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理方案范例(3篇)

时间:2024-07-30

土地整理方案范文篇1

一、变更土地登记档案形成的原因

地籍管理工作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工作,而档案管理工作又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最基础的工作。目前,随着国家对土地资源管理进行宏观调控的不断深化,新增建设用地面积严格控制并不断减少,而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用地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在建设用地与保护耕地的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必然要采取以下多种方式,才能保证各类建设用地的需要,即: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大量的城市拆迁;国有农用地的用途转变;城中村改造;农村空壳村的改造;破产企业改制土地使用权的收回;闲置土地使用权的收回;企业的合并、兼并、分立而引起的土地使用者名称的变更;单位和个人的地址、名称变更等,因此形成变更土地登记档案。

由于办理变更土地登记的工作量非常大,变更土地登记的类型多种多样,范围极其广泛,形成的档案非常多,所以必须一套完整的管理方式。否则将对档案的开发利用极为不利,并严重地影响着国土资源事业的发展。

二、变更土地登记档案的归档范围

土地登记是国家依法对国有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使用权的土地他项权利的登记。土地登记又分为初始土地登记和变更土地登记两种方式。当初始土地登记工作完成以后,所发生的土地登记工作都属于变更土地登记工作。

初始土地登记又称总登记,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对辖区全部土地或者特定区域的土地进行的普遍登记;变更土地登记,是指初始土地登记以外的土地登记,包括土地使用权、所有权和土地他项权利设定登记,土地使用权、所有权和土地他项权利变更登记,名称、地址和土地用途变更登记,注销土地登记等。

土地登记部门将在变更土地登记过程中形成的档案移交给档案管理部门,档案部门在按《档案法》和有关档案整理规范的规定接收、鉴定、整理、编目以后,再进行分类管理,以便高效快捷地向社会各界提供利用,这是档案管理的核心工作。

变更土地登记档案的形成十分丰富,涉及的类型非常多。变更土地登记有划拨转出让、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购买商品房、土地用途发生改变等。结合《土地登记规则》的规定,应当属于变更土地登记档案整理的归档范围有:

1.划拨土地使用权依法办理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后,办理土地登记形成的资料;

⒉企业将通过出让或者国家入股等形式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再以入股方式转让后,办理土地登记形成的资料;

⒊集体土地所有者将集体土地使用权作为联营条件兴办三资企业和内联企业,办理土地登记形成的资料;

⒋依法转让土地使用权后,办理土地登记形成的资料;

⒌因买卖、转让地上建筑物、附着物等一并转移土地使用权,办理土地登记形成的资料;

⒍因单位合并、分立、企业兼并等原因引起土地使用权变更,办理土地登记形成的资料;

⒎因交换、调整土地而发生土地使用权、所有权变更,办理土地登记形成的资料;

⒏因处分抵押财产而取得土地使用权,办理土地登记形成的资料;

⒐购买商品房(即房屋所有权变更而使土地使用权变更)后,办理土地登记形成的资料;

⒑购买公有住房(包括房改住房、集资建房和经济适用房)后,办理土地登记形成的资料;

11.土地使用权抵押期间,抵押合同发生变更,办理土地登记形成的资料;

⒓.土地使用权租赁期间,租赁合同发生变更后,办理土地登记形成的资料;

⒔变更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需要登记的其他土地他项权利形成的资料;

⒕依法继承土地使用权和土地他项权利,办理土地登记形成的资料;

⒖土地使用者、所有者和土地他项权利者更改名称、地址后,办理土地登记形成的资料;

⒗国有土地的用途发生变更,办理土地登记形成的资料;

⒘农村集体所有土地进行农业结构调整涉及已登记地类变化,办理土地登记形成的资料;

⒙集体土地建设用地的用途发生变更后,办理土地登记形成的资料;

⒚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被全部征收、征用或者农业集体经济所属成员依法成建制转为城镇居民后,办理土地登记形成的资料;

⒛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后,办理土地登记形成的资料;

21.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或者租赁期满,未申请续期或者续期申请未获批准形成的资料;

22.因自然灾害等造成土地权利灭失形成的资料;

23.土地他项权利终止形成的资料;

24.土地使用者、所有者和土地他项权利者未按照《土地登记规则》规定申请注销登记形成的资料;

25.将原矿山(区)、砖厂等废弃工业用地复垦,转为建设用地或农业用地,办理土地登记形成的资料;

26.其他形式的土地使用权、所有权和土地他项权利变更形成的资料。

三、变更土地登记档案的管理方式

土地登记部门必须严格按照《土地登记规则》的规定程序完成变更土地登记,并将工作中形成的档案资料移交给档案部门,档案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行业标准《归档文件整理规则》(以下简称《规则》)的规定,对其进行鉴定、整理、分类、排列、编号、编目、装订、装盒后,在对变更土地登记档案集中统一管理中,应区分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

(一)初始土地登记档案与变更土地登记档案分开管理方式

按照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关于印发〈县级土地管理档案分类方案(试行)〉〈土地管理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的通知》中《县级土地管理档案分类方案说明》第八条规定:农村地籍档案按乡、村、队、使用者组成保管单位、排列,城镇地籍档案按城区、街道、街坊、使用者组成保管单位、排列。初始土地登记档案材料的主要内容有:C42为国有土地使用权申报登记材料,其档案号为全宗号+分类号(C42)+城区+街道+街坊+使用者;C43为集体土地所有权申报登记材料,其档案号为全宗号+分类号(C43)+乡+村+队+使用者;C44为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申报登记材料,其档案号为全宗号+分类号(C44)+乡+村+使用者。变更土地登记档案材料的主要内容有:分类号为C45,其档案号的编制参照上述初始土地登记档案材料档案号的编制,将分类号更改为C45即可。

当初始土地登记档案整理完成以后,组成保管单位分类装盒、放入密集架保管,档案转入开发利用工作。由于档案工作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其变更土地登记的依据和权属情况就需要查阅初始土地登记档案资料。经济发达的地区或者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土地二级市场交易就活跃,其办理变更土地登记的工作量非常大,变更土地登记的类型多种多样,形成的档案非常多。档案部门将这些档案资料按《规则》整理完成后,在保管方式上,变更土地登记档案按城区、街道、街坊、使用者组成保管单位,编好档案号,并将原土地使用者的档案号抄写到新的土地使用者的档案卷宗上。同时,还要将变更以后的土地使用者的档案号抄写到原土地使用者的档案卷宗上,做到一一对应。要做到既有变更后新的土地使用者的档案号,又有原土地使用者的档案号,分类装盒、放入密集架,与初始土地登记档案分开保管,并在档案全引目录(计算机和纸质)的原土地使用者的备注栏注明“更名为***”。此种方式的优点是:容易区分哪些是初始土地登记档案,哪些是变更土地登记档案。适合于土地二级市场交易活跃,办理变更土地登记的工作量非常大,形成的档案非常多的地级市、县(市)国土资源档案部门。缺点是需要的库房容量大,占用密集架多,在人、财、物上耗费多,查询利用费时费力。

(二)初始土地登记档案与变更土地登记档案合二为一管理方式

对于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土地二级市场交易不活跃,办理变更土地登记的工作量又非常小,变更土地登记的类型不多,形成的档案资料也非常小,档案部门将这些档案按《规则》整理完成后,在保管方式上,变更土地登记档案按城区、街道、街坊、使用者组成保管单位,并将原土地使用者的档案号抄写到新的土地使用者的档案卷宗上,与原土地登记档案装订在一起,合二为一,使用同一个档案号进行分类保管,并在档案全引目录(计算机和纸质)的原土地使用者栏上注明“更名为***”。此种方式的优点是:有利于查询利用,需要的库房容量小,占用密集架不多。适合于土地二级市场交易不活跃,办理变更土地登记工作非常小,形成的档案不多的地级市、县(市)国土资源档案部门。缺点是不容易区分初始土地登记档案和变更土地登记档案,当一宗地进行多次变更后,需要进行分档案盒装订,工作量大、烦琐。

(三)注销土地登记档案管理方式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部门依法办理国有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注销土地登记,注销土地证书后,将收回的土地证书和注销土地登记资料要归入档案中,这些资料要区分不同的情况,按以下的方式管理:

1.将收回的土地证书和注销土地登记资料归入原档案卷宗中。土地登记部门将收回的土地证书和注销土地登记资料在档案管理部门调出原档案卷宗(含初始、变更土地登记档案),土地登记经办人在档案卷宗上注明注销本宗地的注销登记文件依据、日期,签名并加盖公章。档案部门将增加的资料按原流水号编页码号,在卷内文件目录中按其内容填写齐全,并在档案软卷皮的变更记事栏中将增加资料的件数、页码数和日期注明,档案部门经办人签名盖章。这种方式适用于: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被全部征收、征用或者农业集体经济所属成员依法成建制转为城镇居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收回部分或者全部国有土地使用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或者租赁期满,土地使用者未申请续期或者续期申请未获批准;因自然灾害等造成土地权利灭失;土地用途、住址、名称等发生变更。土地使用权暂时没有明确的土地使用者,以及土地证书多次进行抵押或者分割登记,需要重新换发土地证书的,应当将收回的土地使用证(含国有、集体土地证书)和注销土地登记资料归入原档案卷宗中作为收回和注销该宗地的依据。

⒉将收回的土地证书和注销土地登记资料归入新档案卷宗中。土地登记部门在档案管理部门调出原档案卷宗,土地登记经办人在档案卷宗上注明注销本宗地的注销登记文件依据、日期,签名并加盖公章。档案部门将增加的资料按原流水号编页码号,在卷内文件目录中按其内容填写齐全,并在档案软卷皮的变更记事栏中将增加资料的件数、页码数和日期注明,档案部门经办人签名盖章。这种方式适用于:房地产开发公司和相关单位拆迁使用原建设用地;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被全部征收、征用或者农业集体经济所属成员依法成建制转为城镇居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收回全部国有土地使用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或者租赁期满;土地使用者未申请续期或者续期申请未获批准等情况。收回的土地使用权有明确的土地使用者,应当将收回的土地证书归于新的档案案卷中,作为本宗地的变更土地登记权属来源依据。

(四)宗地合并、分割土地登记档案资料的管理方式

宗地合并就是相邻的两宗地或两宗以上的宗地合并成一宗地的方式。宗地合并方式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续存合并,即一方土地使用者续存,另一方土地使用者被注销,土地使用证书同时被收回注销;第二种是新设合并,即原双方土地使用者被注销,土地使用证书同时被收回,设立新的土地使用者。

土地整理方案范文

国土资源部门近年来饱受贪腐案件的困扰。据东方网3月28日报道,国土资源部地籍管理司监测统计处处长沙志刚于1月27日被中纪委带走并“”。知情人士透露,此案很可能与第二次土地调查有关,估计涉案金额在千万元以上,甚至有可能超过2000万元。

这是国土资源部自2003年部长、2008年办公厅主任吕国平后的又一大蛀虫落网。

在地方层面,因腐败落马的国土部门官员更是不胜枚举。以浙江省为例,截至2009年11月25日,当年被该省检察机关立案侦查的国土系统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犯罪案件就已达61件67人。去年3月1日,江西省国土资源厅更曾一口气免去三位副厅长职务,动作之大实属罕见。离职之前,这三个副厅长均曾多年承担土地领域的管理工作。最新的消息则是,近日江苏省无锡市国土资源局局长吴伟坤、副局长茅亚荪被请去协助调查。

今年3月31日在上海召开的全国国土资源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国土资源部部长、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声色俱厉地指出,对国土系统的腐败现象,要改变以往按部就班、零敲碎打的做法,而是要大喝一声、猛拍一掌,坚决遏制腐败的滋生蔓延。

今年的全国国土系统党风廉政会议,是近年来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一次。中纪委常委、监察部副部长、国家预防腐败局副局长屈万祥出席会议并作了专题报告。徐绍史表示,要力争用两到三年的时间遏制住腐败在国土部门的易发、高发态势。

之前3月15日,由中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国家预防腐败局局长马带队的中纪委检查组,曾专门到国土资源部检查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工作进展情况。

一系列动作表明,一场针对全国国土资源系统的反贪风暴正山雨欲来。

国土部再现蛀虫

中纪委是1月27日从国土资源部办公大楼内把沙志刚带走的。据悉,在被带走时,沙志刚已由地籍管理司监测统计处处长内定为地籍管理司副司长,就等宣布任命。有传言称,之前就有人举报沙志刚涉嫌洗钱受贿,但一直未引起重视。现在,沙志刚在被内定提拔的当口出事,是否仅仅是时间上的巧合?

知情人士透露,据传沙志刚在第二次土地调查中涉及受贿或通过主抓的项目洗钱,估计数额在千万元以上,甚至有可能超过2000万元。

第二次土地调查启动于2008年5月。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共分为六个组,由全国土地调查办领导、全国土地调查专家组成员和全国土地调查办人员等组成。其中,主抓地籍管理的沙志刚是六组中第二组的成员,负责湖北省。

地籍管理的重要性从其投入的巨额资金就能体现出来。据公开资料显示,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耗资150亿元,沙志刚主抓其中的图件处理招标工作,仅这一项中央投入经费总计达十多亿元。

国土资源部内部流传,沙志刚落马还源于一笔9000万元的项目。未经证实的细节是,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前任党委书记张双占从沙志刚处拿到9000万元的项目,张双占未通过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就把该项目转到他自己的私人公司。另有消息指,沙志刚的一名夏姓情妇也已被拘留。夏女仅有高中程度,曾在中国测绘科学院任职。

据了解,沙志刚被抓后,中纪委曾找张双占问过话。之前1月6日,张已被免去了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职务。

知情人士还透露,其他涉案人员还包括北京天目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总裁程晓阳。该公司是QuickBird以及WorldView卫星中国总,该卫星是世界上第一颗能提供亚米级分辨率(0.61米)的商业卫星,被誉为开启了商业遥感卫星的高分辨率时代,程晓阳也被称为国内高分辨率遥感卫星的翘楚。为此,该卫星被用于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

知情人猜测,两者关系亲密,程晓阳可能与沙志刚在遥感卫星招标中有过巨大交易。

百官下地方剑指土地腐败

事实上,早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一支由国土资源部百名官员组成的调研小组已悄然下地方,奔赴全国30个省区市进行实地调研,调研内容涉及土地出让金状况与完善方向,房地产土地供需形势与对策,小产权房、高尔夫球场清理情况和处置政策建议,以及土地执法监察效果、土地腐败等当前土地管理中的诸多敏感问题。此次调研的主要目的,是摸清所调研省区市的全面情况,为今后出台更具针对性的土地政策提供参考。

据透露,此次调研带队官员包括国土资源部调控司司长、法规司司长、耕地司司长、执法局局长、土地利用司司长、勘察司司长、规划院院长、总督察办主任,以及北京、上海、南京、武汉、广州、沈阳、济南、成都、西安等9位督察局局长在内的百名官员。根据此前调研组成员的安排,此次30个调研小组中包括80余位国土资源系统的司局级官员,调研队伍规格之高、高级别官员之多近年来罕见。

据3月4日国土资源部召开的第四次部长办公会披露,近期土地市场存有四大问题,分别是:中小套型商品房用地供应减少;违规囤地、炒地;土地出让合同不规范;土地供应、开发、利用资讯公开不够。

据透露,此次调研分三个阶段进行,重点调研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土地供需缺口与对策、房地产土地供需形势与对策;二是矿产资源整合和找矿工作问题;三是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和农村土地整治问题,探索建立宅基地有偿使用和流转机制等;四是对小产权房、高尔夫球场清理情况及处置政策建议;五是梳理国土资源领域腐败案件高发易发环节,分析腐败案件的客观规律和制度缺陷,提出进一步完善制度等政策措施。

土地市场进入“严打”期

据3月底召开的全国国土资源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透露,今年国土资源部将重点查处十类案件,这十类案件包括:(1)土地和矿业权审批中违法违规、索贿受贿的案件;(2)违反招标拍卖挂牌规定出让土地和矿业权、的案件;(3)滥设前置条件出让土地使用权,暗箱操作,的案件;(4)擅自修改调整规划、改变土地用途、提高容积率,违反管理制度,扰乱市场秩序的案件;(5)土地调查、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和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发放中违规操作,弄虚作假的案件;(6)土地整治工程项目招投标不规范、监管不力,失职渎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案件;(7)土地估价、矿业权有偿出让转让、资源储量评审和工程项目的评估中与中介机构、委托方互相串通,弄虚作假的案件;(8)土地出让收入和矿产资源补偿费以及矿业权价款的管理中,擅自批准减免或缓缴谋取私利的案件;(9)土地、矿产违法案件查处中瞒案不报、压案不查,滥用自由裁量权谋取私利的案件;(10)专项资金使用监管失控,套取资金、设“账外账”、“小金库”、滥支乱花、贪污挪用的案件。

日前,全国各省区市的国土资源部门已陆续接到国土资源部下发的《房地产用地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从今年3月至7月,一场历时5个月的全国房地产用地专项整治活动已经正式拉开大幕。

据悉,4月1日至6月30日,国土资源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对部分省区市的房地产用地专项整治工作情况进行重点抽查。与此同时,提前预警城镇化过程中的借机圈地、无序开发等违法违规行为。

相关业内人士表示,来源于政府层面的土地调控风声趋紧,包括对各地方政府国土相关职能部门的执法监管以及房地产开发中的违法违规行为的整治都在加大力度。

《房地产用地专项整治工作方案》通知中明确要求,严格依法清理查处房地产开发中各种违法违规用地行为,重点是截至2009年12月31日已签订出让合同和划拨决定书,尚未竣工、尚未开工的房地产开发项目中,存在的闲置土地、囤地炒地、向别墅供地等违法违规用地行为。

据悉,为避免出现以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或是“一拖了之”等情况,国土资源部在此次房地产用地专项整治活动中,要求省级国土部门必须在7月底前完成专项整治工作,形成书面专项治理情况报告,并上报典型案件,且案例数量原则上不得低于这次专项整治工作所查处违法违规违约用地总数的5%。

据悉,在此次房地产用地专项整治行动中,亦将地方政府部门在土地供应和监管方面的违规行为和不作为也列入了整治重点。包括地方政府和国土部门不规范供应房地产用地;合同和划拨决定书重要条款缺失;对违法违规和违约行为处理不及时、不到位等,最大限度地杜绝的可能性及背后的黑幕暴利等腐败行为。

然而,虽然从政府层面来看土地市场的调控风声日紧,但相关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究竟“严打”效果如何,目前尚难以断定。“我感觉最近一个月全国的房价都在涨。”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在房价明显上涨的态势下,地方政府的土地趋严调控政策对地价上涨似乎没有太大影响。”

“另外,就像之前某市迟迟未对闲置地进行处理一样,各地方政府处置闲置地也可能只是短期做做表面文章。”上述人士表示,“地方政府在土地的整治上并非都愿意尽全力,国土系统针对腐败现象的单个查处也未必就能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关键要看这场‘严打’的力度和持久性。”

国土腐败易发领域

领域一:土地使用权的出让、转让、租赁、划拨

主要表现在办理建设单位的建设用地申请审批、处理征地安置、协调解决用地矛盾等环节。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国土资源局原局长于志军于2002年春节前和2003年2月,为青岛某房地产公司谋取办理土地出让手续方面的利益,两次收受该公司董事长赵某送的人民币共计81万元。另外,他为青岛某置业公司征购土地谋取利益,两次收受该公司总经理路某送的购物卡及现金共计人民币36万元。

领域二:土地工程招标、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

平整工程的发包权经常成为交易砝码,土地项目的招投标是最易滋生腐败的环节之一。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国土资源局原局长蔡昌久曾为宁波某建筑工程公司总经理杨某在推荐投标、承接工程等方面提供便利。浙江省富阳市土地管理系统受贿串案显示,在富阳市土地整理工程招投标中,该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周剑鸿曾利用职权,让个体包工头王志荣顺利中标了两个标段的土地整理工程。

领域三:土地测绘

测绘工程是某些心术不正而握有土地测量工程大权的人搞权钱交易的砝码。江苏省常熟市国土资源局原局长李金保等人受贿窝案中,国土资源局地籍科科长薛振环成了某些测绘工程队的财神,某测绘队田某为保“财路”畅通,先后向主管测绘项目的薛振环送上“感谢费”7万元,在薛的关照下,田某的测绘业务越来越红火,几年时间就积累了300多万元。

领域四:人事任用

跑官、买官、打“交情”牌这些腐败现象在职务犯罪案件中屡见不鲜。2005年12月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国土资源局党组调整干部岗位,在笑纳了时任新建县国土资源局象山镇土管所所长涂某的6万元人民币后,南昌市国土资源局原局长周宏伟在随后召开的有关会议上对涂某大力推荐。2006年2月,通过周宏伟的“运作”,涂某心想事成,被任命为新建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

土地整理方案范文

关键词:土地开发;档案资料;管理

1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档案资料的意义

为了能更好的监督项目的进程,能让日后项目的管理更容易,就需要管理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档案资料,因为这样才能全面并及时的了解整个项目管理的过程和项目建设的进度情况,能够及时发现建设中的问题并进行处理,还能提供一些项目建设管理的信息。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档案资料是非常重要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1)整个项目建设过程的资料信息等都包括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档案资料当中,日后接受各级部门审查等也都是要把这个作为依据的。(2)根据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档案资料可以整治项目建设中的不良行为。(3)要根据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档案资料对项目进行质量检测,日后出了问题也需要用到这些资料进行追查。(4)在建设其他项目时也可以参考这些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档案资料。(5)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规范化的要求土地开发整理的管理模式有了一定的转变,国家也开始重视土地开发整理,只有不断完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才能让国家投入的资金不浪费,让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有好的效益,而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中,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档案资料是很重要的。整个项目管理活动的记录都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档案中,这其中保存和积累着项目的工作成果和工作经验,项目中有些关键地方的施工记录也在其中。由此看来,在项目管理中,项目档案管理是必不可少的。

2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档案资料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比较晚,很多方面的管理都不完善,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档案资料管理方面也是漏洞百出,而且也只是有一些零散笼统的文件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档案资料管理方面的问题也有很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地方:(1)填写的一些资料内容不准确。有许多原始资料在项目进行的时候不能及时填写,从而造成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档案资料内容与施工事实情况不相符,进而就导致了有些建筑材料没有完整的合格证和质保书等,最终就不能知道项目工程质量的具体情况,达不到符合要求的项目工程资料档案管理的质量。(2)没有完善的档案资料管理制度。许多企业都没有完善的项目档案管理规章制度,甚至有的企业就没有建立这个制度。在项目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在乎档案资料的管理工作,只偏重于质量等方面的问题。(3)档案资料管理不规范。在施工过程中,档案资料的格式各式各样、内容不符合要求,不容易装订,这都是由于施工单位和相关部门没有统一档案资料的格式而造成的。资料的内容方面,有的资料是因为档案员在编辑的时候不了解施工的进度和相关情况,导致了编辑的资料和事实情况不一样,还有的是因为不清楚施工的操作过程在填写表格的时候造成了多填、漏填的现象。还有的资料中有错别字,内容叙述的没有逻辑关系,有的资料没有领导签字、盖章等,资料中出现的这些问题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后期竣工资料的编制。(4)没有专门的人负责管理档案。目前,很少有企业设立了专门管理项目档案资料的职位并由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大部分的项目档案资料管理人员都不是专职人员,都只是身兼多职的人,这些人员都没有受到过专业的培训,不了解档案业务,而且他们平时还有原本的职务工作要做,就没有了时间去深入的学习了解该如何进行档案管理,这样他们就很难管理好。资料越来越多,他们又没有办法跟上节奏整理,渐渐地需要整理的资料越堆越多,也就越来越难整理,再加上取阅档案资料时不进行手续登记,最终就导致了档案的丢失。所以,项目档案资料一定要有专门的人进行管理,而且管理人员一定要有相关的专业知识。

3项目档案资料管理建议

结合上述项目档案资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来看,想要土地开发工程建设有快的进度,就一定要重视项目档案资料管理。具体措施如下:

3.1增强项目档案资料管理的意识

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中,有很多重要的图表、文字、影像、图片等资料可以为其他的土地开发项目提供经验等。所以,加强对项目档案资料管理的意识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就能够让那些档案资料完整的保存下来了,而且还能对档案进行妥善的管理,从而避免发生资料丢失的情况。所以,一定要让档案资料管理人员有充分的项目档案资料管理的意识,认真学习相关的管理知识,认真对待工作。

3.2制定项目档案资料管理制度

在建设性工程当中,土地开发项目是具有很大规模的,而在土地开发项目中,最重要的就是有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把项目档案资料的内容进行准确的分类整理,并进行统一的规划是完善档案管理制度的基础。在整个土地开发项目中,有许多方面的需要都要与其他企业进行交易等,交易过程中就会有许多的报告、文件等,要把这些资料进行划分归类,进而再统一的进行存档,这样在日后查询资料时就会更方便。

3.3加强管理人员的技能学习

整理、规范项目档案资料是需要非常认真严格的,所以具备专业的知识技能和认真的工作态度是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档案资料管理人员的硬性要求。牢记土地开发整理的政策法规,了解项目工程中需要的所有的资料,能认真准确的把档案资料进行分类整理等,能完好的保存完整的资料,这些都是这些管理人员需要具备的知识技能。

3.4建立专人负责制度

管理人员需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技能,管理过程中必须要遵守政策,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档案资料的管理工作是很复杂的,而且时间长,项目资料的内容也很复杂,因此想要能够保证这个工作有效率的进行,就一定要让专门的人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而且还要让这些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等,提高他们相关的管理知识和技能,进而更好的保证档案管理的进行。

4结束语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