸文件。

【引入课文,感知内容】

一、下面要来考一考大家,让大家“学以致用”

1、请大家看大屏幕:“答谢中书书”中的两个书该如何理解?

请大家根据自身的认识,猜测一下两个书分别该怎样去理解。(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考虑)

2、让大家这样凭空猜测两个书的意思,似乎有些为难大家了。这样吧,老师把“答谢中书书”的出处告诉大家,可能协助大家正确理解“书”的意思。(大屏幕上展示《答谢中书书》一文)

请大家齐声朗读这篇文章,了解一下以“答谢中书书”为题的文章,会是一篇怎样的文章,你能从中得到启示吗?

明确:本文属于书信体裁的文章。

3、请同学们再来说说,读了文章以后,你想怎样理解这两个“书”字?

书⑴:中书,南朝时候的官员称呼。

书⑵:即书信,是文体的一种。

所以由此我们知道,“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给谢中书的一封信。

二、关于文章的一些知识介绍

1、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谥号贞白先生,丹阳秣(mò)陵(今江苏江宁县)人。

2、谢中书,名谢微(或作徵),字元度,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豫章王记室,因曾任中书鸿胪(lú),故称“谢中书”。

三、请大家齐声朗读这篇文章,来感受一下读古人的书信的滋味吧

【深入探究,解析课文内容】

一、根据课文导引局部的语言,引导学生在细读语文的基础上,全面品析文章

有人评价《答谢中书书》“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像一首流动的山水诗。”请大家再读课文,回答:

1、说它“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那么这幅山水画中有那些景色呢?

明确:

所描绘的景色有:高峰清流石壁青林翠竹晓雾猿鸟

夕阳沉鳞

2、说它“像一首流动的山水诗”,那么这又是怎样一首诗呢?

请将文中描写山水美景的语句找出来,并使其出现为诗歌的形式:

明确: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沈鳞竞跃。

请大家来朗诵这首诗歌,领略一下诗歌所描绘的美景。

二、比较《答谢中书书》和现在书信的联系点和不同之处,从而更深入地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

读课文回答以下问题:

1、请大家说说《答谢中书书》和一般现在的书信有什么不同?

明确:描述的重点不同。一般书信重在通过文字,或说明写信者的意图,或说明写信者自身的观点来劝说收信者,写信有明确的.用意。本文则大篇描绘美丽绮丽的景色,似一篇写景散文。

2、两者的相同之处是什么?

明确:本文在最后一句“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点明作者的写作意图。

3、请大家带着我们对文章的理解来品味课文。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的文章?认真读,仔细考虑,相信大家会在我们一起学习的基础上有更大的收获。

明确:学生可以各抒己见,说说自身的理解,要言之有理。

【课外延伸】

请大家用现代文来大胆地扩展描绘文中的景色,可以合理运用想象。

八年级语文《短文》教案篇2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这两篇科普短文选自阿西莫夫晚年的著作《新疆域》。阿西莫夫在本书序言中说,这些文章,是“对科学近期进展的回顾和对导致我们形成清晰知识的历史成就的重新检讨与评价”。阿西莫夫认为,“科学是个极具活力的领域,而且它从来也没有像现在这样充满活力”,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科学的新进展而欣喜,“对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令人敬畏的新疆域感到惊奇”。这两篇短文在原书中编排在一起,同在“地球科学新疆域”章节里,内容上有一定的关联,说明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相互参照阅读。

恐龙无处不在

“恐龙无处不在”,初看标题,我们可能以为这篇短文要向人们描绘上亿年前恐龙家族繁衍生息、遍布世界的盛况,但读了全文,我们才明白这是一篇通过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证明“板块构造”学说的科普论文。

文章开头突发议论:“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两句议论是全篇行文的逻辑基础。南极和地球其他大陆上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特别是南极洲发现恐龙化石,引起了作者深入的思考:“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恐龙实际上并不适应寒冷的气候。作者并没有把思维定格在恐龙本身的研究上,而是把“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考察,由此及彼步步追问:“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行文到第6、7段,对这一问题做出直截了当的回答:“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显然,一部分恐龙正是搭乘这班“航船”来到南极的。

第8、9、10、11段简明地介绍了“板块”学说,并说明每个大陆都有恐龙化石的原因。地球在四十多亿年的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由于恐龙统治地球的时间太长,它们恰好经历了一个泛大陆由合而分的过程,成了地质演变历史的见证。泛大陆先是分成了四块,然后大部分继续分裂(只有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后合为一体),于是,“每一个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

南极大陆,这个也曾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之舟”,由于它驶向了地球的极地而“最后成了冰天雪地”,导致搭乘这班航船的大部分生物灭绝,恐龙不过是它们之中较为显赫的一个族系。如果南极大陆现在没有几英里厚的冰层覆盖的话,我们就可以找到当年大灭绝的遗迹。

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是大陆漂移学说的有力证据。这表明每一个科学的新发现都会引起新的思考,成为新的科学研究的基础,或者由此可以开辟出科学研究的新领域,或者为已有的研究、假说提供新的证据,从而推动科学研究的向前发展。这就照应了作者在本文开头提出的观点。

被压扁的沙子

这篇短文,初看题目不知所云,什么叫“被压扁的沙子”?沙子在什么情况下会被压扁呢?“被压扁的沙子”能说明什么问题?并且,在开头一段,作者同样提出了一个与题目似乎毫不相干的问题:“在过去的9年里,科学家们一直对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一个新观点争论不休,这个问题最终也许会得到解决。”读完这段文字,感到仿佛是在讨论前一篇未了的话题。的确,与前文的论证方法异曲同工,作者正是通过“被压扁的沙子”来探讨恐龙的死因──再一次证明“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接下来,作者从引述1980年一则报道谈起,继续探讨6500万年前的那次“大灭绝”,介绍了两种不同的解释:“撞击说”和“火山说”。进而指出:“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因为我们将来也许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大灾难。”这就揭示出研究这一问题的重要意义。行文至此,才引出“被压扁的沙子”──斯石英的话题。

作者在解释了斯石英──被压扁的沙子及形成原因之后,便重点说明斯石英的性质:(一)斯石英并不十分稳定,它会变为普通沙子,但在自然状态下的“反弹”非常缓慢,可以保持数百万年;另一方面,斯石英在很高的温度下,又会很快恢复为普通沙子。(二)斯石英“只出现在被强烈挤压的地方”,它的形成来自于巨大的压力。作者讨论这些问题似乎与开头提出的问题没有什么关系,再看下文,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是为排除“火山说”并确认“撞击说”提供科学根据。

行文至12段,作者在前文所阐明的科学理论依据基础上,进一步断定有斯石英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因为有挤压才有斯石英,而有火山就没有斯石英,火山会把斯石英恢复成普通的沙子)。最后,用亚里桑那大学的麦克霍恩和几位合作者的“研究”“检测”的结果有力地证明了“在6500万年以前曾有一次巨大的撞击并形成了数吨重的斯石英。……那么,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同前文一样,本文逻辑严谨,说理充分,是运用科学发现相互佐证来进行科学探究的又一杰作,表现了作者丰富的科学知识、敏锐的科学眼力以及深入探索的精神。

二、问题研究

1.“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从南极洲发现恐龙化石得出恐龙曾遍布世界这一结论也许并不困难,二者之间的联系也容易让人理解,但是,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与地质学说有什么关系,一般读者很难提出这样的问题。但是在科学家的眼里,它们却有内在的关联。课文就是从南极的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论证“板块构造”理论,恐龙化石成了支持“板块构造”的有力证据。作者在文章开头的这两句议论,并非浮泛之论,而是有其确凿的根据。实际上,第二篇短文也用另一个科学探究的事实进一步论证了这一道理。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不能仅仅局限于知识的获得和理解,而要更多地注意学习作者的思维方法──善于联系,在貌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事物中寻找内在联系,这是思维创新的重要特征,也是研究和发现的必要前提。在我们平时的学习中、生活中,只要我们留心,也常常会领悟到这一道理;如果具备了这样的思维品质,我们也会在别人不经意的地方有独到的发现。

2.“如果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这比仅考虑恐龙来说要重要得多。”

这一句话在文中不仅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它表明了作者的思维方法,其思维触角已经伸向另一领域。正是把恐龙化石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的思考,才使作者进一步追问:“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接着作者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说明了“恐龙实际上并不适应寒冷的气候”,这样又把本来的疑团推进了一步: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行文至此,才对本文所要阐明的中心议题正面作答。由此可见,思维方式和提问方式常常是解决问题的先导。这对我们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都应有所启迪。

练习说明

一、这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但选用的材料不同,所说明的主要问题也不同。试结合课文做具体分析。

设计本题的目的是让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思考两篇短文共同涉及的问题,比较分析它们各自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这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第一篇短文谈到恐龙的化石无处不在,是为了证明另一科学理论(“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而在第二篇中,恐龙的灭绝则成为探讨的主题,“被压扁的沙子”则成了证据。由此可见作者具有多角度、多侧面看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

二、下列语句是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号里的补充说明文字,试结合上下文,说说它们各自的作用。

1.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现代两栖动物。

2.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

3.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

4.即非常纯的沙子。

5.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

设计本题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课文中的补充说明的不同作用和含义。

第1题,如果抽象地说现代两栖动物,不加以举例,读者可能一时想不到是指哪些动物。现代两栖动物很多,举“青蛙”和“蟾蜍”,是因为它们“人人皆知”,人们非常熟悉。“青蛙”和“蟾蜍”不能在南极生存,犹如当年恐龙不能适应南极的生态气候一样,因为它们同属两栖动物。

第2题,这一句补充说明了大陆漂移学说的一个最显而易见的证据,即南美洲与非洲海岸线惊人的吻合,这不是能用巧合来解释的,只能说明它们原来在一起。当然,大陆漂移学说还有很多深层证据(参见“有关资料”部分)。

第3题,这是俏皮话,但也并非无稽之谈。星体撞击地球虽然极为罕见,但在地球的历史上确实发生过。作者做这样的假设,意在强调天文学研究的现实意义。

第4题,这一句话是对“二氧化硅”的解释,一方面指出“二氧化硅”即沙子的学名,另一方面也强调只有非常纯的沙子才能称得上是“二氧化硅”,一般的沙子都含有杂质。

第5题,这一句话是以金刚石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为普通的碳,类比斯石英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为普通的沙子。也许没有人会在意斯石英的还原问题,但没有人会愿意把金刚石变为碳,因为金刚石太名贵了。作者随笔幽默了一下,也表现了作者思维的活跃。

三、“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段话对你有何启发?你能从自己的学习或生活经验中举一二例来阐述这一观点吗?

设置本题意在让学生在学习时与自己平时的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让学生学有所得,学而有悟;同时借此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想问题的思维方法。

教学建议

一、这两篇短文是本单元内容较深的课文,它的突出特点是以论证为主,综合运用不同领域的科学知识,见解新颖。教师在指导学生自学时,可参照“整体把握”和“有关资料”部分内容,解析学生的疑问,纠正他们理解上的偏差。也可以补充一些知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二、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思维方法。

三、本课中涉及的一些知识,如地质变迁、动物化石、南极气候、小行星等,学生多少都有一些了解。教学时,不必在这些方面讲解过多,以免偏离了中心。

四、阿西莫夫素以驾驭语言和概念的能力著称,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总结一下这两篇短文的语言特点,如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等,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或语段摘录下来。

有关资料

一、板块构造学(杨树锋、郭令智)

研究地球岩石圈板块的成因、运动、演化、物质组成、构造组合、分布和相互关系以及地球动力学等问题的学科。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它认为地球的岩石圈分解为若干巨大的刚性板块即岩石圈板块,重力均衡地位于塑性软流圈之上,并在地球表面发生大规模水平转动;板块与板块之间或相互离散,或相互汇聚,或相互平移,引起地震、火山和构造运动。板块构造学说囊括了大陆漂移说、海底扩张说、转换断层、大陆碰撞等概念和学说,为解释地球地质作用和现象提供了极有成效的模式,是当代最有影响的全球构造理论。

简史板块构造学的创立和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①1912年德国学者A.L.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当时由于多数人的反对而没有被接受。50年代古地磁学的研究测得各地在地质时代中的磁极位置变化多端,用大陆固定论无法解释,采用大陆漂移说则可以得到圆满的解释,大陆漂移说随之复活。②60年代初美国地质学家H.H.赫斯和R.S.迪茨在古地磁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海底扩张说,随后英国的F.J.瓦因和D.H.马修斯通过海底磁异常的研究对海底扩张说作了进一步论证,论述了地壳的产生和消亡,并得到深海钻探的验证。③1965年加拿大人J.T.威尔逊建立转换断层概念,并首先指出,连绵不绝的`活动带网络将地球表层划分为若干刚性板块。1967~1968年法国的X.勒皮雄、美国的D.P.麦肯齐将转换断层概念外延到球面上,定量地论述了板块运动,确立了板块构造学的基本原理。

基本内容地球上层构造根据物理性质在垂向上可以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层圈,即下部塑性的软流圈和上部刚性的岩石圈。岩石圈在侧向上被地震带所分割,形成若干大小不一的块体,称为岩石圈板块,简称板块。板块的厚度变化较大,约在几十公里至200公里。

成就与展望板块构造学深刻地解释了地震和火山分布、地磁和地热现象、岩浆与造山作用;阐明了全球性大洋中脊和裂谷系、大陆漂移、洋壳起源等重大问题;更新了地质学中的许多概念,使得既承认水平运动也承认垂直运动的活动论观点取代了曾占统治地位的固定论。板块构造学以全球整体的研究观点开拓了地球科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是地球科学领域中的一场革命。

板块构造学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难题。板块构造学对于板块构造活动总的轮廓已比较清楚,但具体作用过程和细节还不十分明确;对板块动力学的确定依然有困难;对板块内部的构造和岩浆活动研究不足;对板块俯冲、消亡及伴随的岩浆活动、边缘盆地起源等还了解不够;还不能圆满地解释大陆岩石圈的成因和演化。

(摘自《中国大百科全书·地质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

二、小行星与恐龙的灭绝

恐龙为何会绝迹?这一问题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既引起了科学家和大众的兴趣,也令他们困惑不已,因而也出现了大量不切实际的理论,有些甚至十分好笑。例如,认为恐龙的灭绝是因为它们的躯体太庞大而导致交配困难──雄性恐龙在交配过程中可能会压垮它的配偶。另一种理论就是,随着植物的进化,恐龙的饮食发生变化,最后导致致命的便秘。还有一种说法就是:恐龙下的蛋全被刚刚进化的、而且更加灵活聪明的动物──哺乳类动物吃掉了。有的认为是新出现的疾病使恐龙在地球上消失。一种更令人信服的理论是以恐龙时代的玛瑙化石中的气泡为依据。这种空气中氧的含量比现代空气中的氧含量要高出50%。可能是随着氧气浓度逐渐下降至今天的浓度标准,恐龙就因窒息而死掉。

尽管有一些牵强的解释,但在关于恐龙灭绝的问题上存在着两大思想学派:(1)它们突然死于某一场世界性的大灾难;(2)由于地球上天气的逐渐变冷使得恐龙难以适应而慢慢灭亡。

灾难学派描绘的是一幅十分令人震撼的场面:一颗相当于曼哈顿岛大小的小行星或彗星以每秒15英里(相当于25公里)的速度向地球陨落,与地球撞击的能量相当于100万亿吨TNT炸药(是扔在广岛上的原子弹的能量的50亿倍),而且在进入地壳25英里深的同时熔化了沿途的岩石。在这场剧烈的碰撞之后,成千上万吨的尘埃和碎石进入大气层,罩住了地球,遮挡了阳光,使得地球连续好几个月甚至好几年都处于黄昏状的黑暗之中。在这种黑暗里,植物不能正常生长──因为它们需要阳光来制造养分。以植物为生的动物不能正常生存,不靠植物为生的其他动物也难以生存,恐龙就是那种不能在黑暗中生存的动物。事实上,根据某些科学家的观点,地球上60%的动物是不能在黑暗中生存的。

然而,小行星或者彗星的陨落真的发生过吗?地球上生命的大规模消亡是有大量资料可查的,但这是由于剧烈的碰撞所造成的吗?让我们从头来叙述这个故事并从中找到答案。

大约一百五十年前,一位名叫理查德·欧文的英国解剖学家创造了“恐龙”(DINOSAUR)这个词来描述刚刚发现的一种曾在地球上生存过的动物。DINOSAUR这个词源于希腊语的“可怕的”(DEINOS)和“蜥蜴”(SAURS)。那个时候(即1841年),可供研究的恐龙化石少得可怜,因此,人类对恐龙也知之不多。

我们对恐龙的认识了解在过去的一个半世纪里有了一定的提高。我们知道它们是在大约2.25亿年前由爬行动物的祖先进化而成,于大约6500万年前灭绝的。它们的个子有很大的差异,身长从不足2英尺到140多英尺不等;体重有20磅的,也有90吨的(陆上现存最庞大的动物大象的重量为6吨)。恐龙属爬行类冷血、笨拙型动物,下蛋并且全身长满鳞片。

然而,关于恐龙笨拙、动作缓慢的说法最近也引起了人们的怀疑。研究表明,许多恐龙相对于爬行动物而言是十分聪明的,且腿脚十分麻利。这一观点使得科罗拉多大学的罗伯特·巴克尔于1968年提出,恐龙根本就不是冷血的动物,而是像我们人类一样的热血动物,这一争论至今未得到解决。按照一群英国古生物学家的说法,恐龙有可能“属中间型的”。或者说,个子小些、更灵活的恐龙是热血的,而那些个子大些、笨重的家伙则是冷血的。一位科学家甚至提出,恐龙的新陈代谢可能是随季节变化的:冬天里是热血,夏天里又变成了冷血。

那么,在使得恐龙灭亡的6500万年前又发生了些什么呢?有没有可以说明某颗小行星或彗星曾撞入地球并灭杀了恐龙的任何证据呢?有的,有证据。

70年代末期,由已故物理学家路易斯·阿尔瓦雷兹和他的儿子、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的沃尔特·阿尔瓦雷兹率领的一个小组有了惊人的发现。他们注意到,在大约有6500万年历史的沉积土层中有一种叫做“铱”的元素的含量异常高,铱是地球上罕见的重金属,只存在于地壳的深处,但在小行星和彗星上却大量存在。起初,地质学家们认为6500万年前的火山活动可能会把铱喷入大气层,落下时便集中形成一个独特的土层。最终,事实并不能证明这一理论。

那么这与小行星或者彗星又有什么联系呢?小行星或者彗星与地球的碰撞会使小行星或彗星的大部分被气化掉,并使含有大量铱的尘埃进入全球的大气层中,尘埃落到地上后,便形成了含铱丰富的土壤沉积层。阿尔瓦雷兹小组曾在意大利和丹麦发现过这种矿藏,自那以后,这种含有大量铱的土壤层在全球五十多个地方先后被发现。这些土壤层有6500万年的历史,且恰巧与恐龙灭绝的时间吻合,这一点是小行星或彗星灭杀了恐龙的令人信服的证据。而且,某些地方的矿层出现的断裂是由某种剧烈的碰撞所造成的。这一证据也与某颗小行星或彗星曾与地球碰撞过,并且杀死了“可怕的蜥蜴”的理论相吻合(太阳系中落在地球上的块状物被称为“陨星”),落在地球表面的彗星或者小行星,或其某一部分就是陨星。它在陨落之前进入地球的大气层时叫做“流星”。

假如一颗曼哈顿岛那么大的小行星或彗星的确在6500万年前撞击地球的话,那么撞击所造成的窟窿或者“陨石坑”又在哪里呢?这一直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不过,多年来人们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答案。其中之一就是陨石的碰撞砸开或撕裂了地壳,从而导致了形成冰岛(我们知道是由火山形成)的火山活动。然而,这一理论也不再广为人们所接受。在有6500万年历史的沉积土中的铱矿层在冰岛并不是那么厚。地质学家们推断在碰撞地区周围的铱矿层可能最厚,因为铱矿是在那个位置最先冲进空气中的。而且,伴随着微细的白色富铱沉积土层,一定会有较为粗糙的次沉积层。这可能是碰撞后飞溅的熔岩下落时形成的。正如一粒石子扔入水池时溅起的水花一样。这种次沉积层,也叫做“喷出层”,只能出现在碰撞现场几千英里的半径范围之内,而在冰岛却没有发现。

1990年,亚利桑那大学的阿兰·希尔德布兰德沿着铱矿层和喷出层找到了它们的最密集点。他发现有两处陨石坑可能是陨石撞击地球的现场。一处是在哥伦比亚盆地,位于哥伦比亚北部的加勒比海地区,另一处是在墨西哥东部的尤卡坦半岛的北端。今天,越来越多的证据对尤卡坦陨石坑的推断更有利。它的直径大约为110英里(180公里),形状及成分都很正确。这个陨石坑完全被埋在岩石下面,且位处陆地,尽管在6500万年前这个地区曾是一片浅海区域。陨石碰撞造成恐龙灭绝的理论的拥护者们觉得他们不仅是发现了“正在冒烟的枪”,而且也找到了被枪杀者尸体中的弹头──证据确凿。

你可能会认为,至此,恐龙灭绝之谜已被破除。铱矿土层证明某个小行星或彗星曾撞击地球,而且碰撞所发生的时间也是正确的,再说也发现了一处陨石坑来支持这一理论。然而,疑问依然存在。那么,问题又在何处呢?

问题就在于恐龙是不是一下子突然全部绝迹的。小行星的碰撞会造成恐龙迅速的灭亡──只是几千年的时间,而不需要几百万年。不幸的是,化石记录却没有能给我们展示一个清楚的、无可争辩的画面。人们都知道恐龙大约是在同一时期──即在一个主要的地质纪元(白垩纪)结束,另一个纪元也就是第三纪开始时灭亡的。这一过渡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白垩纪──第三纪(或K—T)之交。

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彼德·多德逊曾专门对这个时期的恐龙化石记录进行了分析。他的结论是,在白垩纪结束前的800万年,恐龙家族十分兴旺。可是,600万年之后,3/4的恐龙种类便已灭绝。这对于小行星碰撞地球造成恐龙灭绝的理论的支持者来说真是个坏消息。因为许多恐龙看来是在某个小行星或彗星与地球发生碰撞之前就已消失。不过,小行星学派的理论家们却指出,在北美洲的大多数恐龙的种类是一直活到白垩纪──第三纪之交(K—T)时由于发生了陨石碰撞才突然消失的。他们还争辩说只统计恐龙种类多少有些误导性。许多恐龙种类几乎没有多少分支,因而从进化含义上讲不能很充分地被确认。他们说,最重要的种类以及大量的单个恐龙都活到了白垩纪末期,直到过渡期才因为陨石碰撞而灭绝的。

在路易斯·阿尔瓦雷兹和他的儿子惊人地发现铱以来的15年或更长的时间里,陨石碰撞理论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历史。目前,传统的学者们开始倾向于支持这一理论,尤其是随着尤卡坦的陨石坑的被发现,对这一理论的间接支持也来自在过去的4.5亿年中地球上至少有过4次其他类型的生命突然大规模灭亡这个事实(尽管这些时期小行星与地球碰撞的诸如含铱丰富的地质结构或能说明问题的陨石坑这类证据仍未出现)。事实上,大约2.4亿年前发生的一次大规模地球生命的灭亡变故使恐龙的灭绝变得黯谈。因为这次变故灭杀了地球上90%以上的生命形式。然而带讽刺意味的是,就是这场大规模地球生命的灭亡为恐龙主宰地球(大约是在这个时候开始)铺平了道路。因为它们的大多数天敌已被消灭。“砰”的一声出现,“砰”的一声又消失了。

最后一点思考:假如陨石碰撞理论真的正确,那么某一块陨石的确撞击地球并导致了恐龙的灭绝倒真是一件好事,不然的话,人类就可能永远也不会进化至今。因为有恐龙至高无上地统治陆地和海洋达无数个百万年的话,哺乳动物生存的空间就会很少。它们可能仍然是小个子的食虫动物,根本就没有有效竞争的能力。这一切都是随着“砰”的一声巨响而开始改变的。

(巴里·E·齐然尔曼、戴维·J·齐然尔曼,见《在岩石上漂浮》,张树昆、张昭理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三、恐龙之死:新的线索

10年前有人提出一种理论认为,恐龙(以及其他某些生物属种)在6500万年前的灭绝是由于巨大陨星或彗星与地球相撞的结果。另一些科学家则认为大量火山的喷发和气候异常是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尽管如此,撞击说的支持者们还是占了上风,并且现在又有新的证据来肯定这种观点。

来自加利福尼亚州拉霍亚的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的杰弗里·L·巴达(JeffreyL.Bada)在6500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中发现了氨基酸。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建筑块。每个蛋白质分子是由一个或多个氨基酸链构成的,而每个链又是由数十到数百个氨基酸组成。总体来说,地球上的氨基酸只能由生物组织来产生。

如果是这样的话,在6500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中发现的氨基酸链应该说没有什么特别不寻常之处,因为当时生命已经非常繁盛,各种生物都会形成氨基酸。为什么我们不应该发现一些呢?

首先,从理论上讲氨基酸有无数种,但由生物所形成的蛋白质仅利用了其中20种氨基酸。再者,各种生命形式,无论是病毒、栎树、海星、蛇或者人类,都是利用同样的这20种氨基酸,例外情况极少。

没有人知道为什么生物只利用这20种氨基酸,以及那些没有被利用的其他氨基酸有什么问题。

巴达在1989,6所报道的存在于古老岩石中的氨基酸只有两种,即异缬氨基酸和α?氨基异丁酸。蛋白质中不会有这两种氨基酸,并且就目前所知,它们不是由生物形成的。有一种极少见的真菌,确实可以形成一些异缬氨基酸,但这是非常例外的现象。

是否在别的什么地方也发现有氨基酸呢?是的。在某些被称为“含碳球粒陨石”中含有少量的碳水化合物。在碳水化合物中存在一些氨基酸。事实上,在少数陨石中所发现的氨基酸就是异缬氨基酸和α?氨基异丁酸。因此,这些氨基酸可能是由于含有氨基酸的陨石或彗星撞击的结果,它们把氨基酸撒在地球的表面。

这种解释可靠吗?首先,那些极少的真菌确实形成了异缬氨基酸。也许在6500万年以前,一些最终灭绝的动物产生了大量的这些氨基酸。它们现在虽然稀少,但在当时却并非如此。

我们可以十分肯定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过。像许多对生命至关重要的其他物质一样,氨基酸有不对称性分子,并且能以两种形式存在,即左型或右型(像手套和鞋一样)。生物酶所形成的氨基酸都为左型,这一点是肯定的。左型氨基酸易于结合在一起从而构成有利于蛋白质分子形成的链。缠绕在一起的左型和右型氨基酸不形成链。当然,全由右型氨基酸构成的链也有助于蛋白质分子的形成。当生命在35亿年前刚开始出现时,左型氨基酸通过一些随机过程最先被选用,自此以后氨基酸一直为左型,甚至形成异缬氨基酸的极少数的真菌也只含有左型异缬氨基酸。

如果氨基酸由人工或通过任意过程形成,正如通过一般化学反应而在化学家们的试管里形成一样,左型和右型的产生几率是一样的,哪一种都没有优势。在陨石中所发现的氨基酸中左型和右型是等量的,这就告诉我们它们是通过化学反应形成的,与生物酶无关。

在6500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中所发现的氨基酸也具有等量的左型和右型。这是一个有力的证据,说明它们不是由地球表面的生物形成的,而是由陨星或彗星中的非生命过程形成的。

科学家对这一发现还存在一些疑问。氨基酸为什么没有被由于撞击而生成的热毁灭掉呢?对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氨基酸不是一个十分牢固的分子,一般不能抵御高温。也许这种氨基酸处于撞击物体的内部,从而得以受到保护,免遭高温的破坏。

更加难解的是,这些来自地球以外的氨基酸并不是恰好出现在6500万年的沉积物界面上,而是出现在此界面靠上或靠下一段距离的位置上。也许它们最早是存在于此界面上,但在随后的数千万年中,穿过岩层向上或向下迁移了。而这听起来并不能令人信服。巴达正在调查其他地区的岩石,或许会有更多的资料来支持这一解释。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杂谈

2、彰显学生个性化的创造思维:

创造性思维,包括发现问题的思维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思维。扩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扩散思维的主要特征是: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扩散思维能突破现有知识圈的张力,克服固定性的功能性障碍,由已知信息产生新的信息,使学生得到新的认识和新的看法,所以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更多地进行扩散思维的训练。

如教《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时,我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获得和理解,而是更多地注意学习作者的思维方法——善于联系。在拓展延伸时,我请一位同学随意说一件事作为思维的原点,然后由另一同学说一件事作为联系点,然后我们一起寻找、归纳思维的终点。如原点为“圣诞节刚过”,联系点为“新年快到了”,同学们想到了这两个外来的节日的普及,中国本土节日的淡出,又联系起最近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申请中“端午祭”的争端,提出要重视与保护中国本土文化。又一联系点为“打电话、发短信问候节日快乐”,同学们想到要常和亲人朋友联系,要及时表达爱;我想到现代通讯发达,人们的表达方式外显,含蓄少了;而我们的思维方式又体现了一种叫“代沟”的东西,需要互相包容……

发言还在继续,学生的扩散思维多么流畅而又独特!而且还会变通!他们各抒己见,思维互相磨砺、碰撞,闪射出创造的火花。语言表达,通顺流畅,指事言物,理在其中。学生见解独特,个性张扬。

〖抓住了学生,也就抓住了课堂──教《恐龙无处不在》有感〗

这一周我都沉浸在快乐之中,原因很简单,上了几节自认为很成功的课。

本来这周正讲八年级(上)的第四单元──说明文单元,而且内容都是和学生的生活不太贴近的。什么《克隆》,什么《恐龙无处不在》,什么《被压扁的沙子》等等。讲的都是不同学科领域的一些难以理解的问题,所以我真的很头痛。所以怎样设计这些课让我想了很久。我很清楚,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们对于说明文可没什么兴趣,更何况课文的主题和生活又距离很远,而且很难理解。怎么办?课总还是要讲,而且还要学生有所收获。我想起了我们平时在业务学习中学到的,抓住了学生,也就是抓住了课堂。我打算还是利用多媒体教学,这样对于那些难以理解的问题还能够比较直观些,或许还能激起学生的兴趣。

就拿《恐龙无处不在》这课来说,我精心的准备了课件,查找了很多恐龙的图片,是在导入部分用的,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吗“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上课了,我没有像以往一样让同学们读课文、解决字词,而是先让他们看这些“恐龙”的图片。边看我边让他们猜是哪种恐龙,同学们都睁大了眼睛,边看边议论。我成功的在这节课的开始就抓住了他们。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也是有很多环节插入了很直观的图片,一方面学生很容易理解教学的内容,一方面也不会让课堂显得很枯燥。课堂中同学们还提出了很多感兴趣的问题,我们师生一起讨论,真正体现了教学相长。

一节课就这样在很活跃,很融洽的气氛中完成了,比我预料中的还要顺利。教学内容完成时,还有5分钟的时间,我就临时让同学说说自己了解的有关恐龙的知识。出乎我的意料的是,有的同学竟然能侃侃而谈,既培养了这样学生的信心和兴趣,也增长了其他同学在这方面的知识。

下课铃声响起了,我第一次看到同学们都不想离开自己的座位,第一次有了意犹未尽的感觉,我也第一次觉得40分钟是如此的短暂。直到此刻,我还一直沉浸在那节课的幸福与快乐之中。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同步练习

内容预览:

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的字注音。

遗骸()褶皱()追溯()

鸟臀目()两栖动物()

2.《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一篇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佐证了;一篇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这表明,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也不同。

3.在下面的横线处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

斯石英并不十分稳定,原子之间靠得太近以至于它们又出现相互排斥的趋势,最后又变为普通沙子。,原子之间结合得极为致密,这种反弹变化进行得非常缓慢,使斯石英可保持数百万年。

4.指出下列各句画线词语的词性。

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这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南极的出现,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

5.一小吃店打出广告:“好吃,告诉大家;不好吃,告诉我们。”但由于广告内容不是很自信,效果并不好。后经人指点,将广告内容稍作改动,便十分自信,顾客盈门。请问,是怎样改动的?

二、阅读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文后各题。

八年级语文《短文》教案篇3

教学过程

一、导入

20xx年11月25日,一个特别的日子。世纪老人巴金度过了他的百岁寿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散文《日·月》,算是对老人的迟到的问候。

标题课件飞入,由日、月,看到“明”字,你会想到什么呢?

明亮,光明…巴金在作品中是否就是想表达对光明的热爱和追求呢?

这一年,巴金被评为感到中国人物,多媒体出示颁奖词:

颁奖词: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的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多媒体播放巴金的视频材料。要点如下:

巴金,原名李尧棠,四川成都人。现当代著名文学家。主要作品有《急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复仇》《将军》《神·鬼·人》等短篇小说和《海行集记》《还魂草》《龙·虎·狗》等散文集,文革后出版了《随想录》,引起巨大影响。

二、时代背景

本文写于抗战时期的1940—1941年,当时中国大地正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蹂躏,光明被黑暗取代,和平被屠杀侵淫。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与生存,千千万万不甘做亡国奴的人们,拿起武器,走上战场,不惜牺牲。作者写此文,就是由此而发。

三、字词积累

瞬间shùn

皓月hào

侵入qīn

撮cuō

四、朗读体验

听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然后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五、整体感知

课文包含了哪两个神话传说?对这两个人物的行为,你是怎么看的?

“夸父逐日”、“嫦娥奔月”

《日》、《月》是巴金建国前创作的散文诗,散发着作者忧郁而热情的青春气息。作者触物生情,神与物游,无论是扑向灯火的飞蛾,还是渴死的夸父,还是希望可以用自己的一己之力改变现状的嫦娥,他们都代表着一种力,一种向上的、不屈不挠的力,表现了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希望信念。

六、鉴赏《日》

1.结构思路

第一部分(l、2段):写飞蛾、夸父为追求光和热而甘愿牺牲。

第二部分(3、4段):写人间没有了光和热,只是黑暗的寒冷世界。

第三部分(5段):写作者甘愿做人间的飞蛾,去追求光和热。

2.品读感悟

飞蛾;夸父(扑火;追日)

人(舍弃生命)追求光明而献身

我(愿做飞蛾)

3.主题思想

《日》,不直接写太阳,而赞美扑向灯火的飞蛾,渴死旸谷的夸父,表达了作者要给“黑暗的寒冷的世界”带来“光和热”,要像飞蛾那样“轰轰烈烈的`死”的浪漫情怀。这里作者要表达的是,对光和热的赞美。作者写《日》,以飞蛾、夸父的追求光和热,象征抗日将士为国捐躯。

七、鉴赏《月》

1.结构思路

第一部分(1~3段):写月下对冷有了别种独特的感受。

第二部分(4、5段):写在孤寂凄清的月下,整理思绪:忧愁沉重的。

第三部分(6段):写姮娥为了理想——改变冰冷的月光,使这个已死的星球再生而奔月。

2.品读感悟

我、嫦娥追求的共同目标是什么?

我望明月——期待光明共同目标:光明

嫦娥奔月——追求光明

3.主题思想

《月》,集中体现巴金细腻幽静的一面。作者笔下的月,只觉冷光扑面。一个人在月光下踱步,孤寂清冷。这正反衬出巴金对光和热的渴求。尔后,写到了“姮娥奔月”。姮娥,为了一个不知名的理想而放弃原有的一切,却“妄想”去改变这个冰冷的星球,改变那冰冷的月光。其目的仍是追求光和热。可以说,飞蛾、夸父和姮娥的精神都是值得赞颂的。他们都是作者的理想的化身。

八、难点探究

1.飞蛾、夸父为什么值得赞美?

飞蛾——追求光;夸父——追求热——敢于追求、勇于牺牲、一往无前

2.如何理解“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间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世界吗”?

这是本文要表达的中心,正是为了整个世界的光明和热力,才会有飞蛾、夸父的牺牲行为,他们热烈追求光和热的行为,一方面是自己本身的向往,一方面也是为了整个世界不被黑暗所笼罩。

3.“月的光是死的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在前面已经用了很多语言描述自己在月光中清冷的感受,于是在这里才会说出这句话,他表达了作者对光和热的一种向往和渴求,与前面所写的《日》有了相通的地方。

4.为什么作者在《月》的末尾引用“姮娥奔月”的传说?

因为姮娥也是为了某种理想,为了可以改变月光的冰冷,为了使这个已死的星球再生而奔月的。虽然作者用的是疑问的语气,但是在姮娥的身上,作者也寄托了自己的人格理想。

5、在《日》中,作者主要写光和热,同时提到了冷;在《月》作者主要写冷,却同样提到了光和热;把两篇文章贯通起来,你对作品的主题有什么深一层的理解?

冷和热是一种极强烈的对比,而事物在对比之下,特征才会更加明显突出,这就是为什么作者在不同的两篇文章中提了同样的东西,正因为对光和热的向往和追求,对美好事物的企盼和渴望,要远离寒冷和冰冷,远离黑暗和死亡,所以作者才别有深意的这样写。将这两篇文章贯通起来,更可以充分理解和感受作者的良苦用心,理解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年代里,作者热切期待光明的心情。

九、板书设计

飞蛾、夸父、嫦娥———象征———探索者、殉道者、仁人志士、抗日军民

十、课堂小结

《日》激情洋溢、飞蛾扑火、夸父逐日——追求光和热

《月》细腻幽静、嫦娥奔月——改变冰冷

——对人生、对生活一种希望的信念。

十一、布置作业

收集相关“日”和“月”的诗文,与本文对比阅读。

示例:

(一)月,呈现不同的形态。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范仲淹<岳阳楼记>)

(二)月,撩拨满腹的愁绪。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三)月,包含着瑰丽的想像。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教后反思

本教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课外查找资料了解作者、课文创作背景、主要人物等,并在学习正文前交流介绍出来。这样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自主查找、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让学生于课前即对课文产生了较浓厚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又主要采用诵读的方式,引导学生在不断的朗读中感受、领悟人物的内心情感,品味、欣赏文章语言的机巧与犀利。既做到了学习的循序渐进,又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既培养、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又教会了学生边读边思、读后再思、思后再读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独立学习的过程中,对课文的语言文字进行感知,对课文内容、层次、情境,重点词句、文段进行符号批注思考,让学生有疑而质、有感而发,有得而写,使学生思想得到启迪,个性得到张扬。个性阅读、整体感悟也就是引导学生遵循基本的阅读方法,尊重他们的阅读习惯、思维方式,允许感悟有深浅和多寡的自由,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积极思维的主动性。对于课文朗读的指导不够,需要以后注意。

八年级语文《短文》教案篇4

教材分析

《短文两篇》是人教版八年级第二单元两篇充满意趣的散文诗。寻常的事物却因多情的作家激起心灵之声。作者“醉翁之意不在酒”,反弹琵琶,借“飞蛾”“夸父”“嫦娥”这些意象寓示一种向上的不屈不挠的力。是作者生活的一种希望,信念,也是他理想的化身。《日》表现了巴金激情澎湃的一面;而《月》集中体现了巴金细腻幽静的另一面。虽然风格不同,但作者的感情却是一以贯之的。无论是扑向灯火的飞蛾,还是渴死在旸谷的夸父,还是希望可以用自己的一己之力改变现状的姮娥,他们都代表着一种力,一种向上的、不屈不挠的力,是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一种希望和信念。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飞蛾扑火”“夸父逐日”“嫦娥奔月”在文中的含义。

2、积累的迁移,培养想象创新的能力。

3、理解托物言志(象征)手法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走近作品;通过品析语言,走进作品;通过音影等辅助手段,加强直观性;通过对比品析,理解作者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对人生、对生活的一种希望和信念。

教学重点

体会日月所表达的作者热情洋溢和细腻幽静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飞蛾扑火”“夸父逐日”“嫦娥奔月”在文中的含义。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认真预习课文,掌握字词,结合工具书,查阅背景资料,搜集有关嫦娥奔月,夸父逐日的传说。阅读了解巴金及其主要作品。

教学方法

朗读法、质疑法、比较法、多媒体演示法。

朗读法:教学千法,朗读为本。叶圣陶老先生文言文学习的特殊性,曾经说过,“习文言,必先熟读若干篇,勉强记住不算,要能自然成诵才行。”也就是说,学生对课文的感知是是通过读来完成的,尤其是文言文的教学,诵读非常重要。

质疑法: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则诱发探究,通过探索,才能发现真理。对于字词句的难点,我采用了质疑的方法,让学生利用工具书,利用注解,自主学习,将自学中遇到的`难词难句摘下来质疑问难,通过生生、师生交流得以解决。

比较法:比较是一种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方法,它不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能挖掘出文章的深度,激发学生的思维,在比较中也培养了写作能力。

多媒体演示法:学生的学习情趣,情感就是非智力因素,心理学家及教育家研究表明,情感在教学中不但起到教学动力的作用,而且还消除了疲劳,激发创造力的作用。充分利用情感教学,能促进智能的开发,使学生变得聪明。

八年级语文《短文》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筛选信息,了解说明内容,理清结构。

2.梳理思路,感知推理过程,明确顺序。

3.品读语言,体会表达特点,学会赏析。

4.训练思维,学习科学方法,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

1.梳理文章内在的逻辑关系,体会事理说明文的特点。

2.感受文章独特的语言魅力,领略科普小品文的魅力。

教学难点:了解作者的思维方式,学习作者善于联系,由此及彼,多角度、多侧面的思维方法。

教学流程:

一、导入:引出说明话题——恐龙灭绝

(展示恐龙图片)6500万年前,上一届地球霸主——恐龙统治着世界。可是,它们在生活了1.6亿年后突然灭绝了,这成了生物的谜。围绕着“恐龙灭绝”这一事实,仅科学家们公开提出的“灭绝说”就有130多种,大家各执一词。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的观点,不知能否说服你?

(直观的图片展示代入感极强,简洁的语言解说指向性明确,既迅速引出本课要探讨的话题“恐龙灭绝”,又在不经意间将思辨的种子种下,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观点性文章的结论。)

二、全文瘦身——速读,筛选信息理结构

研讨一:把两篇短文浓缩成一篇百字文,你会组合哪些语句?

1.文首中心句:不同学科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2.文末总结句:

《恐龙无处不有》: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被压扁的沙子》: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3.标题:恐龙无处不有、被压扁的沙子。

参考:不同学科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说明恐龙无处不有,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6500万年的岩层中发现被压扁的沙子(斯石英),说明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这一环节,筛选信息,明确全文结构:总分总式,层次分明。先总说科学观点,再由两文证实。每篇文章由科学发现引发思考,逐步说明,篇末总结。)

三、文脉透视——跳读,梳理脉络看思路

研讨二:把说明过程提炼成一条逻辑链,你会补全哪些内容?

从“一个领域的科学发现”到“另一个领域的科学结论”,请你找出作者的说明思路并简要记录、交流。

1.全班集体讨论《恐龙无处不有》:

古生物学领域←→地质学领域

恐龙无处不有-→地壳缓慢运动

参考1.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恐龙无处不在-→恐龙不能漂洋,大陆自己漂移→地壳缓慢运动

参考2.事实论据:南极附近发现恐龙化石→推理:恐龙遍布世界各地→推理:恐龙不能在寒冷的南极生存→问题:恐龙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假设: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

参考3.恐龙化石在现存各个分离的大陆上都有发现→恐龙无处不在,曾经遍布每块大陆→恐龙不可能在每块大陆上独立生存→现存大陆在远古曾是联结在一起的“泛大陆”→“泛大陆”在恐龙出现之后逐渐分裂成为现在的各块大陆。

参考4.科学发现:南极发现恐龙化石→产生质疑:恐龙来自哪里——追溯原因:泛大陆分裂带走恐龙→研究价值:证明地壳运动理论。

2.小组合作交流《被压扁的沙子》

参考:①引出说明对象→②-⑥摆出对立理论→⑦-?解释斯石英的成因、性质(高压产生斯石英,高温还原为沙子)→推断有斯石英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未发生过火山运动→恐龙年代岩层发现斯石英→?得出结论:恐龙灭绝的原因是撞击。

3.知识卡片助读:

事理说明文多用逻辑顺序。逻辑顺序是介绍事理时通常采用的顺序,具体地说,有先总说后分说、从概括到具体、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从原因到结果、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特殊、从整体到局部、从简单到复杂、从特点到用途、从主到次等。

小结:两篇文章都运用了逻辑顺序,体现了思维的开放性和严密性。

《恐龙无处不有》一文从古生物学转入地质学,用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这一事实佐证“板块构造”理论,采用了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

《被压扁的沙子》一文先摆出两种对立观点,再介绍斯石英的化学特性,运用地质学的研究成果证实了行星撞击说,解释了生物界恐龙灭绝的原因。采用了从结果到原因的逻辑顺序。

(梳理脉络看行文思路,让学生在有层次的小组活动中初步感受推理的过程,最后适时落脚在对逻辑顺序的研讨上。)

四、语言聚焦——品读,鉴赏表达悟写法

研讨三:科普文的科学严谨和通俗生动,你能发现吗?

1.关注括号中的补充文字(课后练习题3)

a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

(科学方法,补充证据)

b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

(科学价值,现实意义)

c即非常纯的沙子。

(科学态度,严谨认真)

d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

(适时调侃,幽默生动)

小结:补充说明的文字化高深的科学概念为平易的介绍,化严密的科学论证为幽默诙谐的类比说明,表现了本文语言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的特点。

2.关注短文中的说明方法

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

(引导学生研究说明文的语言,通过细腻的品读发现说明文语言的`共性特点和作者语言的个性特色,让学生在丰富的言语实践活动中学会欣赏科普文准确严密而又通俗生动的语言风格,并从中感受到科学家的科学精神和情怀。)

五、头脑风暴——补写,激活思维试身手

研讨四:科普文的科学思想和思维技巧,你能运用吗?

1、辨识:认一认,材料中描述的现象与课文中的哪个理论是相联系的。

深海沟是在大陆与大洋之间靠大洋一侧的地方。地球上水深超过6000米的海沟共24处,其中19处在太平洋中。全球最深的海沟是马里亚纳海沟,水深约11034米。海沟是板块构造活动的杰作。一个板块向下俯冲到另一个板块之下时,一边下垂,一边上翘,这中间就形成了海沟。所以说海沟是板块构造俯冲带开始的地方,也是板块构造挤压活动的场所。这里好像一个枢纽或传动带,一方面海洋板块的岩石俯冲下去,另一方面大陆板块翘起来。

——这是“板块构造”理论的一个例证。《恐龙无处不有》一文中自第6段起阐述了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本题的材料,说明了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会在分界处相互作用,从而形成海沟。

2、印证:加一加,请为本文的科学观点补充一个例子。

科学观点:“不同学科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参考1: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谢皮罗教授注意到澡盆水的漩涡总呈逆时针方向,他大胆地推断这一定与地球自转有关,并且推断北半球呈逆时针,赤道不会有漩涡,南半球呈顺时针。

参考2:生物学家密卡尔逊调查了蚯蚓在地球上的分布情况,他指出美国东海岸有一种正蚯蚓,欧洲西海岸同纬度地区也有,而美国西海岸却没有这种蚯蚓,但他无法回答这是为什么。他的论文引起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的注意。魏格纳认为,小小的蚯蚓活动能力有限,无法跨越、横渡大洋,它的这种分布正好说明欧洲大陆与美洲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后来裂开了。他把蚯蚓的地理分布作为例证之一写进了他的名著《大陆与海洋的起源》一书。

参考3:生物学研究中的生物生存技能启发了科学家的灵感。飞机、潜水艇、蒸汽机的发明众所周知。现在科学家模仿苍蝇的构造发明了微型飞行器,模仿蟑螂的构造发明了太空探测器。甚至仿造人体视网模制作微型感光器,置于盲人眼内,可以带来视力的恢复……

参考4:制造业掌握把水晶磨光的技术,做成透镜放大物体。显微镜的发明,使生物学向前迈了一大步,人们进入了观察细胞的时代。

参考5:瓦特发明蒸汽机,后期出现的内燃机不仅仅使工业,还让整个世界、各个学科都得到了助力。

(这一步,重在学习并践行作者的思维方法———善于联系,在貌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事物间寻找内在联系,这是思维创新的重要特征,也是开展研究的必要前提。若学生掌握的科学事例有限,还可扩大为谈论“不同学科”间的影响。)

过渡:学习本文,我们不仅了解到了一些科学知识、科学观点,还学习了作者的思维方法,即联想、想象、分析、推理等创造性的思维。作者经过层层推理、分析,认为恐龙灭绝的原因是“撞击说”而不是“火山说”。他说服你了吗?其实,这只是众多推论中的一个,并不是定论。

3、质疑:比一比,请为“恐龙灭绝”这一话题补充一个你认可的学说。

布置作业:查资料,从众多的“灭绝说”中选择一个你认可的,用从本文中学到的方法写一篇短文,阐述你对“恐龙灭绝”这一话题的思考,并相互交流。

(引导学生从课内向课外拓展,阅读探究并书面表达,交流研讨。这样可以让学生学有所得,学而有悟,同时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这两篇科普文所传递的信息不是客观的定论,而是主观的一己之见。学习这类文章,要进行理解式阅读,在文本和生活的联系中去理解作者的观点,试着将文本观点与生活经验进行相互印证。还要进行批判性阅读,与作者展开“对话”,对作者的观点提出质疑,与作者商榷,激活思维。)

八年级语文《短文》教案篇6

教学目的

1、学习前人高洁的品格和情操。

2、把握一些文言词语。

3、明白得短文的要紧内容。

教学重点

1、朗诵、背诵文言课文。

2、疏通文言语句,分析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

1、明白得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情感。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时刻

二课时。

教学进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

朗诵课文,看课文注释翻译课文。

二、导入

1、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772~842),唐朝诗人,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曾中进士,宫接监察御史。他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官降职多次。他与柳宗元交情深厚。有《刘宾客集》。这篇《陋室铭》是他贬为和州刺史时在任上写的。

2、关于“铭”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样都是用韵的。

三、正课

1、朗诵课文。可采取多种方式朗诵,如教师范读、听课文录音,学生个别读、集体凌等。

2、请学生逐句翻译课文。把握重点词语。

3、提问:“山不在高,有仙那么名。水不在深,有龙那么灵。”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运用比喻、对偶起兴,以虚衬实,以山水引出陋室。

4、提问:“斯是陋堂,惟吾德馨。”这两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深刻含义是什么?

“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二字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核心。用“惟”字增强语气。这两句包括两层意思,一层是由于人的道德高贵,就忘却了室陋,另一层意思是由于人的道德高贵为陋室增光添采。

5、提问:“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是写什么?

写陋室幽雅的恬静的自然环境。

6、提问:“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写什么?

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可知堂中人也是一样的高雅。

7、提问:“能够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几句写什么?

写室中事。可见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致,怡然自得的神情。

8、提问:“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这两句写什么?

运用类比,引古贤之名定证“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说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理想。

9、提问:“孔子云:何陋之有?”是写什么?

语见《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以为,九夷尽管简陋,可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简陋了。此处引用孔子的话证“陋室”说明“有德者居之,那么陋室不陋。”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相呼应。把个“陋”字完全翻了过来,达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遇,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突出说明了作者高洁做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乐趣。

四、小结

本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鲜明、格调高雅,构思巧妙,意境隽永、韵味深长、文句精美而胜炙人口,久为传诵。本文是作者用来自述其志的。通过对居室情景的刻画,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法做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乐趣。

第二课时

一、检查预习

朗诵课文,看课文注释翻译课文。

二、导入

1、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1017~1073)道州人,字茂叔,谥号“元”,宋朝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建流溪书堂讲学,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世称“濂溪先生”。他是宋朝理学的开创人。著有《周元公集》。《爱莲说》是他在商康郡(今江西星子县)任职时写的。其间,他曾亲率属下在郡府署一侧挖地种莲,名曰“爱莲池”。

2、题解

“说”是古代一种文体,能够记事,也能够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三、正课

1、朗诵课文。教师范读,学生齐读、轮读都可。读时注意节拍、重音,正确、流畅、有情感。

2、学生翻译课文,补充课文注释。

3、请再次朗诵课文。

4、提问:作者描述莲花,什么缘故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如此写有什么作用?

喜爱哪一种花,是人的思想情感的表现。作者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5、提问:文章用了两个“独”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两个“独”字,都表现出倚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生活态度。但“我”

爱莲又与陶渊明的爱菊又有所不同。

6、提问:“我”爱莲花什么呢?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7、提问:具体地说说作者写莲的哪些美好形象。

⑴生长环境方面:写她“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灌清涟而不妖的质朴;

⑵体态香气方面:写她“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写她“香。远益清”的芳香;

⑶风度方面:写她“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清高。这些描述,是将莲人格化了,是把她作为一种高贵品质的象征。

8、提问:文章第二段作者把“菊”“牡丹”“莲”比喻象征哪三种人?

菊花比喻象征隐士,牡丹比喻象征富贵的人,莲花比喻象征君子。

9、提问:作者对“爱菊”“爱莲”“爱牡丹”的态度别离是什么?

爱不同的花象征一种不同的.生活态度。菊花秋季开花,独抗寒霜比作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隐士,作者对爱菊并非反感,只是慨叹真正的隐士极少。牡丹雍容艳丽,比作富贵之人,作者对爱牡丹是厌恶厌弃,挖苦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态。而对爱莲同气相求。作者托物言志,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操守和情感。

四、小结

这篇短文,将花的形象比拟为人的品质,以莲的形象比拟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爱莲之情来表达自己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和追慕,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厌弃。短文运用比喻、象征、衬托手法,突出了莲的美好形象。将记叙、抒情、议论结合起来,表达思想情感。句式骈散交织运用,读起来铿锵悦耳,抑扬有致。

八年级语文《短文》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积累词语,掌握“遗骸、褶皱、劫难、追溯”等词的读音,理解“劫难、致密、追溯、天衣无缝”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⑵了解“板块构造”“大灭绝”“撞击说”“火山说”“斯石英”等科学概念。

⑶了解两篇文章作者的思维方式。

2、能力目标:

⑴比较分析两文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把握两文所介绍的科学知识,体会作者思维的开放性与周密性。

⑵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的特点。

⑶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想问题的思维方法。

3、德育目标:

学习作者运用丰富的科学知识、敏锐的科学眼光深入探索未知的精神,激发学生努力学习,不囿于成说,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向科学的未知领域进军。

【教学重点】

1、把握两篇短文的内容,明确说明对象,理清写作思路。

2、学习作者善于联系,由此及彼,多角度、多侧面的思维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中的补充说明的作用和含义。

【教学方法】

1、比较阅读法。

2、涵泳品味法。

3、延伸拓展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精读课文,比较分析两篇短文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揣摩语言,体会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学习作者的思维方法,引导学生留心生活,思考自然和社会,多角度看问题,获得新知、真知。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在距今约2、3亿年前~6500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了一种奇异的爬行动物。它们与现代的蜥蜴有许多相似之处,如身体表面覆盖着有鳞片的皮肤。它们的后代是由卵孵化出来的等等。在这漫长的1、65亿年间,它们成为了整个地球的主宰。它们经历了气候较为温暖的三迭纪,食物丰富的侏罗纪,充满了生存恐惧的白垩纪,它们作为过去的生物,人们给了它们一个名字──恐龙。

6500万年前,白垩纪的一个早晨,草食性恐龙正在吃着美味的早餐,“轰”的一声巨响,一场天翻地覆的.大爆炸发生了,从此恐龙便慢慢地减少,直至最后灭绝。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呢?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阿西莫夫笔下的科普世界去寻求答案吧。

设计(二):

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的恐龙突然灭绝了,这成了生物史上最大的谜。不同地域恐龙化石的发现意味着什么?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阿西莫夫的两篇短文对此分别做了回答。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恐龙无处不在》和《被压扁的沙子》。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朗读课文。

教师检查预习情况,多媒体显示:

1、辨音:

遗骸褶皱劫难追溯

2、释义:

遗骸褶皱劫难

致密追溯天衣无缝

选四名同学回答,

明确:

⑴háizhěnànsù

⑵遗骸:遗骨(遗留的残骨)。

褶皱: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的弯曲。

劫难:灾难、灾祸。

致密:细致精密。

追溯: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天衣无缝:比喻事物没有一点破绽。

2、从课文注解得知,这两篇短文在原书中编排在一起,同在《地球科学新疆域》章节里,请问这两篇短文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

学生谈自己阅读的初步印象。

明确: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两文都证明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一观点,两文都运用科学发现相互佐证来进行科学研究。

三、精读课文,比较分析两篇短文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多媒体显示:

教师要求学生精读课文,填写上表。

学生自读课文,然后小组内讨论交流,要求人人发言,个个参与。教师巡视各组,掌握讨论情况,随时给予必要的点拨指导,然后选交流成功的两个小组介绍阅读成果。

明确:

1、《恐龙无处不在》,说明对象为“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或“板块构造”理论。说明角度为:通过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证明“板块构造”理论。文章的思路简述如下:

全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段,这两句话是全篇行文的逻辑基础。第二部分为2~7段,介绍恐龙无处不在是大陆在漂移。2、3段介绍南极和地球其他大陆上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4、5段写这一发现引起了作者的深入思考,作者没有把思维定格在恐龙本身研究上,而是把“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考察;6、7段作者思有所获,“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第三部分为8~12段,简明介绍板块学说,并说明每个大陆都有恐龙化石的原因。第四部分为13~15段,再次聚焦南极恐龙和其他生物,确证这一推断的正确性。总之,全文从现象到本质,逐层推进,表现了思维的开放性和严密性。

2、《被压扁的沙子》,说明对象为“恐龙的灭绝”,说明角度为通过“被压扁的沙子”来探讨恐龙灭绝的原因。文章的写作思路如下:

全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段,引出说明对象。第二部分为2~6段,探讨恐龙大灭绝,介绍两种学说“撞击说”和“火山说”,揭示研究这一问题的重要意义。第三部分为7~11段,解释斯石英的成因,重点说明其性质,为排除“火山说”提供科学依据。第四部分为12~17段,依据科学理论,进一步断定有斯石英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运动,从而得出结论,恐龙灭绝的原因是撞击。

教师总结:两文都体现了作者思维的开放性和严密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利用科学发现相互佐证来进行科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又一扇新的窗户,我们不禁为作者道好称奇,科学需要激,需要创新!

四、揣摩语言,感受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

多媒体显示:

1、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现代两栖动物。

2、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

3、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

4、即非常纯的沙子。

5、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

教师提示: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这五句话,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明确:这些句子都被作者安排在括号里。

教师点拨:这些句子是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号里的补充说明文字。请同学们结合具体语境,说说它们各自的作用。

学生明确:

1、如果抽象地说现代两栖动物,不加以举例,读者可能一时想不起是指哪些动物。现代两栖动物很多,举“青蛙”和“蟾蜍”,是因为它们“人人皆知”。“青蛙”和“蟾蜍”不能在南极生存,犹如当年恐龙不能适应南极的生态气候一样,因为它们同属两栖动物。

2、这一句补充说明了大陆漂移学说的一个最显而易见的证据,即南美洲与非洲海岸线惊人的吻合。

3、这一句看起来有调侃的意味,但并非无稽之谈。星体撞击地球虽然极为罕见,但在地球的历史上确实发生过。作者作这样的假设,意在强调天文学研究的现实意义。

4、这是对“二氧化硅”的解释,一方面指出“二氧化硅”即沙子的学名,易被人理解接受,另一方面也强调只有非常纯的沙子才能称得上“二氧化硅”,一般的沙子都含有杂质。

5、这一句话是以金刚石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为普通的碳类比斯石英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为普通的沙子。也许没有人会在意斯石英的还原问题,但没有人会愿意把金刚石变为碳,因为金刚石太名贵了。作者随笔幽默了一下,表现了作者思维的活跃。

教师总结:这些补充说明的文字化高深的科学概念为平易的介绍,化严密的科学论证为幽默诙谐的类比说明,表现了本文语言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的特点。同学们应在今后的说明文写作中学习借鉴。

八年级语文《短文》教案篇8

在过去的9年里,科学家们一直对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一个新观点争论不休,这个问题最终也许会得到解决。

1980年,曾经有报道说,在一个6500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薄层中,发现了稀有金属铱,它的含量异常丰富。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由于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的结果。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壳内部,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许多尘埃进入了平流层中,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这也许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毫无疑问,6500万年前地球上曾有过一次“大灭绝”,发生过一次“大劫难”。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科学家都认为这是由巨大撞击引起的。例如,1987年就有人指出,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那么也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巨大灾难。

因此,目前存在两种对立的理论,即“撞击说”和“火山说”。

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因为我们将来也许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大灾难(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我们需要尽可能多地了解这种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希望将来一旦面临这种事件,我们可以采取某种应急措施。

6.给加点的字注音。

潮汐()大劫难()

7.这段文字说明的对象是什么?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

8.给这段文字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①②③④⑤

9.②③④段文字说明了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有两条:①;②,其依据分别是什么?

10.第④段文字中引号的作用是,第⑤段文字中括号的作用是。

11.第②段文字中加点的“可能”“也许”能否删去?为什么?

12.第③段文字运用了说明方法,主要是说明。

三、写作

13.“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段话对你有什么启发?你能从自己的学习或生活经验中举一两个例子来阐述这一观点吗?写一篇300字的短文。

加入初二学习小组更多超值免费资料不容错过!

参考答案:

一、1.háichánchúzhězhòusùtúnqī

2.大陆漂移假说外星撞击导致恐龙灭绝得出的结论

3.然而由于所以从而

4.介词副词代词名词副词介词

5.好吃,告诉我们;不好吃,告诉大家。

二、(一)6.xījié

7.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逻辑顺序

8.①‖②③④‖⑤层意略

9.①由于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的撞击②地球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大火山同时喷发造成恐龙灭绝撞击说火山说

10.特定称谓解释说明

11.不能删去。这两个词表示推测,在没有确凿的事实进行科学的说明之前,只能用“可能”、“也许”。

12.举例子并不是所有的科学家都以为恐龙的灭绝是由巨大撞击引起的

13.举例要紧扣这句话且有代表性。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