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害防治的心得体会范例(3篇)
时间:2024-12-16
时间:2024-12-16
关键词:园林植物病虫害;预报;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6.8文献标识码:A
当前,全球气候变暖,北方的温度也在逐年升高,病虫害越冬存活率提高,增加了对园林植物的危害。病虫害的频发,对园林植物的绿化效果产生巨大的破坏,也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了解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特点及成因,加强对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预报与防治,已经是建设城市园林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特殊的、复杂的,不断变化的生态系统,具有以人为核心的特点。因此,城市病虫害的防治措施是以人类的健康和环境安全为前提,兼顾维持城市的生态平衡。从城市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必须寻找一种长期、有效、稳定的预防和控制园林病虫害发生和危害的策略,有效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社会和环境效益,降低防治成本。本文将针对北方主要病虫害特点,提出因地制宜的防治方法,以完善北方地区的城市生态系统,为市民营造一个绿色舒适的生活环境。
1园林植物病虫害的成因分析
城市园林作为特殊生态系统,主要由人工建造而成,以城市公园、风景区、庭院街道等形式存在。地上部分受空气污染、光污染比较严重,人为破坏频发;地下部分土壤坚实、透气性差、土质低劣、缺肥少水、生长空间狭窄,加上园林植物本身经过长期的驯化,部分还进行过多次移栽,致使其抵抗力减弱,导致病虫害猖獗。城市园林生态系统非常脆弱,许多病虫的天敌难以生存,加上采用化学防治措施造成环境污染,各种病虫害在园林环境中形成愈治愈重的局面。
2北方园林植物常发的病虫害
2.1常绿针叶树种
在北方,常绿针叶园林树种主要有雪松、白皮松、油松、侧柏、华山松、樟子松、刺柏、铅笔柏、洒金柏、圆柏、云杉、蜀桧、龙柏、云杉等,常发生的病虫害有松针枯萎病、松梢螟、小蠹、天牛、天幕毛虫等。
2.2落叶乔木
常见的落叶乔木主要是银杏、合欢、悬铃木、核桃、白桦、唐槭、柳树、杨树等。这些树种常发生的病虫害主要有杨树烂皮病、国槐小卷蛾、尺蠖、美国白蛾等。
2.3灌木、花卉
常发生的病虫害有灰霉病、黑斑病、炭疽病、粉虱、介壳虫、蚜虫等。
3北方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预防与监测
有效的病虫害预防体系可以有效提高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指导方针,及时预报,及时治疗,使病虫害给植物和园林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3.1做好植物检疫工作
我国城市化进程飞速向前推进,城市园林建设追求快、大、上,大量苗木移栽、交换活动日益增多,为病虫害提供了传播途径。一定要按照规定进行植物检疫工作,严格控制容易传播、繁殖快、危险大的病虫种类传入,如美国白蛾、松材线虫等。近年来,大树移栽的现象非常常见,有的施工单位为了转运方便,移栽的苗木保留的土球偏小,移栽后树势衰弱严重,很容易受到小蠹、真菌等病虫害的侵袭。这就需要监督对移栽植物的保护,实时监测本土病虫的发生发展动态。
3.2预测预报技术
根据往年病虫害发生的情况,与当地的植保站、森防站保持密切联系,得知每年有害生物发生的趋势和防控措施。依据病虫害的生物学特性,掌握病虫害的大致发生时间。要及时对园林病虫害进行调查统计,一旦发生疫情,果断采取有效措施,从而将病虫害的发生与危害扼杀在摇篮之中。利用性信息素专一性的特点,对害虫开展针对性的监测,得到发生期、发生量、发生范围、危害程度并依此指导防治。
4北方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
4.1防治原则
根据城市园林景观的特殊性,加强病虫害防治措施需要遵循下面2个原则:科学选择防治方法。城市园林所处的环境比较特殊,具有公众性,时常受到人为干扰、二氧化碳、光污染等影响,所以在采取防治措施的时候要选择对环境无污染,对人、天敌无毒害同时对害虫高效的防治措施。遵循生态原理。重视园林植物以及病虫和天敌之间的生态关系。考虑利于植物生长的基础上,维持天敌和害虫之间的平衡,促进植物体内、体表以及周围环境中有益生物增长,调整生态和微生态环境。
4.2物理防治
对冬季树木整形修剪,将修剪的乔灌木的病枝、虫枝,进行集中清理并销毁,目的是消灭病、虫源。
对于草履蚧、尺蠖、松毛虫等,可根据他们的生活习性,在它们上下树的时期,通过树干上围上一层薄膜或者设置胶环的方式进行有效防治。
4.3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在虫害防治上具有很长的历史,并且生物防治为病虫害的防治节约了大量资金,避免了化学防治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生物防治主要利用昆虫信息素、引进天敌,干扰害虫的繁殖。一般使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4.3.1合理应用各种诱杀技术
诱杀技术主要是以害虫的趋化性以及趋光性作为根据,将害虫诱集于一处进而杀灭的一种技术。现阶段,饵木诱杀、灯光诱杀、色板诱杀、性信息素、聚集信息素以及植物源引诱剂诱杀技术逐渐应用到园林病虫害的防治中。这些技术操作简便、应用效果佳,还可以保护人居环境以及生态环境的安全。
可直接在害虫防治中利用的信息素是发号信息素,即性信息素和集合信息素。性信息素能把同种的异性昆虫从很远的地方引诱到一起进行。目前,已知有性信息素的昆虫有300余种,其中有100种以上的性引诱物质已经分离提纯,有30余种的性引诱物质可人工合成。我国已成功地合成了棉铃虫、梨小食心虫、松毛虫等的性信息素。当昆虫的成虫达到性成熟之后,才能释放出性信息素。据估测,每只雌蛾约能分泌0.05~1μg的性信息素物质,可将距离几十米或几百米,甚至几公里外的雄蛾引诱到一起,这种物质在前还会激起雌蛾的性兴奋。根据性信息素的引诱特异功能,可以用它预测害虫的发生数量、危害程度,来防治害虫;主要作用是控制害虫的繁殖,减少后代的虫口发生。钻蛀性害虫指主要危害植物枝梢及树干的害虫。危害枝梢及树干的害虫主要有天牛类、小蠹类、木蠹蛾类及螟蛾类,遭到这类害虫危害后会直接影响主干和主梢的生长,对寄主危害很大。对于这种害虫,一旦发生成灾,将不得不伐掉被害植株,进而也对园林植物造成很大的损失。而对于小蠹类,天牛类等害虫,采用饵木诱杀,以及引进信息素防治,都将会取得很好的成果。植物源引诱剂因其对人畜毒性低,在环境中易降解、少残留或无残留等特点,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成了各国植物保护工作者研究热点。现利用植物源引诱剂对天牛、小蠹、舞毒蛾等害虫的防治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还可以利用昆虫的趋光性等特点,采用灯光诱杀和色板诱杀等。
4.3.2保护天敌
寄生性天敌代表性的有赤眼蜂、丽蚜小蜂等,捕食性天敌如瓢虫、草蛉、食蚜蝇、猎蜻等。利用天敌昆虫防治害虫是一项环境友好的防治方法,可以减少环境污染,维持生态平衡。这种防治方法已经成功应用于很多害虫的防治上,比如寄生蜂、瓢虫等。但引进天敌时也应该非常谨慎,天敌数量过多会打破生态平衡。
4.3.3引进益鸟
设置鸟舍,给鸟类提供栖息的环境,如灰喜鹊和啄木鸟,能有效捕食各种害虫。在长期进化和自然选择中,益鸟与昆虫形成复杂的捕食者-猎物系统。鸟类的随机捕食性可在生态系统中发挥功能上的控制作用,对许多森林昆虫的种群动态起重要影响。鸟类不仅是害虫的直接死亡因子,还可以通过传播昆虫病原微生物或者通过改变微生境影响寄生者和捕食者等方式,间接影响害虫种群。鸟类的主要作用是阻滞或防止害虫大范围发生或使范围大的虫害间隔时间加长。但是,单靠鸟类不能使害虫种群瓦解。害虫大发生时,鸟的生殖潜能、取食习性及领域关系使它们作为捕食者的影响力减少。如果害虫发生是小范围的,由于有留鸟的侵入或大群游动鸟的流入,鸟类还可以发挥控制作用,对已达顶峰的害虫种群可加速其衰落。
4.3.4选择生物农药
城市园林相对处于居住环境周围,公众性较强,所以尽量避免使用对环境有污染的化学药剂。生物农药、仿生农药和植物源杀虫剂是较好的选择。目前应用较多的是BT、灭幼脲、苦参碱、藜芦碱、双素碱、印楝素等。为了达到高效、低毒的要求,推荐使用拟除虫菊酯与仿生农药、植物源农药的混剂,效果很好。为了确保城市环境和居民的安全,应尽量选用低毒农药[12]。
4.4化学防治
由于化学防治的效果快、覆盖广、效率高等特点,使得成为城市园林植物害虫防治比较常用的方法。但是,化学农药在有效杀死害虫的同时,也对昆虫的天敌有杀伤作用,这种防治方法对人类的居住环境也会产生污染,因此使用时应格外注意。叶斑病、黑斑病、白粉病等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进行防治。紫薇、柿树、白蜡、红叶李等寄主上的蚧壳虫人工涂抹石硫・矿物油微乳剂[13]。
综上所述,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各地区城市逐步扩大了园林建设发展规模,可是在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较多问题,园林植物病虫害问题越来越突出。城市生态系统是脆弱的、特殊的、不断变化的生态系统,其病虫害的防治既要以人类的健康和环境安全为前提,也要兼顾城市生态平衡的维持。保护和利用有益生物,有效利用合理种植、精心养护管理等措施,有针对性的调控小生态系统,以实现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红涛.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预报及分析对策[J].科技向导,2013
(20).
[2]隋飞,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J].北京农业,2012(9).
[3]李素冉.北方地区园林植物的病虫防护措施[J].中国农业信息,2013
(23).
[4]李培.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J].现代园艺,2013(4).
[5]李水晶.漯河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与防治[J].河南林业科技,2012(9).
[6]张宏伟.探讨北方园林植物的病虫害预防与治理[J].现代园艺,2013
(3).
[7]李红涛.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预报及分析对策[J].科技致富向导,2013
(20),278.
[8]李淑梅.昆虫性信息素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J].农业与技术,1999(2).
[9]孟宪佐.昆虫性信息素的应用[J].生物学通报,1997(3).
[10]伍德明,崔君荣.昆虫性外激素及其应用.生物科学参考资料[M].科学出版社,1986:53-60.
[11]李菁,骆有庆,石娟,等.利用植物源引诱剂监测与控制舞毒蛾[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1(4):85-90.
关键词:园林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S433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70632022
随着园林越加成熟,生物防治作为对园林植物病虫害进行有效防治的主要防护手段,由于污染较低、价格低廉等优势,得到了人们高度重视。人们在享受高质量生活的过程中,对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安全性能也开始关注,传统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虽然效果十分显著,但是副作用十分明显。所以,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就成为了重点研究内容。
1园林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概述
园林工程项目在进行植物管理时,最为重要的工作内容就是病虫害防治,病虫害防治手段较多,较为有效的为生物防治技术。简单来说,生物防治技术主要是采取生物学手段,对植物病虫害进行消灭,从而对植物病虫害进行防治。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主要分为3种类型,分别为天敌防治、菌类防治及激素防治,这3种类别能够有效对病虫害进行防治。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具有良好防治效果情况,对其他物种影响小,污染低,具有良好性价比。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与传统病虫害防治技术相比较,能够有效降低病虫害出现抗药性,具有良好发展前景。
2园林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应用
2.1利用病虫害天敌进行防治
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在对病虫害进行防治过程中,通过病虫害天敌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属于常见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也就是通过虫治疗虫。对园林植物内所具有的病虫害类别进行全方位统计调查,然后对病虫害在食物链内位置进行判断,在保证植物体系完整情况下,添加园林内植物病虫害天敌,有效降低园林植物病虫害数量,起到病虫害防治效果。也就是说,病虫害天敌进行病虫害防治,主要具有以下几种形式:按照病虫害天敌,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对植物进行保护,增加园林内植物类别,有效提高植物病虫害防治效果;加速病虫害天敌繁殖,适当增加病虫害天敌在园林植物内数量,保证病虫害防治效果;在植物园林内所不存在的病虫害天敌数量,完善食物链结构,提高植物病虫害防治效果。病虫害天敌引入的过程中,需要保证园林体系生态平衡,合理对病虫害天敌物种进行选取。
2.2利用菌类进行防治
菌类防治主要是按照园林植物所具有的病虫害类别,对病虫害进行详细调查统计,了解造成植物出现病虫害的内在原因,寻找病原微生物类别,然后按照造成植物病虫害原因及园林植物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植物病虫害防治手段,在保证植物园林生态系统平衡情况下,减少园林植物病虫害数量。通常情况下,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在采取菌类防治过程中,主要应用3种菌类,分别为青虫菌、松毛虫杆菌与杀螟松杆菌。主要应用3种方法进行防治,分别为喷雾法、诱杀法与土壤处理法。这3种防治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主要是按照园林植物特征,针对性进行选择,有效提高植物病虫害防治效果。利用菌类进行防治过程中,在菌类防治手段选择上需要特别注意,慎重对菌类防治手段进行选择,有效降低菌类防治对园林植物所造成的影响,才能够有效对菌类防治手段进行推广。
2.3利用激素进行防治
园林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仅仅可以采取病虫害天敌与菌类防治,还可以借助植物病虫害体系激素类别,对植物病虫害进行防治。激素防治主要是采取人工合成手段,将自然界内生物源进行提取,提取出针对性化合物,应用化合物对植物病虫害进行防治。根据有关部门统计,现阶段世界范围内已经发展病虫害信息素化合物类别已经超过1000多种,同时这些类别病虫害信息素化合物在病虫害防治效果良好,具有良好发展前景。我国现阶段在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上,所应用的昆虫性信息素类别超过20多N,例如梨小食心虫、棉铃虫等,在植物病虫害防治上面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个过程中,采取激素防治,还可以通过有益动物将病虫害进行防治,例如鸟类、蜘蛛、爬行动物等,植物园林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人员需要对这些有益动物进行防护,充分利用这些有益动物,对植物病虫害进行防治,保证植物健康成长。
3结论
就植物病虫害而言,虽然具有较多防治措施,但是生态防治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具有良好安全性能,副作用较低,得到了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生物防治技术在不断发展完善过程中,植物病虫害主要具有3种防治技术,分别为引入天敌、菌类防治与激素防治,植物病虫害在防治过程中需要按照自身实际情况,对生物防治技术进行选择,有效提高植物病虫害防治效果,保证植物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吴霞.生物技术在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6(22):50.
关键词:茄子种植;病虫害;无公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6.411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70133015
如何提高我国农业蔬菜虫病无公害防治技术,增加农业蔬菜的年产量和质量是广大农业技术研究人员需要面对和解决的困难之一。每年由于病虫灾害使种植的蔬菜减产,而长年使用高度、高残留农药导致农残超标,是我国农业收入普遍偏低的主要原因,所以切实提高和改进对蔬菜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具有其必要性和科学性。笔者以通道县双江镇竹塘村、南地村长紫茄的种植技术为例,分析农作物病虫害类型以及相应的无公害防治方法。
1茄子病虫害常见类型
为了提高茄子病虫害的防治技术,要充分了解茄子的致病原因。笔者针对长紫茄种植过程中常发生的病虫害类型,分析该种病虫害的发生原因、传播特点等。具体分析情况如下:
茄子褐斑病发病初期,先在植物叶片出现淡褐色水浸状小斑点,后扩展成不规则或近圆形大小不等的病斑,边缘褐色至深褐色。该种病菌主要通过菌丝和分生孢子器随着风、水流等自然媒介进行传播,在茄子枝叶的表皮薄弱处最容易发生感染,潜伏期较长,随着茄子的不断生长,可以对茄子嫩叶进行多次感染。
茄子绵疫病发病初期,在植物叶片出现水浸状、暗绿色或黄褐色圆形斑点,稍凹陷,扩展后,果皮、果肉变成褐色迅速腐烂。该种病菌主要由卵孢子通过土壤、风、水流等自然媒介进行传播。对茄子正常生长危害极大,在茄子的枝叶、根茎处均可以发生感染,并且该类病菌能够形成孢子游动体,往往会造成大面积茄子的感染。
茄子黄萎病发病初期,在植物叶片边缘及叶脉间出现黄色斑点,随后使得整个叶片逐渐发黄、萎缩。该种病菌主要通过孢子对茄子枝叶的表皮破损处的感染进行传播,并且该种病菌可以在土壤中潜伏很长时间,对土壤的温度、湿度和盐碱度均有很强适应性,不宜进行根除防治工作。
2茄子虫害
棉铃虫的幼虫以茄子的花、果实为寄生载体,依靠茄子中的营养物质存活,同时严重危害茄子的嫩茎、叶和芽的正常发育。大量幼虫的寄生会导致茄子果实腐烂、落果等现象。棉铃虫的幼虫繁殖速度很快,从虫卵到孵化只需几天时间,不及时防治会造成大面积茄子发生落果和腐烂的严重后果;地老虎的幼虫为害为主,夜间出来咬断茄子的根茎部分,造成整株死亡,对苗期为害极大。
3茄子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笔者针对长紫茄种植过程中常发生的病虫害类型,充分结合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和条件,对症下药,提出多种无公害防治方法。
3.1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利用害虫对繁殖和孵化的环境需求特性,以及害虫的趋光性、趋黄性等生理特征对症下药,进行无公害防治工作。主要有在夜间使用灯光吸引害虫,集中捕杀,以及通过对田间土壤的温度、湿度进行合理调节等方式,利用害虫的生理特点,破坏害虫本身的成长发育环境,使害虫失去危害茄子幼苗的可能。
3.2化学防治
化学农药防治法仍是目前防治病虫害重要且有效的手段。使用化学农药的防治方法具有低成本、效果好、打药方法简单易操作等优点,但也会带来化学农药残留的不利影响。所以,无公害化学防治应科学合理地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新型化学农药的配置要符合安全无公害的基本标准,经过多次试验证明化学农药的安全性后,才可以对受病虫害的农作物使用该种农药。这是为了避免化学农药带来的残留物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也就违反了无公害防治的初衷。
3.3生物防治
该种防治方法是在受病虫害的茄子田中投放该种害虫的天敌进行无公害防治工作,具有无污染、高效率等优点。但是利用生物防治法的前提是投放的另一种生物不会对农田原有生态平衡造成破坏,要遵循该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原有规则,所以,生物防治法同样需要进行多次试验,确保安全可靠后才能使用。
4结束语
我国农业收入普遍偏低的主要原因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始终处于薄弱环节,笔者以湖南通道县长紫茄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验为例,根据茄子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和条件对症下药,提出多种无公害防治方法。如何提高蔬菜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的任务,值得我国广大农业技术研究人员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李林,徐作E.保护地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M].山东: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200-205.
上一篇:环保演讲稿[15](整理10篇)
下一篇:关于夏天的日记(整理16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