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钢铁意志观后感(精选6篇)
时间:2024-04-20
时间:2024-04-20
电影从来不是只凭借技术就能锻造出来的作品。塑造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是讲述电影故事的核心,也是电影与观众产生联结的纽带。《钢铁意志》在距电影背景七十多年的当下仍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实际上依靠的就是饱满的人物形象和真实的故事情节。在新中国成立前,赵铁池是战斗英雄,是带领连队冲锋陷阵的战士。在鞍钢的集体里,赵铁池是肩负重任的领导者,是最讲公平的给专家改善伙食的工人,是在高炉即将发生危险时义无反顾上前的勇者。
同样的,他也可以是那个在生活中因为情感而动容的人。情感的加入使这个角色更具有了真实的生活气息。细节令人感动的原因不仅有真实具体的叙述性表达,同样也得益于演员的塑造。刘烨老师之前有太多深入人心的角色了,而这次对于赵铁池这一人物的塑造仍然令我感叹。从每一帧表情到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台词的表达,都能让坐在影院的我跟随着赵铁池的步伐前进,去领略新中国时期钢铁工人的艰辛和信念。在观看的过程中我多次落泪,因为通过刘烨老师的眼神我好像与那个艰苦的年代产生了共鸣。钢铁意志,钢铁般的意志。不仅是鞍钢时代每个工人的信念,更是每一个国人心中永远该守护的信念。电影作品应该给人带来这样的能量。《钢铁意志》值得每一位观众走进影院来体会这背后的精神内涵。祝《钢铁意志》票房大卖!刘烨老师在注意身体的前提下多多拍戏!
9月30日,由辽宁省委宣传部联合辽宁省总工会、鞍钢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策划并摄制,北方联合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博纳影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中华全国总工会文工团、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万达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电影《钢铁意志》在全国院线公映。我市将通过增加影院排片和组织包场观看等举措满足广大群众观影需求。
10月1日,记者走进银州区嘉谊国际影城、大地影院看到,不少影迷趁着十一国庆档观看《钢铁意志》这部爱国主义电影,用心感悟关于党、关于革命、关于英雄的故事,让红色血脉代代相传。嘉谊国际影城工作人员王超越介绍说,《钢铁意志》影片改编自真实事件,生动再现了火热年代的“钢铁战士”,又是首次大银幕讲述解放初期鞍钢恢复生产的艰辛历程。该片上映国庆档,引发了很多影迷关注。“为了满足影迷的观影需求,弘扬电影里展现的钢铁般意志,顽强的拼搏精神,我们影院在排片上进行调整,尽量多排此影片。现在,每天播放18场次,占比30%。”王超越说。
影迷陈女士在观看影片后表示,《钢铁意志》不只是钢铁工业的成长史,更是钢铁人的成长史。这部电影很值得我们观看、学习,像当年的党员干部和工人群众顽强拼搏的精神致敬。时代在变,精神永存,影片一定会鼓舞更多的人前行,为建设美丽家乡,建设更加强大的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影片制作精良,布景真实,影片中炉火四溢、军民同心的炼钢场景让我久久难忘,非常震撼,也非常感动。”影迷王先生说,电影里的英雄人物都是年轻人,青春只有和国家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才会迸发出耀眼的光芒。作为年轻人,要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在《钢铁意志》这部电影中汲取精神力量,立足岗位,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
如何激活一座城市?如何激活一家工厂?如何激活一支队伍?今年国庆节期间上映的电影《钢铁意志》做出了新的尝试。
观影之前,注意到电影海报上写着主题曲是《钢铁爱人》,推广曲是《之初》,电影的文学顾问是《人民文学》的主编、作家李敬泽。从海报上的信息可以看出,《钢铁意志》这部电影的制作方和宣传方是下了功夫、请了专家来指导的。其实,电影拍摄期间及以后,我曾经前往取景地本钢一铁厂参观,那里现在已经被列入本溪工业遗产群,作为工业文物来保护。而十几年前,我们刚刚大学毕业来本溪参加工作,溪湖铁桥旁边的一铁厂还在正常生产,我也曾经和驾驶电力机车运送炉渣的年轻火车司机进行过短暂交流。自己本来是农家子弟出身,高中毕业以后和上大学期间,在老家的一家工厂里打过工,所以对工人师傅也有一种亲切感,乐于与工友切磋对话,大家互相配合、亲密无间地完成零部件的制作,最后完成成品的配套组装,再由货车司机运动到全国各地的订货方那里去,和大队伍一起工作劳动,参与其中,让人非常有成就感。也是工作让人拥有了获得感、幸福感、成就感,而结束打工领到工资的那一刻,又让人觉得劳动是有价值的。
有点儿喜欢主题曲《钢铁爱人》这个歌名,词作者显然用心了。鞍山和本溪都号称“钢城”,当然,我的山西老家太原也是“钢城”,世纪之初上大学期间所在的武汉也是“钢城”。鞍钢、本钢、以及太钢、武钢,每一家都是百年大厂、百年老厂,拥有各自的企业历史文化,也创造了各自的钢铁品牌。对于上下五千年历史的中国来说,相对于农业文明,一二百年的工业文明带给了华夏文明质的飞跃。而怎样让一百多年的钢铁产业长期健康发展下去,对每一个曾经以之为支柱产业甚至是唯一支柱产业的工业城市来说,都需要严肃认真地进行规划设计。最近几年一直在说“一张蓝图画到底”,建筑图纸是非常珍贵的档案材料,正如电影《钢铁意志》开头所展现的,能看懂建筑设计图纸和施工图纸的工程师和工人师傅们,每一个都是工厂的宝贝,既要大力保护,也要认真求教。“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人才。”这是某部电影里的台词,也是《钢铁意志》这部电影所要表达的意思之一。世纪之交在老家工厂打工的那两年,厂里的工程师手里总拿着一把游标卡尺,经常在各个车间之间巡视检查,后来工厂在旧机床之外又购置了一台宽大的木工机床,用于面板材料的切割,现在还记得那张木工机床上自带了刻度标尺,也还记得和工友们守在烤漆房通宵达旦的那些夜晚。
鞍钢和本钢的整合、太钢和宝钢的整合、武钢和宝钢的整合,还有很多大型钢铁厂的兼并重组,实际上都是在做“激活”。孟泰师傅既是电影《钢铁意志》的主角,也是中学历史教科书里的重要人物。鞍钢宪法、孟泰仓库,在电影中都有生动地展现。九十年代初,当时我还在上初中,太钢的李双良师傅是山西的广播电视报纸上赫赫有名的劳动模范,他以一己之力带领一支小分队,硬是搬走了太钢厂区里高大的矿渣小山堆,并且运用科学技术对矿渣进行分拣提炼,变废为宝,最后变渣山为青山,现在那里早已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场所。前几年国庆节期间,搭车北上,从长春转车去了黑龙江,在齐齐哈尔和大庆,感触挺深。而更早之前,去过沈阳铁西区的中国工业博物馆,当时在沈阳铸造厂车间改建的展厅里就看了电影《钢铁意志》出现的那个挂在北京天安门上的铝合金铸造国徽,建筑师梁思成、林徽因始终是我的偶像,见到他们设计的作品出现在眼前的时候,可以说是百感交集,因为国旗、国徽是国家的象征,建国之初由东北工业基地的工厂来共同完成这项任务,可见国家对东北具体来说就是辽宁的重视和信任。所以当电影《钢铁意志》出现了工人师傅把铸造好的高大国徽挂起来的时候,我同样百感交集。《咱们工人有力量》是影片里反复出现的广播音乐,也是小时候我们上学时歌咏比赛的经典歌曲。这首歌我们唱过,片尾转身微笑的雷锋也唱过,因为他就是从鞍钢参军入伍的,他曾经是鞍钢的一名拖拉机手。以前看《老兵你好》那个节目,才知道雷锋的传人全国劳模郭明义是退伍军人,就像电影里刘烨饰演的接收钢铁厂的连长一样,是军人出身。带领队伍进行石油大会战的余秋里,是共和国的开国中将,那年国庆节在大庆的博物馆里看到过相关文物,也看到了铁人王进喜进京向周恩来总理汇报工作的蜡像场景复原,可见当年工作的艰辛,准确地说,是艰苦卓绝。刚毅坚卓,这是抗战期间西南联大的校训,抗战胜利结束以后,北大、清华、南开从云南昆明、四川宜宾等地返回北京、天津,师生再次重建校园,“南渡北归”,同时也把刚毅坚卓的联大精神带回了校园,经过战火洗礼的师生,更加珍惜和爱护校园,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一直到现在,西南联大对中国大学、对中国的影响都是深远且广泛的。我的大学母校华中师范大学在抗战期间同样有过西迁的历史,从湖北武汉转移到云南喜洲办学,抗战胜利以后才又搬回武汉,大四实习那年秋天刚好赶上华师百年校庆,在校史馆里看了很多文物展品。
《钢铁意志》,一言以蔽之,刚毅坚卓,激活重生。
每部电影看完后如果都说挺好的,那么就肯定电影的质量,不过却又否定了电影的精彩。
影片主要讲述了在1948年,东北,国民党残部边撤离边计划炸毁鞍钢厂区。危急时刻,“战斗英雄”赵铁池(刘烨饰)带领共产党部队直冲腹地,殊死搏斗,摧毁了敌人的阴谋。赵铁池化身“钢铁战士”与工程师孙雪飞(韩雪饰)、老工人孟泰(林永健饰)、总经理程时勋(张国强饰)一同投身复工复产。在历尽千辛万苦之后,成功修复废弃的2号高炉,在最短时间内生产出新中国的第一炉铁水,并在技术革新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为新中国钢铁事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在观影之前,小编最初对鞍钢的发展印象、成就数据届来自于历史书,不过据说影片《钢铁意志》的主创曾5次深入鞍钢了解历史,力求真实尽可能地还原当年在恶劣环境下,通过工人们的努力与艰辛,将一块几乎成为废墟的鞍钢场,以最短时间恢复生产,练出第一炉铁水。
主旋律电影题材,内容庄重却又含东北地区的喜剧元素,故事情节有急有缓,时时调动着观影之人的情绪。影片中刘烨、韩雪、林永健等老戏骨们演绎的唯妙唯俏,人物塑造的生动细腻,深深抓住观影之人的心。
在剧中,刘烨虽然作为男主角一直在走主线,从连长到厂长,专搞事业,对其他情感完全不搭,算是个名副其实的钢铁直男。韩雪演绎得挺好,不过角色却不讨喜,对内是无脑崇拜刘烨,对外却是女权的领导者,感觉很分裂。不过,或许是小编理解不了那个年代的情感吧!
影片里最震撼的无疑是国徽制好并升起的场景,作为新中国的第一枚国徽,作为能挂在天安门城楼上,象征着中国工业崛起的标志,小编内心在呐喊:中国工人万岁!
疫情席卷全球,所有人都在萎靡的生存着,我们还是需要看一些这样展现历史,歌颂人民的正能量影片,来激励我们砥砺前行。
故事题材很新颖,工业建设角度的主旋律影片,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苦和困难,更让人感动于第一代鞍钢人和钢铁工人的付出和韧劲。钢铁般的意志凝聚的力量才有今天的成功。
背景音乐用得很多,有的紧张的气氛坐在影院里还是蛮有代入感的。台词方面感觉为了迎合主旋律的主题有些不舒服。最精彩的部分一个是钢铁直男那一段,一个是林永健老师的出场。剧情方面几次矛盾都化解得没什么悬念,最重要的是感受精神吧,前人披荆斩棘换来的幸福要好好珍惜。
故事聚焦于解放时期鞍山钢铁厂第一炉钢的诞生,却不止于此。整体没有大画幅的煽情,没有喊口号式的强行升华,而是类似于纪录片一样,把这些故事有逻辑地讲好。人物刻画得都比较生动立体,没有说是群像戏就一笔带过,更没有个人英雄主义,即使是工人也有大力量,也从中看到了女性的力量,当我们都在纪念那些我们叫的上名字的英雄烈士的时候,也要为那些幕后工作的无数工人致以敬意。剧情上有战场的炮火,钢铁厂的炉火也有悬疑特务部分,有大国大爱,亲情,友情,战友情也有爱情,比较饱满吸引人。在拍摄上,看不出是反季节拍摄的痕迹,我可以感受到那冰冷的雪地也可以感受到那滚烫的锅炉。
当然电影的完成离不开演员们出色的演技,林永健老师扮演的角色既是工厂里的扛把子孟泰师傅也是家里的父亲,两种角色的转换令人记忆深刻。那场把猪肉带到工厂,猪尾巴留给家人分食的戏,给不少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对于国庆档以及之前中秋档的正剧主题电影,都开始讲述大环境里的小人物故事了,这是值得鼓励的,也是观众想看到的走向。希望电影人们今后继续通过电影的`载体,讲述好身边的故事,真实的故事。
上一篇:百万英镑观后感(整理9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