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汗浃背的意思_流汗浃背成语解释

时间:2024-12-30

流汗浃背

pú hàn jiā bèi

成语解释:①形容出汗多,湿透了背上的衣服。②形容惭愧不安之极。

成语出处:宋·无名氏《青琐后集》:“每延英奏对,虽严冬盛寒亦流汗浃背。”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满身大汗

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汗流浃背

成语例子:明·宋濂《阿育王山广利禅寺大千禅师照公石坟碑文》:“一日阅真净语至头陀石掷笔峰处,默识悬解,流汗浃背。”

词语分词解释

流汗 : 1.淌汗。从毛汗腺中分泌出大量汗液。2.形容羞愧不安到极点。

流汗浃背是什么意思

形容出汗多,湿透了背上的衣服。

形容惭愧不安之极。

国语辞典解释

出汗很多,湿透了背脊。形容工作辛劳或极度惊恐、羞愧。《新五代史.卷五四.杂传.司空颋传》:「正言素不能文辞,又为兵刃所迫,流汗浃背,不能下笔。」《东周列国志.第八五回》:「那廷椽里豪,吓得面如土色,流汗浃背。」也作「汗流浃背」、「汗流洽背」。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