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6篇)

时间:2024-07-26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篇1

关键词:方言;文学作品;地域文化;传播价值

我国地域广阔,历史文化悠久,全国各地民俗风情各不相同,通用语言也不尽相同。且不论少数民族的各类语言,全国仅汉语的方言种类都难以计数。2000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定汉语普通话为国家通用语言。之后,为了便于新时期文化更好地交流和传承,全国持续深入推广普通话,对普通话的积极使用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时展过程中,因地域文化的局限性,方言受到挤压,不断萎缩,方言被贴上了落后的标签,在文学作品中也出现了这种现象。如果不能很好地正视这种现象,就会导致精神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的缺失,也失去了传统地域文化的自信。方言不只是语言,更是一种文化载体,乡音包含着人们的乡情和文化认同。文学作品是对时代和历史最好的诠释和记录,不论从艺术还是社会传承角度看,文学作品中的方言都是极有传播价值的。

一、方言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

1.语言与方言

一般来说,所有的方言实际上都可以被称为语言。汉语方言俗称地方话,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是一种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广义的方言包括地方方言和社会方言,狭义的方言只指地域方言。本文所说的方言就是指狭义的方言。方言与文学作品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最早的《楚辞》和《诗经》就很有代表性。现当代也有很多经典文学作品中成功运用了方言,实的《白鹿原》,金宇澄《繁花》,以及莫言的《红高粱》《蛙》《丰乳肥臀》等一系列代表作品,作者都是用方言来刻画人物性格,来衬托时代背景和展现地域文化的。方言使得语言更加有特点,使作品更有文学语言之美。

2.方言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

林华东教授曾指出:“人们一般都是首先认同自己生存的空间。学会父母教给的语言(母语),认同父辈绵延下来的文化历史习俗,从自己的宗族文化到族群的区域文化,进而认同民族主流文化。汉民族内部的各民系族群,无论他们近在咫尺还是远在天边,其内部认同首先都是以母语为依据,只有透过母语才能进入文化层面,才能唤起历史记忆,获得习俗认同。”方言是一个区域的人们特有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文化底蕴的呈现。文学作品的作者进行作品的创作,与他紧密联系的地域影响极大,在创作过程中选用方言,可以保持生活的原生态,保持语言的鲜活状态。在很多时候,方言在文学作品中可以展现出比普通话更加形象、生动、贴切、鲜活的一面。文学作品中的方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打破文化堡垒,让不同地域的人了解另一个地域的风土人情,以及当地的生存环境,为记载、保存和传播地域文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方言存在于文学作品中是语言多元化的表现,方言带有地域特色,有着独特的地域风情,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方言在文学作品中的展现是对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方言的差异性体现了不同地域的差异,体现了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是文学发展的珍贵财富。

二、语言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现状

(一)提倡普通话,文学语言少了特色

纵观目前众多文学作品,方言的运用越来越少,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少了些许特色。随着我国义务教育的普及以及大众媒体等的外部推力,语言也经历着变革和调整。普通话成为主流语言正走向世界,同时普通话也成为文学作品中绝对的主流语言。大部分文学作品不论遣词用句还是表述方式都用标准化规范化的普通话,或者是运用变异了的方言,可以说削弱了语言本身饱满的意义,不能体现方言里所蕴藏的精髓,作品不能体现方言背后所承载的个人生活轨迹、种群共同文化和独特的地域特色、人文风貌,也无法获得亲近感、归属感。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成果的一部分,也是对外传播的重要载体。普通话为了适应现展,成为国人最重要的交际语言,这种趋势影响到当今的文学作品的创作。

(二)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现象

1.普通话的价值取向与方言的情感取向

普通话写作可以移除语言障碍,去掉暴露自己籍贯的方言,可以获得更多的受众,作者是从实际价值方面考虑,文学作品是以价值取向为出发点的。方言是身份认同、地域认同、民族认同的一个标志,方言作为情感纽带,唤起人们深深的乡情,唤起人们内心的思乡情结。文学作品中运用方言有利于表达个人思想感情和传播地方文化,引起地域认同,作品认同,所以在这方面更加具有优势。文学作品中方言的使用,是作者个人对语言文化的认同和归属,反映了作品的情感取向。

2.普通话语言的强势渗入与方言的弱势退位

方言的使用范围逐渐萎缩,生存空间正在缩小,同样也体现在文学作品中。任何一种方言承载的是一种具有本地域特色的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是国家的宝贵语言资源和文化遗产。普通话的使用率大幅上升,越来越多的人认同普通话的社会地位和使用价值,普通话使用领域的拓展等因素都影响着文学作品中方言的使用,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呈同质化趋势,方言在文学作品中的表达越来越少。

三、方言对文学作品产生的影响

方言承载着文化传承的重任,“具有浓厚的乡情,刻录了民系的精神,负载着不可轻视的向心力、凝聚力,长期以来一直拥有其显要的认识价值和现实价值……在汉语方言这么复杂的国度,迄今为止,90%以上的汉人其母语仍是从父母那儿继承过来的方言。丢失方言将丢失一个地域的传统优秀文化,失去一个地域的历史本源。所以人们热爱家乡话,爱护和认同母语方言,完全是一种民族文化自觉。”

1.方言的本土化特质成就文学作品的原汁原味

方言带着特定地域文化的烙印,展示当地独特的人文景观也展现人物丰富的感情,以及独特的人物性格特点。方言有时候比普通话更加有趣、生动、活泼,并取得更强烈的表达效果,引起读者共鸣并带来了更多的文化自信。

2.方言增强文学作品的感情表达

方言具有地域特色、表现力强,带有强烈的感彩,能充分表达作者强烈的感情。方言在情感用语、事物的性状描绘方面都更加具体、幽默、有趣。方言是感情表达的语言手段。

3.方言表达亲近感,给作品增添地方色彩

地域文化是文学作品中的灵魂,方言彰显魅力。语言可以用来疏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用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文学作品中留住了方言,就留住了一个地域的文化和历史。方言不仅是语言的一种,更是一种文化自信,方言的出现让人找到一种亲切感,有了一种文化认同感,带给人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

四、文学作品中方言的传播价值

1.方言彰显纪实美学风格、构建文学作品的艺术空间

社会属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不同地域的人们使用的语言能透露出当地人的内在性格,所以在文学作品中,方言的呈现,使得人物形象真实生动,凸显的人物性格特征,乃至放大了改地域人物的性格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纪实美学风格,使作品有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性。文学作品变成艺术,同时也是艺术的再现。方言也可以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为读者带来欢乐及审美享受,而普通话表达则因为是主流文化的局限性而显得活力不足。

2.方言可以再现原始生活状态、塑造真实人物形象

方言保留了人们的原始生活状态,文学作品配以地道的方言会使方言中呈现的传统文化与作品完美交融,高度再现真实的生活形态。方言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对刻画人物性格、真实再现人物生活、塑造真实人物形象、体现作品的真实性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方言在制造幽默效果、真实呈现情境等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幽默的原生态语言会使作品而显得生动活泼。方言也是地域文化的沉淀,蕴含着当地人的生活经验总结,从而彰显了幽默的效果,特别是俗语。俚语、谚语、歇后语等最为典型,在作品中饱含着草根哀乐、民间诉求等。

3.方言可以体现文学追求、树立文化自信

地域文化靠方言得以凝聚,文学作品中的方言也可体现地域文化之间的差异、发展轨迹。方言承载着文化的特征,体现民族的精神,具有浓厚的乡情,方言的运用可以更好地传播传统优秀文化,让读者有一种精神归属和文化认同,负载着不可轻视的向心力、凝聚力,更好地树立文化自信。如果文学作品中一味弃用方言,必将丢失一个地域的历史本源,它的传统优秀文化也会随之消失。所以,方言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不仅能体现文学追求,也是一种民族文化自觉,拥有着重要的认识价值和现实价值。借助方言提高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是值得文学工作者借鉴的宝贵经验。

五、结语

文学作品作为一种最受读者喜爱、影响深远的大众读物,对传承和发扬民族及地域文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学作品中方言减少和缺失的现象不容忽视。我们不希望在若干年后,方言已经彻底脱离了我们的生活,只是出现在厚厚的典籍中用来查阅。对于文学作品而言,如何合理地使用方言,让语言既不生涩,不割裂,又能生动地体现出地域文化特色,增加语言和文学美感,是值得文字工作者们认真思考的问题。作为文字工作者,应该正确看待文学作品中方言的运用,合理留存文学作品中的方言,借助方言提高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文学图书编辑应发挥好方言的作用,为保持语言生态平衡和和谐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林华东.泉州方言研究[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265-267.

[2]周瑞敏.自然选择与协同进化——生态语言学及语言生态认知探微[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3]彭扬帆,葛丽文.普通话与方言的互构[J].江汉大学学报:会科学版,2016(2):28-34.

[4]郭燕飞,陈露.浅析国产喜剧电影中的方言艺术[J].长治学院学报.2016.(6):66-69.

[5]胡茜.黄石矿冶文学作品方言现象研究[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2017(2):70-78.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篇2

【关键词】中英文翻译;文化语境;影响

简单来说,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而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文化内涵的唯一载体,因此,在中英文的翻译中,必须注重两种文化内涵的真实显现,只有时刻注重两种文化内涵的真实性,才能做到忠于原文的翻译,也才能体现目标语作品的实用价值。翻译过程中,强调语言的文化内涵,实际就是要求注重源语和目标语的文化语境在翻译中的作用和影响,文化语境,就是指与言语交际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它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文化习俗,指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世代传承、相沿成习的生活模式,是一个社会群众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对属于该集体的成员具有规范性和约束性。二是社会规范,指一个社会对言语交际活动作出的各种规定和限制。只有处理好文化语境对翻译的影响,才能得到高质量高标准的译作。

一、文化语境对翻译影响的具体表现

1、两种文化的空缺现象,给中英文翻译造成了一定影响

翻译,其实主要是两种文化间的内涵转换,但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造成两种语言文化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而在中英文翻译过程中,存在着很多文化空缺现象。这种文化空缺主要指中国文化中独有的东西,如天干地支,阴阳八卦,农历节气,中医术语,武术气功等,这些对于西方来说,是完全陌生的,当然就没有与其相对应的英文词汇,因此,在翻译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到这个方面,用适当的方式,选取适当的词汇和句子,来尽量转述源语的含义。例如:(1)歇后语的翻译。歇后语是中国文化有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它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实际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具有短小、形象、风趣的特点,而且绝大多数歇后语都是源于一定的民族习俗、审美情趣或是意识倾向,在运用中,只需说出前半部就可以使人了解其含义,但在翻译成英文过程中,往往很难体现出其幽默、诙谐的意蕴来。尤其对那些具有一定引申含义的歇后语更难翻译出原意了。例如“隔着门缝看人——把人看扁了”。如果对中国文化没有足够的认识和理解,根本无法了解这个歇后语的真正含义,如果按照字面意思翻译成英文,也势必给读者造成混乱不解的结果。(2)关于武术和气功的翻译。众所周知,武术和气功是中国传统文化有的组成部分,对于西方人来说,是比较陌生的文化概念,因此在英文的翻译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尤其是气功中关于“气”和“阴阳”的翻译和理解,在英文中根本找不到可以完全包含此涵义的对应的词,因此,在当前的翻译中,多采用了音译法,即“qigong”,中国功夫中的功夫,也被音译为“gongfu”,都是这个原因。(3)关于中医相关医学术语的翻译。中医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用药理论和治疗方法上都有别于西医,其医学术语也是有着其独特的内涵,因此,在中英文的翻译中也存在着很大的文化空缺。例如,对中医中的寒症和热症,不能简单翻译成“cold”和“hot”,而要翻译成“symptomscausedbyfebrilefactors”和“—symptomscausedbycoldfactorssuchchill,slowpulse,etc”。

2、两种语言中词语含义存在的冲突,给中英文翻译传递信息造成了一定的混乱

中英文语言,由于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的不同,使得两种语言中相同的词汇,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和信息,而这里所说的冲突就是指源于两种语言词语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不同,造成的与目标语对应词语所承载的文化信息间存在的矛盾,也就是说,词语的表层指称意义相同,但词义的深层文化涵义却不尽相同甚至相反。例如:对于“资产阶级自由化”(bourgeoisliberalization)这个词,在西方国家里它承载着的是褒义的内涵,而在中文里,在某些使用过程中,却包含着贬义(bourgeoisliberalizationaimingatcapitalistrestoration),因此,在中英文翻译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类似词语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尽量避免文化语境对翻译的影响。

二、消除文化语境造成歧义的对策

针对不同的文化语境影响,要采取不同对策,只有“对症下药”,才能做到准确无误的翻译。

1、忠于原文,加强语篇语义联想,避免因文化语境差异带来的理解错误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决定了在中英文翻译过程中,要恰当使用异化和归化翻译法。异化主张采取译文以源语文化为认同的原则,归化则强调译文应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对于不同的文体和翻译目的,要采取适当的翻译方式和手段。例如在《红楼梦》,第二十一回里,“贾琏道:“你不用怕他,等我性子上来,把这个醋罐打个稀烂,他才认得我呢!”汉语中“醋”是嫉妒的代名词,而在英语中,“醋”则指坏脾气、讲话粗暴。上例中“醋罐”意指爱妒忌的王熙凤,因此直译为“vinegarhitch”当然为汉语读者理解,但对于英语读者则可能产生误解,因此,有的翻译家将其意译为“jealousbitch”,则更容易让英语读者明白其真正的表达含义。

2、音译法和代换法,是消除文化空缺造成的影响的有效策略

音译法,就是采用汉语拼音加注的方法,进行翻译,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在英文中完全找不到对应词的汉语,属于完全空缺现象。比如“气功”、“功夫”,再比如汉语中的地名、人名,及有关中医理论的词汇等,“胡同”,译为“hutong”,“秀才”译为“xiucai”。而代换法,主要用于一些成语式短语,在不改变原文意思的基础上,在翻译时用概念意义不同但文化意义相近的词代换原词。例如“挥金如土”译为“tospendmoneylikewater”,“精神文明”译为“culturalandethicalprogress”等。

3、注解法是针对两种语言中词语含义存在冲突而采取的有效方法

由于两种语言文化及其承载的文化信息不同,造成同一个词语在不同文化里所代表的信息有所不同,甚至相反,针对这样的词语如果不进行必要的注解,把源语和目标语的相关文化信息和内涵进行比较和介绍,势必会使读者感到混乱和误解。而在语篇后,对这样的词汇进行注解,就会轻易消除这样的歧义。

4、加强对两种语言文化的相关知识学习,扩充相关知识容量,是消除文化语境对翻译影响的最重要手段和方式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体现在社会生活习惯、、民族心理特征等诸多方面,因此,从事中英文翻译的人员必须对两种文化的各个方面知识进行充分的了解和学习,即使是某些方面的小的差异也不能忽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翻译的“信、达、雅”的标准。

三、结语

中英文翻译的过程,不仅仅是两种语言符号的转换,而是两种语言所承载的信息,即文化内涵的转换,因此,在中英文翻译过程中,要时刻关注两种文化语境对翻译的影响,只有对两种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做到融会贯通,才能真正避免文化语境对翻译造成的影响,才能提高翻译质量。

【参考文献】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篇3

随着工业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地球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遭到严重威胁。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其多样性也在日趋消失。濒危语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经成为语言学家研究的新领域。近年来,我国语言学家在关注濒危语言的同时又提出了“濒危方言”的说法。

濒危方言的提出对方言研究有着重要意义,因而引起了语言学界的重视。然而,语言学家对濒危方言的定义及界定标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如果把汉语方言当作一个整体,或即使按现行的办法分成10种方言,那么可以预料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汉语方言不会有‘濒危’之虞。”所以,我们认为濒危汉语方言是指使用人数少,代际传承性差,社会使用功能日趋萎缩的方言。

一种语言是否濒危,不能仅凭该语言的使用人数的多少来定,某些方言就目前而言使用人数多,但因下一代开始使用双语,导致母语的使用域日渐缩小,那么这种方言的生命力也不旺盛,有濒危的可能。相反,某些方言虽然使用人数不多,但其代际语言传承性强,后代仍然在各种场合使用母语,这样的方言自有其活力和生命力,自然不能归入濒危语言。所以,要界定某方言是否为濒危方言,可以参考如下几个因素。

一、社会功能

语言具有交际功能、载体功能和情感功能。考察方言的社会使用功能也可以从这三个方面着手。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对同一方言的族群成员而言,该方言是他们交际的主要工具。不同方言的使用域不同,参考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相关文件,可将方言使用域走向分为几个层次:(1)通用:该方言用于所有领域、所有功能。(2)多语交替:多数社会域、大多数功能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或方言。(3)正在收缩的语域:该方言用于家庭和诸多功能,但强势语已开始渗入家庭。(4)有限的语域:方言使用的社会域有限或功能有限。(5)非常有限的语域:该方言只用于非常有限的语域,功能甚少。(6)灭绝:该方言不用于任何领域,无任何功能。其中属于(1)层次的方言稳定性最强,属于(2)~(5)层次的方言分别有着不同程度的濒危性。

方言的载体功能主要体现为某方言对该方言区的民俗和传统文化的承载。不同方言的载体功能强弱不同,而方言载体功能的强弱首先体现在该方言是否有一套完整、固定的文字系统。如果某方言拥有固定的文字系统,那么该方言就拥有记载历史与文化的文献资料,后代能够依据文献资料更好地掌握母语,所以这种方言相对于没有固定文字系统的方言而言,其使用者上一代与下一代之间对母语的授受情况要好,方言的活力要强。方言载体功能的强弱其次体现在该方言是否拥有一套固定的语音系统。某方言虽没有一套固定的文字系统,但拥有一套固定的语音系统,不易受到周边方言的侵入,能保持自身的稳定,并依靠这套固定的语音系统实现方言的载体功能,那么这种方言相对语音系统呈多变性、流动性的方言无疑更具生命力。

方言的情感功能体现在同一方言族群成员听到彼此的口音,就知道同属于一方言,进而拉近彼此感情。如果同一方言族群成员交流时,无法因彼此口音相同或相近而产生亲近感,从而导致方言的情感功能丧失,那么该方言可能已经分化,甚至正在走向灭亡。

当然,在界定某方言是否濒危时,方言的三大社会功能并非处于同一平面,而是以交际功能为主,载体功能和情感功能为辅。因为后二者是以前者为基础的,如果某方言的使用域极其有限,甚至不用于任何领域,那么该方言的载体功能将严重削弱,甚至消失,情感功能更是无从谈起。而后二者又以载体功能较为重要,因为如果某方言既无固定文字系统又无固定语音系统,那么该方言的情感功能将失去依托。

二、代际传承性

所谓方言的代际传承性是指方言族群成员上一代与下一代之间对母语的授受情况。根据方言代际传承性强弱,我们可将方言的代际传承性分为6个层级:(1)安全:各年龄段都使用。(2)不安全:所有儿童在有限场合使用,部分儿童在所有场合使用。(3)确有危险:多为父辈和更上代人使用。(4)很危险:仅限于祖父母辈及更上辈人使用。(5)极度危险:仅有极少曾祖辈人使用。(6)灭绝:在世者无人使用。

除以上两个要素外,要界定某方言是否濒危,还要考虑到该方言的分布状况。如果方言族群呈较大规模聚居,即形成板块状的方言岛,那么在同等条件下这种方言濒危的可能性要小;如果方言族群呈小规模聚居,即形成点状的方言岛,那么在同等条件下这种方言濒危的可能性比较大;如果方言族群呈散居状况,那么在同等条件下这种方言很可能成为濒危方言;如果某方言族群成员与另一方言族群成员呈杂居分布,那么在同等条件下这种方言也很可能成为濒危方言。另外,语言的内部差异程度、国境内外的分布状况、交通状况等因素也要考虑在内。

对濒危方言的研究是汉语方言濒危的现状所需,它将有利于我们加深对自身语言现状的认识,促进语言研究向纵深层次发展,也有利于保持语言文化的多样性,促进文化多样性与生态多样性的协调发展。我国对濒危方言的研究尚属起步阶段,许多问题诸如濒危方言的具体数量、分布状况、濒危程度以及其濒危有无规律等还不能解答,有待方言学家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曹志耘.关于濒危汉语方言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l,(1).

[2]我国濒危语言问题研讨会纪要[J].民族语文,2000,(6).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语言活力与语言濒危[J].民族语文,2006,

(2).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篇4

【关键词】文化负载词文化特性英译

一、引言

中国现在面向世界开放,很多英语国家的人迫切的想要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文化,因此中国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变得尤其重要。那么如何有效高质的翻译中国文化负载词,如何准确生动的以符合英语的表达方式去翻译中国文化负载词,这些都是十分有必要进行分析和总结的。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和探讨。

二、翻译之文化特性

翻译具有文化性。从翻译的实际操作层面看,由于语言与文化的特殊关系,在具体语言的转换中,任何一个译者都不能不考虑文化的因素。有学者认为“所谓文化,究其本质乃是借助符号来传达意义的人类行为”,而“文化的核心就是意义的创造、交往、理解与解释”。弗美尔(HansJ.Vermeer)明确总结,“总之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转换”。这一结论性的概括,目前翻译界已达成较为一致的认识。周宪和许钧强调文化的本质就是借用符号来传达意义。

根据以上分析,可见翻译必须考虑文化因素,语言具有文化性,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翻译活动同样不能脱离文化。因此,翻译的文化性即是翻译的过程也是文化交流的过程。

三、汉语文化负载词英译

在汉译英的翻译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原汉语文本的真正文化内涵,翻译成对应的英译文本不仅文化内涵应与原汉语文本相同或者最大程度上相似,表达方式上也要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从词,句子到整片文章。对于这部分内容,论文将从去桎梏,重组句和建空间三个方面进行汉语文化负载的英译探析。

1.去桎梏。去桎梏,字即是桎梏,去桎梏即是打破字的形式这个牢笼。

Lado指出:“对文化的思维最显著的影响就是词语”。Boas也说:“词语总是与其所使用的环境相适应“。Nida则更明确的指出:“词语只有在特定的文化中才有意义”。Palmer认为:“一种语言中的词语经常反映的并非是世界的现实而是操该语言的人的兴趣所在“。这些都可以证明翻译时弄清文化负载词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意义对于翻译是十分重要的,而这个过程也是去桎梏的过程。例如“如鱼得水”的正确英译是“likeaducktowater”而不是“likeafishtowater”。“雨后春笋般涌现”的正确英译是“tospringuplikemushrooms”而不是”tospringuplikebamboo”。守口如瓶的正确英译是“asbumbasanoyster”而不是“keepthemouthlikeabottle”。以上例子的正确英译都是把握住了原文的意思,用英语语言符号重新表达出来,并且体现了翻译的文化性。而以上例子中错误的英译都是没有去桎梏,词对词的翻译,这样的翻译结果会直接导致英语接收者不明所云,无法接受到原汉语所要表达的信息。

综上所述可见,汉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字词层面的翻译,去桎梏是十分关键和重要的,要打破字词的形式,而找出内在的表达意义。

2.重组句。重组句主要是在翻译句子的层次上进行的。也是要脱离语言的束缚重新组句。英汉两种语言结构有很大的差别,英语是树状形结构即从属结构,汉语是波浪形结构即主谓结构,所以汉译英的过程中,如果要想符合译入语的习惯,改换句型,重组句是十分必要的。

Nida曾说过:“Inordertotranslatemeaning,formmustbechanged”。钱钟书先生说:“得意忘言”。都是在说翻译时,要抓住文本的意思翻译,而不要被形式固定住。以含有汉语文化负载词的汉译英为例,如:“从前,中国人喜欢大家庭,很多人生活在一起,有的家庭四世同堂――四代人住在一起。现在情况不同了,封建式的大家庭解体了,以小家庭为主”。英译为:“Intheolddays,Chinesepeoplepreferredtoliveinextendedfamilieswithuptofourgenerationsunderthesameroof.Nowthingsarequitedifferent.Thefeudalextendedfamilyhasgivenwaytothenuclearfamily.”。文中很多地方进行了重组句处理,例如把原文“中国人喜欢大家庭,很多人生活在一起,有的家庭四世同堂――四代人住在一起。“英译处理成“Chinesepeoplepreferredtoliveinextendedfamilieswithuptofourgenerationsunderthesameroof.”汉语原文有三个分句组成,英语译文把其中一个分句“中国人喜欢大家庭”译成主句“Chinesepeoplepreferredtoliveinextendedfamilies”,再把其中的两个分句合二为一,重新组句,译成一个With短语的从属结构:“withuptofourgenerationsunderthesameroof.”原文是典型的汉语波浪形结构的“流水句”句式,整句话由一个一个的分句构成。英译时应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打破原有“流水句”句式,重新组句处理成“树状形结构的”的英语句式。

根据以上分析可见,汉译英时,在句子成面上,如要符合英语的“树状形结构”句式,就必须在翻译过程中改变原汉语“流水句”句式,重组句是十分重要的。

3.建空间。在去桎梏和重组句的基础上,到了段落层面或者说就整个译文而言,译者就要清楚建空间的概念了。理论上说,建空间就是译者利用语言形式,借助上下文和语境为读者营造出一个想象空间,这种空间是对译文整体意义的一种要求,英译汉时,译者应力求营造一个相似的空间,使目的语读者在阅读新建立的文本时,与原语言读者阅读原文相比,有相似的阅读体验和想象空间。

思果先生说:“要找中文表达原文的意思、感情等等。”思果先生这句话当时说的是英译汉,实则汉译英亦然。翻译绝不是字与字,词与词,句子与句子,段落与段落的简单对应,绝不是单词语法对了就没问题。整个译文的空间营造十分重要,译者必须抓住原文的感彩,弄清原文的真正意义,然后调遣语言进行翻译。例如余光中的《祈祷》第一节“请在我的发上留下一吻,我就不用戴虚荣的桂冠。请在我的手上留下一吻,我就不用戴灿烂的指环。”作者用宁静的深情的语言,祈祷恋人的爱为自己褪去虚荣的表象。所以英译文时最好营造作者深情和祈祷的氛围与思想感情,整个空间都应向深情和祈祷这个主题靠拢。唐正秋对这段的翻译是“Pleaseleaveakissonmyhead,Ineednotbecrownedwithalaurelvain;Pleaseleaveakissonmyhand,Ineednotwearadiamondring.”译文的用词和造句联合起来比较好的营造出了原文的氛围和思想。

由以上举例分析和论述可见,建立新的文本时,建空间是不可被忽略的,译者应熟读原文并且深刻理解原文,并在去桎梏,重组句的基础上,营造一个尽可能与原文相似的空间。

四、总结

翻译即译意,翻译不能脱离文化而独立存在。本论文从对文化负载词英译进行探析,结合翻译的文化特性和英汉两种语言的不同语言结构等方面进而论述了翻译过程中,去桎梏,重组句和建空间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2022.

[2]廖七一.当代英国翻译理论,2001:364.

[3]卢敏.英语笔译实务,2010:218-221.

[4]许钧.翻译概论,2009.

[5]余光中.翻译和创作,1984.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篇5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化承载的意义转换到另一种语言文化中的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意义的交流必须通过语言来实现,而每种语言都是一个独特文化的部分载体。在转换一个文本中的语言信息时,也在传达其蕴涵的文化意义。汉译英是译者将作者为汉语读者所写的汉语文本转换成功能相似、意义相符、供英文读者阅读的英语文本的活动。词汇是文化信息的积淀,各民族的文化观、价值观等文化的各个层面均反映于各自的词汇系统中,并形成带有文化色彩和文化内涵的文化词汇。由于负载着特殊的民族文化内涵,文化词汇往往构成了作为跨文化交际行为的翻译的难点和重点,文化负载词的英译对于中西文化交流和传播中国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1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是什么?各国学者定义不一。八十年代,我国学者对语言作了这样的界定: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是符号系统(刘伶,1984)。后又有学者指出:语言是一种作为社会交际工具的符号系统(刑福义,1993)。西方语言学家一般把语言视为“人类特有的、具有任意性的符号系统”。笔者倾向于这样一种较为全面的界定:“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符号系统,当它作用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时候,它是表达相互反应的中介;当它作用于人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时候,它是认知的工具;当它作用于文化的时候,它是文化信息的载体和容器。”(许国璋,1987)

1.1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是通过社会习得的知识,而语言则是人类特殊的语言能力通过后天社会语言环境的触发而习得的一套知识体系。陈宏薇和李亚丹主编的《新编汉英翻译教程》一书中给文化下的定义为: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并根据《文化语言学》的文化分类法把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由于语言是人类最杰出的创造物之一,语言自然是文化的一部分。

1.2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亦即它又是文化其他组成部分得以存在和延续的基础。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是人类形成思想和表达思想的工具,语言词汇是最明显的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工具。比如“三生有幸”和“一尘不染”是反映我国佛教观念的词汇,“灵丹妙药”和“回光返照”则与道教有关。“改革开放”和“一国两制”反映了我国的政策,“闹元宵”和“赛龙舟”则反映了我国的民俗。由于“贝”曾为原始生活的货、币,汉字中不少与“钱”或“贸易”有关的字都带有偏旁“贝”。如:贩、财、购、贸、贷等。“皿”是象征字,象征家用饮食器具,该偏旁出现在某些字中表示盛物的日用品。如:盆、盏、盘、盖、盂、盅等。这些字都承载着我国古代物质文化的信息。

1.3文化是语言的底座。英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先驱泰勒曾将文化定义为“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中所有一切能力与习惯”。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E,A.Nida)则将文化简明扼要地定义为“thetotalityofbeliefsandpracticesofasociety”。1921年美国语言学家萨皮尔(Sapir)就在其著作《语言论》中指出:语言有个底座,语言决定我们生活面貌的风格和信仰的总体,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社会语言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又深深植根于语言。

2文化与翻译的关系

目前,我国翻译界新崛起的“文化学派”认为: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既是文化的一种表象形式,又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张今曾在《文学翻译原理》一书中对翻译创作做过精辟的论述:“翻译是两个语言社会之间的交际过程和交际工具,它的目的是要促进本语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进步,它的任务是要把原作品中包含的现实世界的逻辑映象或艺术映象,完好无损地从一种语言译注到另一种语言中去。”因此,对于以语言转换为基础的翻译工作来说,文化传达就成了一个重要的主题。

翻译的本质是意义传达活动,即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蕴涵的思想内容完整、准确地重新表达出来。表面上翻译好像仅仅是语言层面上的事情,实际上译者的翻译过程更是文化信息传递的过程,因为语言既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符号,其使用方式与表达内容都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语言受文化的影响和制约。

翻译与文化始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同的背景产生不同的语言,不同的语言包容了不同的文化。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文字的转换,翻译作为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之一,更是一个语言间文化传输与移植的过程。因此,作为译者,在恰当理解语言文字层面的意思的同时,应更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有效地将源语言中的文化信息在译文中加以3文化交际中文化词汇的翻译策略

3.1音译。对于源语文化中特有的物象在译语中是“空白”或“空缺”,这时可采用音译法把这些特有的事物移植到译语中去。音译主要是指用汉语中谐音的字或字的组合翻译英语的词语,而这些字或字的组合并不是汉语中现成的有意义的词。例如:脱口秀(talkshow),酷(coo1),黑客(hacker),伊妹儿(e-mail),艾滋病(AIDs),色拉(salad),可口可乐(Coca-cola),阴(yin),阳(yang)等。

在介绍中国特色的独一无二的事务时大多采用汉语拼音拼写,以最大限度保留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和民族语言的风格。现在国内食品名称多崇洋媚外,但是洋人却用tofu来替代beancurd作为豆腐的英文名称。同样,饺子就是Jiaozi,而非dumpling。这类词语由于在英语没有相对应的同义词,以全新意义进入英语词汇,具有形式上独一无二性和表达准确性,反而不容易被英语词汇排挤,牢牢抢占一席之地;其深层次的原因可能反映了文化发展的趋同性以及外国读者对文化差异性的尊重和认可。

3.2音译加类别词。由于汉字的表意特征,在音译英语词语时,汉语读者一开始可能不了解该音译词的确切含义,必要时可采用在音译词后面加类别词的方法,如:汉堡包(hamburger),高尔夫球(golf),爵士乐(jazz),桑拿浴(sauna),来福枪(rifle),芭蕾舞(ballet)等

3.3音译加解释性翻译。解释性翻译是我们在翻译文化负载词的时候一贯采用的翻译策略,是移植文化的必要手段。翻译时为了避免疑问含义模糊不清,进行解释性翻译,将意思完整表达出来,从而达到最佳翻译效果,从而实现跨文交际的目的。例如:“压岁钱”:TopresentchildrenwithnewlyprintedcashasYasuiqianorgiftmoneyisoneritualofChineseincelebratingLunarNewYear.

由于原语词汇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在译语中没有其“对等语”或“对应语”而造成的词汇空缺,翻译时无法用准确贴切的词语译出其词义内涵,因此对于汉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基本共识是采用汉语拼音音译加解释性译文的方法。

3.4直译。直译法指用译语中“对应”词语译出源语中的文化信息。这能够尽可能多地保留源语文化特征,开阔译语读者的文化视野,然而不能生搬硬套,应做到以不引起目的语读者误读误解为前提。例如:o1iverbrarich(橄榄树),纸老虎(papertiger),一国两制(onecourtrywithtwosystems)等等。

3.5意译。意译法即着眼于传达原文意义的翻译(诠释),它舍去源语的语言形式和字面含义,在译语中,用跨文化的“语用对等”词来表达出原语的文化信息。例如:文艺复兴(theRenaissance),辛亥革命(the1911RevolutionagainstQingDynasty)等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篇6

(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北京100081)

摘要:本文选取了位于云南省德宏州潞西市西南部的一个景颇族载瓦支聚居村落的小学--营盘小学为田野点,通过对该校的现状进行调查,系统分析了制约景颇族载瓦支基础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笔者认为目前在景颇族载瓦支聚居地区实施载汉双语教学①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景颇族载瓦支;营盘小学;双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75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5-0247-03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少数民族新创文字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状况及存在问题调查研究”(05JJD850139)、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重点项目(cun985-2-3)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一、营盘小学概况

景颇族是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是一个跨境而居的民族。载瓦是景颇族的一个支系,人口约占景颇族总人口的55%,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营盘村是景颇族载瓦支比较集中的村寨,位于云南省德宏州潞西市遮放坝西南部的西山乡,全村人口共有2973人,其中景颇族载瓦支占95%以上,村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载瓦语,村寨中仍然保持着浓厚的载瓦传统文化。

全村设有一所完小——营盘小学,地处半山半坝区,距交通主干道约1.5公里,由于山路狭窄崎岖,路面多为土路,晴通雨堵,交通较为不便,上山只能通过步行或小型的车辆通过。从1956年建校到现在,学校教育教学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建校初期,由于交通极为不便,环境闭塞,在当年校长—赵发昌的带领下,于1966年搬迁至坝子(半山半坝区)——现在的校址,在政府部门的帮助下,先后建盖了土木结构、瓦顶的两幢教学楼。“文革”期间由于取消了当地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倾斜政策,学生低学业成就现象严重。直到1978年,民族政策得到恢复落实,学校经重新的整顿,虽然师资得到增强,教学质量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基于载瓦学校教育起步晚、基础薄弱,再加上“文革”的影响,教育水平与当时经济发展对教育要求拉开了很大的距离,入学率低、巩固率低、合格率低、升学率低等四低现象严重。营盘小学师生情况如下图:

营盘小学的师生民族成分及西山乡的语言使用情况如下:

由上图可以看出,载瓦语是当地使用最为普遍的语言。在教师中出现载瓦语的使用少于德宏方言,原因是部分教师是从其他地区调来的汉族教师,所以不使用载瓦语。

二、制约景颇族载瓦支基础教育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自然地理环境闭塞

营盘村地处半山区,地理位置闭塞,境内群众居住村落分散,路面多为土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多为摩托车,遇到雨天,路面泥泞难行。现在由于集中办学而撤并校点,离家远的学生(特别是年龄较小的学生)只能选择寄宿,而学校寄宿的条件并不完备,学生生活没有保障。封闭落后的自然环境一方面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累及教育;另一方面,封闭环境下遗留的一些落后的思想观念和生产方式仍然影响着当地的发展。诸如积累意识的淡漠,“小富即安”的小农意识,严重阻碍了当地教育的发展。

(二)地方财政对教育投入严重不足,且家庭贫困

地方教育的经费投入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当地教育经费的90%来自县、乡。据笔者访谈了解到,西山乡全乡财政总收入大部分都用于支付本乡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工资,本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微乎其微。此外,由于直过区在发展进程中的特殊历史被后来的人们所忽视使各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受到影响,与外面的世界距离越拉越大。②

通过调查还发现,与大部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学校相似,营盘小学的基础设施基本完备,但诸如电脑、投影仪等先进的教学辅助仪器以及乐器、球类等教学用具仍然缺乏,条件远远不能满足当地教学的要求。

此外,营盘村载瓦农户家庭经济贫困,营盘村属少数民族“直过区”,③家庭仍是最基本的生产单位,农业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低,产业结构单一,绝大部分以传统农业为主的群众生活仍是“靠山吃山”。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出行难、用电难、喝水难、看电视难仍然是村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因此,学校每年都会有四分之一的学生因家庭贫困而无法支付学校的费用而辍学。在访谈中,校长石勒干告诉笔者,他本人也资助了四名学生继续读书,同时他也积极的寻求政府的帮扶,希望能给当地贫困失学的孩子带来希望,保证他们能够顺利的小学毕业。因此可见,西山乡财政拮据,教育经费短缺,教育投入严重不足,政府和家庭都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权利,人才培养渠道资源有限,导致当地基础教育发展滞后。

(三)语言障碍,双语教学名存实亡

通过笔者的调查和访谈,山区景颇族载瓦支学生入学前基本不通汉语,笔者认为语言障碍是导致学生成绩不佳的首要因素。目前,景颇族载瓦支聚居地区学校双语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认识欠统一。目前,景颇族载瓦支的干部、群众对载汉双语教学实施的必要性的认识欠统一,导致双语教学在实施中的盲目性和无序性。(2)管理不完善。目前,德宏州教育部门对载汉双语教学缺乏一套科学的课程管理机制,载汉双语教学模式和管理呈现无序状态,教学质量难以保证。(3)教材不适用。载瓦文教材中很多内容都与现实脱节且普遍性不高,与新课改教材的差距更大,缺乏相应的课外辅助读物。(4)经费无保障。近几年来,载汉双语教学的推广使用经费随着有关部门对民族语文工作支持力度的变化,经费来源不稳定。(5)师资不合格。目前载汉双语师资培训薄弱,双语教师待遇较低、数量不足,质量不高。上述语言障碍问题及目前载汉双语教育的落后成为影响载瓦支学生学业成就提高的首要因素。

(四)基层地方政府的关注不足,扶持政策一波三折

基层地方政府对山区少数民族学校的关注,是抑制当地学校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载汉双语教学的扶持政策经历了一波三折的过程。首先,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繁荣发展期,当时在云南省语委、德宏州教育局、潞西市教育局等各级领导的带领下进行的载汉双语试验,不仅在资金投入、教师配置等方面取得优势,而且还得到了学生评价政策的支持,比如《开设民族语文课的小学毕业生升学考加试民族语文,并以30%计入总分》和《对当地少数民族学生在本州招生、招干考试中加试民族语文》,因此载汉双语教学取得突破性进展,学生的成绩普遍提高,基础教育成效可喜;以该校为例,在未实行双语文教学的1987年,毕业考的成绩(平均分)语文是6.9分,数学是11分,实行载汉双语教学的1992年,语文是70.4分,数学是71分,合格率100%,升学率达95.2%,名列全县前茅。④其次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到二十一世纪初的衰落期。载瓦支学校教育逐年滑坡。比如:2005年,从西山乡整体状况来看,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不理想,语文平均分不高于51分,及格率低于42%,数学的平均分都不高于40分,及格率20%以下。营盘小学当年春季学期期末毕业班考试成绩(平均分)语文是41.19分,数学是31.3分,⑤由此统计可见,当地基础教育的成效已经严重滞后于普通城市的教育发展水平。再次,2006年后到现在的复兴期。2006下半年,德宏州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少数民族聚居区小学“双语双文”教学工作的意见》,“意见”提出了加强“双语双文”教学工作的具体措施,明确指出:一是按照新课改标准编译出版“双语双文”教材,少数民族聚居区小学从2006年9月起推行使用新课改“双语双文”教材;二是研究并建立与新课改相适应的“双语双文”教学课程体系;三是加强“双语双文”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培训力度,将“双语双文”作为德宏师专师范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对经考核合格的学生,由州政府给予一次性1000元的奖金奖励,对长期从事“双语双文”教学并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各地也应给予一定的奖励或津贴补助;四是研究制定“双语双文”教学新的评价体系,“双语双文”教学纳入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和学校对教师的考核内容;五是加强对“双语双文”教学工作的领导,在师资安排、经费投入等方面给予特殊照顾和支持。之后,州教科所于2010年11月1—4日,在营盘小学举行了2010年全州载汉双语教学“好课”评选活动。并从2012年开始组织开展州双语教师培训会,全州各语种(傣语、景颇语、载瓦语)教师共计290余人参加培训。由此开始,载汉双语教学进入复兴期。

总之,目前,由于地方政府相关部门领导对实施载汉双语教学的认识不能统一,政策执行力度不够,导致双语教学在实施中的盲目性和无序性,给载瓦支学基础教育的发展带来阻碍。

(五)部分传统文化对载瓦学校教育的影响

部分传统文化对载瓦学校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景颇族有史以来就具有饮酒的传统,酒文化已经渗透到景颇族生活的各个领域,嚼烟草也是景颇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习惯,随着境外的文化渗透,传统文化在社会变迁中“变异”。目前,在营盘村时常可以看到男人精神上颓废,嗜酒成性,吸毒问题严重,社区中蔓延着不思进取、整体无所事事的风气,在村中无论有文化的人还是没文化的人,都可能沾染上毒品,这些不良的社会风气严重影响了家长和学生求学意志,导致低学业成就。(2)载瓦村寨有早婚的传统,早婚的直接后果就是早育,载瓦青年在该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阶段过早的承担起了成人的责任,不仅不能给下一代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早育易造成人口身体素质低下和智力障碍,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成就。

(六)教学科研机构不健全,管理不完善

教学研究机构是教学活动能够适应学生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有力保证。目前,在德宏州有教育科学研究所民族教育研究室和潞西市教育科研中心虽从2006年下半年设专人负责研究景颇族载瓦支学校教育的发展问题,但人数有限,据调查仅为1人,机构人力资源的缺乏严重限制了载瓦支学校教研活动的开展。

(七)师资不足

景颇族载瓦支聚居地区学校师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师资力量薄弱。目前,学校中教师“多面手”现象普遍,教学水平低导致当地多年无人考上师范学校,教师来源的形势严峻。(2)师资素质差距巨大。目前“骨干”教师都被抽调在乡中心校任教或者借调到州里参与调研,留下的一线教师教学经验普遍偏低,且此现象长期存在。(3)教师缺乏培训。由于载瓦支学校教育教学研究机构人员设置长期不足,导致教师培训难以开展。师资不足且总体水平偏低是导致载瓦支学生低学业成就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方面,省教育厅从2003年开始组织双语教师进行培训,一般一个地区(一般以县为单位)一个语种只选派2-3名教师到省里进行培训,数量有限,收效甚微;另一方面,课改以来,德宏州本地区开展的双语教师培训从2012年9月才开始举办,起步较晚。

(八)市场发育不足,就业困难

目前载瓦传统社区仍然存在一些落后的传统思想,缺乏商业观念,家庭仍是最基本的生产单位,产业结构单一,没有现代化工业和服务业,私家商业也非常少,就业市场发育不足。由于教育质量低下,学校培养的学生大部分不但不能满足外界工业社会的需要,而在社区内部,就业渠道狭窄,造成载瓦学生的就业困难,使学生和家长产生了“学习无用论”的想法,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导致了低学业成就。

三、结语

笔者认为营盘村还是一个典型的载瓦支传统社区,仍然带有浓厚景颇族传统文化色彩的社区文化生态,具有景颇族载瓦支聚居地区的共性。面对目前的现状,我们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做到在保留和传递主流文化的同时发扬本民族文化,不仅要使景颇族载瓦支学生达到现代工业化社会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回报和社会地位,而且要使景颇族载瓦支学生能够满足变迁中的传统社区对发展该社区不断提出的新要求。

笔者认为一方面要开展载汉双语教学,为减少载瓦学生在入学前的语言障碍问题;另一方面要加强教材本土化知识的建设,要有适合于社区文化发展的教育内容,为解决载瓦支群众的生计及发展当地的社区经济服务;此外,还要进一步完善课程设置,使课程的设置兼具现代科学特色和地方文化特色,促使景颇族载瓦支学生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的同时增强对地方知识、民族文化的了解,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爱乡情,从而为地方的发展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注释:

①本文所指的载汉双语教学是特指以景颇族载瓦支语言文字为主要互通手段的教学方式,即“载汉双语文”教学。

②尹鸿伟.云南边疆“直接过渡区”调查[J].新西部,2006(5):33.

③德宏州民族“直过区”是指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对德宏边疆还处在原始社会末期或已经进入阶级社会,但阶级分化不明显、土地占有不集中、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以景颇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山区、对属于半部落、半封建社会的景颇、傈僳、德昂等族和部分阿昌、傣、汉等族居住的约12万人,采取特殊的“直接过渡”方式,既不进行土地改革,以“团结、生产、进步”为长期的工作方针,使其直接的但却是逐步的过渡到社会主义,实现历史性跨越。

④云南省德宏州民族语文指导工作委员会.德宏州民族语言文字工作文件资料选编—1.内部资料.75.

⑤何璇.景颇族新创载瓦文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状况及存在问题调查研究报告[R].北京: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研究中心,2007.

参考文献:

〔1〕云南省德宏州民族语文指导工作委员会.德宏州民族语言文字工作文件资料选编—1.内部资料.75.

〔2〕尹鸿伟.云南边疆“直接过渡区”调查[J].新西部,2006(5):33.

〔3〕滕星.西方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就归因理论综述[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4,22(2):58~63.

〔4〕滕星,杨红.西方低学业成就归因理论的本土化阐释——山区拉祜族教育人类学田野工作[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26(3):2~16.

〔5〕何璇.景颇族新创载瓦文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状况及存在问题调查研究报告[R].北京: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研究中心,2007.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