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该如何治疗范例(3篇)

时间:2025-10-12

骨质疏松该如何治疗范文

2006年5月北京积水潭医院将一份由27个问题组成的调查问卷邮寄给北京市、东北地区、山东省、河北省、河南省等地一些Ⅱ级~Ⅲ级医院的骨科医生。

调查表的内容来源于骨科医生及骨质疏松专科医生的推荐及相关文献资料中的内容等。调查问题涉及被调查者在骨质疏松症及骨质疏松性骨折方面的知识,以及他们对这类患者进行相关治疗并承担相应责任的态度。调查为匿名调查,不提供酬劳,自愿填写,不进行强制调查以免扩大误差。

骨科医生的通讯地址源于2000~2005年在北京积水潭医院学习的骨科医师名单,以及部分北京市一些Ⅲ级和Ⅱ级医院骨科医师名单。从中随机抽取被调查对象。在回复的问卷中,大约85.2%(127份)的问卷涵盖的信息完全。对信息不完整的调查表,我们将其排除在外未进行汇总。按北京地区和非北京地区将所得的调查表分为两组。采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006年5月至2006年12月,共寄出350份调查问卷,有149份寄回,127份填写合格,合格回复率为36.2%。本次调查收回的问卷中,各地区所占的比例为:北京市73份、东北地区16份、山东省15份、河北省15份、河南省8份。被调查者执业时间5~9年的有80名(63%),小于5年的有15名(11.7%)、10~14年12名(9.5%)、15~20年12名(9.5%)以及20年以上8名(6.3%)。在被调查者接诊的患者中患有骨质疏松症的患者比例是:75名(59%)被调查者选择11%~25%;18名(14.2%)选择10%或以下;22名(17.3%)选择26%~50%;7名(5.5%)选择51%~75%;5名(3.9%)选择未接诊骨质疏松患者。

回复调查表中,53.5%(68名)的医生认为患者有骨折,同时还伴随其他骨质疏松危险因素,即使没有骨密度测定结果的支持,也应该诊断为骨质疏松性骨折;而70.1%(89名)的医生表示,只有当患者有骨密度测定结果的支持时,他们才会作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诊断。74%(94名)的调查者表示遇到低能量创伤导致的骨折患者时,若患者为中老年人,他们会考虑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诊断。53.6%(68名)的骨科医生表示对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的区别稍有了解,很清楚其区别的仅占被调查者的28.3%(36名)。有13.3%(17名)的医生表示知道哪些疾病可以导致继发性骨质疏松症,74%(94名)的医生表示了解一些。60.6%(77名)的医生表示同意组成一个健康检查小团队,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和/或进行健康检查以确定是否有引起骨质疏松的其他原因存在。

74.8%的医生(95名)认为对骨质疏松或骨质疏松骨折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是必要的。然而75.6%的医生(96名)担心可能因此产生不利情况。大约29.9%(38名)的医生放弃对患者进行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45.7%(58名)的医生认为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药物治疗的开始时间不应太早。57.5%(73名)的医生认为应该由骨质疏松专科医生对患者治疗。50.4%(64名)的骨科医生会建议患者到骨质疏松科进一步治疗。关于药物的选择,44.9%(57名)的医生选择钙剂及维生素D,40.9%(52名)的医生选择双磷酸盐。42.5%(54名)的医生认为,早期对患骨质疏松的患者进行抑制骨质吸收的药物治疗是有好处的,27.5%(35名)的医生表示,不知道早期使用骨吸收抑制剂治疗具体有什么作用。

当问及关于低能量创伤导致的骨折,对将来再次发生骨折的危险性的预测可能要比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结果更敏感时,55.1%(70名)的医生表示不同意或者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3讨论

近年来骨科医生接诊的骨质疏松患者数量越来越多[1]。WHO公开声明骨质疏松症目前严重困扰着公众的健康情况[2]。随着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增多,有推论说到2050年,全世界髋关节骨折患者的数量将会超过6百万,其发病程度不亚于流行病[3],这对骨科医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同时,骨科医生经常接诊骨折患者,有更多的机会接诊骨质疏松症患者[4]。在对患者骨骼状况的检查与治疗中,骨科医生无疑处于中心地位。有数据表明,如果出现低能量损伤导致的骨折,强烈提示还会再次发生骨折[5,6]。同时有文献指出[7~9],在60~74岁这个老年群体中,若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再发骨折的危险度将增加1.5~9.5倍。越来越多的文献支持扩大骨科医生在骨质疏松症/骨量降低患者治疗中的作用,认为骨科医生应该对这一类患者进一步检查以确定诊断,并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10,11]。

然而,骨科医生对此的态度各不相同。进行药物治疗,扩大自己的责任范围是否必要,推荐患者到骨质疏松科进行治疗还是亲自进行药物治疗等问题围绕着他们[12]。在本调查中,大多数(74.8%,95名)的骨科医生认为对骨质疏松或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是必要的,但仍有较大比例(29.9%,38名)的骨科医生放弃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其原因可能是:a)许多骨科医生只重视对骨折的治疗而不重视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b)骨质疏松症的治疗耗时较长,骨科医生不希望承担药物治疗所涉及的责任;c)骨科医生自身没有经过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专业培训,对骨质疏松相关知识知晓不多而放弃治疗。国外调查结果同样显示,大多数的骨科医生都认为应该对骨质疏松患者进行除骨折以外的其他治疗,但许多医生并没有实际做,他们认为应该由患者的家庭医生来治疗[13]。

众所周知,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症是预防再发骨折的必要措施。50岁以上的成年人若发生低能量创伤导致的骨折,常提示骨质疏松的存在[14]。许多情况下,发生低能量骨折比骨密度降低(通过DXA测定)更能提示患者患有骨质疏松症[15]。本研究中对骨科医生如何作出骨质疏松性骨折诊断的调查结果提示,骨科医生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认识并不一致,这可能直接导致了后续对骨质疏松症治疗的不一致性。

虽然对骨质疏松或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必要性基本达成共识,但大多数医生(75.6%,96名)对药物治疗可能带来的不利情况存有疑虑。很大比例(57.5%,73名)的医生仍认为应该由骨质疏松专科医生进行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其中的大多数(50.4%,64名)骨科医生会建议患者到骨质疏松科进一步治疗。就目前情况来看,虽然越来越多的骨科医生已经认识到了骨折可能带来的远期影响[13],但骨科医生尚未完全成为治疗过程中的主要角色。

在本调查中,一半以上(53.6%,68名)的骨科医生表示对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的区别稍有了解,很清楚其区别的仅占被调查者的28.3%(36名),只有13.3%(17名)的医生表示知道哪些疾病可以导致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同时在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物的选择方面,调查结果显示骨科医生的选择有明显的分歧。可能治疗骨质疏松症相关专业知识的缺乏是导致骨科医生对骨质疏松治疗重视程度不足的重要因素。

有研究提出将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方案标准化会有助于骨科医生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实施有效的医疗干预[16,17]。组织一个健康检查治疗小团队,骨科医生提出治疗方案,由其他人员来完成治疗,从而减轻骨科医生的工作压力[18]。本调查结果提示,虽然某些医生愿意就患者的骨质疏松症进行治疗,但是他们提供的治疗可能是不合适的,可能会忽视导致骨质疏松的其他病因的存在,或者引起并发症。健康检查治疗小团队的配合可能会减少这些问题的发生。新晨

调查结果表明仍有29.9%的医生因为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时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太多、太复杂而宁愿放弃对骨质疏松症进行治疗。有研究表明及时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进行骨吸收抑制剂治疗(例如双膦酸盐类药物),能在数月内提高骨骼内矿物质的密度并降低再骨折的危险性[19~21]。目前有限的数据表明,常规应用双磷酸盐药物并不妨碍骨折的愈合[22]。因此,我们仍建议及时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应用谨慎而安全的药物,以避免再次骨折。

在将来的研究中,骨科医生对骨质疏松骨折患者的具体治疗措施应被纳入调查范围,包括多大比例的医生会给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开具相关的检查以确定其是否患有骨质疏松症,并在确诊后立即开始药物治疗。这些问题的答案,将有助于了解我国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治疗状况。鉴于本调查取样范围,调查结果不可能完全表示被调查地区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治疗状况,这些数据也可能不适用于我国其他地区。

【参考文献】

骨质疏松该如何治疗范文篇2

风湿病患者为啥易骨质疏松?

风湿免疫病是一大类常见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肌炎和皮肌炎等。骨质疏松是许多风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有研究显示绝经后女性类风湿关节炎骨质疏松的发生率约为52%。

为何许多风湿病患者更易患骨质疏松?黄建林解释,一是疾病本身的原因。许多风湿病是全身性炎症疾病,与炎症反应相关的多种细胞因子,会导致骨代谢异常,使骨吸收大于骨形成,而е鹿侵适杷桑欢是部分风湿病患者需长时间接受糖皮质激素(如强的松)治疗,而糖皮质激素的长期使用会诱发骨质疏松。

风湿病人尽早做抗骨质疏松治疗

骨质疏松带来的不仅仅是疼痛问题,更为危险的是会大大增加骨折的风险。研究显示,糖皮质激素引起的骨质疏松会使得患者发生髋部和脊柱骨折的风险是正常人群的2-3倍,遗憾的是,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超过3个月的患者中,抗骨质疏松治疗的不足15%。

何时开始抗骨质疏松治疗最好?如是已使用激素并出现骨流失的,应立即开始抗骨质疏松治疗。不过更理想的是一开始使用激素,甚至使用激素前,就可采取措施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

钙+维生素D:你都补对了吗?

Q:每天补多少钙?

A:每天除正常饮食外,额外补充600毫克钙即可。600毫克指的是元素钙的量,而非钙化合物的量(在1克碳酸钙中,只含有约400毫克钙元素),要留意包装的成分表,确保摄入量足够。

Q:液体钙会更好吗?

A:钙的吸收与钙的形式没有直接关系,固体钙和液体钙的吸收率相差不大。

Q:碳酸钙、乳酸钙、活性钙该怎么选?

A:不同的钙有不同适宜人群。正在服用铝剂者禁用柠檬酸钙,对于老年人、糖尿病人、高血压患者慎用柠檬酸钙;易疲劳人群不宜长期补充乳酸钙;葡萄糖酸钙不适用于糖尿病患者;活性钙不适用于老人和儿童;而醋酸钙不适用于心功能不全、高血压和肾结石患者;碳酸钙则适用于各种人群,在一些胃胀、便秘者中需要酌情使用。总的来说,碳酸钙能够适用于大多数需要补钙的人群。

骨质疏松该如何治疗范文

每年的10月20日为“国际骨质疏松日”。骨质疏松是一种较常见、多因素所致的老化性慢性疾病,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是中老年人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在骨折发生之前,通常无特殊临床表现。该病女性多于男性,常见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增加,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处于上升趋势,在我国乃至全球都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健康问题。下面我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老年人骨质疏松的预防方法。

老人骨质疏松,预防重于治疗,重点要防止骨质进一步快速流失,要保护好脆弱的骨质。而维护一副质量完好的骨骼,要从日常的生活习惯做起。

1.多参加体育运动。适度的运动有益于肌肉和骨骼的健康,能增进肌肉张力和弹力,增强骨骼耐受力,增加骨骼流血量,使骨骼营养良好,推迟骨骼老化。老人参加运动要注意掌握好运动量,要注意安全,运动时间应该选择在光线充足的时段。其次要选择好运动场地,应以熟悉的环境为宜,不要选择同时有青年人在进行剧烈活动的场所,以免受到冲撞而造成损害。

2.注意合理营养。钙是骨骼维持强度必需的要素,富钙食品有助于钙代谢平衡,利于骨矿物质沉积,充足蛋白质有助于骨基质形成。老年人饮食中钙量常常不足,这与食量减少,食欲差,消化功能减退等因素有关,因此要注意含钙食品的摄入,如牛奶、鸡蛋既能提供优质蛋白,又含有丰富的钙、磷。其他有绿色蔬菜、豆类及豆制品、鱼虾、海产植物、贝类等。各种维生素摄入对防治骨质疏松也很重要。

3.防止跌倒。老年人的骨骼因为疏松而变得脆弱,但只要保护得好,就像一个玻璃杯那样,不坠地碰撞就不会碎。因而防止跌倒是预防骨质疏松引起骨折的重要措施。要加强对老年人的照顾,尽量不要让老年人单独生活。年纪较大的老人,外出活动时应有人陪伴。同时,老年人在行走时要格外小心,行走时看好路,不与人谈话,雨天、雪天不要外出。

4.药物治疗。目前已有多种药物应用于骨质疏松症,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如饮食钙量不足者,可服用钙片补充。维生素D有利于钙质吸收,也可选用活化维生素D,效果更佳。需要提醒的是,药物治疗只是治疗中的一部分,应该与其他有关骨保健的方法结合起来,选用何种药物应视个人病情而定,不可擅自滥用。

5.培养良好习惯。吸烟能增加血液酸度使骨质溶解。饮酒过多过频可导致溶骨内分泌激素增加,使钙质从尿中丢失,都属禁忌之例。

心境乐观、畅达,动作、思想也会敏捷起来,有助神经反应和平衡功能的加强,从而减少骨折发生。有病痛应及时就医,许多内分泌疾病、骨髓瘤、白血病都可引起骨质疏松。有些药物能促进骨质溶解,如强的松、肝素之类。

防治骨质疏松四大误区

误区1:预防骨质疏松只要单纯补钙就可以。

缺钙并不是骨质疏松的唯一因素,因此不是单纯补钙就可以的。骨钙的丢失与青年期骨峰的高低有关,补钙不是越多越好,中老年人最好每晚睡觉前服用1次钙剂,以抵消夜间的低血钙。

误区2:骨质疏松与年轻人无关。

如果年轻时忽视运动,常常挑食或节食,饮食结构不均衡,导致饮食钙的摄入少,同时又有抽烟、喝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就会使骨质疏松有机会侵犯年轻人,尤其是年轻的女性。

误区3:补充性激素防治骨质疏松易患癌症。

对同时伴有更年期症状的骨质疏松症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用雌激素替代疗法进行合理治疗,雌激素的使用原则是低剂量、短期,主要目的为改善更年期症状,且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随访。只要坚持半年内查一次子宫、乳腺和卵巢有无病变,雌激素治疗还是比较安全的。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