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业病的危害与防治(6篇)
时间:2024-03-14
时间:2024-03-14
[关键词]职业卫生;存在问题;措施方案
引言
我国最早提出职业卫生这一概念是在建国以后,经过几十年来发展,职业卫生问题也逐渐成为影响一个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此外,由于职业病的隐秘性、迟发性等特点,难以引起人们的注意,一旦职业病发病,通常患者往往难以痊愈,更有甚者会因此死亡。职业病事故的发生往往会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因此,职业卫生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原因,而其发展困境与引发的问题亟需我们解决。
一、职业卫生概述
用世界卫生组织下的定义来解读职业卫生一词,其指的是:促进和维持劳动者的身体、精神和社会福利于最佳状态,预防工作条件对劳动者的健康损害,保护劳动者免受职业有害因素危害身体健康,使劳动者的生理和心理学特征适应于职业环境。通俗地来讲,职业卫生就是为了使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不受到外在有害因素影响,保护劳动者的身心健康。作为劳动者的雇佣者,企业有义务为劳动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外在和身心),防治劳动者因为自身职业特性而患职业病。总而言之,职业卫生是针对劳动者实施的劳动保护措施。
二、当前我国职业卫生工作管理现状与存在问题
1、认识上存在误区
一个问题的发生往往是人们意识与认识没有到位,国内诸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片面地将自身经济发展放在第一位,不会重视职业病的危害。一些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为了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通常会相应地降低“门槛”,对职业卫生审查不严格,致使一些没有经过职业病评价的项目开工生产。此外,一些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时明明知道该项目有一定的职业危险,且该地区目前还不具备消除危害的措施,但是还是义无反顾地引进,这种状况使得一些地区出现很多没有经过职业病危害控制的项目投入生产,从而导致职业病危害进一步地扩大。
2、企业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难以落实
由于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在国内没有大范围普及,因此地区职业卫生部门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还不够,职业卫生部门要想展开工作,就离不开其它政府部门的配合。但是实际上,因为政府部门之间的管理职责的不清晰,造成很多部门在展开工作时,首先考虑的是自身部门的利害关系。而这样也容易使政府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使卫生部门在实施监督时缺乏有力地支持,从而影响职业病的防治措施无法有效地落实。
3、职业卫生工作监管不到位
就像前文所说,部分地区政府部门对于职业卫生的重视程度不足,相比于学生卫生、食品卫生来说,职业卫生的监督力度显得微乎其微。官方数据表明:我国职业病危害检测覆盖率仅为11%。此外,在监督企业职业卫生工作时,由于卫生部门自身权力的限制,往往会造成对违反规定的企业惩罚力度不足,没有起到警示作用等问题,从而致使职业卫生部门在执法时无法做到“有法必依”,严重地削弱了职业卫生部门的公信力。
4、企业难以履行职业病防治责任
虽然,我国早已经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也强调了企业在职业病防治方面的义务。但是实际上,许多的企业都没有履行该项义务。以2014年湖南省职业卫生部门对该省15000家公司的抽样调查为例:从样本调查中可知,该省90%的公司没有职业病防治法定代表人;91%的公司没有设置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大部分企业没有相应的职业病危害事故预案。这从侧面反映出很多企业甚至都没有成立职业病防治部门,更不用说有一套完善的企业职业病防治规范制度。作为职业防治的主体,企业应充分地认识到自身要承担的责任,积极地开展职业卫生工作。
5、地区政府投入力度不足
由于部分地区的政府部门对于职业卫生工作的不重视,因此缺乏对职业卫生的有力资金投入,从而造成了该地区的职业卫生工作难以开展,也使得地区职业卫生部门无法引进更先进的职业病防治设备。另外,投资力度的不足也影响了职业病防治人才的引进。由于设备与人才的缺乏,则导致了职业卫生部门对一些企业的职业卫生监督难以为继,出现力不从心的状况。
三、新时期我国职业卫生工作管理工作发展路径与措施
1、提高认识,强化政府加强对职业卫生工作的领导工作
各级政府部门应当制定一套完善的职业病防治体系,并将其纳入政府的经济发展规划。另外,各级政府部门要对职业卫生工作加强领导,形成统一的领导部署,减少因为部门之间的不协调影响职业卫生工作的开展;要将职业卫生工作尽早提上工作日程,增加政府对职业卫生的重视程度,以此来提高其社会影响力;各级政府部门建立相对应的管理目标,并实行奖惩制度,以此来建立部门责任制。
2、强化企业的职业病防治责任意识
企业要加强职业病防护意识,根据国家公布的规范标准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针对员工的自身特点采取一定的劳动保障措施,使员工获得职业卫生保护;另外,企业也应有一套职业病防治体系,要确保相关的制度规范能够有效地实施;其次,定期对员工工作环境进行检测,及时排除危险因素;建立相应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制、危险源告知制度、职业病医疗制度。从责任主体方面防治职业病的发生。
3、坚持科学发展、合理建言建策、加大地区政府投入力度
强有力的经济基础是开展职业卫生工作的有力保障,要想保证职业卫生工作的科学性、稳定性、可持续性,那么职业卫生工作就必须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在国家实施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完善各部门关于职业卫生制度规范、划定责任人,从领导层面上提高职业卫生工作的影响力,从而带动资金投入量,以此来实现职业卫生防治工作的重要作用。
4、促进职业卫生服务的社会化发展
我国目前的职业卫生防治体制造成了我国职业卫生服务的单一化现状,也使得职业卫生防治发展较为缓慢,已经不能够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需要。在这种背景下,地区政府可以通过将职业卫生的审批、监督、检查引入社会层面,通过社会舆论的力量来促进职业卫生的发展,从而提高社会职业卫生的服务水平。
5、进一步健全职业病诊断报告制度
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健全职业病诊断报告制度,定期地对职业病诊断队伍进行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职业技能。同时,要整合政府资源规范职业病诊断鉴定制度,探索职业卫生量化分级管理的鉴定模式,明确鉴定程序,提高鉴定效率。从制度上做到有序分工、明确责任人,以此来保障患职业病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结语
职业卫生工作的开展,不仅仅满足了员工的利益需求,而且还有助于企业自身经济发展的提升,减小因职业病引发的问题。然而,我国职业卫生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政府部门、企业、劳动者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从而使职业卫生这项工作发挥它应有的社会作用。
[关键词]乡村网络;慢病;网络建设
[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1-294-01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的改变,特别是城市化及工业化的推进,慢性病已经成为影响中老年人群健康的主要危害因素,而且高血压、肿瘤、糖尿病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如不加强防治,最终会严重危害广大群众身体健康,对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乡村卫生防治网络处于防治第一线,承担大量具体工作,其工作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防治成果的好坏,故加强乡村公共卫生防治网络建设尤为重要。现结合我镇近三年来慢病防治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来源组织和机构建设情况来源于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8-2010年的机构规划报表。慢病中的高血压、肿瘤、糖尿病管理情况,来源于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2008-2010年慢病防治管理报表。
2结果
2.1施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人员组成情况见表1。
表1阜宁县施庄卫生服务中心在职职工人数及组成情况
2.2施庄村级卫生机构及人员组成情况见表2。
表2阜宁县施庄卫生服务中心所辖村卫生服务站情况
2.3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008-2010年慢病管理例数,居民健康档案份数及辖区人口数情况见表3。
表3阜宁县施庄卫生服务中心慢病管理情况
3讨论乡村两级卫生服务网络位于基层第一线,承担高血压、肿瘤、糖尿病等慢病的发现、转诊、督导管理、网络追踪、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等任务,但由于人员流动性大,群众健康知晓率低,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不足,专业防治人员素质量参差不齐,加上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都给慢病防治工作带来了难度。所以,加强乡村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在做好乡村两级卫生服务网络建设过程中,应重点做好如下几项工作:
3.1强化组织领导,提高工作效率要强化服务中心对村级卫生服务机构及其人员的组织领导,把各项公共卫生任务细化分解到人,年初有目标、月月有考核、季度有评估、年终有奖惩。服务中心公共卫生人员,要造派业务精,工作能力强的同志担任,不得随意调换岗位,服务中心对村级服务站人员要进行统一管理,每个行政村设一个服务站,根据服务人口,每个站设3-5名乡村医生,其中要有―名女乡村医生,每月实行一次慢病管理集中例会,检查布置交流慢病管理工作情况。
3.2加大经费投入,稳定慢病管理队伍对在公共卫生一线工作的人员,特别是慢病管理人员,必需保证办公经费,增加必要的办公设施,加大奖金及绩效工资系数,来提高慢病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对村级服务机构人员,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相应的公共卫生服务资金,考核发放也应及时到位,这样才能极大的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
3.3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利用岗位培训,继续教育,学术交流,专题讲座等多种方式,开展慢病管理业务知识的培训,以此提高乡村医疗服务机构人员的慢病管理水平。
3.4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对慢病知识的知晓率要把慢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普及,作为全民健康工程的一项实事纳入当地规划,采用电视、广播、网络、标语、宣传栏、宣传单、科普讲座等手段大力宣传,向群众宣传慢病的危害和防治方法,促进健康的行为方式,减少慢病的发生,并加强慢病的发现,及时登记管理,通过有效的干预,减少慢性病的发生和危害。
3.5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及时发现、登记、管理病人积极利用现代网络信息传输技术,建立和不断完善居民健康档案,建立和完善慢病统计报表、监测、进度及评价系统,及时掌握慢病病情动态,不断完善防治措施,加强病人网络追踪,归口管理。
3.6加强县乡村三级网络交流与合作乡村网络应加强与县级专业慢病防治机构的联系与交流,积极反馈慢病管理组织机构建设,人员组成及思想状况,工作进度及管理完成情况,借鉴和推广国际、国内先进的慢病管理科学技术和成功经验,积极争取全社会共同参与,切实、有效遏制高血压、肿瘤、糖尿病等慢病的产生、发展与危害。
参考文献
感染科是医院的一个比较特殊的科室,一方面,感染科收治了大部分的传染性疾病患者,易传播疾病,治疗难度大;另一方,护理人员经常需要对病患进行注射、穿刺、插管、采血等操作,时常暴露在传染源中,不仅威胁到护理人员身体,也给护理人员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采取必要的硬件和软件方面的防护措施,以减少感染科护林人员职业伤害,对感染科护理工作是不可或缺的。
1.危险构成
1.1外在危险因素
病患传染危害。感染科收治的病患具有传染性,护理人员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感染,如经血液传播的乙肝、丙肝和艾滋病等病原体,可由刺伤传播和感染护理人员;另外通过呼吸道传播的空洞型肺结核、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非典型肺炎等病原体,可由病患的唾液传染给护理人员;其他的如霍乱、戊肝等由肠道传播,狂犬病和破伤风可由接触性传播。这些情况让护理人员被感染的机率大大增加。
药械药剂伤害。感染科日常工作中,锐器割伤和输液针头刺伤在医院比较常见,但对于感染科护理人员来说则是十分危险的。因为这些已经被污染的锐器很容易让乙肝、丙肝等这些通过血液传播的传染病传染给护理人员;另外,感染科日常消毒过程中用到的甲醛、酒精、过氧乙酸等,会使护理人员发生皮肤红肿、疼痛等反应;含氯制剂可刺激人的呼吸道、眼睛,由可能引起哮喘、皮炎等反应,对护理人员神经系统和消化道有一定的不良的影响。
其他危害。感染科护理人员日常工作中还会受到辐射危害、粉尘伤害等。辐射伤害中紫外线可伤害皮肤和眼睛,甚至引起皮肤炎和角膜炎;经常放疗病患的护理人员,稍有不慎轻则白细胞下降,免疫降低,重则分泌紊乱和造血功能损害。
1.2内在危险因素
心理压力。感染科护理人员日常工作中一般处于封闭式或半封闭式结构,工作环境压抑,经常面临职业性危害,亲人和患者的误解,致使感染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明显大于其他科室。在感染性疾病高发季节或突发中东呼吸综合征、非典型肺炎等特殊传染病时,护理人员在繁重的工作之外,还需要接受相关知识培训,以应对相应的传染性疾病,又无形中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
护患纠纷。随着医学模式转变,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已在临床实践中推广c应用,但在实施过程中,一些护理人员不能正确运用护理程序服务于病人,尤其在沟通方面缺乏技巧,主动性差,遇到工作繁忙时限于时间和精力,与病人交流沟通少之又少,不能满足病人的心理需求,造成病人及家属不理解或误解,使自己处于被动中。
2.防护措施
2.1严格执行操作流程。护理人员要严格遵守医疗技术操作程序,规范使用隔离防护用品,如一次性手套、隔离服等;护理人员对病患抽血化验或者接触到病患污染物时,必须戴口罩手套等防护措施,有条件的话可以戴护目镜和防渗性口罩;护理人员要定期检查身体,认真落实预防接种工作,如乙型肝炎疫苗或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等。
2.2提升自身防护意识。护理人员被传染性疾病感染,除了一些客观因素造成外,自身防护意识不强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因此,加强护理人员的岗前培训、真实案例讲解,对护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参加职业性损伤等相关业务学习,使护理人员认识到提升自身防护意识的重要性。良好的自我防护意识的提升需要长时间的养成,不可一蹴而就,尤其是刚参加工作护理人员更需要从一开始养成良好的自我防护意识。
2.3加强药械药剂管理。感染科日常使用的消毒剂一般具有高刺激性、易挥发性等特点,护理人员在使用的时候要严格按照消毒剂的配制和使用流程。护理人员在使用消毒剂过程中要做好防护,若不慎溅入眼睛里,应使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做进一步处理。医院要建立完备的药剂使用制度,为护理人员提供制度上的保障;药械的使用过程中要避免注射器针头、玻璃碎片刺伤,规范操作流程,并加强业务安全培训。
3.讨论
综上所述,由于感染科护理人员工作中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并存,需要多种措施多管齐下,才能保护好护理人员的安全。通过严格执行操作流程、提升自身防护意识、加强药械药剂管理来把职业危害降低到最低水平;改善护理人员的心理状况,提升生活质量,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唯有如此,才能减少感染科护理人员职业伤害,确保职业安全,并确保护理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凌峰浅谈感染科护理工作的风险及对策[J].生物技术世界.2015.12
关键词:检验科人员;职业危害;防护;措施
检验科属于医院比较重要的科室,主要工作在于负责患者或动物实验标本检测,从而为临床提供科学的诊断依据[1]。该科室人员应经常接触化学性、物理性及生物性等危害物质,从而极易受到职业危害影响,若不加强防护,可能引发相关职业疾病,影响检验科人员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需加强重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中心检验科成立已久,近5年(2010年~2015年)该科室人员未发生巨大变动,虽然期间有一些实习人员,但并未影响整体结构。共计人员9名,男性6名、女性3名;年龄25~54岁,均值(32.1±2.4)岁;专科4名、专科以上5名;工龄5~26年,均值(12.3±2.4)年。
1.2方法对我中心检验科人员近五年工作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采取本中心自制问卷对存在的或潜存的职业危害进行调查,并进行分类与记录,进而制定合理的措施防范。
2结果
检验科人员主要的职业危害有血源性传播疾病危害、化学试剂危害、紫外线危害、放射性元素危害、医学微生物危害等。其中血源性传播疾病危害中已确定的血液传播疾病高达20余种,包括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化学试剂危害则包括酸碱气体(硝酸、盐酸、二氧化硫等)、有毒化学物质(苯类、甲醛、氰化钾、氰化氢等)、化学消毒剂(高浓度84消毒液、戊二醛、二甲苯等)。
3讨论
检验科属于临床诊断比较关键的科室,承担着各类标本分析处理的重任,自从"非典"出现后,检验科人员职业暴露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卫生部等管理机构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毒研究实验室暂行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管理行政处罚办法(试行)》、《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等行政法规,越来越重视检验科人员职业防护。为了降低检验科人员职业危害,我中心针对近几年检验科工作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检验科人员主要的职业危害有血源性传播疾病危害、化学试剂危害、紫外线危害、放射性元素危害、医学微生物危害等[2]。笔者参阅文献及结合自身实践,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检验科人员职业危害的防护。
3.1不断学习防护知识,强化自身防护意识检验科人员应对自身职业存在的或潜存的危害有清醒的认知,尽量自觉规避各类职业危害因素,平时检验工作中应重视自我防护,时刻保持清醒的防范意识。此外,医院定期开展检验科人员职业防护培训,实施员工检查制度,不定期检查防护是否到位,积极防患于未然。
3.2重视职业暴露防护工作细节①检验科人员必须重视洗手与手消毒,及时洗手可有效隔绝病毒感染,要求工作前后均要严格按照洗手规定、步骤进行,切勿因戴了橡胶手套而忽视洗手;②不断改进操作步骤与更新操作仪器,比如采集血样时以往以注射器为主,目前逐渐以采血针头代替,并配制锐器盒,采集完毕后将针头及时放入盒内,减少刺伤[3];③集中处理接触标本的针头与仪器,并集中销毁针头,切勿再次使用已用过的针头,减少交叉感染;④工作人员应及时处理皮肤损伤,若发生皮肤损伤后应正确处理,先让脏血流出,然后采取肥皂水反复冲洗,并消毒伤口后注射相应疫苗;⑤检验科人员应定期对自身身体彻底检查,看有无相关病症发生,加强预防,若有相关病症要及时就诊。
3.3加强各类职业危害防护根据本次研究中各类职业危害,应重视防护处理,具体有:①血源性传播疾病危害防护:无论患者是否被诊断已患传染病,都应视为传染者进行预防控制,要求医院将所有患者的体液与血液都视为具备危害性,同时标本、试剂、使用中的锐器、接触过的标本仪器设备等都应当作传染源,不管使用中还是维护时都应小心,彻底消毒,减少感染。严格做好物品分类,比如检验后的废弃物应装入不同污染袋内,检验人员接触污物时,必须戴上口罩、手套,之后要消毒洗手,减少皮肤黏膜接触,严格隔离程序,减少意外损伤。洗手是最为关键的步骤,也是预防感染最有效、简单的方式,尤其在高危区域,可采取0.5%洗必泰或酒精消毒[4]。此外,检验人员应了解与掌握血源性传播疾病相关知识,了解危害因素、传播方式及途径,尽量消除恐惧;②化学性危害防护措施:要求检验科人员应加强化学性危害防护,在应用化学试剂前应穿上专业的工作服,同时戴上口罩与橡胶手套,必要情况下应戴帽子与防护镜,减少化学气体对眼睛与头发的损伤;③物理性危害防护:检验科人员在操作中应避免紫外线直接对人体照射,尽管紫外线有很少的杀菌效果,但其应用不当可能导致结膜炎、皮肤红斑等[5]。同时,紫外线照射会产生臭氧,若臭氧浓度>0.3mg/m3,则会引发严重后果,为此必须严格控制臭氧浓度,要求紫外线杀毒时宜在无人情况下进行。放射性元素除了会对人体造成损伤外,还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建议采取底部宽、上面窄的烧瓶,搁置放射性元素以便其衰变,而且在下垫上纸垫,防止底部碎裂。使用过的试管、试剂等不能乱丢乱放,应专人、定时及定点收集与销毁;④医学微生物危害防护:一些有传染性的医学微生物都会导致检验人员发生感染,为此检验科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充分了解患者病情是否有传染性,从而及时做好预防与控制;⑤其他危害防护:其他危害的防护措施笔者认为主要有高压灭菌锅在应用时噪音可能危害身体,为此需加强重视,尽量降低噪音或戴上降低噪音的仪器设备;实验室应禁止吸烟与进食;未消毒过或洗过的手应禁止接触暴露皮肤;不宜留长指甲;离心、加样及生化仪等工作时产生的气溶胶可能长时间漂浮在空气里,这是潜存的巨大危害,为此在离心机未能完全停止工作前禁止将保护盖揭开。
综上,检验科人员经常受到职业危害的威胁,若不做好防护可能引发相关病症,为此检验科人员应加强自身职业危害的预防与控制,要求他们做好相关知识培训,不断强化防护意识,医院则要尽量为他们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尽量降低职业危害发生,提高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高莉.医院检验科人员的职业危害与防护[J].中国民康医学,2010,22(6):770,773.
[2]欧柳清.基层检验科人员职业危害及防护[J].中外医学研究,2014,16(14):158-160.
[3]管崇欣.社区医院检验人员的职业危害与对策[J].中华全科医学,2010,08(9):1159-1160.
2.奶牛业成功之路--使DHI记录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吴峰军,傅庆民,邓向海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加强和改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唐贞永,TANGZheng-Yong
4.浅谈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制度的建设王娟,崔广治
5.乡村社会资本及其效应王刚
6.发展职业教育创建和谐社会刘灿才
7.提高农科大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用型人才卢奕坤,王蕴波,魏东华
8.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素质教育张彦华
9.运用多媒体开展大学英语教学的实验研究孙仁杰,张换成,贾晓丽,SunRen-jie,ZhangHuan-cheng,JiaXiao-li
10.论乡镇部门与人民法庭间和谐关系的构建李永军邯郸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1.再论"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胡海滨,刘港
12.新课程理念下高校体育教育实习的调查研究杨峰,YangFeng
13.论软式排球在高校女生体育教学中的推广王虹,党卫国
14.农村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展王墨玲
15.试论我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乔虹,QiaoHong
16.关于"老师"称谓的社会性考察纪飞,于金燕
17.关于"三公"原则与职业权的探讨付令,唐卫贞
18.欧盟扩大农产品需求的政策及其启示--兼谈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牛利民
1.绵羊多胎性状机理研究进展宁立娜,贾青,NingLina,JiaQing
2.化肥对环境的污染及防治措施陈东梅,张爱军,姜波,张芹,李秀敏
3.邯郸市猪伪狂犬病的现状及综合防治赵素杏
4.浅谈农村环境污染及防治陈东梅,李秀敏,张芹,姜波,张爱军
5.家兔饲料配方设计要点王继华,王聪明
6.奶牛炎卫生保健措施王绥华,王聪明
7.我国农村合作社与政府关系的法律研究--以农村合作社发展模式为视角李长健,江晓华,唐欢庆
8.LB50-160型离心泵叶邯郸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轮转子有限元模态分析周玉丰,尹存涛,ZhouYufeng,YinCuntao
9.培养调动高等农业院校学生对基础生物化学学习积极性的点滴体会郭红祥,刘卫群,石永春,王德勤,苌建峰
10.再考虑农村师资素质问题王墨玲
11.反例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刁群,杨锦伟
12.略论东南亚的威权政治与市场经济袁灿兴
13.从康有为的思想看中西文化的交汇叶春涛
14.论阿拉伯人民族性格形成的主要原因赵相群,ZhaoXiang-qun
15.近代西欧知识分子对伊斯兰的认识及其原因马静,MaJing
16.汉语歧义初探凌云,LingYun
17.张嘉璈公债思想及其与近代中国银行发展关系孟川
18.浅谈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阮红波,RuanHongbo
19.情感诱导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邢瑞改,邢瑞雪
1.影子价格/灵敏度分析与饲料配方调整王继华,张乐颖,梁立军
2.几种菊科植物SOD和POD同工酶的比较(简报)孙焕顷,贺字典,郑云翔,韩九皋,SUNHuan-qing,HEZi-dian,ZHENGYun-xiang,HANJiu-gao
3.不同施氮量对免耕播种玉米产量影响试验张文广
4.脱毒草莓与非脱毒草莓对比试验张文广
5.高美施对红地球葡萄生长和结果的影响李素芳,樊新军
6.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汪宏侠,王焕菊
7.对硫酸亚铁铵制备实验的探讨王锐,WangRui
8.太白红杉DNA的提取与鉴定张二芳,阎桂琴,杨红爱,ZHANGErfang,YANGuiqin,YANGHongai
9.论陶铸的农业观邯郸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孙绍旭,李政,SunShaoXu,LiZheng
10.谈谈高校图书馆图书资料借阅合一的优势付素琴,FuSuQin
11.改进园艺专业教学技术,提高蔬菜学教学质量廉华,马光恕,Lianhua,Maguangshu
12.浅谈新形式下高校二级学院的办公室管理赵益俊,宋宁华,YijunZhao,NinghuaSong
13.上好"思政课"应抓好四项工作陈幼华
14.化学学习中如何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刘军辉
15.论注释在古籍整理与研究中的地位与作用马玉红,MaYuHong
16.分子标记技术在畜禽种质资源保存中的运用赵振华,王继华,贾青
17.果品腐烂原因及防治对策综探李素芳
1.平菇DNA两种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郑素月,朱美霞,ZHENGSu-yue,ZHUMei-Xia
2.基因沉默与植物抗病毒的可能机制陈占洲,ChenZhan-zhou
3.有效微生物群(EM)对小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宋育红,周斌,SONGYu-hong,ZHOUBin
4.不同穴盘及基质对樱桃番茄穴盘苗的影响梁伟玲,LiangWei-ling
5.试验设计中的统计学错误浅析赵振华,贾青
6.蜗轮-蜗杆模糊可靠性设计徐辉,刘志强,李炜
7.植物学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王建书,马晓娣,庞建光,尹会兰,赵敏
9.《邯郸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编辑部重要声明
10.《动物卫生检验》课程教学改革初探王雪敏,石玉祥
11.黄芪研究现状卢彦琦,贺学礼,LUYan-qi,HEXue-li
12.PCR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常世敏
13.免疫猪群发生猪肺疫的诊治报告孙兰英,杜守信,刘淑华
14.猪咬尾症病因分析及防制措施刘淑华
15.仔猪饲养管理技术要点王继华,林东梅,王莹
16.从断奶到母邯郸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猪管理注意问题张瑞金
17.一例肉仔鸡甲磺酸培氟沙星中毒的报告张瑞金
18.大曹庄农场奶源管理规范傅庆民,张培真
19.日光温室樱桃番茄栽培关键技术杨秋英,梁伟玲1.MI百事达生物制剂对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效果研究崔美香,杨雪梅,张淑芳
3.噻唑磷颗粒剂防治黄瓜根结线虫试验王聚将,张建英,WANGju-jiang,ZHANGLian-ying
4.如何控制植物组织培养中褐变的产生陈凯,刘颖,ChenKai,LiuYing
5.大豆化学诱变遗传学效应及育种技术的研究王志国,杜连恩,魏玉昌,于秀普,WANGZhi-guo,DULian-en,WEIYu-chang,YUXiu-pu
6.棉酚的形成及其抗生、抗肿瘤机制研究朱美霞,刘海青,ZHUMei-Xia,LIUHai-qing
7.同工酶技术及其在食用菌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与进展郑素月,张海花,ZHENGSu-yue,ZHANGHai-hua
8.怎样购买猪饲料王继华,刘清印
9.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病例张瑞金
10.仔猪慢性猪瘟与附红细胞体病混合感染的诊治张瑞金
11.养猪场消毒用药方法王绥华,樊玉峰
12.奶牛场卫生防疫规章制度傅庆民
13.牛胎衣不下张培真
14.草莓无公害病虫防治技术郭佳林
15.中棚温室五茬特菜无公害高效栽培郭佳林
16.《邯郸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编辑部重要声明
17.双条杉天牛危害侧柏的调查贾学苏,王永生
18.搞好土地流转是搞活农村经济的必要条件康建林,杜宪宁
19.农村师资现状与思考王墨玲
20.信息采集编辑中关于图像和图形的小知识董丽萍,姬志刚
1.灌溉水质属性的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方法研究朱长军,李树文,杨卫华,周继红,赵秀娟
2.河北野生食用植物资源的定量分析尹会兰,崔雁英,曹自云
3.阿维菌素EC防治山楂叶螨田间试验刘海清,朱美霞
4.制度创新与农民增收的路径选择廖红丰
5.《家畜遗传育种学》教学实践与改革马发顺
6.基因工程在研究植物抗寒方面的应用郑明刚,崔百明,楚敏,乐锦华
7.猪的引种技术王继华,赵三元
8.鸡群常见拉稀性疾病的鉴别要点王绥华,张永英
9.奶牛炎崔东起,王绥华
10.甜糯玉米真空软包装罐头加工技术贾庄德,徐关印
11.北京地区高尔夫球场果岭区草坪的建植张宝军,樊会敏
12.李树整形修剪和花果管理技术潘平武
13.盆栽栀子的铁素营养分析李文蕾,李婷
遵义县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技术
水稻稻曲病药剂防治试验
道真治自县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探索
水稻旱育高产壮苗技术要点
临奥9号不同栽培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肉仔鸡漂白粉消毒剂中毒病例报道
一种新型硫酸酸洗缓蚀抑雾剂的研制
专利技术在电石炉环保设备的实际应用
探讨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与水利设施发展管理的协调对策
护肝降酶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利胆柴胡汤”治疗胆囊炎
降脂胶囊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自拟“黄芪淫羊藿汤”治疗慢性肾炎
中国阴沉木的形成与分布探讨
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农广校“会计统计与审计”专业教学改革初探
后金融危机时代会计计量方法公允价值计量的思考
医院处方流失现象的讨论
怎样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遵义市企业科技风险投融资正式启动
遵义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举办全市科技服务机构项目申报培训班
遵义市生产力促进中心获得“贵州省十佳民营经济服务机构”称号
段开强局长在贵州航天医院调研因地制宜发展低碳经济优化调整传统产业结构
低碳经济原因与对策简析
基于TRIZ理论的山区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探析——遵义案例
基于低碳背景下利用EVA对企业绩效评价与价值创造持续性研究
浅谈低碳经济与遵义城市圈建设
浅谈低碳经济与我区传统产业的改造及新兴战略产业发展
中小企业如何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的思考
降低钛冶炼能耗的思考
发展低碳农业经济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发展林业生态建设就是发展低碳经济建设
发展现代花木产业助推低碳经济
杂交玉米引种试验
习水厚朴规范化种植研究初报
低碳经济背景下如何构建遵义低碳消费生活方式的探究与思考
倡导低碳生活方式戒除不良消费嗜好
遵义市政府召开知识产权办公会议在遵义市科技局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防患于未然——汶川地震对防震减灾工作的启示
从源头保障食品安全——凤冈实施农业标准化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成效明显
正安县新洲镇野木瓜基地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建议
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进程
绿色植物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赤水河水质污染及防治浅析
杂交玉米单、双株不同栽培方式简比试验
电子汽车衡检定分度数的分析
建筑物中出现的基础局部塌陷的症害情况
1528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并发症及其治疗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论森林与农业的关系
如何做好企业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企业战略管理与竞争情报
《如何判别孪生质数》——初步探讨
折儿根栽培技术及病害防治
关注竹产业推进竹产业进一步发展
遵义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举办“遵义市资源信息平台”网络管理员培训班
上一篇:高一语文劝学翻译及课文(6篇)
下一篇:事业单位面试技巧(15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