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端午节的作文(整理7篇)
时间:2024-11-23
时间:2024-11-23
清晨,我被一阵阵的粽香诱醒了,我睁开朦胧的双眼,啊!今天是端午节,我喜欢的粽子终于可以吃到了。
我洗漱完毕,走到餐桌前,餐桌上有油条、菜角,还有我爱吃的粽子。我拿起一个粽子,先把它身上缠的线解开,然后把粽子碧绿的外衣脱掉,露出了一个三角形的白白胖胖的粽子。我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黏黏的、软软的、甜甜的。吃完一个,我感觉不太过瘾就又拿了一个粽子剥完吃了起来。我还想再吃时妈妈却说:“粽子不要吃太多,吃多了会消化不良的。”我只好无可奈何地放下了。妈妈看我那么喜欢吃粽子,就给我讲起了端午节的'由来。
战国时期,楚国有个叫屈原的爱国诗人,楚王相信奸臣的话,把屈原削职流放,不久,屈原听说楚国被围困了,悲痛不已,最后抱着石头投汨罗江自杀了。人们为了纪念屈原,就把这一天定为端午节。
从2008年国家把每年的五月初五这一天定为法定假日。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有很多习俗,比如:赛龙舟、佩戴香包,香包里面还有朱砂、香料、雄黄,据听说这些材料可以驱虫辟邪。俗话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为了防止蚊虫叮咬,端午节还有插艾的习俗呢,
这真是一个愉快的端午节,既能吃到美食,还能和家人团聚在一起,我要珍惜每个与家人团聚的日子!
再过四十天就是端午节了,每年奶奶为了让我早点吃上粽子,早早地就把糯米发好了。我的家乡农历四月二十八是粽叶会,奶奶买上粽叶,做好包粽子的一切准备。
到了五月初一,家家户户贴神牛,挂艾叶。妈妈用五色线拧成一股栓到我和妹妹的'脖子上、手腕上和脚腕上。听老人说这是为了辟邪。这辟邪的五色线是有规定的,颜色分别为红、黄、蓝、绿、紫。妈妈用硬纸片折成手工粽子,再用同样的五色线缠成漂亮的颜色,挂在我的扣环上,邻居们看到漂亮的手工粽子纷纷夸赞不已。
到了初二就是奶奶包粽子的日子了。一大早奶奶起来把发好的糯米淘好,粽叶和枣洗好,准备就绪后,妈妈和奶奶一起包。不到一会就包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想吃,奶奶说:“得煮好了才能吃。”我说:“要煮多长时间啊!”妈妈说:“两个小时。”真难熬的两个小时啊!
过了一会儿,我闻到了粽子的香味,啊!好香啊,我口水都快流出来了,终于等到了两个小时。我津津有味的吃着粽子,手里一边还竖起大拇指呢。啊,我好想留住端午节啊!
今天是端午节,爸爸带我去玩。
上午,爸爸骑着摩托车带我去奶奶家玩,这车风风火火地向奶奶家驶去。不一会儿,到了奶奶家,我一下车便叫冷,慈祥的奶奶拿来一件外套为我穿上,穿上后果然暖和多了。我问奶奶:“姐姐在哪呢?”奶奶说:“别理她!”我又问:“那我跟谁玩呢?”奶奶又回答说:“这不是现成的小宝宝陪你玩嘛!”我只好极不情愿地跟玮佳(两岁的小妹妹)玩了,不过,还是玩得挺开心的'!
吃完午饭,我与爸爸在奶奶门口打起了羽毛球,首先我发球,把球打到了线那边,爸爸第一次打时,忙得不知所措,球快掉地上来了,他才慌忙跑过去接球,可惜,球已掉在了地上。爸爸输了一分!我鼓励他说:“爸爸,做事要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爸爸得到了鼓励,果然接到了第二球。
羽毛球比赛让我们大汗淋漓,在这炎热的夏天里,运动之后吃根冰棒解解热真的很爽。我们又去了体育场,没一会儿,我来了个猴子爬树,哥哥来了个倒挂金钩,爸爸在打篮球。原来我们在体育方面各有各的擅长项目。
啊!今天可真快活呀!能在奶奶家打羽毛球,吃可口的冰棒,能在体育场表演自己擅长的体育项目绝招,可真是爽快极了。
今年的端午节到了,但比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传统节日也放假了,这可乐坏了我们这些整天读书的学生,但在这放假期间,更让我们学到了更多的知识。
端午节那天,我们一家到亲戚家去吃晚饭,这一去还真学到了不少呢!
在吃饭前,姑姑给我们每人发了一个鸭蛋;吃饭时,大人放弃了自己喜爱的白酒,而是每人先一杯雄黄酒;吃完饭,姑姑还给我们小孩每人一个粽子。我拿了一个赤豆粽,那香甜的糯米红红的赤豆再加上雪白的砂糖,真是让人陶醉呀!
我突然想到了些问题:为什么再多按误解要做这么多事儿?怎么会有端午节的呢?我想去问大人,可看他们聊得热火朝天的,也没去打扰他们,心里暗想:求人不如求自己,说干就干!
我首先打开电脑,搜索问题。啊哈,终于找到了:端午节那天人们赛龙舟、吃粽子是为了屈原。我国伟大的诗人屈原在那天投进江河,龙舟竞渡是为了捞救投汨罗河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投进江河,是为了让鱼蛟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
我还了解到,南方一些少数民族过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和雄黄酒。无论南方北方,这一天还要用雄黄在儿童的额头上画个“王“字,和佩戴五颜六色的香囊。
我们边吃粽子变长:“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带香囊。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啊,这真是个五彩缤纷的端午节!
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但我最喜欢的还是传统节日中的——端午节。
端午节传统习俗是吃粽子。快到端午节了,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着包粽子活动,大人们先把两片竹叶叠在一起,然后放入糯米等各种调料,包成立体的三角形,再用细绳缠紧。粽子的口味有很多,如:加糖的,肉馅的,还有加蛋黄的等等就连粽子的形状也是各种各样的,如:圆形,三角形……让我看的眼花缭乱。过了一会儿,妈妈把包好的粽子拿来蒸,过上半个钟头,妈妈把粽子放到桌上,我看到粽子像一个小胖娃娃,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粽子,拨开它的竹叶,我又看到里面的糯米从肉色变到黄色,我情不自禁的尝了一口,啊!好吃的无法形容……忽然,我听到外面传来了一阵阵“嘿哟”,“嘿哟”的.呐喊声,我连忙从窗口望出去,只见湖里的龙舟上一个人在擂鼓,还有八个人在划浆,而且比赛队员都整齐有规律地呐喊着,划动着,个个都生龙活虎,并且精神抖擞。看那一艘艘龙舟就像一支支发射出去的利箭一样向前冲去。在岸上的啦啦队员们也都大声的喊着;“加油”,“加油”!龙舟听到大家为它喊“加油”似乎变得更快了。
啊!端午节既能吃上美味的粽子,又能看上精彩的赛龙舟比赛,真是趣味无穷啊!我真希望每天都是端午节那就好了!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传说是为了纪念历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为此还有一首端午的儿歌:“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
赛龙舟,端午节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不舍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船以纪念,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儿吃掉屈原的'身体。
这天,在溱潼河边早已人山人海了,周围都有小商铺开着。“嘭”发令枪一响,每条船都像箭一样冲了出去。在一旁的观众们也是十分紧张,有的人撕心裂肺的大喊“加油”,有的人把脸憋得通红,有的人在比赛还没有进入高潮时,衣衫就已经被汗水浸湿了。
终于,比赛到了高潮,敲鼓手敲的鼓声越来越快,龙舟的速度也越来越快。突然,一只“领头羊”出现了——五号龙舟,只见划手们脸全都成了“西红柿”,汗流浃背。一马当先的他们可没有骄傲,而是径直向终点冲去。可后面也不甘示弱,立即快马加鞭,究竟鹿死谁手还不为所知。
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到了,五号龙舟的船头冲到了终点,获得了第一名。船员梦又蹦又跳,开心的抱在了一起。
在这热闹的比赛中,我懂得了,团结就是力量。下一年,五号龙舟还会是冠军吗?
农历五月初五,是家乡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每到这天家家户户都要举行相关仪式,来纪念这一特别的日子。
端午节的来历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伟大的诗人屈原。据记载,公元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却无能无力,他心如刀割,于五月初五投汩罗江而死。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到汩罗江边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船在江里打捞屈原的尸体。百姓又害怕江中的鱼、虾、蟹吃屈原的真身就把饭团等食物扔进江中。后来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等风俗,以此来纪念屈原。
我们北方没有龙舟可赛,但喝酒,吃米糕,吃粽子的习俗还是有的。每年五月初五,人们总要包粽子,做米糕,炸油饼。孩子们在这一天兴,因为米糕,粽子一年里是不多吃的。老人们对这一节日,是一定不会马虎的.。孩子们也常念叨,什么时候过端午节,几时才能吃粽子、米糕,那份感情,那份期盼是那样真切。
包粽子,做米糕一般在农历五月初四的晚上。米糕,粽子不容易熟,要煮一夜。孩子们总是在期盼中进入梦乡。第二天一早,孩子们端着米糕,拿着粽子一边吃一边谈论谁家的粽子、米糕好吃,谁的妈妈的手艺好,那情景真让人羡慕。
我总是期盼端午节的到来,为那香甜诱人的米糕着迷。
上一篇:《认知觉醒》读后感(整理10篇)
下一篇:懂得感恩作文(5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