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哲理故事收集(7篇)
时间:2024-12-03
时间:2024-12-03
《邱吉尔的长寿秘诀》
邱吉尔不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著名人物,而且是英国历任首相的长寿者,他整整活了90岁,他长寿的秘诀之一就是善于睡眠。
邱吉尔精力充沛,一向是大干、酣睡。在其任职期间,正处第二次世界大战,局势极不稳定,瞬息万变,国事极其繁忙。他日理万机,每日睡眠时已精疲力尽,躺下便睡着,从不失眠。他常对记者说:“我每天大约在半夜三点睡眠,上床时如释重负,睡得很香。”
早八点左右,邱吉尔醒来后,先是躺在床上看看报纸、电报和其它急件,然后接见来访者,向各部和参谋委员会口授命令、指示,直到中午才起床。邱吉尔在介绍长寿经验时说:“如果有地方坐着,我绝不站着,如果有可能躺着,我决不坐着。”
邱吉尔每天还保持一个多小时的午睡,以便养精蓄锐,使晚上精神充沛。他常常向周围的人们宣传午休的好处,劝他们向自己学习。因而效法他的很多,据说美国总统肯尼迪、里根等就曾模仿过他的午睡方法。
除此之外,邱吉尔还分喜欢运动,常常在午睡前后和晚饭前后骑马、打棒球、画画、观赏动植物,有时还砌一会墙,做到动静结合、劳逸结合。
大道理:能让内心保持宁静的人,才是最有力量的人。“神静而心和,心和而形全;神躁则心荡,心荡则形伤。”一个人心浮气躁时,方寸已乱,必然会导致举止失常,进退无据,会失去正确的判断力。反之,心静神定,泰然自若,你便听不到外界的喧嚣和嘈杂,为人处世就不会失于轻率。每临大事有静气,方为大家风范。
名人故事:
汉代名臣张良。
年轻时,一次在过石桥时见一位老人把自己的草鞋丢进了湍急的河水之中,老人叫张良捡回,张良出于对老人的尊敬捡回了鞋。
可谁料,当他刚把鞋递与老人时,老人却又顺手将鞋丢进了河里,并再次让张良去捡。
于是,张良不厌其烦地捡草鞋。
这样,一连三次,最后张良终于将草鞋恭恭敬敬套在了老人脚上。
老人满意地会心一笑,通过这件小事,老人看出了张良的道德操行,遂将闻名于世的《太公兵法》传授给他。
此后,张良辅佐刘邦,为他出谋划策,最后一统天下。
人生感悟:
耐心和容忍是成功所必备的德行,而一个人的美德就是从细微的小事中体现出来的。成功的人能够包容一切,往往有足够的耐心与毅力,去做好每一件小事,从而发展他的事业,最终走向成功。
《苏格拉底的遗憾》
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在临终前有一个不小的遗憾——他多年的得力助手,居然在半年多的时间里没能给他寻找一个最优秀的闭门弟子。
事情是这样子的。苏格拉底在风蚀残年之际,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就想考验和点化一下他那位平时看来不错的助手。他把助手叫到床前说:“我的蜡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你明白我的意思吗?”“明白”,那位助手赶忙说,“您的思想光辉是得很好地传承下去……”
“可是,”苏拉格底慢慢悠悠的说,“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传承者,他不但要有相当的智慧,还必须有充分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这样的人选直到目前我还未见到,你帮我寻找和发掘一位这样的人。”“好的,好的。”助手很温顺很尊重地说,“我一定竭尽全力地去寻找,以不辜负您的栽培和信任。”
半年后,苏格拉底眼看就要告别人世,最优秀的人选还是没有眉目。助手非常惭愧,泪流满面地坐在病床边,语气沉重地说:“我真对不起您,令您失望了!”“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自己。”苏格拉底说到这里,很失意地闭上了眼睛,停顿了许久,才又不无哀怨地说:“本来,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只是你不敢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给忽略、给耽搁、给丢失了……”话没说完,一代哲人就永远离开了他曾经深切关注着的这个世界。
那位助手非常后悔,甚至后悔、自责了整个后半生。
哲理:只有自信,才能面对人生的艰辛,岁月的苦楚,抹去你悲伤的眼泪,燃起希望之火,用整个身心趟出一条成功的路。
宋时,张咏在成都,听说寇准当宰相的消息,告诉他的属官说:"寇准确是罕见的人才,可惜他的学问还不够。"这话很快传到了寇准耳里,他觉得张咏的话是有道理时。后来,寇准出任陕西,张咏恰好去官从成都回来,寇准供设帷帐,盛情款待。张咏将要回去,寇准亲自送到城郊,临别-德育名人小故事
时问道:"您有什么教导我吗?"张咏见寇准恭恭敬敬,尊重比自己职位低的人,心中暗暗赞赏。他说:"《霍光传》不可不读!"
寇准不明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回到家里,找出《霍光传》认真研读起来。当读到"不学无术"一句,不禁笑了起来,恍然道:"这就是张咏说我的那句话了。"
经典名人哲理故事5:富兰克林。填写《美德分类表》著名的科学家富兰克林为了培养自己节制、恬淡、守秩序、果断,俭约、勤勉、真诚、公平、稳健、整洁、宁静、坚贞、谦虚的美德,特为自己制定了一张《美德分类表》,并且每星期预备一本册子,把这十三种美德记录在册,随后画出七行空格。每到晚上,都要做一番自省功苦,如果日间犯了某一过失,就在相应的空格子里记上一个黑点。过了一个星期,再换一本册子。他希望通过常年累月的自我反省,能够消灭这些代表缺点的黑点。
我们不认为每个人都有必要制订富兰克林那样一个分类表,更不认为这是改变不良道德的唯一形式。但我们要效仿富兰克林"慎独"的道德修养方法,在无人监督的时候,在-德育名人小故事
细微之事、意念萌动无人察觉之时,也能自觉地按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实行自我监督。
音乐家鲁宾斯坦经常到好友画家毕加索的画室看他画画。一次,鲁宾斯坦在好几个月内看到毕加索不断地在画同样的东西。背景就是阳台的铁栏杆,近景就是一张桌子、一瓶葡萄酒、一把吉他。
当毕加索画了将近五十幅同样的作品后,鲁宾斯坦不耐烦地问:“每一天都描绘同样的静物,难道你不厌倦吗?”
毕加索反问道:“你不觉得自己在说废话?难道你不知道,每一分钟都就是不一样的'我,每一个钟头都有新的光线,每一天虽然看同一瓶酒,但我能够从中看到不一样的情况,看到不一样的酒瓶,不一样的桌子,不一样的世界里的不一样的生命!在我的眼睛里,这一切都就是不一样的。”从此以后,鲁宾斯坦在重复弹一首歌时,皆可弹出不一样的韵味。
哲理:如果你已经准备好,请拿出虚怀若谷的胸襟,学会换位思考,你会发现,此时世界原本能够如此美丽,生活原本能够如此丰富,精神原本能够如此充实。
上个世纪初,有一个犹太少年,他做梦都想成为像帕格尼尼那样伟大的小提琴演奏家。他一有空就练琴,可是,就连他的父母都觉得这个可怜的孩子拉得实在太蹩脚了,完全没有音乐天赋。
有一天,少年去请教一位老琴师。琴师说:“孩子,你先给我拉一首曲子听听吧。”少年拉了帕格尼尼24首练习曲中的第3首,简直破绽百出。一曲终了,老琴师沉吟片刻,问少年:“你为什么特别想拉小提琴呢?”少年说:“我想成功,想成为帕格尼尼那样出众的小提琴演奏家。”老人又问道:“那你拉琴快乐吗?”少年回答:“我非常快乐。”
于是,老琴师把少年带到自家的花园里,对他说:“孩子,你现在非常快乐,说明你已经成功了,对不对?你拉小提琴的目的是为了成功,获得快乐,而你现在已经是这样,那又何必非要成为帕格尼尼那样伟大的人?你看,世界上有两种花,一种花能结果,一种花不能结果,可它们同样美丽,比如玫瑰,比如郁金香,它们在阳光下开放,虽没有任何明确的目的,但这也就足够了。这才是成功的境界,一种大智慧!”
老人的一番话,让少年恍然大悟。于是在后来的日子里,少年不再对拉小提琴那么狂热了,只把它当作调节生活获得快乐的一种活动。他做什么事都变得从容冷静起来,不再去刻意地追求成功了。
20年后,这个少年成了名震天下的物理学家。他就是影响世界的伟人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当机立断
电脑名人王安博士生称影响他一生最大的教训是6岁时的一件事。
一条,王安走在树下,突然,一个鸟巢掉在他的头上,从里面滚出一只小麻雀。他很喜欢它,于是连鸟巢一起带回家。走到门口,忽然想起妈妈不准养小动物,他只好轻轻把小麻雀放在门后。然后走进屋内,请求妈妈允许。
在他的哀求下,妈妈破例答应了他,他兴奋地跑到门后,却发现小麻雀不见了,一只黑猫争议有未尽地擦拭着嘴巴。
这件事让王安得到一个很大教训,只要自己认为对的事情,不可优柔寡断,必须马上付诸行动。
不能作决定的人,固然没有做错事的机会,但也失去了成功的可能。
上一篇:妈妈给女儿的一封信(整理10篇)
下一篇:难忘的暑假作文(4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