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整理11篇)

时间:2024-05-17

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篇1

一、教学目的:

1、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

2、感悟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3、探究文学作品风格与作家个人遭遇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

1、领略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

2、感悟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三、教学难点:

理解诗中哲理和意境;

四、教学对象:

八年级学生

五、教学课时: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即将到来的十一假期,大家有什么安排呢?让同学自由回答,把话题引向“旅行”。说起旅行,我们国家的名胜古迹可是数不胜数。单说山,就有很多,但在群山之中,当属“五岳”最有名,正如“五岳归来不看山”。那在五岳之中谁的名气最大呢?明确:泰山

2、介绍“泰山”,同时展示课件。

“泰山”有“天下第一山”之美誉,又称东岳,中国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自然景观雄伟高大,有数千年精神文化的渗透和渲染以及人文景观的烘托,著名风景名胜有天柱峰、日观峰、百丈崖、仙人桥、五大夫松、望人松、龙潭飞瀑、云桥飞瀑、三潭飞瀑等。泰山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数千年来,先后有十二位皇帝来泰山封禅。

3、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一下杜甫笔下的泰山是如何一番景色!

(二)讲授新课:

分两步:先通过解题使学生达到整体感知;后逐句诠释。

整体感知:

1、朗读,强调字音、字形。

2、解题: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

逐句诠释:(此诗虽是八句四联,中间两联还是对仗,但它不是律诗而是古体诗,它不讲究平仄,故不可使用“颔联”“颈联”等名称)

1、“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开篇以设问起句,表现诗人虽未得亲历其境,但久慕其名。接着解释“岱宗”一词,再问:“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明,也更强烈。)接句自问自答,“齐鲁”是春秋的两个诸侯国,泰山北为齐,泰山南为鲁。“青”,指泰山之色,请问,这表现了泰山的什么特点?明确:青翠。“未了”,形容泰山山脉绵延深远,从齐到鲁看不到尽头。这又表现了泰山的什么特点?明确:绵延不绝。整句话是摹写泰山山脉卧于齐鲁大地,那这就应该是远望所见。

2、“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这两句中的“造化”,指天地自然。“钟神秀”,天地间神奇秀美皆聚泰山。“钟”,聚集的意思。大家觉得这应该是虚写还是实写呢?明确:虚写。表面上写造物主独钟泰山,赋予之神秀之气,而实际上抒发了诗人对泰山的赏慕有加。“阴阳”是指山的南、北两面,这句话就是说:“山南山北,虽在同一时间,但一边明亮如清晨,一边却阴暗如黄昏。”大家觉得这句话哪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呢?明确:“割”字,突出南阳北阴之景色,泰山巍峨高大的形象跃然纸上。第四句应为实写,极尽夸张之能事,写泰山山势之高峻。这一联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那么综合起来,这句表现了什么样子的泰山呢?明确:神奇秀丽、高大。比较首句,诗人关注的焦点已经从整个泰山山脉发展到泰山的山南、山北。这么看来这句应是从那个角度进行“望”呢?明确:近望。

3、总结:这两联可以概括为:泰山的整体形象。

4、过渡:这是我们这个节课的教学重点之一:领略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当然,学习一首诗,重点还在于理解诗中的“情”,所以我们接下来看到诗的第三句以及第四句。

5、后两句为本诗的第二层,也写了泰山景物,但着力表现的`是诗人的感受。

“荡胸生层云,决眦人归鸟。”这两句是想像之辞。这两句诗亦景亦情,情由景生,这里的景是指?明确:层云、归鸟。诗人由远望、近望进而想到泰山气象万千,云气层生,一定会震荡人们的心胸。使之豁然开朗,这表达了怎样的心情?明确:心情激荡。接着站在泰山之上,眼光也会更加敏锐,连一掠而过的归鸟也收入眼底。这说明站在泰山上,视线如何呢?明确:眼界空阔。这一句是抓住了层云和归鸟这两个景物细节来抒情,所以这一联应为“细望所见”。

6、接着诗人顺理成章地写出了他心底的愿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请大家结合注释理解这一联的意思。明确:有朝一日,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绝顶,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一览无遗!那么是站在一个什么样的角度,可以一览群山呢?明确:俯视。接着是本课重点:结合写作背景,启发学生理解这一句的深层含义。让学生各抒己见。(参考答案:因泰山之雄伟而引出一览无余而后快的心绪,抒发了诗人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博大胸怀。)

7、总结:这两联可以概括为:诗人的感受

8、结合整首诗,进一步感悟诗人情感:讨论问题一、年轻的诗人科举不第后游历齐赵,见到了泰山,写下了这首诗,在诗中你能看出任何科举败后消极颓废情绪吗?那整首诗给你的感受是什么?学生自由发言。(参考答案:诗人热情赞美了泰山的神奇秀丽,流露出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尤其是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魄,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讨论问题二、杜甫一生极为坎坷,特别是在安史之乱发生以后,他四方飘泊,居无定所,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里竟至以舟为家,他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95%以上都写于这动荡不安的生活之中。读过这首诗后,你对杜甫有怎样的认识?能找到他取得如此伟大成就的原因么?

学生自由发言。

五、布置作业:背诵这首诗,完成课后练习。

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棹”“傎”“圮”等文言词语,疏通课文大意。

2、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方法的相关语句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1、训练文言文阅读的能力。

2、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3、理解实践出真知道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会认识事物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2)训练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难点:理解实践出真知道的道理。。

课时课型:两课时课内讲读课

教学方法:串讲法诵读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示标导入

1、讲一小故事:

有关纪晓岚的儿时的趣事说明这一“满清第一大学士”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显示其才华了。也组织学生讲一讲,引出《阅微草堂笔记》

2、作家作品简介

纪昀,字晓岚。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学问渊博,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因获罪遣戍乌鲁木齐。释放回京后,任《四库全书》总纂官,编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目录学上贡献很大。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

《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题材以妖怪鬼狐为主,但于人事异闻、名物典故等也有记述,内容相当广泛。

二、查学诊断:

1、给下字注音

圮(pǐ)募(mù)棹(zhào)柿(fèi)

湮(yān)啮(niè)溯(sù)欤(yù)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山门圮于河()(2)阅十余岁()

(3)曳铁钯()(4)湮于沙上()

(5)尔辈不能究物理()

(6)如是再啮()(7)不更颠乎()

(8)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答案:(1)倒塌(2)年(3)牵引,拖着(4)埋没(5)客观事物的道理,规律(6)冲激(7)颠倒(8)按照

三、导学施教:

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

(1)注意停顿和语气节奏;

(2)标出疑难字词。

2。疏通文意

(1)学生自由朗读,齐读,男女生轮读。

(2)结合课文注释,利用工具书,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和释义,并标出重点词句,提出疑难字词句。

(3)小组内解决疑难,同桌互相提问文中的重点词语解释及句子翻译,疏通文意。

3。应掌握的重点句子

(1)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译文:经历十多年,和尚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个石兽,最终没找到。

(2)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译文:你们这些人不能探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

(3)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译文:一定在石头下面迎面冲击石前的沙子,形成坑穴。

(4)求之下流,固傎;求之地中,不更傎乎

译文: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疯了;在原地深处寻找它们,不是更疯吗”

(5)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译文: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其中根本道理的人和事有很多啊,难道可以根据自己所知道的道理主观判断吗

4、朗读课文。

(1)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答案:讲的是一个庙门口的石兽,倒塌到河里,十几年后,人们找石兽的事。

(2)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答案: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就根据常情主观作出判断。

四、练测促学: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一寺临河干()

(2)竟不可得()

(3)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4)遂反溯流逆上矣()

答案:(1)岸边(2)最终(3)凶猛的河水(4)于是,就

2.翻译句子。

(1)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译文:

(2)求之地中,不更傎乎

译文:

答案:(1)寺庙的大门倒塌在了河水里,两个石兽一起沉没了。(2)在原地深处寻找它们,不是更疯吗

五、反馈延伸:

1。课外阅读纪昀《阅微草堂笔记》,进一步了解纪昀其人其文。

2。思考文章为何把讲学家当作嘲讽的对象。

小结

本文通过寻找倒塌在河里的石兽的故事,说明了任何事都不能根据主观推理,实践才能出真知。

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归纳本课古今异义和一词多义现象。

2、思考文中寻找石兽的几种方法。

板书设计

河中石兽

纪昀

四种寻找石兽的方法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示标导入

俗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有一则故事记载,某土地庙前石兽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多年后重修山门,寻找石兽,它却不在原落水处,也不在下游。一位老兵说,应该在上游寻找,依他的话,果然捞出了石兽。石兽为什么会向上游“跑”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河中石兽》一文,从中找出答案。

二、查学诊断:

1。通假字

曳铁钯“____”通“____”,_________

答案:钯:通“耙”,平整土地用的农具

2。一词多义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为众服为确论()

必于石下迎水外啮沙为坎穴()

答案:被/认为/成为

3。古今异义

(1)二石兽并沉焉

古义:________今义:并列

(2)尔辈不能究物理

古义:________今义:一种学科

(3)是非木柿

古义:________今义:判断词是

(4)阅十余岁

古义:________今义:阅读

(5)盖石性坚重

古义:________今义:有遮蔽作用的器物

(6)但知其一

古义:________今义:表转折但是,却

答案:(1)一起(2)客观事物的道理,规律(3)代词,这(4)经历(5)原来(是),发语词,放在句首。(6)只,仅仅

三、导学施教:

1.朗读课文。

2.质疑:故事说了一件什么事

讨论并归纳:说的是一个庙门口的石兽,倒塌到河里,十几年后,人们找石兽的事。

3.质疑:故事中主要说出了几位主要人物“他们各自寻找河中石兽的道理和方法是怎么样的分析一些他们这样认识的原因。

讨论并归纳:

(1)寺僧以为石兽被水冲到下游支了,划小船,拖着铁钯,寻找了十多里,没有找着。

(2)讲学家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石头埋没有在沙里一定会渐渐地沉下去,越来越深,只能就地挖下去找。

(3)老河兵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水不能溃走石头,水的反冲力一定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沙成为洞穴,渐渐地越冲越深,深到石头一磁的时候,石头就会倒在这个洞穴中。像这样再冲,石头再转,一直转不停止,石头就反而逆流而上。所以应该到上游去找。

(4)寺僧按照水冲物的常物,认为要到下游找,结果找不到:讲学家按照石重沙松的道理,到地下去找,肯定也找不到;老河兵能够根据他几十年的实际经验,到上游找,结果找到了。这说明主观推理是靠不住的,实践出真知。

4.质疑:故事是如何发展变化的,课文可以分几个层次概括各层次大意。

讨论并归纳:可分四层:

第一层:交代石兽沉落河中的地点和寺僧到下游找没有找着;

第二层:讲学家认为石头埋在沙里只能越埋越深;

第三层:老河兵讲解应当支上游找的理由,按照他的话果然找到石兽。

第四层:由事到理,遇事不能主观推论的道理。

5.质疑:为什么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

方法:借助多媒体手段,形象直观的演示石兽落入河中的三种情景,借助动态模拟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的相关语句的意思。

讨论并归纳:

第一种只考虑了流水,没有考虑石兽、泥沙的关系。

第二种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

第三种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备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

6.质疑:这个故事说有了一个什么道理

讨论并归纳,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知其一,不知基一,不能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作出推想,而要根据实践情况作出判断

四、练测促学:

1.讲学家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足显其一知半解而好为人师,自视清高而轻视他人)

答案:讲学家是一个虽一知半解但好为人师,自视清高而轻视他人的人。

2。老河兵的判断为什么是正确的`

答:

【解析】从老河兵的身份出发,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方面考虑作答。

答案:常年在河边劳动,了解水、沙、石等自然事物特性,把理论知识和多年经验结合起来分析。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确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

5。课文阐述的事理对我们平时的生活、学习有什么启示

答:

答案(示例):为我们指明了认识事物的方法和途径:不能片面地理解,而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事物的特性;更不能主观臆断,而应当遵循客观事物的规律。同时也诠释了生活学习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不可做空头理论家的哲理。

五、反馈延伸:

本文阐述的事理对我们平时的生活、学习有什么启示

学生畅所欲言。

明确:为我们指明了认识事物的方法和途径:不能片面地理解,而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事物的特性;更不能主观臆断,而应当遵循客观事物的规律。同时也诠释了生活学习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不可做空头理论家的哲理。

示例:遇到问题要具体考虑,不能想当然。主观推理是靠不住的,实践出真知。

小结:

本文通过寻找倒塌的河里的石兽的故事,说明了任保事都不能根据主观推理,实践出真知。希望同学们遇事要动脑筋多想想,分析各方面的因素,尽可能少闹那个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讲学家一样的笑话。

布置作业:

1熟读背诵本课。

2完成课后理解与探究一、二题。

板书设计

河中石兽

纪昀

课后反思:

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篇3

导入新课

同学们,水陆草木之花,可爱的有很多很多,你喜欢哪一种呢?为什么喜欢它呢?说说看。(学生众说纷纭)有人说,喜欢花的人,都有一颗善良的心。我很欣慰今天看到了这么多善良的心。

作者简介

师: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周敦颐)

宋代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字茂叔,道州营道人。晚年在庐山莲花峰下建濂溪书堂讲学,世称“濂溪先生”。他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对宋明的哲学思想有很大影响。在《周元公集》。

师:要注意“颐”字左边的写法。

解题

“说”是议论文的的一种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爱莲说》就是说爱好莲花的问题。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1、给下列黑体字注音(叫一位同学上黑板注音)甚蕃(fán)淤泥(yū)濯(zhuó)清涟(lián)枝蔓(màn)

亵玩(xiè)隐逸(yì)颐(yí)噫(yī)鲜有闻(xian)

师:一学生带读

2、全班朗读课文

这是一篇文言文,大家注意文言文的读法与现代文有所不同,古人读书很有韵味,自得其乐的读,一般语气都比较舒缓。我们读古文虽然不需要摇头晃脑,但可以吸取些有益的.读书经验,可以读得更舒缓一些。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先要充分地理解课文内容,在把握作者感情的基础上去读。

3、教师范读

理解重点字词

1、蕃(多)独(惟独)甚(非常)而不染(表示转折)(沾染污秽)濯(洗涤)清(清水)妖(美丽而不庄重)不蔓不枝(长藤蔓)(长枝节)——属于词类活用

香远益清(更加)(清香)亭亭净植(耸立的样子)(立)焉(呢)予谓菊(第一人称我)(认为)花之君子者也(品德高尚的人)陶后鲜有闻(少)宜乎众矣(应当)(多)

中通外直(畅通挺直)

(文中有一对反义词是蕃和鲜。)

2、了解两个古今异义

植宜

3、一词多义:

(1)“之”字用法

①水陆草木之花。之:的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助词,起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可不译

③无丝竹之乱耳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可不译

④何陋之有。之:助词,在这里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无实义。

(2)清:清澈(濯清涟而不妖);清香(香远益清)远:远播,形容词用作动词(香远益清);不可以去靠近它,也就是距离长,(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词类活用:

1、蔓:名词用作动词,长枝蔓。例句:不蔓不枝

2、枝:名词用作动词,生枝杈。例句:不蔓不枝

3、远:形容词作动词,远播,远远地传送出去。例句:香远益清

4、清:形容词作动词,显得清幽。例句:香远益清

5、翻译全文

分析课文

1、周敦颐喜欢什么样的花,大家知不知道?(莲花)

师:莲花的别称还有(荷花、芙蓉等)

2、写独爱莲的原因是什么?课文中哪些句子是着重写莲花的?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写莲是从几个角度写的?

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外形——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味道——香远益清

姿态——亭亭净植

气质——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这几个角度各写出了莲花的哪些品格?

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哗众取宠)

外形——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豁达大度,内心通达,行为正直)

味道——香远益清

(美名远扬)

姿态——亭亭净植

(志洁行廉或独立高洁)

气质——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自尊自爱令人敬重)

师:总结:莲花的整体的形象是端庄美丽,令人敬重。我们知道了作者爱莲,不仅因为莲花姿态美丽,而且更因为莲的品格高尚。

师:那么我们知道了莲品格高尚,作者把它比喻成什么?(君子)

5、课文写了莲,还写了哪几种花?分别比作什么?

回答:还写了菊和牡丹。分别比作隐逸者、富贵者。

6、文章题为爱莲说,为什么还要写其他花呢?

作者写莲,同时又写菊、写牡丹其用意是起衬托作用。

菊正衬,牡丹反衬。这样,更能突出莲的君子的品格,表达作者对莲花的喜爱之情。

7、刚才我们知道了菊比作隐逸者牡丹比作富贵者。为什么?

隐逸者呢?指隐居的人,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而隐居避世,这种人的特点是志向高洁,就像陶渊明一样(陶渊明一生清廉,为官多年,最后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归隐。他从复杂的宦海中挣脱出来后,回到家乡,躬耕垄亩,过起了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并且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归园田居》和饮酒诗系列),但逃避现实,隐居起来。

师:作者喜欢吗?(赞美惋惜)

师:你是从哪一句看出来的?(陶后鲜有闻)富贵者呢?因为牡丹花十分浓艳,花朵硕大,有人评价为“天下无双艳,人间第一香”,从唐朝起就成为富贵人家的宠物。牡丹的价钱很贵,但富贵人竞相购之,把它比作富贵者很恰当。这种人的特点是追求富贵,贪慕荣华,追名逐利。

师:作者喜欢吗?(十分鄙视、厌恶)

师:你是从哪一句看出来的?(牡丹之爱,宜乎众人矣)

师:那么君子是怎样的人?

品德高尚的人,指处在污浊的环境却保持自身的高洁,不随流俗,不受沾染。

师:莲花这般高洁,在当时喜欢她的人多吗?有何凭证?此话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心情?(不多。“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感慨、痛惜)

现在我们明白了,作者赞美莲,其实是要赞美君子这样的人,他不跟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为人正直,名声很好,又很庄重,有独立的人格。封建社会有这样的人,真是令人敬佩!用三种花来比三种人,使文章生动形象,含蓄而给人回味,有个共同特点,就是都将三种花的品格拟人化了。把莲花比作君子,借赞花来赞人,从而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种写法就叫做托物言志。当时社会爱莲者少,爱牡丹者多,真正的君子少,追求富贵的人多啊!作者有感于社会上真正有德者少,追名逐利的人太多,对他们表示了强列的鄙视!结尾的两句话一问一叹,发人深省,文章的主题多深刻啊!(齐读噫……)

结束语:

通过今天的学习,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做人就要做莲花一样的人。追求精神世界的高格,远离世俗物欲的诱惑,做一个品德高洁、通达正直的君子,让君子之德传扬天下,让君子之名远播,让君子之行引领众生;那么,君子之德就会像“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成为世间一道亮丽的风景。

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线索,理解作者含蓄而深沉的感情。

2.学习多角度运用修辞手法描写的方法,体会文章语言的生动与优美。

3.领悟文中哲理,提升自己对人生的理解与感悟。

一、导入新课

紫藤萝是瀑布吗?不是的,因为,它是很多很多的紫藤萝花组成的,因为像瀑布一样从空中垂下来,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所以文章叫《紫藤萝瀑布》。今天,让我们跟随着作者到一条紫色的瀑布边走走,去感受生命的色彩,倾听生命的歌唱。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朗读指导:

长句的停顿要得当;朗读的节奏要缓急适当;注意朗读的语气、语调;注意句子的重音;

读准字音,注意感情。

2.全文围绕“花”抒发感情,可分为几部分?

明确: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6)观花。花瀑——花穗——花朵

第二部分:(7-9)忆花。赏花的感受——忆花的劫难——颂花的生机

第三部分:(10-11)悟花。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振奋精神

3.研读欣赏——我眼中的紫藤萝

明确:

紫藤萝:豆科紫藤属植物。较耐寒、性喜光,略耐荫。主根深,侧根少,不耐移栽。喜深厚肥沃的沙壤土,有一定耐干旱、瘠薄和水湿的能力。

目标导学二:细节探究

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紫藤萝花的?

明确:

花瀑:“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生长。”

花穗:“每一穗花都是……下面的待放。”

花朵:“每一朵盛开的花……带着尖底的舱。”

先花瀑,然后花穗,再花朵,是按从整体到局部得顺序。

2.作者从几个方面描写盛开的紫藤萝花?

明确:

(1)“一片辉煌的淡紫色”“深深浅浅的紫”“紫色的大条幅上……迸溅的水花”

——颜色

(2)“像一条瀑布……不见其终极”“有的就是这一树……一朵接着一朵”

——形状

(3)“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彼此推着挤着”

——情态

3.作者是怎样描写紫藤萝花的?

明确:

先写每一穗花,再写每一朵花;先写花的色彩,然后写花的形状,最后写花的香味。

4.找出文中对紫藤萝从不同角度进行细节描写的语句并简要分析。

例如:从颜色角度

(1)“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流动”“欢笑”“生长”三个动词使静态的花色跃动起来,表现出花的生机盎然。

(2)“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紫藤萝花生命的活力。

(3)“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挑逗”一词富有动感和情趣。

例如:从形状角度

(1)“只见一片……像一条瀑布……也不见其终极。”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从总体形象上赞美花的繁盛。

(2)“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好不活泼热闹!”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以动写静,生动地写出花的繁盛。

(3)“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就要绽开似的。”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形象生动并且具体地写出了盛开的紫藤萝花的形状。

5.文中插入一段写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大株紫藤萝起什么作用?

明确:

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的稀落与现在花开的繁盛形成对比,突出花的生机盎然。

十多年前花的不幸遭遇与人的不幸遭遇十分相似,运用了类比的手法,为下文抒发人生感悟做铺垫。

6.作者是怎样从眼前的喜悦过渡到对往事的回忆的?

明确: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从眼前的喜悦过渡到了梦幻的境界,进入了对往事的回忆。

7.看花前后作者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明确:

看花前,作者因小弟身患绝症,心上压着“焦虑和悲痛”;

看花后,“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8.作者由紫藤萝瀑布对生命产生了怎样的感悟?

明确: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9.如何理解“花和人都会遇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话?

明确:

作者见到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

10.文章开头停住脚步和结尾加快脚步分别有何含义和作用?

明确:

开头“停住了脚步”,是被紫藤萝吸引,设置悬念;结尾“加快了脚步”,是因为有前进的动力,照应开头。这样首尾呼应,使结构完整严谨,深化主题。

目标导学三:写法探究

明确:

1.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例如:“紫色的大条幅”是比喻;“仿佛在流动,在欢笑”是拟人;“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向人的心底”“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是通感。

2.含蓄地表达情感。

本文作者对感情的表达很注意分寸,她没有将感情宣泄得慷慨激昂、大悲大喜。但是作者这样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并不是感情不深沉、不真挚。作者的出身、性格、教养使她能节制、含蓄,而这种感情上的节制,使她能理性地深刻地洞察到生命的本质。

目标导学四:课堂小结

明确:

本文生动描写了紫藤萝花的形态美、颜色美、香气美、精神美,赞美了紫藤萝花旺盛的生命力,并从中领悟到人生的哲理,困境是暂时的,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所以我们要乐观、勇敢地面对生命长河中无止境的生活,向往美好。

目标导学五:随堂练习

模仿课文中对紫藤萝花的描写,描写一种花,或者一种草,要学习运用各种方法对它进行描绘。

三、板书设计

紫藤萝瀑布

欢腾、喜悦的情趣

观花喜悦生命的长河

旺盛、蓬勃的生命

抚慰内心伤痛

忆花振作是无止境的

惊叹紫藤萝复生

悟花生命的美好、顽强、永恒

课堂教学中从朗读入手,采用多种形式的读来加深

可取之处

对“美”的体验,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领悟人生的真谛。者面对紫藤萝瀑布,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新的感悟,不足之处

这种托物言志的写法要联系背景理解起来比较容易。

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在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的基础上,概括课文。

2、了解“苦”与“乐”的思想感情的内涵。

3、品读精彩句子,学习生动描写的方法,体会其中饱含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同学们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写柳的诗还有很多,如“两个黄鹂鸣翠柳”“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在这些诗人的笔下,柳是报春的使者;是美的化身;是离别思念的寄托。当代作家宋学孟对柳却别有一种情怀。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情怀呢?让我们带着疑问走进课文《柳叶儿》。

二、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划出文中易读错或写错的字词。(书空、齐读)

2、用一句话概括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文章讲了一个在饥荒的年代里,我和三叔抢柳叶儿的故事。

3、本文回忆了关于柳叶儿的哪几件事?试在“柳叶儿”前面加一个动词来概括抢柳叶儿、吃柳叶儿

4、听了文章,你听出了作者对柳叶儿是怎样的感情呢?找出相关语句朗读品味。

(开头1-3、结尾14-15、标题“儿”)喜爱、感激(首尾呼应)

文章以柳叶儿为线索,写了恋柳叶儿,抢柳叶儿,吃柳叶儿,赞柳叶儿,抒发了作者对柳叶儿的喜爱、感激之情。

三、品读课文,探究苦乐

听过课文,你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的童年生活苦不苦?

1、跳读课文,找出体现生活之苦的句子或语段。请你有感情的朗读并分析。

(分析4、9、10、11、12、13小节)

(景物描写:这是一幅多么美的图画啊:湿润、清凉、朦胧、宁静,充满了诗情画意。可是如果一联想到这是在去抢柳叶儿的路上的环境描写,一种“苦中略带些涩”的滋味就会涌上心头:在万物还没醒来之际,八岁的“我”就已经和三叔去抢柳叶儿了……把这段景物描写和下面抢柳叶儿的艰辛放到一起来读,景物描写之中就自然而然透出一丝丝淡淡的哀愁。这种表现手法就是以美景写哀情。)

2、当时的生活是极苦的,可作者却说“全家最乐的是我”,我为什么会感到“最乐”?(小组讨论)

可以逞能,可以吃饱。

儿童顽皮的天性、积极乐观的心态、少年不识愁滋味

读到这里,我们知道作者回味童年那段艰难岁月时是苦中有乐的,正因为生活极苦,才有了吃柳叶儿之乐,苦与乐是相依相伴的,有苦才有乐,没有绝对的苦,也没有绝对的乐。苦乐相依,而我们感受到更多的还是苦涩。作者用快乐的口吻来叙述艰辛苦涩的往事,实际上是用了衬托的手法,以乐衬苦。

四、扩读课文,延伸生活

儿时的作者苦并快乐着,我们作为现代中学生,应该怎样对待生活中的苦与乐呢?

乐观面对苦难,倍加珍惜幸福。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学习《柳叶儿》这篇文章,我们了解了作者儿时的生活,领会了作者对柳叶儿的特殊的.感情,也明白了苦乐相依的道理,悟到了对待苦乐的正确态度。让我们时刻铭记:乐观面对苦难,倍加珍惜幸福。

教后反思:

《柳叶儿》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在饥荒的年代,全家人靠吃柳叶儿活命的故事。内容很简单,但要让学生体会其中“苦中略带点涩”的滋味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因为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生活条件都比较好,在家可说是集很多人宠爱于一身的。他们根本就体会不了在那个时代的艰苦生活。所以我在设计教案时,试着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设计问题。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阅读课文,寻找答案。一堂课上下来,学生基本能体会“苦中略带点涩”的滋味。

从这堂课中我认识到,学生应该是课堂中的主角,要善于创设情境去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也要注意恰当的点拨。我们经常提倡学生自主学习,但自主决不是放任自流,它是要以正确的引导作基础的,而真正起到导航作用的就是教师。

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篇6

学习目标:

1.学习抓住特征,突出重点进行说明的方法。

2.学习准确而富有文学性的语言。

3.了解凡尔赛宫的建筑特色,艺术风格及其政治文化中心,旅游胜地的地位。

学习重点:学习抓住特征,突出重点进行说明的方法。

学习难点:学习说明文准确而富有文学性的语言。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小黑板或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凡尔赛宫,是世界驰名的法国王宫,被誉为“人类艺术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我们虽不能一睹风采,大饱眼福。但我们可以跟随吉祖英的笔迹,去欣赏、想像凡尔赛宫的美妙。(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

(一)整体阅读,感知课文。

1、同学们,我们在学前两篇说明文时,请你们以导游的身份向大家讲解建筑物,今天我们继续用这种学习方法来赏读《凡尔赛宫》。

凡尔赛宫是美的殿堂,更是一座艺术的宝库。老师这儿有几张介绍凡尔赛宫的图片,请同学们欣赏后自由朗读课文。朗读时划出自己认为要掌握的词语,然后根据课文内容,选择一组图片,向老师和同学们解说凡尔赛宫。

2、词语练习:完成练习册(同桌互问)

(二)课文学习

3、同学们我们已经大致了解了课文的内容,接下来让我们走近凡尔赛宫。

生一:介绍§1.2:

同学们,在我们面前的是驰名世界的被称为人类明珠的法国凡尔赛宫,它座落在……建于路易十四年代,至今约有290年的历史。全宫占地111万平方米,宫殿建筑气势磅礴,布局严密、协调。正宫……;看!宫顶……;宫殿外壁上端……如果想看到凡尔宫更美丽的景致,就请跟随下一位导游一起走进凡尔赛宫。

师问:走进凡尔赛宫之前,我们先看一下刚才这位导游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板书:方位、艺术价值

外部:建筑时间、面积、特色)

4、师:凡尔赛宫里面的景致怎样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宫内,请下一位导游为我们介绍。

生二,介绍§3。

同学们,现在我们来到了凡尔赛宫的内部,这里有大殿小厅500多间,处处金碧辉煌,豪华非凡。这里的装饰以雕刻、巨幅油画及挂毯为主,已有17、18世纪造型超绝工艺精湛的家具。这里还陈放着来自……。现在我们来到了由皇家大画家……的镜廊。这是凡尔赛宫内的一大名胜。它全长……400多块镜片组成。我们一块儿看镜廊拱形天花板。板上是……。我们漫步在……仿佛……。凡尔赛宫内部的陈设和装潢那么富有艺术魅力,其实它的外部点缀景物也充满着艺术魅力,不信请随下一位导游进入法兰西式大花园。

师问1:这位导游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内部陈设和装璜富于艺术魅力)(板书:内部:陈设

装潢(镜廊)

师问2:作者在介绍内部陈设和装潢时为什么特别提到中国古代的瓷器?

师问3:作者向我们说明镜廊时,列举了许多数字,这些数字给你什么感觉?

5、接下来让我们继续观赏宫前风格独特的法兰西式大花园,有请下一位导游带我们去游览。

师问:请同学们注意这位导游是按什么顺序向我们介绍的?

生三§4:

同学们,我们现在来到了正宫前面的法兰西式大花园。这座花园风格独特。园内……。站在这儿极目远眺,可以看到玉带似的人工河上波光粼粼……。近处……。

师问:这位导游是按什么顺序向我们介绍的?

(空间顺序:远——近)

(三)1、问:除此之外,作者还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1、(板书:历史轶事)指名朗读

问:作者为什么要插入这段历史轶事呢?(讨论)

(归纳:点到趣味性即可)

2、文中的6、7介绍什么?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齐读§6—7

(板书:今昔地位举例子作比较)

三、研读课文,学习抓住特征,突出重点进行说明的方法。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板书,思考:作者从哪些方面说明凡尔赛宫是人类艺术宝

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

[分析]:无论是对凡尔赛宫的建筑本身,还是对其内部陈设和装潢,以及外部的.大花园,课文都能抓住艺术价值高这一特征进行说明。与艺术价值无关的内容一律略去。这样对凡尔赛宫的说明从总体突出了重点。从局部来说,也同样注意了这一点。例如,在介绍凡尔赛宫的内部陈设和装潢艺术时,重点介绍了镜廊,让读者以斑窥豹。因为它

是“凡尔赛宫内的一大名胜”,两位建造者赫赫有名,镜廊本身的构成有特色,镜廊天花板上的巨幅油画气势横溢,富有艺术价值。这种“抓住特征,突出重点进行说明的方法”,我们在平时的写作中要学会使用。

2、下面我们通过练习来进一步深入探究这种写法。(结合说明方法)

(1)、第一段交代了凡尔赛宫的,并用了说明方法突出说明了凡尔赛宫的艺术价值。

(2)、第二段交代了凡尔赛宫修建和竣工的时间,接着用了的方法说明,从中可以看出凡尔赛宫分为和

两大部分。

(3)、说明凡尔赛宫的宫殿建筑,布局严密、协调的具体内容是。

(4)、第三段用了和和说明方法,这一段具体说明了凡尔赛宫的。

(5)、法兰西式大花园“风格独特”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主要运用什么说明方法?

五、课外语文活动(创造性阅读)

圆明园是我国清朝一座著名的园林,有“万园之园”的美誉,如今却已剩下断壁残垣。面对残破的圆明园旧址,对照金壁辉煌的凡尔赛宫,你有何感受?

面对这一切,每一个炎黄子孙都会思绪万千!请你拿起手中的笔,将心中的那份不平静写出来吧!

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篇7

一、核心素养

(此版块包括语言构建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

1、读准字音,培养文言语感;识记并积累文中的文言字词。(语言建构与运用)

2、了解作者和“说”这种文体的特点。(文化传承与理解)

3、以诵读为主,在读中译,在读中品,在读中悟,按照“情境导入---整体感知---合作探究---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依次进行,感悟莲的品质。(思维发展与提升)

4、学习托物言志和衬托的表现手法,并理解其表达效果。(审美鉴赏与创造)

5、学习《爱莲说》,认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君子之德,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文化传承与理解)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

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2、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和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

3、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4、教学过程

(1)导入

莲花又称荷花、芙蓉。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并把它当作高洁脱俗品格的象征,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宋代周敦颐写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经世不衰的赞莲佳作。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篇文章。

(2)解题,揭示学习目标

文章的题目是《爱莲说》。“爱”表现了作者的感情,“莲”是这篇文章写作的主体,“说”在这里指什么?说,是文言文的一种文体。与现在的杂文大体近似,是议论文的一个分支。它的主要特点是:内容大多是一事一议,也就是借一件事或一种现象来表述作者对某些事物或问题的见解,常具有以小见大的特点;形式上表现为叙议结合,或先叙后议,或先议后叙,或边叙边议,而基本原则是叙为议设,议由叙生,所以核心是议。(同学们可以看课文回答)

作者借描写莲来抒发感情,并说明道理,这就是托物言志的写法。学习此类文章,一要理解所托之物的含义,二要理解作者怎样托物,如何言志,这两点正是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的目标,请同学们看屏幕齐声朗读一遍。

(3)自读课文,疏通文意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结合书下注释,也可以利用工具书,疏通字词的音、形、义,并逐句翻译。(前后左右可以讨论,实在不懂的可以作上记号。)

①看清字形,读准字音,理解字意。

②请两位学生翻译课文。

(4)研读课文

①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

托物言志文章的一般写法,首先要准确生动地描写出所托之物的形象,揭示出内在的精神品格。本文所托之物是什么?“莲”

A、请同学们把文中具体描写莲的语句找出来。(齐读)

B、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赋予莲花哪些品格?

C、总结:这些描写,句句写莲,而又句句喻人。不但写出了莲花美丽的外表、芬芳的.气质,而且对她那高洁的品德、美好的情操、正派的风度,作了惟妙惟肖、尽善尽美的描绘,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莲花的赞美之情。这也正是作者爱莲的原因。

D、请同学们把这些语句再齐声朗读一遍,注意把握莲花的高洁品格,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

②理解运用“菊”和“牡丹”来正衬和反衬的作用。

过渡:作者主要描写和赞美莲花,开头却为什么写了菊花和牡丹?这有什么作用?

这是一种衬托的写法,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莲花。

A、分析“菊”正衬的作用。

谁爱菊花?陶渊明是什么人?我们学过他的一首饮酒诗,当中有一句话能表现出陶渊明爱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师:作者写陶渊明独爱菊,正是赞颂他不苟同于世俗的高洁品质,也是用菊花来正面衬托莲花,用陶渊明来正面衬托他自己。

B、分析“牡丹”反衬的作用。

然而能洁身自好的封建士大夫,从晋朝以来极少,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为什么?

因为牡丹色彩艳丽,妩媚动人,象征富贵。也就是说世人都追求富贵,作者愿不愿意像世人那样贪慕富贵呢?文中哪一个字能体现作者的这种感情?“独”

师:作者写世人甚爱牡丹是从反面衬托莲的高洁品质,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下面请同学们齐声把第一节朗读一遍,注意体会作者对这三种花的不同态度。

③理解作者如何以物喻人,抒情言志。

过渡:以上是托物部分,但是托物言志的文章描写事物并非根本目的,而是要通过对所托之物的描写来歌颂人。同样,《爱莲说》一文作者写莲不是根本目的,而是要借莲颂人。请同学们看第二段

A、就表达方式来说,第一段侧重于记叙、描写,那么第二段呢?

议论,文中哪一个字能集中体现出来?“谓”

抒情,文中有哪一个字作了提示?“噫”

B、作者以物喻人,抒情言志。把菊花比作什么?作者对陶渊明的这种隐逸的生活态度是不是完全赞赏呢?他也愿意隐逸吗?作者赞赏的只是陶渊明这种不苟同于世俗的人格,而对于他的隐逸,作者更多的则流露出什么情感?“惋惜”牡丹,作者把它比作什么?对于世人都贪慕富贵,作者流露出的又是什么情感?“鄙视”而莲,作者则把它比作君子,流露出的是对莲的什么情感?“赞美”

C、同学们注意体会作者对这三种花的不同看法和不同情感,有感情的齐声朗读第二段。指出:a、文中有一个叹词“噫”,朗读时声音应该延长。b、最后三句运用了三种不同的句式来表达作者内心复杂的情感。“菊之爱,陶后鲜有闻。”是什么句式?(提示:一般句式有陈述、疑问、祈使、感叹四种)陈述句在朗读时应读平调,这一句重音应放在“鲜”字上,应读出“惋惜”的语气。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是什么句式?疑问句朗读时应读升调。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是什么句式?感叹句朗读时应读降调,要读出“鄙视”的语气。

请同学们注意体会,齐声把最后四句再朗读一遍。

D、小结:这一部分是作者所言之志。作者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做一个隐逸者,更不屑于向世人那样贪慕富贵。在当时浑浊的世间,他以莲自喻,志在坚贞不逾的保持正直的操守,做一名君子,实在难能可贵,难怪他能写出这样经世不衰的佳作。

(5)总结课文

A、学生总结

至此我们学完了周敦颐的这篇千古传诵之作。从内容上或写作上,大家有哪些收获呢?

从中我们懂得了莲花高洁脱俗、正直纯真的品格。写作上明白了作者托莲花抒情言志的写法。此外,这篇文章比喻、拟人、排比修辞手法的运用,衬托、对比手法的运用,陈述、疑问、感叹句式的变化,记叙、议论、抒情的有机结合,文字的洗练而又一字不可易等,都值得我们借鉴。

B、教师总结

同学们,周敦颐盛赞莲花为君子,当然有独家的见解和他所处时代的特点,但他表现出的对贪慕富贵的鄙弃,对高洁志行的推崇,至今仍对我们有积极的教育意义。我们应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像莲一样正直的人。

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篇8

一、教材分析

诗歌教学重在引导学生体味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和韵律美。在缓歌慢唱、密咏恬吟中感悟作者通过外在的客观物象所表达出来的内在的思想情感,欣赏他们为创设美好意境、抒发内心哀乐所运用的高度凝炼的语言,把握诗的用韵、节拍、停顿,声调的轻重缓急,字音的响沉强弱,语流的疾徐曲折,从而濡染心灵,陶冶性情,培养文学趣味。诵读是教学诗歌的一种很好的方法。那种善于倾注强烈感情的诵读既能让我们体会“无地-沙鸥”的凄凉落魄;又能使我们回味苏轼李白的豪放不羁……

初二学生具有一定的形象思维的能力,他们的知识储备,生活阅历都较以前大大改变。因此,在教学这首诗时,本着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体能动作用和创新精神的原则,在自主合作、探究中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体会诗中的爱国深情,培养他们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以期达到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

二、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深入理解诗句,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⑵在自主合作、探究中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发挥他们的主体能动性和创新精神。

2、过程与方法

⑴朗读法: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特别是古诗词。诗的节奏、韵律,所蕴含的感情内涵都要靠读来感受体会,因此,朗读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

⑵自主合作、讨论探究法: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自主合作,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让学生相互讨论,主动质疑,以学促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反复朗诵诗歌,领略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

三、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走进唐诗,就是走进一个神奇迷人的王国。那是一个人类精神之花全面盛开的季节。我们的大师从一张薄薄的书页上站起来,沿着字里行间向我们走来,一袭古装,长发飘飘,风姿万千……

用眼睛去读,用心灵去读,用人生去读。永远的唐诗,永远也读不尽……

二、关于杜甫和写作背景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756年诗人杜甫得知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后,不顾安危投奔唐肃宗而来,想要再有一番作为,结果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过了半年多囚徒一样的生活。这时的首都长安已被抢掠一空,满目荒凉,而家人久别,存亡未卜。第二年(757年)暮春,春回大地,鸟语花香,草木茂盛,生机勃勃,但这只能增加诗人的痛苦和伤感。诗人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感时恨别、忧国思亲的五言律诗--《春望》。

三、如何学习诗歌?

第一招:多读--读出诗韵

1、读准字音

2读出重音和节奏

3读出疑问

第二招:多思--感悟诗意、品味诗情

四、合作探究

1、诗中常使用反衬手法,即以甲物之是来衬乙物之非。杜甫的《春望》开头两句就使用了这一手法,试作简要分析。

“国”是指都城,即长安--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其繁华热闹可以想见。但是,目前的长安,惟有山河存在,这不就意味着过去的繁华都城已被叛军糟蹋殆尽,剩下的只有山山水水了吗?春天来了,城里到处都是“草木深”,不就意味着人烟稀少才让草木丛生吗?

2、杜甫的《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课本注解为:感伤国事,看到美丽的花儿都禁不住落泪;伤心离别,听到婉转的鸟鸣都害怕。还有一种通行的解释是:这是拟人写法,意思是由于战乱,都城破败,仿佛花也因感叹时事而落泪,鸟也因世间的离别而惊心。两种解释虽有区别,但精神是相通的。体会一下作者的感情,说说你的`理解。

五、中考链接

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联中,诗人用“抵万金”来形容什么?

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对妻子儿女的思念之情。

2、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诗句所描写的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的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六、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比较:

1、本诗写了作者听到胜利的消息后怎样的心情?

答:惊喜万分,归心似箭。

2、两诗,虽然一悲一喜,然而所表达了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样的。是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

答:忧国忧民,眷念亲人。

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篇9

【教学目的】

1、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了解人物形象,领会文章给人的启示。

2、了解作者、作品及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分钟)

1、以关羽导入,引出吕蒙。

多媒体展示关羽图片,以“败走麦城”的故事,引出吕蒙。

2、教师与本文有关的文学知识。

二、读准文本(5分钟)

1、教师出示朗读停顿和读音。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qǐ)欲卿/治经/为(wéi)博士邪(yé)!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gēng)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2、学生4人起来读,集体纠错。

3、师生齐读。

三、读出文意(15分钟)

1、学生分小组讨论导学案问题。

2、教师分配任务:一组4人轮译生字词,1人翻译句子,1人交互批改。

附问题:

⑴解释加点词语。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⑵翻译句子。

①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③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④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3、教师出示答案,学生进行交互批改。

4、教师出示全文翻译,学生齐读。

四、分角色朗读(10分钟)

1、六小组分为两组,选择角色,进行分角色朗读。

2、教师出示:概括孙权、吕蒙、鲁肃三人的性格特征。

3、选择角色的小组进行问题讨论,明确答案。

4、教师出示问题:⑴孙权劝学,取得很好的效果,请问他是怎样劝学的'?⑵吕蒙的变化给你什么启示?

5、小组讨论,进行展示。

五、当堂检测(10分钟)

四个解释词语。

三个翻译句子。

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篇10

《河中石兽》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朗读课文,复习上节课内容。

2.思考文中寻找石兽的几种方法,有条件的同学制作相关演示课件。

3.就课文不理解出质疑。

二、导语

上节课我们解决了课文中的字词,疏通了文意,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探究课文内容。

三、正课

1.朗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

1、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讨论并归纳:说的是一个庙门口的石兽,倒塌到河里,十几年后,人们找石兽的事。

2、从不同的角度复述课文:

(1)从作者的角度复述:

(2)从讲学家的角度复述课文;

(3)从老水兵的角度复述;

(4)从寺中僧人的角度复述。

3.质疑:故事中主要说出了几位主要人物“他们各自寻找河中石兽的道理和方法是怎么样的.?分析一些他们这样认识的原因。

讨论并归纳:

寺僧以为石兽被水冲到下游支了,划小船,拖着铁钯,寻找了十多里,没有找着。

(2)讲学家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石头埋没有在沙里一定会渐渐地沉下去,越来越深,只能就地挖下去找。

(3)老河兵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水不能溃走石头,水的反冲力一定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沙成为洞穴,渐渐地越冲越深,深到石头一磁的时候,石头就会倒在这个洞穴中。像这样再冲,石头再转,一直转不停止,石头就反而逆流而上。所以应该到上游去找。

(4)寺僧按照水冲物的常物,认为要到下游找,结果找不到:讲学家按照石重沙松的道理,到地下去找,肯定也找不到;老河兵能够根据他几十年的实际经验,到上游找,结果找到了。这说明主观推理是靠不住的,实践出真知。

4.质疑:故事是如何发展变化的,课文可以分几个层次?概括各层次大意。

讨论并归纳:可分四层:

第一层:交代石兽沉落河中的地点和寺僧到下游找没有找着;

第二层:讲学家认为石头埋在沙里只能越埋越深;

第三层:老河兵讲解应当支上游找的理由,按照他的话果然找到石兽。

第四层:由事到理,遇事不能主观推论的道理。

5.质疑:为什么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

方法:借助多媒体手段,形象直观的演示石兽落入河中的三种情景,借助动态模拟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的相关语句的意思。

讨论并归纳:

第一种只考虑了流水,没有考虑石兽、泥沙的关系。

第二种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

第三种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备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

6.质疑:这个故事说有了一个什么道理?

讨论并归纳,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

能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作出推想,而要根据实践情况作出判断。

四、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寻找倒塌的河里的石兽的故事,说明了任保事都不能根据主凤推理,实践出真知。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理解与探究一、二题。

2.拓展阅读

(四)合作探究

1、故事说了一件什么事?

2、故事中主要出现了几位主要人物?他们各自对事情的看法如何?

3、故事是如何发展变化的,课文可以分几个层次?概括各层次大意。

4、总结四种寻找石兽的方法。

5、为什么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

三、大组汇报,教师点拨。

1、2题略

3、可分五层:一头一尾,中间三层。

开头交代石兽沉落河中的地点和第一种寻找方法;接着是另三种不同的寻找方法;最后,由事而理,点明遇事不能“据理臆断”。

4、四种:一在河中原地寻找两个石兽,理由原地是石兽沉落的地点;二到河下游找,理由是认为石兽会顺流而下;三是就在原地沙下找,理由是石重沙轻,石兽会渐沉渐深。四是到河的上游去找,理由是由于河水冲激,石兽反而会溯流而上。

5、第一种没考虑流水、石兽、泥沙的关系。

第二种只考虑了流水,没考虑石兽、泥沙。

第三种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

第四种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确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

归纳本文中心: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就根据常情主观作出判断。

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篇1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能从“十五字”初步掌握文章内容;

(2)把握中山陵的特征以及感受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3)学习文章是如何按空间顺序,有重点地说明中山陵的;

(4)结合有关数字说明和描写的语句,体会文章语言的准确、简洁和生动;

2.过程与方法: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合作探讨文章的重点难点,采用自主研究和全班交流的方法,理解建筑物的特征和语言特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文的学习,加深对我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的了解,从“巍巍”的中山陵中感受到他人格的伟大和精神的不朽,继续培养自己对革命者的崇敬和缅怀之情。

重点

理清说明时采用由总到分,由外到内的顺序和文章是如何紧扣“巍巍”这一特征展开介绍的。

难点

文章如何体现孙中山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平实说明和生动说明的相得益彰。

突破

策略

讲练结合

课前

准备

预习查阅资料多媒体

教学设计详案

集体交流意见

一.导入:

同学们,知道4月5日是什么日子吗?(清明节)清明节是我国一个传统的节日,你知道这个节日有哪些风俗呢?(每至此日,人们会准备一些花圈和纸钱等去坟上祭拜祖先和已逝的亲人,因此这是一个纪念先人的节日)你能用一句诗来形容清明节的情景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与其他节日相比,清明是唯一一个充满哀思的节日,是一个让人心情沉重的节日。快到清明,就让我们怀着这种日子特有的沉重心情来悼念一个人。他既不是我们的亲人,也不是“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烈士,但是他却值得每一个中国人深情缅怀,因为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他曾带领国人推翻清朝的腐朽统治,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中华民国。后人为了纪念他,就为他建造了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陵墓,就以他的名字命名。说到这里,你们肯定猜出知道他是谁了吧?(孙中山)对,他就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他死后所埋葬的陵墓就叫做中山陵,现在让我们一起跟随着一位名叫刘叙杰的作者,一起去巍巍的中山陵,缅怀这位伟大的人物。(板书课题)

二.浏览课文,初步把握内容

1.《巍巍中山陵》是一篇介绍陵园建筑的说明文,学习说明文,我们脑海中应自然浮现出说明文学习的“十五字”方法,有谁能为我们回忆一下?(明对象、抓特征、理顺序、找方法、品语言)那么通过昨天的预习,你能为十五字找到相应的答案吗?

明确:明对象——中山陵;抓特征——巍巍(高大);理顺序——空间顺序;找方法——列数字等;品语言——准确、生动。

2.过渡:从上面五个方面,我们对文章的一些基本内容有了了解,但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知道这些皮毛,让我们在作者的带领下,走进陵园深处。

三.从设计方案的择优,理解中山陵的“巍巍”

1.假设一下,如果请你为孙中山先生设计陵墓,那么你在设计时会考虑哪些因素?(以贝聿铭的设计为参考)

参考:地理环境(中国人对身后事非常重视,要选一个风水宝地)、设计应符合人物身份、要考虑资金预算等

2.我们同学还挺有当设计师的潜力的,考虑的因素还是很多的。其实当时人们在为孙中山设计陵墓时也是煞费苦心的。提出的设计方案很多,但只有40余份入选,其中最后只有一个方案被选中,它就是吕彦直的设计方案。请大家各自朗读课文的第4段,想想这些设计方案是怎样入选的,为什么最后只有吕彦直的方案脱颖而出?

3.交流:可用原话回答,鼓励尽量用自己的语言归纳,要点如下有注重和谐协调;弘扬民族文化;追求形神兼备等。

4.吕彦直的设计凭借这些优势而入选了,但设计方案只是第一步,重要的是建造。课文中简单的介绍了陵园的建造情况,谁愿意为我们读一下?(一生朗读,提醒学生注意数字)

提问:这段文字主要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些列举的数字能说明什么问题的?

参考:中山陵从动工到竣工耗时之久,用地面积之大,使用经费之多,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山陵建筑的“巍巍”以及它在人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四.从地理位置的选择,理解中山陵的“巍巍”

1.过渡:那么,这样一座巍巍的建筑,到底建筑在什么地方呢?(古都南京东郊的钟山南麓,第一小节里有交代)。但大家知道孙中山是哪里人?(广东香山人)中国有句古话,“叶落归根”,也就是人死之后要埋葬在自己的出生地,但孙中山为什么会葬在南京的钟山脚下呢?你能从文中找到答案吗?

明确:因为这是孙中山的遗愿(内部原因);

2.那么,钟山为什么能得到孙中山的青睐呢?请大家阅读文章的第二小节,看看你能找到钟山吸引孙中山之处吗?

交流:钟山地势雄伟,风景优美,并且有沉重的历史感等

3.说到这里,老师有一个疑问,这篇文章是介绍钟山陵的,但作者为什么用这么多的文字介绍钟山呢?是不是偏题了?谁能为老师解答一下疑惑?

明确:一正是钟山的这些地理和人文环境,才使孙中山选择这里;二用钟山雄伟的壮观的气势来衬托中山陵的“巍巍”。

五.小结:这节课我们从整体上对文章了解了一番,通过对设计方案和地理位置的选择这两个角度,初步理解了中山陵“巍巍”的特征,除了这些内容,文章还有哪些部分也能或明或暗地表现这一特征呢?留给大家思考,我们下节课一起探讨。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以复习上节课的内容为主,让学生回忆“巍巍”的含义和作者是如何写出中山陵“巍巍”特征的,再由上节课的问题导入新课的学习。

二.从中山陵的组成部分,理解中山陵的“巍巍”

1.过渡:从中山陵的设计方案、建造过程和地理位置,我们初步感受到了中山陵“巍巍”的特征,接下来,我们就要去看一看中山陵的“庐山真面目”,看看它本身是不是真的那么“巍巍”。

2.文章正式介绍中山陵建筑群体的是哪些段落呢?(从第5~11小节)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也是我们学习的一个重点。

3.请大家阅读第5和第6小节,了解一下中山陵的总体设计和总平面图。思考三个问题:(1)中山陵的总体设计为什么“值得称道”?(2)陵园大道旁为什么栽种如此多的树木?(3)既然文章第7~11小节具体介绍了陵园的主要建筑,为什么第6小节还要总写陵园平面布局?

交流:(1)三处风景区连为一体;(2)形成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也体现勒令孙中山的'精神万年长存;(3)使读者对中山陵先有一个概括的了解,也表现了设计者的思想。

4.除了通过总体设计和布局,衬托中山先生博大的襟怀和不朽的业绩之外,哪些地方还以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直接表现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和伟大形象呢?哪些地方可以表现中山陵“巍巍”的特征呢?

交流:直接用数字体现中山陵的高大;“博爱”“天下为公”遗著《国民政府建国大纲》

雕像和卧像等。

5.小结:至此,我们从三个角度:设计方案的择优、地理环境的选择、陵园布局的组成等方面,着重分析了中山陵“巍巍”的特征。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陵园建筑群体的规模气势;二是指中山陵以及墓主孙中山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从三个方面:用钟山的雄伟衬托,用具体的数字说明;从陵墓的主人介绍。

三.阅读第6~11段,理清说明顺序

1.刚才,我们匆匆的游览了一下中山陵,对里面的建筑有了大致的了解,今天,我们就放慢脚步,细细地欣赏一番,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中山陵由南北两区组成,南区包括石牌坊和墓道;北区包括陵门、碑亭、石阶、大平台、祭堂和墓室等。这些内容都是在哪个小节里提到的?(第六小节)那么这一节与其他小节是什么关系呢?(总分)

2.请对照着课文,边阅读边完成课后的图表,并思考两个问题: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中山陵的?如果请你当中山陵的讲解员,你能用简单的语言把这幅平面图介绍清楚吗?

3.学生自主完成图表,并交流:

(1)说明顺序:由外到内,由整体到局部

(2)讲解:要求语言简洁,条理清楚。

四.精段赏析,体会语言特色

1.知识介绍:一篇优秀的说明文语言通常有两大特点:一是准确简洁;二是生动形象。根据这两种语言特色,说明文的说明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平实说明;一是生动说明。平实说明就是用一些平淡朴实的语言进行说明,而生动说明就是用一些形象优美的语言对事物进行描写,也是为了更好的说明事物。

2.现在,请同学们找出文中采用生动说明的语段,读一读,想想这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1)各自朗读交流,找出描写生动之笔

(2)在朗读中品味描写的精彩之处

(3)感受精彩描写的作用

五.总结全文:用课后探究一为起点,总结文章作为说明文的优秀之处,并鼓励学生向墓主孙中山致以崇高的敬意,牢记伟人的训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以此自勉

课内练习

可借助本课练一练说明文的语言和方法。

课后练习《周计划》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