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示例梳理总结(3篇)

时间:2024-04-06

2024年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示例梳理总结

【热点背景】

生态珠海,浪漫之城。近年来,广东省珠海市加快海岛旅游建设开发,推动旅游消费回暖提质增效。作为中国首座以“公益+旅游”为开发模式的无居民海岛,珠海三角岛以生态修复为主进行保护性开发,旨在打造全国生态文明示范海岛和粤港澳大湾区的海岛旅游目的地。日前,珠海三角岛九洲文旅会客厅项目及度假酒店助力珠海打造海岛生态旅游开发的标杆,于2023年3月全面交付使用。

【模拟示例】

近年来,广东省珠海市加快生态旅游海岛建设开发,推动旅游消费回暖提质增效。珠海三角岛以生态修复为主进行保护性开发,打造全国生态文明示范海岛和粤港澳大湾区的海岛旅游目的地,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解析】

1.针对生态旅游海岛的态度

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一直是各地政府追求的经济模式,而生态建设又关乎群众的切身利益,题干中提到的“生态旅游海岛”,就是借助本地资源,实现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完美结合,为各地生态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示范作用。

2.积极之处

(1)为生态建设提供了发展模式。“生态旅游海岛”的建设模式,为全国各地提供了发展的路径,使得各地政府可以总结自身资源,更好地实现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长效结合。

(2)增加了经济增长的动力点。通过海岛建设,能够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增加外地游客的数量,带动当地的经济,实现人居收入与就业的双增长。

(3)增加了游客的游玩选择。新的建设模式能够带来更贴近自然的感受,为前来旅游的游客提供更加舒适的旅游体验。

3.推广建议

(1)主动开拓发展思维。想要让各地实现如同“生态旅游海岛”的建设项目,最主要的还是要有能够因地制宜的创新思维,可以主动总结建设经验,组织各地政府进行学习,探索出生态与各行各业的结合方式,助力生态发展;

(2)引入社会力量。想要实现生态建设的持续发展,单独依靠地方政府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引入社会的资金与力量,加快建设,形成源源不断的后发力量;

(3)加强持续监督力量。在各种生态项目的发展中,如何权衡生态与其他项目的发展尤为重要,可以通过监管不断调整发展建设力度,真正实现生态建设与发展同步进行,避免虎头蛇尾,发展影响生态建设的问题出现。

2024年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示例梳理总结

【热点背景】

中国国家博物馆发布关于规范馆内讲解秩序的通知。通知称,未经馆方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馆内开展讲解活动。确因工作需要在馆内开展讲解活动的单位,须提前5日提出申请,报备讲解内容、讲解人员、活动流程、安全责任等材料。

通知中强调了馆方对于讲解活动的监管和管理责任,对于讲解内容,要求准确、客观地传递历史文化知识,避免夸大或虚假的描述。对于讲解形式,要求有序、规范地进行,不得影响其他观众的参观体验。这些要求,体现出国博规范讲解活动、提升讲解质量的强烈意识。

【模拟示例】

国家博物馆发布通知,自7月16日起,未经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馆内开展讲解活动,确因工作需要在馆内开展讲解活动的单位,须提前5日提出申请,报备讲解内容、讲解人员、活动流程、安全责任等材料。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解析】

一、表明自身观点

现在旅游消费升级,游客追求沉浸式旅游体验,促进了馆内讲解热。但一些热门博物馆人头攒动,同时还可能有多名导游拿着话筒滔滔不绝,这就容易造成博物馆内嘈杂不堪、游客拥挤,影响了游客的正常观展。另外,一些导游为了吸引游客,会在解说词中大量引用未经考证的传闻、野史,容易对游客产生误导。因此国家博物馆出台的这一规定,我认为是很好的举措。

二、分析出台规定的意义

1.规范讲解行为。博物馆的讲解需要很专业的知识,在国家博物馆没有出台这一规定之前,有很多自称历史专业人员或者是导游为了吸引观众,戏说文物,戏说历史,讲解很多内容是在歪曲历史,不尊重历史的行为,这会对观众造成误导,尤其是参观的青少年,会让他们形成错误的历史价值理念。因此这一规定出台后,社会团体或者人员需要讲解的需要经过申请,这样可以规范讲解行为。

2.营造良好的参观氛围。博物馆是一所大学,蕴含丰富的历史人文知识,在参观过程中需要一个比较安静的环境,细细品味文物的历史、美学等知识。所以让社会团体或者个人申请讲解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由于无序讲解带来的嘈杂参观氛围,营造一个良好的参观氛围,增强参观体验感。

3.有助于博物馆讲解回归公益性。博物馆本身带有公益性质,免费参观,但是很多社会团体把讲解当成赚钱的工具,不仅挤占了紧张的门票资源,还扭曲了博物馆的公益性质。以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展的讲解项目为例,网上某机构按照每人388元收费,讲解3小时,平均每小时129元,成团人数为12人起,满团25人。这家机构提供订票服务,不用游客自行预约,保证顺利入馆。

三、如何精细化治理讲解乱象

1.博物馆制定更加细化地规则。对社会讲解行为进行约束和管理,比如可以由博物馆馆方参与制定行业准入标准,对一些社会讲解机构或具备专业知识和讲解能力的个人进行资质认定,购买第三方服务,发展其作为编外力量。

2.有关部门担负起监管的职责。对于作为市场行为的社会讲解活动制定明确的价格标准,让观众在选择时有据可依,文化消费也应该明明白白。

2024年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示例梳理总结

【热点背景】

《“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中提出:“加强农耕文化保护传承,支持建设村史馆,修编村史、村志,开展村情教育。”新时期新阶段,盘活乡村资源,唤醒乡村记忆,已经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知古鉴今,以史为鉴,重塑乡村灵气。一座村史馆,浓缩着一个村庄的过往,展示一个村庄的现在,期待一个村庄的未来,是收藏、开发、利用村落历史文化资源,宣传展示村情村貌的重要文化载体,塑造农村新风尚、开展精神文明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在乡村振兴建设的进程中尤为重要。村史馆建设理应在尊重自然、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之上,协调多方资源,打造别具一格的村史馆,用特有的文化符号,发挥村史馆真正的作用。

【模拟示例】

《“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提出:“加强农耕文化保护传承,支持建设村史馆,修编村史、村志,开展村情教育。”对于各地开展建设村史馆,你怎么看?

【参考解析】

1.表明观点

加快推进建设村史馆,能够忆起乡愁、传承文化,培育农民文化知识涵养,构建文化乡村,实现文化振兴。一定要把筹建村史馆当做是一件大事办,办成办好办到村民心坎里。

2.分析建设村史馆的重要意义

(1)盘活乡村资源。通过挖掘乡村历史故事、人文特色、乡土特产、传说典故等,将农村资源化地利用、保护和传承。

(2)保护乡村形态。通过丰富完善村史馆功能,联动村民服务中心、党群服务中心等资源,让群众深入了解乡村本来的历史风貌,程度地保护乡村历史文化。

(3)培育乡风文明。通过建设村史馆,引导村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群众对建设美好家园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提升群众文化水平素养。

3.简述建设村史馆可能存在的问题

建设好村史馆不能简单等同于建设村史馆,内容展品、形式呈现不用整齐划一,避免同质化问题出现,此外更应该收集群众意见,看是否能融入村史馆建设中。

4.如何建设好村史馆的举措

(1)成立专班。村两委、驻村干部成立专班,认真领会政策要求,借鉴成功经验,对标先进,充分认识到建设村史馆的重要性。

(2)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各地特色,深耕内容,展示各个村的历史沿革、人文特色、生活变迁等,生动展示新时代乡村新风貌。

(3)收集意见。主动吸纳群众意见,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治理格局。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