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文学范文(推荐(6篇)
时间:2023-12-19
时间:2023-12-19
“报告文学”这个名词是从外国翻译过来的。它是由“报告”和“文学”两个单词连缀成的词组。“报告”指内容的真实性而言;“文学”指表现手法的艺术性而言。因此,我们所说的报告文学,是用文学手段处理新闻题材的一种文体。它叙写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的先进人物,反映人民群众多彩多姿的生活,揭露为人们嗤之以鼻的丑恶事物。于是,有人称它为“用文学形式写的具有新闻价值的报告”或“艺术的文告”。
报告文学与新闻报道、通讯有密切关系,但又有所区别。两者相同的,是都以真人真事为写作对象;它们的区别在于:一、新闻通讯依附于某一事件,写人是以事带人;而报告文学是以人带事,事是背景,甚至是朦胧的远景。它把人物推向前台,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磨擦、矛盾、冲突……。二、它有更多的文学色彩,十分注意形象的刻划与细节描写,强调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注意文学手段的运用。
报告文学与小说有类似之处,但二者又是完全不同的文体。美国有“非小说文学”或“非虚构文学”,与报告文学相似。这说明报告文学在表达方法上是类似小说的。但是,它和小说相比,要求严守真实性原则,不能虚构,所有的艺术概括与加工,都不能违犯真实性的原则。《基希及其报告文学》的作者t?巴克指出:
“在小说里,人生是反映在人物的意识上。
“在报告文学里,人生却反映在报告者的意识上。
“小说有它自己的主要线索,它的主角们的生活。而报告文学的主要线索就是主题本身。”
这段话表明:报告文学是作者思想的更直接的表达——不论写作者所采用的是怎样的一种表述的手段和风格,但都不是,也不必要,更不允许以创造和综合人物典型那样的手段去表述。这就是小说与报告文学二者之间主要的区别,也就是它们各自的界限。
二、报告文学有三个特点
(一)鲜明的新闻性
报告文学作家黄钢认为,报告文学的“新闻性至少可以涉及到两点,第一是具有报道的价值;第二,接着就涉及到真实性的问题。”(《试谈报告文学》)我们可以用两个字说明报告文学的新闻性,一是“快”,二是“真”。所谓“快”,这是因为报告文学要对急遽变化的现实生活作出及时的生动的反映,要追随时代的脚步,用较快的速度把生活中动人的情景描绘出来。所谓“真”,是指报告文学的生命在于真实。报告文学之所以具有不同于小说的感染力,正是因为它的作者依靠新闻敏感来选取生活中发生的、生动的、具有说服力的人物和事件,运用恰当的文学语言形象地、完整地传达给读者。因为严格地忠实于事实,不允许有任何虚构、造假,所以报告文学才被许多人视为“社会史的信实资料”。
报告文学的真实性,不是单一的概念,而是复合的概念,它包含几个层次。首先,是材料的真实性。作者所采访的材料,都应是实有其事的。这是报告文学真实性的基础和前提。其次,是材料的准确性。准确的材料就是要符合五个“w”,其一不可或缺,也不可歪曲。第三,是本质的真实性。报告文学作者总是调动有限的例证(包括情节、细节、背景和其它)去描述生活、刻划人物、揭示本质的。
(二)强烈的文学性
报告文学属于文学范畴,它是报告,也是文学。它的新闻性(主要是真实性)与文学性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的。“除了虚构与概括的手法不宜引进报告文学,其它一切属于表现形式的文学手法都可以在报告文学中充分调动。调动得越好,就越逼真;越真实,就越富于艺术的感染力。”(理由:《和青年谈谈报告文学》)这就告诉我们,报告文学需要从文学引进多样化的表现方法与技巧,如提炼、剪裁、描摹、比兴、工笔刻划、重笔渲染、精选角度、截取断面、澎湃的抒情、恰当的议论,以及艺术语言的调动等等。总之,除虚构和夸张外,艺术构思、艺术想象、描写、抒情和修辞手法,都是可以采取的文学手段。
(三)深刻的政论性
优秀的报告文学,是时代的号角,历史的见证。它总是要针对着现实生活,大声“发言”的。同时,报告文学的作者在满腔热情地向读者报告现实生活中的先进人物和重大事件时,常常要在作品中抒发感情,发表议论。为了使人物形象更鲜明,事件的意义更突出,有时作者要直接站出来报告。因此,报告文学比起小说和其他文学作品来,更能直接地表现作者的思想倾向,带有强烈的政论色彩。
综上所述,鲜明的新闻性、强烈的文学性、深刻的政论性,是报告文学的三个特点。明确认识这三个特点,对于学习报告文学写作至为重要。
三、报告文学的写作
报告文学可以说是一种新闻小说、非虚构小说。它比通讯的形象性更强。因此,写作报告文学,既应像记者那样进行采访,又要像小说那样构思。报告文学作家类似“记者作家”,其写作方式可以表述为:新闻采访+艺术构思=报告文学。
从这样的独特的写作方式出发,我们写作报告文学应该做到:
(一)、进行深入采访
小说作家靠积累生活,从生活中得到暗示,获得主题,进行创作。报告文学作家则通过采访获得生活材料(素材)。
采访是十分重要的。报告文学作家理由主张:写报告文学,应该“六分跑,三分想,一分写”。医生说“生命在于运动”;对于报告文学作者来说,“生命在于奔跑”。这是因为,写小说是“付出性劳动”,写报告文学是“收入性劳动”,要有“踏破铁鞋”的精神。
我们进行采访,重点应是写作对象周围的有关的人。采访对象决不会说:“我有几个细节,你写进去准保会成为一篇好文章”。事实往往是:会说的人不会做,会做的人不会说。而向对象的周围的人采访,却可以采访到许多生动的典型的细节。
(二)、精心刻划人物
报告文学要写人物,但不是“塑造”从物,因为它写的人是真实存在的,是生活中的一个实体。而且,写小说的典型化的方法也不适用于报告文学写作。报告文学中的人物是生活中实有的,不因作者运用典型化而变得高一点或矮一点,胖一点或瘦一点。报告文学写人好似治玉,报告文学作者就是玉石匠人,他是以真实的材料雕琢出光辉照人的艺术品。所以说,报告文学是刻划人物,作者应精心刻划人物。
那么,怎样刻划人物呢?一般来说,应注意从这样几方面努力:
1、重视人物性格的刻划。刻划报告文学人物,只有抓住人物思想性格的特征,才能把人物鲜明的个性刻划出来。
2、使用鲜明的个性化语言。言为心声。生动鲜明的个性化语言,可以使报告文学中的人物鲜明地活动起来,以得呼之欲出的效果。
3、努力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报告文学只有写出人物的灵魂,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才能刻划出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4、认真、精心刻划人物还要注意细节描写、环境描写。
(三)、巧妙安排结构
艺术构思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是巧妙地安排结构。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为我们提供了可供学习的经验。主要是:
1、结构属于表现形式,是内容的延伸。从来没有固定不变的结构格式。作者要从描写的对象出发,从面临的读者出发。能写成横断面的,不要拉成纵剖面,更不要总是写成三段式或五段式,即:写一个先进人物,开始写他怎么树立远大理想,怎么经过一个攀登的过程,克服了各种困难,最后达到光辉的顶点。这种公式化的结构不新颖,不为读者欢迎。
过去已有不少作者在努力探索横断面的结构方面取得成就,如理由、陈祖芬的一些作品。至于纵断面的结构,当然也是由许多横断面组成的。
2、要善于把最精彩、最感人、自已感受最深而最能吸引、打动读者的关键材料,放到最显著的地位,以增强艺术效果。当然,把关键材料放在显著的地位,并非一律要放在开头,也可以放在其他地方。但是不管放在那里,作者都要想办法突出它,着力写好它,使它处于显著的位置。
3、巧妙地安排结构,还要善于将生活中真实可靠的一刹那进行相对的集中,必要的调动。如在《包身工》中,作者就很巧妙地把包身工所受的苦难的一些特写镜头和横断面,加以调动和集中,组织到一天来写。
(四)、展开合理想象
没有想象,就没有文学,也就没有报告文学,那种把想象同虚构等同起来,从而认为在报告文学创作中不需要想象的观点是不对的。想象是使报告文学增强文学性的一个重要手段。这是因为报告的对象是已发生过的、有很大时间跨度的。理由曾说:“我写过马德里体育宫,但我没有到过;写过巴黎铁塔,但我没上去过;写到过闺房儿女私话,但本人保证没有去偷听过。写这些内容,如果排斥、离开了想象,还怎么写?”因此,只有展开想象,才能写好。
需要说明的是,报告文学写作中的想象与小说创作中的想象不同。小说创作中的想象是故事情节的生发,而报告文学写作中的想象是情节的落实、生活的再现。前者是创造想象,后者是再造想象。报告文学作家写在稿纸上的远远落后于采访本上的,但有时也可能相反。如理由写的《痴情》的最后有一万多字,而采访本上只有几页。他写好后读给写的对象听,被写的人说:“真是那么一回事”。
(五)、写好精彩议论
在小说等文学作品中,最忌作者的议论,“倾向应当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而不应当特别把它指点出来。”而报告文学肩负着向读者“报告”的任务,它可以也应该向读者报告,说明自己的观点,因此在报告文学中常常出现作者的议论。这些议论如画龙点睛,写得形象而精彩,常常引起读者内心的共鸣。
怎么写出这种议论呢?
1、叙事写人进入激动人心的高潮时,常常因作者的感情难以抑制,情不自禁地站出来议论;而读者读到这里,也会感情激动,看到作者的议论会拍案叫绝,觉得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因此,这样的议论往往是作者、读者共同发出的心声。如《扬眉剑出鞘》写到栾菊杰负伤,决定继续比赛时,作者情不自禁地议论道:
呵!多么纯真的思想,多么可爱的品格!这就是我们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姑娘,站在欧洲击剑台上,经过独立的判断迸发出的心灵的火花!……我们应该为有这样毫光四射的年青一代而骄傲。
2、在报告文学中发表议论,必须以生动的艺术形象作基础,否则议论就会“空洞”。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中的议论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如《包身工》最后一段对“包身工”制度的议论:
“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谋利的制度,我不禁想起孩子时候看到过的船户养墨鸭捕
鱼的事了。……但是从我们孩子的眼里看来,船户对墨鸭并没有怎样虐待,而现将这种关系转移到人和人的中间,便连这一点施与的温情也已经不存在了。”
报告文学阅读总原则:观点是作者的(探究题除外),答案在原文中。基本原则如下:
1.“还原”原则:报告文学阅读遵循“还原”原则,解题时要求还原为文中信息和原文作者的思想观念,尽可能用原文字词表达;一般答案都能从文章中找到现成依据。
2.由已知求未知的原则:其已知有二,一是题干的字面意思,二是题干所在文段的语境。若将题干文字的字面意思视为横坐标,将题干词句在文中的语境可能意义视为纵坐标,可以建立一个坐标,只有从语境与字面意思两方面锁定,才能有正确的答案。
3.“语境”原则:语境是答题的思维背景,要牢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4.“点面结合”的原则:在报告文学的阅读中从点入手,面上把握,点面结合,看懂文章,审清题目,掌握答题技巧,就能够拿到不错的分数。
【例题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1942年夏,陈忠实出生在陕西农村,上中学时,陈忠实读赵树理的《三里湾》和柳青的《创业史》,得到滋养,萌发了文学梦。1962年高中毕业后,他未能如愿上大学读中文系,常常一个人坐在家乡的灞河边,想着文学,想着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随着年岁的增长和时代的变化,陈忠实越来越觉得要从赵树理、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出来。他把这个愿望写进了小说《蓝炮先生》中。小说写于1985年,一个认知作者的标志性年份。
1985年的泰国之行让陈忠实深受刺激,他联想起家乡人自嘲的称呼。相比那些见多识广的城市人,他们把自己称作“乡棒”。那一刻,他觉得不仅自己是“乡棒”。他痛感自己需要从什么地方剥离出来,将自己彻底打开,不仅要在生活上打开自己,更重要的是要在思想上打开自己。
在剥离的愿望中,陈忠实认识到必须写一部史诗般的长篇小说,才能在文学上确立自己,这时,各种新近阅读过的长篇小说萦绕心头,他倍感困惑,又倍受启发。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结构像网一样迷幻,王蒙《活动变人形》的结构自然随意,却俨然大手笔,张炜《古船》的结构完全不同,有一种精心设计的刻意……而结构背后似乎还有更深的东西。陈忠实最终发现,不是作家先别出心裁弄出一个新颖骇俗的结构来,而是先要有对人物的深刻w验。寻找到能够充分描写人物独特的生活和生命体验的恰当途径,结构方式自然就出现了。恰巧此时兴起的“文化心理结构”学说给了他决定性的影响。他相信,人的心理结构主要是由理念支撑的,而结构一旦形成,就会决定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和行为,决定一个人的性格和内核。如果心理结构受到社会冲击,人就将遭遇深层的痛苦,乃至毁灭。陈忠实感到自己终于从信奉多年的“典型性格”说中剥离出来,仿佛悟得天机,茅塞顿开。多年以后,陈忠实回忆往事,认为自己就是在1985年开始重建自我,争取实现对生活的独特发现和独立表述的。
陈忠实后来寻找到了什么是人所共知的,1992年开始在《当代》杂志连载的长篇小说《白鹿原》已经成为我们的文学经典,他在中国当代文坛的位置也随之奠定。此后,功名成就的陈忠实继续在文学的园地里辛勤耕耘,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2016年春天,陈忠实走了,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
(摘编自陈忠实《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李清霞《陈忠实年表》等)
问题:“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重要语句的含意。答题时首先要弄清楚“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的含义,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材料加以佐证。理解句子含意要回归文本,结合上下文语境、文章主旨等来理解。
答案:①这句话形象地表述出了作家的创作追求,作家的思想,作家对世界的理解和他所创造出来的艺术形态,他的作品写出对历史和现实的独特体验;②“属于陈忠实”,即他独有的风格特点,他从信奉多年的“典型性格”中剥离出来,独树一帜;③“永留人间”是就其价值和影响而言,无论就思想容量还是审美境界而言,陈忠实都是独特的、无可取代的。他最终被公认为描摹巨大民族悲剧的圣手,成为当代中国文学大家之一。
【阅读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李可染的艺术人生
李可染,1907年出生在江苏徐州一个平民之家,父亲是贫农,逃荒到了徐州,先以捕鱼为生,后来又做了厨师。母亲是城市贫民。双亲均不识字。
李可染的艺术世界充溢着大自然的万籁音响,而这个万籁奏鸣的世界在他童年时代已经潜入了他易感的心灵里了。
13岁那年,小学放暑假,可染在城墙垣道玩耍。靠城墙有一片园林建筑,名曰“快哉亭”,后室有几位文人长者在作画。他伏在窗外观看。从此一连数日,天不亮就在窗外候着,恋恋不舍。一位长者见他对画如此入迷,感叹道:“后生可畏!”画师们招呼他进去看画,从此可染便成了老画师们的“研墨童子”。他竟能把所见全幅山水大意背临下来,这使画师们大为惊讶,催促孩子拜山水画家钱食芝为师,从此开始正式学画。
他与张眺被称为“西湖边上两兄弟”,张眺爱读西方哲学、文论,可染爱读中国古籍、画史。在张眺影响下,可染又读了不少世界文学名著。那时,可染和张眺都学油画,西湖国立艺术院的主导思潮是后期印象派,他们在画风上一度受到了塞尚、高更的影响,但总觉得还有不足。张眺思想敏锐,评古论今,可染以他少时拜师习国画为底蕴,从原来不会画素描、油画,到后来名震全校。这样,两兄弟又有了各自的绰号:一个叫“张理论”,一个叫“李艺术”。“两兄弟”作为林风眠校长亲自主考的学生,李可染考前,得张眺之助,辅导他油画,竟一发而中,被破格录取为杭州国立艺术学院的学生。张眺落榜,经一再申诉得以入学。他俩相互激励,学业进步很快。
1947年,李可染有幸拜齐白石为师。齐白石第一次看到可染的写意画就十分欣赏、推崇,后来多次在可染画作上题写画跋,高度评价可染的创造精神。白石老人曾为李作《耙草歇牛图》题跋,老人写道:“心思手作,不愧乾嘉间以后继起高手。”一语道破可染艺术的最大特点:不但精于勤,而且深于思。
李可染在齐师身边10年,每天为老人磨墨理纸,看齐师作画。白石老人的花卉,他一笔不画,但他认真学习了齐师的作画态度,用笔运墨之法,还有构思之奇伟,以及大胆独创的精神。
李可染也求教于黄宾虹。黄宾虹见了可染笔下的那气质厚重、笔墨浑化的水墨钟馗,大为欣赏,兴奋之极,当即要把自己收藏的元代珍品《钟馗打鬼图》送给可染。可染因礼太厚重,敬辞未受。师生结缘,一见如故。
黄宾虹精于画史和鉴赏。他品评艺格高低,重要的艺术标准是“纯全内美”,一反轻薄浮华之气。黄宾虹七十多岁以后,山水艺术大成,最后形成其浑厚无比的画风。这一点,促进了可染以“厚重”为核心的审美观迅速成型。
李可染在1986年曾总结自己一生的创作:假如我的作品有点成就的话,那是我深入学习传统、深入观察描写对象、深入思考、深入实践的结果。人离开大自然、离开传统不可能有任何创造。我现在已经七十多岁了,我一辈子都在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
(选自《李可染的艺术人生》,有删改)
1.李可染是如何成为一代绘画大师的?
答:
2.李可染的绘画艺术有哪些特点?
一、活动背景
本次活动由宏光文学社主办,面向全体师生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作文能力而办。高校文学社凝聚着当代当代文学气息;是大学创作的先锋队,折射出当代文学的气质;是中国当代文学复兴的先锋队,展现现代文学的风貌;是高校青年文学爱好者精神的象征与承载者。作文,是一片神奇的空间,是一方肥沃的土壤。这里海阔鱼跃,天高鸟翔;这里百花盛开,莺飞草长。心灵之树结出丰硕的果实,思维的触角伸向了四面八方。大家共同期盼着,在作文的天地里能够收获那一轮鲜红的太阳。为此举办此次活动为爱好文学的人提供一方舞台。
二、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活动,促进全校文学爱好者之间的交流,提高文学社的凝聚力,为我们的校园生活增光添彩,更是为了让我们校园的原创文学作品有一个展示的舞台,让我们的理想、情感、信念有一个挥洒的空间,让一股清新的文学风,吹拂在我们的星空之下。
三、活动名称
日照职业技术学校宏光文学社现场作文大赛
四、主办方:
宏光文学社
五、活动宗旨:
增进友谊,促进团结
六、活动对象:
全体学生
七、活动地点:
八、活动口号:打造校园文学放飞青春梦想
九、活动时间:
20xx年xx月xx日
十、具体实施方法:
1、充分发挥宣传部的作用,利用海报为主要宣传形式,在又新广场对整个学院展开宣传工作。
2、比赛只有一场比赛将在地滋楼教室进行(自带笔和纸)。
3、本次大赛将严格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原则进行评定。
5、奖项设置:
大赛总冠军(一等奖)一名
大赛亚冠军(二等奖)二名
大赛季军(三等奖)三名
最具潜力文学新人奖一名
最佳创意奖一名
优秀作品奖六名
6、奖品设置:给每位选手颁发获奖证书及奖品(另:大赛冠军颁发奖杯)。
7、人员安排:
1)、开考时安排人员监考,或请专业老师监考,其他人员协助管理。
2)、请顺便带上贵社的刊物,做交流用哦,呵呵
十一、赛场守则
1、参赛选手与开赛前10分钟进入考场,我们将事先安排好座位,作为安排采用随机安排。到点准时开考,迟到30分钟者视为自动弃权,以免影响到其他参赛选手。
2、比赛时间为两个小时,中途不得离场,除非已完成作品。离场后不得在附近徘徊或逗留,以免影响到其他选手。
3、比赛是请各位参赛选手及相关人员关掉手机或调成振动。
4、获奖选手我们将以电话形式告知,并以海报形式张贴出去,并举行颁奖仪式。
十二、参赛要求
1、围绕主题,根据所给的话题或命题进行创作,体裁不限,字数800—20xx字,诗歌15行。
2、谁不想采撷最美的花朵?谁不想让个性自由翱翔?谁不想拥有动人的瞬间?谁不想拥抱明天的朝阳?要坚信:你自己独一无二,你的作文与众不同。因为一人一个性、一文一特色!欢迎广大文学爱好者积极参与!
最后预祝本次大赛圆满结束!
联系人:xxxx
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宏光文学社所有
报告文学有三个特点
(一)鲜明的新闻性
报告文学作家黄钢认为,报告文学的“新闻性至少可以涉及到两点,第一是具有报道的价值;第二,接着就涉及到真实性的问题。”(《试谈报告文学》)我们可以用两个字说明报告文学的新闻性,一是“快”,二是“真”。所谓“快”,这是因为报告文学要对急遽变化的现实生活作出及时的生动的反映,要追随时代的脚步,用较快的速度把生活中动人的情景描绘出来。所谓“真”,是指报告文学的生命在于真实。报告文学之所以具有不同于小说的感染力,正是因为它的作者依靠新闻敏感来选取生活中发生的、生动的、具有说服力的人物和事件,运用恰当的文学语言形象地、完整地传达给读者。因为严格地忠实于事实,不允许有任何虚构、造假,所以报告文学才被许多人视为“社会史的信实资料”。
报告文学的真实性,不是单一的概念,而是复合的概念,它包含几个层次。首先,是材料的真实性。作者所采访的材料,都应是实有其事的。这是报告文学真实性的基础和前提。其次,是材料的准确性。准确的材料就是要符合五个“W”,其一不可或缺,也不可歪曲。第三,是本质的真实性。报告文学作者总是调动有限的例证(包括情节、细节、背景和其它)去描述生活、刻划人物、揭示本质的。
(二)强烈的文学性
报告文学属于文学范畴,它是报告,也是文学。它的新闻性(主要是真实性)与文学性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的。“除了虚构与概括的手法不宜引进报告文学,其它一切属于表现形式的文学手法都可以在报告文学中充分调动。调动得越好,就越逼真;越真实,就越富于艺术的感染力。”(理由:《和青年谈谈报告文学》)这就告诉我们,报告文学需要从文学引进多样化的表现方法与技巧,如提炼、剪裁、描摹、比兴、工笔刻划、重笔渲染、精选角度、截取断面、澎湃的抒情、恰当的议论,以及艺术语言的调动等等。总之,除虚构和夸张外,艺术构思、艺术想象、描写、抒情和修辞手法,都是可以采取的文学手段。(三)深刻的政论性
优秀的报告文学,是时代的号角,历史的见证。它总是要针对着现实生活,大声“发言”的。同时,报告文学的作者在满腔热情地向读者报告现实生活中的先进人物和重大事件时,常常要在作品中抒发感情,发表议论。为了使人物形象更鲜明,事件的意义更突出,有时作者要直接站出来报告。因此,报告文学比起小说和其他文学作品来,更能直接地表现作者的思想倾向,带有强烈的政论色彩。
综上所述,鲜明的新闻性、强烈的文学性、深刻的政论性,是报告文学的三个特点。明确认识这三个特点,对于学习报告文学写作至为重要。
三、报告文学的写作
报告文学可以说是一种新闻小说、非虚构小说。它比通讯的形象性更强。因此,写作报告文学,既应像记者那样进行采访,又要像小说那样构思。报告文学作家类似“记者作家”,其写作方式可以表述为:新闻采访+艺术构思=报告文学。
从这样的独特的写作方式出发,我们写作报告文学应该做到:
(一)、进行深入采访
小说作家靠积累生活,从生活中得到暗示,获得主题,进行创作。报告文学作家则通过采访获得生活材料(素材)。
采访是十分重要的。报告文学作家理由主张:写报告文学,应该“六分跑,三分想,一分写”。医生说“生命在于运动”;对于报告文学作者来说,“生命在于奔跑”。这是因为,写小说是“付出性劳动”,写报告文学是“收入性劳动”,要有“踏破铁鞋”的精神。
我们进行采访,重点应是写作对象周围的有关的人。采访对象决不会说:“我有几个细节,你写进去准保会成为一篇好文章”。事实往往是:会说的人不会做,会做的人不会说。而向对象的周围的人采访,却可以采访到许多生动的典型的细节。
(二)、精心刻划人物
报告文学要写人物,但不是“塑造”从物,因为它写的人是真实存在的,是生活中的一个实体。而且,写小说的典型化的方法也不适用于报告文学写作。报告文学中的人物是生活中实有的,不因作者运用典型化而变得高一点或矮一点,胖一点或瘦一点。报告文学写人好似治玉,报告文学作者就是玉石匠人,他是以真实的材料雕琢出光辉照人的艺术品。所以说,报告文学是刻划人物,作者应精心刻划人物。
那么,怎样刻划人物呢?一般来说,应注意从这样几方面努力:
1、重视人物性格的刻划。刻划报告文学人物,只有抓住人物思想性格的特征,才能把人物鲜明的个性刻划出来。
2、使用鲜明的个性化语言。言为心声。生动鲜明的个性化语言,可以使报告文学中的人物鲜明地活动起来,以得呼之欲出的效果。
3、努力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报告文学只有写出人物的灵魂,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才能刻划出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4、认真、精心刻划人物还要注意细节描写、环境描写。
(三)、巧妙安排结构
艺术构思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是巧妙地安排结构。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为我们提供了可供学习的经验。主要是:
1、结构属于表现形式,是内容的延伸。从来没有固定不变的结构格式。作者要从描写的对象出发,从面临的读者出发。能写成横断面的,不要拉成纵剖面,更不要总是写成三段式或五段式,即:写一个先进人物,开始写他怎么树立远大理想,怎么经过一个攀登的过程,克服了各种困难,最后达到光辉的顶点。这种公式化的结构不新颖,不为读者欢迎。
过去已有不少作者在努力探索横断面的结构方面取得成就,如理由、陈祖芬的一些作品。至于纵断面的结构,当然也是由许多横断面组成的。
2、要善于把最精彩、最感人、自已感受最深而最能吸引、打动读者的关键材料,放到最显著的地位,以增强艺术效果。当然,把关键材料放在显著的地位,并非一律要放在开头,也可以放在其他地方。但是不管放在那里,作者都要想办法突出它,着力写好它,使它处于显著的位置。3、巧妙地安排结构,还要善于将生活中真实可靠的一刹那进行相对的集中,必要的调动。如在《包身工》中,作者就很巧妙地把包身工所受的苦难的一些特写镜头和横断面,加以调动和集中,组织到一天来写。
(四)、展开合理想象
没有想象,就没有文学,也就没有报告文学,那种把想象同虚构等同起来,从而认为在报告文学创作中不需要想象的观点是不对的。想象是使报告文学增强文学性的一个重要手段。这是因为报告的对象是已发生过的、有很大时间跨度的。理由曾说:“我写过马德里体育宫,但我没有到过;写过巴黎铁塔,但我没上去过;写到过闺房儿女私话,但本人保证没有去偷听过。写这些内容,如果排斥、离开了想象,还怎么写?”因此,只有展开想象,才能写好。
需要说明的是,报告文学写作中的想象与小说创作中的想象不同。小说创作中的想象是故事情节的生发,而报告文学写作中的想象是情节的落实、生活的再现。前者是创造想象,后者是再造想象。报告文学作家写在稿纸上的远远落后于采访本上的,但有时也可能相反。如理由写的《痴情》的最后有一万多字,而采访本上只有几页。他写好后读给写的对象听,被写的人说:“真是那么一回事”。
(五)、写好精彩议论
在小说等文学作品中,最忌作者的议论,“倾向应当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而不应当特别把它指点出来。”而报告文学肩负着向读者“报告”的任务,它可以也应该向读者报告,说明自己的观点,因此在报告文学中常常出现作者的议论。这些议论如画龙点睛,写得形象而精彩,常常引起读者内心的共鸣。
怎么写出这种议论呢?
1、叙事写人进入激动人心的高潮时,常常因作者的感情难以抑制,情不自禁地站出来议论;而读者读到这里,也会感情激动,看到作者的议论会拍案叫绝,觉得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因此,这样的议论往往是作者、读者共同发出的心声。如《扬眉剑出鞘》写到栾菊杰负伤,决定继续比赛时,作者情不自禁地议论道:
呵!多么纯真的思想,多么可爱的品格!这就是我们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姑娘,站在欧洲击剑台上,经过独立的判断迸发出的心灵的火花!……我们应该为有这样毫光四射的年青一代而骄傲。
2、在报告文学中发表议论,必须以生动的艺术形象作基础,否则议论就会“空洞”。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中的议论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如《包身工》最后一段对“包身工”制度的议论:
“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谋利的制度,我不禁想起孩子时候看到过的船户养墨鸭捕
鱼的事了。……但是从我们孩子的眼里看来,船户对墨鸭并没有怎样虐待,而现将这种关系转移到人和人的中间,便连这一点施与的温情也已经不存在了。”
随着2013年中国报告文学优秀作品排行榜的揭晓,怎么评价、评估2013年中国报告文学的实绩便成为学界关注的话题。兹精选两篇综述文章,希望通过这两篇文章,让广大读者对2013年中国报告文学的整体情况有一个初步了解。
记录历史与反思现实
——2013年中国报告文学综述
如果从创作手法上划分,文学作品可以分为虚构文本和非虚构文本两大文类。我们通常所说的“报告文学”应当属于非虚构文本。但是,反过来,非虚构文本未必就是报告文学,因为它还可以包括诸如纪实散文、叙事诗、历史著作或其他一些社会科学著作。
报告文学与社会、与时代关联密切,也与国家的发展、人民的呼唤休戚相关。2013年的中国,是一个在韬光养晦中蓄力、在调整整顿中前行的阶段。作为时代晴雨表和指南针、历史书记员、文学轻骑兵的报告文学,同样在蕴蓄力量,努力在题材、内容、人物、样式、结构、语言、观念等各方面寻求创新、开拓,从而为这种带有中国特色的文体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生机。
报告文学创作,主要有两个大的指向。一是指向历史,重在对历史事件及人物的记述;一是指向现实,在描写和反映社会现实生活中进行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反思。如果从题材和内容上看,报告文学创作大体上可以划分为记事、写人和作史、立传等四大类型,相应地就包括了事件纪实(含灾难纪实、重大工程纪实)、人物纪传和史志史录等。而如果从作品主题上划分,报告文学大致有这样一些类型:呼应时代、及时反映新近发生重大社会事件的现实报告,民生报告、社会问题报告,历史纪实,人物传记等。
一、呼应时代,奏响强音
报告文学是时代的敏感神经,自从诞生以来始终热衷于对当下社会发展进程和转型期新变化、新气象的反映,热衷于对人们生活中新元素、新事物的表现。当今中国,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当然是“中国梦”。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也是每个个体事业成功人生出彩的梦想。王宏甲、刘建的《农民——一户中国农民的百年历史》通过描写广东湛江茂德公家族寻常而曲折的发家奋斗历程,折射出中华民族几代人孜孜憧憬、争取并实现的小康梦想。作者寻到天涯海角雷州半岛湛江一隅的足荣村,通过追述茂德公、陈英昌和陈宇陈氏家族三代人的发家史,烛照中国农民身份的演进递变,反映中国历史进步的一道折光。这户普通农民的性情与观念、追求与梦想,映射出的却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在王宏甲看来,新农民是中国新农村的希望与未来,他以笔下所刻画的这一代又一代不断进步的农民形象提示我们:农民的命运关乎国家的未来,只有农民普遍实现了发家致富的小康梦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梦想成真。何建明继续自己对改革开放重大题材的书写。他的长篇报告文学《江边中国》通过对江苏张家港市东联村数十年翻天覆地变革进程的书写,通过长江边一个小村庄的变化来揭示中国梦、小康梦是如何在实干得力的改革带头人的引领下,变成现实的过程。他的短篇报告文学《让大海告诉你》反映辽宁省沿海经济带的改革巨变,《心声》则表现改革在全面趟进深水区之后人们的热切心愿与期待。当年曾以体育报告文学驰名文坛的老作家李玲修再次发力,推出长篇纪实《乒乓中国梦——走进蔡振华团队》。她试图通过全面记录蔡振华与中国乒乓球紧密关联的生涯,揭示作为乒乓大国和强国的中国运动员如何为了祖国荣誉和人民信托而戮力奋战的真实场景,从极具代表性的体育视角来表现中国梦的实现与辉煌,可读性和感染力均很强,代表着这位老作家数十年心血的凝晶。70后报告文学作家纪红建的《冠军——一个部级贫困县的“中国梦”》则反映了湘中安化这样一个贫困县如何在体育事业方面孜孜以求,培育出了龚智超等一批全国和世界冠军的故事。
在反映新鲜事物和事件方面,一合、薛景辰《红脸——审计在行动》与蒋巍《审计之剑》都是关于近年来“审计风暴”的形象描述的文本。与当年刻画铁面无私纪委干部典型姜瑞峰的《黑脸》相呼应,一合和薛景辰合作推出《红脸》这部新作,聚焦国家财政、金融、经济命脉的守护者——审计干部,将他们视为与关公一样忠诚守职的典型,借助大量生动抓人的情节和细节,塑造了一群刚正不阿、秉持法律正义之剑的审计者形象。傅宁军继《大学生“村官”》之后,推出了《淬火青春——大学生从军报告》一书,紧紧围绕“大学生给军队带来了什么,军队改变了大学生什么?”这两大主题,突出表现了大学生从军实际上是一种青春的选择,一种命运的抉择的主旨。换言之,大学生选择的是一种全新的生活——让青春与理想在军营中闪耀光芒。大学生从军实际上是选择一种未来,选择自己的命运。他们已然把从军作为自己寄托理想、奉献青春乃至安身立命的一种事业。大学生入伍往往要做出很多的牺牲和放弃,在入伍以后变得更加有组织性、有纪律性。“激情与磨砺,坚韧与荣光”,这是军队给大学生带来的最大的财富。军队确实像一座熔炉,大学生这一大批有志青年在这里经历了一场青春的淬火。他们进来的时候是铁,出去的时候是钢。陈新的《蛟龙探海》,描述近年来中国深潜工程的巨大进展,为读者了解我国“蛟龙号”及海洋深潜这些尖端科技打开了一扇窗户。蒋巍《中国能源的“秘密武器”——神华集团“煤制油”揭秘》,向读者揭开“煤制油”这一新事物的神秘面纱,并将其作为国家能源发展战略之一给予了热情的赞颂。
对时代先锋或英雄模范等先进人物的刻画与塑造,是报告文学创作的一种常规内容与主题。此类报告文学常常因过多地陷入表扬、歌颂的泥淖而或被诟病为“表扬稿”、好人好事光荣榜。其实,在我看来,重在正面歌颂的“颂体报告”如果能在文学性上加强用力,也可以产生感人的力量。在描写沈飞集团原董事长总经理、我国航母着舰机歼十五总指挥罗阳生平事迹方面,有黄传会的长篇纪实《国家的儿子》、李春雷的短篇纪实《我的中国梦》和周建新《最后的战场——罗阳在“辽宁舰”的日子》等。黄传会通过切实深入的采访,以大量感人的细节刻画了一个真实可信的罗阳。李春雷则从中国梦的角度切入,重在揭示罗阳、航母演练与海军实现中国梦之间的关联,用剪影式镜头聚焦罗阳生前身后的闪光时刻。《光明日报》记者王国平为北川县因故英年殉职的副县长兰辉动情地写下了《一枚铺路的石子》,广受好评,并且出版了单行本,彰显了新闻记者在采写报告文学方面的优长。散文家卞毓方的纪实作品《寻找大师》,记述了自己与海内外众多文化大师级人物的接触交往,刻画了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物,提出了在这个百业待兴文化大发展的年代呼唤大师、寻找大师和确认大师的迫切性与重要性。郝敬堂的《芳草地》则以北京朝外社区志愿者作为自己的描写对象,将他们视为都市中可贵的芳草地进行热情的倡扬。
二、民生报告与社会问题纪实
中国报告文学历来具有关注国计民生、与时代同进步、与人民同歌哭、与国家共呼吸的优良传统。2013年的报告文学,民生报告和社会焦点热点问题纪实,依旧深受读者欢迎和喜爱。
因为水利部、中国作协和南水北调工程办公室等有关部门的组织,也因为作家自觉的社会担当,本年度的“水利报告”显得格外引人注目。陈启文以一己之力,独行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以长江、黄河、珠江、淮河、海河、辽河、大运河等七大水系作为自己表现的对象,亲临现场踏访,写出了洋洋60余万字的《命脉——中国水利调查》,深入梳理七大水系的历史及现状,深刻反思当下中国水枯竭、水污染等水资源危机,对保持经济社会和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严重警示。这是一部立意高远、视野宏阔、体量庞大、内容丰富、内涵深刻的大书。“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秦岭专注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写出了《水之殇》、《在水一方》,这是他定点深入水利系统生活,开展广泛的田野调查后创作出来的。作者非常真实地写下我们的土地如何干渴,农村如何因缺水而陷入困顿、不堪其累的现实,以此来烘托饮水安全工程的重大意义及其深得民心,自然而然地引出描写2005年以来国家实施农村饮水工程,农民和农村获得了实惠与新生。
裔兆宏《美丽中国样本》是水利文学的又一个新收获。裔兆宏是近年来创作势头强劲的一位报告文学作家。他的创作视野相当开阔,在创作选择方面很有主见,并勇于自我突破。2012年底推出《中国志愿者》一书后,2013年5月出版了《国家情怀》,10月又推出新作《美丽中国样本》。三部长篇报告文学分别聚焦志愿者群体、援疆工作和南水北调工程。既有对普通人群体的关注与描写,更有对国家行动、国家决策、国家工程的反映和描述。古有大运河,今有南水北调。两项工程皆举世无双,都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大创举。两次开掘南北水路“大通道”,都是为了输送生活资源。《美丽中国样本》正是为这项工程而作的一部民生报告。这是一首民生工程、国家工程的赞歌,也是一曲生态文明的赞歌,饱含着对于沿线各地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热情赞美。《国家情怀》则以江苏江阴等市县对口援助新疆霍城县的历史作为作品描写的主题,站在大国战略的角度,生动记述其间涌现的大量感人至深的人和事,注重对伊犁开发建设史,包括新疆建设史的梳理,注意人物和具体事件的经纬交织,有详有略,文字表达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水文学”或者“水利报告”只是生态报告的一个方面。报告文学作家对生态题材有着孜孜不倦的关注和描写热情。2013年还出现了如水利系统作家靳怀春深入发掘三门峡水利枢纽前世今生历史的《悲壮三门峡》,试图对历史的功过是非进行个人化的评点与反思,能够起到以史为鉴、启人深省的作用。该书出版后在水利行业内部产生了很大反响。丁春《博斯腾湖源流》关注新疆腹地河流与生态资源,从历史到现实揭示生态与人的密切关系及保护好脆弱生态系统的紧迫性。
食品安全长期以来都是报告文学作家关注的热点。惯写小说的山东作家赵德发因为深入了解了近年来大蒜事件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提笔创作了自己的长篇纪实处女作《白老虎——中国大蒜行业内幕揭秘》。这是近年来全面回顾和讲述大蒜事件经过、反映大蒜行业实情、刻画与其相关当事人形象的,内容最丰富最生动的一个文学文本。近十年来,大蒜行业的几起几落,大蒜价格过山车式的运行轨迹,让每一位国人都亲身经历并深切感受。大蒜,曾几何时成为全社会热议的焦点话题。并且,由此衍生出诸如“蒜你狠”、“蒜你贱”,以至“豆你玩”、“油他去”、“姜你军”、“苹什么”、“鸽你肉”等诸多网络新词,以及人们对于农副产品价格波动异常的敏感。《白老虎》切中当下社会热点和焦点,试图解开大蒜行业隐秘的内幕,让读者真实地了解到大蒜价格大起大落,大蒜行业大冷大热的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原因、行业操控原因、幕后推手,以及国家在“三农”政策、商业市场领域管理、调控方面存在的缺陷或问题。因此可以说这是一部社会问题报告。它通过开掘大蒜一个行业兴衰跌宕的发展历程,实际上是在追问为什么我们的国家,我们生活的时代会出现如此富于戏剧性变化的一幕,追究这些事件背后国人在世道人心方面的问题与缺陷。作家的立意显然不止于猎奇、揭秘,提供给读者一个生动有趣的戏剧性看本,而是要深入反思这个社会、这个时代出了什么问题,我们的世道人心出了什么问题。在作者笔下,大蒜,已不仅仅是一种食材,而是白花花的银子,更是一只张开大口的白老虎,能够吞噬人的良知、人的生活,乃至吞没人的生命。吴恒《舌尖上的安全》则对当前食品安全状况进行一一梳理,对近年来的食品安全事件进行了逐一解剖,颇具现实针对性。顾秀林《转基因战争:中国粮食安全保卫战》反映的则是当下社会大众极其关注的转基因食品话题,能够带给读者更多有益的启示。咏慷的《中国殡葬报告》题材独特,反映了殡葬行业的种种乱象,揭开与百姓生活紧密相关的一个容易被忽视的角落,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自由撰稿人丁燕的《低天空:珠三角女工的痛与爱》和《工厂女孩》,以自身在广东东莞200天的工厂生活为依凭,再次将读者的眼光拉向南方工业生产流水线,让我们关注那些在生产线上奋斗求生的普通打工妹,通过深切描写这些80后、90后年轻女孩的青春、爱情和梦想的萌发与毁灭,表现她们艰难的却不肯屈服的真实的生存状态,打开底层生活的某些真相,是转型社会的一个最鲜活的报告文本,也是解读工业化进程对人们生活深刻影响的生动读本。王伟举《转型中国:东莞进行时》则是一份中国城市经济社会转型的调查报告,他不回避东莞在高速发展进程中曾经出现过或存在着的如“性都”、“黄都”这样的恶谥和各种社会问题,不回避这座城市的阴暗面,亦是对当下社会转型的一次解剖麻雀式的分析与反思。深圳作家涂俏多年前曾较早关注深圳“二奶”及“二奶村”现象,2013年又创作了《大陆孕妇赴港生子纪实》,揭开赴港生子复杂的利益链及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生动好读。四川本地作家贺小晴《艰难重生路——汶川大地震丧子家庭再生育纪实》反映了2008年大地震以后,那些丧子家庭如何从废墟上站起来,重新组建家庭和生儿育女,开始新生活的艰难路程,字里行间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刘广雄、李海啸《闯海记》是关于我国开发南海历史特别是南海渔业发展历史的弥足珍贵的文本。这部作品主题重大,意义深远,可谓应时而作、顺势而生。作品涉及我国的南海领土主权,真实反映我国渔民在南海上捕鱼、生活之历史与现状,以我国百姓世居南海的生活史实,雄辩地印证了我国对南海拥有无可置疑及争辩的主权。作者从描写解放海南岛起笔,一直写到2012年我国成立三沙市,加强对南海主权的管辖。认真梳理我国历朝历代对南海及南海诸岛的行政管辖历史,开掘各具姿彩的海上掌故,尤其是海南省琼海市潭门渔港诸多船长传奇般的海上捕鱼经历,与台风等自然灾难搏斗,与外国士兵、海盗等斗智斗勇的情节等,大都描写得绘声绘色,引人入胜。从描写潭门边防派出所的工作辐射开去,扩展到描写这个派出所所联系的那些在海上作业的潭门渔民,再由渔民的生活、故事延伸开去,描述他们在南海闯荡、捕捞、耕耘、发现以及所遭遇的各种灾难或事情,并由此牵连、贯串起我国南海海域种种国际争端,纷纭复杂的外交、军事事件,从而赋予了作品庞杂而丰富的内涵。
在教育、法制等题材方面,王敬东的《“囚犯”的救赎》几乎是首次揭开当前法院审理审判过程中依旧存在着的大量“冤假错案”,采用的是一种“揭秘”“曝光”式的叙事。通过对那些典型性案例的深入剖析,反思健全法制、依法治国的迫切性。向思宇的《中国代课教师》则为数十万曾经无私奉献自己的一切、如今即将退出历史舞台的代课教师立传代言,为那些为民族国家作出重要贡献的普通人群体鼓与呼,体现出作者可贵的社会责任担当。
多视角下的社会人生
——2013年报告文学创作述评
检点2013年的报告文学创作,感觉丰富而复杂。这一年,报告文学作家虽然也积极努力地用开放的视角面对社会生活的变化和矛盾,在丰富的对象选择描述中观察和思考,出现了不少好的作品,但是,在回望来路时,却似乎没有哪一篇(部)作品在社会上引发强烈反响,给人以很强的冲击和记忆。人们常说:没有英雄的时代是平淡的。其实,没有非常出色的作品出现,也会使创作显得平淡无奇。
回顾以往,知止行远,正是为了寻求和开辟未来。因此,对2013年报告文学创作的回顾就自然显得有些许意义和价值。
一
报告文学的突出特点,在于对当下社会的真实关注,对社会环境和自身感受的体会理解与书写报告。和现实社会生活保持紧密联系,应当是报告文学创作的姿态选择。那些关注社会热点事件,生动讲述人物故事,致力于精神情感表达的作品,总会被人们看重和记忆。
2013年,中国的航母初始下水,开启了中国军事史的新篇章。在这个欢乐喜庆的当口,即将在航母上起降服役的歼-15战斗机的研制生产总指挥罗阳却突然倒在了试验现场。人民和历史,不会忘记每一个为国建功的人。很快,李春雷写就了《我的中国梦》,真实报告了罗阳的感人事迹。作品中既有罗阳在试验现场的情景再现,也有此前艰难研制过程的回顾,两条线相互交叉、相互推进,以动人的细节表现内容。作品篇幅短小但内容丰富,张力强劲,对英雄的人生信仰、精神高标和坚韧无私的品性等都给予了精彩的表达。
同样,在四川北川县,当人们积极努力地应对自然灾害时,副县长兰辉却不幸因劳累、病痛,意外地牺牲在工作的路上。王国平的《一枚铺路的石子》,也是非常及时地深入当地,做具体广泛的采访,然后对兰辉短暂人生岁月中的许多细节进行了细腻生动的文学描述,突出了人物高尚无私、严于律己、勤勉工作的精神境界。在看似没有高声的叙述中,反映出了人物的品德性格和高贵的精神追求,笔触常带感情,在细小中显示出人物的个性。“一枚铺路的石子”,却表现出大山一样的气势和形象。
近似的作品还有李鸣生的《一位导弹专家的无名人生》、陈瑞仪的《家在敦煌》、黄传会的《国家的儿子》、刘先琴的《玉米人》、纪红建的《人民的记忆》等。它们都分别在对不同人物形象的描述报告中,见出高尚纯粹的精神世界和坚毅智慧的创造行为,展示他们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焕发出的人生光彩。
社会生活的复杂,决定了生活存在的多面表现。不少报告文学在关注社会生活矛盾的同时,也提供了独特的观察和沉思。丁燕将自己置身于珠三角打工女孩群体当中,深入地体验了她们的真实生活生存状况,完成的《打工女孩》写出了这些女工的信仰、诉求,还有失落的感受,写出了她们精神情感难寄托、生活选择常无奈的现实情形,让人真实地看到了她们混沌的人生。悲悯的情怀和呼唤关注的努力,使作品有着一种建设、改变的渴望。何建明的《心声》,是他在出版了描述江南一个农村几十年间巨大变迁的《江边中国》之后的短制。在有限的篇幅里,作家通过对江南几个经历了改革成功,如今却面临严峻局面的人物的采访,真实而准确地表达了对国家政策调整、经济发展环境改变的期待。没有大的铺排,可在关注现实社会的焦点上有针刺般的疼痛力量,可谓点穴到位。
另外,董保存、丁一鹤的《放下屠刀能成佛?》对一个杀人犯试图通过善行私下救赎灵魂的努力,高艳国、赵方新的《绿野新传》对现阶段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复杂矛盾现象及利益纠结的深入观察,蒋巍的《黑土地的梦》对东北农民梦想和追求的描述,贺小晴的《艰难重生路》对汶川大地震时丧子家庭再生育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的揭示,咏康的《中国殡葬报告》对人在生命结束之后种种奇异遭遇的叙述等,都在力求面对现实社会生活。
傅宁军的《淬火青春》和萧根胜的《青海长云》也值得称道。前者讲述了大学生进入军营后,不断树立信念、健康成长,使军队在知识化、现代化上明显加强的故事,给人以激励。后者回忆了自己30年前在铁道兵部队参与青藏铁路建设的情景,真实地描述了当时人们在艰苦环境勇于奉献拼搏的高尚情操和牺牲精神。现实的和历史的军营生活,对于青年都是有益的考验,好男儿,志在四方。
优秀的报告文学,一定是在真实的对象观察中有所发现,并伴有良好文学表达的作品。在2013年的报告文学创作中,王宏甲、刘建的《农民——中国一户农民的百年历史》表达个性出色。作品通过雷州半岛上一户农民百年来在德性的坚守培育和推进中,在坎坷曲折的土地耕种过程中,如何实现了德性收获和生产事业的发展,生动地描述了农村的百年历史。在如今这个注重物质获取的社会氛围下,这样的作品给人以启发。
这一年,一个不约而同的报告文学写作现象引人关注,即围绕水而推出了不少优秀作品。陈启文用将近20年的时间,陆续对黄河、长江等七大流域进行了实地考察,他的《命脉——中国水利调查》通过对中国治水过程的梳理,探寻水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影响,从而有深度、有感受地对水的价值进行了激情而文学的报告。秦岭的《在水一方》,关注国内很多偏僻山区或荒漠化严重地区缺水的情况,描述了人们在严重缺水时的艰难生活和悲惨命运,报告了在改水引水过程中人的精神付出。裔兆宏的《美丽中国样本》,集中报告了南水北调引水过程中陕西、河南、江苏、山东等地发挥无私奉献、服务大局的精神,保证清水北流的感人故事。这几部作品,都强烈地呼吁科学用水、护水、节水。作者们自觉的使命担当和勇于在社会生活前沿困惑中出发行动的态度,值得肯定和赞扬。
二
历史是曾经的现实,现实与历史总是会有很多的联系。因此,出于现实目标的历史追踪,不应当绝对看成是对现实的逃避,对历史的个人钟情。2013年的报告文学中,有不少在对历史事件人物的文学追寻中获得现实价值的作品。
余艳的《板仓绝唱——杨开慧手稿还原毛泽东爱情》,以新发现的杨开慧当年亲笔书写却没有发出的给毛泽东的信件内容为对象,绵密地还原了杨开慧和毛泽东在那个血火交织岁月中,爱情经历的坎坷曲折和前后变化,在人物坚定的信仰精神守护和情感浓郁的渴望中,见出其复杂的心怀与无奈的处境。如泣如诉,刚烈柔情;大义担当,视死如归。作品将曾经的革命爱情绝唱演绎得悲壮缠结、孤寂沉痛,读来令人唏嘘。
马娜的《滴血的乳汁》,作家深入赣南实地采访后,用血淋淋的惨烈故事,表现了革命老区的人们,特别是妇女,在红军长征之后如何冒险甚至流血牺牲,艰难养育革命子女的情形,真实地书写了老区人民对革命的信仰支持,也动人地书写了老区妇女伟大无私的人性情怀。虽为旧事,却依然饱含震撼人心的力量。
卜谷的《为毛泽覃守灵的红军妹》,也是对一个赣南老区妇女与革命先烈关系的叙述。当年对革命也许还有些懵懂的张桂清,因为在瑞金接触了毛泽东、朱德、项英、毛泽覃等人,就本能地认为这些人活得有意义。红军撤退之后,毛泽覃坚持在当地开展游击斗争,不幸牺牲。70多年来,她一直为其守灵,直到今天已经百岁高龄了,始终如一。对于现实和历史,这都是一个伟大的人性传奇。
杨文学的《叩拜沂蒙》,在对革命历史的深入追踪抢救采访中,真实地描述了不少区别于舞台表现过的“沂蒙红嫂”的人生和感人故事。作者以行走的姿态,述说了沂蒙大地70多年间的血泪悲喜,使得很多被忽略或遗漏的历史细节在民间记忆中复活。
张培忠的《海权战略》,回顾了郑芝龙、郑成功对海洋价值权利的认识和自觉经营的历史,对于现实人们明晰和建立海权观念,会提供不少的启示。而陈廷一的《大国之怒》和刘汉俊的《南海九章》,用历史的教训和控诉,提醒和强化我们在海权守护上应该具有自觉而坚定的原则立场。主权的问题,从来都是关乎一个民族的尊严和根本利益,一点也马虎不得。香港已经回归多年,但是,实现主权回归过程中的艰难记忆和香港社会现实存在的诸多问题,依然使人忧虑。张雅文的《百年钟声——香港沉思录》通过丰富而真切的故事讲述,表明沉思的必要。
三
报告文学创作是基于并成长发展于现实社会生活的文学活动。永远新颖、鲜活的社会生活,决定了报告文学广远的发展空间。所以,一个时间段内报告文学创作的收获情形,不会改变报告文学必将振兴的时代趋势。
或许,在当下,报告文学的高贵品质和纯粹行动会受到一些干扰,真实、深入、宏观地把握生活矛盾也会受到一些限制,作家的眼光和思想力度也有自身的局限,而要将真实的事实对象转换成文学艺术的表达,对报告文学写作者的思想文化素质能力有更高的要求。这一切,都是约束、限制报告文学繁荣发展的因素。但是,社会的现实生活,永远会对报告文学有一种需求,就像成熟的男女需要爱情,这是社会发展的基因所决定的。于是,应当有充分的理由期待报告文学持续健康发展,期待会有更多优秀的作家、作品涌现。
【链接】
报告文学还是“轻骑兵”吗?
2013年10月21日上午,由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中国作协报告文学创作委员会联合举办的2013年全国报告文学创作会,在江苏省常熟市闭幕。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王晖在发言时表示,网络和电视信息传播的迅速与公开,使常规思维中报告文学作为“文学轻骑兵”的新闻报道功能大为弱化。
除了外在的客观因素,报告文学创作自身存在的“短板”,在一定程度上也减弱了这支“轻骑兵”的战斗力。与会者对此进行了全方位梳理,以求促进报告文学创作迈上新台阶。
不应做真实事件“搬运工”
真实性是报告文学创作的一条基本原则,不容动摇。但如何理解文学创作上的“真实”,则需要清醒的思考。
“谈报告文学的真实性,需要考虑什么状态下的真实性。”报告文学作家蒋巍认为,报告文学创作要摈弃和突破照相式的真实,追求有用的真实和彰显作家个性的真实。
“还是那句话,‘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报告文学作家要把主体性、情感、想象力从僵化的真实性中解放出来。”蒋巍说。
在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李炳银看来,报告文学创作不是真实事件的“搬运工”,从这个房间搬到隔壁房间,而是要融入作家的主观感受,呈现出作家的主观表达,“通过对真实事件的讲述,发表个人意见,再表达对世界和社会的看法”。
报告文学作家王宏甲表示认同。他说,作家对事件进行采访、调查的过程犹如冶炼,最终出来的产品不应该还是矿石,而应该是钢铁。也就是说,作家要有一个再创造的过程,“现在的问题是,不少人把矿石涂上各种各样的颜料,抛向市场,结果品质连原来的矿石都不如”。
河北省作协副主席李春雷表示,报告文学作家要吃透自己所掌握的素材,这是一个孕育、生产的过程,身心就是一个熔炉,将素材锤炼成文学作品,“报告文学的创作,就像把粮食酿成美酒,需要发酵”。
“把‘我’摆进去,让读者顺着‘我’的情感走。”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何建明也着力强调报告文学创作的主体意识。
语言粗制滥造广受诟病
目前,报告文学创作在语言上的粗制滥造广受诟病,已经成为这个文体健康发展的一个瓶颈。
常熟理工学院教授丁晓原特别强调“叙事之美”,即报告文学作家要有良好的语言态度,对语言要有敬畏之心,形成个性化的叙事风格。
“大漠落日像一块烧红的钢铁渐渐黯淡。”“大漠月夜,一条绳子串起来的盲人般的军队在大漠上行进。他们衣衫破烂,肩头染红,手脚上全是伤痕和血泡;他们脸色漆黑,肤色漆黑,眼前更是一片漆黑;他们却扯着嘶哑的嗓子齐声高吼:‘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蒋巍在分享创作经验时,谈及自己创作的《致以共和国的敬礼!——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昨天与今天》,激情朗诵了其中的两段表述,引发与会者的阵阵掌声。
“那种用尺子量出来的语言,那种戴面具一样的语言,不属于文学,当然也不属于报告文学。”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主任梁鸿鹰说。
他认为,尽管报告文学与新闻报道存在着关联,但报告文学语言应该和新闻话语有所区别。新闻话语可以重、深、高,力求准确,但报告文学的语言有必要细微、柔软、温暖一些。
在王晖看来,当前报告文学创作在语言上存在粗糙化倾向,在修辞方式上缺少文采、美感和蕴藉,新闻式表达居多,甚至成为通讯、先进事迹介绍、广告宣传文本的山寨版。
面对现实不能装聋作哑
思想的深度和力度是报告文学具有社会价值的一个法宝,如何锤炼报告文学的思想光芒是与会者集中探讨的话题。
在中国作协报告文学创作委员会主任张胜友看来,报告文学创作不是对社会现实的简单记录,创作者需要具备宏观意识,心中不仅要有历史长河的激荡,也要藏有绚丽的时代画卷。
报告文学作家李鸣生发现,不少的报告文学创作存在概念化的倾向,“往往还没有到现场,就已经预设了一个主题,带着概念去写,整个采写过程就是为了印证这个概念”。
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党委书记、报告文学作家李青松表示,报告文学的思想是否深刻,取决于作家对问题的认识深度。但思想的表达是要靠作家用文学手段,对人物故事的叙述或者对事件的剖析呈现出来,而不是贴上去的,也不是勾兑进去的。
同时,他也提醒道,当前部分报告文学创作过于追求思想性,“太满了,满得都溢出来了,就像啤酒的泡沫一样”。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作家黄传会认为,报告文学作家要有沉潜到生活底部的功夫,“必须走出书斋,去直面现实生活,体察人民的愿望,把握群众的需求。这也意味着报告文学作家不应该逃避现实、回避矛盾,不应该装聋作哑,社会责任感是最基本的担当”。
何建明认为,报告文学应该以自己独特的文学表达方式,参与到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他寄语报告文学作家在作品创作初始阶段就要端正文学态度,提高作品的社会性、文学性和思想性。
报告文学,又称“艺术的文告”,是从新闻报道和纪实散文中生成并独立出来的一种新闻与文学结合的体裁,是速写、特写等文学样式的总称。它是一种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中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再经过适当的艺术加工,迅速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样式。
二、报告文学的主要特征
报告文学具有及时性、纪实性、文学性等特征。
1.及时性报告文学善于以最快的速度,把生活中刚发生的激动人心的事件及时地传达给读者。
2.纪实性报告文学是以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为描述对象,用事实说话,所以报告文学才被世人称为“社会史的信实资料”。
3.文学性报告文学在艺术形象性上的要求是很高的,吸收了小说的描写技巧、戏剧的对话艺术、电影分镜头的叙述方法以及诗歌的跳跃手法等,也从文学中引进多样化的表现方法与技巧,如提炼、剪裁、描摹、比兴、工笔刻画、重笔渲染、精选角度以及艺术语言的调动等。总之,除虚构和夸张外,艺术构思、艺术想象、描写、抒情和修辞手法,都是报告文学可以采取的文学手段。
4.政论性所谓政论性,就是作者结合社会现实,在文章中直接针砭时弊,或褒贬人物,或阐明意义,或作出判断,或抒发某种强烈的感受,鲜明地表现作者对所报告的对象作出的评价。
5.边缘性报告文学常常徘徊于新闻与文学之间,文学与非文学之间,兼容了许多学科,充分体现了它的边缘性。新时期以来,报告文学不但是新闻、文学、调查报告、社科研究论文等文体的交叉或边缘部分,还涉及了新闻学、写作学、历史学以及哲学、美学、心理学、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生态学等学科。
■
夜宿棚花村(节选)
李春雷
棚花村分布在一片片高高低低的岗坡地带,自然形成五十多个散碎的部落,零零星星的耕地就更多了,达上千块,大的似球场,小的如炕面。地震过后,房屋全部荡平了,田地却毫发无伤。天府之国的地理和气候特点类似江南,水网密布,极适合油菜、小麦和水稻轮茬种植。现在正是油菜、小麦收获季节,腾田之后马上要翻茬、筑坝、蓄水、插秧。耕牛们并不理会人间的灾难,依旧在水田里一边尽力地劳动,一边尽情地歌唱。
绕过一堆堆新鲜的废墟和一道道泥泞的田塍,我终于找到了村主任。这是一个40多岁的汉子,中等个头,皮肤黧黑,胳膊粗壮,他和几个村干部正踩在水田里,弯着腰,帮一个受重灾的女人插秧。这个女人的婆婆和孙女都被砸死了,丈夫也受了重伤,住在成都的医院里。
看得出,村主任不善言谈,对我的到来,似乎有些为难,尤其听说我还打算住一夜时,更是搓着手,皱起了眉头。但他还是把我领进了他的家――一顶蓝色的帐篷。
说是家,其实是村委会,因为门口挂着牌子。说是村委会,更是村里的仓库,仅8平方米的地方,堆满了杂七杂八的货物,全是外面救济的日用品和药品。靠南侧的角落里,放着一张单人床,这就是他一家三口人的卧具了。紧挨着卧具,是一张破旧的书桌,书桌上有一个账本,这就是小村的行政事务中心了。
他给我倒了一碗水,不好意思地说:“杯子都砸碎了,别见怪。”又指指挂在床头的一包白白胖胖的泡腾片说,“水消过毒,放心喝。”
“你们村多少人?”我随口问道。
“1700人,哦,不,不。”他猛地停住,一会儿后,嗫嚅着说,“1663人。”说完,背过身去,又陷入了沉默。
地震时多亏是白天,村里的青壮劳力都在户外,可仍有37个孩子和老年人遇难,80多人重伤。震后又下起大雨,全村人跪在山坡上,以手掘土,就地埋葬了死者,大人们像孩子一样号哭着,孩子们则像大人一样冷峻。恐惧像四周的大山一样黑的,那是鬼魅的影子?直到两天后,外面的援救才进来。但是,身受重伤的小村像一条刮去鳞片的鱼,时时疼痛,撕心裂肺的疼痛。
我们谈话时,不时有村干部和村民来找他办事,一个个来去匆匆,气喘吁吁。是的,现在正是最忙乱的时候,大量的救济物品林林总总,都要登记造册,一户户地均分下去。那么多的重灾户,都要帮他们料理家事。还要防疫、捕狗、搭帐篷……更别说迫在眉睫的农活了。
我愈发感觉出了自己的唐突,便有了连夜赶回成都的打算。
他一把按住我:“莫客气,莫客气,住处已经安排了。”
天渐渐暗下来了,在滚滚黄尘中奔波了一天的太阳已经困倦了,西侧的蔡家山、鹿堂山、跑马岭像一个个巨大的枕头,静静地横卧在那里。耕牛们也饿极了,纷纷叫嚷着“回家、回家”“吃饭、吃饭”,急切切地向着小村跑去。还有水田里那些刚刚定居的秧苗们,在晚风中欢快地唱歌、跳舞,像幼儿园里顽皮无忧的娃娃仔。它们哪里晓得小村的痛楚呢。但生活肯定是要前行的,就像树一样,总往高处长;就像水一样,毕竟东流去。不错的,你看,四周的帐篷里,渐次亮起了蜡烛,烛光幢幢中,妇人们在准备着各自的晚餐。男人们呢?坐在帐篷外,抽着烟,似乎又恢复了原来的本性,开始吹嘘各自的传奇和历险。暮色中,不时有笑声弥散开来。一簇簇炉火燃起来了,一缕缕炊烟飘起来了,小村的黄昏在慢慢地浑厚和丰富起来。
(选自《光明日报》2008年6月28日,有删改)
■
作者抓住棚花村村民的生活生产的场景进行重点描述,从而突出了“汶川大地震”后灾民的精神面貌,并塑造了“村主任”这一光辉形象。
文中多有精彩的句子,其句意赡富隽永。如“水田里那些刚刚定居的秧苗们,在晚风中欢快地唱歌、跳舞”含蓄地表现了灾后人民的生活状态,深刻地揭示了灾难并不能摧残人们的意志这一主题。
二、政通则人和(节选)
南通被列入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港口城市,然而老百姓对当地政府机关的作风却曾经抱怨多多,“脏乱差”的城市被前来视察的朱基总理斥之为“垃圾堆”。民谚云:“南通南通,路难通,话难懂,事难做,官难当。”
时过境迁。如今的南通,GDP增幅却已连续两年半保持江苏全省第一,环境保护在“全国污染控制较好城市”评选中名列第一,政府服务质量在全国50个最具综合竞争力城市中被评为第一,并跻身最具台商投资价值城市行列,还荣获跨国公司眼中最具投资潜力的中国城市第一名。市政府甚至于把办事效率的时限承诺,用14个版面密密麻麻地登在本市的大报上,接受780万人民监督。民间评价:“今日南通,政通、人和、心齐、气顺、风正、劲足。”
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南通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
东山再起
每个人都有梦想。1984年的南通,人人的梦想都长出了翅膀。
那时南通被列为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港口城市之一。“苏锡常通”并称江苏“四小虎”,南通以地处江北被列入苏南板块。南通各业发达,人人有事干,据说没有一个待业青年。
可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南通人的梦想搁浅在沙滩上。因经济落后,南通被划出苏南板块。一些主要经济指标甚至落后于苏中、苏北的若干城市。南通人既不服气,又充满怨气,可谓“怨声复怨声”。城市“脏乱差”也落到令人难以想象的地步。
1994年朱基任常务副总理时到南通考察,陪同考察的江苏省委书记陈焕友是南通人,朱基痛心地对陈焕友说:“你要把你的家乡从垃圾堆里解放出来。”
这句严厉的批评,在南通几乎家喻户晓,鞭策南通人要重新擦亮梦想,改变家乡。
可是到20世纪末,南通经济仍然落后。
进入21世纪后,南通奇迹般再度兴起。它的兴起之快,变化之大,甚至令人心里还来不及准备,还不敢对其使用“崛起”一词,但已经可以看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实绩――
大家知道,江苏已是全国经济发展的佼佼者,尤其是苏南。今日南通,GDP增幅已连续两年保持江苏全省第一,外资、民资跃居全省前列,环境保护在“全国污染控制较好城市”评选中名列第一,政府服务质量在全国50个最具综合竞争力城市中被评为第一,并在跨国公司眼中最具投资潜力的中国城市评选中名列第一,还被评为“最具台商投资价值城市”。应该说,能获得上述任何一项“第一”,都不容易。
我感到更不可估量的还是南通的前景――“天时、地利、人和”在此地的高度集聚。南通将在中国版图上凸显出来,为世人瞩目!此种势不可当的情状,其期已至、其力已积、其势已发,是看得见的了。
当地民声
在今日南通,你坐上出租车,只要问一句当地领导怎么样,就可能听到“罗一民”这个名字,听到对他的赞扬。可谓车夫贩夫,文人士子,老孺都说他好,这大约是不多见的。
由此,我关心的是:这一切是怎么出现的呢?在今天,有什么办法让老百姓历数当地领导者如何如何不错?
内心深处那一票
罗一民是1999年11月被江苏省委派到南通来的,初来时任副市长,一年后即任市长。就在他任市长这一天,他上台作了个表态讲话,称《就职讲话》。他称之“讲话”,而我视之为“演讲”,这不重要,关键是讲了什么。
他的就职讲话总共只有三段话,第二段话集中地表达了他想做什么,其中明确表述:“我将在人大、政协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监督、帮助下,以‘创新、规范、高效、廉洁’为新目标,塑造政府的新形象,开创政府工作的新局面。”并明确地说,“我将树立以民为本、一心为民的新作风。”具体将落实在“为南通人民办实事、做好事、谋大事”上。这些话,听来似乎也耳熟能详,但要真正做到,并不容易。
我珍视这个就职演说,因为罗一民清醒地认识到,人民代表虽然“已经完成了法律形式上的选举,但内心深处的选举还远未完成”。
我看到,他把投票选举分作“用手投”和“用心投”两说。当今一个领导者,得到人民代表用手投的那一票,是容易的,但要得到人民心里那一票,就很难。有的高官,即使已经风风光光地卸任了,但始终都没有得到过人民心中那一票。罗一民这个就职演说,表达的就是决心通过日后勤勉的工作,得到人民心中那一票!
那么,罗一民能不能得到人民心中的那一票?
怎样才能得到人民心中的那一票?
我以为,罗一民这个全文不到800字的就职讲话,有朝一日,罗一民离任,南通人是值得请书法家把它郑重地书写出来,放进南通博物馆的。
政不通则万事休
今日南通,一个普通市民想进市委、市政府大楼去反映问题或办事,是会得到热情接待的。
这个市民进了市委或市政府大楼后,可能无法一步到位地找到自己想找的部门,但是没有关系,无论你找到哪个办公室,无论问到的第一个人是谁,这被问的“第一人”,就有责任把你领到你要找的办公室,把你介绍给有关人员。
(选自《北京文学》2007年第8期,有删改)
■
作者将昨日南通之“南通南通,路难通,话难懂,事难做,官难当”与今日南通之“今日南通,政通、人和、心齐、气顺、风正、劲足”作对比,突出南通变化之大,同时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接着以“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南通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句统领全文。
本文采用了“一线穿珠”的结构形式,通过如今南通取得的令人瞩目的实绩侧面烘托罗一民的“显赫政绩”,通过《就职讲话》来正面表现罗一民的思想品质,从而塑造了一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干家、人民公仆形象。
■
报告文学是用文学的手法报道现实生活中真人真事的一种文学样式。通过阅读报告文学,我们能够及时地看到现实生活发生的变化,感受到时代前进的步伐。但怎样才能读懂、读透报告文学呢?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看标题信息,揣摩作品的类型
报告文学比较重视标题,力争产生吸引力和震撼力。它的标题讲究求新,运用修辞手法,具有概括力。“看标题信息”,类似作文审题;而“揣摩报告文学类型”,则是通过对标题的揣摩,辨出该文的叙述对象是典型人物,还是重大事件,抑或是社会问题等。
二、弄清类型,有的放矢
阅读报告文学作品时,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报告文学的特点理解文本内容。
1.人物类报告文学人物类报告文学的开头常展现生动逼真的生活场面,给人以现场实感。这一开头或交代事件的高潮或结局;或制造悬念,引出矛盾;或交作动机、开门见山地点题等。其中间部分或借用一般情节小说的结构形式,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或采用纵向结构,即以时间推移和过程进展为线索的结构;或借用“一线穿珠”的结构形式,依靠主题思想来组合互不相关的材料;或以作者对主人公的认识发展及情感起伏的过程来安排结构。其结尾常是鼓舞展望式或者哲理思索式,将议论与人物形象和场面相结合,形成一种余味无穷的意境。
2.重大事件类报告文学所谓重大事件,往往是需要歌颂的事件,当然也有不少对历史进行反思、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阴暗面进行暴露的事件,更可能是歌颂和暴露兼而有之的事件。这类报告文学的标题一般要概括或透露文章中的重大事件。其开头一般是议论入手,开门见山,直接点题。文章中间与人物类报告文学的中间结构安排方式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它还常借用“蒙太奇”手法,以时间为经,以空间为纬,灵活跳跃。因此它也称为“全景式”报告文学。
重大事件类报告文学,强调交代事件的全过程及其重点,涉及的社会生活面比较广泛。它通过事件本身及作者对事件的态度来体现主题思想,事件贯串全文,而人物刻画则服从于事件展示。人物往往很多,但只作简略的粗线条的描写,只写出不同人物共同的精神特点。结尾常常是主题的总结和升华或者一种感慨和展望。
3.社会问题类报告文学标题突出地表明这类报告文学的特点:颇具气魄,一览无余。开头以议论为主,常以一个细节引起。中间从某一社会问题出发,广泛采访,综合研究,以宏观的表现和理论的升华见长。作者往往在全国范围内大量收集同属于一个社会问题的社会现象,在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的主导下进行选择、提炼。
三、抓住点面线,整体感知
我们将报告文学解剖的话,其可以分为点、面、线三个有机部分。所谓“点”,就是报告文学中表现主题、刻画人物最关键的材料。作者在写这些“点”的材料时,都把它放到最显著的位置,浓墨重彩,加以突出描绘。所谓“面”,就是作品中的背景材料。一篇报告文学光有“点”还不行,红花还需绿叶衬,“面”对于“点”来说,能起到补充、陪衬、铺垫、烘托以及过渡的作用。所谓“线”,就是把上面讲到的点和面贯串连接起来的线索。线索有虚线和实线。用主题思想直接贯串的是虚线;用人物活动、事件过程或事件贯串的是实线。
四、分析议论,发掘意蕴
报告文学其战斗性、鼓动性不仅仅反映在作者从生活中选取的题材,直接为现实服务上,而且还体现在它具有强烈的政论色彩上。作者往往在形象地描绘客观事物的同时,还运用议论这一表达方式揭示本质,加深读者对作品的理解与感受。
■
一、寂静钱钟书
周人
12月19日,寂寥的寒夜,清华园日晷旁,烛光隐隐。小提琴哀婉的曲调飘散在清冷的夜空,人们伫立无语,鞠躬,献上白菊。
偶有路人好奇:“这是在祭奠谁?”
有人低声答语:“今天是钱钟书先生辞世10周年。”
10年前,钱钟书先生安详离世。遵钱先生遗嘱,“一切从简”,连在八宝山的告别仪式也只有短短的20分钟。“如此寂静。”钱先生的一位生前好友说。那日,清华的南北主干道上飘起了一千只纸鹤,学生们用这种方式,静静地送别他们的老学长。
他的人生,本不寂静。
无论是人们熟稔的《围城》,还是近乎天书的《管锥编》,都惊讶了世人,折服了学界。《管锥编》单是书证就数万条,引述涉及四千位作家上万种著作。世人惊叹“大师风华绝代,天才卓尔不群”。
然而他却又静静地坐在书斋里,照例埋头读他的书,做他的学问。图书馆内很多冷僻线装书的借书单上,只有他一人的名字。即使是身处困境,他也只是默默地埋头书本。“”时他被送去干校劳动改造,能看的只有寥寥几本书,但只要抱起书本来,就能兴致盎然。第一批“大赦”回京的名单中,没有钱钟书,也没有杨绛。他们夫妻二人平静地走回窝棚,杨先生说:“给咱们这样一个棚,咱们就住下,行吗?”钱先生歪着脑袋认真地想了一下,说:“没有书。”
“”后,对钱钟书先生的称颂日渐声高,然而钱家的书斋内一如既往地平静。他谢绝了一切记者和学者的拜访,有人将此误读为“清高孤傲,自以为是”。
他人的不解,钱先生并未在意过。杨绛先生说:“他从不侧身大师之列……他只想安安心心做学问。”
“钱先生做学问是‘心在焉’,”清华大学一位老师说,“而我们今天这个社会上,今天这个校园里,有多少人则是‘心不在焉’。”
清华大学一位博士生说,他多次读《围城》,读第三遍时忽然明白:“围城不是别人给的,正是人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为自己编织的。钱先生没有为自己修筑围城,所以,他一辈子都活得坦然,真挚。”
10年后的清华,10年后的12月19日,依旧是纸鹤飘飞,烛光摇曳,依旧只有师生们的心照不语。不时有人向钱先生的照片投来好奇的眼光:“这是谁?”
他一生淡泊,未曾想过要轰轰烈烈。但也正是这种“寂静”中,他书写了后人无法想象也难以企及的波澜壮阔。我们往往只惊叹他“这个脑袋是怎么长的”,却总是忘了去关注他两耳不闻喧嚣事的用心苦读,以及恪守完整人格的刚毅坚卓。
寂静,这是钱先生的心底所愿。不要奇怪为什么他的离世和10周年纪念都如此寂寥,这正是他的一生的格调。
一位热爱他的读者说:“这个世上唯一的钱钟书走了。”是的,这个时代再也没有了钱钟书,但,是不是也因为这个时代不再寂静?
(选自《中国青年报》2008年12月24日,有删改)
■
1.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章写路人对清华师生祭奠钱钟书先生的好奇,突出了他人对钱钟书的不了解。他人之所以不了解,是因为钱钟书清高孤傲,拒绝了一切媒体的采访。
B.不能被“赦”回京,继续留在干校,钱钟书夫妇依然平静。对于希望能够埋头读书、潜心治学的钱钟书来说,干校生活的缺憾只是“没有书”。
C.钱钟书先生作为世人公认的大师,他的人生本可轰轰烈烈而不“寂静”,但他从不想侧身大师之列,没有修筑名利的“围城”将自己“围”住。
D.题目“寂静钱钟书”,意味着文章要围绕各种人的“静”来写。如写清华师生10年后纪念钱钟书先生,虽没有出现“静”字,但也暗示了“静”。
E.文章报道了清华师生的祭奠活动,写了钱钟书先生给人们带来的好奇、惊叹和崇敬,展现了他的大师风范和完整人格,给人以启迪。
2.文章倒数第二自然段黑体词“格调”的内涵丰富,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的结尾说:“这个时代再也没有了钱钟书,但,是不是也因为这个时代不再寂静?”请结合原文,探究时代的“寂静”与产生钱钟书这样的大师之间的关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中国式总理
陈启文
老爷子。很多人都私下里、在心里这样叫他。
或许,当他已经走到了你的面前,你都不敢相信,是他?真的,是他吗?
――那是2001年7月,苏北。宿迁。洪泽湖畔,一个又闷又热的夏天,人们的心都要热得跳出来了。然而,这正是庄稼生长得最热烈的季节,一望无边的农田里,农民们正在骄阳下挥汗如雨地忙活着,没有人注意到,一个干部装束的人正踩着田埂走近他们。直到那人走得很近了,听见他的脚步声了,有人才抬头瞟了一眼,很快又埋头干自己的活儿了。那个人却主动跟他们打起了招呼:“老乡啊,你们辛苦了!”但那些农民显然对现在的一些干部没有多少兴趣。有个记者给这些农田和农民们拍照时,一个妇女扯着嗓门喊,“拍,拍什么拍啊,拍这家伙有啥子用啊?能当饭吃啊?”听到这话,那干部模样的人已经走到了那个妇女跟前了。他笑着说:“大姐,你有什么烦心事情跟我说说……”那个妇女愣了一下,她看清楚了,这个戴着一副眼镜、看上去有几分儒雅的人,微笑着,让人感觉到几分亲切,她还看见了他鞋子上、裤脚上沾满了青黑色的泥巴;但她显然还没有认出这个走到自己眼前的人是谁。她愣了一下,只是觉得这个干部模样的人和别的那些当官的不大一样,没有官样。犹豫着,她的胆子变大了,慢慢地,她便竹筒倒豆子般,把现在农民的负担有多重、这样的上缴那样的摊派有多少、那些乡干部有多凶……一股脑儿地全都倒了出来。她一边数落,一边用袖子去揩拭脸上的汗水。这鬼天气,连说话时,脸上也洒着汗滴。
虽然这位农村普通的妇女不知道来人是谁,但那个倾听的人内心清醒地知道,他是国家的总理啊。他一直在不停地点头,沉重地点头。等到这妇女发泄了一通之后,他才将沉重的头昂起,若有所思。他打内心里高兴,一个农民,不再只有对命运的顺从,而是敢于把自己对社会的某些不满说出来,这是一种觉悟。他之所以要特意绕开当地的政府官员,时常越出预定的路线,深入到农民的田间地头,走到农民的身边,就是为了听到一些不同的声音,听听农民的真话,掏心窝子的话,这样,才能让一个国家的决策更加清醒。他知道,这凶巴巴的乡下女人说出的都是火辣辣的大实话。这让他的心情和脚步一样越来越沉重。
他走了,他走过的地方,土路上扬起着干燥已久的灰土。在他身后,留下的是一行蜿蜒的深一脚浅一脚的脚印。这样的脚印,让你感到有什么压在他心中,沉沉的。
这人……是谁呢?这乡下女人心里一下子空落落的。后来,她看了电视,她的心怦怦地跳起来。老天,那是,中央领导!她顿时惊出了一身冷汗,害怕了一个晚上。她做梦也没有想到,她一个乡下女人,竟然冲着一位中央领导发了那么大的火。
她其实没必要担心,很多事,就是在一位人民总理走得离人民越来越近的脚步中逐渐得到了升华,才能让这些农民久远的渴望变成了现实。
在江淮大地上,还流传着这样一个版本的民间记忆。有一次,在安徽检查禽流感疫区,他把每一个角落都很仔细地看过了,谁都知道,禽流感是可能传染给人的,等总理看得差不多了,陪同他的当地干部便催他赶紧离开,但总理却转过身,眯着眼,朝着另一个方向默默注视了良久。那是一个很普通的村庄,总理还想到村子里去转一转,去看看那些农民兄弟。结果,这一转,又转出了许多事来。这一次,农民们一下就认出了他。啊,总理来了,温总理来了!一阵风,整个村子都知道了,那些浑身散发出汗腥味儿的农民,热乎乎地一下把总理团团围住了。这些农民宽阔粗糙的肩膀上,有的还背着柴草,有的还掮着锄头,还有些农家女人刚从灶屋里出来,腰缠着一块油乎乎的围裙。在牛羊马粪和柴草的烟熏味中,他们簇拥着总理。人民、总理,一下处在了零距离中。这种零距离的生命体验,中间甚至连一个逗号都放不进去,这才叫人民总理啊!总理让他们有什么说什么,这些农民七嘴八舌一下说开了,有说修路的,有说占地的,还有反映拆迁的……这些七七八八十分琐碎但却具体的事情,实在不应该由他一个总理直接来过问的,但他高兴的是,这些农民都敢于向他说真话。一个农民抢着说:“总理,我能提个问题不能?”他说:“行!”这个农民向他反映了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附近的厂子把水都污染了,现在村里连井水都不能喝了!听到这个情况,那些陪同总理进村的当地干部赶紧抢着回答:“这个问题,交给我们,我们来解决!”总理听了,没动声色,但心里清楚:“我不来,你们怎么没去解决?”
我爱听这些老百姓的故事,我知道这些故事正在演绎成世代流传的乡村传说。这是最能深入中国民间人心的一种记忆方式。
一个又一个的记忆,以连绵的方式,把一个总理的形象勾勒了出来,而在这个说不上有多么伟岸的身影的背后,以苍天与大地为背景,或许是惊涛骇浪的浑浊洪水,或许是SARS魔影在无影灯下徘徊的医院,或许是汶川大地震的废墟,或许是在我曾追踪过的一场南方异常罕见的暴风雪中……
(选自《中国报告文学》,有删改)
■
1.“老爷子”这一称呼,体现了温总理怎样的人格魅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他身后,留下的是一行蜿蜒的深一脚浅一脚的脚印。这样的脚印,让你感到有什么压在他心中,沉沉的。”结合上下文,请说说是“什么压在他心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本文写了哪几件事。这些事论述了怎样的主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原文,根据自己的见解,请谈谈当一个好官应该具备哪些条件。(列举四点即可)
上一篇:降价通知函(6篇)
下一篇:先进班组事迹材料(9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