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物制药的认识(6篇)

时间:2024-07-26

对生物制药的认识篇1

随着社会经济变革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呈日益增长态势。我国现有2亿高血压患者,每年有1千万新增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的人群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很低,尽管人们较前有所重视,但认识程度不够,2002年调查仅分别为30%、25%和6%。由于以高血压为代表的危险因素未得到有效控制,故与血压有关的疾病如脑卒中、心肌梗死、肾脏病等以病率与死亡率居高不下,心脑血管病成为我国居民的首位死亡原因。我国每年高血压直接医疗费约400亿元,高血压就诊人数占门诊慢性病就诊人数的首位,高血压已成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是政府和居民的重要负担。高血压控制率低的原因是多方面,与医生的观念,患者的认识,经济状况,用药不当等均有关,关于以上原因,简单介绍一下人们的错误认识,使高血压控制率提高。

1医生的观念

高血压病的发病人群已逐年扩大,由老年逐渐向年轻化发展,发病率逐渐增加,由于年轻人对此病的认识不到位,皮病不能直接危害现实的身体健康,所以对此病视而不见。由于不去测血压,有的知道高血压,不去用药治疗。目前高血压病的危害逐渐增大,人们开始认识,但就诊的环境较低,在乡村卫生所就诊,乡村医生对高血压病的治疗方法,用药不规范,也不给病人讲解高血压病的危害知识,控制的好处,所以简单应用降压药物服用而了之。患者也很少到县级医院就医,去正规用治治疗,往往出现合并症后才到县级医院就医,晚矣,还有的询问高血压病患者,你吃的什么药,控制血压我也吃什么药,这降压药因人而宜。这样就是高血压,在人体中任意发作,损害人体血管,逐渐造成动脉硬化,酿成大患。

2患者的认识

我国是农业大因,农民占大多数,由于文化素质较低,对身体健康无从管理,发病率较高,致使发病后不去管理,或有的自我感觉良好,不去检查体检。每当出现并发症时才知道有高血压而引起。有的年轻患者知道是高血压的不良反应,就懒的去服药,但有的大部分患者认识到位,知道去用药控制。长期吃降压药物,但用药的品种,数量就简单了,有的用药自认为服着药,无不良感觉,就认为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不去监测,结果使血压持续升高,产生适应状态,促使动脉硬化,这样吃药就做为安慰剂而就应用。还有的吃药不规律,有时忘记用用,下顿多加剂量,这样造成血管过度扩张或血压过高造成管壁的损伤,促使了动脉硬化。

3经济方面

由于患者患了高血压病,是不能治愈的,只有应用药物才能控制正常范围,属于终身用药,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有的应用药物血压控制正常就减量,有的逐渐停药而中断治疗,造成血压反弹,有的减量使血压再次复升,而有的服用长效药物控制较好,**而逐渐改为短效,血压再次反弹,促进血管壁的损伤,造成动脉硬化或血管瘤的形成。

4生活方面

由于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高血压病的认识不足,不去控制饮食,不去禁烟、限酒,而是大吃大喝大抽,出现肥胖症、高血脂症,再加上高血压,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使血压更难以控制,再由于目前的紧张生活节奏。这部分人较多,特别是年轻患者,应提高认识,加强对烟酒的控制,否则危及生命,目前由很多患者猝死于酒后,造成悲剧,应当引起注意。

5用药不当

对生物制药的认识篇2

1自然药学观的概念

1.1基本思想

自然药学观认为,自然界的天地万物平衡存在,万物同源,必然存在着具有维存人类生命的相应自然药物界及其药物体系,即具有独特的药物组成体系与药物属性特性及其存在规律。众所周知,人是自然界即天地万物的一部分,人与天地(自然界)成为一个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的关系应当是一种“生命维系”的关系。人是生命的存在体,自然生态也是作为“生命存在体”而存在的,一方面,自然生态具有自身不断进化的生命过程;另一方面,人作为客观现实世界的一员,其生命状态与自然生态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自然生态的消亡必然导致人类生命的衰退。这就是说,人与自然既密不可分又利害攸关。人是自然之一物,存在于自然之中,因此,必须顺应自然,方得自然生命科学之道。

1.2组成与药性

自然药物界组成及其药性(属性与特性)为所有药物体系的集合。药物为具有特定的应答生命体系状态信息、维存生命作用的物质。有关药物组成体系分为单物质药物与多物质药物。单物质药物包括单味药,称为单实体,单有效部位,称为单类体,单有效成分,称为单分体。多物质药物包括多味药,称为合实体,多有效部位,称为合类体,多有效成分,称为合分体。其中单实体、合实体属于实体物质体系药物。单类体、合类体、单分体、合分体属于有效物质体系药物。单物质药物为药物界组成的基本元素,具有独特的组成体系,其药物属性特性表征为应答相应特定生命信息,而具有治疗相应疾病的药物能力;其药物物质具有可拆分性,拆分药物应答其相应特定生命信息,而具有治疗相应疾病的药物能力;同时具有可组合性,形成关联多物质药物,存在药物相互作用关联性,而体现药物效应的互补性或协调性,使其针对人类不同的较为复杂的疾病状态体系,具有更适合的药物属性与特性。

1.3自然药物界的相关性与药物体系

1.3.1自然万物共生相关性

依据自然界整体观,万物相互依存,自然界赋予了应答人类生命信息的自然药物界。依据本相关性,可预知理想完美的自然药物界存在。

1.3.2单物质药物-功能-信息相关性

由自然界赋予的自然药物界,应具有所组成的实体物质药物元素。每一实体药物元素均具有其应答特定人类生命信息的相应药物功能。依据本相关性,可预知自然药物界的组成实体物质药物元素及其药物体系。由自然界赋予的自然药物界,应具有所组成的有效物质药物元素。每一有效物质药物元素均具有其应答特定人类生命信息的相应药物功能。依据本相关性,可预知自然药物界的组成有效物质元素。构建自然药物界所赋予的自然实体药物可拆分与可组合的有效物质的药物体系。

1.3.3多物质药物-功能-信息相关性

由自然界赋予的自然药物界实体物质药物元素具有特定的组合元素药物。每一实体药物元素组合药物均具有其应答特定人类生命信息的相应药物功能。依据本相关性,可预知与构建自然药物界的多自然实体药物的组合药物体系。由自然界赋予的自然药物界有效物质药物元素具有特定的组合元素药物。每一有效物质药物元素组合体系均具有其应答特定人类生命信息的相应药物功能。依据本相关性,可预知与构建自然药物界的多有效物质药物元素的组合药物体系。除此以外,还存在着基于上述相关性与自然药物资源所制备产生的药物体系。

1.4药物体系表征

根据自然药物界的相关性,药物体系表征为网络关联体系。主要分为:①单物质药物的组成体系及其功能与生命信息的关联性,构成独立的网络体系,为单(元)网络。②多物质药物的组成体系及其功能与生命信息的关联性,为多个单(元)网络关联构成的网络体系,为子网络。③所有药物的组成体系及其功能与生命信息的关联性,为所有药物网络集合构成的网络体系,为总网络体系。每一网络体系应答各自相应特定生命信息,具有相应的治疗人类疾病的药物能力,且存在具有针对相应疾病状态的最适性药物能力的最佳药物体系。总网络体系具有治疗人类所有疾病的能力。其核心为网络体系表征的药物相关性及其关联效应。药物关联效应特性表征分为:①增加组成成分药物效应面,从而,提升药物治疗干预面,增加药物对复杂疾病体系的适应性;②增加组成成分效应面,并出现量(作用强度)的增强,从而,增加药物对复杂疾病体系的适应性与药效力;③增加组成成分效应面,并出现新的药物效应,从质的根本上,增加药物对复杂疾病体系的适应性;④增加组成成分效应面,并出现量(作用强度)的增强,同时出现新的药物效应,从质与量的根本上,增加药物对复杂疾病体系的适应性与药效力。

2自然药学观的意义

2.1科学意义

基于自然药学观,可提高我们认识药物界的水平。我们既要基于迄今药学科学研究成果,去认知已发现的药物界,我们更应注重药物的相关性,去无限构思整体自然药物界,与科学技术发展俱进,去探究、去发现、去丰富、去认识自然药物界,去珍惜药物资源,基于发现规律的积累,去构建理想的完整的药物自由王国。体现自然药物界的已认知与未发现的整体统一。在研究认知药物本质上,既要注重通过科学研究药物组成体系的整体物质网络表征,去整体分析认识药物本质,也要注重药物的可拆分性,可组合性,去还原分析关联药物的属性特性,去认识关联药物的本质。体现药物本质的整体性与关联性的统一。基于自然药学观的中药网络药学研究,可揭示中药本质,阐明中药科学内涵,提高认识中药必然王国,发现其存在规律。

2.1.1揭示单味中药药物属性特性的本质

基于自然药学观,进行单味中药药物研究中,注重中药药物体系关联性,既确定药物组成及其有效部位/成分相互作用性(DI),并结合整体论与还原论阐明其与药物-性能-(生命)信息之间的关联性。笔者团队在研究人参与三七中,分析其共性成分人参皂苷类,同时系统研究其他共存的成分,认为只有对其进行关联性研究分析,才能从药物整体性,阐明人参与三七具有不同的性能,发挥不同药效作用的中药属性特性本质[1-5]。同样,在研究中药大黄、虎杖、决明子、何首乌中,运用特征图谱表征其共性成分大黄素型蒽醌类成分[6],同时研究其蒽醌类成分与其他共存成分的关联性,以及与功能的关联性,从药物整体性,阐明其独特的属性特性本质。因此,对于同类中药,应着力研究其是否具有与性能直接相关的共性成分,以及与性能相关的化学相互作用关联性等。对单味中药药物研究中,应研究其药物成分组成体系,及其相互作用性与功能的关联性。如在研究石菖蒲药物中,发现其药物成分苯丙素类与酚类相互作用性与其功能镇静、抗抑郁的关联性,体现还原分析与整体分析认识药物的统一[7-11]。

2.1.2揭示多味中药关联自然药物属性特性的本质

基于自然药学观,注重中药自然协同关联研究,着力中药药物网络体系关联研究,既确定单味中药药物组成及其有效部位/成分相互作用性(DI),同时揭示与其他中药药物网络之间关联性,并注重阐明其与所关联的药物-性能-(生命)信息之间的关联性。

2.1.3揭示中药炮制应用药物属性特性的本质

基于自然药学观,注重中药炮制药物网络体系关联研究,既与原中药进行比较分析,确定其化学组成及其部位/成分相互作用性(DI),并注重阐明其与所炮制药物-性能-(生命)信息之间的关联性。笔者研究团队在地黄研究中,揭示了其药物物质与生地黄/熟地黄药物-性能的关联性[12-14]。

2.1.4揭示多味中药配伍应用复方药物属性特性的本质

基于自然药学观,注重中药应用药物自然协同关联研究,着力中药网络体系关联研究,既确定单味中药药物组成及其有效部位/成分相互作用性(DI),同时揭示中药配伍之间,君、臣、佐、使药之间的DI关联性,并注重阐明与复方药物-性能-(生命)信息之间的关联性。笔者以“毒损脑络”病机核心为依据,结合临床经验,创建清脑宣窍方(栀子、三七和冰片),笔者研究团队在对其创新药物系统研究中,在阐明栀子、三七、冰片化学组成及其相互作用性与其功能的关联性基础上,发现清脑宣窍方药物药代动力学特性表征。即全方药物成分因相互作用性而呈现整体吸收速度加快、生物利用度增加、有效血药浓度时间延长等,且在病理模型下此特性表征更为凸显,此协同效应特性有利于药物疗效的发挥。研究结果充分体现了本复方药物协同效应及其DI特性[15-30]。在对其协同效应机制探索中,揭示其机制主要有:三七皂苷药物组分中人参皂苷Rg1、Rb1、三七皂苷R1在大鼠小肠的吸收和转运均为线性吸收,在大鼠小肠吸收机制为被动转运机制,具有P-糖蛋白(P-gp)底物转运特性及抑制P-gp底物外排作用。在研究正常及缺血性脑中风模型(MCAO)大鼠血脑屏障上转运蛋白P-gp时征表达及清脑宣窍方药物对其表达的影响时,发现正常组与模型组大鼠脑皮质及海马缺血区均可见P-gp阳性染色,免疫组化半定量分析表明,与正常组比较,不同再灌注时间模型组P-gp表达量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皮质及海马缺血区P-gp表达量均降低。与模型组比较,清脑宣窍方药物各剂量组都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清脑宣窍方药物各剂量组及维拉帕米组对MCAO大鼠脑皮质及海马区P-gp表达量明显降低。清脑宣窍方药物对MCAO大鼠脑皮质及海马缺血区P-gp表达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30]。可见,系统研究已发现的中药,着力分析药物网络体系,归纳关联规律,揭示药物本质。可指导性地勾勒整体药物界,有线索地预测未发现的新的药物体系及其关联规律,不断有线索地去发现药学界新的药物元素及其关联药物,不断获得新的更适性药物体系及其药物。基于自然药学观的药学发展的思路门径研究,注重发现药物体系相关性。着力药物组成体系的可拆分性,可组合性进行药物相关性研究,对于单一成分组成的药物,我们可通过其网络体系相关性分析,还原分析得出药物成分药效团及其关联的活性,体内代谢物及其DI药物效应分析,可获得颇有价值的单分体药物信息及其预测新的药物体系,通过整体效应分析,可揭示出药物的本质。同时,通过其与其他药物进行子网络体系研究分析,亦可获得相当有价值的关联药物信息及其预测新的可有机组合的药物体系,不断地有线索地预测、探究与发现药物界的奥妙。基于自然药学观,抓住药物相关性核心点,我们可揭示各种药物元素组成的药物体的本质及其规律性,可系统阐明中药、药学科学内涵。从而,可从源头进行理论与药物的创新,极大地推进学科的发展。

2.2应用意义

基于自然药学观的自然药物界及其药物体系,如同自然界的化学元素存在及其性质规律等一样属于自然科学规律。认识化学元素的存在,发现其存在规律,可指导寻找有关化学元素及其可组合的相关物质,丰富化学物质界,使得能充分科学利用化学资源,制备与应用化学物质。同样,认识自然药物界及其药物体系的存在,可指导顶层设计,构建药物研究体系,有指导性的寻找有关药物元素及其关联的药物,充分科学利用药物资源,构建应用药物自由王国,发现其药物规律及其最适性药物体系与最佳药物效应,指导创造最佳药物,显著提升药物应用水平与药物创新水平。

2.2.1指导中药科学发现与应用

基于自然药学观,结合中医药理论与中药临床用药经验,运用药代-药效动力学与相互作用性关联研究方法学体系(PK-PD-DI),以及网络药理学方法学体系,系统研究单味中药、对药、方药的网络体系及其扩展的网络体系,关联分析发现药物最佳网络体系,以指导调控应用。如针对治疗疾病,基于DI机制分析发现药物最佳网络体系,采用炮制、配伍、药物制备等手段进行调控,提升药物成分药代-药效动力学协同效应表征,使药物效应显著加强,且能明确药物的属性与特性及其机制。

对生物制药的认识篇3

《中药学》是中医药院校各专业学生的重要课程之一,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与实用性,是中医辨证施治、理法方药的重要环节,也是中药与临床应用联系的桥梁课程。但中药学因涉及的药物数量多、药物间的联系不明确、功效范围广,给中医药专业学生学习增加了较大难度,学生普遍反映中药学难学、难记、难应用,传统教学存在重理论、轻实践,讲为主、学为辅的现状。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及学习效率,是广大教学工作者不懈追求的目标。本文结合自身教学模式与经历,谈谈个人对中药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体会。

1结合课程特点进行针对性教学

中药学是中医药学科各专业的基础课,以介绍中药的基本理论及各药物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为核心内容。课程与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联系紧密,并涉及传统文化,且理论复杂,药味众多,每一味中药其性能功效各不相同或同中有异。因此,在授课过程中要联系中医基础理论知识,采用案例教学法增强学生对中药学知识的领悟,采用“精讲-自学-讨论”模式教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另外,每味中药在一定程度上其药性、功效与应用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教学中要合理利用这种关系,在推理中学习中药,让学生从死记硬背转为活学活用。针对中药数量多、容易混淆的特点,授课时要应用一些容易使同学们记忆的方法,比如采用对比教学法,将中药知识总结成顺口溜或歌诀,帮助记忆提高教学效果[1]。

2结合专业特点进行针对性教学

中药学课程是中医药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而专业特点的不同也导致该课程在授课中也应有所差异。

2.1医学类专业医学类专业的学生,相对来说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较为扎实,在授课中可适当利用中医理论知识对中药的药性、功效与临床应用进行推理,适当兼顾临床案例分析,使学生身临其境的体会到学习中药是在遣方用药、救治患者,让学生切实加强学以致用。目前,医学类学生的培养偏重于临床技能的培养,忽视了中药植物与中药饮片识别以及药学技能训练,造成了医学类学生不认识中药、不懂药物的性能,出现“用药不识药”的尴尬现状。针对这一类学生,在讲授药物功效、主治及临床应用的同时,还要适当介绍药物的来源、鉴别特征、炮制方法及其炮制对性能的影响等内容。

2.2药学类专业药学类专业的学生,对中医理论的基础了解不深,在讲授时尽量结合临床常见病例进行介绍,讲授中医辨证施治的思路、中药材的选择依据和选择方法,增强学生对“医药不分家”认识与体会,进而培养学生整体分析、解决问题的中医思维模式。另外,药学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多从事药物检验、生产、研发、销售等相关工作。授课时除了重点讲解功用之外,还可以穿插药物检验、生产、研发、销售等相关的知识,有助于培养“医理通,药性熟”的中医药复合型人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坚定专业信心与学业规划。

3加强中药学课程的实践教学

要培养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提高中药学教学质量,就必须加强中药学实验课程。将理论与实验实际相结合,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促进教与学之间的信息沟通与反馈,同时提高学生学以致用和中医药思维的能力。在实验内容的设计上,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2]:①带学生上山采药或到药草园实习,并制作标本,让其了解药用植物的生长形态、生长习性及药用部位,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中药的认识,加深对药物知识的理解和应用;②强化中药材的感性认识,通过手摸、鼻闻、口尝等方式获知药物的真实性味,再与教材记载的性味进行比较,从而分析药物的性能、功效,进而分析临床主治病症;③开展模拟中药房的实训,培训学生的调剂技能,培养学生“安全、有效、合理用药”的理念,同时强调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医药工作关系到大家的生命安全;④针对医学类的学生,开展中药炮制实验,让其体会到不同制药辅料、不用加工工艺对药物性能的影响。

4引入中医药文化,丰富教学内涵

中药学不仅是一门学术技艺,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且理论知识与中医学相辅相成,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对于药物的性能、功效与运用都有自己的称谓。如“相反”、“凉血”、“温中散寒”等,可以通过生活常识理解其意义,而如“开窍”、“息风止痉”、“养心安神”等中药术语则与现代医学的称谓相差加大。学生对祖国丰富的文化内涵知之甚少,对中药文化的了解和认识不深,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全面深刻的理解,甚至存在误解。因此,中药学课程教学中需要渗透传统文化,承担起弘扬中药传统文化的重任,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豪感,拓展传统文化知识,强化传统文化意识。如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中药故事、引入诗文、鼓励学生创作中药故事等,增加教学互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3],从而丰富教学内涵,提高中药学课程教学质量。

5适当介绍现代研究

随着中药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中药学与许多自然科学分支形成了紧密相连的知识网络,新的成果、新的应用不断涌现,及时吸收交叉学科内容和中药学最新研究成果,将传统认识与现代认识相结合,引导学生关注中药现代化趋势,有助于学生对中药学知识的运用,开阔学生视野,培养科研意识颇有裨益。如从黄连、三颗针等中药中提取的黄连素,作为抗病原微生物,对如痢疾杆菌、结核杆菌、肺炎球菌、伤寒杆菌及白喉杆菌等都有抑制作用,常用于治疗腹泻。药理研究证实黄连素还具有显著的降糖调脂、抗心力衰竭、抗心律失常、降低胆固醇、抗制血管平滑肌增殖、改善胰岛素抵抗、抗血小板、抗炎等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医药教育教学在不断进步,为适应中医药产业发展的需要,教学改进亦应与时俱进。在教学中,要针对课程特点及学生专业,在中医药的文化背景下,将中医药发展形成的新知识、新成果、新技术引入教学内容,集成、整合、深化已有教学改革成果,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这样既保证了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又能使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综合运用,培养了学生的中医药思维和中医药辨治能力。

对生物制药的认识篇4

资料与方法

2007年6月~2009年6月我院门急诊输液室患者29160例,发生输液反应42例(循环负荷过重3例,药物不良反应37例,晕厥2例)。纠纷7例(沟通不良2例,输错药液2例,技术不过硬1例,处理问题不及时2例)。药物配制错误27次(查对不严6次,剂量错误3次,加错瓶7次,溶酶不当8次,配伍不当3次)。杜绝差错128次(医嘱单与处方不一致16次,配伍不当13次,患者身份不符37次,发错药42次,医嘱单转抄错误20次)。

输液反应、护理缺陷的原因:①患者对输液滴速快慢缺乏正确的认识。有研究[1]报道,患者自行调节输液滴速过慢占23.3%,加快滴速者占80%。原因分析:输液存在的限制和空间的制约,常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不适;患者往往由于工作、学习时间紧张,想尽早结束输液;由于某些药物刺激,患者感觉疼痛自行调慢滴速。②个别患者空腹输液引起“晕针”。原因分析:患者因病无食欲或认识不足。机体在空腹状态下代谢减弱,针刺激活机体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易引起头晕、恶心、腹痛等。③患者自行调换输液位置。患者在输液室碰见熟人或嫌自己所在位置不适等而自行调换位置。④患者在输液进行中自行提药瓶离院。患者因有急事须马上离院。⑤患者未认识到药物过敏试验可能导致严重的过敏反应,皮试后自行离开皮试等候区。⑥护士巡视病房不及时,输液结束后患者自行拔液体。⑦患者输液后的穿刺部位有皮下瘀血。患者按压针眼的方法和时间不当。⑧个别护士缺乏药理知识,未按输注药物的使用说明、不良反应及患者病情来合理调整滴速。

纠纷产生的原因:①患者到输液室排队交药,在输液高峰时段,护士因忙接药后未告知患者输液需等候的时间,而患者由于从挂号到输液经过多次排队,情绪已不佳,再加上疾病的折磨,患者等候时间较长,此时如果护士与患者沟通不到位,患者往往会把就医过程中的不满发泄到护士身上,护士工作中稍有疏忽就可能导致投诉。②在输液高峰时段,巡视时间相对不足,液体输完、药物外渗、药物点滴不畅等,护士未及时到位而患者又不知如何处理,此时极易引起患者或家属的不满而投诉。③护士工作责任心不强:患者自行调换输液位置,护士不认识患者,护士又未认真核对而出错;护士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操作规程而配错药或溶媒,输液或换液时又未认真核对而出错;病室嘈杂,护士呼叫与其名字相近的其他患者时,患者匆忙答应而护士又未认真核对致使出错。以上三种情况虽然被及时发现未出现不良后果,但出现了护理纠纷。④年轻护士静脉穿刺技术不过硬且态度不端正而产生纠纷。

药物配制错误的原因:①护士在药物配制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因工作忙乱未按操作流程或按定势思维方式导致配错液体、医嘱单转抄错误。②注意力不集中,不同瓶的药物加入同一瓶内或溶媒使用不当。③小剂量药品计算错误致配制错误。④药物的配伍禁忌不明,存在禁忌的药物于同一瓶中配制。

护理

根据各个班次输液工作量情况,合理安排护士人数,实行二线值班,随时准备应对突况。推行电话预约,尽量使次日输液的患者避开治疗高峰期。

加强护士的职业素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核、礼仪和患者沟通的技巧的培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对工作中发生的问题及时反映,及时改正。

强化告知制度,规范输液治疗过程中的行为,在输液治疗过程中护患双方共同参与,使患者对输液治疗的风险认知度和依从性得到提高,确保患者安全。

制作药物说明本,收集输液常用药物说明书并及时更新,便于护士对不熟悉药物的信息及时查找。制作药物剂量换算表、常用的药物配伍禁忌表。

安排专职人员加强巡视,重点观察输液滴速、有无心慌、液体外渗及不良反应,认真做好交接班。

加强同其他科室的沟通,如及时同药房人员核对药物发放、医生的医嘱单等方面的问题并及时纠正。

将护理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及时记录到输液反应登记本、护理差错登记本。定期组织讨论,分析原因,制定防范措施。

对生物制药的认识篇5

1风险管理

1.1风险识别

在集中调配抗肿瘤药物前的准备阶段,由护士长、药学岗长、科室骨干及肿瘤护理小组、感控科核心成员组成风险控制小组,对所有涉及的相关人员进行访谈,并使用肿瘤护理小组提供的职业防护知识调查问卷进行调研,了解PIVAS人员防护知识掌握情况及需求。同时查询相关资料文献,采用“头脑风暴法”,讨论分析PIVAS抗肿瘤药物接触的所有环节,查找可能发生危害的部位。1.1.1识别抗肿瘤药物的危害相关研究发现,抗肿瘤药物可通过皮肤、呼吸道、消化道进入体内,导致脱发、月经失调、口腔溃疡等现象产生[3]。接触时间长短、抗肿瘤药物的类型及剂量大小与产生的危害程度有关[4]。抗肿瘤药物一旦发生溢出,处理不当将直接对操作人员的健康造成危害。1.1.2识别风险环节(1)抗肿瘤药品进入PIVAS:抗肿瘤药品由厂家生产,经流通经营渠道送至医院,存放库房等环节,终端运送至PIVAS进行使用。在运输、贮藏等环节均有可能发生药品破损。如果接触药品的人员在这些过程中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尤其是在打开外包装发现药品破碎时,可直至导致工作人员吸入粉尘或被液体药物污染,导致职业暴露风险。虽然储运中产生危害的可能性比较小,却不容忽视。(2)抗肿瘤药品存放:抗肿瘤药品进入PIVAS后,需要按照药品的性质要求进行贮藏,药瓶表面可能残留部分粉尘,这与药物生产过程有关。因此,在抗肿瘤药物的贮藏保管环节中,若药品保管不当,未封闭贮存而长期暴露于敞开环境中,也存在人员职业暴露的风险。(3)排药核对:在排药、核对过程中,操作人员不可避免地接触药瓶,许多PIVAS人员的危险防护意识较差,尤其处于上述岗位人员,有些甚至徒手操作[5]。若未提前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不小心打碎药瓶,将直接造成呼吸道和皮肤的伤害。(4)抗肿瘤药物调配:调配过程中最容易发生抗肿瘤药物的溢出。针头从西林瓶拔出时,使用针头、针筒转移药物时,打开安瓿,从针管中排气,针管中药物过多(大于容积3/4)时,很容易造成药物喷溅或外泄溢出[6]。而在安瓿打开及注射器扎入输液袋口加入药液时,易发生利器伤害而导致职业暴露风险。(5)成品核对:仓内配制完毕的抗肿瘤输液需封入密封袋内,密封袋的包装均由仓内调配人员在每袋输液调配完毕时封袋,再放入药筐中传出仓外核对,此时接触密封袋和药框的手套上可能携带残余的抗肿瘤药物,若仓外核对者防护措施不到位,亦可能直接导致暴露污染。(6)抗肿瘤药物的输液打包运输至病区:核对完毕的输液,由专人负责打包封箱运送至病区,此环节操作人员若未采取合适的防护措施,也有可能象上述环节同样的原因导致暴露污染。(7)清场和清洁消毒环节:抗肿瘤药物调配完毕30min方可进行清场工作,配药仓内外各个有可能接触抗肿瘤药的角落都可能存在药物残留污染,往往重视仓内的清场工作,却对仓外的环境清场意识不足。(8)抗肿瘤垃圾处理环节:在上述的每一个环节中都会产生和抗肿瘤物品相关的垃圾,而国内普遍的“指南”只规范了仓内配药过程中产生的抗肿瘤垃圾的处理,《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及《医疗废弃物管理条例》只提及医疗垃圾的处理,未具体提及关于抗肿瘤垃圾的特殊处理要求。因此,在处理垃圾的过程中,若处理人员没有较高的自我防护意识和相应的防护措施,发生垃圾处置不当、垃圾袋破损等情况,均可能导致职业暴露危害。(9)仪器维护:仪器维护人员多为仪器厂家或院内设备维护人员,对于抗肿瘤药物的危害及防护知识缺乏,往往不进行防护就作业,而仪器内面无法清洁部位,如生物柜排风管道即可能存在药物残留,易导致职业暴露危害。

1.2风险评估

以上9个环节,运用风险管理工具—FMEA风险指数评估系统进行风险评估,根据职业暴露风险发生的频度、严重度和风险可侦测度(风险易被发现的可能性)三个方面进行评价,计算:风险指数RPN值(riskprioritynumber)=发生频率(O)×严重度(S)×可侦测度(D),即RPN=O×S×D,确认风险指数大小,风险指数RPN越高,说明风险水平越高(见表1)。根据表1,风险控制小组人员讨论打分,记录每项均分,再计算风险指数,针对风险识别到的9个环节进行了风险评估,见表2。

1.3制定调配管理规范

针对各风险环节的分析评测,发现调配过程为风险评估指数最高的环节,因此重点加强调配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制定了相应的防护、操作规范,并且制订了药品发生溢出时的处理规范。严格按照《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进行操作与防护,更加注重细节管理。1.3.1保证调配环境安全抗肿瘤药物调配必须在细胞毒药物调配专用的生物安全柜中进行,操作前确保仓内温度≤18℃,同时还需保证调配仓压力稳定,要求配药人员入仓前检查温度及压力,确保参数在正常范围内方可入仓操作。生物安全柜每季度进行检测,按要求定期更换滤过器,确保运行状态良好,以防止药物外泄。1.3.2抗肿瘤药调配人员资质管理调配抗肿瘤药物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评估及专门培训,必须有充分的自我防护意识、熟练的药物调配技术及经验,经考核认证合格后方可从事抗肿瘤药物调配。1.3.3备齐完善的防护用物严格按防护要求备齐防护用物,包括一次性防护衣、双层无粉乳胶手套(中间加一层PE薄膜手套)、N95口罩、防护眼镜。并在调配间内备好无菌橡胶手套,要求操作中每30分钟更换一次橡胶手套。操作台上铺一次性一面防渗透、一面可吸收的垫巾,使用带鲁尔接口的螺口注射器,另备利器盒、封口袋、溢出处理箱等。1.3.4细化操作动作,提高安全操作水平人工调配要求:每次操作前首先旋紧针头,以避免注射器与针头脱落分离导致药液溢出。操作中尽量避免排气动作,若必须进行排气,用单手回套针帽的方法,套上护针帽后再进行排气,以防止排气过程中药液溢出。调配西林瓶药物时,操作中使用负压抽吸技术,进针时西林瓶应与针筒呈45°角,针头洞斜面向上,稍用力进针。一旦针头穿过橡皮塞后立即使针头和针筒呈垂直状态[7]。此动作可减少针头拔出时的药液喷溅溢出,同时在整个抽吸药液过程中始终保持瓶内负压,以减少药物喷溅。调配安瓿药品时,用纱布包裹安瓿,反向向对侧打开安瓿以避免药物向操作者方向喷溅。操作完毕用酒精棉片及时清除输液袋口残余药液,避免对仓外人员以及病区护士的危害。1.3.5操作后垃圾处理每调配完毕一袋输液,立即将空西林瓶弃入操作台内的利器盒内;安瓿瓶装入厚密封袋内封口后弃入利器盒内;注射器不必卸下针头,整体直接弃入利器盒内;其余所有用物除印章及笔以外,一律直接弃入利器盒中;垫巾由四周向中间卷起包裹后弃入利器盒内。所有药物调配完毕将利器盒完全封闭,从生物柜内取出后直接放入双层医疗垃圾袋中,同时脱下外层橡胶手套及防护服弃入垃圾袋中。防护服脱下时需注意不要用手接触防护服的外面,用内面包裹外面后脱下弃去。将两层垃圾袋逐层扎好从指定的传递窗传出,保证出仓垃圾袋完好,必要时外层加套垃圾袋,防止污染仓外人员。1.3.6发生溢出事件的处理(1)药物喷溅溢出于垫巾上的处理:对于调配过程中,发生药物喷溅溢出至垫巾上时,将污染垫巾由四周向中间卷起包裹后弃入利器盒,立即更换新的垫巾继续进行调配工作。除此以外的溢出事件一律按照溢出事件处理流程办理。(2)溢出事件处理:对于所有的溢出事件,首先应确定为大溢出或小溢出事件,再进行处理。国内常规是按照污染量进行区分,宜遵循ISOPP建议,根据污染面积大小区分,避免小剂量药物在泼洒后可能造成的较大面积污染。在调配仓内和摆药控制区均设置了溢出处理箱,箱内包括两付乳胶手套、护镜、N95口罩、胶带(标识污染面积)、吸附剂、塑料背面吸水垫、一次性毛巾及至少2只厚医疗垃圾袋、收集玻璃碎片的一次性刷子及利器盒。张贴了抗肿瘤药物溢出处理流程并配图说明,包括了11个步骤:①保持冷静;②按SOP操作;③穿防护服;④封闭污染环境,设置警示标志;⑤选用合适的方法清理;⑥二步清洁;⑦清理的废弃物丢弃在专用医疗垃圾袋;⑧防护服丢弃在专用医疗垃圾袋中;⑨仔细冲洗身体;⑩医生检查;輥輯訛记录。一旦发生溢出事件,只需根据流程操作应对处理。溢出处摆放警示牌,并用胶带围圈标识,严禁其他人员接近和扩大污染。溢出处理工作应首先从污染边界开始,逐渐向污染中心进行,以避免污染扩大。

1.险监控与系统管理

1.4.1建立职业暴露风险管控小组,并建立监督机制药学部、护理部、感染控制科,实施风险管理监督。由PIVAS护士长、药学岗长及科室骨干组成风险管理质控小组,定期检查各项防护措施的落实情况,讨论现存及潜在风险,按照PDCA的程序进行持续管控。1.4.2建立培训考核制度相关科室定期对所有人员进行职业防护知识的培训与考核,包括药师、护士、实习生、后勤维修人员等,考核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两方面,新进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认证考核后方可从事抗肿瘤药物调配。1.4.3防护要求制度化制定防护操作规范,要求所有人员在可能接触抗肿瘤药品的所有环节,必须戴橡胶手套,一次性口罩,一次性发帽。操作中动作轻柔,防止打碎药品导致职业暴露危害。1.4.4强化职业暴露后的支持系统,建立人员健康档案每年为工作人员进行体检,包括血常规、胸部X片、B超等,发生溢出或外泄事件直接导致皮肤或眼睛污染时,立刻进行检查,登记在溢出事件登记本上,同时上报保健科备案,并给予人文关怀。抗肿瘤药物调配岗位实行轮班制。对于怀孕、哺乳人员调离PIVAS岗位[8]。1.4.5建立反馈机制定期收集操作人员对于职业防护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听取反馈意见,做好持续改进工作。

2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描述,风险管理应用前后风险指数(RPN)对比,均数比较应用Mann-Whitney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描述,改进前后效果比较应用χ2检验;P<0.05或P<0.01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效果评价

我院PIVAS在集中调配抗肿瘤药物工作准备阶段即开始进行了风险管理,开展集中调配抗肿瘤药物工作以来,未发生一起和抗肿瘤药物相关的职业伤害事件,也未发生过与抗肿瘤药物相关的环境污染事件。3.1风险指数RPN值比较应用风险管理进行风险控制前及控制后6个月,计算风险指数RPN值并进行比较,见表2。结果显示应用风险管理后,PIVAS人员对于风险及风险环节有了正确认识,主动在各个风险环节采取正确防护手段,主动防护意识明显增强,评估出的风险指数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2对抗肿瘤药物危害及防护知识认知率比较开展抗肿瘤药物集中调配工作前及风险管理实施后6个月,对PIVAS人员及相关工作人员进行针对性问卷调查,内容为专项知识5个方面,并统计每项内容答题正确率,见表3。结果显示,所有人员对抗肿瘤药物危害认知率和防护知识的认知率等明显提高,能做到主动缜密防护及规范调配操作,与应用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4讨论

4.1本研究认为,风险管理可以增强操作人员的主动防护意识,而防护意识不足主要来源于对风险的认识不足。包健安等[5]对抗肿瘤药物职业暴露的研究显示,抗肿瘤药物对环境的影响随着PIVAS运行年限的增长,污染有自仓内向仓外扩散的趋势,且越来越严重,其结果和人员的防护意识不足及思想松懈明显相关。通过运用风险管理,通过风险的识别与评估,可以明显提高PIVAS人员对抗肿瘤药物危害的认知率,提高其对每个工作风险环节的主动防范意识,让每个人都能够主动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正确的应用防护用品,按规范标准进行调配操作。4.2通过长效的风险监控与系统管理,可以强化操作人员对抗肿瘤药物危害的风险认知,并对风险事件进行有效监管,对于人员的调度排班有明确的制度,有效地降低了抗肿瘤药物对接触人员的职业危害,保护了PIVAS的工作环境及操作人员的健康,可减少因职业危害所导致的经济损失。4.3风险管理的运用,调动了PIVAS人员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对风险识别、评估、制定实施对策以及风险监控与系统管理多个方面,学会了风险管理的方法及管理工具的运用,树立预防为先意识,风险发生前做好评估并正确应对,使之有效降低风险程度。4.4随着抗肿瘤药物临床使用与调配量的不断增加,调配人员职业暴露风险日益增大,应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5]。虽然进行了风险管理,操作人员的职业暴露仍然存在,难免受到职业伤害,希望PIVAS管理部门能够制定统一的风险管理标准,提高防护要求,增加经费投入,比如增加自动调配装置,在PIVAS内建立缓冲区域,在风险环节增加防护设施等,以减少PIVAS人员的职业暴露风险。

作者:孙翠萍严定强杨军军单位: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参考文献

[1]李钧,李志宁.药品质量风险管理[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2.

[2]HuangYW,JianL,ZhangMB,etal.AninvestigationofoxidativeDNAdamageinpharmacytechniciansex-posedtoantineoplasticdrugsintwoChinesehospitalsusingtheurinary8-OHdGassay[J].BES,2012,25(1):109-16.

[3]胡连英,梁素芳,林杏连.抗肿瘤药物对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4(11):19-20.

[4]张丽芹.抗肿瘤药物的危害及接触人员的防护措施[J].临床合理用药,2015,3(8):141.

[5]包健安,沈国荣,缪丽燕,等.多中心PIVAS集中调配人员抗肿瘤药物职业暴露评估[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36(9):701-6.

[6]胡雁,陆箴琦.实用肿瘤护理[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58.

对生物制药的认识篇6

【关键词】抗菌药物认识误区不合理使用对策

抗菌药是指能抑制或杀灭细菌,用于治疗细菌性感染的药物,有些抗菌药也可用于寄生虫感染[1]。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其不合理应用现象也不断增加,既增加了细菌耐药性和资源浪费,又导致了不良反应的增多[2],造成临床治疗困难。在现在和将来人类将面临耐药菌及耐药菌感染的巨大挑战。抗菌药物的滥用和浪费现象在国内、外均十分严重,已造成巨大浪费及严重不良后果。细菌耐药性产生和治疗耐药菌感染已成为临床难题。因此,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已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1基层医生及病人对抗菌药物认识可能存在的误区

1.1认为抗菌药物就是消炎药,对无细菌感染的炎症使用抗菌药物。

1.2抗菌药物能预防感染,因而不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预防性使用。

1.3广谱抗菌药优于窄谱抗菌药。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或增加,甚至出现二重感染。

1.4新药比旧药好,贵药比便宜的好,给患者增加不必要的经济负担。再则由于新药上市时间较短,很多新的、严重的不良反应还没有被发现。

1.5使用的种类越多,效果越好。不注意联合用药的原则,可能出现疗效并不增加,反而可能增加毒性。

1.6感冒就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对病毒感染无效,造成药物浪费甚或出现不良反应。

1.7发热就用抗菌药物。发热不一定都因细菌感染引起,对病因或发热原因不明的病人可能掩盖典型的临床症状或难于检出病原体而延误诊断和治疗。

1.8频繁更换抗菌药物。影响对抗菌药物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判定。

2基层医院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情况

2.1选用的抗菌药物的抗菌谱不针对存在感染的病原体。有些医生为求“保险”或为迎合患者的不正确要求,在无用药指证的情况下使用抗菌药物。

2.2药物剂量不足或过大;感染尚未控制而过早停药或感染已控制而不及时停药。病原体对抗菌药物耐药后继续使用该药。

2.3发生二重感染时未及时停药或改用其他抗菌药物;发生严重过敏反应或毒性反应时继续用药。

2.4给药途径或间隔时间错误。

2.5错误的联合使用;无指证或指证不强的预防用药。用于无并发细菌感染的病毒感染。

2.6过分依赖抗菌药物而忽略了必要的外科处理和综合治疗。仍有部分普外科医生并没有注意到抗菌药物不能替代严格的消毒灭菌技术和精细的无菌操作,将其视为预防术后感染的有效方法而盲目使用[3]。

3如何在基层医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3.1及时确定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诊断,按确定的病原菌及其药敏实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正确的病原学诊断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关键。

3.2熟悉所使用抗菌药物的适应症、抗菌谱、药物动力学和不良反应,不能行病原菌分离及药敏试验时,进行经验性治疗,此时选用抗菌药物应根据其临床适应症、药物动力学、不良反应、药源、价格等因素综合考虑,药敏结果获知后是否调整用药仍以经验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为主要依据。

3.3按照病人的生理、病理、免疫等状态而综合用药:对小儿、老人、孕妇、肝肾功能不全、免疫功能低下者,根据其特殊的要求使用抗菌药物。

3.4选用适当的给药途径、疗程和剂量:应按抗菌药物的半衰期不同,选择每日1-4次的给药方案,其疗程应使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3-4日左右停药,疗程不能太长,也不应太短。临床效果不佳,应分析原因,确因抗菌药物原因,应在使用3-4天及时换药,不主张频繁换药,也不能在无效时坚持使用而不及时更换。抗菌药物的剂量应使用推荐剂量,过大过小均不恰当。

3.5重视综合治疗,避免一味强调抗菌药物的使用: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应充分认识到人体免疫功能和全身状态对感染恢复的重要性,过分依赖抗菌药物而忽视人体的内在因素常是抗菌药物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使用抗菌药物的同时,必须强调使用各种治疗措施改善全身状况,如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改善微循环,补充血容量,加强营养支持,处理原发病和局部病灶等。

3.6下列情况尽量避免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预防性使用;联合使用应合理而且有明确指证;除主要供局部使用的抗菌药物外,一般尽量减少全身使用的抗菌药物在局部使用;单纯的病毒感染不应使用抗菌药物。

3.7加强宣教与耐药性监测,指导临床用药:不仅要向医务人员宣教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知识,同时也向广大群众宣传抗菌药物的使用常识,使他们认识到滥用抗菌药物的危害性。医院的药品和感染委员会应加强院内感染和抗菌药物耐药情况的监测,了解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医院抗菌药物的品种,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制定相关制度,限制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

3.8加强药政管理:规定抗菌药物必须凭处方供应,控制新抗菌药物的审批标准,加强抗菌药物的质量监督,经过严格的论证,划分抗菌药物级别后才能应用于临床。细菌耐药性一旦产生后,并非一定稳定,有的抗菌药物在停止使用一段时间后敏感性可能逐渐恢复,因此,根据细菌耐药性的变迁,有计划地抗菌药物分期、分批交替使用,可能对于防止或减少细菌耐药性有一定作用。

总之,治疗细菌性感染时,最佳用药方案的确定取决于正确的诊断、详尽的药理学知识和患者因素三方面的资料[4]。随着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尤其是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细菌耐药性的出现和增加,造成临床治疗困难。医务人员必须严格掌握用药的适应症,尽可能进行病原学检查和药敏试验,作为调整用药的参考;掌握适当的疗程和剂量,要避免剂量过大造成药物浪费和毒性反应的出现,又要注意由于剂量不足而致病情迁延、转为慢性或复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疗程应尽量缩短,一种抗菌药物能够控制的感染则不随意采用多种药物联用,可用窄谱者不用广谱抗菌药物;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局部使用、预防应用及联合使用,避免滥用。在强化医务人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观念的同时,要建立健全抗菌药物使用的各项制度。

参考文献

[1]杨宝峰.药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6版:387.

[2]曹学松.抗菌药物在我院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08,5(1):111-112.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