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谁的耳朵》教案设计(精选5篇)
时间:2024-05-01
时间:2024-05-01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幼儿园小班教案《全靠耳朵听》》
小班教案《全靠耳朵听》适用于小班的音乐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感受歌曲柔和、舒缓的旋律,理解歌词的含义,愿意模仿小动物的叫声和动作,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启发幼儿按照原歌词的结构,创编新歌词并演唱,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全靠耳朵听》教案吧。
【活动目标】
愿意模仿小动物的叫声和动作,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
感受歌曲柔和、舒缓的旋律,理解歌词的含义。
启发幼儿按照原歌词的结构,创编新歌词并演唱。
【活动准备】
电脑动画、胸饰、音乐
【活动过程】
一、歌表演:看朋友引入
二、看看哪些动物朋友来了?幼儿猜猜
三、红红的鸡冠,早上早早起,是谁?
动画演示:和公鸡打招呼!
你们好,我是怎么唱歌的?(幼儿自由模仿)
公鸡,公鸡,喔——喔
依此推出:小羊、小狗、小猫
四、我们听见小动物的叫声,全靠什么呢?
五、那我们两只小耳朵来听听小动物唱的歌吧!欣赏歌曲
六、你听到小动物怎么唱的?(幼儿随意唱唱)
七、老师的两只耳朵听见了,我也来唱唱
八、小朋友也来和小动物一起唱歌。
九、小动物,一边唱,一边还做动作呢!师生边唱边表演。
十、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一起来唱歌(戴胸饰表演)
【活动延伸】
还有许多小动物唱歌声音很好听的,启发小鸭子怎么唱的?……
【活动结束】
那我们去找更多的小动物唱歌,看,它们都走来了……(表演:走路,自然结束)
小百科:耳位于眼睛后面,它具有辨别振动的功能,能将振动发出的声音转换成神经信号,然后传给大脑。在脑中,这些信号又被翻译成我们可以理解的词语、音乐和其他声音。
小班语言《谁的耳朵》教案设计、幼儿园语言教案大全的有关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以上的文章能够帮助到大家。
活动目标:
1、在观察中,发现小兔子的可爱,产生喜爱动物的情感。
2、学习用各种方式感知兔子的主要特征和生活习性。
3、培养幼儿手眼协调的能力。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重难点:
1、重点:学习认识兔子的主要特征。
2、难点;了解兔子的生活习性。
活动准备:
实物小兔1只、兔子吃的胡萝卜、白菜、青草各少许,竹笼子一个。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组织幼儿安静坐好。
2、引入新课《长耳朵兔子》。
师:将兔子抱进活动室,激发幼儿兴趣。请小朋友看看,今天是谁也到我们教室来了?(兔子),小兔子可爱吗?(可爱)。它有两只什么样的耳朵?(长长的耳朵),我们把它起名叫《长耳朵兔子》好听吗?好!下面我们一起看看长耳朵兔子,它有哪些方面特征。
(二)活动指导
1、运用各种方法感知兔子的主要特征和生活习性。指导语:
(1)看一看,兔子长什么样?你最喜欢兔子的哪个部位(逐一观察兔子的每一个部位,突出兔子的观察与认识)。
(2)摸一摸,大胆说出你的感觉(如:兔子的毛白白的,毛茸茸的很光滑)。
(3)学一学兔子是怎样走路的。请一幼儿上来示范兔子跳的动作。然后问大家:兔子是怎样走路的?(蹦蹦跳跳)。
(4)兔子喜欢吃什么?(胡萝卜、白菜、青草)请一幼儿喂兔子。
2、编儿歌:小兔子。
(1)请小朋友用几句话把兔子长什么样说清楚,编成儿歌好吗?综合小结:
耳朵长,尾巴短,一张嘴巴分三瓣。
后腿长,前腿短,蹦蹦跳跳真可爱。
(2)幼儿学儿歌。
3、小实验:兔子的耳朵是怎样转动的?
(1)将小兔放入竹笼子里,教师提醒幼儿要注意观察兔子的耳朵会不会转动。教师猛然击掌。然后请幼儿玩玩兔子的耳朵有没有转动的?兔子的耳朵是怎样转动的?问什么地方转动?(向上、向后)
(2)请幼儿击掌,再实验一次。
4、带小兔子到草地上玩耍。
师:请小朋友注意观察小兔子的动作,不要惊吓小兔子。
(三)、活动结束
1、德育教育方面,小兔子很可爱,也很逗人喜欢,如果小朋友家里饲养有小兔子,注意观察吃东西的神态,有人经过时的表现等等。小兔子也很善良,要向它学习讲卫生、爱清洁,做个乖孩子好吗?
2、下课。
小百科:兔的头部较长,可分为颜面区(眼以前)和脑,头颈部颅区(眼以后)。颜面区约占头部全长的2/3。
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能大胆说出说出自己看到的和想到的。
2.学说短句:”别摘我,别摘我,我会痛的呀”。
3.教育幼儿爱护花草树木,培养幼儿初步的环保意识。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5.帮助幼儿体验和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讲清简单的事情。
活动准备
1.《耳朵上的绿星》课件。
2.小松鼠图片一幅、绿星星若干。
3.小草一颗、玫瑰花一朵(卡纸制作的)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引出故事。
观察图片上有谁?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
2.中断式讲故事,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小松鼠会怎样打扮自己呢?猜一猜。
(2)小松鼠看到小草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为什么?
(3)小松鼠看到玫瑰花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为什么?
(4)小松鼠心里感到怎么样,为什么?它还会不回去参加音乐会呢?
(5)谁跟着小松鼠?小松鼠知道吗?。为什么不知道?理解”悄悄”。为什么要跟着小松鼠?
(6)观众为什么惊呆了?这是怎么回事呢?两颗绿星是哪儿来的呢?
3.完整讲述故事,提升社会经验。
(1)这是一只怎样的小松鼠?(爱护花草树木)如果你是小松鼠你想怎么做?
(2)这是两只怎样的萤火虫?(乐于助人)如果你是一只萤火虫,你会怎么帮助小松鼠?
4.结束:小松鼠想请你们一起去参加音乐会。
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此课时时,孩子们在欣赏故事这一环节兴趣盎然,但在让孩子们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这一环节,孩子们不敢说,不喜欢说。但总的来说,此课时还是上的比较成功的。有句话叫“学习者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能更准确有效地掌握学习对象。”如果下次还让我来上此课,我将创设一个更能使孩子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想方设法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游戏目的:
复习音近的拼音字母(前后鼻音、平翘舌音)和生字。
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游戏准备:
学生每人准备一套拼音卡片,和有关的生字卡片。
操作过程:
(1)导语:我们一起来比一比,看谁的耳朵最灵,是顺风耳。请听仔细。
(2)老师或小老师报音,其他同学找出相应的声母、韵母、音节或生字卡片,边举起卡片边迅速读出来“找到了,找到了aoaoao”。看谁找得对、准,读得快、准。
(3)这样能帮助学生区分浙江方言中较难分辨的平翘舌音、前后鼻音,提高学生的听音辨别能力,培养学会倾听的良好学习习惯。
幼儿百科:耳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听觉感受器和位觉感受器位于内耳,因此耳又叫位听器。也有人将外耳和中耳列为位听器的附属器。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两部分。另外,在外耳道的皮肤上生有耳毛和一些腺体,腺体的分泌物和耳毛对外界灰尘等异物的进入有一定的阻挡作用。
活动目标
1、激发爱护动物的情感。
2、进一步了解动物耳朵的特点。
3、能根据动物耳朵特征创编儿歌,发展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电子大书,驴、马、象、猫、猴、狗等动物的图片以及它们的耳朵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动物图片贴在黑板上,再把相应动物耳朵的图片发给幼儿。请幼儿仔细观察,将动物耳朵和动物配对。
二、学习儿歌。
1、激发兴趣。
——动物的耳朵长相各不一样,有长的、有短的、有尖的、有圆的,请幼儿仔细观察,看看下面这些动物它们的耳朵是什么样子的。
教师展示动物的图片,并请幼儿说一说它们的耳朵的特点。
——谁的耳朵长?(驴的耳朵长)
——谁的耳朵尖?(猫的耳朵尖)
——谁的耳朵短?(马的耳朵短)
——谁的耳朵圆?(猴的耳朵圆)
——谁的耳朵遮着脸?(大象的耳朵遮着脸)
——谁的耳朵听得远?(狗的耳朵听得远)
2、教师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3、启发幼儿理解“长””“尖”“短”“圆”等字的含义,体会儿歌的情趣。
4、教师和幼儿一起根据儿歌创编动作。
5、教师和幼儿轮流念儿歌:教师念问句幼儿念答句。
三、仿编儿歌。
——教师引导幼儿来仿编儿歌。
(例如:谁的耳朵白又长,兔子的耳朵白又长)。
活动应变
可以多准备一些动物以及动物耳朵的图片,方便幼儿仿编儿歌。
活动延伸
美工活动:用环保纸袋贴上动物耳朵、眼睛、嘴巴等,装饰成小动物。
区角活动
语言区:把各种动物耳朵的图片贴在区域内,鼓励幼儿去创编儿歌。
环境创设
将环保纸袋动物串成吊饰,布置环境。
家园同步
请幼儿回到家和自己的爸爸妈妈一起念儿歌并尝试仿编儿歌。
随机教育
在餐前或活动过渡环节复习儿歌,并尝试仿编儿歌。
上一篇:保姆劳动合同范例(3篇)
下一篇:小王子读后感范文字(6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