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骨质疏松护理措施范例(3篇)
时间:2025-11-24
时间:2025-11-24
【关键词】加味双柏散;骨质疏松;腰背痛;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404―02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全身代谢性疾病,以骨含量减低和骨微观结构破坏为主要特征,可引起骨骼脆性增加,导致腰背痛的发生。双柏散是广东已故名老中医黄耀的中药传统验方[1],主要用于治疗跌打损伤早期以及疼痛疮疡初起红肿热痛等病症,加味双柏散治疗骨质疏松症所引起的腰背痛,同时给予全面而有针对性的护理,能明显降低骨质疏松腰背痛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2],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诊治的40例老年骨质疏松腰背痛患者,均已行X线摄片及骨密度测定确诊。其中男12例,女28例,年龄65~85岁,平均76.8岁。主要临床表现:腰背痛、全身性骨痛。
1.2治疗原则主要以促进骨钙形成药、抑制骨钙吸收药、促进骨细胞形成药、加味双柏散局部外敷为主。护理措施包括饮食护理、运动护理、骨痛护理及健康教育等。
1.3材料与方法选用我科自行配方制成的加味双柏散:大黄、黄柏、侧柏、薄菏、泽兰、透骨草、伸筋草、骨碎补、没药、威灵仙。以上药2∶2∶1∶1∶1∶2∶1∶2∶1∶1比例配合,晒干打碎研成细粉为加味双柏散,以适量(50~100g)加味双柏散粉末放人锅内,加适量水煮沸后再加入适量的蜂蜜搅拌调匀,形成糊状偏硬成形,将调好的药物平摊在干净的塑料薄膜,约0.5cm厚,敷料范围大于患处1.5厘米,温度以患者感到舒适为宜,直接敷于患处,边缘用胶布加固,敷药时间每次4~6小时,7天为一个疗程。
2护理要点
2.1一般护理急性期应严格卧床休息,疼痛处可垫一小软枕,保持轻度屈髋屈膝平卧位,卧位时关节的载荷最小,所承受的压力最小。
2.2饮食护理钙是骨骼正常生长、发育的必需元素,与骨骼的结构和强度密切相关,而维生素D能与甲状旁腺激素协同作用来维持体内血钙水平的稳定,促进肠内钙吸收[3]。正常老年人每日钙的摄入量应不少于850mg,适宜老年人饮用的含钙高的食物有花生酱、牛奶、酸奶及其他奶制品,给予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包括动物肝脏、蛋黄,多食蔬菜、水果,禁烟、酒、辛辣刺激性食物。
2.3心理护理患者由于病程长,易反复或因病情未见好转而苦恼,情绪紧张,心理压力大,对疾病的康复失去信心,要经常关心患者,多与患者交谈,做好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病情和治疗方案及防病知识,对行动不便者给予生活上的照顾,治疗时耐心细致,对患者提出的合理要求尽可能满足,使患者保持心情舒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2.4加味双柏散的护理使用前先评估局部皮肤情况,如果局部皮肤有破损或炎症,不宜使用,使用前应清洁局部皮肤,加味双柏散外敷期间,要经常观察局部皮肤的变化,一旦发现出现皮疹等过敏症状,应立即去除外敷的加味双柏散。
2.5健康指导有效的健康指导能提高病人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预防和阻止骨质疏松腰背痛的发生发展[4]。戒烟酒、忌刺激性食物、避免饮用浓茶及咖啡等,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患者骨峰值。嘱患者清晨空腹不宜饮用生水,因生水会引起胃肠功能紊乱,抑制钙离子的摄入,降低肠黏膜酶活性,升高血清降钙素水平,致使肾远曲小管对钙、磷重吸收受阻,机体细胞电解质平衡紊乱,最终导致骨质疏松腰背痛的发生。
3结果本组40例患者症状均治愈出院,随访1~1.5年,无一例再发腰背痛。
4讨论
4.1加味双柏散治疗骨质疏松的原理骨质疏松所致腰背疼痛是骨质疏松症患者最常见的问题,使用加味双柏散热敷,可以马上缓解症状。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和骨组织微结构发生疏松改变为特征,导致骨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全身性骨代谢性疾病。随着我国社会人口的老龄化,本病发生率逐渐增加。中医药在骨质疏松的治疗上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4.2加味双柏散的作用方中大黄、黄柏具有泻下攻积,泻火解毒等功效;黄柏、侧柏中的小檗碱又是抗菌消炎的极好成份;泽兰与侧柏叶具有活血、止血、化瘀、消肿、佐助大黄起相加作用;薄菏有良好的局部止痛之功;透骨草祛风,除湿,舒筋,活血,止痛;伸筋草疏经活络,温肾止痛;骨碎补补肾,活血,止血;没药散血去瘀,消肿定痛;威灵仙祛风湿,通经络,威灵仙对小鼠热板法疼痛反应能提高痛阈,其浓煎液还有消炎作用[5]。以上十种药配合,加强了其活血祛瘀、通络止痛之功效。粉碎成细粉可使中药各成份充分溶出,加入蜂蜜是引药入里,能将药调成糊状,使粘性增大,易于形成饼状并紧贴皮肤,同时也减少药物对局部皮肤的刺激,护肤润肤。加热是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以增加吸收药力,起到即时止痛作用。
研究认为,导致老年人骨质疏松症发生的主要原因包括活动减少、日晒不足、钙、维生素D、维生素C、微量元素等缺乏。本研究针对引起老年骨质疏松腰背痛的原因采取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显示40例老年患者均治愈出院,随访1~1.5年,无一例再发腰背痛。加味双柏散局部外敷及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的安全防护意识,补充身体所需物质,消除患者痛苦,又可提高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腰背痛的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魏刚.双柏散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J],1998,15:60~62.
[2]金志兰.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多因素干预[J].当代护士,2010,1(1):55.
关键词:椎体后凸成形术;并发症;护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医疗卫生事业的急速发展,我国居民的平均寿命逐年增加,且我国社会人口结构正处于老龄化快速发展使时期。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化,我国老年人的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老龄人口的治疗和护理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因此,临床护理工作中,通过改进护理方法,提高患者预后和出院后的生活自理能力,在这一背景下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1]。2008年1月~2010年1月采用全程综合护理模式对68例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骨质疏松所致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vertebralcompressionfracture,OVCF)患者进行全程护理,取得满意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68例患者均为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采用脊柱后凸成形术治疗的OVCF患者,其中男37例,女31例;年龄55~77岁,平均(65.4±5.7)岁。病变位于T1021例,T1117例,T1215例,L111例,L24例。
1.2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处理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
2护理
2.1心理评估和心理干预
2.1.1心理评估:本研究收集的68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既往身体健康,无其他合并症,突入其来的疾病给患者心理造成重大冲击,且由于老年人心理承受能力差,对健康很敏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患者多表现为焦虑、情绪低落、敏感等负性心理状态,这些不良刺激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正常休息和治疗,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心理波动造成的肌体应激对患者的康复治疗有严重不利影响[2]。
2.1.2心理干预:针对患者存在的上述情况,我们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①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使患者保持情绪稳定;②教会患者自我心理调整的方法,使用正确的方法排解心理冲突,降低心理应激水平,自我排解无效事,及时向医护人员求助;③采用必要的支持手段,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营造良好的医护氛围,让患者有安全感;④为心理应激严重的患者,提供专业的心理治疗,帮助患者心理恢复。
2.2术后护理:①病情观察和护理: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发现意外情况立即报告主管医师并协助处理;②镇痛护理:术后为患者提供合理镇痛,避免因疼痛刺激造成患者康复延迟;③呼吸功能恢复护理:教会患者进行深呼吸和有效咳嗽,以促进患者呼吸功能的恢复;④观察和预防并发症:术后并发症是导致治疗失败和造成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其中以肺栓塞和脊髓神经损伤最为严重[3-4]。
2.3康复护理:康复治疗和护理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的关键措施:以被动康复训练和主动康复训练相结合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
3结果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以及护理投诉发生率比较: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以及护理投诉发生率比较[例(%)]
组别
例数
住院时间(,d)
并发症发生情况
患者满意度
护理投诉
观察组
68
5.1±1.7
0(0)
65(95.59)
0(0)
对照组
68
7.5±1.9
5(7.35)
51(75.00)
2(2.94)
P值
<0.05
<0.05
<0.05
>0.05
4小结
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和家庭人口结构的变化,传统的养老模式受到严重挑战,特别是在老人患病的情况下,中年人的压力倍增,一边工作一般照顾老人显得力不从心,因此,提高老年人的救治效率,改善其预后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我们通过改进传统的护理模式,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重点强化了患者的心理干预、康复护理,有效降低了患者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本组68例患者住院期间无一例护理投诉事件发生。
5参考文献
[1]董红霞.PKP治疗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效果观察和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0,8(19):152.
[2]黎艳芬,姚丽君,梁志雄.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的心理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29(9):1483.
关键词:老年人;骨折;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274.1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5-0515(2013)5-140-01
目前,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性的社会问题。目前我国老年人口为1.3亿,占总人口数的10.09%,到2025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亿多。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而导致骨折,而且骨折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我国老年人年跌倒发生率为14%,其中6.3%发生骨折。因此,老年人骨折的问题愈来愈突出,老年人由于机体功能日益退化,代谢水平逐渐下降,一旦发生骨折,并发症较多,预后较差。因此,分析老年人发生骨折的原因,制定干预措施,对降低骨折的发生、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老年人发生骨折的主要原因
1.1跌倒对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其骨折发生的87%可以归因于跌倒,而跌倒中约有3%~6%会引起骨折。跌倒及其产生的后果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日常活动及独立生活能力。随着年龄增加,跌倒发生率也增加。
1.2骨质疏松目前我国老年人中约有25%为骨质疏松病患者,骨质疏松病患者在一些低能量的冲击下,就可以发生较为严重的骨折。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内环境发生了变化,肾上腺素皮质酮作用相对增强及甲状旁腺分泌增多、维生素D缺乏、钙的摄入不足等致骨钙吸收减少、排泄增多,骨组织细胞活性和数量增加,骨转换速率加快,破骨细胞的增加大于成骨细胞,使正常骨重建过程中骨吸收和骨形成的平衡被打破,骨形成远少于骨吸收,致骨小梁结构异常,骨强度减弱,易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而且骨骼肌量逐渐减少,使骨骼肌力随之下降,促使骨质疏松发展造成骨折。
1.3车祸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经济条件的改善,交通工具日益增多,但由于人们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仍较薄弱,交通事故逐年上增;且由于老年人视力下降,听觉减退,反应较迟钝,有时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交通事故的受害者。
2预防老年人发生骨折的措施
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年人口在社会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老年人的骨折问题将越来越引人注目,针对老年人发生骨折的常见原因,我们制订了预防骨折的几项护理干预。
2.1医院内的护理干预
2.1.1疾病方面的护理干预护士要利用一切机会对老年患者进行疾病知识宣教,让老年人了解疾病的发展规律及转归情况,教会患者识别脑部供血不足及低血糖而出现的头晕、乏力等症状及自行处理的方法。使患者学会“三步式”起床方式,即早晨醒来先在床上静卧几分钟,再坐靠几分钟,最后再下床。同时向患者宣传保持二便通畅的意义。
2.1.2用药的护理干预慎用降压、安眠、降糖等可影响步态的药物。护士应教会老年人识别药物的不良反应,指导老年人按时、按量正规用药。对门、急诊的老年患者应进行耐心细致的用药知识宣教。
2.2社区护理干预社区护理干预主要采取老年人保健知识讲座、咨询、发放健康教育资料、定期身体检查等形式帮助老年人调整心理状态,改变不良生活习惯,走出健康误区。
2.2.1心理干预对仍有不服老的心理,应进行心理疏导。做到定期体检,及时治疗可能引起摔倒的疾病,如心脑供血不全、性低血压、颈椎病、低血糖、甲状腺功能低下等。酌情使用手杖。
2.2.2环境设施的干预老年人生活环境尽量布局合理,设施要符合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如地面应选用防滑的且最好为白颜色或单色调材料,以免造成视觉误差而摔倒;老年人使用的床铺不要过高或过低,便器、坐椅应适合老年人使用,尽可能地保证行走区域宽敞,告诫老年人不要登高取物;房间地面,尤其是厨房、厕所地面要保持干燥,以防滑倒,同时根据季节不同调节居室温湿度。
2.2.3老年人运动的干预一般可选择散步、慢跑、跳舞、太极拳、剑术等方式。应注意节奏不宜太快、幅度不宜过大,以能耐受为度。同时应注意运动后不能马上坐卧休息,应放松一段时间,使心跳、呼吸逐渐恢复平衡状态。清晨锻炼时间不宜过早,因太早大气压低,污染的空气尚未上升,易造成人体缺氧,故应在早晨7~9点时间内锻炼为宜。
2.2.4老年人户外活动时应格外注意交通安全待车停稳后方可上下车,严格遵守交通规则。生活不能自理或自理能力较差者出门时应有专人陪护。
2.2.5老年人饮食的干预老年人要合理补钙,除遵医嘱用药物外,还要注意从食物中补取。日常生活中要合理膳食,少食多餐,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多食含钙丰富的食物如乳类、豆类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年人在社会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老年人的骨折问题将越来越引人注目,其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我国在老年人骨折预防方面的研究尚不多见,应尽早探索我国老年人骨折发生的流行规律和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降低骨折的发生,这将促进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提高,并减少治疗老年人骨折的医疗费用。
参考文献:
[1]罗发军.老年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微创治疗[J].微创医学,2009,4(3):270-271.
[2]孔祥标,王春.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研究进展[J].中医正骨,2008,20(1):70-1.
[3]姜贵云.康复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63~165.
[4]宁宁.骨科康复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21.
[5]马敬东.老年人骨折发生的危险因素[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2,6(19):70-74.
上一篇:森林消防常识范例(3篇)
下一篇:交通秩序管理方案范例(3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