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享受美食作文(整理7篇)
时间:2024-08-24
时间:2024-08-24
又是一年6月到,我们迎来了最后一个“六一快乐周”。学校决定在5月31日下午第三、四节课举行“六一快乐周”美食节活动。让我们学做寿司,学做水果拼盘!
听到这个消息,同学们个个兴奋异常,盼望着时间过得快点。时间一秒一秒的过,终于盼到了第三节课。没等上课铃响,同学们就开始动手了!拿了学校给我们发来了的材料,个个小组开始动工。大家先把桌子移到一起搭成操作台,再把材料放上桌,做好一切准备。
我们小组先做的是水果派,一个个水果被我们先后加工,放上这个,加上那个,然后挤上沙拉酱。啊呀,一份水果沙拉就出盘啦!接下来,我们正式开始做寿司。先摊开竹帘,放上紫菜,铺好饭,然后放入香肠,肉松,黄瓜,卷成卷,一卷寿司就做成了,我们做一卷,吃一卷,弄到最后材料都没了,有几个还没吃够的同学竟然还往里面放水果和沙拉酱!真是十足的吃货呀!老师也这边指导指导,那边帮忙帮忙,也品尝了不少同学们做的美食。
有些的.同学,特意带来了其他食品,做了三明治,还把自己的美食分与其他组的成员一起分享,还有几位同学从家里带来了爸爸妈妈做的美食。好吃!好吃!啧啧的称赞声,诱人的香味充满了整个教室。
“嗝”,嗯,大家一个个摸着肚子,露着满意的笑容。这时,食堂阿姨拎着两桶水饺过来。这在平时,我们一定会欢呼雀跃,但是今天,我们实在是太饱了......
在昆明的百年老店“建新园”品味过桥米线是最为享受的。这里的高汤是用土鸡、老鸭、筒子骨和火腿熬制而成,比其他地方的更香醇鲜美。一进到店里,便会被浓郁的香味吸引,等待米线的过程令人翘首。
服务员端来一个托盘,里面盛着一碗高汤、一碗米线和几个装着生肉片、鹌鹑蛋、蔬菜的碟子。我不喜欢用生肉片裹鹌鹑蛋这种传统的'吃法,而是先把鹌鹑蛋连黄带清一股脑倒入汤里。顿时,蛋清就浮了起来,几秒钟后,蛋便熟了。我赶紧用勺捞起来,将鹌鹑蛋放到嘴边,嘬嘴轻轻一吮,蛋黄便顺着喉咙滑了下去,鲜香润滑,美味极了。
接着,我将薄如蝉翼的里脊肉、红白相间的火腿片、白里透红的鸡块、光滑柔软的鱿鱼片放入汤里,用筷子轻轻拨动,使生肉烫熟。然后再把豆腐皮、韭菜、玉兰片等蔬菜倒入汤内,最后再将米线放进去。
搅拌一下,所有的食物都熟了:黄澄澄的鸡汤、白嫩嫩的米线、粉扑扑的肉、绿油油的蔬菜……我急忙用筷子夹起几根洁白晶莹的米线放入嘴里:它不似面条那样绵长柔软,也不像米粉那般没有筋骨,而是滑嫩爽口,富有弹性。再夹起肉片,熟而不老,鲜而软嫩,真是“此物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尝”啊!我舀起一勺汤,别看它没有冒出热气,却非常烫。轻轻吹凉它,慢慢吸入口中,细细品味,汤香浓而不油腻,鲜美而不口干,那特有的味道激荡着味蕾,强烈持久。
怎么样?是不是快流口水啦!要想吃到正宗的过桥米线,那就快来云南吧!
星期六的早晨,我和妈妈在厨房里做小松饼。不一会儿,香喷喷的松饼就做好了。“哇!好香呀!真漂亮!”妹妹一看到松饼就欢呼起来。这些小松饼各有各的形状,小熊形的、爱心形的、笑脸形的这么多可爱的小松饼是怎么做出来的呢?不用着急,下面我就开始介绍。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制作小松饼的食材清单:两个圆滚滚的.新鲜鸡蛋、一瓶浓稠状的酸奶、半碗面粉、一勺白砂糖、一勺玉米油。准备好食材后,我们就开始做这简单又好吃的美食吧。对了,别忘了还有个重要的“食材”:一份快乐的心情!
开始动手咯!先把鸡蛋打入碗中,注意不要让蛋壳掉进碗里。我小心翼翼地先把鸡蛋在碗边敲开一条裂缝,再用两个大拇指轻轻一掰,因为紧张,把鸡蛋举得太高,导致鸡蛋液溅到了碗外。接着,把酸奶倒入碗里,妹妹这时候可是我的好帮手,她一边帮忙倒酸奶,我一边进行搅拌。然后,加入白砂糖和玉米油,再次搅拌均匀。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步,用小火把平底锅加热,用汤勺舀一勺面糊,从锅中间缓缓倒入,面糊会自然形成一个大大的圆形,也可以在锅里画出形状,等面糊底部变成金黄色,快速翻面,再煎半分钟就可以起锅了!
我和妹妹哼着小曲儿,用番茄酱给小松饼画上眼睛和嘴巴。因为有了家人的团聚和分享,所以松饼也很快乐!我说,“这是快乐的松饼!”妹妹说,“松饼笑了!”
星期一的下午,我们终于迎来了期待已久的美食分享课。我怀着激动的心情,闭上眼,脑海里各种美食画面不断跳动,鼻子仿佛闻到了阵阵香味,馋得直咽口水。
不一会,钱书婷的妈妈走进了教室,老师的讲台变成了“操作台”,上面摆放着做南瓜饼的工具和材料。只见钱书婷的妈妈手拿着一个小面团,只2、3分钟的时间,一个南瓜饼就呈现在我们面前。再放到神奇的专业工具里,一转眼的功夫,金黄色的南瓜饼就冒着热气出炉啦!做好的南瓜饼散发出一阵阵诱人的香味,我口水都快要流出来了!看得我们赞叹不已,都想亲手试一试。
吃完钱书婷妈妈为我们精心准备的南瓜饼后,我们开始自己动手制作啦。我们变成了一个个小厨师,拿着事先准备好的南瓜粉、芝麻馅儿围在了钱书婷妈妈周围,有模有样的学了起来。第一步,如何将粉团捏成小碗形状。我学得很快,一会儿就捏了一个漂亮的小碗出来了。第二步,把小碗里装点早已准备好的芝麻馅儿,旋转着捏一捏,封口。一个南瓜饼就这样做成功了。我开心的.手舞足蹈,说:“真好玩!”看着自己手中的杰作,我的心中涌现出一阵说不出的喜悦。
活动就要结束了,吃着自己亲手做的南瓜饼,我觉得特别香,特别甜。我们依依不舍的与钱书婷妈妈告了别。我多希望能再做一次呀,因为这收获的不仅是香喷喷的南瓜饼,还有无限的快乐!
“一叶落锅一叶飘,一叶离面又出刀,银鱼落水翻白浪,柳叶乘风下树稍。”一想起这个顺口溜,我就想起了我的家乡的美食特产——刀削面,也是我非常爱吃的面食。
今天晚上,我要求妈妈给我做刀削面,妈妈爽快的答应了。首先我和妈妈准备好胡萝卜、青椒、西红柿、豆腐用来做调面的哨子。接着在盆里放入适量白面,这时妈妈告诉我和面是要讲究方法的,不能直接倒入太多的水,要陆续加入一些温水,而且还要不停的搅拌成絮状的面穗。双手用力使劲揉和,慢慢地就形成了一个球状的面团。再把用来做哨子的食材放在案板上,分别切成丁,就开火倒油,等油烧好后,先放入葱,接着放入胡萝卜和青椒、西红柿丁,最后放豆腐和各种调料,再加入适当的水,熬十分钟左右,美味的哨子便出锅了。
要开始煮面了,妈妈拿出削面刀,把面提前搓成了又粗又长的粗条状。只见妈妈左手拿起面,右手拿起削面刀,用她那熟练的.手法“嗖、嗖”几下,便有许多银白色的小鱼儿一涌而上,浮出水面。它们在水里一起一伏,像一个个小娃娃,在水中自由自在似的游泳。不一会儿,锅里便有许多“小银鱼”了,水滴还不停的往出溅,水中白浪也在不停地翻滚着。面马上便煮熟了,我赶忙捞出一碗,再加上美味的哨子,闻着便会让人垂涎欲滴,吃起来更是十分爽口。刀削面,真不愧是家乡的美食啊!
原来看似简单的饭菜,竟要做这么多的准备工作,想到妈妈平时一日三餐这么辛苦,我决定以后再也不挑食了!
今天是蛋挞的大会、寿司的盛宴,今天是馋猫的天地、吃货的节日。终于我们这群贪吃的馋猫在学校有口福了,真不容易啊!我还得动动手,动动脑呢!让我们一起去一探究竟吧。
第一道美味是蛋挞。蛋挞的做法比较简便,只要将调制好的蛋液慢慢倒入蛋挞的外皮中,然后小心放入预热的.烤箱之中,等几分钟后便可以品尝了。
第二道佳肴是寿司。寿司的做法可就没有那么简便了。在蛋挞烤制的同时首先选用合适的海苔片,放置在洗净晾干的竹简上,取一定量的烧煮熟的米饭,但我们在做的过程中发现米饭太稀了,像早晨的稀饭一样,有点粘手,我们费了好大的努力才发出一块,抹的时候就糟了——海苔片粘在手上!为此,我搞了好半天,才把海苔片从手上拔了出来,一不小心还撕坏了,好伤心。大约十分钟后,坑坑洼洼的海苔皮终于铺好米饭,然后放上其他的食材:火腿、黄瓜、蛋丝,一步一步地卷了起来,一圈,两圈……竹简慢慢变成了一个竹桶——是个实心的“竹桶”哦,松开竹简,一个寿司就制作完成了。我还没有切割,我就迫不及待的咬了一口,香香的、糯糯的,真好吃!为了体现寿司的吃法,在阿姨的指导下用小刀将寿司进行了切割,同时远远的也闻到了蛋挞的香味,大家一口寿司、一口蛋挞的品尝着,用心的体会巧手做美食带来的快乐。
通过这次活动,我品尝到了自己做的美食,体验到了劳动的乐趣,觉得只要自己认真细心的付出,终究会有美好的收获。
有一件事,说来奇怪,那便是我的饮食习惯。身为地地道道的南方人,我却极喜欢吃面食等具有北方特色的食物,而到了中秋,我仍打算这样做。
说到中秋,我就会想出几个词汇:玉兔、嫦娥、月亮、广寒宫。这一次的中秋节,我决定做一种面食——“兔馒头”。首先,要把面粉倒入盆中,加上适量的泡打粉和水就可以和面了。把面和好后,再静置一到两个小时,让面粉发酵。然后,将蒸锅加一些水,放入蒸格,当水烧开时就可以蒸兔馒头吃了。如果觉得面团粘手,可以抹一些猪油在手心上,先揪起一小坨面团,把它揉成椭圆形,然后把大拇指和食指放在面团中间,搓成沙漏状,把上面的“头”捏出两个长长的兔耳朵,最后放到蒸锅上面,全部做完时,再盖上盖子,等待大约十五分钟,兔馒头就蒸好了。
蒸好的兔馒头,又白、又香、又甜。那白倒是应了“玉兔”一说,那香好似要勾出你肚中的馋虫,而那甜,就如同在面中掺合了些许白糖,让你口水直流。刚做好的兔馒头还冒着热气——烫着呢!但它的模样又十分吸引人,让你忍不住想咬上一口。内心挣扎一番,终是忍不住偷偷摸摸地分下一块,放入口中品尝。嗯,还可以!入口回甜!一块吃完了,还想吃上一块儿……所以,明明做了很多的`兔馒头,端上饭桌时,已经寥寥无几。
每年中秋,我们都会做兔馒头,吃在嘴里甜在心里,要说什么味儿的馒头最美味,那便是“家的味道”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