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工业的特征(6篇)

时间:2024-03-16

汽车工业的特征篇1

关键词:汽车;维修特征;进展

引言

现代汽车工业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而日新月异,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广泛运用,特别是电子技术、液压技术在汽车上应用,使当今的汽车是集各种先进技术的大成,新颖别致的汽车时时翻新。而现代汽车的故障诊断不再是眼看、耳听、手摸,汽车维修也不再是师傅带徒弟的一门手艺,而是利用各种新技术的过程。随着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日益呈现出汽车维修的高科技特征,与其同时汽车维修理念也不断更新[1]。

1现代汽车维修的特征

1.1故障诊断特征

现代汽车已不是简单的机械产品,也不是最初的交通工具,而是由原始汽车进化到一个高科技的结晶体。特别是电子技术、电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汽车的科技化程度不断得到提高。电子燃油喷射系统发动机(EFIE)、ABS防抱死制动系统、SRS安全气囊系统、电子控制自动变速箱系统(AT)、加速滑动调整系统(ASR)、自动空调系统(A/C)、电子悬挂系统(ECS)、动力转向系统、自动巡航系统、中控门锁及防盗系统、TCS动力牵引系统及自我诊断系统等,这些总成均由电控单元件(ECU)全面控制,电控单元具有自诊断功能,能记录出现的故障,并以代码形式存储在电控单元存储器中。通过解码器可从电控单元储存器中读出存储的故障码,从而确定故障的部位和提供排除故障的在线帮助[2,3]。

1.2检修工具特征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维修设备也随之产生了质的变化。汽车保修设备的生产,也不再是多以机具类为主。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批批先进的进口汽车检测设备和仪器涌入国门。四轮定位仪、解码器、汽车专用示波器、汽车专用电表、发动机分析仪、尾气测试仪及电脑动平衡机等,这些昔日人们十分陌生的检测设备,已经成为现代维修企业的必备工具[4]。而这些检测设备,本身就是高科技化的产品,是电子检测技术、电脑技术的高级集成物。要熟练地操作使用这些检测设备,技术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训,并

要掌握外语和电脑技术,才能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充分发挥检测设备的各项功能。这种高科技化的现代汽车检测设备,使现代汽车维修的科技含量大为提高。

1.3维修资讯特征

随着资讯、信息、网络化技术的发展,使各行各业都处于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汽车从结构到控制技术日趋高科技化,汽车新品牌、新装备、新功能层出不穷。维修技术人员不可能将数千种车型的维修资料、数据、程序记忆在大脑中。汽车维修技术人员的知识、技术、经验以及对资讯的全面掌握,越来越显示出自身的局限性。而解决这一不足的就是汽车维修专业互联网络,即INTERNET互联网[5]。

INTER-NET互联网的出现,彻底打破了资讯传递在空间、时间上的局限,能在第一时间最全面、最快速地将资讯迅速地传到地球上每一角落。而INTERNET互联网络在中国现代汽车维修行业中已崭露头角,从国际汽车维修行业看,维修行业技术资料查询、故障检测诊断、技术培训网络化,已得到全面的普及。以美国汽车维修业为例,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在维修信息综合管理、专家集体会诊、网上查询资料、网上解答疑难杂症、网上开展技术培训以及网上购买汽车维修资料,已经成为维修行业的基本特征。汽车维修专业互联网络,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起步,以欧亚·笛威汽车维修专业网站为例,从1995年起,即建立了在会员单位内部使用的远程通讯BBS。1996年,开始投入巨资,大规模建立汽车维修INTERNET互联网站[6]。目前已发展成为专业性最强的网站,涵盖欧美亚各车系发动机、变速箱、空调、悬挂、转向、定速、安全气囊及防盗等各系统的基本保养、检修程序、各类数据、各类元件位置图、机械拆装图以及电气线路图,并实现了在网上答题、网上咨询、网上购物和网上培训等功能。

1.4维修人才培训的特征

在我国传统的汽车维修企业中,维修人员的文化水平、理论基础、外语水平都较低,传统的培训方式大都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模式,很难达到机电一体化、懂电脑、会外语的现代维修技术人员的水平。随着汽车高科技的发展,从事汽车维修服务的技术人员,必须具备高科技的素质,除了具有坚实的汽车专业理论外,还需要熟练掌握各种汽车检测设备与仪器,能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使用电脑分析及汽车维修专业INTERNET互联网查询汽车维修资料,对出现的各种疑难杂症进行分析,达到准确判断、熟练排除,以最低的成本、最短的工时、最优质的服务,排除各类汽车故障,使车主满意。此,除了学校的专业教学外,汽车维修技术人员还要加强自身学习,还要借助于各类技术培训,特别是电化教学和网上培训,不断更新维修观念、知识、技能,提高自身素质,才能维修现代汽车[7]。

国外汽车维修教育界还推出了以多媒体电脑运作的动画及实物教学光碟资料库,可应用在远距离教学和网上教学,并可由教师依学生程度及教学课程,自动编排教学影片播放内容、播放顺序、播放时间,随时调整不同的考评内容和考评标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意愿,建立起电脑教学化的启发式和互动式学习环境,提高学习成效。这种电脑教学的方式,构成了现代汽车维修培训的新特征。

1.5维修管理的特征

随着电脑及相关系统的发展,在许多国家,电脑管理已在汽车维修行业中广泛应用,而且这个趋势将持续扩展。在我国,采用电脑化管理还刚起步,对于大多数汽车维修企业而言,谁拥有最完善的管理制度、最现代化的管理方法、最精确的管理数据分析及最良好完备的服务,谁就能争取最多的客户,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采用电脑化管理,可以对修理部门的业务部、零件部、车间、收银、总经理监控诸方面进行联网操作,综合管理,使经营活动一目了然,克服了以往混乱的管理局面,将管理人员从日常琐碎的事

务中解放出来,提高办事效率,获得客户认同。上层管理者也可以通过电脑管理网络系统及时了解汽车维修的动态情况,便于统筹安排。可以使维修行业改变传统手工作业的模式,实现质的飞跃。可以让厂长从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争取更多的效益。

标准规范的电脑化管理,可自动建立完整准确的客户及车辆档案,为长期、灵活的客户服务奠定基础,完善的维修跟踪服务功能能增添客户的满意程度。可以消除工作方面的一些失误,提高工作效率。车辆与客户的动态跟踪可以使业务部具体掌握车辆及每一个客户的细节,随时提醒客户进行维修、保养和零件的更换,体现服务的完整性、及时性、层次性。

2现代汽车维修与传统方法比较

现代汽车维修无论从理念、维修制度,还是修理企业的管理及故障诊断的智能化方面,与传统维修方法相比,均有较大的质的飞跃[8]。

3现代汽车维修企业素质

3.1企业素质特点

现代汽车维修企业赢得生存和发展空间,必须重视企业自身素质的提高,企业素质要素主要包括:

①企业管理现代化。②企业技术管理队伍的建设。③企业技术业务水平。④维修技术资料和技术信息的使用。⑤维修车辆的质量水平。⑥经营观念和服务意识。⑦企业信誉及服务信誉。⑧企业的经营效益、职工收益和参与市场竞争的价格优势。⑨维修市场的占有量。10企业的社会形象、知名度和社会认同感。企业发展的要素所占的比重,是衡量企业综合素质的量化指标,其数学表达式为

Q=[F1X1+F2X2+…+FnXn][F1Y1+F2Y2+…+FnYn]=∑FiXi/FiYi(1)

式中Q——企业综合素质指标

Xi——企业已具备的各项素质要素占社会平均统计量的百分比

Yi——企业应当具备的各素质要素,即该要素的社会平均统计量

Fi——分析系数,确定各因素的重要度,主导因素取1,其余取0~1

3.2WTO与汽车维修

加入WTO对中国汽车维修业的影响是巨大的。为了适应售后服务的要求,国外汽车维修业将相继进入中国市场,国外汽车维修业的介入给中国汽车维修市场提供了一个较为先进的高效的国际技术环境,对促进国内汽车维修业的更新改造、加速汽车维修业技术进步的进程,将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8,9]。目前国内汽车维修技术水平、管理能力、经营方式、生产规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意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如在实现汽修业的配件送货及全方位的零库存等。我国汽车维修的经营方式将逐步与国际接轨,多种经营方式已全面展开,如特约维修、维修、现场维修、专项总成维修,也将实现连锁经营维修、定点维修、会员制方式维修及俱乐部方式的维修等。充分体现低成本,以专一保证质量和服务的优越性。

汽车工业的特征篇2

关键词:中国汽车;车标;品牌;发展

中图分类号:F426.471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4-000-01

一、汽车品牌

汽车品牌,顾名思义就是产品的牌子,是生产产家给自己产品进行命名。能否给汽车起到一个好的名字是一项动力脑力劳动的工作,名字一单起好,它就会伴随这个汽车企业一起共同发展,就好像人起名字一样。它不仅仅是给汽车塑造一个很好的形象,而且名字的由来也对汽车的发展商业带来利润丰收。因此,给汽车命名定义一个好的名字确定是关系到汽车企业发展的前景。

1.汽车命名原则。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早期的汽车公司为了发展汽车产业,尽可能生产出汽车,满足当前人们的需要,汽车公司在为自己汽车命名时都是起了一些相对简单的名字,比如由一些字母或数字组成。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命名方式显得过于简单和陈旧,缺乏新鲜感,很难反映出当今时展的潮流和趋势。其次,汽车的命名要体现出汽车企业发展的理念,要善于抓住该企业汽车的特征结构,反映出汽车在日常生活的情趣。由于不同的汽车产家生产不同的类型特征汽车的汽车,这使得他们在外观上都体现了他们各产家的结构理念,因此这在给汽车命名时给予汽车名称进行汇编。最后,汽车的命名要显示出汽车发展的等级和高贵,体现该汽车发展的商业价值。给汽车命名要充公显示出汽车的高贵,让消费者听到名字就知道该汽车企业是生产高档级汽车,以此来体现消费者的事业和身份如同该车一样有价值。

2.汽车车标。汽车车标是作为汽车商品特定的标记,也是使消费者能够区别不同汽车,而最重要作用是使汽车的造型起到了美化的作用。从汽车发展历史可以看出,世界著名汽车品牌生产厂家都非常重视图车标的设计和使用,每个知名的汽车品牌几乎都改过一次甚至几次的车标的过程,像奥迪、奔驰、本田、丰田、别克等汽车著名品牌都有对本品牌汽车车标设计进行调整,如车标的局部细节,文字以及图形的排列比例等都进行细微的调整达到符合当前实际生产的需要和满足消费者的视觉感受,而凯迪拉克则有过几十次换车标行动,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实际上就是为了吸引消费者的目光,让车标符合当前社会的审美观,使汽车品牌更具有亲和力和时尚感。这些都是国际著名汽车品牌车标所经历的过程。由于历史局限和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种种外因和内因,国内大多数自主品牌的车标设计理念相对落后,车标设计人才相对缺乏,车标设计主要是参照外国车标特征进行模仿,主要以图解式为主要方式为主,这样所要表达的意思凌乱不清,使设计出的图案过于复杂,安装在车头后对于汽车品牌的精神与内涵表达的不清楚,没有时尚感。汽车商标是艺术性和象征性的统一,是将汽车企业质量、信誉、精神和原则昭示于世界,终出世界各国著名汽车公司,汽车设计师们那些巧夺天工的技艺和独具一格的设计思想令人叹为观止。这一点真值得我们国家汽车公司借鉴和学习。要设计一个好的汽车商标,与汽车品牌的精神和内涵相符,这就要求我们国家的汽车设计师们首先做到有一定的品牌思想。

国内汽车自主公司在汽车商标设计的主要理念比较落后,认为汽车的商标设计并不重要,打好宣传广告和做好营销策略罢了。世界著名汽车品牌公司的商标是经过无数次的设计和更改才形成今天的商标格局,可见,汽车商标设计是一个长期改造过程。其次,国内汽车公司在汽车品牌建设上要舍得投入。由于国内汽车行业发展相对缓慢,各厂家在生产汽车时过分追求利润,以销售数量和利润的多少作为恒定汽车进步的重要标志。而在汽车品牌建设上不愿意投入价钱请专业广告公司、策划公司进行品牌规划,只是一味地搞进行畅销活动的宣传。由于在品牌策划方面有所欠缺,因此不能完整的形成自己的品牌形象。

三、中国汽车工业发展

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起步较晚,1929年,张学良将美国的瑞雪牌汽车进行拆卸和装配试验,除了发动机、电气设备和轮胎等采用原车部件外,对部分零件、部件进行重新设计和制造,造出了中国人生产的第一辆“民生”牌汽车。1931年爆发“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入侵东北三省后,中国汽车工业萌芽也惨遭扼杀。直到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才开始建立自己的汽车工业,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主要从以下3个历史阶段进行了一步步的发展。

1.创建阶段。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始于上个世纪50年代(1953-1965年)。第一汽车制造厂在吉林长春动工兴建,场名是由同志在1953年7月15日亲笔题名,这成为新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拉开了帷幕。“解放牌”载货汽车是国产第一辆汽车,在1956年7月13日进行了总装配完成,圆了中国人自己生产汽车的梦想,彻底改写了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长春一汽也是我国第一个汽车主要的生产基地。长春一汽公司1957年5月开始仿造国外的车开始进行自主设计轿车。CA71型“东风牌”小轿车和CA72型“红旗牌”高级轿车在1958年试制成功。汽车制造厂家数量逐渐增加,其中基础的汽车制造厂在国内有4个城市:上海、北京、南京和济南。1966年之前投资11亿元作为汽车工业使用资金,到了1965年底,全国民用汽车的保有量为29万辆左右,国产汽车占了17万辆。

2.成长阶段。我国(1966-1980年)建设了“三线”汽车厂,以中、重型载货汽车和越野汽车为主,同时发展矿用自卸车。国家确定二汽是我国汽车工业第二个生产基地,标志着国内汽车工业上了崭新的台阶。

3.全面发展阶段(1982年至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内汽车工业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国内汽车企业逐步调整商用车的结构,改变汽车生产的格局,国内的车型品种、质量和生产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全球著名汽车公司进行合作,中国汽车行业与国际各大汽车和生产零部件制造商建立了中外合资企业,中国可以生产世界一流制造技术水平的轿车。

四、结语

中国进入WTO后,国内的汽车产业受到世界汽车行业的竞争和冲击。我国汽车工业企业规模与世界相比还处于偏小的位置,开发汽车技术能力水平和经验,与世界先进水平有一定的差距,中国汽车企业的销售服务维修体系建设方面都还比较落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开放与进步,国内汽车工业从生产制造、研究开发、销售服务、维修体系和汽车信贷等方面逐步提高,这样才能与世界汽车工业体系融合,只有这么做国内的汽车工业企业才能长逐发展。

汽车工业的特征篇3

台湾最早发展汽车工业为1953年成立的裕隆汽车,1957年与日产自动车(株)技术合作,制造小轿车及商用卡车,成为台湾汽车制造开端,台湾汽车工业经历超过五十年发展,目前不论是研发设计、制造品质或管理能力均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准。

一、汽车及其零件业概况

根据中华征信所行业分类,凡从事汽车客车、货车、特种车辆及汽车零件包括汽化器、汽车车架、车轴、引擎齿轮、差速器、滤清器、保险杆、照后镜、变速齿轮系统、悬置系统、传动系统、水箱、座椅、轮圈、轮圈盖、踏板、车身、离合器、化油器、万能联杆、制动系统、转向系统、系统、雨刷等等产品生产之行业均属于“汽车及其零件业”。

二、TOP10业者分析

台湾最早发展汽车工业为1953年成立的裕隆汽车工业(股),裕隆汽车前身为裕隆机器制造(股),最早生产船用、路用柴油发电机。1957年与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正式签订技术合作合约,正式制造小轿车及商用卡车,成为台湾汽车制造开端。台湾汽车工业经历超过五十年发展,目前不论是研发设计、制造品质或管理能力均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准。但近年来受国际油价高涨、全球景气衰退等不利因素影响,台湾汽车制造业者经营日趋不易。

根据中华征信所2012年出版的台湾地区大型企业排名TOP5000资料显示,台湾汽车及其零件业TOP10业者于2007年至2011年间合计年度总营收有逐年上升趋势,而2008年间因受全球金融海啸所影响衰退幅度达32.3%,随后台湾当局提出振兴汽车产业方案,2,000C.C以下车款补助3万元货物税等政策推动下,有效提升汽车消费意愿,使得相关业者业绩逐渐回稳,其中国瑞汽车(股)、裕隆汽车制造(股)、中华汽车工业(股)、福特六和汽车(股)4家厂商营收合计达约新台币1828.03亿元,占TOP10业者总营收77.5%,而其余6家合计营收则占22.5%,显见目前整体汽车及其零件业经营主体仍以汽车整体组装为主。

由2007至2011年中华征信所TOP10排名变动可看出近5年来厂商并无太大变化,仅于名次上做变动,其中前三名多为国瑞汽车(股)、裕隆汽车制造(股)、中华汽车工业(股)所包办,而三阳工业(股)则因韩国现代汽车销售业务,首次入榜排名第6。

近五年稳居汽车及其零件业龙头厂商为国瑞汽车(股),国瑞汽车(股)系和泰汽车(股)与日商丰田自动车(株)于1984年合资设立,为日商丰田自动车(株)在台生产基地,生产车种包括TOYOTA的CAMEY、COROLLA、ALTIS、YARIS、VIOS、WISH等系列的轿车、休旅车,以及HINO的大货车、大型巴士等,根据资料指出,2011年TOYOTA车款总销售台数为11.1万台,市占率为31.6%。

排名第二名的裕隆汽车(股)成立于1953年,于1957年间与NISSAN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正式签订技术合作合约,开始生产制造小轿车及商用卡车,2003年裕隆汽车(股)进行分割重组,另成立“裕隆日产汽车(股)”,由该公司持股占47.8%,日资占40%,主导NISSAN品牌的全球资源与市场,并以负责台湾、大陆、东协等地的NISSAN汽车事业销售。此外,裕隆集团在2009年1月成立纳智捷汽车(股)推出自有汽车品牌“LUXGEN”,也委由裕隆汽车(股)制造,从2009年底的LUXGEN7MPV开始销售,产品于岛内市场颇受好评,为近年来裕隆汽车(股)营收成长主力。

排名第三名的中华汽车工业(股),成立于1969年,为裕隆集团的成员之一,目前以轿车、货车、客车、商用车及零配件之产销为主要业务,主要组装日本MITSUBISHI小客车及FUSO大货车。中华汽车工业(股)最早从事商用车及货车之产销,于1993年推出“LANCER”后,正式跨入轿车市场,并于1997年再推出“SPACEGEAR”、“FREECA”,正式跨入休旅车、商旅车市场,目前全台市占率约为14.5%。

而从汽车及其零件业营收TOP10业者营运状况表(上表3)中可归纳出,岛内汽车及其零件业发展属相对成熟产业,市场已日趋饱和,而营收状况除福特六和汽车(股)呈微幅衰退外,其他厂商皆呈一定比例成长,其中三阳工业(股)更因韩国现代汽车,在台业务推广有成,2011年营业额成长达43.59%,预估同业间竞争将日益激烈。

三、产业展望与未来

汽车工业的特征篇4

因此,要认清今天的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发展路线,必须对上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十年来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进行恰当准确的分析。

中国政府的汽车政策,最重要的莫过于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了。

中国最早的正式的汽车产业政策是1994年版的《汽车工业发展政策》。从当时的政策名称来看,政策的关注点基本还是把汽车作为工业的一部分来对待。直到2004年,政府出台了《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这是政府支持汽车产业的巨大进步。

从工业到产业的转变,说明政府意识到了汽车作为一个巨大产业链对于整个经济增长、社会发展、消费习惯的重要作用。而2009年1月出台的《汽车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则是面临金融危机,对于原来汽车产业政策的再次重大修订。其中,特别突出了自主品牌的内容,说明国家意识到,随着中国汽车市场规模的扩大,中国应该更加着重培养具有原创能力的本土企业,中国政府从政策方面更加清晰更加直接地鼓励中国汽车企业,打造本土自主品牌。

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大的脉络,其实也就是沿着如何鼓励本土汽车企业发展的路线走下来的。

2005年4月1日,中国正式实施《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对等于或超过整车价值60%的进口零部件征收与整车相同的关税,零部件关税为10%,整车关税为25%。该项政策是中国督促外资企业积极实施国产化政策的延续。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原来关于国产化要求的政策似乎与世界自由贸易的公平性相冲突。2004年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也模糊了这样的提法。因此,为了促进国内汽车零配件行业的发展,以及汽车整车企业尽快获得关键技术,因此,整车特征管理办法,无疑是一次对汽车国产化的重新解读。

而加大国产化比率的要求,无疑是希望提升中国汽车产业整体配套能力的一种期望。

汽车工业的特征篇5

关键词:汽车消费;消费特征;影响因素;自主品牌

中图分类号:F407.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2

我国自主品牌轿车近几年来发展迅速,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06年自主品牌轿车累计销售98.28万辆,占轿车销量的26%。而在2009年自主品牌轿车共销售221.73万辆,市场占有率历史性地达到了30%。然而,随着跨国汽车巨头成功进驻我国市场,外国品牌与我国自主品牌之间抢占市场份额之战拉开序幕。但是,真正决定市场前途的不是政府和商家而是消费者。国内许多研究人员在汽车消费者特征、影响汽车消费行为的因素等方面分析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

一、汽车消费者特征研究

陈广宇,刘章美从购买主体、购买对象、购买原因、购买地点、购买时间、购买方式6个方面对苏州汽车市场上消费者购车行为特征进行分析。从购买主体角度上,主要购车者年龄集中在25-50岁,占总购车者的84.28%,其中25-35岁之间的购车者占45.17,而在性别上,主要还是以男性为主,有84.43%的购车者的月收入集中在2000元以上,购车者主要是管理人员、政府职员、教师、私营业主。从购买对象角度上,经济型轿车消费成为主流。从购买原因角度上,车主购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上下班代步和日常生活代步,而中短途旅游、接送客户、商务社交等也成为购车的重要用途。从购车地点角度上,4S店成为车主购车的主要场所。从购买时间角度上,车主大多选择促销活动期间、车展期间购买。从购买方式角度上,70.3%的购车者选择一次性付款,而由于中国汽车信贷市场还不够成熟,通过银行按揭贷款只占29.7%。

胡小军等通过近4万份的问卷调查,对不同特征消费群体的家庭汽车消费意向进行横向比较。经调查研究显示,在家庭汽车消费认知调查中,76.4%的受访者认为有车比较方便;44.3%的受访者认为家庭汽车是现代生活必需品;27.7%的受访者认为开车的感觉很好;19.4%的受访者认为家庭汽车是个人成功的证明;17.7%的受访者认为现在交通不好,买了也麻烦;12.8%的受访者认为家庭汽车的价格还有些高;9.8%的受访者认为私人买车没有必要;1.9%的受访者认同买车随大流,别人买,自己也买。

段喜茹从我国汽车消费群体及心理角度分析变化特征,指出汽车消费群体日趋年轻化,追求时尚新车特别受关注,消费者购车观念发生质变,心理趋于成熟。消费者购车时看重产品个性、以个人喜好为主、倾向于中低档价位汽车。消费者汽车消费习惯发生变化,汽车美容、售后服务、汽车租赁、汽车保险、消费信贷、停车服务、报废回收等服务业增加。消费者选购车时不再只看重价格,自主品牌汽车受追捧。

张振涛从消费心理角度分析购车者消费动机,得到五类动机,分别为求实动机、求廉动机、求名动机、求新动机、求同步动机。

周军、马亮也关注到中国汽车消费群体中年轻一族的消费潜力,针对“80后”消费者的购车心理进行研究。根据研究显示,“80后”追求个性、时尚、前卫,强烈的情感色彩,易受广告影响、注重品牌,冲动消费,超前消费。

除了分析消费者的年龄、性别、收入水平、职业等特征,陈道平、刘伟在研究微(小)型汽车市场消费行为特性中还增加了居住城市、家庭人口、住房类型、住房面积变量,从更多的角度去描述消费特性。

总的来说,分析汽车消费者的特征可从性别、年龄范围、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月平均收入、居住城市、家庭人口、住房类型、住房面积等角度。从以上文献研究我们可以得出,现在中国汽车消费正呈现年轻化趋势,个性、时尚等成为追求潮流,而经济型轿车依旧是主流,消费者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购买能力提高,汽车消费正快速发展。

二、影响消费者购车的因素研究

孙依华等认为影响南京市居民汽车消费的因素主要是收入水平和汽车的价格,这是决定汽车消费的关键。同时,性能、安全性、品牌、耗油、外观、售后服务等也是影响消费者购车的重要因素。而随着燃油费、养路费、保养维修费、购买车位费等费用的提高,养车的成本大大增加,甚至出现买车容易养车难的情况,因此他们对人们的消费行为也有重大影响。

邵世风认为,国内汽车消费环境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主要包括:①汽车消费的售后服务质量差;②信贷消费制度不完善,销售方式较为单一;③汽车把销售税费名目繁多,乱收费现象严重;④旧车交易市场管理混乱;⑤汽车消费使用环境差。而影响消费者购买私家车的主要因素有:价格、品牌、售后服务、消费者的经济实力、居住环境和使用目的、汽车的经济燃油性能、购车付款方式、汽车的外观款式和舒适性、购车的时机、汽车消费的法律法规等外部环境、自身心理因素或来自亲人朋友等外在的偶然因素影响。

田晟也提出了制约我国汽车消费的原因,主要体现消费环境存在问题,包括:用车成本高,各种油费、养路费、路桥费、停车费、保险费、年检费、保养费、维修费、各种违章罚款;汽车信贷体系建设滞后;消费者的权益保障体系不健全;汽车市场体系和售后服务体系不完善。

李志艳提出,影响消费者购买汽车的主要因素包括心理特征、个人特征、文化因素、社会因素。而心理特征主要包括需要和动机、知觉、后天经验、信念和态度;个人特征主要包括购买者的年龄与生命周期阶段、职业、经济环境、生活方式以及性格和自我观念等;社会因素主要有相关群体、家庭、社会地位等。

殷志扬、范金通过对我国城市居民轿车消费研究进行综述,总结得出影响轿车消费的因素主要包括:①内部因素,如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个人素质、个性化偏好(比如对颜色的挑剔等)、生活方式等;②外部因素,如汽车自身的属性(比如价格、品牌、质量、配置等)、国家的消费政策、各种税费、售后服务的质量、道路交通调价等。

除了以上研究人员得出的影响因素之外,在研究过程中,不少研究者采用了相关模型。杨渊、张红霞利用多属性态度模型对我国电动汽车消费者态度进行测量,并结合态度的组成成分及其表现的图表进行分析。徐雪峰在研究我国自主品牌轿车现状中采用Hotelling模型,研究消费者的偏好选择。而易牧农、郭季林在品牌来源国对国内汽车购买车品牌态度的影响中,也利用了品牌态度构成图、Fishbein的行为意图模式、基于Fishbein的行为意图模式的品牌态度构成等。

综上,汽车消费已不再是一种奢侈行为,而消费者在购车选择过程中,各种因素都可能在其中发挥作用,价格已不再是惟一影响因素,性能、品牌、售后服务等因素作用正在逐渐加大。各种因素都会影响汽车消费,然而任何一个因素都不可能成为惟一因素,需要多种考虑。

三、自主品牌汽车的研究

我国自主品牌汽车近几年发展,对其发展现状也有不少研究人员进行了探究。闫晓莉、高亚飞对我国自主品牌轿车消费者市场进行市场调研,报告分析指出从观念上开看,消费者对自主品牌的认可度低于外国品牌,经济型轿车市场需求旺盛,自主品牌宣传力度仍有待加强。

李海鹏认为中国市场上的自主品牌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引进国外成熟技术的自主品牌,另一类是通过自主开发并拥有知识产权,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品牌车企。自主品牌多集中在低端市场,在中高档领域很少涉及,相当一部分企业不具备整车开发能力,核心技术缺失、产品档次不高、企业规模较小政府对民族品牌的支持力度不够,同时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

刘小平等从销量这一角度分析自主品牌发展,2010年,中国汽车市场全年销量为1806119万辆,同比增长32.37%;产量为1826.47万辆,同比增长32.44%,其中,乘用车销量为1375.78万辆,同比增长33.17%;产量为1389.71万辆,同比增长33.83%。自主品牌汽车销量增幅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市场份额有所提升。2010年,乘用车自主品牌销售627.30万辆,同比增长37.05%,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5.60%,比上年提高1.30个百分点;自主品牌轿车销售293.30万辆,同比增长32.28%,占轿车销售总量的30.89%,比上年提高1.22个百分点。同时,品牌过度多样化、品牌定位不清晰、品牌经营能力有限、品牌管理人才不足也是自主品牌汽车存在的问题。

四、结语

国内研究人员对于汽车消费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中国整个大的汽车消费市场进行研究,取得丰硕的成果。而对自主品牌汽车的消费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其发展现状以及策略研究,对自主品牌汽车消费的特征与购买行为的研究成果缺乏。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近年来发展较快,但相对于合资品牌、国外品牌来说,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品牌知名度不高等原因,发展仍旧不理想,而消费者在选择汽车品牌上仍倾向于合资品牌、国外品牌的选择。

通过以上文献的研究,我们可以根据其研究思路进行对自主品牌汽车消费的研究,主要针对消费特征与购买行为,利用相关模型,研究消费者对于自主品牌汽车选择的态度。一方面在于这部分研究成果较少;另一方面可以为自主品牌车企发展提供相应建议,以促进自主品牌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广宇,刘章美.苏州市私人汽车消费者购买行为研究[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8(03).

[2]胡小军,张希良,何建坤.家庭汽车消费意向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消费经济,2007(03).

[3]段喜茹.我国汽车消费群体及心理变化有几何[J].中国汽车界,2010(21).

[4]张振涛.浅析购车消费心理问题[J].商业现代化,2007(14).

[5]周军,马亮.“80后”的汽车消费心理及营销策略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9(10).

[6]陈道平,刘伟.基于微(小)型汽车市场的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消费者特性分析[J].消费经济,2005(03).

[7]孙依华,边皓,钟大鹏.影响南京市汽车消费因素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02).

[8]邵世风.影响我国家用汽车消费的主要因素[J].统计与决策,2003(08).

[9]田晟.制约我国汽车消费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企业经济,2009(05).

[10]李志艳.汽车用户购买行为分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

[11]殷志扬,范金.我国城市居民轿车消费研究综述[J].消费经济,2004(06).

[12]杨渊,张红霞.我国电动汽车消费者态度的测量和改变[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6).

[13]徐雪峰.我国自主品牌轿车的现状及其发展建议[J].现代商业,2009(04).

[14]易牧农,郭季林.品牌来源过对国内汽车购买者品牌态度的影响[J].经济管理,2009(12).

[15]闫晓莉,高亚飞.我国自主品牌轿车消费者市场调研报告[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24).

汽车工业的特征篇6

关键词:汽车;维修特征;进展

引言

现代汽车工业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而日新月异,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广泛运用,特别是电子技术、液压技术在汽车上应用,使当今的汽车是集各种先进技术的大成,新颖别致的汽车时时翻新。而现代汽车的故障诊断不再是眼看、耳听、手摸,汽车维修也不再是师傅带徒弟的一门手艺,而是利用各种新技术的过程。随着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日益呈现出汽车维修的高科技特征,与其同时汽车维修理念也不断更新[1]。

1现代汽车维修的特征

1.1故障诊断特征

现代汽车已不是简单的机械产品,也不是最初的交通工具,而是由原始汽车进化到一个高科技的结晶体。特别是电子技术、电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汽车的科技化程度不断得到提高。电子燃油喷射系统发动机(EFIE)、ABS防抱死制动系统、SRS安全气囊系统、电子控制自动变速箱系统(AT)、加速滑动调整系统(ASR)、自动空调系统(A/C)、电子悬挂系统(ECS)、动力转向系统、自动巡航系统、中控门锁及防盗系统、TCS动力牵引系统及自我诊断系统等,这些总成均由电控单元件(ECU)全面控制,电控单元具有自诊断功能,能记录出现的故障,并以代码形式存储在电控单元存储器中。通过解码器可从电控单元储存器中读出存储的故障码,从而确定故障的部位和提供排除故障的在线帮助[2,3]。

1.2检修工具特征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维修设备也随之产生了质的变化。汽车保修设备的生产,也不再是多以机具类为主。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批批先进的进口汽车检测设备和仪器涌入国门。四轮定位仪、解码器、汽车专用示波器、汽车专用电表、发动机分析仪、尾气测试仪及电脑动平衡机等,这些昔日人们十分陌生的检测设备,已经成为现代维修企业的必备工具[4]。而这些检测设备,本身就是高科技化的产品,是电子检测技术、电脑技术的高级集成物。要熟练地操作使用这些检测设备,技术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训,并

要掌握外语和电脑技术,才能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充分发挥检测设备的各项功能。这种高科技化的现代汽车检测设备,使现代汽车维修的科技含量大为提高。

1.3维修资讯特征

随着资讯、信息、网络化技术的发展,使各行各业都处于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汽车从结构到控制技术日趋高科技化,汽车新品牌、新装备、新功能层出不穷。维修技术人员不可能将数千种车型的维修资料、数据、程序记忆在大脑中。汽车维修技术人员的知识、技术、经验以及对资讯的全面掌握,越来越显示出自身的局限性。而解决这一不足的就是汽车维修专业互联网络,即INTERNET互联网[5]。

INTER-NET互联网的出现,彻底打破了资讯传递在空间、时间上的局限,能在第一时间最全面、最快速地将资讯迅速地传到地球上每一角落。而INTERNET互联网络在中国现代汽车维修行业中已崭露头角,从国际汽车维修行业看,维修行业技术资料查询、故障检测诊断、技术培训网络化,已得到全面的普及。以美国汽车维修业为例,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在维修信息综合管理、专家集体会诊、网上查询资料、网上解答疑难杂症、网上开展技术培训以及网上购买汽车维修资料,已经成为维修行业的基本特征。汽车维修专业互联网络,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起步,以欧亚·笛威汽车维修专业网站为例,从1995年起,即建立了在会员单位内部使用的远程通讯BBS。1996年,开始投入巨资,大规模建立汽车维修INTERNET互联网站[6]。目前已发展成为专业性最强的网站,涵盖欧美亚各车系发动机、变速箱、空调、悬挂、转向、定速、安全气囊及防盗等各系统的基本保养、检修程序、各类数据、各类元件位置图、机械拆装图以及电气线路图,并实现了在网上答题、网上咨询、网上购物和网上培训等功能。

1.4维修人才培训的特征

在我国传统的汽车维修企业中,维修人员的文化水平、理论基础、外语水平都较低,传统的培训方式大都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模式,很难达到机电一体化、懂电脑、会外语的现代维修技术人员的水平。随着汽车高科技的发展,从事汽车维修服务的技术人员,必须具备高科技的素质,除了具有坚实的汽车专业理论外,还需要熟练掌握各种汽车检测设备与仪器,能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使用电脑分析及汽车维修专业INTERNET互联网查询汽车维修资料,对出现的各种疑难杂症进行分析,达到准确判断、熟练排除,以最低的成本、最短的工时、最优质的服务,排除各类汽车故障,使车主满意。此,除了学校的专业教学外,汽车维修技术人员还要加强自身学习,还要借助于各类技术培训,特别是电化教学和网上培训,不断更新维修观念、知识、技能,提高自身素质,才能维修现代汽车[7]。

国外汽车维修教育界还推出了以多媒体电脑运作的动画及实物教学光碟资料库,可应用在远距离教学和网上教学,并可由教师依学生程度及教学课程,自动编排教学影片播放内容、播放顺序、播放时间,随时调整不同的考评内容和考评标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意愿,建立起电脑教学化的启发式和互动式学习环境,提高学习成效。这种电脑教学的方式,构成了现代汽车维修培训的新特征。

1.5维修管理的特征

随着电脑及相关系统的发展,在许多国家,电脑管理已在汽车维修行业中广泛应用,而且这个趋势将持续扩展。在我国,采用电脑化管理还刚起步,对于大多数汽车维修企业而言,谁拥有最完善的管理制度、最现代化的管理方法、最精确的管理数据分析及最良好完备的服务,谁就能争取最多的客户,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采用电脑化管理,可以对修理部门的业务部、零件部、车间、收银、总经理监控诸方面进行联网操作,综合管理,使经营活动一目了然,克服了以往混乱的管理局面,将管理人员从日常琐碎的事

务中解放出来,提高办事效率,获得客户认同。上层管理者也可以通过电脑管理网络系统及时了解汽车维修的动态情况,便于统筹安排。可以使维修行业改变传统手工作业的模式,实现质的飞跃。可以让厂长从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争取更多的效益。

标准规范的电脑化管理,可自动建立完整准确的客户及车辆档案,为长期、灵活的客户服务奠定基础,完善的维修跟踪服务功能能增添客户的满意程度。可以消除工作方面的一些失误,提高工作效率。车辆与客户的动态跟踪可以使业务部具体掌握车辆及每一个客户的细节,随时提醒客户进行维修、保养和零件的更换,体现服务的完整性、及时性、层次性。

2现代汽车维修与传统方法比较

现代汽车维修无论从理念、维修制度,还是修理企业的管理及故障诊断的智能化方面,与传统维修方法相比,均有较大的质的飞跃[8]。

3现代汽车维修企业素质

3.1企业素质特点

现代汽车维修企业赢得生存和发展空间,必须重视企业自身素质的提高,企业素质要素主要包括:

①企业管理现代化。②企业技术管理队伍的建设。③企业技术业务水平。④维修技术资料和技术信息的使用。⑤维修车辆的质量水平。⑥经营观念和服务意识。⑦企业信誉及服务信誉。⑧企业的经营效益、职工收益和参与市场竞争的价格优势。⑨维修市场的占有量。10企业的社会形象、知名度和社会认同感。企业发展的要素所占的比重,是衡量企业综合素质的量化指标,其数学表达式为

Q=[F1X1+F2X2+…+FnXn][F1Y1+F2Y2+…+FnYn]=∑FiXi/FiYi(1)

式中Q——企业综合素质指标

Xi——企业已具备的各项素质要素占社会平均统计量的百分比

Yi——企业应当具备的各素质要素,即该要素的社会平均统计量

Fi——分析系数,确定各因素的重要度,主导因素取1,其余取0~1

3.2WTO与汽车维修

加入WTO对中国汽车维修业的影响是巨大的。为了适应售后服务的要求,国外汽车维修业将相继进入中国市场,国外汽车维修业的介入给中国汽车维修市场提供了一个较为先进的高效的国际技术环境,对促进国内汽车维修业的更新改造、加速汽车维修业技术进步的进程,将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8,9]。目前国内汽车维修技术水平、管理能力、经营方式、生产规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意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如在实现汽修业的配件送货及全方位的零库存等。我国汽车维修的经营方式将逐步与国际接轨,多种经营方式已全面展开,如特约维修、维修、现场维修、专项总成维修,也将实现连锁经营维修、定点维修、会员制方式维修及俱乐部方式的维修等。充分体现低成本,以专一保证质量和服务的优越性。

4结束语

传统的汽车维修方式、维修制度以及经营模式必然被现代汽车维修方式所代替。以往的汽车维修往往就维修谈维修,现代汽车维修是汽车销售、零件销售、资讯及售后服务四位一体紧密结合。汽车维修的新趋势是维修对象的高科技化、维修设备现代化、维修咨询网络化、维修诊断专家化、维修管理电脑化及服务对象的社会化[6,10]。国外汽车维修企业以汽车服务贸易的形式进入国内市场,使我国汽车维修行业将面临严峻形势,而在汽车维修企业发展要素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将是:管理、技术、装配和信息。倡导汽车维修行业的服务优质化、品牌化、现代化,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曹德芳.汽车维修[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70-78.

[2]王静文.汽车诊断与检测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90-120.

[3]徐华东.桑塔纳轿车维修技术[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34-41.

[4]戴冠军.广州本田雅阁发动机的检查与调整[J].汽车技术,2002,(6):36-38.

[5]石磊.车载信息技术及其发展[J].汽车维修,2002,(9):44-46.

[6]张沈生.汽车维修技术的发展[J].汽车维修,2002,(6):6-7.

[7]汤子兴.夏利轿车电喷发动机故障自诊系统[J].汽车运用,2002,(1):34-35.

[8]崔吉男.入世与中国轿车业新一轮规模扩张[J].汽车维修,2003,(1):6-8.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