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作文 (整理11篇)

时间:2024-09-16

端午节作文篇1

大家好,我是沈家熠,是你们的小导游,今天就让我带着你们感受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快乐吧!

屈原跳汨罗江后,这里的老板姓都很伤心,怕屈原被江中的一些鱼给吃了,于是把粽子和熟鸡蛋投入江中,还对鱼说:“你们不要吃屈原了,吃我们给你的粽子和熟鸡蛋吧!”就这样我们就有了端午节。

端午节这天可热闹了,大人们忙着包粽子、酿雄黄酒,小孩子们都兴高采烈地戴上了五彩线和香囊,当然还有最好玩的赛龙舟。

“咚咚咚,咚咚咚”,龙舟比赛就要开始了。远看一艘艘龙船在江面上,仿佛是一条条龙马上就要腾飞起来了。走近一看,龙舟的'样子十分精致。龙头上有一对绿色的角,一排又大又尖的牙,脖子上锯齿形的绸带,给龙舟带来一股风气。尾巴上一道道锯齿,动起来像一个锯子在动着。划船的人们手里拿着船桨,像发疯似得摇船,有的人飞快地划动船桨,像汽车的大轮子一样飞快地转动;有的像手上拿着金箍棒,在水里搅动,水花飞溅开来,就像是礼花在空中飞舞。

朋友们,中华民族还有许许多多的有趣节日,下次欢迎再来玩哦!

端午节作文篇2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重五节。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屈原不但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还是一位爱楚国的大诗人。他做过许多为民的事,所以楚国人民都非常爱戴他。楚怀王却听了奸臣的话,将屈原削职流放。流放期间,屈原听说楚国的都城被敌人占领,百姓遭难。屈原大怒,来到汨罗江边,跳了进去,那天正好是五月初五。

端午节有很多习俗,有吃粽子、赛龙舟、插艾叶、带香囊……吃粽子是因为楚国人民知道屈原投江后,迅速乘着渔船来打捞他的尸体,一直行至洞庭湖,还是没有看见屈原的尸体。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投入江中,说是让水里的生物不要吃屈原的尸体。后来,这种米团就变成了现在的.粽子。楚国人民为了寄托思念,荡舟江河之上,后来发展成了赛龙舟。

我们家乡的习俗是吃粽子、插艾叶。太仓的粽子种类很多,有白米粽、蜜枣粽、肉粽、蛋黄粽……不但种类多,形状也很多。有三角形的,有长方形的……其中,我最喜欢吃三角形的肉粽和白米粽了。

端午节作文篇3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带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每到一年一度的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来了端午节,我家乡的孩子们便唱起这首儿歌,有的一边唱,还一边洗龙水澡呢!

端午节的.来历你们应该知道吗?让我来给你讲讲吧!

在战国时期,有个爱国诗人叫屈原,有一次,他进京办事,看到国家非常衰败,就投汩罗江自杀了。人们为了纪念这个爱国诗人,就把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设成端午节。

端午节又被称为端阳节、重午节,主要活动是赛龙舟、包粽子。

相传龙舟竞渡是为了捞救投汨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的遗体。

吃粽子的原因是来纪念屈原。古代,人们还把粽子投入江河中,是让鱼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

每逢端午节,人们就会把房子打扫干净,在厨房里洒上雄黄水,用来杀死毒虫或防止毒虫孳生。还要用雄黄在儿童头上画个王字,在佩戴五颜六色的香囊。

学者闻一多认为,端午节就是龙节,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数民族纪念龙神的节日。

怎么样,听了我的讲解,是不是对端午节更加了解了呢?

端午节作文篇4

小小的粽子有四个尖尖的角,外面包裹着一层嫩苇叶,就像一个小孩儿穿着一件嫩绿的衣服似的。为了不让叶子散开,人们包好粽子后,还在外面缠上一根细线。细细的线,像根腰带似的,真有趣!

粽子是糯米做的,一粒粒饱满的'、雪白的糯米挤在一起,看上去很诱人。不过,要让粽子好吃,馅也要好。那馅各种各样,枣的、肉的、豆沙的……数也数不清。咬上一口,可真香啊!

每到端午节来临时,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那么,你知道为什么要吃粽子吗?告诉您吧,这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是战国时期的楚国人。当时,他看见自己的国家快要灭亡了,可楚成王却无动于衷。他多次直言上谏,可成王不但不听劝,而且还把他流放在外。他悲痛万分,写下了《怀沙》这首诗:

“知死不可让,愿勿爱兮。明告君子,吾将以为类兮。”

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悲壮地吟诵这首诗后,投江殉国了。人们怕鱼把他的身体吃了,就包了粽子扔进江里让鱼吃。

后来,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人们把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每年端午节,人们都以吃粽子和赛龙舟来悼念屈原。

端午节作文篇5

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又叫端阳节,到那天,人们整天都沉浸在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里。每逢端午节,家家户户都包粽子吃,爸爸也会对我讲同一个故事,很久以前,有一位著名的爱国大诗人,他叫屈原,他被别人杀害了并且扔进了江流湍急的汩罗江里,人们知道了,怕江里的鱼虾把屈原的尸体吃掉,便包了许多美味可口的粽子扔进江里喂鱼,这样鱼饱了就不会吃屈原的尸体了。正好那天是农历五月初五,善良的人们为了纪念屈原的爱国精神及崇高人格,把这天称为端午节,以示悼念。

端午那天妈妈也会告诉我怎么包粽子的,首先把鲜绿的'粽叶洗得干干净净,然后用左手托着粽叶,右手轻轻地勺起浸泡过数小时的糯米,并加上干净的豆沙、蜜枣、葡萄干、排骨、花生米,包成三角形形状然后用五彩绳子捆紧,最后把漂亮的粽子上锅煮上一个小时左右,熟透了就可以吃了。煮的时候那香味就早已传遍了整个大街小巷!xxx人。你若咬一口尝尝,保证令你还想吃,就算你不吃,闻一闻,都会令人垂涎欲滴,并且那香味直往心里钻。

今年的端午眼看就要到了,我期盼着过个更加愉快、有趣的端午,我想亲自动手包一回粽子。

端午节作文篇6

星期四是端午节,我和哥哥、母亲约好郑龙和他母亲去华信游泳馆游泳。

早上九点左右,我们大家一起出发去游泳馆。到了那里,我们各自换好泳衣、泳帽。然后就开始游泳了,最开始郑龙不会游泳,我母亲就给他租了个救生圈,让他跟我们一起玩,他拿了救生圈也不太敢往水里下,他练习了几次才敢往水里下了。可是他还是不敢把救生圈摘下去。

快到中午,我母亲给我们每人买了一桶泡面。我们吃饱喝足了,就又开始下水玩了,我们看别人都拿着一个球,我们也想租一个球,于是,我就让我母亲去租。球来了,我们就争先恐后的抢了起来,哥哥先抢到球,然后传给了我,我在那时候正在发呆,居然被郑龙抢走了球,他又使劲一扔,扔到了他母亲那里,接着他母亲便传给了我。就这样我们渐渐的成了一个菱形,互相传球。

到了晚上,我们依依不舍的走出了游泳馆,我们坐上了19路公交车,半路上公交车发动机还停火了,收费员还让几个男生和我母亲、郑龙母亲下去推车,车开动了,母亲们赶紧上车。到了四平宾馆我们下车,我觉得肚子很疼,就让母亲牵着我走,吃了过桥米线后,我的'肚子更疼了,就让母亲背着我走。

这次我们上游泳馆,玩的都很高兴。

端午节作文篇7

我国传统节日有除夕、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端午节……其中我最喜爱的传统节日是端午节。

到了农历五月初五,人们划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

听老人说,划龙舟是为了寻找跳江的屈原;向江里撒粽子是为了喂饱江里的鱼儿,让它们不要啄食屈原沉入江里的身体,这些都是纪念屈原的形式。

那为什么人们要喝雄黄酒呢?听祖辈们讲,到了每年五月初五蛰伏天,五毒蛇、蜈蚣、癞蛤蟆、蝎子、壁虎,它们就会从冬眠中苏醒出来咬人,所以人们喝雄黄酒来解五毒。

记得我六岁的那年,外公、外婆带我去黄浒乡看划龙舟。沿河两岸和桥上人山人海,外公为了让我能看清龙舟比赛,便将我高高举起,骑在他的`肩上看。当时真是太高兴了!

所谓龙舟,是将船头扎一个龙头,划龙舟的人服装各异,有黄、红、黑,颜色不一,大家头上都扎了头巾,腰间扎了彩带。比赛时,舟首站一位指挥的,两边是划桨的,中间有位敲鼓的,舟尾有一位掌舵的。一切准备就绪,号令枪响,放下拦绳,几十条龙舟像箭一样向前冲去,龙舟后面翻起巨大的浪花,龙舟也渐渐地荡出了我们视线。

端午节真是个热闹的节日。

端午节作文篇8

我喜欢热热闹闹的春节,喜欢团团圆圆的中秋节,喜欢张灯结彩的元宵节,但我最喜欢粽子飘香的端午节。

每当端午节到来的时候,家人忙着包粽子了。妈妈先把浸泡过的粽叶洗干净,卷成漏斗形,再把事先准备好的糯米装进粽叶里,中间加一点豇豆和咸肉等。妈妈心灵手巧,包的粽子既结实又别致,每个粽子的角尖尖的。一个个粽子躺在盆里,活像一个个老佛爷在睡觉。粽子包完后,妈妈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先用大火煮,再用小火慢慢地炖。过了一段时间,整个屋子飘满了浓浓的粽子的香味,粽子炖熟了。焖了一会儿,粽子出锅了,好香啊!我迫不及待地解开粽子,夹一块,放在嘴里尝尝,软软的,黏黏的.,味道真不错。我品尝着妈妈包的粽子,称赞道:“妈妈,您的手艺真不错。”

端午节那天,我们吃粽子时,妈妈还给我讲了屈原的故事,我才知道:端午节,人们都喜欢包粽子,吃粽子,赛龙舟,把米团扔进江里,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我喜欢吃粽子,喜欢看赛龙舟,更喜欢这个我们中国的这个传统佳节。

端午节作文篇9

令人期待的端午节又来喽!每年到了这个时候,我们都能放一天的假期,在家和家人一起享受美味ㄉ粽子。只是今年ㄉ肉粽,我们还来不及包,就送来了二、三十个!因此,就偷懒一下,吃别人送来的喽!虽然没有妈妈亲手包的好吃,但和家人一起享受,味道就是特别美味。

这个时候就要感谢爱国诗人"屈原"啦,因为人们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不让跳下汨罗江的屈原尸体被鱼虾吃掉,所以在江裡投下许多用竹叶包裹的米食(粽子),并且竞相划船(赛龙船)希望找到屈原的尸体,所以现在才会有端午节的诞生。

端午节还有一些特别的`习俗,如:吃粽子、戴香包、挂艾草、划龙舟、立鸡蛋。等等,都是我们的传统文化,端午节不仅是传统节日,更让家人的感情更加亲近喔!所以每年都会放假,让离家乡许久的人们,可以回家去探望亲人。

端午节作文篇10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又叫端阳节、龙舟节。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之前我们学过端午节的习俗是吃粽子、包粽子、划龙舟、插艾草。

今天,我就来讲讲我们端午节的活动:包粽子。首先,要准备粽叶、五花肉、去壳绿豆、花生、糯米、草绳等材料。然后,要煮粽叶、洗粽叶、切肉、泡米、泡豆,准备好这些工序才可以包粽子。我洗干净手,学着妈妈的样子把两张粽叶平放在手上,折起长边,用手压实。接着,将叶子的两端向中间折,用手压实。这样子粽叶就变成了一只开口的`“袋子”。把糯米和其他馅料放入这个“袋子”,再把开口的两边向下折,把馅料包裹住。最后用草绳将粽子捆绑结实就可以了。妈妈说这是长棕的包法。还可以包四角粽、三角粽、宝塔粽。太复杂了,我学不了这么多。最后,拿着自己包的奇形怪状的战斗成果和妈妈包的漂亮的粽子,放在锅里煮了三个小时。出锅的时候满屋清香,我迫不及待地吃了起来。虽然花了很多时间才吃到,但是我很满足。因为我是通过自己的劳动而收获了美味和快乐!

小伙伴们,你们的“端午节”是怎么过的呀?祝大家端午节安康!

端午节作文篇11

中国的节日可多啦!这不,我们刚送走清明节,又迎来了端午节。你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你知道我们古老纯朴的绍兴地区的端午节的习俗吗?

端午节其中的传说之一是为了纪念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屈原,名平,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生于楚威王五年夏历正月初七,卒于楚襄王九年。屈原死后,荆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为恐鱼吃掉,故用竹筒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这就是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

在江南鱼米之乡的绍兴地区的习俗,最让人心动的当然是赛龙舟啦!船头装饰着漂亮威武的'龙头,敲着锣,打着鼓,十二人一队,四、五只龙舟便飞快地游动起来,水花四溅,洪亮的锣鼓声齐声吼着为队员加油;观众也是成千上万,叫的声音大概整个绍兴都听得见呢!

吃着香香的粽子,听着古老的故事,看着欢快的龙舟赛,还有假可以放呢,端午节别提有多开心啦!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