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记作文(8篇)
时间:2024-10-24
时间:2024-10-24
一、教学要求
1。编写作文提纲。
2。按一定的顺序把游览或参观访问中的所见所闻写下来,把印象深的部分写具体。注意各部分的衔接。
二、教例说明
小学生初学作文旨在练习。为使学生受到扎实的基本功训练,促进听、说、读、写能力的形成。在这次作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准备采用综合训练、整体发展的方案,强调教学过程的整体性,完成教学任务注重全面性,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在指导作文的过程当中,按观察、思考、借鉴、实践的程序安排训练。首先,指导学生运用阅读课上学到的观察事物的方法去观察生活;第二运用从习作例文、读写例话中学到的写作知识去写自己的生活,去表达自己的情感,以达到发展儿童语言的目的。
三、教学步骤
(一)作前准备
1。本单元教学开始时,就向学生揭示习作题目,使学生作好心理准备。
说明:这样做是运用心理学观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由无意注意变为有意注意,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求,以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激发兴趣,提高效率。
2。复习课文《天然动物园漫游记》、《游善卷洞》,了解作者是怎样一层一层叙述游览过程的。
3。准备写作素材。
说明:习作前可组织一次集体参观、游览活动,这样便于指导观察和写作;也可以让学生回顾自己去过的地方,努力搜集写作素材,用习作笔记的形式把这些素材记下来。
训练:观察记录
(二)课堂指导
1。作前谈话,引发动机。
你们谁去过天然动物园?当然谁也没去过。
作者把自己生活中的。经历写下来,一方面留给自己,可时时回忆起那有趣的、特殊的经历,一方面介绍给别人,让大家都知道世界上还有这么好玩、奇妙的地方。如果作者不写下来,时间长了,在自己的记忆当中就只会留下一个大概的印象,好多细节就会遗忘了,那多可惜。我们这次练习,把自己游览过的地方写一写,一方面把生活中绚丽多彩的画面有声有色地记叙下来,一方面可以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这多么有意思!
说明:这样安排引起学生共鸣,产生写作欲望,启发作文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2。确定写作材料和中心。
认真思考并回答:你游览或参观了哪些地方?哪个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你有哪些感受告诉别人?
小结:写游记或参观记要有明确的中心思想。你为什么要选这个地方写,要表达什么思想,想说明什么问题?动笔之前,确定好中心思想,才能更好地选择材料。
3。联系课文,学习写法。
①抓住要点:
指导:
A。《游善卷洞》一课作者选择的景点有哪些?他为什么选这几处写?
训练:填表
答案:
中洞:大,动物形象令人惊叹。
上洞:美妙迷人。
下洞:瀑布雄伟壮观,植物形象逼真。
水晶宫:奇特,水路惊险。
B。在写游览或参观过程时,你打算着重写哪些内容?哪些内容略写?哪些内容只作一般的交代?为什么这么打算?
训练:讨论交流法口述自己的想法,小组内互相启发,互相借鉴,教师发现有突出见解的当众公开介绍,发现问题,指出诫勉。
仿上表,将自己选择的景点,按顺序填好。
小结:写游记或参观记,先要安排好大的过程,选材要精,要选那些特色鲜明的景物,或自己印象特别深刻、感受特别强烈的景物。有详有略,不要面面俱到。
②安排段落,理清脉络,列出提纲。
指导:
A。整个活动分几段写?哪一段先写?哪一段后写?是以时间为线索安排材料?还是以地点转换来安排材料?
B。每一段都写哪些具体内容?说明一个什么意思?
C。怎样使一段一段的内容连贯起来?怎样把中心意思一层一层地告诉别人?
训练:
A。填空。学习作者怎样选择每个景点中的具体事物,把自己文中要写的具体事物列出来。
例:云雾、一泓清水、荷花形石钟乳
小结:安排材料,除了注意景点或参观点外,还要注意写清楚每个点里有哪些具体的事物,这样才能不空洞。
B。找出《游善卷洞》一文中表示过渡作用的词句,对照习作例文体会其作用。然后写出自己写作中准备用的表示过度的词、句、段。
C。列提纲。
作文题目_____________
中心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安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学习把重点段落写具体,采用化整为零法。
指导:你看到的这个景物是什么样的?在游览时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将它一一写出来,内容就具体了。
训练:
A。认真阅读下列一段文字,并按要求填在横线上,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
我们看到不远处,斑马成群,灰蒙蒙一片,足有五六百匹!车子慢慢逼近,到了只有20米远,它们还是那样泰然自若,毫不惊慌,有的在安详地吃草,有的竖起耳朵倾听,有的用舌尖舔着同伴,有的在踢蹄撒欢,互相嬉闹……真是千姿百态,逗人喜爱。而且一匹匹都那样膘肥体壮,布满美丽条纹的身躯,在阳光下显得油光滑亮。
这段话里,作者观察了斑马的:
部位:(耳朵、舌头、蹄、身躯)
颜色:(灰蒙蒙、美丽条纹、油光滑亮)
数量:(五六百匹)
神态动作:(泰然自若、安详、竖起耳朵……)
形状:(膘肥体壮)
小结:我们要想把自己的所见写具体,就要分步观察,按一定的顺序把事物的各个部位看全,不遗漏,还要把事物的颜色、数量、形状、静态、动态等方面的特点,有重点地描写下来,这样重点段的内容才会具体。
B。片断练习,把自己文中选的一处景物按上述要求写出来,再和同学交换意见,修改。
C。浏览《游善卷洞》一文,说说作者在游览过程当中听到了什么?想想自己在游览过程当中听到了什么?
D。阅读课文,按要求摘录,体会加进联想和想象后对文章有什么好处?
E。修改自己习作前的观察记录,把重点段落中自己所见所闻写具体,把所感写出来。
小结:作文离不开观察,观察离不开想象。缺乏想象力的观察,是呆板的、肤浅的、乏味的,在观察时进行合理的想象,才可以使事物更具体、更形象,更鲜明、更深刻。
④学生习作。
(三)评改建议
1。评改重点:
(1)习作是否按一定顺序写,条理是否清晰。
(2)各部分之间有没有恰当的过渡、衔接。
(3)重点段是否写出自己的见闻及感受。
2。评改方法:
(1)统观全文,根据要求,分步评阅,落实每一环节的训练目的。
①评观察记录是否认真、具体。
②评提纲构思是否清楚、严密。
③评中心段内容是否写出见闻感。
(2)师评引路,公布标准;互评,互相借鉴;自评自改。
(3)改后,老师将学生作文分类。好的张贴出来,指出不足之处。0
玩了一整天,大家在游览车上还意犹未尽、兴高采烈地谈天说笑,这时,我回想这次校外教学刺激、新奇的点点滴滴……
校外教学这天一大早,同学们鱼贯登上游览车,一路上期待着当天的旅程。一会儿,到了第一站──“中国石油石油展示馆”,展示馆位于中油公司的总部,里面一片宁静,在参观时我发现生活周遭有很多物品都是石油制成的,甚至连胶囊的外膜也是呢!通过解说员的详尽讲解,知道了一些新奇的知识──液化天然气的温度竟然有零下二百六十二度!而一艘载运液化天然气的船造价竟要七十亿元!另外,老师也补充说明,把一滴液化天然气滴在手上,皮肤就会冻到剥落下来,真不可思议啊!
中午在公园悠哉的吃午餐、丢飞盘后,我们又去造访了“防灾教育馆”,首先观赏一部影片,了解烟的危险以及逃生方法,接着便实际体验在浓烟密布的火场如何逃生,我们压低身子循着安全门的指标匍匐前进,虽然知道不是真的火灾,内心还是十分紧张哩!惊魂未定,又要接着体验地震来袭的惊悚。地震不知何时会来,所以一开始摇,大家就跌得东倒西歪,勉强站起来拿安全帽时也一直跌跌撞撞,最后才惊慌地躲进桌子底下,呼!真恐怖哇!
这次石油与防灾之旅真不虚此行,学到从来不知道的宝贵知识,也体验到防灾逃生的方法,我们平时就要居安思危,毕竟“多一分准备,少一分灾害”,只要平时多演练避难方法,真正灾难来临时才能临危不乱!
二零零七年的最后一天,虽是凛冽寒风吹拂,却也阳光普照,我们十八名小记者去区119消防指挥中心参观,令我终生难忘。
我们先参观消防装备,什么切割机呀、什么救身衣呀、什么照明灯、水枪、泡沫枪……令人眼花缭乱,而这些名目繁多的设备都被辛勤的叔叔们整齐地放入消防车。区119消防指挥中心一共有七辆消防车,其中有一辆最大,叫“大功力水罐消防车”,长约七米,高约三米,可装十八吨水。你可想像一下,这车有多大、有多威武。
介绍完装备,消防叔叔问我们:“如果家中起火,应该怎么办?”大家叽叽喳喳起来,有说应该先救火,有说应该大叫救命……消防叔叔笑了笑:“其实我们应该先打火警,再躲进卫生间,用湿毛巾捂住鼻子,从窗户大声呼救,并逃生。”
我们又去参观他们的房间,只见被子折得像豆腐块,鞋帽放得整齐划一,被单一尘不染。大家惊叹不已,连声说道:“好整齐、好干净、好漂亮。”消防叔叔和颜悦色地说:“不难,不难,天天练习,也能和我们一样。”
接下来,消防叔叔带我们到车库:“来看看我们从穿衣、下楼、上车到把车开出来要用多少时间。”说完,按响铃,只听“咚咚咚咚”、“啪嗒啪嗒”、“砰”、“嘀呜嘀呜”一连串声音,消防车已经开出来了,只是短短20秒而已。如果是我,穿衣服都要半分钟以上。一阵掌声响起。
最后是灭火表演。他们往一个盆里倒油,拿一个火把点着,熊熊火焰燃烧起来,十米开外都可感觉到火的威力。浓浓的烟雾也窜了起来,足有十来米高。一个叔叔手提泡沫灭火器,喷了几下,火被熄灭了。行动如此迅速。又有一个叔叔将煤气罐打开,烈火喷了出来。要表演的叔叔却说:“大点儿,再大点。”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此时,火已经喷出约一米了。只见叔叔拿着湿毛巾,伸向开关,三下五除二就搞定了,动作标准,行动迅速。大家都长长舒了一口气。
天色渐晚,红霞满天,我们拍了张影留念,才和消防叔叔们道别。
20xx年暑假,鑫园小学五一班雏鹰假日小队成员:孙天尧、黄敏宣、张振兴、吴苏阳和我—费清然一起去参观雨花台纪念馆。我们从南门进入了雨花台,只见草坪上芳草如茵,山坡上桃红柳绿、夏意盎然。蝴蝶、蜻蜓惬意地飞翔,有的一群一群相互追逐,有的围着花丛打转。虽然这里风景如画,但是空气十分沉闷,来到这里的人们都怀着一种敬畏之心,瞻仰那些为国牺牲的烈士们,是他们,才让我们的祖国成功建立;是他们,才让我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我们顺着山路往上走,来到了忠魂亭,忠魂亭位于雨花台的山顶上,用花岗石砌成,十分雄伟壮观,上面刻满了浮雕,浮雕的主题为"狱中斗争"和"刑场就义",涵盖了英烈威武不屈、悲壮卓绝的历史风采。
我们继续前进,走进了肃穆的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坐落在雨花台烈士陵园南端的任家山上,整个建筑面积大约6千平方米,是一座既有中华民族风格又具现代气息的壮丽建筑。这里陈列着127位为了祖国英勇献身的烈士。正如周恩来所说的一句话:“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一些著名战役也以油画、投影、雕塑等等方法展现出来,比如韦岗保卫战等,展现了在那艰苦卓绝的岁月里,先烈们浴血奋战的英勇精神。
如果我们是祖国的花朵,那些革命烈士就是舍弃自己,浇灌我们的甘露,我们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守护着我们啊!所以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今天,好好学习,努力上进,回报祖国,不辜负先烈们洒下的热血与期望!
写游记、参观记和集体活动要注意确定明确的中心并围绕中心选材,记叙要有详有略,点面结合,要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位置转移的方法组织材料。
第一,注意文章要有明确的中心,要紧紧围绕中心选材,防止写成流水帐。比如写“春游颐和园”吧!颐和园里有山、有水、有花草树木、有亭台轩榭等众多的古建筑,大家又会在一起做游戏、午餐……一些古建筑曾被侵略者烧毁过,而从整体看,这精巧的园林又体现了劳动人民高超的智慧。可’写的内容太多了,在短短的文章中,不可能也不必要面面俱到。这样,就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比如中心确定为颐和园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的体现。那么,选材时就要处处注意体现这一点。又比如,中心确定为我们在颐和园做了一次有意义的军事游戏,培养了大家勇敢顽强的精神,那么,选材时,写建筑就成为次要的了,就要选我们怎样做游戏的材料写。
第二,要处理好材料的详略,注意点面结合,详略得当。比如写参观一次展览,任何一个展览,都会有许多展品,这些展品不可能都一一写到。写作时,就要有详有略,最能表达中心的材料详写(即点上详),其他则用一两句带过(即面上略)。点上详,会给人突出的印象;面上略,会给人全貌的认识。确定详略的依据是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
第三,这类作文,都应采取顺叙的写作顺序。即依振据时间的先后来写,先做什么,先到了哪里,后又做什么,后又到了哪儿,都要用明确的词语交代清楚。实际上,是把时的推移和地点的变化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读来头绪清楚。
第四,以使用记叙的表达方式为主,同时也要兼用用说明、议论和抒情。比如写参观记,要对展品做介绍,就需要说明。要讲这次展览有什么意义,就要用议论,要表达自己的感情,就要用抒情。但说明、议论和抒情都要适可而止。因为这类文,是以记叙为主。
第五,文章可用两个标题。主标题用来突出中心。如写秋游香山。主标题可用“香山红叶好,霜重色愈浓”,副标题可用“秋游香山”。副标题用来说明游的是什么地方。
上面提到的,是写这类作文需要注意的共同问题。具体写作时,要因人而异,可以有多种多样的写法,多种多样的形式,如有时可用日记的形式,有时可用书信体。
茅山,在江苏省句容市,是个远景闻名的旅游胜地。
走进茅山,只见一座大山巍然屹立在我们面前。啊!这就是茅山!只见它被一团白雾包围着,若影若现,忽近忽远。我高兴极了,连蹦带跳的冲了过去。
我们来到茅山顶上,鸟瞰下方,只见山脚下有着一座座小巧玲珑的房子,一行行,一列列,显得错落有致。一层层白雾环绕着房子,好似披上了一层白纱,格外好看。
我们在山顶上任意游荡,不知不觉间,来到了龟池。龟池里大大小小的乌龟大概有十几只,他们互相嬉戏、游戏,水面泛起了一朵朵白色的浪花。有几只乌龟大概是不好意思面对这么多客人,躲到石头下面去了。龟池正中的池壁上有个龙头,龙头上方好似一个盘子,很多游客都在向盘子里投放人民币、铜钱。
离开龟池,走进一座大庙里。庙里陈列着许多佛像、壁画和飞天。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挺着大肚子的弥勒佛,还有神态庄重的的佛祖······我们上了香,拜了礼,便向庙的深处走去。
刚踏进庙的深处,就被一种神秘的力量给感染了。这里的每个人都神态庄重,我偶尔说笑了几句,见其他人都若无旁人的上香,便不免有些尴尬了。我们好不容把手中碗口粗的香点着了,却要扔进一个大火坑里,我不免觉得有些可惜。但见其他人都这样做了,我们便也把香扔进火坑里。青烟缭绕,那烟火发出的淡淡清香,只冲云天,遮天盖日。离开寺庙,似乎还能闻到那淡淡的清香。
茅山真不愧是个旅游胜地!
今天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们在学校集结队伍,由路队长带领,前往文化馆参观书画展。
走到文化馆门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六个大字:安定区文化馆。老师带我们来到四楼,进入右侧的一个门,来到展室。在展室多面墙壁上,挂满了大大小小各不相同的字幅和画,其中,让我感受最深的莫过于素描画《荷马》了。
画中,荷马带着一顶帽子,鼻梁坚挺,面容坚毅,看向远方,在白花花的胡子上,嘴微微张开,好像在这神圣的时刻,将要宣布着什么。这幅画让人看得捏不住心神,心里不由得出现了一幅画面……
荷马是约前9至8世纪的古希腊盲诗人。相传记述公元前12~前11世纪特洛伊战争及有关海上冒险故事的古希腊长篇叙事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即是他根据民间流传的短歌综合编写而成。还创作了《荷马史诗》,“荷马时代”因此得名。
通过这次参观,我不仅认识了荷马,还认识了荷马的精神,我一定要向荷马学习,奋发图强,将来报效祖国!
4月12日上午,我们小记者,在习习春风中参观了县国税局。这次参观让我们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受益非浅。你想知道我的历程吗?那就随我来吧。
一走进税务大厅,我们首先认识的是税务宣传员——阳阳。在阳阳的背后是一轮红日代表着天空,脚下是一抹蓝色代表着海洋,蓝色下面的一抹黄色寓意大地。它告诉我们,税务与我们息息相关,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税务。
今天让我记忆犹新是,“我是小小税宣小志愿者”活动,这个活动有很多的内容,不管是艾黎税官演讲的内容,还是吴阿姨讲课的内容,看《2017国税工作》专题片内容,《李白梦游无税国》内容等都是围绕“税”这个字,拓展话题,真得学到有关纳税的好多知识。
然后,我们在税务局讲解员的陪同下,集体参观了县国税局的荣誉室、宣传室、办税服务大厅等各个地方。讲解员给我们详细介绍了县国税局的发展历程,它从小到大,历经风风雨雨,改变了许许多多,但唯一没有改变的是税务人的坚定信念。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半天时间很快过去了,我们在依依不舍中离开了国税局。
这次参观让我明白了税务工作的重要性,税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是对税务工作的充分体现。我要从我做起,做一名小小税务宣传员,将“依法纳税光荣,偷税漏税可耻”的理念传播到身边的每一个人,让每个人都来积极纳税。
上一篇:端午节优秀作文(整理10篇)
下一篇:参观记作文(6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