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苏轼(整理3篇)
时间:2024-08-04
时间:2024-08-04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东坡是文化全才,是中国文化史上的珠穆朗玛!
在他这些千古流传的作品后面,其实是有黑暗的,这种“黑暗”在我现在看来是无理取闹、断章取义的。但是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促进了他的发展。这让我联想到了一部20xx年上映的美国电影——《黑暗中的舞者》,莎玛在逆境中依然顽强生活,在承受眼疾的折磨下,挣钱给儿子治病,可惜最后因为冤案而判刑。书东坡又何尝不是在逆风飞翔。著名的“乌台诗案”使书东坡背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也是他一生中最低落的谷底。这场冤案就是御史台的御史们,用以污蔑书东坡的由头,从他的文章中寻章摘句,然后说他诽谤朝政,诋毁先贤。导致了书东坡从中央权利中心旁落到一个没有实权的官职。书东坡和莎玛都深深的'表明了:在逆境中,我们依旧可以选择内心的自由。书东坡的阔达乐观,随遇而安的精神是让我佩服不以的。这让那些黑暗成为他的背景色,让他的光芒更加耀眼;让那些小人的流言蜚语变成他舞蹈的背景音乐,为他的创作跳出了一支愈加独特的舞蹈。
他没有因为贬谪而堕落颓废,反而是一种洒脱的逍遥。和农人一起种田收割,和老妇一起酿酒,和厨子一起探究美味。“君子远包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以及《定风波》、《江城子》、《水调歌头》……这些作品都有倾注他的旷达情怀,让人品味起来余韵长久。
他的一些诗词也鼓励了不少人,“古之立大志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不故加之而不怒。”……这不仅是一个黑暗中中的舞者,而且是能带给观众积极影响的表演者。
他,一个舞台,一块黑色幕布,足以发光……
元气淋漓富有生机的人总是不容易理解的。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
苏东坡是一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明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家,是工程师,是瑜伽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政治上坚持己见,新法的反对派……
他嫉恶如仇,遇到不惬心意的事,便觉得“如蝇在食,吐之方快。”任太守之职时,他关心百姓,了解了百姓的苦衷和被官府的压迫,他心中难忍怒气,写下了一首首抗暴诗表达对当前政治的不满。正义的他批判了数次后,小人们坐不住了,开始不断弹劾他,并利用权力将他逮捕,甚至入狱。苏东坡首次经历了人生中的黑暗,在生死间徘徊,看清了当权者们的狡诈阴险,也懂得了官场的黑暗、危险。
但他仍是一样的乐观,“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他身上有一股道德的力量,非人力能遏制,由他呱呱落地开始,这股力量即在他身上运行,直到死亡封上了他的嘴,打断了他的谈笑才消失。他能狂妄狂癖,也能庄重严肃,从他的笔端,我们能感受到他的内心世界,有喜悦,有难过,有梦幻的觉醒,也有顺从的忍受。
人生百味,官场纷扰,自有小人狗苟蝇营。正义之士被贬向四方,或退隐山林,只有苏轼“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洒脱、超俗。
苏轼对弟弟苏辙说了一句话,用来描写他自己最恰当不过: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所以,苏东坡过得快乐,无所畏惧,像一阵清风度过了一生,不无缘故。
1苏东坡的幽默
无才官员卖弄不成反被嘲
历朝历代,名人品评都是文人士子们的梦想,“一经品题,便作佳士”的机遇吸引着他们趋之若鹜。苏东坡作为文坛巨擘,这种点石成金的奇效更是灵验无比,“苏门四学士”的成名便是明证。
当时,很多青年才俊以在苏东坡面前吟诗为荣,倘若得其一二点评,则有登堂入室、无上荣耀之感。
一位叫王祈的官员,颇以才华自诩,常在苏东坡面前卖弄。一次,他作了一首《竹诗》,对其中两句尤为得意,便在苏东坡面前吟诵道:“叶垂千口剑,干耸万条枪。”
苏东坡一听,不禁哈哈大笑道:“这两句好是好,不过,万竹千叶,无异于说十根竹子方生一片叶,天下何处有此竹?”苏东坡遂下一评语说:“世间事忍笑为易,惟读王祈大夫诗,不笑为难!”苏东坡一评天下知,王祈因此落下了愚钝之名。
2讥笑有名无实的'养生经
1080—1084年,苏东坡贬官黄州(今湖北黄冈)五年余。期间,他与隐居于黄州岐亭的名士陈慥成了至交,两人畅谈用兵之策,兴亡之道,过从甚密。陈慥好谈养生,经常吹嘘自己的养生功效,洋洋自得。
一次,陈慥生了场大病,整整一月都不见好转,于是,苏东坡“幸灾乐祸”地写了一封信戏弄陈慥说:“公养生之效,岁有成绩,今又示病弥月,虽使皋陶听之,未易平反。公之养生,正如小子之圆觉,可谓‘害脚法师鹦鹉禅,五通气球黄门妾’也。”
意思是你平日吹嘘养生效果如何如何,如今一病不起,整月未愈,即使狱官皋陶听了,也没法给你平反了。你的所谓养生经验,好比小子圆觉、蹩脚法师、鹦鹉谈禅、五孔的气球、太监的小妾,不过是无用的摆设罢了!
苏东坡用一连串俏皮的比喻,把陈慥有名无实的养生经大大讥笑了一番。
上一篇:放风筝作文二年级(收集9篇)
下一篇:小学生钓鱼日记(整理6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