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潭传说教学设计(精选3篇)

时间:2024-04-02

第1篇1

日月潭传说-日月潭的传说教学反思

《日月潭的传说》教学反思

《日月潭的传说》是一篇与自然风光有关的传说故事。这篇课文篇幅较长,生词也多,如何既不打破传说情节的完整性,又能让学生轻松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读好重点句段,较好地完成第一课时的教学任务,我设计了预习单,先让学生自主学习,在此基础上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学会“漆”“冒”等10个生字,认识“筹”等5个二类生字,理解并积累课文中“一筹莫展”“披荆斩棘”等重要词语。

2、理清课文脉络,能用简练的语言概述课文大意。

3、初步感受大尖哥和水社姐舍生忘死、为民造福的品质。

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

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它美丽的自然景色。课伊始,我就播放一组与日月潭有关的风光图,并配上歌曲《日月潭》,图片上的风景与歌词中唱的一一对应,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激发了他们对日月潭的向往之情。最后将图片定格在从高空俯视日月潭的那张图片上。通过看图,让学生理解“青山怀抱、树木葱茏”这两个词语,由此引出下文的一个“动人的传说”。

传说故事的教学是本课的重点。传说的题材特点便是故事性强,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我从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尾中分别提炼了四组词语:吞吃日月、漆黑一团→一筹莫展、挺身而出→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又累又饿、化作青山。这四组词语中的生字较多,我根据学生完成预习单的情况,相机在课堂上给予纠正和点拨。我觉得本节课设计得比较成功的环节就是对“披荆斩棘”这个词语的理解。课堂上,我用语言描述创设了一个情境:就在人们一筹莫展的时候,年轻的渔民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要去降伏恶龙。于是,他俩踏上了降伏恶龙的征途。他们不知翻越了多少座山岭,突然,一片带刺的灌木丛出现在他们的面前,拦住了他们的去路。这些带刺的灌木就叫“荆棘。”大尖哥和水社姐会怎么做呢?学生说大尖哥和水社姐会斩断荆棘,身上被尖刺扎破了,仍坚持往前走。我立即肯定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一张在荆棘中开出的一条小路的图片。我告诉他们“拨开荆棘、斩断荆棘,继续向前进”,就叫“披荆斩棘”。这时我出示一组词语“翻山越岭、披荆斩棘”,说:“同学们,你们看,翻山就是越岭,披荆就是斩棘,类似的词语我们还学过一些,比如:腾云、斩钉还有吗?学生打开记忆的闸门,例举了“顶天立地、惊天动地、千辛万苦、冰天雪地”等词语,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就这样,在读好词语、理解词语的基础上读好重点句子、难读的句子,再来读好故事的情节,个人觉得比较扎实。

最后,引导学生抓住这四组词语,说说传说的情节,并理清文脉,可谓一气呵成。日月潭的传说反思

《日月潭的传说》教学反思《日月潭的传说》讲述的是关于俺国台湾省最大的湖泊——日月潭的一个动人的传说,是民间故事。从第一课时,俺提问同学了解哪些民间故事,同学纷纷举手,急着谈到精卫填海、嫦娥奔月、夸父逐日等就可以看出来,同学对民间故事的兴趣很浓。所以在第二课时的公开课教案中,根据三年级同学的年龄特点与同学对民间故事的赶兴趣程度,俺采取了引导同学合理想象的方式,解读课文。

第二自然段中说到,两条恶龙吞吃了太阳和月亮,天地间漆黑一团。俺提问:“恶龙吞吃了太阳和月亮,此时人间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引导同学想象,失去了太阳和月亮,人间漆黑一团,人们生活极其不方便;没有了太阳和月亮,植物、农作物无法生长,人们要忍受饥饿和寒冷等,认识到失去日、月的不便,发生

与人们相同的感受。同样地引导同学想象,在这份设计中,还运用了些,这就算是这节课处置得当的地方吧!

当然,这节课也有些缺乏的地方。上完课后,张老师的一句话立刻点醒了俺。在教学第四自然段的“他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吃尽了千心万苦,终于从阿里山的山洞里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时,俺先引导同学想象大尖哥和水社姐一路上吃了什么苦,然后边总结边反复地反问:“他们能停下来吗?”而张老师建议俺,在教师边总结的同时,边引导同学反复读这句话。教学这句话时,俺想要达到的目的也是这样,但张教导的方法效果更胜一筹。教学无定法,但法与法间也有相通之处。

还有“回到潭边,他俩又冒着生命危险,纵身潜入湖底,与两条恶龙激战了三天三夜。”在谈到读完这句话的感受时,同学只说到了大尖哥和水社姐与恶龙激战的时间很长,其实这儿俺也可以充沛运用想象的工具,使他们加深对“激

战”一词的理解。

“学无止尽”,虽然说俺现在上课有进步了,但还应“更上一层楼”吧!例如,张老师建议俺多看特教的语文教案,丁老师认为语文的教学应该再拓展开去等。在学习中进步,在进步中学习!日月潭的传说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第23课

《日月潭的传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能抓住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朗读感悟大尖哥和水社姐的形象,体会他们舍生忘死、为民造福的高贵品质。

教学重、难点:

联系上下文朗读感悟大尖哥和水社姐的形象,体会他们舍生忘死、为民造福的高贵品质。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板书:传说。讲解:“传说”是指民间流传下来的关于某人某事的论述和评价。比如《鲁班小学艺》,就是讲木工祖师鲁班到终南山学艺的故事。接着提问:这篇课文写的是关于哪一方面的传说呢?

2、介绍日月潭。

日月潭位于台湾省中部南头县鱼池乡,是全省最大的天然湖。潭中有一小岛,将湖分为两半。北面为日潭,南面为月潭,因为轮廓近似太阳和月亮而得名。周围有水社山、大尖山等环抱,树木葱茏是台湾著名的风景区,也是旅游和疗养的胜地。

二、初读课文,讨论下列问题

1、日月潭的传说中两位为民除害的英雄叫什么名字?

2、他俩为什么做了什么好事?

3、这篇课文哪一部分写的是关于

日月潭的传说?

4、想一想,说说课文各段一大意。

第一段:写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及其美丽的自然景色。

第二段:写日月潭的传说。

第三段:写大尖山、水社山和日月潭名字的由来。

三、教学生字新词

1、默读课文,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葱茏漆黑一团水性一筹莫展纵身一跃

2、对照拼音读生字给同座听,互相检查读音是否准确。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很快记住这些生长字的字形?

肖珍香

3、用钢笔描红。

四、精读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

这一段共3句话,第1、2两句分别告诉了我们哪些内容?

①日月潭的地理位置;②日月潭美

丽的自然景色)结合课文中第一与第四幅图理解“青山环抱、树木葱茏”。

教者指出第3句“说起日月潭,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呢”起引下文的作用。

指名读全段。

五、作业

1、朗读课文。

2、完成课后第三题。

3、课后朗读课文两遍,联系上下文初步理解词语的意思。

第二课时

一、1、2、3、4、5、二、1、2、3、4、5、6、7、8、9、导入课件出示图片引导观察。提问:这是什么山?下面就让我们走进日月潭,走进这个动人的传说。齐读课文

看看老百姓眼中的大尖哥和水社姐是什么样的人?他们到底为老百姓做了一件什么事?为什么要降服恶龙?学习第3、4自然段他们是如何降服恶龙、拯救日月的?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思考:为了降服恶龙、拯救日月,人们想出了哪些办法?可哪去找水性特别好的人呢?怎么才能得到阿里山的金斧头和金剪刀呢?就在人们一筹莫展的时候,谁挺身而出要去降服恶龙?理解:一筹莫展挺身而出表现了他们什么样的精神?小结:挺身而出表现了大尖哥和水社姐勇敢无畏、见义勇为的精神。课件出示句子,齐读感悟句子齐读第四自然段

大尖哥和水社姐怎么拿到金

斧头和金剪刀的?把句子画下来课件出示介绍阿里山

10、引导学生联系语境理解:翻山越岭

披荆斩棘

出示荆棘图片

11、抓住关键词语,调动学生想象补白

12、课件出示

老师提供一个情境,请你发挥想象,补充完整,或者根据老师的提示自

己想象写句子

为了早点拿到金斧头和金剪刀,他俩夜以继日的赶路。四周漆黑一片,能够照亮他们的只有两支火把,崇山峻岭山高路险,有一次,突然而来的风雨熄灭了他们的火

把。一路上,他们历尽千辛万苦,累了就,饿了就,渴了就。

13、再读感悟

14、金斧头和金剪刀拿到了,接下来他们就要去干什么?请大家读读有

关语句。

15、课件出示

回到潭边,他俩又冒着生命危险,纵身潜入湖底,与两条恶龙激战了三天三夜。大尖哥用金斧头砍死了它们,水社姐用金剪刀剪开了龙肚子,救出了太阳和月亮,人们重又见到了光明。

16、引导联系语境理解句子

17、小结:最后降服恶龙,救出了日月,而两位年轻人却化作了青山,永远守卫在潭的两

边,这就是日月潭的传说,日月潭的来历。

18、课件出示引导复述课文

19、再次领略文章的精彩部分,在读

3、4自然段

三、拓展练习

1、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传说故事

2、对传说这样的文学样式做简单介绍

四、作业

给家人讲讲日月潭的传说30日月

潭的传说教学设计

30日月潭的传说

教学目标:

1会认3个字,会写6个字,参照词语库积累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个传说故事。

4、培养学生追求光明的勇敢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了解大尖和水社克服重重困难救出了太阳和月亮的动人故事,学习他们不畏强暴,舍己为人的精神。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了解日月潭的传说吗?知道的请你谈一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读课文。

2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传说?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3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请简单谈一谈。

三、学习课文生字词。

1启发学生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学生字。

2小组学习,互帮互学。

3学生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课文内容

1读课文。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学习课文中需要想象的部分

第三自然段大尖和水社走啊走,历尽了千辛万苦。他们究竟怎样克服重重困难,历尽那些辛苦地走?

第七自然段大尖和水社来到阿里山,在小鸟和百兽的帮助下,找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课文没有具体写出来;

第八自然段恶龙终于被制服了。恶

龙是怎样被金斧头和金镰刀制服的,课文也没具体写出来。

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所提供的材料,把概括叙述的情节扩充得具体详细些。

三、思考:

1、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你认为尖和水社是什么样的人?

2、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层次:

大尖和水社为什么要找回太阳和月亮?

他们是怎样找回太阳和月亮的?

找回太阳和月亮后大尖和水社怎样了?

3、学生按以上层次复述课文。

四、思考交流

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手段查找资料。日月潭的传说教案题

23、日月潭的传说

课时2授课日期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能口头讲述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词语,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目标

3、能给课文分段。学习第一自然段,知道日月潭的位置和它的传说

4、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敬重为民除害的英雄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预习要求

1、学会本课词语,理解组成的词语,正确书写部分常用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敬重为民除害的英雄的思想感情。生字卡片,小黑板。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教学过程旁注

第一课时

一、查学。

1、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2、板书:传说。讲解:“传说”是指民间流传下来的关于某人某事的论述和评价。比如《鲁班小学艺》,就是讲木工祖师鲁班到终南山学艺的故事。接着提问:这篇课文写的是关于哪一方面的传说呢?

3、介绍日月潭。日月潭位于台湾省中部南头县鱼池乡,是全省最大的天然湖。潭中有一小岛,将湖分为两半。北面为日潭,南面为月潭,因为轮廓近似太阳和月亮而得名。周围有水社山、大尖山等环抱,树木葱茏,是台湾著名的风景区,也是旅游和疗养的胜地。

4、揭示课题。

二、导学。初读课文,讨论下列问题

1、日月潭的传说中两位为民除害的英雄叫什么名字?

2、他俩为什么做了什么好事?

3、这篇课文哪一部分写的是关于日月潭的传说?

4、想一想,说说课文各段一大意。第一段:写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及其美丽的自然景色。第二段:写日月潭的传说。

1第三段:写大尖山、水社山和日月潭名字的由来。

5、教学生字新词默读课文,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葱茏漆黑一团水性一筹莫展纵身一跃对照拼音读生字给同座听,互相检查读音是否准确。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很快记住这些生长字的字形?用钢笔描红。精读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这一段共3句话,第1、2两句分别告诉了我们哪些内容?结合课文中第一与第四幅图理解“青山环抱、树木葱茏”。

教者指出第3句“说起日月潭,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呢”起引下文的作用。

2、指名读全段。

三、思学。

四、练学。

1、朗读课文。

2、完成课后第三题。

3、课后朗读课文两遍,联系上下文初步理解词语的意思。第二课时

一、查学。复习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水性商量危险千辛万苦

2、指名朗读第一段。

3、这一段写了什么?

二、导学。

1、默读全段,思考各自然段写了哪些内容。

读后组织讨论并小结:第2自然段写两条恶龙吞吃了太阳和月亮。第3自然段写人们商量降服恶龙的办法,大尖哥和水社姐要2翻山越岭漆黑一团去降服恶龙。第4自然段写大尖哥和水社姐拿到金斧头和金剪刀,砍死恶龙,就出了太阳和月亮。第5自然段写大尖哥和水社姐化作两座青山。

2、教者第2自然段,指出“很久很久以前”或“从前”,不写准确的时间,表明不是实指。这是“传说”常用的开头语。启发想象“漆黑一团”的情景,交代这是事情的起因。

3、默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这一自然段说了哪两层意思。

人们在一起商量解决什么问题的办法?理解“降服”。提问:可以用课文中的哪个词语来代替?

课文是怎么写人们

商量情况的?

商量的结果怎样?用一个成语概一下。

“一筹莫展”是什么意思?我们从什么地方看出人们“一筹莫展”呢?理解降服恶龙的两个条件:水性好;要有金斧头和金剪刀。“哪儿去找„„呢”都说明没有办法)是谁解决了这个问题?出示“大哥尖和水社姐要去降服恶龙”与“大哥尖和水社姐挺身而出,要去降服恶龙”后提问:这两句话的意思有什么不同?指出这是故事的发展。

4、指名朗读第四自然段。小组讨论想象“他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吃尽了千辛万苦”的情况,指名当众发言。提问:回到潭边,他们是怎样跟两条恶龙斗争的?结果怎样?

5、读第5自然段,指明回答大意。

6、观察书上插图,回忆全段内容,讲述日月潭的故事。

三、思学。默读第三段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四、练学。口头讲述这个故事。教

后记4日月潭的传说

23、日月潭的传说

【教材分析】

《日月潭的传说》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关于台湾著名风景区—日月潭的民间传说。故事讲述了年轻的渔民大尖哥和水社姐为了拯救日月,挺身而出,历尽经艰险,降伏了恶龙,最后又化作青山守卫在日月潭的故事。全文共有六个自然段,第三、四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段。第三自然段写在人们一筹莫展的时候,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要去降伏恶龙;第四自然段写大尖哥和水社姐历经艰险,终于战胜了恶龙。但是文中有几个地方只用轻轻的几笔就带过了许多情节,这就给学生充分联想、想象、思索的余地,也为教师开发课程资源、构建课程内容提供更多的空间。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抓住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朗读感悟大尖哥和水社姐的形象,体会他们舍生忘死、除邪惩恶、为民造福的高贵品质。

【学习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创造性地复述课文内容。

2、能抓住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朗读感悟大尖哥和水社姐的形象,学习他们舍生忘死、除邪惩恶、为民造福的高贵品质”

【教学时间】

两课时

【资料链接】

阿里山:台湾地区地名,是台湾地区的著名旅游风景区,阿里山位于台湾省嘉义市东方75公里,地处海拔高度为2,216米,坐标为北纬23度31分,东经120度48分,东面靠近台湾最高峰玉山。由于山区气候温和,盛夏时依然清爽宜人,加上林木葱翠,是全台湾最理想的避暑胜地。

日月潭:位于台湾阿里山以北、能高山之南的南投县鱼池乡水社村,旧称水沙连、龙湖、水社大湖、珠潭、双潭,亦名水里社。日月潭湖面海拔748米,常态面积为㎞²,最大水深27米,湖周长约37千米,是台湾外来种生物最多的淡水湖泊之一。它以光华岛为界,北半湖形状如圆日,南半湖形状如弯月。2016年,日月潭入选世界纪录协会“台湾最大的天然淡水湖”,在清朝时即被选为台湾八大景之一,有“海外别一洞天”之称。

民间传说:民间流传下来的神奇故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了解有关民间传说、阿里山、日月潭的知识。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

台湾是我国的一座宝岛,在宝岛上有一个著名的风景区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你知道那是什么地方吗?

放课件:出示日月潭图片,欣赏日月潭的风光。

教师简介日月潭的形状以及日月潭在黎明、黄昏、晴天、雨天时的不同景象。

导入:多么迷人的日月潭呀,关于它的得名,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呢?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找出文中的生字新词,读读认认。

3、出示本课的生字词:

漆黑一团

聚集

躲在阿里山

剪刀

水社姐

翻山越岭

英雄

冒着生命危险

又累又饿

日月潭

拯救一筹莫展

披荆斩棘、自由读词。、指名读词,评议正音。、开火车读词,及时纠正不足。、教师正音。、齐读词语。

4、分段指名读课文,边听边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

5、讨论交流。

6、试着用一句简单的话或短语概

括每节内容

交流讨论:

风景如画的日月潭

两条恶龙吞食日月

人们一筹莫展

大尖哥、水社姐吃尽千辛万苦降伏恶龙,日月重现

他们化作卫士守青山

永恒的纪念

7、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倾听并作简单概括:这是一个怎样动人的传说?

三、精读课文第一段。

1、出示第一段。

2、这一段共3句话,第1、2两句分别告诉了我们哪些内容?

(①日月潭的地理位置;②日月潭美丽的自然景色)

结合图片理解“青山环抱、树木葱茏”,体会日月潭的美。

3、齐读一二两句,把日月潭的美读出来

3、教师顺势引读:“说起日月潭,~26~

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怎样的传说呢?下节课我们细细品味。

四、课堂练习、选择正确的读音

太阳(yɑnɡyánɡ)斧头(toutóu)他俩(liǎliǎnɡ)

潜入(qiǎnqián)纪念(niànliàn)命名(mínmínɡ)、比一比,再组词。

莫、初读课文我做主。

很久很久以前,大尖哥和水社姐为了_________________,他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从____________拿到了________________,接着又与两条恶龙激战了____________,救出了______________,他们化作了____________,永远地守卫在潭的两边。

五、布置作业。

1、书写文中生字。

2、熟读课文。

~27~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创造性地复述课文内容。

2、能抓住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朗读感悟大尖哥和水社姐的形象,学习他们舍生忘死、除邪惩恶、为民造福的高贵品质”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文中的生字新词。

2、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二、精读课文。

了解降龙的原因。

1、大尖哥和水社姐为什么要去降伏恶龙呢?找出原因,勾出相关句子

2、全班交流:生说原因.

3、读课文第2自然段

4、理解“漆黑一团”。

5、想象:没有了光明,人们的生活会受到什么影响?讨论交流.

6、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2自

~28~

然段。

师导:太阳和月亮与人们息息相关,可以说没有太阳,就没有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大尖哥和水社姐为了千千万万的人决定寻找太阳和月亮,他们心地多善良,那他们是怎样找到太阳和月亮的呢?

认识降龙的关键。

1、自由读课文第3自然段。

2、讨论:要想降伏恶龙,拯救日月,需要什么?为什么?

3、齐读文中人们说的话,理解两个关联词:“只有„„才能„„”体会降伏恶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并造句。

4、教师质疑:水性特别好的人好找吗?阿里山的金斧头和金剪刀好找到吗?

(1)出示两个问句。引读两句问话。

(2)此时,人们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书上用了哪个词?

“一筹莫展”。知道“筹”“莫”“展”,理解“一筹莫展”

~29~

一点办法都没有。通常在想不出任何办法的时候,我们就用这个词。【还有哪些词的意思和它相近?】

5、就在人们一筹莫展、心急如焚,甚至有点绝望的时候,年轻的渔民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要去降伏恶龙。

你觉得在这个时候挺身而出需要什么?【如果学生回答的是砍刀、火把等,就引导学生“他们更需要什么呢?”】

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够把这句话读好。齐读、体会降龙的艰辛。

1、同学们的朗读让我感受到了大尖哥和水社姐的英雄气概,他们不畏艰险,不怕牺牲,那么这两位英雄是如何降服恶龙,拯救日月的呢?教师范读课文第4自然段.

2、说说:大尖哥和水社姐为了降伏恶龙做出了哪些努力?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他们是如何拿到金斧头和金剪刀的?

~30~

他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齐读.理解:翻山越岭

披荆斩棘

千辛万苦

展开想象,体验艰苦

现在就让我们来体验一下大尖哥和水社姐在拿金斧头和金剪刀过程中的艰辛。

~31~

第3篇2

《日月潭的传说》教学设计

张雅钦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词语,理解组成的词语,正确书写部分常用词语。

2、体会在句中补充相关内容可以将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清楚。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敬重为民除害的英雄的思想感情。

4、默读课文,能口头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敬重为民除害的英雄的思想感情教学具准备:卡片若干,录音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巩固:

1、教师和学生一起做摘苹果的游戏。(谁摘下了苹果,就带着同学们读生字)。

2、看课件,读生字: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让学生自主的指汉字读一读:

二、学习课文:

1、从整体入手学习:教师伴着音乐范读:

2、教师点击鼠标:出示问题:

三、读课文,看课件,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让学生自己练习读课文,要做到正确和流利。

2、同桌之间进行互查。及时纠正读音。

3、教师检查学生读书情况:让学生自选读哪个自然段,然后进行评议。

四、指导学生进行书写:

1、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说说哪个字书写起来有困难。

2、教师和学生进行板演,进行评价。

五、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提出不懂的问题。第二课时教学要求:

1、体会在句中补充相关内容可以将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清楚。

2、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敬重为民除害的英雄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名朗读课文第一节。

2、引出下文:

张老师们知道,日月潭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到底是什么传说呢?请同学们看下面的课文。

二、学习第二段

1、听录音,概括课文内容。

2、指名一生说说故事的梗概。

(将大尖哥和水社姐降服恶龙,救出太阳和月亮,让人民重新见到了光明。他们自己却化作了青山。)

3、故事的起因是什么,哪一节讲到了?

(起因是恶龙把太阳和月亮吃了,第二小节描写了着一个内容。)

4、默读第3节,思考:

①为了降伏恶龙,拯救日月,人们想出了哪些办法?这些办法行不行?为什么?你是怎么体会的?

②在人们一筹莫展的时候,大尖哥和水社姐是怎么做的?出示句子,比较

A、大尖哥和水社姐要去降伏恶龙。

B、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要去降伏恶龙。比较哪个句子好,说说为什么?

5、默读思考:这一节讲了什么?按地点不同可分哪两层?每层的内容是什么?

找出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

说说他们是怎样和恶龙决战的?(体会冒着生命危险,纵身、激战三天三

夜等词语。)比较句子:

A、他们终于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

B、他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

练读这两句话。

三、学习第三段

1、轻生读第3段

2、说说这一节讲了什么?

3、齐读这一节。

四、再读课文,由零到整的再感知课文。

1、学生再读课文,并复述课文内容。

2、看有关录象。

3、学了这篇课文,你们觉得大尖哥和水社姐是个怎样的人?

主要板书:

21、日月潭的传说

拿到(发展)大尖哥青山

砍死水社姐果)

救出

见到光明潮)

恶龙亮

吞吃(起因)黑一团)

化作(结(高太月(漆

日月潭的传说教学设计

日月潭的传说教学反思15篇

日月潭教学设计

《日月潭》教学设计15篇

日月潭优秀教学设计

第2篇3

为了让您更好地理解《日月潭的传说》这篇课文,查字典语文教学设计频道小编为您提供了日月潭的传说教学设计,希望对您学习这篇文章有所裨益!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词语,理解组成的词语,正确书写部分常用词语。

2、体会在句中补充相关内容可以将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清楚。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敬重为民除害的英雄的思想感情。

4、默读课文,能口头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敬重为民除害的英雄的思想感情

教学具准备:卡片若干,录音准备。

主要板书计划:

30、日月潭的传说

拿到(发展)大尖哥化作青山

砍死水社姐(结果)救出

见到光明(高潮)太阳

恶龙月亮

吞吃(起因)(漆黑一团)

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能给课文分段。

3、学习第一自然段,知道日月潭的位置和它的传说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板书课题

你们知道什么是传说吗?

(指的是民间流传下来的关于某人某事的论述和评价。)

请你举个例子说说,我们都学过或听过哪些传说?

(《鲁班学艺》等)

那这篇课文将的是关于什么的传说呢?(日月潭)

2、绍日月潭

日月潭位于台湾省中部的南投县鱼池乡,是全省最大的天然湖。潭中有个小岛叫珠仔岛,将湖分为两半。北面为日潭,南面为月潭,因为轮廓

近似月亮和太阳而得名。周围有大尖山和水社山等环抱,树木葱茏,是台湾省著名的旅游和疗养的胜地。

3、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a)学生自读课文,给生字注上声调。

b)指名分节读课文,及时纠正错误的读音。

拯是后鼻音,潭是前鼻音。

c)再读课文,给课文分段,作上标记。

交流讨论:

一、(1)写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美丽的自然景色。

二、(2-5)写日月潭的传说。

三、(6)写大尖山、水社山和日月潭的名字的由来。

d)学生再读课文,在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和觉得重要的地方作上记号。

4、学习第一段。

a)指名读第一段。

b)读了这一节,你知道了些什么?是从哪一句中知道的?

(知道了日月潭是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泊。)

(知道了日月潭的景色很美)

(知道了日月潭还有一个传说。)

5、指导书写。

商字的里面要和滴字的里面区别。

注意漆的下半部分的书写。

筹字注意要写得紧凑一些。

6、布置作业。

a)抄写坌棵生字词语。

b)朗读课文。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体会在句中补充相关内容可以将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清楚。

2、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敬重为民除害的英雄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指名朗读课文第一节。

2、引出下文:

我们知道,日月潭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到底是什么传说呢?请同学们看下面的课文。

二、学习第二段

1、听录音,概括课文内容。

2、指名一生说说故事的梗概。

(将大尖哥和水社姐降服恶龙,救出太阳和月亮,让人民重新见到了光明。他们自己却化作了青山。)

3、故事的起因是什么/哪一节讲到了?

(起因是恶龙把太阳和月亮吃了,第二小节描写了着一个内容。)

4、默读第3节,思考:

①为了降伏恶龙,拯救日月,人们想出了哪些办法?这些办法行不行?为什么?你是怎么体会的?

②在人们一筹莫展的时候,大尖哥和水社姐是怎么做的?

出示句子,比较

A、大尖哥和水社姐要去降伏恶龙。

B、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要去降伏恶龙。

比较哪个句子好,说说为什么?

5、默读思考:这一节讲了什么?按地点不同可分哪两层?每层的内容是什么?找出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他们是怎样和恶龙决战的?(体会冒着生命危险,纵身、激战三天三夜等词语。)比较句子:

A、他们终于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

B、他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

练读这两句话。

三、学习第三段

1、轻生读第3段。

2、说说这一节讲了什么?

3、齐读这一节。

四、再读课文,由零到整的再感知课文。

1、学生再读课文,并复述课文内容。

2、看有关录象。

3、学了这篇课文,你们觉得大尖哥和水社姐是个怎样的人?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复述课文。

2、完成作业。

一、复习课文。

1、齐读课文。

2、生自由剖读课文。

3、复述课文。

二、默写本课生字词语。

三、作业设计。

(一)、补充作业。

1、比一比,再组词

葱()漆()性()摸()

丛()膝()姓()莫()

2、多音字组词

chuan()jiang()bo()

传降泊

zhuan()xiang()po()

3、填空

日月潭是我国____________________最大的一个湖泊。那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们为了纪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年轻英雄,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这个潭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