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械设备范例(3篇)

时间:2024-03-05

起重机械设备范文

根据区委、区政府的要求和工作部署,为了进一步巩固强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成果,推进全街道安全生产工作,经研究决定在2012年继续深化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按照上级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和全面建设“平安”的总体部署,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突出重点,标本兼治,建立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促进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稳定好转。

二、工作目标

通过专项整治,各村居、各有关部门的安全生产监管进一步到位,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业主的安全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安全防范措施进一步落实,安全事故特别是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

三、整治内容

(一)“三合一”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

强化各村居(驻村干部)、各有关部门消防安全责任,明确职责,齐抓共管,认真落实新、改、扩建工程消防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对未通过消防审核和验收的企业建筑用房,依法责令停产整改。加大对塑料制品、木制工艺品、服装鞋帽、休闲用品、彩灯等行业的监管力度,对原材料堆放不规范、消防设备不全、消防通道不畅的企业,予以限期改正,对存在“三合一”现象的企业要坚决予以停产停业整顿,并给予相应处罚。

(二)起重机械安全专项整治

加强起重机械使用单位的安全意识,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明确相关人员的责任。对全街道所有起重机械按危险程度进行分类,加强管理,对属监管范围的起重机械严格执行使用许可制度,对不属监管的起重机械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加大打击非法安装、使用起重机械行为,规范起重机械使用秩序,加强对起重机械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训,严禁无证人员上岗操作。

四、职责分工

街道安监、公安(消防)、经贸、机关各单位要在街道安委会的统一领导下,各负其责,相互协调,密切配合,认真抓好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务求实效。

(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重点抓好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经营、使用和工业企业用电安全专项整治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综合监管职能,及时协调处理各项专项整治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协同有关部门加强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源头管理,督促各有关单位建立和健全安全管理制度。配合有关部门对安全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制度不落实、事故隐患严重的单位开展清理整顿。

(二)公安消防部门要摸清全街道“三合一”企业的基本情况,强化消防安全的源头管理,指导、督促相关单位严格把好建筑工程消防设计防火审核关,对存在“三合一”的企业采取有力措施,严格按有关规定对其实行关停和搬迁,有效遏制“三合一”企业的滋生和回潮。

(三)工业部门加强对起重机械使用单位的安全监管,负责对起重机械使用单位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协调摸清全街道起重机械使用企业的基本情况。指导、督促各单位建立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对非法安装、使用起重机械的采取有力措施,严格按有关规定对其进行停用或拆除,有效遏制非法安装、使用起重机械现象的回潮。

(四)按照专项整治工作内容,各单位要充分发挥行业监管职能,积极配合,密切协同,加强对本行业、本系统所属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加强源头管理,强化责任落实,严肃查处本行业本系统的各类违法违章行为,有效防止各类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街道各单位和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深化专项整治工作的领导,进一步明确职责,制定相应专项整治工作意见,及时掌握本辖区安全生产动态,落实安全生产措施,确保专项整治工作顺利实施。

五、工作方法

(一)成立专项整治工作小组。建立整治小组联系街道各工作片制度,协调配合各工作片开展工作。

(二)明确职责,加强协调。各有关单位要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认真抓好本辖区整治工作各项任务的落实。驻村干部排查对象为本村(居)内所有企业、个体工商户,做到不留死角,不走形式。

起重机械设备范文

从多起起重机械事故调查分析可以看出,建筑起重机械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管理方面的原因①机械使用单位不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对机械安全检查和验收走过场,流于形式,对起重机械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不能及时发现和整改。②设备产权及安装、维护单位管理能力低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健全、不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履行,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主要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等安全意识淡薄,起重机械安装不规范、维护不到位。③监理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对起重机械安全监理不到位,不履责。④建设单位不关心现场使用设备的安全性能,不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5)安全监管单位监督检查工作不到位,监督不得力。

2.操作方面的原因操作人员安全意识不强,安全生产技能不高的问题比较突出。有些操作人员没有接受专业培训,不具备特种设备操作资格,对机械性能不熟悉,不能及时发现机械异常,对机械带病运行视而不见,不清楚操作规程,经常性误操作,有的甚至违规野蛮操作,这都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3.机械安全性能方面原因目前,建筑施工起重机械安全性能都不太高。机械设备上很少有应用现代高科技技术保证设备使用安全的装置,机械设备出现异常和故障不能自动报警提示,有些机械设备工艺老化落后。起重设备流通领域也存在一些问题,市场上供应的设备质量参差不齐,有些根本达不到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安全性能没有保障。一些质量低劣的起重机械由于价格便宜被不法商人带入建筑施工现场,为建筑施工安全埋下隐患。

二、减少事故发生的对策措施

建筑起重机械安全事故每年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应该加以防范。要减少建筑起重机械安全事故,必须从多方面入手,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才能取得成效。

1.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现阶段,我国建筑起重机械管理还比较混乱。各地、各企业管理模式不一,有的是建筑施工企业自有设备,有的是租赁设备,安装拆卸单位又是独立资质,设备管理的责任不清,管理缺失。要将起重设备管理到位,必须彻底改变当前这种乱象,严格落实各个责任单位安全生产职责。推行起重机械租赁、安装、拆卸、维护保养由一家单位总负责的“一体化”管理模式是一种较好的选择。“一体化”管理可以比较清晰划定单位责任,有利于提高起重机械管理专业化程度。同时,要加强起重机械安装、使用、拆卸过程管理,严格审查安装、拆卸专项方案,按照相关规范认真做好机械设备的检查验收,不让设备带病运行。

2.加强起重机械操作人员管理严格执行起重机械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制度,杜绝蛮干误操作。引导企业将特种作业人员吸纳为自有固定岗位职工,加强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其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尽量减少人为失误造成事故。

起重机械设备范文篇3

一、特种设备岗位职责:

(二)、车间设备主任及设备管理人员职责。

1、组织贯彻执行上级部门关于特种设备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

2、全面负责车间特种设备使用管理工作。

3、建立车间特种设备管理体系,制定规章制度,并经常督促检查其执行情况。

4、制定特种设备定期检验计划和修理改造方案,并督促检查其执行情况。

5、经常深入现场,查看特种设备使用状况。

6、组织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分析,找出原因,制定防范措施。

7、组织做好特种设备使用管理基础工作,建立特种设备技术档案。

8、抓好操作人员、检修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和考核工作,提高操作人员、检修人员的技术素质。

(二)、车间操作人员职责。[找材料到文秘站-网上服务最好的文秘资料站点]

1、认真执行特种设备操作规程、安全管理制度。

2、精心操作,防止超温、超压、超载运行,如实填写运行记录。

3、健全安全生产,经常检查安全附件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4、按时定点,定线巡回检查。

5、认真做好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

6、坚守岗位不得擅自离岗、脱岗,不做与岗位无关的事情。

7、努力学习操作技术和安全知识,不断提高操作水平。

8、操作人员必须持有相应的特种设备操作证才能上岗。

二、特种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1、特种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必须做到正确使用,精心维护和坚持日常保养。

2、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操作人员不得擅自拆除和损坏特种设备安全附件。

3、操作人员在正常操作状态下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查明原因,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并及时汇报设备主管。

4、认真执行巡回检查,及时填写操作记录,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5、保持特种设备整洁和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

6、开展“完好设备”及“无泄漏”活动,实行日常维护和日常保养的双包责任制。

三、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制度。

(一)特种设备发生事故时,必须按国家《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事故处理规定》进行处理。

(二)特种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向上级部门上报,按《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开展救援,严格保护事故现场,采取措施抢救伤员和防止事故扩大。

(三)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事故发生单位、联系人、联系电话。

2、事故发生地点。

3、事故发生时间。

4、事故设备名称。

5、事故类别。

6、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以及事故概况。

四、特种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一)桥式起重机安全操作规程。

1、在下列情况下,操作人员应发生警告信号。

(1)起重机启动后即将开动前。

(2)在起吊、下降吊物时。(汽机房桥式起重机)。

(3)吊物在吊运中接近地面工作人员时。

(4)起重机在吊运通道上方吊物运行时。(汽机房桥式起重机)。

(5)起重机在吊运过程中设备发生故障时。

2、不准用限位器作为断电停车手段。

3、严禁吊运的货物从人头上方通过或停留,应使吊沿吊运安全通道移动。

4、起重机司机要做到“十不吊”。

(1)指挥信号不明确或违章指挥不吊。

(2)超载不吊。

(3)工件或吊物捆绑不牢不吊。

(4)吊物上面有人不吊。

(5)安全装置不齐全或动作不灵敏、失效不吊。

(6)工具埋在地下与地面建筑物或设备有钩挂不吊。

(7)光线阴暗视线不佳不吊。

(8)菱角物件无防切割措施不吊。

(9)斜拉歪线工件不吊。

(10)危险物品(如氧气瓶、乙炔瓶)不吊。

7、起重机完毕后,应遵守的规则。

(1)应将吊钩升至接近上极限位置的高度,不准吊挂吊具、吊物(汽机房起重机)。

(2)应将抓斗放在地面上,不得在空中悬吊。(渣池起重机)

(3)将起重机小车停放在主梁远离大车沿触线的一端,不得置于跨中部位,大车应开到固定停放位置。

(4)所有控制品应回零位,将紧急开关断开,拉下保护柜刀闸。关闭操作室门后下车。

(5)露天工作的起重机大、小车,特别是大车,应采取措施固定牢靠,以防被大风吹跑。

(6)操作工下班时,应对起重机进行检查,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检查情况记录在操作本上。

(二)压力容器安全操作规程。

(1)认真执行压力容器操作规程。

(2)加强对压力容器的巡回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报告。

(3)加强压力容器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对安全保护装置定期检查和效验,做好记录。

(4)定期安排每年一次的压力容器检验工作。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