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心有感(整理10篇)
时间:2024-08-30
时间:2024-08-30
“题目与内容”这一篇章讲述了乐华和大文进入初中后第一次作文课的故事。“大家怀着‘试一试’的好奇心,预备着纸笔,等候王仰之先生出题目”,这让我想起女儿在每一次作文课前的样子,既紧张又兴奋。
读完这个故事,心中感触很深,故事中的王老师是理想中的循循善诱的好老师,面对学生们在作文课时跃跃欲试的心态,他却让孩子们先放下笔,通过引导他们思考“怎样的情形需要作文?”“没有需要的时候教大家作文可笑吗?”“作文原应该是先有内容的.,作文课先有题目再写内容的顺序颠倒吗?”“认真作文的态度只对作文有益吗?”让孩子们更从容、更有信心面对作文,发挥作文课最朴实的价值。
故事里的王老师引导学生们思考这几个问题后总结的答案,对今天初中生学习作文依然重要。
王老师赞同学生们“写信便是写作文”、“把自己的意见写成文字让大家知晓作文更加便捷”、“记录经历的事情”这些对为什么写作文的理解,但他希望学生们明白作文更高的价值:“有时我们心里欢喜,有时我们心里愁苦,就想提起笔来写几句;写了之后,欢喜好像更欢喜了,愁苦却似乎减淡了。”他让学生们铭记:作文不是无中生有的文字把戏;作文是生活中间的一个项目;作文是应付实际需要的一件事情;作文是生活,而不是生活的点缀。
作文课并不一定都是有实际需要的时候,大多是课程表上的规定,但它并不可笑,因为只有通过平时严格地练习,养成认真作文的习惯,有实际需要作文的时候才能够自由应付,这就是作文课的意义。
既然是应付实际需要的写作,作文时通常是先有内容再有题目,但是作文课的时候却是先有题目再写内容,顺序确实是颠倒了,但只要练习的人能够明白作文不是遇见了题目,随便花言巧语写几句,就算对付过去的事情;读后感·知道题目的大部分作用在于便于称说,需得抓住重点筛选自己的生活经验。“不懂这些,作文终于是玩意儿、文字把戏罢了。”
王先生要求学生们作文要认着地做,“作成了最好自己仔细看过,有一句话一个字觉得不妥当就得改,改到无可再改才罢手。这个习惯必须养成。做不论什么事情能够这样认真,成功是很有把握的。”深悟这句话中的道理,能够读懂:认着练习作文不仅是为了做好文,更是为了做好人!
《文心》作者叶圣陶和夏丏尊。叶圣陶是大家都熟知的作家和教育家,初中也有学过他的文章。但是夏丏尊我是今年世界读书日参加活动,才了解到原来他也是很出色的教育家和作家,并且是著名漫画家丰子恺的恩师。就像TS说的,当你书读的越多,才会发现自己了解的知识越少,才有更强烈的动力和欲望读更多的书,学习更多的知识。
当然我也是读这本书才知道叶圣陶和夏丏尊原来是儿女亲家,叶圣陶的儿子和夏丏尊的女儿结为连理,而这本书恰是二位老人送给儿女的订婚礼物。
文心意思为文之用心,指文章或文思。《文心》是以故事体裁写的专讲写和读的书,故事的取材于初中学生的生活。里面有循循善诱又平易近人的国文教师王仰之先生,有博学多才的枚叔,有好学又活泼的学生乐华和大文,三个主角贯穿始末。
本书有三十二个小故事,可以说是”中学生的三十二堂国文课“,三十二节涵盖了修辞、语法、词汇、诗词、小说、日记、书信、工具书、文学史等诸多与作文相关的语文知识。故事呈现了三年中学进程,也展示了上世纪30年代前期的历史氛围。因此,今天的中学师生阅读《文心》的'收获,或许不只是"关于国文的全部知识"了。
现在语文教学水平难以提高无外乎两个原因,一是没有弄清楚教学的目的,二是采用的方法不对。《文心》主要讨论的就是这两个方面的问题。作者认为,一个人无论学什么,要学好,能终身受用,得靠自己努力。学习本就是一件愉快的事儿。
读本书,学到了不仅仅以故事形式讲述的切合实际的国文知识,而且我还强烈的感受到了乐华与枚叔深厚的父子亲情,乐华与大文还有其他同学与人为善,互帮互助的同窗之情,王仰之先生对学生们爱护教导之情,学生们对先生的尊敬爱戴之情,还有30年代大家共同以文字抗敌的愤怒之心,团结之情。
初读20世纪国学大师顾随的著作《中国古典文心》,就被他的才情和文笔而深深折服。这部著作总是能够将学问与人生哲理融为一体,使得读的人能够在为人处世和修身养性方面得到很大的启示。
顾随大师在《中国古典文心》中对《论语》中的观点不断地进行提炼,认为我们在生活中要不断践行“身体力行,知行合一。”这告诫我们做人的时候一定要信守承诺,言行合一,绝不可表面说一套,背后做一套。曾子所说的“吾日三省吾身”,正是提点我们,无论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都要懂得反思自己的不足,积极向上和不断进取。
“人处世是随波逐流,还是逆流而上,还是中流砥柱?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很多人并不明白生活和工作的意义,常常觉得自己在工作中的所见所闻和自己的价值观有诸多冲突之处,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变得圆滑世故。而顾随大师在书中的一席话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终日忙碌的意义。在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中,通过阅读《中国古典文心》,能够让我们的生活节奏变慢一些,也可以看作迷茫无助时的一丝清风。
“在求经验时必须要亲自参加,而在书案前写作时也要及时撤出来,所以要隔离。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这一席话恰好和当下年轻人在基层工作的情况联系在一起。很多年轻人在下基层工作之初都有喊苦喊累的情况,因为害怕犯错而不断地逃避挫折。而如果想要获得进步就一定要在实践中、在犯错中不断地获取经验,从而获得成长。
“事之起始也许困难,而必要以毅力和练习达到‘可乐’的`地步,说到深处是要‘好之’和‘乐之’”。但凡成功之人,无论是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中都有着乐观的心态。那些能够在工作中做出好成绩的人,正因为他们能够在一次次的挫折和困难中品味到其中的乐趣。好是一时的,乐是永久的。在生活中,乐观的心态是一个人能够“所向披靡,无往而不利”的利器。
历史的脚步从来不会停止,文字以涓涓溪流记录下过往的点点滴滴。顾随大师在《中国古典文心》中旁征博引,所道出的人生哲理即便时光变换,却依然历久弥新。
叶圣陶和夏改尊合着的《文心》一书,我用了两周左右的时间看完,颇有感触。
本书描述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学生在战争背景下对中文写作的探索。一幅幅生活、教学场景,生动还原了当时浓厚的教学氛围(学生勤奋写作的态度令人感动),同时潜移默化地传达了作者的写作心得。写启蒙的好书。
当初想看这本书是因为经常需要写作,而且我知道自己的文章一定是漏洞百出。人会生病,文章也会生病。人有病必求医,物有病自然无药可医。
叶圣涛和夏禹尊先生总结了判断一篇文章好坏的三个标准:
一是语法有没有问题,二是用词是否恰当,三是思路是否新鲜、正确、丰富。普通人通常犯的问题是前两个。至于思想的内容,就看多看书体会了。
在我看来,前两类错误与词的形式有关,是外在的;第三类错误与词所包含的意义有关,是内在的。外在和内在是相辅相成的。
书面形式的好坏总是会影响思想的交流,因为思想存在于词汇、文字、修辞和文本中。如果只注重思想而忽视形式,所表达的东西必然是肤浅的',恐怕与真正的本义相去甚远。
记得不久前,我和读研究生的室友通了一个电话。我们讨论了费孝通的书《中国农村》。提到了书上写的“差分序列模式”的概念,可是我还是想不起来书上对这个概念的解释。所以我用我自己的话,我的室友似乎明白了。我想,我的话和原话离变形一定很远,或许只剩下原话的轮廓,交流的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可能没有什么用处。文本形式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洗漱完毕安静地读一会书,不知不觉竟陶醉其中。《文心》为夏丏尊和叶圣陶所做,一本讲述国文写作的书,原以为又是空洞无用理论,越看越发觉它的趣味了。
印象中作文是一种呆板的东西,为了拿高分,人们为它设定了各种条条框框。但在这本书中我看到不一样的理解,醍醐灌顶一般,又好像打通了任督二脉。它说“作文是生活中间的'一个项目,同吃饭,说话一样,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事情,而不是无中生有的文字把戏。”
从前上学的时候,每次写作文都是一个令人苦恼的事情,以为作文就是完全靠想象无中生有的文字表述。我们通常把它当成一个定期任务,不得已而为之,也许是年龄小,观察不仔细,也许是阅历太少,不理解生活中的诸多事情。总之对小孩子来说,很难就对了。
如今才明白,作文不过是将看到的事情,心里的感受表达出来罢了。这样一想似乎写作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啦,哈哈。
最后一点感触是,终于理解了老师曾说的文章不是华丽辞藻的堆砌这句话的意思。词语,句子包装的无论多华丽,都是空洞无用的,对别人来说没什么感染力。只有将真实的感受,比如怎样美丽,怎样欢喜,怎样悲伤描写出来,才有真实的感受。
诗词背诵打卡基本进入正轨,虽然还没到习惯养成的28天,但我相信自己能坚持下去。《文心》自然也是要看下去的,越往下面看,越觉得书中的内容并不能直接地作为语文考试提分的捷径,但却让人发现语文学习,应该说中文学习更加准确一些,有着更多的魅力和可以探索的方法。
“书声”这一篇章讲了孩子们去看望王老师,远远听到王老师的读书声,本以为老师在读什么新的篇目,没想到老师读的是曾经在课堂上给自己讲过的课文,孩子们对老师的做法感到诧异,当看到老师在课文上认真标注的朗读符号时更觉得不解,因为不明白已经学习过的文章还需要这样认真反复的朗读吗?
这让我想起《朗读者》这档节目,我们为什么要朗读,我们从老师的讲解中听文字,从书本上看文字,但是只有自己能够将文字用自己的方式朗读出来,才是对这些文字有了自己的理解,所谓自己的理解,就是当文字中作者的感情和我们在读文字触发的自己的感情融合在一起时,创造出的个人情感,通过诵读,宣之于口,给听者以触发。举个例子,妈妈们一定都给孩子讲过故事,通常的情况是,我们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买书选书上,准备充足的故事书资源,讲故事之前用故事的名称问孩子“讲皇帝的新衣好吗”“讲海的女儿好吗”“你是男孩儿,咱们还是别讲白雪公主了,换一个”,然后看看手表,说“时间不早了,我们就讲这个丑小鸭吧,然后早点睡觉”……
今天读到《文心》的这篇“书声”,让我反思,虽然不是每个妈妈都是老师,但如果要想高质量地给孩子讲个故事,时间不该只花在选书和与孩子讨论故事的选择上,更应该在讲故事前提前去熟悉故事的内容,揣摩故事表达的意思和字里行间流露的情感,在讲之前思考读法。读后感·我们常说“听故事”是孩子早期语文的启蒙教育,如何才能算得上是启蒙教育,我想更重要的是“情感触发”的`启蒙,只有能被文字打动,才能写出打动人的文字。
好好去看看“书声”这一篇章吧!文末提到:“读法可研究的方面很多,我今天所说的不过大纲中的大纲罢了”,其实,在这篇小文里所提到的重读、高低、强弱、缓急已经包含了不少的学问。有心学习的人,不能只看理论的东西和作者的举例,更应该抽出空来,自己拿出文章来实际操作诵读一番。记得以前在家里,曾和女儿、先生一起搞过诵读会,可能还应该把这个活动坚持起来,文章不宜长,交流读书的心得,看来不全在对文字的理解,还在于读法的表达。
开篇季羡林的代总序“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发人深省。文中从知识传承的途径方面强调“书籍是贮存人类代代相传的智慧宝库”,以戏谑的笔触回应“读书无用论”的错误论点。最后季老从传承中华优秀的传统跟化的角度强调读书的重要性。我想该序冥冥也在暗示着对诵读经典、明经典的鼓励。该书分三辑——经典常谈、诗言志辨、国文漫谈。其中朱自清用平实的笔端对经典进行整理,使得令人望而生畏的经典为现世人所乐于接受。该书的观点认为“经典包括群经、先秦诸子、几种史书,特别是经、子,文字学,《说文解字》等书”。第一辑——经典常谈分别讲解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等十三方面的内容,语言平实、旁征博引,足见著者学识之渊博,如周易第二篇中许多成熟的见解援引《易·系辞》《左传》《股古论语》《易传探原》中的观点,对周易的缘起、剖解、发展做了新颖详实的论述。在第二辑中作者分为诗言志、比兴、诗教、正变分别加以详解,其中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诸方面,尤其是诗言志之献诗陈志、赋诗言志、教诗明志、作诗言志从诗歌的创作意图及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功用方面阐发诗歌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在问人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其中“赋诗言志”写到:以《左传》和《国语》记载最详,著者在考察了《左传·襄公二十七年》中子产等人赋诗言志的记载后,认为春秋时人赋诗多事从外交方面考虑的,“诗以言诸侯之志,一国之志,与献诗陈己志不同。”“赋诗却往往断章取义,随心所欲,即景生情,没有定准”。虽然说“诗言志”,但诗人也并非没有“缘情”的自觉。就诗歌传统的表现手法,作者从毛诗郑笺释兴、兴义溯源、赋赋比兴通释、比兴论诗等诸方面加以阐发,著者学问研究之专之深着实令人叹服。在第三辑过问漫谈中,作者从古文的欣赏、论雅俗共赏、论逼真与如画、论“以文为诗”、再论“曲终人不见,江上数青峰”、陶诗的深度、什么是宋词精华、王安石《明妃曲》、《唐诗三百首》指导大厦、柳宗元《封建论》指导大厦等方面,以客观存在的国文为教材对关于文学的'批评、论争以及文学观的交锋做了概述,同时也呈现了作者本人别致的观点,如在回答什么是宋词的精华的时候,作者先援引严羽、高棅的办法分宋词为初盛中晚四期,全书共选诗一百二十九家,六百九十首,其中近体五百四十八首,占百分之七十九强,开宗明义,以近体为主,就音律而言“宋词精华在此而不在彼”的观点,但随后又提出,若宋词精华专在近体,古体又怎样并加以详细讲解,最后“大方而外,真挚与兴趣也是本书选录的标准”。
可能是水平的问题,纵然著者用语已经很平实,但在看过之后还是觉得有些艰深,因此我在思考几个问题:首先,什么是国学?什么是传统文化?国学并非是一个空泛的概念。事实上,许多人对“国学”究竟为何物并不清楚,这样便出现了将《三字经》、《百家姓》等视同国学经典的现象。一些学者以为,只有那些有着深刻思想的典籍,诸如《周易》、《老子》、《庄子》等等才能够得上国学的尊称。尽管争议一直存在,但国学歧视并不仅限于此,它应该是能够得到认同的。在某一个清晨我们在那儿摇头晃脑就是在接受国学的熏陶吗?!或者满口之乎者也就是有学问吗?!抑或是我们会些琴棋书画就可以骄傲名自居吗?!我认为,无论对于传统还是历史,它只是客观的远去的存在,所谓的复古不过是要达到追求古典的意境与诗意罢了,传统文化留给我们的不过是辉煌的记忆罢了,现实生活是我们必须乘胜追击复兴我们的民族文化自豪感。作为文化传承的新生代,熟悉我们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则是责无旁贷的。其次,研究者必不可少的是严谨的学术态度、勤恳的学习习惯。国学抑或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是博大精深的集合结晶,单纯的囿于某方面的专业知识是无法解开传统文化的神秘面纱的,他必须辅以较强的学习和合作能力才能够实现。最后,关于国学的传承性问题。国学首先是古代经典,是传统文化长期积淀而成的产物。因为时间和时代的差异,使得国学与当代有着极大的距离。这种距离好似无法逾越的鸿沟,这就是我们学习古代经典的先天局限。然而现在许多国学的传授者,为了迎合受众的期待心理,故意以现代的思想去曲解古人并无限地进行引申和阐发,于是国学成了所谓的专家的侃大山的笑谈。我们并不排斥引申和阐发,毕竟一切当下的解读,都难免引申的嫌疑,而且也只有引申才能够在古代与现代之间建立起有效的联系。这也是学习的最终目的所在。我们无法接受的是,现代很多的国学阐释,已经脱离了国学原典,讲者并没有接触原典。他们讲授的和接受的国学思想根本与国学无涉。这样的阐释,尽管风趣,尽管有效,又有何意义?因此当我们在听专家侃侃而谈嬉笑之余,保持虚心的态度试着去接受古人的思想则显得很有必要。
只有将对于国学的向往转为实际的行动我们才能担负起某种传承的责任。引用书中一句话:大家读大家!
《文心》由夏丏尊、叶圣陶两位老先生所著,这是一本专门谈论“读”和“写”的书。读书和写作大概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事。但《文心》中提出的“读书贵有新得,作文贵有新味”却是大多数人忽视的。通过《文心》这部著作,我能够学习很多阅读和写作方面的知识。
1、了解部分文字的意义和用法
本书作者之一夏丏尊先生,其名字中的丏做“遮蔽”解释;又比如文中出现了“就近取譬”这个词,可以解释为:列举身边的例子;又比如文中出现了“奇崛”这一词,本意形容草木奇特挺拔,用在文章里便是夸赞文字新奇刚健的意思。而我们阅读其他书籍的时候也会遇到一些我们平时比较少见的词语,我们可以将这些词语记录下来而运用到实际的写作当中。这同时也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途径之一,运用更加准确而少见的词语,这需要我们教师督促学生积极地做读书笔记。
2、知与情与意
在《知与情与意》这一节当中,作者借国文教师王仰之先生之口道出了文章的三种分别,即“知的文、情的文与意的文”。所谓“知的文”指的.是平时教授我们知识与技能的文章,比如我们学习接触的教科书、优秀文章;“情的文”与“意的文”是指引起读者情感共鸣,寄予作者意愿的文章,比如马丁路德金那篇人皆尽知的演讲稿《我有一个梦想》。
在我们写文章时,应当注意情意与知识是彼此关联的,情意若不经知识的驾驭,就会变成盲目的东西。这让想起过去几年畅销的“心灵鸡汤文”,“鸡汤文”打着“让心灵茁壮成长”的旗号,贩卖给普通大众“安贫乐道”、“努力一定会成功”之类的廉价价值观。而我们在指导学生写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学生不能全篇都停留在情感的抒发,要指导学生将情感与事实进行联系,做到情感有所出,而不是浮夸地抒发。
3、读书原则及写作态度
全书第五章有一句话这么说:“课外读书,原是好事。但乱读是不但无益而且有害的……故读书非力求经济不可”。我们读书不能盲目,得了解自己兴趣和需求,分清楚这一阶段阅读刚需,预估读某本书给自己带来的认知改变,并平衡好读书与生活的关系。这是我们读书之前必做的功课,是挑选书籍、节约时间效率的首要之事。因此,我们需要对学生根据“中学生必读书目”进行督促,同时积极地做好读书笔记。
书中还表达了另外一个观点:“作文”并非无中生有的文字把戏,“作文”是生活中的点缀。我们写作,原本就是为了记录生活,是为了表达自己观点和意见,是为了消解心中的愁苦。写作应当同吃饭、说话那样,是生活中缺少不了的事情。优秀的作文来自于生活,这样情感的抒发不是盲目的,这一点我们在指导学生习作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偶然看到有人推荐《文心》这本书,于是买来一观。《文心》是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夏丏尊所著,成书于民国时期。
叶圣陶这位作者我们不陌生,小学学过他的课文《爬山虎的脚》。“语文”这个词、这门课程的概念就是叶老提出来的,他曾经担任过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是位了不起的教育家。
夏丏尊也是同时期一位知名的文学家,两人是儿女亲家。这本书主要是关于国文(即现在的语文)知识、国文教育,包括如何读书,如何写文章,常见的问题、如何解决,一些文学常识等等,其中颇多妙解,对我时有启发。
我曾经在三所大专院校任教,教授大学语文、文学作品导读、中国古代文学等课程,语文教育于我而言不算陌生。
不过在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仿佛进入了新天地,书中的教育方法让我耳目一新,在读书的同时也学到不少新知识。如果在当时看到这本书,想必会教得更好。
这本书有三十二节,包括方块字、题目与内容、一封信、小小的书柜、知与情意、日记、诗等等。它的体例很特别,采用的是讲故事的方式来传授语文知识,里面既有故事情节,又有人物和对话。
书中虚构了周乐华、张大文、汤慧修、周锦华、周枚叔、王仰之等几个主要人物,通过他们的'对话,来表现学习语文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给出解答,情景教学贯穿全书。
相比一般罗列式的枯燥乏味的教育著作显得更有趣味,更容易接受,这是这本书最大的特色。
这让我思考,自己的作品如何以更有趣味、更吸引人的方式传递给读者。
寓教于乐是一种很高超的教学手段与写作方法,把艰深复杂的理论知识变得通俗易懂有趣味是一门学问,越是老少咸宜、雅俗共赏的事物越是能流传广泛,读后感.成为经典。这本书面向的是青年学生,两位作者准确地抓住了受众的特点,把枯燥的知识融进有趣的故事,让读者边读故事边学知识,成为一种享受,可以说是独具匠心。
书中涉及修辞、语法、诗词、小说、日记、书信、工具书、文学史等等各种语文知识,从书中内容可看出,两位作者在语文教学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拥有扎实的理论修养,深厚的写作功力。
书中的举例作品都是作者写成,信手而为却水平不低,契合行文需要,兼且旁征博引,体现出二人学识的渊博,让人叹服。
刚拿到这本书时,有点惊讶于它的行文结构竟然是小说形式的,通过一个个小场景中人物的思考或者对话,向读者阐发一条条关于写作的经验。如此读下来,二老的笔风给我的感受是既细腻又庄重。
细腻在于,每一章中描写人物心理活动时注重其思考和成长的过程,而不只是为了说教去直白灌输;庄重在于,对于写作涉及的每一个要素主题都有着详尽的阐述和清晰的举例,每一处都透露着老一辈教育家严谨的治学姿态。
我本来以为这本书会讲很多写作的奇技淫巧,但是读完后才发现,二老其实通篇一直在表达这样的态度:写作一定要有自己的情感注入,文字只是表达工具,切忌华而不实,雕琢表面形式。这也给自己敲了一个警钟。
写作很普通,没有什么高大上的,同吃饭、睡觉一样,都只是生活中的一个项目,也可以说就是生活本身;但同时写作也很重要,同吃饭、睡觉一样,离开了就会觉得浑身难受,似乎缺少了某种类似灵魂一样重要的东西。所以说,艺术是源于生活的。
那么作文情感如何获得与丰富?只能靠多读书多体验多思考。你所读过的书就是在收集燃料,你当下的体验就是在制造氧气,你脑海中的'思辨就是在摩擦火花,这一刻就能够燃起熊熊大火,也许一部名垂青史的作品就此诞生!读书贵有新得,作文贵有新味,这一切都是属于你的。忠于自己,而不要囿于模板范式,失去了原则的作文必然食之无味。所以说,艺术更是高于生活的。
当然了,写作的基本功也是极其重要的,是需要持续练习的。乐华的父亲给出了一个很好的训练方法,那就是将自己随时的想法用小品文的形式记录下来,加以整理以供日后查阅与参考,这就是鲜活的作文素材。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这个恰好的背后,别人看不到的却是日日夜夜的积累。
再重申一遍,不要忘记了,写作就是生活,而不是生活的点缀,其它任何学科也是这样的。所有学科的学习都是为了整个生活的改进,你要做的,是将所有学科与你的生活融为一体,你觉得呢?
上一篇:文明礼仪的作文(4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