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与不能高一话题作文(整理4篇)
时间:2024-05-03
时间:2024-05-03
孟子曰:“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这里的“不能”和“不为”仅一字之差,但含义却相去甚远:“不能”是受客观条件的限制而力不能及;“不为”却是明明力所能及而不去做。孟子做出这样的比喻是含蓄地批评齐宣王“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指出齐宣王的“不王”是“不为”,非“不能”也,但在今天,读来却另有一番感触。
我的看法是:能“为”而“不为”的人固然是懦夫懒汉,但对“不能”的事就心安理得“不为”的人,也算不上具有开拓进取精神的人。因为“能”与“不能”都是相对的,许多过去“不能”的事,现在早已成为“能”的事。要是大家墨守成规,因循守旧,不去做“不能”的事,该如何推动社会的发展呢?古人的目力耳力何尝能达到千里之外,他们的身体何尝能扶摇直上九万里?这些事在当时都属于“不能”的范畴,所以古人只好在神话中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可时至今日,电视和电话已成为人类的“千里眼”和“顺风耳”,人类还能遨游太空,登上“月宫”。由此看出,要是一代代的'人只做“能为”的事,而不敢做“不能为”的事,人类文明岂不是永远无法进步,社会岂不是停滞不前?
所以,人类要进步,社会要发展,就得自觉主动地把“不能”转化为“能”,这里起关键作用的是“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任何梦想,只有去“为”,才有取得成功的可能。如果不肯付出代价,什么也不愿“为”的话,一切都是空谈。如果没有劳动人民的辛勤耕耘和科学家的不懈探究,那么,无论是镭的发现,还是人类遗传密码的破译,甚至运载火箭的上天……统统都是美丽的幻想。
我赞成晏子的话,他说:“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只有努力去“为”,“常为而不置,常行而不休”,才能勇敢地冲破“不能”的障碍。“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努力拼搏、勇于探索,就会创造出更多的奇迹。
当然,我并不提倡“精神万能论”,在奋发进取之时,也应遵循科学规律和客观条件。有的事虽说将来可能做到,但若在短时期内还没有实现的可能性的话,我们就不能不顾客观规律而提前“实现”它。
要想将“不能”变为“能”,还要考虑社会效果。当认定了造福人类这个目标后,我们就不能“不为”,要抛弃一切无所作为的怠惰的遁词,全力以赴地“大为”一场!
我能给予你生命,单不能替你生活。我能教你很多东西,但不能强迫你学习。我能指导你如何做人,但不能为你的所有行为负责。我能告诉你怎样分辨是非,但不能替你做出选择。我能为你奉献浓浓的爱,但不能强迫你照单全收。
我能教你与亲友有富同享,有难同当,但不能强迫你这样做。我能教你尊重他人,但不能保证你受人尊重。我能告诉你真真的友谊是什么,但不能替你选择朋友。我能对你进行性教育,但不能保证你保持纯洁。我能对你谈人生的`真谛,但不能替你赢得声誉。我能提醒你酒精是危险的,但部能代替你对它说“不“。我能告诉你毒品的危害,但不能保证你远离它。我能告诉你必须为人生确定崇高的目标,但不能替你实现这些目标。
我能教给你做人的优良品质,但不能确保你成为善良的人。我能责备你的过失,但不能保证你因此而成为有道德的人,我能告诉你如何活的更有意义,但不能给你永恒的生命。我能肯定我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予你最美好的东西,单不能给你前程和事业。
孩子,我能为你做很多,因为我爱你;但是,你要明白,即使我愿意永远和你在一起,也还是要由你做出那些重要决定。为此我只求灿烂阳光永远照亮你的人生之路,使你总能做出正确的决定。
世间上有太多的不能的事了,例如我不能改变他人性格;我不能改变改变天气;我不能改变自己的容貌等,这些都是不能的事。但是在拥有“不能”的同时,也拥有了“可以”。
从小时候我接触电脑开始,我就渐渐地喜欢上了电脑这一种东西。因此,我就一直都希望自己能够有一台属于自己的新电脑。我时时向爸爸提起,但爸爸总是说:“买什么买,你现在没有电脑玩吗?”不管我怎么说也好,求也好,就是说不服我的爸爸。没办法,既然不能够说得服爸爸,就只好说服自己了。因此,每当我起想买电脑这个念头的.时候,我就对自己说:“千万不要像古人那样,赔了夫人又折兵!”
我虽然不能改变其他人,但我却可以改变自己。
我们班,是上课最没有学习气氛的一个班,最没有积极性的一个班。我希望我们班在以后上课的时候,能够成为一个最有学习气氛、最有积极性的一个班。所以我想让同学们在上课的时候,多多踊跃发言、发表自己的意见,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但是没有一个人敢这样做,因为他们都害怕自己答错会被同学们取笑。没办法,别人的心理素质我不能改变,但我却可以改变自己。从此,我积极发言,把自己所想到的统统都说了出来,不管是否对错。
人的一生就是这样:你不能改变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你不能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力;你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拓展它的宽度!
在《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为齐宣王分辨了“不能”与“不为”,他把“不能”定义为力有所不及,把“不为”看作是力有所及却不愿去做,这两种行为从结果上来看似乎没有什么特别巨大的差别,事实上却有完全不同的情感倾向,也代表了不同的价值判断。
《孟子》中有“挟太山以超北海”一说,这自然是人力无法触及之事,放弃把它付诸于实践的想法,可以说是明确而智慧的。孟子又说“为长者折枝”,这其实并非一件无法达成的事,甚至可以说相当简单。正常人举手投足即可将其完成,却要以“我不能”来作为借口推脱搪塞,所以孟子才有些气愤地将这种行为表达为“不为”。而我们中国儒家那种外圆内方的精神气质就在这种“不能”与“不为”的'对照之中表现出来:面对不存在现实可能的事物不去强求,面对力所能及的事物不去推卸。
而要拥有这种优秀的精神气质,我想首先还是需要我们培养出清晰的判断能力,判断出何事为“不能”之事,我们无力插手,何事仅仅是一些人看来的“不为”之事,其实我们完全有能力也应当去完成。这种判断能力来源于多个方面的培养。
首先需要的就是对外界现实也就是达成目标的硬件的判断,某一事物到底有无可能完成,是挟山跨海的痴人说梦,还是为老人尽一点绵薄之力的举手小事,对它们的判断才是我们做出反应是否要为此动手将其付诸于实践的依据。同时,对应希臘圣城德尔菲神庙上那句千年已过仍然困惑每一位思考者和行进者的哲学命题:“认识你自己。”优秀的判断能力也需要对自身有足够深入准确的了解,包括能力、性格、心态由内到外、由硬到软等许多侧面,进而去利用这些侧面同现实情况进行连接,把优秀的精神品质放到实践之中。
在对事情的处理过程中,有了清晰的判断之后,我们还需要一种做出选择的胆气。一位当代小说家在回答“为什么不写一个历史故事”的疑问时,回答说他认为当下更迫切,更重要,不处理当下的主题,他良心上过不去。这种胆气在有了判断之后就显得尤为可贵。面对“不能”之事,有胆气选择不做,面对“不为”之事,有胆气不用“不能”来推脱,坚持完成到底。这种柔软之内的坚硬和有原则,正是这种摇摆更宝贵的部分。
还是开头的那个问题,“不能”和“不为”都是没有把事情完成,然而他们的精神内核确确实实是完全不同的。只是我们都需要用清晰的判断和坚决的胆气,在“不能与不为”的平衡拉扯之间做出更好的抉择。
上一篇:这儿真美作文(整理2篇)
下一篇:触动的作文800字(整理14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