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归纳通用(精选2篇)
时间:2023-07-19
时间:2023-07-19
1、影响价格的因素如气候、时间、地域、生产等,甚至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也能对价格产生影响,但这些因素对价格的影响都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2、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
当供不应求时,商品短缺,购买者争相购买,销售者趁机提价,买方不得不接受较高的价格以满足自身的需要,于是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这就是卖方市场。
当供过于求时,商品过剩,销售者竞相出售,购买者持币待购,卖方不得不以较低的价格处理他们过剩的存货,于是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这说是买方市场。
供求影响价格
(1)供不应求——抢购——价格上涨——形成卖方市场(卖者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2)供过于求——滞销——价格下跌——形成买方市场(买者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3、价值决定价格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4、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不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
(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时间。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于每个商品生产者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用高于或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的商品,都只能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出售。因此,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处于有利的地位;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则处于不利的地位。
赚钱: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赔钱: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上面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整理出来的3篇《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归纳》,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市场调节
A、优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的决定性性作用;市场调节通过价格、供求、竞争机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有利于激发企业和市场的活力,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和资源有效利用。)
B、局限性: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弊端。
2、宏观调控
(1)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2)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3、市场秩序
A、市场秩序、市场作用和市场规则的关系
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定性作用的基础。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来维护。
B、规范市场秩序措施:
国家:
(1)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规范市场秩序。
(2)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打击力度,严格实施市场规则
(3)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消费者: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动,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要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
企业: 要提高企业经营者素质,遵守市场规则;还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①基本标志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
②根本目标共同富裕
③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5、市场主体
下一篇:《脚印》阅读答案优秀(精选7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