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精神的内涵范例(3篇)
时间:2024-04-30
时间:2024-04-30
解析与弘扬中国企业精神的本质与内涵,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建设的需要。思想政治建设历来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国有企业最大的文化与管理特点。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确立和弘扬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精神。如大庆精神、铁人精神、鞍钢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青藏铁路精神等。这些中国企业特有的爱国、敬业、诚信、创新、奉献精神源于企业实践,与时代脉搏相呼应,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召唤着中国共产党人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企业的持续创新与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企业精神是一个企业员工共同一致、彼此共鸣的内心态度、意志状况、思想境界和理想追求。总结和提炼中国企业精神,不断挖掘其历史积淀,理清思想脉络,丰富精神内涵,让中国企业精神成为新时代的民族精神和创新精神,从而从精神层面解决人的思想认识问题,这是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新常态下全面从严治党、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
解析与研究中国企业精神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国梦的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企业精神是企业的精神支柱和灵魂。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务实、创新、奉献的企业精神与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有着厚重的历史特征和时代特征。面对思想文化多元多样、精神需求日趋增长、价值取向标准各异、员工队伍结构变化的特点,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丰富企业文化的内涵,用企业精神来凝心聚力,教育引导员工树立共同理想和崇高信仰,不断激发员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做到知行合一,积极投身到企业的发展实践中。系统梳理中国企业精神的形成与发展,分析挖掘和科学认识其本质内涵和时代价值,有助于广大员工群众将个人梦想与实现中国梦有机结合,立足岗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解析与研究中国企业精神,更加全面系统地了解中国企业的创业历史,是弘扬中国精神的需要。实践是价值活动以及价值关系产生的最根本基础。实践决定着价值观的生成、发展与实现,决定着价值观的基本指向。企业精神作为一种群体意识,其源于实践又在实践中得到了不断丰富完善。比如我们熟知的大庆精神就是大庆油田开发建设的艰苦环境和激情岁月里形成的,包括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讲求科学、“三老四严”的科学求实精神;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这些企业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国企业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扎根企业生产实践,为广大员工群众认识认同并产生共鸣。解析和研究企业精神对科学认识中国企业精神,准确把握中国企业在长期的实践发展中不断凝聚、塑造、传承和发展所形成的共同的精神本质内涵,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紫砂壶;龙文化;创作内涵
1前言
紫砂陶艺是属于个性鲜明、风格比较突出的艺术门类。过去的紫砂艺人因文化艺术交流范围狭窄,接触到的东西较少,又延续多年的风格制约,创作只能停留在一代代的模仿上。而紫砂艺术应包含一种精神、一种文化内涵,应当把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气魄融汇于作品中,形成一种内在的生命力。尤其在现在日趋发展的社会里,人们更注重紫砂艺术的内涵。在这一点上,就要求我们壶艺创作时应注重壶艺造型的设计理念。
紫砂壶的造型具有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属性,这也符合陶瓷造型必须具有双重性的原则。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紫砂壶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艺术与审美的需求不断增强。紫砂壶的造型千姿百态、极为丰富,按其基本特点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即抽象的几何图形形式造型,以点、线、面结构就是所说的光货;其次是自然形象造型,在自然界和生活中取其原型构思而制,那就是行内所说的花货。不管是光货还是花货,创作的作品一定要具有制壶者的创作理念,作品里应包含某种意义和追求。
2“三足龙团壶”的创作内涵
“三足龙团壶”属花货的范畴,壶身饱满圆润、三足鼎立,增加了该壶的稳重感,该壶泥色古朴、质地细腻,突出了紫砂陶土特有的厚重之感,造型自然、生动形象,又添加了中国传统元素――龙,传说龙是中国神话中的一种善变化、能兴云布雨的神异动物,传说能隐能显,春分时登天、秋分时潜渊,为众鳞虫之长,四灵之首。上下数千年,龙文化已渗透了中国社会的传统文化,除了在中华大地上传播承继外,还被远渡海外的华人带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国的华人居住区或中国城内,最多和最引人注目的饰物仍然是龙。因此,“龙的传人”、“龙的国度”也获得了世界的认同,现在龙更是华夏民族的代表,是中国的象征。
“三足龙团”壶嘴塑造成龙的形象,一方面增加了整体壶型端庄肃穆的厚重感,使之精神层次上得到提升;另一方面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紫砂壶与龙同为中国古典元素,两者的碰撞产生了奇异的美感,使紫砂壶超脱于一般工艺品跻身于艺术品的行列。不管是创作内涵还是精神内涵都在这里得到很好地体现。该壶整体造型和谐,比例控制协调,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
另外在紫砂创作过程中,还应具有自己的个性,已故著名大师顾景舟先生曾说:“在任何一样艺术行当中,一个有所成就的佼佼者,都一定会有独到一面的过硬功夫,表现在艺术和技巧的两个方面”。这是作为一个优秀紫砂艺人的必备条件,其中包含了创作者对历史、对社会的责任感,是在创作过程中对继承传统的提高,又是创作者融入主观精神及人格情操的体现,体现了创作者对文化、对生活、对历史、对现实的理解,所谓“方匪一式,圆不一相,文岂传形,赋难为状”,只有在创作过程中付出真情实感,不论什么样的创作形式及造型才能匠心独运,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启迪。在创作“三足龙团壶”时,首先就考虑到它的内涵表现,才能赋予它整体造型。
3总结
紫砂壶艺的造型不仅反映了作品的创作内涵,还突出了作品的气度,包含作者个性风格的表现,有的造型清秀飘逸,有的古朴敦厚,有的稳重明朗,有的甚至是拟人化的造型,温润如君子、豪迈如丈夫、风流如词客等等。总之,壶艺造型不管如何变化,都应当在创新设计实践中理念感悟,反映在自己作品的内涵里,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平时对美的感悟,才能创作出令自己也令大众喜爱的紫砂作品。
参考文献
[1]曾柱昭.宜兴紫砂壶的鉴定历程[M].北京:中国文物世界,1986.
[关键词]民族精神重要途径政治学科
一、政治学科教育中通过民族精神教育的渗透,促进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民族精神主要包括民族追求的共同理想、确立的共同价值观、形成的共同思维方式和共同品格,是民族意识整体中最高层面的内容,或者说是民族意识的最高形式。民族精神是民族意识中的精华,是一个民族自豪骄傲、自尊自强的精神支柱,它远离民族的劣根性,闪耀着“积极”、“进步”的光环。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说过的“希腊精神”、“日耳曼精神”、“法兰西精神”等也都是在这种意义上理解民族精神的。这种民族精神犹如民族的守护神,它的存在与否决定着一个民族的生死存亡。民族精神是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的集中体现!
目前国内对民族精神的培育途径主要是:从学科教育入手,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挖掘各学科课程,特别是人文学科及有关的自然学科中所具有的教育因素;开展民族精神教育活动,发挥教育活动的承载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感染作用等。教育界提出应当在学校整个教育过程中适时突出民族精神教育的主题,使学生在其中感悟民族精神的伟大意义,体验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养成热爱祖国、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格和行为习惯;学校开设的学科课程应结合自身的特点,有机渗透民族精神教育。同时在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等各个层面都融入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容,营造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浓厚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和感染。
与学科教育相结合是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途径,应当把时展潮流作为坐标,把握当代民族精神的内涵与高中阶段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重点,从而通过课程教学这个重要教育渠道,弘扬民族精神,促进学生人格乃至创造性人格的全面发展。
政治学科在高中阶段的课程与教学重点是经济、政治和哲学常识,是普及社会科学基础知识的重要学科,其教育内容关注非智力因素,对形成学生健康人格、促进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社会各界,包括教育界的很多现象表明,社会需要的是具备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如果没有相应的创造性品德等创造性人格作为基础,创造性“人才”只会危害社会的前进和发展。创造性人格集中体现为强烈的创造动机、顽强的创造意志和健康的创造情感,它反映出创造主体良好的思想面貌和精神状态,其中最为重要和基本的是创新精神和创造品德(具有健康良好的品德,能自觉地为造福国家、民族、人类而创新等),这些人格要素往往可以在民族精神中找到生生不息的源泉,培育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能力,激发和培育创造性人格应当从弘扬民族精神入手。
中学思想政治课的重要特点就是思想教育性,但目前中学生中很多人缺乏明确的理想和信念,没有科学的价值观,集体主义观念和合作思想淡薄,性格脆弱,民族精神观念淡漠。造成中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低下的原因一方面在于社会教育的正面作用弱化,负面作用增大;另一方面也由于政治学科中的概念教学比较艰深,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内容体系庞大,脱离学生实际,学生难于理解和记忆,对学生缺乏触动作用,难以产生学习兴趣。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做大量的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工作,重视政治课程与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其中通过加强学科教育教学中民族精神教育的合理渗透,形成学科民族精神教育观、教育内容,会起到很好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二、丰富民族精神教育内涵,整合各类教育资源,扩大和延伸政治学科教育教学的范围,形成政治学科中民族精神教育的多元渗透途径
1.研究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与高中民族精神培育的重点
我国古典民族精神反映的是自然经济、封建等级社会条件下道德至上、贵和求稳的中庸精神;追求民族独立,不畏强权的爱国主义精神。在近代,民族精神体现的是内忧外患下人民救亡图存、争取民族独立的革命精神;全民一心,以弱敌强的艰苦奋斗精神。在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得到极大地丰富和发展: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形成了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白求恩精神、董存瑞精神……在社会主义实践和建设中,我们形成了雷峰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求真务实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也是中国人民在未来的岁月里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动力。
当前中学生的民族意识、民族信念、民族自信心不断增强,但也要看到,学生中存在对民族精神的不正确认识,特别是精神追求的淡化令人担忧。上海市社会科学院进行的调查表明,目前未成年人对很多应当认同的思想道德存在困惑,而且这种困惑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应当开展学生对民族精神的认识现状调查,掌握学生实际,做到有的放矢,引导学生探寻当代民族精神根基,才能有效促进学生民族精神的发展,促进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形成。
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呼唤着创新,新时代的中华民族精神也呼唤创新。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渗透,促进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发展具有时代意义和历史重要性。对当代中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要根据改革开放和建设现代化国家的时代背景,研究开拓创新人格的形成以及贯穿古典、近代、当代民族精神的基本精神;重点研究当代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和高中教育培育民族精神的重点。在政治学科教育中,利用时政教育带领学生共同探寻当代民族精神之根。
2.在政治学科教育中渗透民族文化教育
传统文化历史教育对于民族精神的培育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能够弘扬、更新既有的民族精神,使得民族精神能够与时俱进,而且能够创造出新的民族精神,提升中华民族的精神生命,开辟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正如名主持崔永元谈到的:“……因为孩子们是很有包容心的;但现在有些媒介在破坏孩子们的包容心。他们说现在的文化是多元的,要给人们更多的选择的权利。可是现在传统文化已经很少了,游戏节目比比皆是,还有何选择呢?传统文化几乎没有立足之地……现在生活节奏很快,年轻人还没觉得传统文化有多好;一旦有一天发现了它的厚重,拉都拉不住。”应当给学生更多的选择和潜移默化的机会,让他们能多接触蕴涵民族精神与民族前进动力的文化内容,让民族精神教育在政治学科教育中得到全方位渗透。
在哲学课上,正逢春节过后,可以联系中国传统文化民俗,激发学生对放鞭炮这一习俗利弊的讨论,从而认识到事物的两面性,深刻理解矛盾观点,形成正确看待事物的辩证观。
在经济课上,关于“经济”一词的由来,教科书上主要谈到古希腊的溯源,教师可以向同学介绍中国历史文化中的“经济”观念;在价值规律的相关知识点教学过程中可以大量联系现实社会中人们运用价值规律,战胜困难,赢得市场的生动例子,开展各种各样的课堂活动让学生亲身模拟体验,将民族精神教育由枯燥的知识或者宣传报道,转变为贴近现实,更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
3.寻找民族精神教育规律,由浅入深、坚持不懈地贯穿到政治学科教育的全过程,促进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同学科知识与能力教育一样,对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创造性人格的完善也必须是由浅入深、坚持不懈地贯穿到教育的全过程,从而逐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进而树立为祖国、为民族、为人类而自觉创造、创新的远大理想。
从政治学科教育内容入手,以课堂教学为渠道,挖掘相关素材,并在实践中逐步向校外、社会渗透。结合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培养过程,在青年学生中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并紧密联系时展的新特点和新要求,构建民族精神教育资源库。
上一篇:三分钟自我介绍范文(6篇)
下一篇:教研室的年终工作总结(精选2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