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事迹》观后感(精选8篇)
时间:2024-03-15
时间:2024-03-15
《英雄》着实是一部相当不错的作品,短短的剧情里竟穿插了友情、亲情和爱情以及大情大义。赵国大将的女儿(飞雪)为报家国之仇,与心爱之人(残剑)历经艰辛,苦练剑法,终有所成,即便决定刺秦,奈何在最后即将成功的一刻,残剑却领悟到了更深的大义——天下苍生。与天下苍生相比,个人的得失便不再称的上什么得失,个人的爱恨,也不再算的上什么爱恨。苦于众人的不理解,只能背下懦夫的骂名,然在无名天下独一无二的剑法前,他也只能申明大义,竭力相劝。长空本着对无名莫大的信任,将自己的命运交由他来左右,更是所谓的难得的知己吧!在朋友,家人,祖国与天下苍生之间,无名不得不狠下心做出一个抉择,然而正是这个抉择,决定了“英雄”这以称号。舍小我取大我,便可谓之“英雄”。
秦王自是有他残暴的一面,但是人谁又无过呢?从整个历史的角度来看,没有他,便没有流过的统一,也就用不能终止六国连年混战的局面,以及文化差异所带来的诸多不便。只是,当时的人们都无法看到这些罢了。所以,当他从无名口中得知,残剑竟以天下劝他放弃刺秦时,竟不能自已的动容:想不到最了解自己的人,竟是自己苦苦要捉拿的刺客!
金庸老前辈曾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依我看,所谓英雄者,盖为天下苍生着想者罢了!
整部〈英雄〉里,对白都很可笑。“你心里只有天下”飞雪怒道,“还有你”残剑急忙表白。当时,电影院里一哥们率先笑了出来,听的出来,那哥们是乐坏了,笑的那叫一个高兴,感染了所有的人。还有秦始皇最后弄明白残剑当初为什么不杀他的时候,很是感慨的发了一通议论,原话记不住了,只记得象是小学时候开班会时,老师讲的那些废话,听完之后,不知道说了什么。偶尔抓住老师的一句可乐的话笑半天,然后会议就结束了。当时秦始皇说这些话的时候,我就这感觉。
再有就是,无名这个人挺有趣的。编了那么多乱七八糟的故事,连听人家炕底的话都说了,为了赵国,这等龌龊的事情也就罢了,后来,在那里跟秦始皇絮叨了半天,屁也没干,看起来好象是被秦始皇感动了。这也太便宜了,秦始皇自个在那里悟了半天的书法,无名的神经就错乱了,后来,自个被弄成了蜂窝。实在好笑呀。都不明白片子什么时候演的无名被感动的。
《英雄》这部影片,除了具有宏大的场面和震撼力极强的音响效果外,众多名演员的加盟也为该影片增添了市场的卖点。然而这些在我看来,还只是一些肤浅的表面现象,它的内在价值便是编导通过该片向人们推销一种理念、一种人生、一种哲理、一种现实。我不知道这些名演员在选择加入这部大片时有何感想。但是,从陈道明那入木三分的洞察力中我仿佛看到了他在宣泄自己的真实情感。从无名的“十步一杀”中我仿佛感受到取得成功的巨大诱惑力。然而,就在那短短的一瞬间,飞跃出现了,质变产生了,正义与邪恶之间竟然出现了换位。拼搏多年的无名将那心中的希望化为泡影,将眼看就要到手的胜利拱手让给了别人,最终以“放弃”结束了英雄的壮举。
我真不知道编导在把什么理念灌输给人们,是现实主义还是理想主义,谁是真正的英雄呢?是秦始皇还是无名刺客?坚持不懈、努力拼搏是一种英雄本色,相反的做法,放弃即将到手的成功难道也是英雄的壮举?当《英雄》的编导将辩证思维逻辑展现给人们时,他一改传统的写实主义风格。
无名英雄,任人评说。世上总会有两种不同的见解存在:其一,这是无名之辈;其二,这是英雄壮举。人们总是将二者割裂开来。然而,影片的编导则一改传统的思维方式,将无名之辈与英雄壮举联系起来,对立的两极在影片中统一起来,这或许就是编导展示给人们的真理。《庄子。杂篇》第一论“庚桑楚”里阐述了这样一个观点:天下乱,因为谁?不单因为有桀、有纣这样的暴君、也是因为有秦皇、汉武和“鸟生鱼汤”!我想把这个观点再推大一点,天下乱,除了权者弄权而坏天下之和谐,更因为人人都想成为“主”。在这种利益驱使下人人都想通过先“王”的方法而后“主”,天下人心乱、则天下自然就乱。张导演为知识分子的悲剧作传,让我觉得顺眼,现在我要解释这句话中的另外两个字——悲剧。知识分子们傻傻的为天下匹夫舍生取义,希望能够平“兼济天下”、“平天下”,可是,他们轻信了弄权的王、怜悯着想通过先王而后主的乱之源头匹夫,即百姓。如此南辕北辙、轻生取义,可怜又可笑,当悲剧二字无愧!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几千年的封建旧习是很难改变的。
《英雄》里的无名选择了放弃,现实中的无名在历经坎坷之后,也将选择放弃。绝不能在创新的征途上做唐吉歌德式的人物,与大风车做无谓的搏斗了。应该采取更加务实的战略,在善于发挥自己长处的哲学领域掀起批判的高潮。可惜吗?后悔吗?辩证法告诉人们,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举世瞩目的雕塑艺术品——维纳斯像,就是因为没有了双臂,才给人以无穷的魅力;马克思的《资本论》,就是因为以未完成体形式留给了后代,才给后人带来了无限的遐想。这样想来,我的心理顿时感到平衡了。作为一个无名之人,当我在追寻一个自身无法实现的目标之时,达到一定高度之后,学会放弃便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的那些英雄们,终归是化作玄冥,去了那六道轮回之界了。
——题记
在不同的文学体裁中,对“英雄”这个词语都有他们各自的解释;同样的,在今天的世界中,“英雄”已不单单指那些勇于面对死亡,为人为国的人了。可电影《英雄》给了我对这个词语另一层新的涵义。也许当中的每一个人物对我们的影响力各有不同,但在我看来,当中的每一个人都是一位英雄,功大亦或功小,都具备了英雄的气概。
秦王:气大度凡,以刺为友
在我知道的所有文学知识里,秦王都没有给我留下良好而深刻的印象,哪怕在他统一六国后,制定的大秦法律都让我对他嫌弃三分。而在影片中,秦王也给了我一种从未有过的无奈和宽容。天下人只有刺客真正懂得秦王的心,但刺客所要的,便是其心。对于他来说,未免过于残忍。看得出秦王对这几个刺客怜悯,也看得出来他是想与他们成为朋友的,但法不能违,最后秦王还是被自己挖的“坑”捉弄到了。
刺客无名:冷静沉着,思想成熟
面对着高高在上的秦王,连头发都不曾抖一下的这个男人,便是刺客无名,虽说同样是刺杀秦王,但与荆轲相比,却多了一份成熟和冷静。咸阳宫内,烛火摇曳,这场与秦王无声的较量,他也算是打了平手。他的勇与智不比荆轲逊色,甚至更胜一筹,哪怕面对万剑穿心,相信他也不会后悔。
刺客四人组:哪怕只有三十尺
杀一个刺客便可近王十尺,这是无名刺杀秦王的前提,三个人为他争取了三十尺的距离,但差的,还是最后那一剑,最后那一刻的抉择。刺客四人不论是形影不离的“残剑飞雪”也好,如月也好,银枪长空也罢,都只有刺秦一个目的的,但最后残剑的“天下”二字,却真的倾了天下,覆了繁华。而如月作为一个仆人,对主人无比的忠诚,这便是英雄。但我最佩服的还是银枪长空,为了刺秦也不惜以生命为代价,英雄就是这样的本色。
万物自生,定有其英雄本色,千秋万载,不变的只有一个“勇”字。
电影《烈火英雄》讲述了宾港消防支队在面临火灾时,全体消防官兵们不惧危险,逆火而战,最后成功扑灭了大火。
消防官兵是一个高尚的职位,因为他们时时刻刻都准备着赶赴火场,解救危难中的人群;消防官兵是一个伟大的职业,因为他们保证了我们的生命安全;消防官兵还是一个危险的`职业,因为每一次出警都面临着生死的考验。
在夏日炎炎时,他们穿着厚厚的衣服,第一时间冲向火场,但是他们没有喊过一声热。在寒风呼啸的冬天时,他们依然穿着这些又重又厚的衣服,去把火扑灭,但是他们没有喊过一声苦
他们是人民生命的保护神,在种种困难面前挺身而出。
看完《烈火英雄》后,让我对消防官兵充满了敬意。人民生命的保护神,你们辛苦了!
闲来无事,重看《英雄》。
先说不足,与《影》有类似之处:有多处转折生硬之伤,比如秦王观火苗知无名所叙为假;有故事未充分展开之伤,比如感情的突然升温突然冷却,铺垫明显不足;有台词突兀之伤,文白夹杂,对话直白说理,常让人有跳脱之感。当然,重点还是讲故事的能力。与卧虎藏龙比,缺乏妙用完整故事、步步递进演绎江湖庙堂、儿女情长的蕴藉之美,而仅以梁朝伟、张曼玉、李连杰等一众实力演员以高超演技,及电影绚丽夺目色彩、高难度武打动作推动情节进展,且叙事割裂,干涩难咽。故事的无力常让人产生小学生把无味之事生生拉长写成长篇的错觉。
但还是有两处感动到我的地方,几乎流了泪。
一处是无名收剑,不杀秦王。无名己仇未报,却顿悟国家生民,应以大团结了却生别离,而不应因仇报仇,循环往复,将天下置于难以停息之战乱。这是侠气,是我们应有之气,是以大为重的大气,是国大于家的豪迈之气。
一处是飞雪一剑刺向残剑,并向无名道:助我。生死决绝,夫妻之义倒小,朋友之义为大,父母家国仇恨之义为大。飞雪知无名不助,必将死伤于残剑,但这剑不得不发,不得不恩断义绝。她于瞬间完成人生选择,也许竟无从选择。这是个人的悲剧,也是乱世交给世人的一张考卷。我们无从判断答卷人之对错,我们不是上帝。但只以瞬息变化来说,她和无名给予了我莫大震撼,朋友之义气展现得淋漓尽致。这当是我们应有之气,义薄云天,生死托付,慷慨激昂。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当我坐在电影院里观看《烈火英雄》的时候,我再次深深地体会了这句话的含义。
《烈火英雄》聚焦的是消防官兵面临港口特大火灾时,不惧危险逆火而战,最终成功扑灭大火,保护了全市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的故事。
但是在今天的和平年代,又有多少“逆行者”为了今天的安逸“负重前行”!还记得四川凉山森林大火中牺牲的27名青年消防员吗?1名80后,24名90后,2名00后,年龄最小的仅18岁!18岁,还是孩子,可是面对大火的无情,他们是顶天立地的汉子,他们用血肉之躯,祭奠了最美年华!挑起了新时代青年的重任!
“火和老百姓之间,只有我们,顶不住也要顶”,“为你平安,我们勇往直前”,面对熊熊大火,他们前仆后继,只有朴素的话语中背负的是责任和担当。“消防员也是人啊……”是呀,他们也是平凡人,他们可能是谁的儿子?也可能是谁的爸爸?谁的丈夫?他们不是神仙,当熊熊的大火扑上他们,在他们身上燃烧,他们也会痛,但是为什么他们还在义无反顾?云梯上的攀援,见证了他们的无畏!烈火中的燃烧,见证了他们的无惧!再大的火也阻挡不了他们前进的脚步,这就是勇于承担责任的担当精神。
做为我们,必须要有挺身而出的担当精神,直面前进过程中的暗礁与荆棘,矛盾与挑战,勇往前行!
“暴力美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电影表现手段和风格在近年来的很多国产商业大片中都有表现,而张艺谋的电影《英雄》更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所谓“暴力美学”,指的是对于暴力的表现不再执着于暴力内容本身的真实展现,而更讲究一种形式上的追求,也就是赋予暴力内容以形式的美感。
影片的故事是国绕“刺秦”展开的,有多段精彩的武打场面,但在表现这些场面时,影片并没有采取真实再现杀戮场景的方法,而是把这些原本残忍、血腥的场面处理得空灵、飄逸,富有诗情画意,充满了形式上的美感,使这些暴力场面不再让观众感到厌恶,而是具有了一种可观赏性。下面我们将选取一些典型打斗段落进行分析。
(一)无名战长空
在无名向秦王讲述的故事里,无名首战长空,将其杀死。这本是一场高手之间的决斗,但在影片的表现中我们感受不到惨烈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空灵的美感。两人的打斗伴着一位白发老人的琴声进行,紧和着琴声的节奏。两人在空中飞跃,交战。屋檐上的水滴缓缓落下,显出一种空灵、寂静。在双方对视的时候,交战则在意念中进行,这也体现出中国传统美学的虚实合一的境界。最后,无名一剑刺死长空,但镜头并没有渲染长空死时的痛苦,没有血流如注的表现,只有一把宝剑落地,溅起了地上的水珠。这一段落,本应是生死对决,充满血腥和痛苦,可影片的处理方法让我们看到的只是一种形式上的美感,高手过招的空灵飘逸,这样就消解了观众对死亡的恐惧。
(二)飞雪战如月
同样是在无名向秦王讲述的故事里,飞雪因嫉妒杀死了残剑,如月为报残剑之仇与飞雪決战。决战在一片枫叶林进行,黄色的枫叶,飞雪,如月红色的长裙,色彩饱满,画面极富美感。风吹起满地的黄叶,漫天飞舞,两人不时腾空、飞起,红色的裙衫,黑色的长发也随风舞动。伴着柔美的音乐,这场决斗不像是充满恨意的决战,更像是两个女子的一场绝美的舞蹈。最后,如月中剑,影片依然没有正面表现她临时的惨状,而是表现了一把剑插在树上,落下一滴鲜红的如宝石般逶亮的血珠。随后,以如月的视角表现了一片黄色的枫叶林慢慢被整片的鲜红浸透,我们可以清楚知道这是一种对死亡的描述,但感觉到的仍然是一种浓烈色彩带来的美感。这一段落可以说是“暴力美学”的一个经典段落,这场厮杀,原本是充満仇恨和血腥的,但张艺谋用浓烈的色彩、黄叶、红衣等意象构建的影像留给我们最大的感受还是视觉上的美感冲击,充满飄逸、灵动之感。
(三)秦军攻赵之“书馆箭雨
在无名的讲述中有一段秦军攻赵的场景,也是影片中暴力美学的典型场景。秦国军队的阵营用两种色彩表现,一种是鲜艳的红色,战士的红铠甲,飞舞的红色军旗,一种是灰色,战士的灰色铠甲,灰色的盾牌,这种大块的色彩表现军队,伴着整齐的“大风,大风”的口号,气势恢宏。赵国书馆内的颜色也是一片鲜艳的红色,红色的陈设,赵人红色的裙衫,极富视觉冲击力。随后秦军箭阵齐发,密密麻麻,像密集的雨点落在书馆,射在赵人身上。赵人在白发老者的带领下,集体练习书法,纹丝不动。这个场景表现的内容实质上是一场集体杀戮,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影片对相似场景的表现往往是慘绝人寰,百姓凄苦的喊叫,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一片阴郁的色彩。但《英雄》中的处理方法并没有让我们感觉到这是场残忍的杀戮,更像是一种集体的表演,极具形式化。我们在震撼于影像中场面的宏大之时,对惨遭屠杀的赵人并没有过多的怜悯、同情之感,反而觉得他们的牺牲很正义。
综上所述,在电影《英雄》中,原本表现生死肉搏的视听符号已被转化成了极具形式美的表演,暴力打斗本身已被解构。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影片的主题是“英雄的牺牲精神”。而如果英雄的牺牲太过于真实、残忍,就会有悖于主题的表达。故而,影片采用了暴力美学的手段,既让电影充满视觉奇观,又让英雄们的牺牲显得正义而富有仪式感,进而完成了英雄牺牲精神的主题的表达,是一部难得的暴力美学佳作。
自从《史记》以来,“荆柯刺秦”的故事一直被人称颂,其中独立个体抵抗强权的精神更是其中的内核,而“侠”也被定义为“以武犯禁”,武侠文学和后来的武侠电影的社会功能是用侠的形象在一定程序上冲破社会禁忌,对抗强权政治,为读者或观众提供了在现实中得不到的快感。
张艺谋的《英雄》题材来自“荆柯刺秦”,它带领我们穿越时空的古典美,让我们领略了古代气质的精神大餐。当时七国争霸天下,而秦国势力最强,有一统天下之势,所以秦王成了众多刺客行刺的对象,其中对他构成威胁最大的是赵国的四名刺客:无名、残剑、飞雪、长空。他们是对荆轲之类专为豪门贵族卖命的亡命之徒。而在电影中,他们是一种新的身份示人,是士与侠的综合。在短短的电影《英雄》中穿插了友情、亲情和爱情以及大情大义。赵国大将的女儿(飞雪)为报家国之仇,与心爱之人(残剑)历经艰辛,苦练剑法,终有所成,即便决定刺秦,奈何在最后即将成功的一刻,残剑却领悟到了更深的大义——天下苍生。与天下苍生相比,个人的得失便不再称得上什么得失,个人的爱恨、苦于众人的不理解,只能背下懦夫的骂名,然而在无名天下独一无二的剑法前,他也只能申明大义,竭力相助。长空本着对无名莫大的信任,将自己的命运交由他来左右,更是所谓难得的知己吧!在朋友、家人、祖国与天下苍生之间,无名不得不狠下心做出抉择,然而正是这个抉择,决定了“英雄”这个称号。
在即将取得成功时选择了放弃,那是需要付出多大的勇气啊!要经历怎样的思想斗争才能做到啊!“无名”之路,是否值得我们效仿?作为无名之人,当我们在追寻一个自身无法实现的目标之时,达到一定高度之后,学会放弃是一种明智的选择。辩证法告诉人们,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举世瞩目的雕塑艺术品——维纳斯像,就是因为没有了双臂,才给人以无穷的魅力,就是因为以未完成的形体留给后代,才给后人带来无限的遐想,所以放弃便是一种明智的选择。由此看来,学会放弃,也需要懂得辩证法的道理。这里,进与退,拼搏与放弃,也是对立统一的。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坚持下去,就是胜利;在无法实现的情况下勇于放弃,就是明智的选择。这里没有绝对分明的,一成不变的答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没有争议的历史发展过程记录下来,把有争议的历史发展过程留给后人,这便是明智的选择。这样说来,无名选择了放弃乃是英雄的壮举。放弃年轻时的追求,采取更加适应市场的务实策略走无名之路,把更多一点精神财富留给人间,这样保持了自己的信仰,保持了追求。《英雄》——指引了你前进的方向。
清晨的城市,空气微凉,阳光透过薄雾,落在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然而,有很多家庭里乌云未散,因为昨天的油罐区爆炸了,一场大火夺走了很多美好又伟大的生命。他们牺牲生命,舍弃小家,保卫了这座城。
江立伟,一名消防战士。一个整部剧都很让人心疼的人。就在前几天他还在陪儿子参加运动会,一家人其乐融融。之前的几年,他没空陪儿子,因为要灭火。他勇敢,冷静,智慧,有担当,立过赫赫战功。而因为一次意外,他闲了下来。几年来经受了背后的指指点点,最后关头,他依然毅然赴死!为了孩子?为了家人?为了这座城市?他为了什么?我不知道,也许是为了内心的信念。
徐小斌,一名消防战士。王璐,一名消防战士。他们就在前几天刚刚领完结婚证。发生火灾的那天,他们正在拍一直没来得及拍的婚纱照。一接到消息,两人立刻出发赶赴现场。王璐的婚纱都没来得及脱。因为,她知道,时间就是生命!徐小斌的任务是保证后方供水,但是水里有很多油污,厚重的油污把水管堵住了。为了清理油污,徐小斌毅然跳到水里处理污垢。但是油污实在太滑了,也太厚了,人在水里就像跳进沼泽地里一样,任凭他怎么挣扎还是淹没在了满是油污的水里。大火消灭了,可是,徐小斌,他永远的离开了。离开了父母,离开了新婚的妻子……王璐痛苦着喊着徐小斌的时候,感觉整个世界都黯然了……
郑志,一名消防战士。平时不突出,爱吃鸡腿,大家会笑话看似笨拙的他。出事那天,他手里的鸡腿,啃了一半时接到命令,鸡腿没地方扔,塞进靴子里便奔赴火场。然而,他再也吃不到鸡腿了。为了救自己的战友,他被压在柱子下烧成了灰,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火扑灭后,死里逃生的队友们在废墟里吃饭,吃到鸡腿的时候,嚎啕大哭……
马卫国,一名消防战士。平时他就勇敢积极,因为他的父亲也是一名消防战士!火场中,他毫不畏惧,勇往直前,与火魔做斗争!他所在的特勤一中队接受的任务是保护化学罐区。要是那里爆炸相当于同时燃爆20颗原子弹!再加上氰化物,整座城市就毁了……火烧过来的时候,整个中队的消防战士都做好了赴死的准备,每个人给家人留了一段话。然后用肉体挡在即将爆开的化学罐前面。那个时候,我似乎看到一排钢铁巨人立在那里。马卫国回到家的时候,桌子上一堆燃尽的烟头,他的老父亲一夜未眠,用一个有力的军礼迎接他的归来。看到军礼的一瞬,泪水又模糊了眼睛……
人性的弱点,丑恶的一面,不断因为上演的剧场曝露无遗。灭火过程中,经过分析,急需要关闭四个阀门,技术员不干,给他二十万也不干,他怕有去无回,怕死在里面。最后,江立伟揪着他去了。李洪恩—整个港口的总负责人,他怕承担责任,怕港口毁在他手里,怕没有人敢进去手动关阀门,谎说十几分钟就能关上。然而真实情况是80圈为一扣,一个阀门有100扣。他为什么不早说?早说可以让消防员多有些准备啊!他怕说了就没人敢进去了。江立伟立了赫赫的战功,因为一次意外,导致一名年轻的消防员牺牲了。从那以后,他自责,懊悔,同时也承受着周围人的指指点点。然而最危险的时候,他似乎什么都忘了,只想着保护大家,保护这座城市,哪怕是献出生命!最危难的时刻,他总是首当其冲,就像这一次。然而他救了多少人,没有人提,反而抓住一次意外指点了那么多年……一想到一位心怀众生,无私奉献的人在生前是在指点与自责懊恼中度过的,我的心好疼!生生的揪着疼!
人性的优点,美好的一面也像美丽的花儿绽放着。江立伟的妻子救了一名临盆的孕妇。他们的儿子同时被一对好心的夫妇照顾着。整座城市都骚动着逃生的时候,医院里的很多医生平静的给的病人诊治着……最美丽的身影,是一个个奔跑在火里的消防战士!一个个被火烧伤之后又一个个冲向大火的消防战士!
电影改编自真实事件—2010年辽宁大连716新港油罐区火灾。真实的场景,远比电影残忍!惊心动魄!看完电影很多人就已经哭得找不着北了,现实呢?在现实中呢?电影中展示了几个人牺牲的过程,现实中呢?有多少鲜活的生命逝去?
任凭泪水挥洒……电影结束了,视线落到安静的家里,好安静,好安静,好安静……想拥抱,拥抱这份安静,拥抱现在平和的生活,拥抱亲人,更想拥抱所有为了这份安静逝去的生命!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