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放鞭炮的春节三年级作文(整理6篇)
时间:2024-03-21
时间:2024-03-21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就快要过年了,过年的习俗是少不了放鞭炮的。这不往年和小伙伴们放鞭炮画面一幅幅闪现在我的眼前,可是妈妈苦口婆心的不燃放鞭炮的劝导也在我耳边萦绕。
燃放鞭炮虽然给过年增添了喜庆的'气氛,可是坏处远远大于好处:首先想到一个冬天全国上下都被雾霾笼罩着,老人和小孩感冒咳嗽,癌症病人也在急剧增加,这都与环境污染息息相关;其次,燃放烟花爆竹还会造成噪音污染,很多人因此得不到好好休息;再次,燃放爆竹还会带来安全隐患,每年都有炸伤的,甚至有的为此献出宝贵的生命;最后,燃放烟花爆竹,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垃圾,给环卫工人带来负担,最后,我考虑再三,我们不仅要过热闹年,更要过文明年。
少燃放烟花爆竹,甚至是不燃放“文明伴我心,文明伴我行”,让我们行动起来,过一个欢乐、祥和、文明的春节。
过春节,“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句古诗常被我们挂在嘴边。不过,这个新年,五年级的少先队员——我,为了“防治雾霾,保护环境”,准备标新立异——不放鞭炮!
当我把这个“荒唐”的想法告诉我的父母时,他们吃惊地问我:“你以前不都吵着嚷着让我们给你买鞭炮的吗?怎么今年不放鞭炮了?”我义正辞严:“欢乐的春节需要我们自己营造,比如包饺子、做汤圆;放鞭炮虽然带来了浓浓的节日氛围,但是也带来了浓浓的雾霾,毁掉乡下这新鲜的空气。”爸爸妈妈听了这番话,若有所思地向我点点头。
除夕夜,我们家并没有放鞭炮,但是,窗外那其他人放炮仗的声音让我心里痒痒的——要不还是买几支炮仗放放?但是看到了在厨房里忙碌的父母,想起昨天晚上对他们说的话还有网络上“过年不放鞭炮”的倡议,只好搓着手心,坚持着“防治雾霾,保护环境”的立场。
大年初二,窗外的炮仗声总算少了起来,没放炮仗的我心里反倒格外舒坦——人家说不开车没做到,不开空调没做到,总算做到了一个“过年不放鞭炮”,也算是我为保护环境出了一份力。而且,经过了这个“第一次”,我决心保持这一“优良传统”,为雾霾防治出把力!
一转眼,又到大年二十八了,大家都高高兴兴的准备过年。一出门,都是浓浓的雾,连红绿灯都看不清,空气中那么多PM2.5,每天都呼吸着这样的“毒气”,心里真不是滋味儿。
过大年,除了买年货、收红包,还要放鞭炮。家家户户都要放鞭炮来迎接新年,但放鞭炮会污染空气,放出更多的PM2.5。
这一下,该不该放鞭炮成了大家过年最热的讨论话题。有些人认为应该放,因为放鞭炮这一习俗由来已久。
这个习俗有一个故事来源。相传在远古时代,有一种凶猛的怪兽叫“年”,一年四季都在深海里,但逢新旧岁之交,便出来糟蹋庄稼,伤害人畜,百姓叫苦连天。有一次它又跑到村庄里为非作歹,被一家门口晾的大红衣服吓跑了。逃到了另一处,又被灯光吓得抱头鼠窜。于是人们掌握了“年”怕声音、怕红色、怕火光的弱点。每至年末岁首,人们就在家门口贴红联、放鞭炮、挂红灯,院子里烧柴禾、拢旺火,用菜刀剁菜肉,发出声音。所以,每年人们都要放鞭炮来吓走“年”。
这一习俗一直流传下来,每年除夕夜晚十二点,家家户户辞旧迎新的鞭炮声都会响起,“噼里啪啦”的响声赶走过去一年所有的不如意,迎来新年新气象,表达新的希冀。
有些人认为不该放,因为现在环境污染很严重,还是保护环境要紧。如果不放鞭炮,就不像过中国年了,如果放很多,就会放出很多PM2.5,会使环境更加恶劣,空气质量下降,雾霾更严重,让城市变成“雾都”。
我认为,我们可以想出其他的环保的.产品代替鞭炮,比如制造出一种类似鞭炮响声的,但是不用明火点燃的电子产品,这样一来,既可以保持年味不变样,也可以不污染环境,一举两得。
同学们,为了让空气不再变差,我们从自己做起,不放鞭炮和烟火,同时,也向家长们推荐环保过年的新方式吧!
春节是个喜庆的日子,象征新的一年的开始,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在大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都少不了放鞭炮。放鞭炮在带给我们欢乐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危害。
在我看来,放鞭炮最大的危害就是污染空气。燃放鞭炮时会释放出大量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还有一些没有燃尽的火药和剩下的灰尘,都对空气造成了危害。由于人们燃放鞭炮的问题,PM2.5指数严重超标。人们所呼吸的空气中的有毒物体,也随之进入体内,造成了各种病症。
在城市里随处可见环卫工人的身影。他们在街道上徘徊着,他们那匆匆的背影,那冻青了的手却依然还在工作。那刺骨的风重重的击在他们的后背,但他们并没有放弃。他们在扫那鞭炮的废纸壳,在刚扫干净的地方,又被人无情的放上了鞭炮,但是,他们毫无怨言。难道,我们就忍心看着他们因为那废纸壳,因为我们,而回不了家吗?
今年的.这个春节里,我没有放烟花,爸爸也没有放鞭炮,虽然,少了一些热闹的气氛,但也为空气做出了奉献。在年三十晚上,由于没有放鞭炮、烟花,家里人也都清闲了一些。这时,妈妈神神秘秘的从背后拿出了红纸、红绳,一看我就知道,这是要剪窗花,编中国结。一阵忙乎后,看,门上的对联、玻璃上的窗花、吊灯上的中国结。处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
这个春节虽然没有放鞭炮,但是也很开心,因为我过了一个健康、快乐的春节。
我的爷爷奶奶家在余姚市梁弄镇,每年我都会回那里过春节,今年也不例外。
为了迎接新春,爷爷、奶奶早早地打扫好卫生,在大门上贴了春联,在屋檐下挂起了大红灯笼。除夕夜,我们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团团圆圆、热热闹闹地吃年夜饭。窗外是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此起彼伏。不时还能看见美丽的'烟花在夜空中爆开,就像一朵朵欣然怒放的鲜花。
传说中有只凶恶无比的怪兽“年”,总是在除夕夜出来吃人,所以千百年来的习俗是要放鞭炮把它吓走。但是现代人其实已经不再相信了。现在人们放鞭炮,主要是图个吉利,增添节日气氛。不过,老师告诉我们,放鞭炮不但会污染空气,产生雾霾,而且容易引起火灾和伤人事故。所以,我决定春节期间不再放鞭炮了,还要劝说亲戚朋友也不要放鞭炮,大家一起为保护环境尽一份力。
戒了鞭炮,说难也不难,前几个星期,我连根导火线也没碰,直到后来……一天早晨,我无聊的骑着自行车在小区里逛,忽然一声清脆的“啪”打破了早晨原有的宁静,是鞭炮!我恍然大悟,火速前往小溪旁,三五个孩子正坐在石头上往水里扔鞭炮。看着兴致勃勃的他们,我的脑袋情不自禁的`想探过去。突然耳畔响起妈妈的嘱咐,回忆起品德课学过的改掉中华的陋习,我坚定的骑着车回家了,努力不让自己的眼睛回头看。
第一次我经受住了疑惑,可第二次就没有那么顺利了。
大年三十晚上,我吃好年夜饭,去哥哥家玩,他和他的弟弟正在玩鞭炮,“我一定要克制住自己!”我想,可是事实却是如此:他们全到楼上去放鞭炮了,只留我一人在楼下看春晚。“怎么办?去或不去”两个小人又在我脑袋里打架了。眼睛虽然看着电视,但不知道在放什么,就连长腿“欧巴”出来唱歌都没法提起我的兴趣。算了,不管了。我终于忍不住奔向楼上,和他们玩到了一起,这个时候“不放鞭炮”的事老早抛到爪哇国去了!呵呵!
哎!就这样,我被鞭炮彻底打败了。但请大家记住:鞭炮虽能给大家带来欢乐、热闹的感觉,但它对环境的污染、空气的质量、PM2.5和噪音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请从我做起,尽量少放鞭炮直到杜绝放鞭炮吧。
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窗外正传来“噼噼啪啪……”
过春节放鞭炮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风俗,从除夕夜到元宵节,很少有家庭不放鞭炮的。
今年的除夕夜,是我爷爷家最热闹的日子。大姑妈,小姑妈,大伯伯和我们四家人聚在爷爷家一起吃年夜饭,这是一年当中我们四家人难得聚在一起的日子。爷爷早就给我们四个小孩准备了各式各样的烟花和爆竹了。大姑妈首先给我们出了一个谜语:在娘家红衣可爱,在婆家灰尘满地,不提它沉默寡语,一提它噼咧啪啦。话音刚落,哥哥就揭开了谜底:“鞭炮。”
接下去就是我们放鞭炮的时间了。“噼哩啪啦”,天空中一会儿出现“孔雀开屏”,一会儿又是“天女散花”,一会儿又成了“神舟飞天”……多么美丽而热闹又快乐的除夕夜啊。
这个时候,我的.脑子里忽然冒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春节不放鞭炮会是什么样子呢?”
哥哥是个鞭炮迷,说话也像放鞭炮一样直截了当:“过春节如果不放鞭炮,就不是过春节了,春节不放鞭炮,春节就少了一半的乐趣。”我们家谁都知道,每年春节鞭炮放得最欢放得最多的就是他。
姐姐是个电视迷,每年的春节晚会,总是要从开始看到最后:“我最讨厌除夕夜放鞭炮,噼噼啪啪,吵得就连电视都听不清楚。如果过春节不放鞭炮,我举双手赞成。”
大姑丈是个数学老师,说话总是离不开数字:“据统计,去年除夕夜,北京放鞭炮产生的残屑就达2200多吨,环卫工人花了整整一个晚上才清扫完毕。由于烟花爆竹引起的火灾50多起,100多人因为放鞭炮炸伤眼睛到医院就诊…”
“不过话说回来,放鞭炮产生的经济效应也是显而易见的。”大伯伯不愧是个企业老总,他接过大姑丈的话题:“全国有一亿多的家庭,平均每个家庭放一百元的鞭炮,这可是一个很大的产业链,可以产生几百万个工作岗位。”
看来放鞭炮这件事,绝对不是“噼噼啪啪”那么简单,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勤于思考,身边类似的问题多着呢!
上一篇:泰山作文400字(整理2篇)
下一篇:树叶的作文300字(整理2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