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借物喻人作文(收集14篇)
时间:2024-12-14
时间:2024-12-14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紧抱青山不放松,原本深深扎根于石缝之中,千磨万击身骨仍然坚劲,任凭你东西南北的狂风,这首脍炙人口的古诗想必都听过,它写出了竹子坚韧不拔的品质。其实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这样的人,如志愿者、白衣天使,逆行者……
在疫情期间,最常见的就是无私的志愿者们,不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他们都坚守岗位为他人服务。
有一次我和妈妈去菜场买菜,当时人挺多的,只见门口大爷带着口罩不停地给别人测温,额头布满汗珠,可他一直坚持着,手上的一道道皱纹,一道道青筋暴起,那看似站不稳的身子是一颗颗为祖国奉献的心。
其次是逆行者了,他们在最危险的时刻挺身而出,即便是付出生命也不回头,那防护服后一行激励人心的话,那一封封请战书,更是彰显出他们真的很伟大。
疫情当前,84岁的钟南山爷爷亲自抵达武汉,进医院一线,直面患者,医者仁心,那勇敢无畏的身影令人敬仰。他是医护工作者的代表,是这个时代的英雄,更是竹子精神的象征。
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英雄,而此时此刻便是救死扶伤,迎难而上的医护工作者,我们要向他们学习,要学习竹子那坚韧不拔的精神!
竹子,四君子之一,是君子之花,有着超凡不俗的品格。“岁寒三友”,青色的竹子又在其中。每当秋风拂去,寒冬将至时,竹子,依然青翠不惊寒。这,是一种朴素的美。
我已不大清楚,我是什么时候认识并喜爱上青色的竹子了。
但是,我知道,在集邮本里不知有多少张青色竹子的邮票,也不知有多少张墨竹的画作。我喜欢墨竹画,普普通通,简简单单,便能把竹的风采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宣纸上。这,是一种朴素的美。
清幽,是竹的一大特点。否则,何来的“幽竹”一词呢?爱竹的君子更喜爱竹林。竹林有一种深幽的环境。可以想象,走到竹林里,心中还会有多少烦恼?
恐怕也只有心静如水了吧!这种朴素的美,已深透吾心。
文人白居易说过:“竹似贤,何哉?
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本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
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以励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为庭实焉。”
青色竹子干直,象征着做人要正直;它心又虚,心虚就可以虚怀若谷,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青色竹子,一种不平凡的植物。
竹子是我国有名的植物之一。也有许多诗人写了赞美竹子以及竹子的精神。
就连竹子也不仅有一种,有:花竹、苦绿竹、大木竹、月月竹等。它们形态各异、千姿百态,以最美的姿态矗立在林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泰竹、唐竹、巨龙竹、印度刺竹、紫竹、吊丝竹。而巨龙竹是世界最粗壮、最大的竹子,最高可以高2,3十米。而吊丝竹就不象其他竹子,它是最特别的,能在竹子顶上长出一条象丝一样的条形物体,好象开花。而印度刺竹就是枝丫向左右两边叉开,让人看好几眼,不舍得离开。这一些种种成千上万的竹子,都是为了赞美竹子那坚韧不拔,永远屹立在风沙中。南区的侨乡人也拥有了和竹子一样高雅的品质:坚韧不拔,永不言败,永远在风沙中奋斗,勇往前进,这就是侨乡人所具备。
竹子除了带给我们心旷神怡的作用,在观赏之余,我们还要学习竹子那些精神。作为一名侨乡人也应该具备象竹子一样的精神。象许多赞美的诗句:风来笑有声。雨过净如洗,有时明月来,弄影高窗里。有着许许多多的赞美竹子的诗都有很多含义象主写竹子美的、赞美竹子精神的。
经过了这次参观后,就连平常不对竹子感兴趣的我,也越来越爱上竹子了。
这次不愧去参观。
我们学校的前面,有一片茂盛的竹林,它那婀娜多姿的身影在校园中看去清晰可见。
春天来了,竹子抽出尖尖的嫩芽,矫捷的身体十分挺拔,小鸟在枝头引亢,歌唱春天的美丽与生活的美好,梅花鹿在林间打闹,刚出生的鹿宝宝亲昵地依偎慈爱的妈妈,吮吸香甜的乳汁,鹿妈妈不时用舌头舔宝宝,似乎在说:“乖孩子,妈妈亲亲你。”多甜的母爱呀!
夏天,竹子已经长得很好了。偶尔有一丝风吹过,竹林不情愿地动了动身子,仿佛在抱怨:“太热了,别来烦我!”风儿朝它做了个鬼脸笑嘻嘻地跑开了,去与它的伙伴们玩捉迷藏了。小动物们呆在屋里,不敢出去活动,生怕一出去,就会变成烤焦的肉了。到了晚上,小动物们来到竹根下乘凉,这时,虽然月朗风清,可小朋友们已经进入了甜甜的梦乡,只有这些可爱的小动物,还在跳欢快的舞,竹林也放开它那沙哑的歌喉,为它们伴奏。
秋天,竹叶要回到土地外婆的怀抱里睡觉了。你瞧,秋风姑娘一声招呼,竹叶就依依不舍地跟哺育它的竹子妈妈说“拜拜”了,它跟随秋风姑娘,飘呀飘到了外婆的怀里,听外婆的催眠曲进入了甜美的梦乡。只要你踩在竹叶铺成的厚厚的地毯上,你会听到“唰,唰”的声音,这就是竹叶交响曲,很美妙吧?
冬天乘呼呼的北风来了,竹子抖落全身的枯叶,哦,它要休息了,它要先把枯叶都铺到脚下,变成来年的肥料。静静倾听,一种山中之美缓缓流入心里。
校园前的竹林,你是那么的美,我爱你!
搬新家的那天,妈妈的朋友送给我们一盆竹子。竹子有一人之高,摆放在客厅里,给房间增添一道风景。当时盆里仅有四根竹竿而已,但叶子绿得像翡翠,好看得很。
我最爱竹子了,因为它站得非常挺拔,而且还可以净化空气呢!所以每天放学回家,我总是要到花盆前看一下,或用手摸花盆里的土。干了,就浇点水;湿了,就放在阳光下照晒。就这样,竹子过了一段日子,已高出大人的一个头了,它生长速度很快,我心里美滋滋的。
在一个凉爽的夜晚,我放学回家写完作业,突然看到竹先竿上掉了一枝竹叶,我不舍得扔,就顺手插到花盆的土里,没想到过了两天,发现插进土里的叶子居然长成了一小半节短竹,还有两片叶子。颜色浅绿,一棵活生生的生命诞生了!竹子的生命像小草一样顽强,只需有土就可以生长。几年后,原本的四根竹竿,不可思意的长成了十六根!
它不像花,可以绽放美丽的花朵;也不像爬山虎,可以走遍四方。它总是默默无闻的竖立在那儿,贡献着自己的力量。竹子还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熊猫的美食。它对人类的作用太多了,值得称赞。
啊,竹子,我爱你!
有人喜欢高直挺拔的青松,有人喜欢清香淡雅的兰花,还有人喜欢鲜艳傲骨的梅花,我却喜欢那平平凡凡的小草。
春天还没来到,小草已经早早地从土地里探出头来,呼唤春天的到来。
温暖的春风又一次吹绿树芽,吹开小花,吹醒大地,小草也伸个懒腰,谢过春姐姐,重新开始他那全新的生活。
盛夏到,烈日当空,太阳像火炉烤着大地。花儿都低下头,惟有小草,它在默默地抗争着,苦斗着。暴风雨来,这对于许多植物都是莫大的伤害。看,风雨过后,花儿瘫痪在地上,树枝折得折,断得断;叶子已经不行,有的低下头,有的结束生命。惟有小草还高昂着头,不肯离开大地母亲的怀抱,而且经过风雨的洗礼,小草更绿,更可爱。
几阵瑟瑟秋风,几阵绵绵秋雨,小草终于开始枯萎。这时小草还是顽强的挺着身子,不乞求人类的怜悯。人们可能会叹气说:“唉,小草枯萎。”但可不要忘,冬去春来,他们不是还会“春风吹又生”吗?
看啊!小草的生命力多顽强!我们身边又有多少具有小草精神的人,正顽强的活着。我喜欢小草,更喜欢具有小草精神的人!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是古人对竹子的赞美,而我也深有体会。
有一年,家里买了一些竹子,并把它们栽在了小区的空地里。一开始,它们看上去十分渺小,放眼望去,几乎看不到它们的存在。过了一个月以后,这些竹子还是一动不动,我有点心急了,便去问姥爷:“为什么我栽了半个月的竹子还是一动不动啊?”老爷笑了笑对我说:“这个可不能告诉你,到时候你自然会知道答案。”我半信半疑,但还是抱着试一试的心理等待了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我坚持每天给它浇的水,还悉心地给它施了更多的肥。又过了两个月,还是不见它长大。但是,我又想起了姥爷的话,还是忍住了……
一年后的一天,我还是像往常一样来查看竹子。没想到一夜之间,它居然长高了10厘米有余。我十分兴奋的把所有人都叫了过来,他们看到这幅情景都不约而同地笑了笑,这时我才知道其实他们早就知道了答案。我也尴尬地笑了笑。
接着,一天、两天……几日之内,竹子竟长了一米多高,我十分吃惊。但是,还是不明白姥爷那时说的话。
又过了一年。那一天,我印象十分深刻,乌云密布,北风呼呼的吹,仿佛所有的植物都在随风跳舞。突然,“咔嚓”一声,一棵树轰然倒下。接着,外面下起了大雨。这时我想起了我栽得那些竹子,心中开始为它们担忧起来。
一天后,大雨停了,我迫不及待地跑向那些竹子。本想着去收拾残骸,却惊奇的发现那些竹子还活着,而且生机勃勃就好像那场暴风雨没有发生过。再回头看向后面那些花花草草竟是一片狼藉。这时,我伴随着惊讶和不解跑回了家里。到了家里我问道:“为什么昨天风雨交加,但是这些竹子还是屹立不倒呢?”姥爷笑着说:“第一年竹子一直都在地底扎根、吸收养分,到了第二年,才会一鼓作气长到了两三米的高度。”我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好像突然明白了什么。
做人不也正是如此吗?不要担心你的付出得不到回报,你只管像竹子那样深深地扎根,汲取养分,终有一天能一鼓作气的完成生长。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古往今来,清代诗人郑燮的这句诗是对竹子最好的描写。
每到暑假,我都会和弟弟一起回乡下体验生活。烧火做饭是必须的。当然,烧火是要用木柴,所以我们到山上砍树,时不时还会偷”家里的松叶来烧。后来,我看着山上这么多竹子,心想山上树太大了,砍也砍不动,这竹子这么细,不妨去砍来烧。
随后,我和弟弟一起偷偷把爷爷用来砍柴的刀顺手带了出来,携手上山去砍竹子。我们学着大人的样子,使尽全身的力气,拼命地砍向竹子根部。本以为这纤细的竹子轻轻松松就能被放到,可是只觉一阵竹叶从树端落下,竹杆上也就留了几道痕,我不甘示弱,继续砍着,不一会儿,大汗淋漓。
我和我弟弟只好轮流去砍,可也是砍出了几条裂缝。汗几乎要把衣服浸湿了,手都砍出茧子了,又砍了半天,竹子终于砍倒了。但有一些外皮还是连着的,不管怎么砍,似乎都砍不断。无奈之下,我们就只得放弃,砍下它的枝茎来烧。返回的路上,我一直在思考竹子为什么砍不断这个事情。
回到家后,我们立刻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父亲边烧火,边告诉我们:竹跟其他的树不一样,树被砍倒了就断开了根,但竹还能连着筋。看似没什么,但却如做人一样,哪怕有一丝希望都不应该放弃,正如竹子一样,即使已经被砍倒了,但却仍然不放弃。
我和弟弟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看着火快灭了,我们赶紧把竹枝放进了火堆里,爸爸似乎想拦着我们,但是没拦住。过了几分钟后,竹枝突然一炸,吓得我和弟弟跳了起来,爸爸在一旁笑了起来。没想到,即使是死,竹也要发出那对世界不公的怒吼声,让世界铭记于心。这气节果然当得起君子之风。
我又默默念起那句诗: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下定决心做竹子一样不屈不挠,永不放弃的君子。
有人喜欢美丽的牡丹,有人喜欢劲拔的松树,有人喜欢妩媚的玫瑰,而我却喜欢竹!自古以来,有无数仁人志士把竹刻画,把竹赞美,把竹歌颂!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首《竹石》流传千古,竹子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描写的淋漓尽致。竹子抓住青山一点儿也不放松,它的根深深地埋进了岩层,默默地生长着,不管条件是有多么的恶劣,都会顽强生存下来,茁壮成长。她那一种“咬定青山”的坚韧,是有多么的令人崇拜啊!
一场曼妙的春雨过后,新笋破土而出,是那么春意盎然,犹“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酷热的盛夏,青翠的竹子傲视阳光,似“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竹子不管是炎热的酷暑,还是寒冷的冬天,它始终是郁郁葱葱,婀娜多姿。
“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竹子就是这样,它有着挺拔的身躯,身着青色衣裳,身体里的空洞代表着人的虚心,笔直的身躯代表着人的正直。
竹,她既有清高有纯朴的气质;清丽有脱俗的风韵;清幽又雅致的意境;清新又自在的悠闲。
我爱竹!
在缙云山上,有大批大批翠绿的竹子,像一片绿海。上次去缙云山,我就(亲眼)看到(了)见那翠色的竹海。那时,整个竹林被雾包围,在竹林中(行)走(的时候),四周白茫茫的一片,(耳畔)不时传来清脆的鸟啼,仿佛(置身)仙境一般。从那起,我便喜欢上了那幽静的竹林与那翠绿的竹子。
竹子生长速度极快。树木要长几十年的高度,竹子一年多就能长到。
竹笋很好吃。一场春雨过后,竹林里便随处可见毛茸茸的竹笋。竹笋煮汤当然鲜美不过啦,用来炖肉、清炒也很好吃。我最喜欢吃春天的嫩竹笋煮的汤了。
竹子的作用可多啦,竹席、竹篮、竹筷都是竹子做的。竹子的用处还有很多很多。
竹子的品种也很多,有龟背竹、紫竹、斑竹、楠竹……有的生长在土里;有的还可以在清水中生长。我家有一盘开运竹,就“栽”在清水中。
竹子的生命力很强。山岩上、乱石旁,都有它的身影。即使在凛冽的寒冬,竹子都生机勃勃、翠色。所以,它与松树、腊梅被人们称为“岁寒三友”。
竹子的只讲奉献,不求回报的精神与那顽强的毅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它,没有花的香气迷人;没有树的直插云霄;没有草的一碧千里。但我却深深地被它所吸引,它就是——-竹。
竹是无私奉献的。它的用途可多了——-观赏价值:竹子是绿色植物,可以保护我们的眼睛。食用价值:竹子营养丰富,可供多种食用,竹子幼杆烧制竹筒饭或做成饮料……可口美味。食用器具:竹筷子等等。竹子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竹子贡献它的生命,换取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竹是坚强不屈的。它,遇雪不饶,迎风斗寒,经霜而不凋,遇四时而常茂。风欺雪压,竹子迎难而上。狂风暴雨,竹子毫不畏惧,激流勇进。
竹是低调谦虚的。“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一首《石灰吟》,道尽了竹子的谦虚顽强的品性。自古以来,松竹梅被人们誉为“岁寒三友”,竞相为诗人所题咏,为画家所描绘,所雕刻。但竹子却低调谦虚,不愧为花中君子啊!
无私奉献+坚强不屈+低调谦虚=竹子。不加雕琢的自然流露,行云流水般抒发自然,透露出一种令人向往的高尚。
竹子的品格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吗?
呀!你如同你的伙伴梅和松一样,具有坚贞不屈的精神,让我想起了郑燮的诗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我望着你那挺直的树干,坚强的顶开你头上的石头和硬土。不一会儿,你又繁殖出和你一样坚毅的竹笋,你在风的带领下沙沙的吹着,听啊。那声音组成了一首动听的乐曲。你的枝干显现出了清新素雅的美,你的叶子正应了一句诗:“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证明了你和傲雪报春的冬梅一样,你是挺拔多姿的翠竹,你和梅松都有不畏严寒的高洁风格。
在那春天百花争艳的气息中,你却没有同其他花比美,你就像梅花一样,独自开在那不为人知的默默的地方,你为了给人们带来凉爽的气息,你就借助风的力量,吹动你的枝叶,让人们感到神清气爽;在冬天你又为了给人们带来冬天的勃勃生机,你又开始繁殖,只为给人们带来春天。
每当我走进一片竹林,都能感受到竹林比外面多了两样东西。第一样是:纯洁的空气,滴二样是:那鸟儿清脆的歌声,都久久在我心里荡漾。
我看着那挺拔的竹,突发奇想,灵感爆发,描绘出了我生命深处的颈竹,愿你那不怕困难的风格也让我不怕困难。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以上的诗句是由中国大文豪苏轼所作。可见竹就是一种十分值得赞颂的植物,它在古人眼里有君子之称,其外貌及特质都显出君子雅士的情操。
竹子外形笔直,夏天不怕酷暑,冬天亦不惧霜雪,就算土壤贫瘠也不会凋谢,砍伐过后又可再生。可见竹是一种十分顽强的植物。苏轼虽然仕途不顺,被多次贬官,仍能笑看人生,不轻易放弃。之后,正如元朝文人虽不被重视,地位只仅次于乞丐,但他们并没有因此放弃文化学说,依然苦读并令中国之千百年积淀的历史文化得以继续传扬。以上两例都能显出文人身上具有竹的坚韧不屈,这特质是值得欣赏学习的。能在绝境中熬出来是艰辛的,我们需要赞美那些坚韧不屈的文人!
竹外皮坚硬,内里却空心。这特征与君子文人虚怀若谷的性格相符。人应该明白自己的长短处,虚心受教,长处应保留,短处也要通过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而作出改善。齐景公嗜酒,但虚心接纳下臣晏子的谏言,勇于改过,不因身为国君就自以为是。
春秋战国时代,赵将廉颇负荆请罪亦显出虚心认错的美德。现在如齐景公和廉颇那么虚心的人少之又少,所以拥有虚怀若谷的品格就是应被高声赞扬的!
竹一节一节向上生长,显出文人气节。楚国诗人屈原坚持要有自身的高尚气节,不变心从俗,一心为国家人民是令人敬重的。他清高有节受后世尊崇,端午节的出现就证明了他的气节是受万民景仰的。汉朝霍去病献身保卫国家多次远征塞北,却不图自身安乐享受。他为国为民的高尚气节使他名流千古。竹那正直不阿、清高有节的特质正是值得世人传颂的!
竹亦可做成不同的竹器,如竹桌、竹椅、竹篮等,这象征中国文人雅士在何时何地都能发挥其作用。孔子曾任官为鲁国效力,又创立儒家学说在教育方面作贡献。可见孔子有竹的多样化,能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发挥其才能。
竹虽看似平凡,但其特质却与君子文人应具备的特质不谋而合。坚韧不屈、虚怀若谷、清高有节、在何时何地都能发挥作用,这都是君子文人独有的。竹哇!你的清高、坚毅、虚心真叫人尊重。让我们一起赞颂竹那高尚的品德、传颂那些拥有竹一般特质的中国文人吧!
竹子既没有花儿娇艳,也没有柳树婀娜,却有着自己独特的韵味。它浑身流动着生命的绿色,一年四季总是给予人一种赏心悦目的绿意,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它身姿细长而又英挺,高贵而又典雅,在微风轻拂下,像一位少女在翩翩起舞,舞姿而又柔美,又像一个绿色的精灵在摇头晃脑。
我喜欢竹子,不仅因为它全身都是宝,更因为它具有从不索取,只会无私奉献的品质。它为了人类默默地奉献了自己的一切:嫩嫩的竹笋用来制作各种美味佳肴、翠绿的竹叶即是大熊猫的美味食物又是人们用来做扇子的好材料、竹皮被削成竹条,用来编织成了各种各样坚固耐用的竹器、精美别致的工艺品........
我为竹子无私奉献的品质所感动,不由得想起像竹子一样为祖国奉献的许许多多的建设者,他们为祖国、为人民辛勤地劳动着,无私地奉献着。他们就如竹子,有着宁屈不折的精神。
我喜欢竹子,因为它无论遇到狂风还是暴雨,寒冬还是酷暑,也无论它生长在平地还是山间...那饱经风霜而又瘦弱的身躯依然是本色不改,临风傲雪,宁折不弯、不屈不挠。郑板桥诗人曾用诗句称赞竹子:“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就是形容竹子像岩石般坚强。
上一篇:在呵护中成长作文(收集5篇)
下一篇:竹子借物喻人作文(收集11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