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闹元宵作文(整理8篇)
时间:2024-01-31
时间:2024-01-31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于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对于中国人而言,更有着重大的意义。
元宵节的由来传说是因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但刘盈生性懦弱,吕后渐渐独揽大权,吕后死,吕氏族人商议谋乱,企图夺取刘氏江山,刘襄为保刘氏江山起兵,最终平定“诸吕之乱”。继而登基上位的汉文帝刘恒,想到天下太平来之不易,于是将平息“诸吕之乱”的那一天,正月十五定为普天同庆的'元宵节。
说起元宵节,人人都会想起其特色食品,“汤圆”或“元宵”,人们在元宵节吃汤圆或元宵,希望一家人能像它们一样团团圆圆。有些人会将元宵和汤圆弄混,认为元宵就是汤圆,实则不然,俗话说“北滚元宵,南包汤圆”,北方人吃的多为元宵,而南方人吃的多为汤圆。汤圆和元宵看起来很像,都是圆滚滚的,然而差别还是很大的,汤圆是把生糯米粉先用热水或冷水,和成粉团,然后把各种馅料包进去,搓成圆形。而元宵是元宵是要先做好固体的馅儿切成小块,沾上水,然后再放满生糯米粉的筛漏上摇,边摇边洒水,直到馅上滚满糯米粉变成小球。元宵是比较硬的,而汤圆比较软。可虽然有区别,但是他们都十分美味,元宵吃起来,感觉比较粗糙,而且有嚼劲,吃完之后酥香残留,使人回味。汤圆吃起来,十分滑溜,用力一咬开,其中的馅不似喷薄而出,而是缓缓如流沙般流出来,香气在口中缓缓溢出,令人沉醉。
除饮食外,还有很多有意思节俗活动,比如赏花灯,元宵节花灯种类甚多,或是仿照事物的形象编制的形象灯,如龙灯、虎灯、兔灯等等,或是根据民间故事编制而成的活动灯,如牛郎织女、二十四孝等等,表现忠孝节义的民族精神。这些多种多样的花灯,既使赏花灯之人感到绚丽,奇特,又令人感到工匠的技艺高超。还有猜灯谜,舞狮等活动,使得元宵佳节的气氛变得更加浓厚。
元宵节也是一个比较浪漫节日,人们通常认为中国的情人节是七夕节,因为七夕节是纪念一对情人的,然而实际上比起七夕节,元宵节对于古代人而言更像是情人节,因为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平日里是不能随便出来的,但元宵节这天过节,所以可以结伴出来,借着赏灯,物色对象。
如今社会,年轻人对外国文化日益崇尚,甚至对于外国节日比中国传统节日更重视,对此我认为,吸收外国优良的文化自然是很好且必要的,但对于我们自己的文化,自己的传统节日,也一定需要继续传承下来。
今天是正月十五,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我们一家过得快快乐乐的。
听妈妈讲,传説在很久以前,世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老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突然灾难降临、城内洪水泛滥,城外田地干旱,原来是王母娘娘请玉帝去赴宴,玉帝喝酒喝得酩酊大醉。宴会后余地回宫办事,于是把雨簿写错了,本应是城外雨五分,城内雨三分,玉帝给写反了。青龙得知原因,便偷偷地里溜到天宫,改了雨簿,这样世上又慢慢恢复了本来面目。玉帝酒醒后,也发现写错了雨簿,但本想改正,又怕重臣説自己做事不慎重,只好将错就错。后来玉帝发现自己的雨簿被改过,不由心中大怒,派丞相来到人间杀了青龙,丞相照做了。青龙被丞相杀了后,变成一只神鸟,在玉帝殿外喊冤,玉帝心中感到惭愧,便下书要黄帝向百姓传令,要纪念为民除害的青龙。每年春节,人们都要敲锣打鼓,耍龙舞狮几年青龙,庆祝元宵节。
元宵节的习俗是吃汤圆,让每家团团圆圆,所以今晚妈妈“权力下放”,把煮汤圆的重要任务交给我来执行。我把它看成一件十分重大的任务,生怕煮破了,所以心里好像揣着一只小兔子“怦怦”直跳。我利用以前看妈妈煮汤圆的经验,先把水烧开,把汤圆小心翼翼地放进去。我焦急地等待着,等待着……。白白胖胖的汤圆浮出水面,看着它们一个个膨胀,我兴高采烈地喊道:“汤圆要出锅了。”我庆幸,还好汤圆没煮破。大家高兴地品尝了我煮的汤圆,“美食家”妈妈给我打了一个一百分,夸我长大了,懂事了。我兴奋不已,第一次煮汤圆就得到这么高的评价,我心里美滋滋的。
晚上七点左右,我们全家一起下楼放焰火。正好碰上我的`好朋友小诺,我俩一起去放焰火。我拿着一个最大的“金椰子”礼花,用香把礼花点着了,看见一朵朵美丽的“茶花”冲上天空绽放了,我和刘一凡拍手叫好。我又拿了一个超大型的“飞毛腿”,只见那好似流星划过天际,放射出五彩光芒,飞远了。接着又放了手摇花、花篮、降落伞……
最后我们全家津津有味地坐在沙发上看着元宵晚会,其乐融融的。
今天我学会了煮汤圆的常识,感受到了放焰火的快乐。我梦想每天都是元宵节那该多好啊!我期盼着明年的元宵节。
去年寒假我是在外婆家度过的。外婆家在农村,正月十五年味很浓,贴春联,放鞭炮,吃年糕,但我最喜欢的是看扭秧歌。
正月十五,外婆外公一大早就起了床,扫干净院子里长长的甬路,放上大圆桌,摆上瓜子花生、香烟、糕点和热腾腾的茶水,然后大人们高兴地聊着天,我和妹妹则兴奋地欢蹦乱跳,时不时跑到门口张望。今天秧歌队第一个来我家拜年咧!
终于鸣锣开道的锣鼓家什响起来了,一会儿就看见一群穿着花花绿绿服装的大妈、老奶奶向我家走来了,我和妹妹向着院子里的大人们喊:“来啦!来啦!”一位老爷爷走在最前面,一进了院子,就双手拱拳,说:“过年好!过年好!”外婆外公忙迎了上去,也说:“过年好!”然后热情地招待他喝茶吸烟。
一只烟后队长令下:“开始!”锣鼓响起来了,时而轻,时而重,时而慢,时而快。秧歌队员们随着鼓点扭了起来,她们左手挥着五颜六色的.手帕,右手摇着鲜艳的扇子,有时排成一字长龙,有时又分成红绿鲜明的两列。当她们的手帕和扇子一起挥向空中时,天空中像飞起了一只只的彩蝶。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了,淘气的大孩子们都爬上了墙头。外婆也迫不及待地想跳了,她跑进屋,拿出了扇子和手帕,也加入了秧歌队,还不时和有的队员逗着跳,引得大伙直乐。慢慢地慢慢地,锣鼓声停下来了,胖胖的外婆筋疲力尽了,可也和外公笑开了怀。
这时一个精干利索的小伙子拿起鼓槌有力地敲了起来,两个鼓槌忽高忽低,上下翻飞,加上锣声的配合,真像鞭炮炸开了花儿,连躲在巢里过冬的喜鹊都被惊得喳喳叫着冲向蓝天。终于,所有的声音都停下来了了,外婆外公忙不迭地请大伙坐到圆桌前休息,大家吃着糕点,聊着天。
我问妈妈:“为什么过年要扭秧歌?”妈妈告诉我:“很久很久以前,我们北方汉族人辛苦一年了,为了庆祝丰收,娱乐乡亲,大家组织起队伍唱歌跳舞。敲锣打鼓则是要吓走一切妖魔鬼怪,祈求来年风调雨顺。逐渐地,就成为了现在的秧歌。清朝时,秧歌已在全国各地广泛流传了。”原来这红火热闹的秧歌还有这样悠久的历史呢!
昨天是元宵节,可热闹了!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傍晚七点多,我刚刚吃完饭,天空中响起了炸雷一般的响声,嘭!嘭!嘭!每一家接二连三的放起了烟火!我早知开始放了!于是赶忙停下手中的筷子,冲出饭厅和爸爸和弟弟跑到楼上观赏起烟火来!因为我家在这一带是属比较高的楼房!我站在楼顶上一切景物尽收眼底!烟火升起来了!有的就像一朵盛开的'菊花!有的就像萤火虫般满天飞舞,有的就像一座雪山炸开了一般!最有趣的还要算“老鼠跑”了!刚开始是白色像火箭一般射上天空!随即便像老鼠遭人攻击一样四处跑开!不一会儿便没了踪影。最好看的要数“大礼花”,朵朵犹如火山爆发,嫣红、翠绿、金黄,“一座山”连“一座山”爆发出来!如流星般四散,衬着漆黑的夜幕,艳丽夺目!把漆黑的夜晚照成了明亮的白天!我们看后无一人不发出赞叹声!最使人耐人寻味的要属“导弹”了,先是一束白色的烟火串上天空,而后便在空中爆炸,最后销声匿迹……
看完了别人的烟火,我和弟弟也把自己的烟火拿出来放了!我拿出了“冲天炮”,点燃后,就像流星般射了出去,后面还拖着长长的“尾巴”!五彩缤纷!弟弟拿出了“圣诞树”,发出了强烈的火花!颜色各种个样!像喷泉一样,时高时矮,时亮时暗!火花从“天”而降,像无数条珍珠挂在天空!落下时就像天上的银河一样!闪闪发光!还放了“雨花”就像仙女散花一样,从空中落下来,时而“花”心中还绽开“小花”,如花蕊一般。还有的像“UFO”一样闪过去,速度快的眼睛跟不上,有的像陀螺一般“疯狂旋转”……在夜幕中,家家户户的烟火就好象在比“美”,一家比一家壮观,一家比一家希奇……
终于放完了烟花,四周也静下来了,看到这美丽的烟花,让我想起了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火阑珊处。元宵晚会已经结束了,但那欢声笑语,久久缭绕在我们窗前……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春灯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等是元宵节里几项重要的'民间习俗。
在元宵节这一天,我们学校举行了猜灯谜活动。每班选10名同学参加,共分两轮,我被选中了。走进猜谜现场,已经有好多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我这瞅瞅那瞅瞅,嘿,还真让我瞅到了一个自己会的。它的谜面是“两个胖子”(打一个城市名),那不就是“合肥”嘛!我的心里美滋滋的,急忙跑到领奖的地方,可他们説这个谜语已经被人猜过了。唉,真是让我白高兴一场。
我继续瞅,不一会儿又看到了一个。这个谜面是“二小二小头上长草”,我仔细想了想,然后一拍脑袋,不就是“蒜”字嘛!我赶紧兴高采烈地跑过去説出谜底,嘿嘿,这回我总算是第一个猜出来的了!
我又四处张望寻找,无意中看到了一个谜面:《聊斋志异》。咦,这是啥意思?也没个提示。我对这道谜语很感兴趣,不觉冥思苦想了很久。哈,突然我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成语——鬼话连篇!这《聊斋志异》岂不就是全篇讲鬼故事的嘛!我过去一试,哈哈,居然又被我答对了!
晚上回到家里,我和爸爸、妈妈、奶奶一起吃元宵,特别开心!吃完晚饭,我们在客厅里闲坐,等待电视里直播的元宵焰火晚会。八点到了,晚会准时开场。一会儿,放焰火了,“嘣”,一条巨龙呈现在眼前;接着,鲤鱼跳龙门;再来一个,水上跳芭蕾,看,跳得多欢乐……我兴奋地説:“妈妈,我也想去放焰火。”妈妈説:“去玩吧,别伤着了。”
我和爸爸来到后院准备放焰火。爸爸点燃了“变色龙”,红、黄、蓝……霎时间天空里五彩缤纷,真美啊!我们小孩子挥舞着烟花棒走来走去,小烟花像无数美丽的萤火虫在一闪一闪地跳舞。接着爸爸放了“雨花”,金色的“花雨”从天而落,就像仙女散花一样。“小蜜蜂”也来凑热闹,“嗖”一声高高飞上天……夜幕中,家家户户的焰火好像在比美,一家比一家漂亮,一家比一家稀奇,真有趣!
放完焰火,四周渐渐安静下来,我依然沉浸在元宵节的热闹与欢乐之中,兴奋得久久不能入睡。
昨天,是元宵节,吃完汤圆后,我们一家人兴致勃勃来到街上赏烟花,看花灯。
赏烟花
街上的人可真多啊!老的少的都出来了,每个人都喜气洋洋的,迎接这与国同欢的时刻。听,那咚咚的响声是象征着和平,国泰民安,繁荣富贵,祖国日益昌盛的声音。阵阵响声震耳欲聋,让人心花怒放,对新的一年充满斗志,充满信心,有意志迎接新的挑战。看,那五彩斑斓的烟花,如孔雀开屏般美丽,像千万朵盛开的鲜花,展现出迷人的美丽。像一把把展开的扇子,挥舞着,如银光挥洒在空中,像天女散花一样充满奇特,充满幻想。有的烟花像皎洁的月亮一样圆,绽放在黑色的天幕上,展现出圆的美丽。在烟花周边还有一些孔明灯,它带着人们美好的愿望,对新的一年的期望,飞在天空中,如果飞的远点,就像一只只萤火虫那么小,发出淡淡的亮光。这一切让我不由得想到“举杯邀月,与世同欢”的景象。
看花灯
今年的花灯又是怎样的.呢?我带着好奇,走进人群中,欣赏花灯。哇!一个个花灯让人目不暇接。看,第一个就是有几个精神饱满,生气勃勃的小兔子,今年是兔年,这几个小兔子就象征着新的一年的到来,我们要接受新的挑战,迎接新的自己。咦,看那个,几个小灯笼围着一个大灯笼转,那个大灯笼上写着“新年好”几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充满着新年味儿。再看看那个,有一只帆在大海上,与海浪搏斗,告诉我们,只有经过艰难险阻,经得起生活的考验,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取得胜利。看看前面那个,一只大肥鱼嘴里含着一颗明珠,鱼鳞闪闪发光,嘴巴一张一合,象征着人民的日子越来越好了,年年有余。
嘿,那有三只憨态可掬的小熊正向大家拜年咧!在三只可爱的小熊前面,有一对金童玉女手拿一幅春联上面写着“喜气洋洋迎春到,欢欢喜喜过大年。”还有很多花灯如:鱼跃龙门,孔雀开屏,城市风光。大家都赞不绝口的夸道,有些人拿着手机,照相机和花灯合影,小弟弟,小妹妹则拿着小灯笼玩,老奶奶,老爷爷,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元宵节真热闹啊!它象征着新的一年的开始,我们要迎接新的生活,新的挑战,新的自己和新鲜的事物。祝大家在新的一年中,学习事业更上一层楼!
今天是元宵节,吃完晚饭,人们都聚在路的两边,等着舞龙、舞狮的精彩表演。
路两边的人越聚越多。只听得一阵阵喧闹的锣鼓声、礼炮声由远而近的传到人们的耳边,我们感到非常激动。
近了,近了。当我们看到十几个身强体壮的叔叔,舞着龙灯来到我们的跟前,我们无比激动,珠动龙随,龙体发着金灿灿的亮光,在月光下闪着亮晶晶的金色,无比神圣。
一个“龙腾跳跃”,又一个“凤凰飞舞”……看的我们无一人不拍手叫好。
舞龙虽然结束了,但舞狮也不逊色呢!瞧,舞狮开始了!
有三头狮子,分别是红色、黄色和绿色。每一头狮子由两个叔叔来舞动着,感觉活灵活现的,喜庆的氛围顿时在周围散开来,年味的气氛又都出来了,孩子们都跟着舞龙舞狮的音乐挥舞着胳膊奔跑在舞龙舞狮的叔叔们旁边,大人们就在旁边大声呼喊着,“好”,“好”……
爆竹声,欢呼声,敲锣打鼓的声音在整个夜晚显得格外的热闹,人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孩童们有的在母亲的`怀里笑的乐咯咯的拍着小手,看着就是一片祥和和欢庆的景象,令常年在外的工作的人们感觉到了家乡的温暖与温馨……
家家户户看了舞龙舞狮之后,孩童们就在父母的陪伴下回到了家中,看着厨房里面热气腾腾的“元宵”也就是现在俗称的汤圆,各个圆溜溜的白胖胖的汤圆在锅里面翻腾着,令人垂涎欲滴。
元宵节还有一个故事呢,想知道吗,我来告诉你。
元宵,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是中国汉族和部分兄弟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就有了。汉文帝时,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东汉佛教传入,为了扩大在本土的影响力逐附会传统文化把元宵节定为参佛的吉日良辰。元宵的做法,是以馅为基础。大致过程是先是拌馅料,和匀后摊成大圆薄片,晾凉后再切成比乒乓球小的立方块。然后把馅块放入像大筛子似的机器里,倒上江米粉,“筛”起来了。随着馅料在互相撞击中变成球状,江米也沾到馅料表面形成了元宵。
知道这么多,你很开心吧。
昨天,我们一家三口和大姨、姐姐5个人,吃好晚饭,已最快的速度抵达猜谜语现场,因为我们听爸爸说今天有猜谜语活动,如果猜中了,还有奖品呢!
到了那里,猜谜语现场的领奖台还没人,但在猜谜语的人已经很多了,人们站在那有的抬头张望,看看是什么谜面;有的低头沉思,在思考是什么谜底;有的手上拿着一张纸,记着几号和答案。时间到了,大家纷纷的去排队,争着说答案,生怕自己猜出来的答案被人捷足先登了,那场面别提多热闹,我被挤到一边,一气之下索性退出来,不领了。于是,我们派代表去领奖,不一会儿,爸爸和大姨已经领了很多奖品,我们回过头来,想再去猜几个,可是很多谜面都被人揭去了,但姐姐还想猜,我们只好去张望人家手里没猜出来的谜面,“百年老屋”猜一作家,姐姐一下就猜中了,飞也似的跑过去领奖,可是人家早领去了,她只好灰溜溜地回来,又一个“点点成金”打一字,我们连忙打电话给姨夫,姨夫说是“全”,我们几个开心地立刻叫姐姐,姐姐说我已领来了,我们问她怎么知道答案的,她说别人猜出了答案,但我却比他跑的快,听了后,我们四个捧腹大笑,真看不出姐姐还有这么一手啊。
我们猜完了谜语,便去放孔明灯,我从来没有放过孔明灯,只见大姨从袋子里拿出来,仔细一看,就是一个罩,还有一块就像蜡烛油一样的东西,我纳闷:就这样的东西能飞上去?大姨把蜡烛油一样的东西固定在铅丝上,用打火机点燃了,由于风大,点了好一会儿才点燃,大姨又叫我们每个人拿着罩的角落,避免把罩点着了,火烧了一会儿,罩慢慢地鼓起来,性急地妈妈说:“可以放了吗?”大姨说:“不行,你怎么这么心急?要全鼓起来。”看看差不多了,大姨让我们一起托着孔明灯,孔明灯就像一个气球,大概热气充足了,它有些飘飘然了,突然它离开了我们的'手心,飞了起来,像一只轻盈的蝴蝶,朝空中飞去,那姿势真优雅,真美。孔明灯渐渐地远去了,没过多久,就消失在我们的视线中,我们只好起步决定离开。
啊!开始放烟花了,那烟花可真漂亮,有的就像是一朵朵绽放的野菊花;有的像下起了流星雨;还有的像仙女的彩绸,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我盼望着明年元宵的到来。
上一篇:坐高铁的感悟高一作文(整理2篇)
下一篇:生如夏花高二作文(整理3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