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美德颂作文(8篇)
时间:2024-08-26
时间:2024-08-26
诚实,诚实是什么?诚实就是美德,在我们每个人的印象里,应该都有那么几次撒谎的记录吧!我几乎也是,下面就让我给你们讲讲我的“光荣”事例吧。
有一次,我在学校考试数学,考差了,我的心情很不愉快,我顿时失声痛哭。但在哭的同时,我的脑子里又浮现了一个坏想法:不如,我把分数改一下吧!再把错的题更正一下吧!这个坏想法一直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改吧”“算了,还是不改”这两个方法也时时刻刻的提醒着我。想擦也擦不掉,想忘也忘不掉,我非常左右为难。到底改不改?我考虑到放学,最终的决定是:改。“放学”,“老师再见”,老师和同学们一句话分别之后,我急忙冲出学校,躲到一个没有人的小巷里。我拿出红笔、试卷和修正液,“八十二呀!我真不忍心看到你,对不起,我要实行计划了。”我小声地对试卷说。……不一会儿,我就修改成功了。我对着试卷左看看右看看,“嗯!还不错,没落下一点痕记,”我满意地点点头。收起书包,头也不回地走了。
“妈妈!你看,我考了九十五分,有没有什么奖励呢?”我高兴地告诉妈妈这个“好消息”。“嗯!不错,我儿子棒!那今天我就给你做……鸡大腿好不好呀?”妈妈现在心里乐开了花。“好哦,好哦!我最喜欢吃鸡大腿了!”我这下心里可高兴了,可是没想到自己已犯了“滔天大罪”。
晚上,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我就在想:我到底应不应该这样做?我应该向妈妈勇敢承认错误吗?想了半天,我不再犹豫了:还是别承认了吧,这件事就过去了,下次我一定不这么做了。还没想完,就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下雨了,我没第带伞。王老师正在讲数学,她当众批评了我,要是当时有地洞,我一定会立刻钻下去。正不巧,妈妈刚好站在门外给我送伞。妈妈见我站着,以为老师正在夸奖考试考得好的呢,也就设有疑惑了。“铃铃铃,铃铃铃。”下课了,妈妈给我送完伞后立刻向老师办公室走去。“谢谢您,王老师,这次我们家彭小会考得这么好,全是您的功劳啊!”妈妈心怀感激地对王老师说。“什么?彭小会妈妈,你是不是弄错了?她这也叫考得好?她可是只考了八十二分呀!”王老师疑惑地对我妈妈说。妈妈一听这话,脸顿时拉下来了。她立刻跑回教室,把我拉到卫生间里对我说:“你到底想干嘛?考不好就考不好嘛,值得这样弄虚作假吗?!”“不会,我再也不会了。”我的眼泪就似断了线的珠子,一下子就掉下来了。
从那以后,不管我发生什么事,不管我考得好还是考不好,我都设有再这么做了,我都是笑嘻嘻,乐哈哈地去迎接美好的未来!我深信:人因诚实而精彩!
当天使降临大地时,大地充满了光辉。
——题记
当黑暗淹没大地,鲜血染红每片土地时,天使将从天而降,银光布满她们,光辉撒向大地。光将销去所有不幸,堕落、混乱,让爱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
“为了生命的尊严,”南丁格尔。
生命,人基本的价值,是其他一切价值的前提和基础。尊重生命,珍惜生命,了解生命真正的内涵,谁又能将此升华?传说是神创造了生命,让生命繁衍生息,可神创造生命的同时,也让时间消逝生命,但万物都是环环相扣,难免生命会受到威胁,而谁在生命出现垂危之际,赋予他们第二次生命——天使。
天使是谁?没有确切的人,它是一群或一个组织里成员的代名词,有人称之为“白衣天使”。
“天使”何时诞生于世界,我无从回答,是谁让“天使”陪伴着我们,触动我们的心灵,温暖我们的灵魂,我也无从回答,但我只知道,那个最美天使让人无法念怀。
南丁格尔,一位最美的天使,也是人们心中的女神,她曾感言:“不管什么时候,我的心中,总放不下那些苦难的人群……。”
可能是上帝派来的使者,南丁格尔从小就对护理工作深感兴趣,在乡间度假的时候,她常常跑去看护生病的村民。天生的灵性与热爱让她爱上了这一职业,并深信她将成为一名合格的护理员。而爱似乎总是包围着南丁格尔,她曾多少次在败落的医院中奋斗、摔倒、爬起,曾多少次遭受众人的鄙夷,但她始终如一的坚持着她的事业,护理着病人。
1853年,克里米亚战争爆发,成千上万的战士病死沙场。此时的南丁格尔带着一支护士队奔赴战场,不分昼夜地工作。由于不懈地努力,她在数月内把伤员死亡率从50%降至2.2%。每天晚上,她总是提着泛着微光的小油灯,挨个看望伤病员,这无不让伤员们感到巨大的温暖,于是他们亲切地称她为“提灯女士”。
为了让护理事业更加完善,从战场回来后的她,创办了世界上第paomian.net写作文…一所护士学校,以后又陆续创办了一批助产学校。这为世界的医疗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将护理工作从“污水”般的社会底层提升到了受人尊敬的地位。
这位天使曾宣誓:“终身纯洁,忠贞职守,竭力提高护理专业标准,勿为损之事,勿取服或故用有害之药,慎守病人及家务之秘密,竭诚协助医师之诊治,务谋病者之福利。”这是何等撞破心灵的话啊!南丁格尔的行为,诠释了生命的内涵,传递了爱与和平,而如今的世界,“天使”们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她们不畏辛劳,日夜挽救着成千上万的病人,赋予他(她)们第二次生命。
当黑暗压迫世界,硝烟弥漫,模糊世人双眼之时,天使将光带向人们,驱赶所有的罪恶,温暖人们冰冻的心灵。
那是我心中不灭的光——天使们的降临,总带着一股祥和之光。这光,看不到,摸不着,但往往陪伴我们的左右。
华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淘尽了千古红尘,日月星辰见证了多少的风云变幻?多少个春秋将那些曾经的繁华、荣耀都一并带走;一次次的岁月风化,终究还是让那些成王败寇化作尘土,无处可寻。然而,那些高尚的美德,虽在历史的尘埃中,历尽沧桑,却依然散发出夺目的光芒,与日月同在,一起照耀着你我。比如信、仁、义,又或者礼。
礼,自古以来就未曾被遗忘。
古人认为:人有礼,方能免于粗俗。孔子也说:"不学礼,无以立。"孔融七岁知礼让,"孔融让梨"成为千古佳话;刘备知礼贤,"三顾茅庐"至今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唐太宗、唐玄宗知礼节,才使唐朝内外和睦,四方来朝,也就有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不难看出,正是因为有了礼,才有了人与人、家与家、乃至国与国的和谐。试想如果社会上人人不讲礼,见人三分恶,社会又怎能安定?两国来往,如果都不讲礼节,出言不逊,那两国还会有外交可言吗?
正是因为有了礼,才有了和;正是因为有了礼,才有了美;正是因为有了礼,才有了德。中华民族一路走来,生生不息,除了自强的精神,还有讲礼的美德。也因此才有"礼仪之邦"的美誉。
时光飞逝,曾经的"礼仪之邦",似乎把礼当作迂腐的象征,渐渐被人遗忘。今者,排队时插队者有之;当街对骂者有之;公交车上乱作一团,你推我搡也大有人在。网络上,粗言秽语满天飞,中国人礼的缺失让外国人为之咋舌,难怪有些国家把中国人列为最讨厌的游客。身为中国人,我们是否应该反思再反思?
难道这个时代礼已经不需要礼了吗?不!还记得刚刚过去的亚运会吗?我们在赞叹热火朝天的比赛时,可曾注意背后那些志愿者们的笑脸?正是因为有了他们。广州亚运会璀璨生辉。
文明之所以文明,是因为有了礼。在这个呼唤文明的时代,礼更不应该被遗忘。礼不是圣贤发明的,而是在人与人的交往中自然形成的。礼其实不远,就在我们身边。说话多一句"请",多一句"你好",多一句"对不起"或"没关系",相信人与人便会多一份友好,少一分隔阂;多一份关怀,少一份冷漠;多一份宽容,少一份冲突。"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们以礼待人,生活便多一份阳光,给人温暖,自己的品格也得到升华,何乐而不为呢?这种幸福感,即使人均GPD1万美元也无法替代。
礼代表对一个生命的理解、关爱与尊重。心中常播礼的种子,让古老的"礼仪之邦",在新世纪焕发新的活力。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樊家峪小学五年级的樊卓通。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颂中华美德、做文明学生》,话题很老,但不过时。它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素来是一个温文尔雅,落落大方,见义勇为的文明礼仪之邦。华夏儿女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无不体现一个人的气质与素养。荀子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
我们每天都会与人打交道,在学校里有同学、老师,在家里有父母、亲戚,社会上有朋友及各行各业的人。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怎样以礼待人、妥善处事就成了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在街上遇到了熟悉的人,也许你们交情并不深,不便于开口说些什么,那就微笑吧。虽然没有更多的言语,但也能让人感到你的真诚和朴实。在学校里看到了老师、同学,试着微笑着向他们问声好,也许你这个不经意的动作会带给他人一天的温暖。
很多人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公共汽车上,突然遇到了急刹车,由于自己没有抓牢扶手,一下就撞到了别人身上,这时你愿意看到一张写满讨厌和责备的冷漠的脸,还是愿意看到一张表示宽容和谅解的微笑的脸?相信每个人都期待着后者,因为这样的微笑其实在说:“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没关系。”而这时的你,也只需微笑一下,就已经表明了这样的意思:“我不是故意的,对不起。”其实,不管你是撞人者,还是被撞者,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只需彼此微笑一下,就已经表明了道歉或原谅的意思。每个人都愿意面对一张微笑的脸,看到别人的微笑,我们会觉得别人对自己很友善。会微笑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是最受欢迎的人。
这就是文明,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文明只差一步!
文明的学生,一定是一个有爱心和责任感的人。他会尊敬师长和友爱同学,关爱身边的人和事,不会与同学吵架、搞不团结,他会懂得感恩,感恩父母长辈的养育,感恩老师的教导、不讲脏话、遵守校规校纪不旷课、不迟到、爱护花草树木、公共设施,不在桌椅上乱涂乱画……
我想告诉大家,一份文明好像一滴水,许多文明就是一片海。一份文明好像星星之火,许多文明就可以燎原。
同学们,加油吧!让我们成为新一代的“文明大使”,成为文明小学生!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今天,我怀着喜悦的心情走进了学校的新图书馆,在一排排的书架上,我看见了《中华传统美德修养文库—启迪人生》这本书,我马上把它从书架上抽了出来,并且翻阅起来。
原来这本书里面都是历史成语、寓言故事,这是我们中华民族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瑰宝,记录的是古代先人发生的具有哲理的故事,它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美德修养。每篇寓言都有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它能在美德方面教育人,在人格方面劝导人、启迪人。读寓言还能使人聪明,使人明白人生的道理呢!寓言还是一剂灵丹妙药,能够治愈人们心灵的顽疾。
比如这本书中有《刻舟求剑》这个寓言故事,主要内容讲述了楚国有一个人乘船渡江,在途中不小心把身上的佩剑弄掉到江里去了,这个人马上在船边掉下剑的地方刻了一个记号,边刻边说:“我的佩剑就是从这儿掉到水里去的呀!”船行了一程,停了下来,这个人马上在船边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他丢失的佩剑。船已经走了很远,而佩剑在水里是不会跟船走的,按这个办法找剑,真是糊涂啊!
《刻舟求剑》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
这本书中有四十多个寓言故事,比如《拔苗助长》《塞翁失马》《掩耳盗铃》等等。每一个故事都说明了一个哲理。非常有趣呢!
妈妈说我们是小学生,正处在学习做人和做事的关键阶段,思维还没有定型,而古代那些充满睿智的寓言,仿佛是我们的良师益友,空洞乏味的的大道理不容易被我们接受,而寓言故事让我们发笑,仔细想来却又意味深长。大家都来读古代寓言吧!读多了你或许会成为一个出口成章而且智慧过人的人呢!
华夏,这方塑造了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土地,在几千年的叱咤风云中,留下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深沉于传统经典中的大智大勇,不仅滋养了我们的祖先,也浇灌着我们这个日益强大的民族,留给了人们太多的经典与回味。滚滚长河,流淌不息。在这些经典背后留下了多少荡气回肠的故事:或深沉凝重,或感人肺腑,或悲壮屈辱,或大义凛然……
可能在现代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许多青年人更喜欢现代化的事物,要知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繁荣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原动力,是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国学经典可以让我们炎黄子孙时刻铭记这种精神,让其熔铸入我们的心灵。因此我们要让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不仅在我们这些青少年中扎根,开花,结果,更要成为我们民族昂然前行的动力。
经典诵读,有利于锻造我们坚强的意志。苏东坡之所以能在任何困难环境中保持一种乐而忘忧的伟大情怀,成为世人敬仰的文学大师,就因为他从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髓中吸取了营养,并内化成为一种属于苏氏思想性格的美质,锻造了非常健全的人格精神,内化为一种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苏东坡的这种文化积累与思想升华,正源于他年轻时候对中国经典文化的多元吸纳。
经典诵读,有利于我们磨练健康品质。吟诵着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聆听着他一生的坎坷不平、艰辛不已,会激起人们最震撼的心灵感触,面对挫折不气馁。孟子说道:“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要是记起这样的话,就会认为自己是有用的人,一定不会自暴自弃,还会勇于承担一切困难与艰辛。
在生活中,我们要时刻谨记《尚书》中的“满招损,谦受益”;时刻谨记《论语》中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时刻谨记《荀子》中的“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经典名著时刻提升着我们的修养,帮助我们了解文化,沉淀自己的心灵,教育我们如何处事做人。阅读经典著作,以其传道之言,规范自己的言行,提高自己的修养,进而发扬、传承我们的传统美德,建设文明和谐的社会。
中华经典提高了我们的境界,扩展我们的视野;中华经典净化了我们的心灵,是我们领悟到人生的哲理;中华经典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态度,让我们从急近功力中摆脱出来。
读前人经典,赏先人风范,他们的一言一行,都给我们以启示,他感染着我们、充实着我们、改变着我们……
当两朵花都争向那一朵冬日的阳光时,一朵花悄然转身,他成全了美德,当两只手同时伸向一本喜爱的书时,一只手悄然放了,他成全了美德,当许多杂草在地里笑着时,种上一片庄稼,他成全了美德,放弃丑陋,成全美德是生活中的风和日丽。
放弃丑陋成全美德是人生大厦的基础。谁曾想石子放弃丑陋去成全大海的美德,谁曾想小草放弃丑陋成全了大树的美德,还记得那位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的诗仙吗?放弃了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生活,成全了他的太白仗剑远游的美德,还记得那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吗?放弃了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官场,成全了他的悠闲自由的美德,还记得那位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吗?放弃了学医救国之路。却成全了鲁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美德,这些种种说明了小是小溪成全大海的博大胸怀的美德,是石子成全大山高大巍峨的美德。是小草成全大树开枝散叶的美德。
放弃丑陋成全美德你将收获回报,我们为宽阔的大海欢呼,我们被巍峨的高山折服,我们对高大无比的参天大树充满向往,这时我们应该明白美德的回报了。诸葛亮放弃了躬耕南阳的布衣生活,成全了旷代忠臣,名垂青史的美德。冯骥才放弃了篮球和绘画的前进梦想,成全了文坛的一支生花妙笔的美德。李开复放弃了大一在法律系已经修完的学分,成全了他在计算机软件上卓越才能的美德。这时,我应擦亮眼睛,注视那被遗忘的角落,面对大海时想起小溪的放弃,面对高山时,牢记石子的放弃,面对大树时,轻抚小草的放弃,正因为有了他们的放弃的丑陋,才成全了这一世界的另一种美德。
放弃丑陋,成全美德需要有坚定不移的信念。谁知道千万条汇于大海的小溪是因为放弃了丑陋,谁知道那一个个小石头汇成大山是因为放弃了丑陋,谁知道一颗颗小草成就成参天大树,是因为他放弃了丑陋,这才有了美德,最美奶奶柴小女在三位孩子掉进水里时,他不顾自己性命,坚定的救了三个孩子,让美德在我们身边传递,最美妈妈吴菊萍在一位小孩从高空中即将坠地时,他不顾自己性命,坚定的救了这位小孩儿。让美德在我们身边传递,最美司机吴斌在自己重伤时不顾自己性命,坚定地救了一车人,让美德在我们身边传递。从这里我们应该知道了深邃的大海是需要小溪放弃丑陋,这巍峨的高山,是需要石子放弃丑陋,这高大的大树是需要小草放弃丑陋,这一切的一切是需要他们有坚定的信念。
放弃了忧郁便成全了快乐,放弃了脆弱变成全了坚强,放弃了虚伪便成全了真诚,放弃了恶念便成全了善良,所以放弃丑陋,便成全了美德。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电脑,电视几乎家家都有,可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诗歌,还能家喻户晓吗?
倘若你要问我“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学作品以亿万计,数不胜数,究竟何为珍品?”我定会毫不犹豫的告诉你:“在我的眼里,就是那浑然天成、字字珠玉的经典文化古诗词。”
瞧,唐诗宋词和五言七绝玩的多欢啊;四言诗经和五言古风配合得多默契呀!他们或短小精炼,或深沉悠长;或清新淡雅,或凌云健笔。
倘若你要问我“为何古诗词如此难以背诵?”我会告诉你,幼年时的我也有相同的疑惑。在我上小学低年级的时候,对我而言最最困难的就是背诗了,我那时根本不关注诗句的翻译,只知道死记硬背。特别是背七言律诗的时候,更是让我苦不堪言:“这简直堪比登天啊!”
到了小学高年级时,我终于恍然大悟,原来诗词的下面还有翻译啊!怪不得这么那么难以背诵呢。于是我每次背诵古诗词时,都会结合诗句的翻译与诗词的情境在脑海里描绘出一幅幅画面,把整个诗篇贯穿成一个小故事。就这样,诗词不仅成为了我的爱好,还成了我的主要得分点。
上了中学后,随着文言文的逐渐增多,背诵又成为了我的一大难点。于是,我通过强大的互联网又了解到了一个方法:结合课文,在网上搜索他人的朗诵及与课文有关的电影、书籍等。说干就干,在我做完这些任务之后,诗词果然好背多了。
可我并不限于此,于是,我便一直想找一些诗词比拼的节目,于是,我意外的发现了《国学小名士》栏目。里面的哥哥姐姐们知识储备量非常多,在成为我的榜样的同时,又让我学会了一种记忆方式:找关键词。
那么,现在你明白了吗?如果想要做到既保质又保量的背颂诗词,就要结合诗词的翻译、书籍、意境、朗诵和关键词。
做到诵读经典很容易,下至六岁孩童上至八十老翁,只要识字,便都可以做到。可传承美德呢?大家都知道,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且特别重视礼节,中国是一个讲求仁、义、礼、智、信的国家。这几点或许从六岁孩童至八十老翁都知道,但又有几人能达到呢?我们是否像孟郊一样拥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心呢?我们是否像文天祥一样怀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气魄呢?又是否像周敦颐一样明知人要“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精神呢?
诗人众多,诗风自然也就多。我喜欢李白诗风的雄奇豪放,想象力的瑰丽丰富;杜甫的沉郁顿挫,忧国忧民;白居易的平易通俗,明白易懂……星夜长河,天上的星星数以万记,每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星星。星星有明有暗,要想为闪亮,便要好学习。
上一篇:中华美德颂作文(9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