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道路现状及建议范例(3篇)

时间:2024-05-03

乡村道路现状及建议范文

【关键词】单县公路;现状;对策

单县位于鲁苏豫皖四省八县交界处,有“中原锁钥、四省通衢”之称。目前县域尚无铁路、高速,公路成为了交通运输的中流砥柱。

1.我县农村公路的现状

农村公路是指国省道以外的县域内所有公路的总和,包括县道、乡道和村道三部分。目前,我县农村公路总里程2374.3公里。县道246.1公里,其中路况完好的106.8公里、轻度损坏的35.3公里、中度损坏的31.5公里、严重损坏的72.5公里。乡道463.7公里,其中路况完好的27.6公里、轻度损坏的48.6公里、中度损坏的92.9公里、严重损坏的294.6公里。村道1664.5公里,其中路况完好的715.3公里、轻度损坏的461.3公里、中度损坏的211.5公里、严重损坏的276.4公里。途经桥梁273座,其中窄危桥梁共51座,县道窄危桥梁7座,乡、村道窄危桥梁44座。

10公里的黄岗-浮岗、8.5公里的终兴-张集两条县道改建工程正在紧张施工。年内还计划改建完成蔡堂-孔集、单虞路-花园、单曹路-小李海4条乡道,共计10.3公里。

目前我县的道路状况城区与乡镇、镇驻地与边远乡村存在着较大差异,我县的乡级路道大多是2003年以前修建的,现已超过了服役期,村村通公路工程从开始至2003年结束共修建村级公路711公里,现已全部超过了设计使用年限,由于村村通公路的修建标准较低,目前大多已经损坏。

2.存在的问题

(1)群众对农村公路建设期望值高与实际建设能力不足之间存在矛盾。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我县农村公路建设能力有限,远远满足不了群众的需求。

(2)农村公路建设资金需求之大与地方配套资金不足之间存在矛盾。我县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多,需求的资金数量大,仅靠上级补助资金来推动我县农村公路建设是远远不够的。目前,我县严重损毁的县道54公里(正在修建的黄岗-浮岗、终兴-张集路不包括在内),改建工程总造价为4158万元,可向上级争取补助资金1080万元,需县财政配套3078万元;严重损毁的乡道294.6公里,改建工程总造价为15636.5万元,可向上级争取补助资金4264.5万元,需配套资金11372万元;严重损毁的村道276.4公里,工程总造价为7739.2万元,即使向上级争取补助资金4146万元,尚需配套3593.2万元。全县51座窄危桥改建工程总造价为2463.3万元,可向上级争取补助资金1606.5万元,共需配套856.8万元。截至目前我县改建严重损毁的道路及危桥共需配套资金18900万元。由于我县财力有限,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尚未形成,造成建设和维修资金的严重短缺。

(3)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任务之重与管养责任落实不到位之间存在矛盾。加强农村公路养护是目前缓解我县公路建设任务的一个好方法、好措施。此次调研人员实地察看了姬浮路(县道)的养护情况,姬浮路修建于2006年,建成后交通运输局下设的养护站对该路进行了养护管理,及时进行路面雨后排水、路肩水毁修复、路面杂物清理等管理,浮岗水库建设时,由于过重车路面出现网裂,县交通运输局于2010年对部分路段进行洒抹油处理,该路建成6年来,由于得到很好的养护管理,路况保持良好。此次调研中实地察看的几条路损毁程度不一,同一条路不同路段损毁程度也不一样,有的路基已毁需重新改造,有的仅是路面油层或小面积路面被毁,通过洒抹油或小修挖补就可缓解。但是目前农村公路重建轻管问题比较突出,自税费改革以后,县交通运输局依托原有的交管所成立了中心、郭村、黄岗、蔡堂、徐寨、朱集、高韦庄、张集、终兴9个公路养护站,负责县道养护管理。但是我县乡、村两级道路由于管理主体不明确、资金缺少,长期处于失养状态,这也是我县农村公路损毁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县政府虽然下发了单政发[2011]14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意见》,但是没有真正做到人员、资金、设施的落实,职能作用没有得到发挥,更没有形成长效养护机制。

(4)公路建设监管不严格,超载治理不得力加重了我县农村公路的建设任务。目前农村公路建设中存在着设计标准不高,质量监管不严,施工单位不规范,低价中标等问题,致使公路未到服役期就损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公路运输车辆向大型化、拖挂化、集装箱化方向发展。受利益驱动,公路上行驶的超限超载运输车辆逐年增多。车辆超限超载运输对道路桥梁的损害是呈几何倍数增长的。一辆超载2倍的车辆在公路上行驶一次,对公路的损害相当于正常车辆行驶16辆次;一辆重达36吨的超载车辆对公路的毁坏程度,相当于一辆1.8吨的小汽车正常行驶9600辆次。更何况路上行驶的一些严重超限超载车辆竟重达140至150吨。据专家调研分析,严重超限超载现象造成公路沥青路面寿命缩短40%,水泥路面寿命缩短50%。我县蔡堂、朱集至丰县公路,全长8公里,是2004年铺修,由于当时设计施工标准较低,且丰县有码头,大型货车严重超载,致使该路未到服役期就严重损坏。公路建设质量问题、超载问题大大缩短了我县道路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益。

3.几点建议

(1)认真调研,做好我县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规划。县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抽调专门人员对我县农村公路的里程、状况、所需建设和养护资金进行认真调研分析,摸排细化到每一条路、每一座桥,并根据掌握的情况,采取先急后缓的原则,制定出我县公路建设的详细计划。在2011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证和落实农村公路养护长效机制。争取3年时间把严重损毁的县道改建一遍,5年时间把严重损毁的乡、村道改建一遍,同时加强轻度、中度损毁道路的养护,争取3—5年时间实现我县农村公路路况的良性循环。

(2)多方筹措资金,加大对农村公路的投入力度。仅靠我县的财力加大对农村公路的投入存在很大困难,县政府及相关部门要从国家、省、市的政策中积极寻找支持农村道路交通的政策机遇,多与上级部门沟通,争取资金和项目。县、乡两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建设工作,把农村公路建设、养护资金纳入年度预算。对村道的建设、养护资金的来源,建议稳步启动“一事一议”,解决资金瓶颈。县政府、各乡镇及相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县、乡、村三级公路建设、养护的融资问题,创新思路,走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筹措的路子,采取“上级争取一点,地方投入一点,群众筹措一点”的办法,逐步化解资金困难的局面。

(3)加强工程质量监管,严格治理超限超载。把注重质量放在与加快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严把规划设计关、施工材料关、工程技术和造价关,严格基本建设程序,采取合理的造价和工期。坚持社会公开招投标制、设计使用年限终身制、工程质量责任追究制,确保建设质量,促进农村公路建设的健康发展。按照“政府负责、部门协调、源头治理、追踪处理”的原则,建立交通、公路、交警、纠风等部门联动机制,对全县农村公路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的治超管理。[科]

【参考文献】

乡村道路现状及建议范文

近年来,随着村级水泥公路的实施,我乡村道公路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全乡村道公路总里程已近30公里,通村率和硬化率分别达到100%和80%。农村交通条件的改善,极大地方便了农民群众的出行,也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村道公路管理养护体系不完善、养护责任主体不明确、养护资金未落实、管理措施不到位,村道公路养护与路政管理滞后所带来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道公路的使用寿命和通行条件。为巩固村道公路建设成果,促进全乡村道公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确立“建、管、养”并举的理念,在重视公路建设的同时,切实加强村道公路管理养护工作,不断深化村道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逐步实现村道公路管理养护的正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为此,各村要充分认识村道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化领导,明确职责,密切配合,相互协作,共同做好村道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确保村道公路路况良好、路产完整、路权得到有效保护。乡党委、政府分半年和年终对各村的公路养护进行考核。

村道公路实行“村为主体、专人养护、以奖代补”的养护体制,村委落实管养责任,建立村道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协调、监管、考核机制,不断提高村道公路管养水平。

(一)村两委为村道公路管理养护的责任主体,负责履行本村村道公路管理养护职责,建立村道公路养护管理机构,村召开会议,落实一名村道公路管理员(签订管护合同),把村道管护资金列入在一事一议或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资金中解决。

(二)各村培养村民爱路、护路、养路的主人翁意识,调动全民护路、养路的积极性;对3米以上危险路段和临水、临河的村道设置警示标制,做到警示标语规范、齐全;组织实施村道公路巡查,宣传公路管理法律法规,管理村道公路附属设施,参照乡道管理规定管理村道公路两侧建筑控制区,及时发现、制止和报告各类违法行为。

村道公路养护主要内容包括:路面保洁、路肩除草、边沟清淤、塌方清理、桥涵日常巡查、公路安全日常巡查等经常性工作。道路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排水畅通和沿线设施完好。在村道公路两侧修建永久性工程设施,其建筑物边缘与公路边沟外缘的间距一般不少于5米。因自然灾害致使村道公路中断或严重损坏时,村两委要及时组织抢修,尽快恢复通行。

乡村道路现状及建议范文篇3

一、基本情况

全乡辖6个村、37个村民小组,1833户,8022人,幅员面积86平方公里。乡党委下辖8个支部,党员196人。35岁以下的党员占党员的12%,55岁以上的占48%;初中文化以下的占总数的70%,高中、中专文化程度的占20%,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0%;80年代以前入党的老党员多,新党员少。全乡基层党组织总体形势较好,表现在:一是党支部和党员干部队伍起着领导核心和先锋模范作用,想事、干事是主流。大多数村支部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支部书记起到领头雁”作用,能围绕党的工作中心,一如继往地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二是规范制度建设,把好了入口”关,使党的基层队伍永葆青春与活力。乡村两级都建立了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发展党员严格按照四制”,即发展党员票决制、公示制、审查制、责任追究制,从制度上完善了入党程序。同时,乡党委坚持以健全和完善基层党组织制度为根本,注重加强制度建设,先后在各支部中建立健全了党建工作目标管理制度、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党组织生活制度、村务和政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基层党建工作制度,完善了党的民主集中制,促进了党的生活正常化,规范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行为,使基层党组织建设整体水平有较大提高。三是创新党员管理机制,党员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对党员实行目标管理,实行分类定级管理办法,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严格开展党的组织生活,坚持民主评议党员。四是农村党员教育手段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和发展需要。全乡6个村建立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接收点,以远程教育为主的农村党员现代教育覆盖面不断扩大。

二、三分类三升级”活动工作开展情况

(一)、现状调查全面

1、领导重视,周密部署。全市基层组织三分类三升级”活动工作会议召开后,乡党委立即召开党委会,对我乡开展基层组织三分类三升级”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各支部迅速行动,采取调查问卷、召开党员干部大会评议、入户调查、征求两代表一委员”意见等形式,以党支部为单位,对党支部逐级进行了深入摸底并形成了详实的摸底调研报告和数据材料。

2、拓宽渠道,扩大参与调查面。扎实推进调查摸底工作,扩大党员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度,积极调动广大党员群众的参与激情,积极拓宽意见渠道和数据来源,确保摸底数据的真实性、全面性和有效性。一是建立调查摸底长效机制。采取支部自查、领导点评、党委集中评议的方式,对党支部工作开展、班子队伍建设、组织作用发挥等情况逐一展开剖析。二是发扬党内民主,拓宽调查摸底面。由党政主要负责人和班子成员深入各支部、各村和单位及党员群众家里,通过采取入户走访、问卷调查、个别访谈、案例分析、群众测评等方式对乡党委和8个支部的运行现状进行了调查。全乡召开座谈会16次,其中参加座谈的党员127人,群众66人;入户走访64人;个别访谈93人次;案例剖析8个支部;发放问卷调查340份;外出务工党员电话调查19人。

3、梳理仔细,建立摸底台账。对干部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了归类整理,对意见反映率高、党员群众关注度高、长期影响工作开展和作用发挥的问题进行分类整理。

(二)问题剖析深刻

虽然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通过调查、走访和问卷调查等形式反映出全乡基层党组织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党员干部队伍结构失调。一是年龄性别结构失调,老党员多,年轻党员少,男党员多,女党员少。

2、思想观念滞后。有的党员干部认为现在搞市场经济,是个人显能耐、露本事的时期,村支书的作用主要是守好摊子、维持好班子”,保证工作不出岔子、村里不出乱子就行了,满足于维持现有状态,不求发展,更不愿追求和接受新知识、新方法、新经验,创业动机不足,不愿承担风险,思想保守,无所作为。工作方法不够适应,工作被动适应。一些党员干部思想保守,因循守旧,不善于接受新事物,不善于学习、吸收和借鉴先进的经验和做法,抓农村党建工作不善于用市场经济的手段处理问题,习惯于传统思维,靠老经验老办法办事情,结果是好心办不成好事”,群众怨声载道,负面影响很大。

3、农村党建经费保障不够。近年来,我乡农村经济有了一定发展,群众生活得到初步改善。但由于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相对薄弱,集体经济多数均是空白,以至在党建方面投入极少或根本无投入,个别村召开组织生活会,还是村干部拿出自己的误工工资来解决工作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党建工作的开展。

4、抓党建重视不够。一些单位和村没有把党的建设摆上应有的位置,研究不够,指导不力,有的把经济建设与党建工作割裂开来,重经济轻党建、重组织建设轻思想建设的现象不仅没有消除,反而更加突出,表现在抓农村党建工作思路不清,活动载体不明,组织措施不力,工作中表现为盲目性、应酬性。一些党员干部错误地认为,只要把经济搞上去了,党建工作也就抓好了,用经济建设代替党建工作。往往是谈起经济工作头头是道,说起党建工作理屈词穷,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5、政策宣传不够深入。组织农村党员干部系统地学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力度不大,包村驻村干部深入农村、深入农户广泛宣传少,加之农村干部很少组织群众学习,致使群众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严重地影响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落实。

6.农村干部待遇较差。一是误工补贴较低,如支部书记全年待遇仅6700元,但现在体制,有近三分之一时间忙于村上事务;二是尚未建立正常的增长机制;三是养老保险未落实一定的优惠政策。

(三)级次评定合理

为促进不同类型党组织实现升级目标,我们严格标准和程序,评定结果让基层党组织上得有理,下得服气”。全乡参照2:6:2的比例,即:全乡8个支部,先进党支部2名,一般党支部5名,后进党支部1名,总分100分,按得分从高往低排序。1、召开群众代表大会初评。党支部召开群众代表会议,对党支部先进、一般、后进级次进行测评(总分100分),折合计分20分;2、召开党员大会评议。党支部组织召开党员大会或代表会议,广泛听取党员意见,对本党支部先进、一般、后进级次进行评议认定,计分10分(其中先进10分、一般9分、后进8分);3、党支部自评。党支部领导班子结合群众代表大会初评、党员大会评议结果以及最近三年的工作业绩和上级党组织年终考核情况,自评分类级次,计分10分(其中先进10分、一般9分、后进8分);4、召开党员群众会议审议。党支部召开党员群众代表会议,采取无记名投票等测评形式,对领导班子提出的自评级次进行审议。计分20分(先进、一般、后进按票数折合,其中先进20分、一般18分、后进16分,但总分不能超过20分);5、各支部互评。乡开展三分类三升级”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各村主要干部开展互评,计分10分(先进、一般、后进按票数折合,其中先进10分、一般9分、后进8分,但总分不能超过10分);6、乡党委审评。乡党委组织班子成员对各支部打分,计分30分。根据此标准,确定机关支部和庄子坪村支部为先进支部,双叉河村、白果坝村、扁桶峡村、文家坪村和学校支部为一般党组织,龙奔垭村支部为后进党支部。

(四)晋位措施具体

各党支部根据分类定级情况,按照先进党组织上水平、一般党组织上台阶、后进党组织换新貌”目标,分类制定晋位升级整改措施。

1、以理论学习培训为手段,提高干部的整体素质。一是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组织全乡党员干部进一步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使他们切实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人才观、群众观,确立正确的政绩观,始终保持朝气蓬勃、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真正做到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二是切实抓好对机关干部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干部的理论水平、政策水平、法制观念,使他们由经验型”向知识型”、智能型”、复合型”转变。

2、以党建责任状为载体,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责任制。一是强化党委管党意识。建立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做到党委书记亲自抓、总负责,党委成员分工合作共同抓,改变乡乡分管党务的副书记单独抓、唱独角戏的状况,乡村两级要签订党建工作责任状,坚持一级抓一级、一级向一级负责,真正把党建工作抓在手上,落到实处。要建立健全党委成员基层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把领导抓点和部门包点有机地结合起来,党委成员都要联系一个农村支部,指导党建工作;要建立健全党建工作例会制度,党委要定期研究基层党建工作,切实把党建工作摆上党委的议事日程。

3、实行党员倍增工程,加大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力度。一是建立入党积极分子公推制度。大力加强推优入党工作,注重把各行各业中爱党爱国、为民谋利、遵纪守法、公道正派、甘于奉献的优秀人才吸收到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中来。定期召开职工大会、村民大会、村民议事会直接推荐产生发展对象。二是加大培养教育力度。乡党委成立业余党校,由党委副书记兼任业余党校校长,明确2名以上专(兼)职教师。切实发挥村级活动场所作用,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将培训课堂向院坝、田间延伸。三是加强入党积极分子管理。各党支部在年初上报入党积极分子花名册,建立入党积极分子数据库,年底认真总结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情况,及时建立培养教育档案。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档案要随着本人工作地转移而及时转接。截止6月10日,全乡培训入党积极分子75名,发展党员14名。

4、以提高管理水平为目的,建立健全管理机制。一是强化制度约束机制。按照农村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的要求,从实际出发,健全各种规章制度。特别是把民主集中制及监督制度作为重点,狠抓落实,促进领导班子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提高支部班子和干部的工作效率和廉洁自律能力。二是强化自我约束机制。要求党员干部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世界观改造,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行,坚持慎独”、慎微”,不做损害党和人民群众的事,做遵纪守法的表率。三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强化战斗力。全面深化学习文建明工作法,推行三四五”工作机制,提升乡党委科学执政水平。即:突出三抓”,提升科学管理水平(一抓力量整合,二抓责任落实,三抓绩效考核);坚持四化”,提升群众服务水平(一是驻村工作常态化,二是机关运行制度化,三是财务管理规范化,四是群众诉求畅通化);深化五教育”,提升党员干部水平(一是理想信念教育,二是政策法规教育,三是廉洁自律教育,四是素质能力教育,五是全民创业教育)。强化领导班子自身建设,提高党委整体领导水平。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推行党务政务公开,建立科学决策、议事恳谈、走访联系和重大事项票决制度,实行集体领导、个人分工负责制,进一步提高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能力。强化机关干部队伍建设,切实转变机关干部作风。着力整治乡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各种不良作风,切实增强服务意识、敬业意识和自律意识。强化村级干部队伍建设。加强村级班子的培训学习,增强处理问题的能力,规范村级民主决策程序,促进村级民主决策的经常化,进一步深化党务、政务和村务公开,做到公开内容全面、真实。

四、取得的初步成效

一是组织到位。全乡成立乡党委书记任组长的三分类三升级”领导小组,明确各党组织负责人为该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通过签订工作责任书、召开工作安排会、个别访谈等多种形式确保全乡各党组织对活动重要性的认识,促进活动实实在在的开展。二是指导到位。全乡8个党组织,乡党委委员对口指导,每个指导组确定1名工作人员同各党组织衔接,对召开座谈会、入户走访、个别访谈、问卷调查、群众评议等环节进行具体指导,确保工作开展的真实,上交资料的规范性、完整性。三是宣传到位。全乡通过乡村干部会、动员大会、远程教育、公开栏、宣传标语等形式对活动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方法步骤、组织领导进行宣传,确保党员、干部、群众对该项活动的认识、积极参与。四是保障到位。活动开展所涉及的标语、横幅、调查表、评议表等由乡上统一安排,确保了活动扎实进行,同时也不增加各党组织的经费开支。五是整合资源,增添措施,党组织见成效。党委重视党组织的升级工作,针对农村基础设施滞后,严重制约经济发展,从资金上给予项目扶持;借助大竹河连片扶贫开发,采取一事一议”方式,有效使用各种资金、项目促进党组织见成效。全乡发展旧院黑鸡圈舍6000平方米,饲养旧院黑鸡近3万只,其中大户5户,目前长势良好。大竹河板角山羊繁殖基地建设征地30亩,平整场地1万平方米,即将进行圈舍建设,计划8月底前投入使用。完成乡道公路拓宽及维修3公里;庄子坪村和文家坪村村道公路改建工程按照群众主体、群众监督等方式已于5月底前启动建设,现已完成基础平整,计划12月底前完工;庄子坪村、文家坪村社道路建设完成3公里。六是深入开展机关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全乡机关干部共走访慰问群众68人次;帮扶23户贫困户10500元;协助群众办理相关手续9件;排除安全隐患2个;协助办理企业用地问题1件;解决农业生产疑难问题8件;协调解决村民饮水问题1件;化解三起矛盾纠纷;及时协调启动文家坪村村道路改建工程。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们决心认真贯彻落实上级要求,进一步创新思路,强化落实,突出三抓”(抓力量整合、抓责任落实、抓绩效考核);坚持四化”,提高群众服务水平。即:驻村工作常态化、机关运行制度化、财务管理规范化、群众诉求畅通化;深化五项教育,提高党员干部水平。即:深化理想信念宗旨教育、政策法规教育、素质能力提升教育、廉洁自律教育、全民创业教育;改善六大”民生,提升和谐辛福指数。推进产业发展(矿产资源、休闲度假、农特产品),加快道路建设,提升民居环境,有效解决农村人饮困难,完善提高合作医疗服务水平,创造良好育人环境。实现组织有新加强,发展有新成效,民生有改善,治理有气象,为实现全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