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课教学设计(整理8篇)
时间:2024-08-21
时间:2024-08-21
指导目的:
1、让学生在好书交流会中认识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的过程中让孩子体会到读书的快乐,阅读的乐趣。
2、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读书方法的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形成初步的鉴赏能力。
3、在活动中进行团结互助的思想品质教育。
指导重点:
让学生认识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激发阅读的欲望。
指导难点:
使学生学会选择健康有益的书进行阅读。
课前准备:
要求每位同学都准备一本自己最喜欢的课外读物,并准备向别人推荐自己的好书的发言稿。
设计理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外阅读首先要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因此,本教学设计旨在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让学生由“要我读”变为“我要读”。同时引导学生到图书馆去借阅课外书,并在阅读过程中爱护图书。
指导过程:
一、导入,激起学习欲望。
同学们好!今天又到我们课外阅读的时间了,高兴吗?经常读书会使我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一个与书相伴的童年,是充满美好和温馨的。还记得关于书籍的一些名人名言吗?
(学生交流名人名言)
从这些名人名言中,我们看出书的确是好东西!既然是好东西就应该和大家分享才更有意思!
今天我们就举行一个——好书交流会
二、介绍好书,交流读书方法
(一)班内互相交流好书
我知道咱们班同学都很爱看书,最近看了什么好书?能不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如果想。那么就请你赶快把你的书介绍给同学们吧。
1)小组交流。咱们先在小组内介绍,选出你们最喜欢的书再向全班介绍。
2)班内交流.
老师注意到各小组同学在介绍时,每个人的脸上都是笑眯眯的,老师猜想,你们的书一定非常有趣,而且老师还发现你们的`口才越来越棒了,下面咱们一起分享各小组最受欢迎的书。
(各小组派代表介绍)
3)小结。
他们刚才介绍得多好啊。听了他们的介绍,我发现他们手上的确是一本好书。你们愿意读吗?我们可以在以后的阅读课上轮流借阅,如果我们全班同学互相把书交换一次,那么在班中就会形成一个小小的图书馆了,同学们学到的知识也会越来越多。读书好似耕耘,汗水流得多,收获自然更丰富。
(二)交流读书方法
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既然你们这么喜欢读书,读什么样的书才能对我们有所帮助?
(生:要读健康的,有意义的书。)
师:你说得很对,读书要有选择地读,内容积极、健康向上的书才能对我们有帮助。既然你们读了那么多书,肯定也有不少好的读书方法?谁来说一说,你都是怎样读书的?你有哪些方法?
(生自由回答)
师:同学们说得真精彩,请同学们在以后的读书活动中用到这样的读书方法,将读书的快乐,用我们的笔,用我们的心记录下来,让他成为我们成长道路上美好的回忆。
(三)学生读书,交流收获
1、生借书,看书
2、全班交流收获
你刚才读了哪本书,看了一个什么故事?谈谈你有什么收获?
(生交流)
三、总结
这节课,我们发现了很多好书,我也发现了同学们都很喜爱读书。我很高兴,希望大家课后在不影响学习的基础上尽情地来班级图书角借阅吧。最后,让我们记住莎士比亚的这句话:
(齐读格言)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
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教学目标:
1.通过这次作文讲评,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好作文的标准是什么,并会运用标准对照衡量自己的作文和他人的作文。
2.通过评讲,欣赏同学们文章中的美点,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
3.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修改作文的重要性。通过评讲,让学生了解自己写作中的不足,知道如何弥补,进而逐步改进。
教学重点:
会运用标准对照衡量自己的作文和他人的作文。
教学难点:
运用修改作文的具体方法修改自己的习作,评议他人的作文。
教学过程:
一、总结习作
1.再次明确习作要求:本次习作是一次命题作文,题目是难忘的第一次,还记得本次的习作要求么?谁来说一说?(学生回答并相机板书事情写清楚,要写出感悟,)
2.总结感受
在阅读了同学们的作文后,老师非常感动、也很高兴,从大家的文章中,我感到经过小学将近六年的学习同学们都积淀了自己的学养,并能用心感悟生活。这节课,我们将针对同学们的习作进行讲评。
二、佳作欣赏
1.出示佳作,集体欣赏
这篇作文是本次作文中优秀习作之一,想听么?用心听老师读,在这篇文章中你最欣赏那一部分?觉得那个地方很好?同样,也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
学生评价,明确这篇习作将事情的的经过写的非常具体,能够从心里、动作、神态、语言等方面表现当时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并借鉴课文中表达感悟的方法,能结合具体事件把得到的启示写清楚,
2.出示片断,讨论修改
这是咱班另一位同学的习作,它记述了第一次骑自行车的经历,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篇习作的一个片断,(师读片段)你觉得这个片段怎么样,谁来评价一下?(要求学生通过修改了解如何通过修改将过程记录清楚)
三、精益求精
1.明确修改的作用
在《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文中,我们认识了叶圣陶先生,他为肖复兴详细修改的作文更是令我们记忆犹新。有人请教叶圣陶先生怎样修改作文?叶老说:“再念、再念、再念。”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生谈)
师:“是的,好的文章词句,是经过作者的千锤百炼无数次修改才得来的。”
2.明确修改标准
那么针对本次习作,你觉得应该从哪方面来修改?
明确修改标准:
(1)字词句:错别字、用词得当、语句通顺、是否存在病句。
(2)内容:事件过程叙述清楚,完整,将感悟写清楚。
(3)表达:能够从心里、动作、神态、语言等方面表现当时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
3.小组合作修改
下面就依据这些标准,针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也可以向自己的.组员求助。
4.展示修改的内容
老师感受到大家都很认真地修改自己的作文,你觉得自己哪一处修改得很好,和大家一起分享如何?你在哪些地方做了修改?
生交流
四、总结讲评
在这次习作中,同学们把自己难忘的第一次记录下来,作为永久的纪念,希望同学们能继续用自己的笔描写多彩难忘的生活。下去后可以继续修改自己的习作,也可以将习作上传到我们班的班级博客上,与更多的人分享。
一、课程分析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在指定范围内选择阅读一部学术著作。通读全书,勾画圈点,争取读懂;梳理全书大纲小目及其关联,做出全书内容提要;把握书中的重要观点和作者的价值取向。阅读与本书相关的资料,了解本书的学术思想及学术价值。通过反复阅读和思考,探究本书的语言特点和论述逻辑”。本堂课完成的是“勾画圈点,争取读懂”“反复阅读,把握”这样的目的和任务。它以学生预习的初次批注为前提,以学生的初读感受作为教学起点,以批读的对象、方式作为抓手指导学生以提要钩玄的方式把握学术著作的行文思路和阅读方法,这种阅读教学符合课程改革新理念,能体现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
二、教材分析
《乡土中国》是社会学大师费孝通的代表作,是他根据20世纪40年代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授的“乡村社会学”课程内容整理而成,他把中国乡土社会的特征与其他社会体系特征特别是“西洋社会”的'特征加以比较,提出了刻画中国乡土社会的概念。这本书由14篇文章构成“论文集”,在五六万字的规模下容纳了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概念。它具有很强的学术性,但又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具有严密体系的学术专著。因此需要逐篇精读,厘清概念,继而全面、深刻地理解全书观点,梳理内容体系和逻辑结构。《<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任务书》通过目标导向、任务描述、批读提示、原著信息、核心概念、主要观念的梳理,阅读导引、批注﹒心得的启迪,以及课后思考与探究等各方面帮助学生真正读懂读通这本书,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面向的是整本书阅读的第二节导读课,针对单篇单章节的精读。学生此前多未接受批读训练,没有形成批读习惯,批读较不规范。如果有批读,也大多呈现为感悟式批读,批读方法和类型较单一,对象不明确。韩愈《进学解》中说“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本课旨在锻炼学生提要钩玄的能力,并能总结方法,学以致用,达到能力的迁移和保持。
四、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
2.学会如何批注学术文章
教学重点:把握思路,预备批读;
批注示范,总结批读;
学以致用,拓展批读。
教学难点:语料助推,拓展批读。
五、教学方法
多媒体、合作学习法、探究法
六、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教师材料:《<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任务书》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指导》
学生材料:《<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任务书》导学案
教学环境:学生4——6人组成小组
七、教学过程
活动内容活动意图时间
教学活动一:导入思考,引出批读
1.教师活动一:
情感导入《乡土中国》,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学术著作的阅读方法——批注式阅读。韩愈:“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提要,要就是提炼文章的结构脉络。钩玄,就是探求精深的道理。
教学目标展示
本节课以“乡土本色”一文为例
从情感导入,让学生从感性认知上更乐于阅读本文2分钟
教学活动二:把握思路,预备批读;
教师活动:
1.全文的中心论点是?
指明“论点”概念,明确中心论点——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的社会是乡土性的。
提要——记事者必提其要
2.布置任务:向组内同学展示你的思维导图,推出一份你们认为最棒的,并说说理由
学生活动一:交流思维导图,学生互相点评
教师提供自己的思维导图真正读懂文章,要做到提要钩玄,首先要“提要”才能为后续批注提供理解基础10分钟
教学活动三:批注示范,归纳方法;
钩玄——纂言者必钩其玄
教师活动:请归纳出导学案中的批注角度
学生活动二:归纳能总结学术文章的批注方法,展示交流。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并展示
教师活动:整理学生回答,总结归纳并板书
让学生从自学过程中真正感知批注方式5
分钟
教学活动四:学生展示,互相点评
教师活动:请根据刚才学习的批注方法,结合助推资料,对书中“阅读导引”涉及的句子及核心概念进行批注。(5分钟)
学生活动三:批注并展示,互相点评欣赏。
教师活动:点拨评价趁热打铁,课上批注并展示,让学生学以致用15
分钟
课堂总结
本节课学习了四种学术著作的批注方式,希望同学们能带着这些方法在今后阅读更多作品。总结回顾3分钟
八、任务布置
1.在两周时间内完成14篇文章的批注;
2.有选择地对书中设计的问题进行回答;
3.对自己感兴趣、读有所得之处进行批注(不少于50条);
4.将自己在阅读中发现的,需要进一步研讨的问题列出来(3-5个);
5.同桌之间交换批注文字;
在两周时间内完成《乡土中国》批读记录单,并就如何批注学术著作进行总结(200字左右)。
一、指导目的:
1、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给他们提供阅读材料和阅读实践机会,利用多媒体和学生交流。
2、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制作“读书笔记卡”,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向往探险的热情。
二、课前准备:
学生的“采蜜本”和“读书笔记卡”;师生共读的一本书《海底两万里》。
三、指导过程:
(一)、展示导入:
1、师: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过“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没有了阳光”。同学们,两位著名作家的话语,让我们明白了有益的书籍的确是一样好的东西!感谢亲爱的学校,开展了“名家名作伴我成长”的读书活动,为我们创设了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使我们逐渐养成了阅读的良好习惯。
这堂阅读课我们和往常一样,先来欣赏一些上一周的`优秀采蜜本和优秀的读书笔记卡。请值日班长上来,请你给获得优秀的同学在竞赛表上打上两个五角星。
2、展示学生优秀的采蜜本和优秀的读书笔记卡,教师并相机作简短的点评。
3、展示教师的读书笔记卡(读《海底两万里》的内容),并告诉学生要学习的地方。(标明书籍的页数,写上欣赏的理由,留出装订的地方。)
(二)、实践阅读:
1、师:同学们,上周二,我们师生就一起开始阅读法国小说家,科幻小说的开创者之一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从同学们的口中,老师已经知道你们都很喜欢这部科幻小说,有的同学已经快要阅读完整本书了是不是?那么老师考考你,并请你用简短的话语谈谈是什么理由让你尽情地去阅读呢?
1、出示“人物和身份”的连线,生说喜欢阅读的理由。
人物身份
阿龙纳斯船长
康塞尔鱼叉手之王
尼德·兰教授的仆人
尼摩教授
2、师:下面我们进行两分钟默读,看看在两分钟内,自己能看几页课外书。同时要注意读书的姿势,要注意读书的质量,做到眼到,心到,决不能三心二意。
3、师生共同进行两分钟默读。
4、用手势出示各自两分钟默读的页数。
5、让学生拿起笔,给刚才默读的地方圈出自己最欣赏的句子和词语,并选一处或两处在旁边做眉评。
6、交流自己最欣赏的句子、词语和眉评。
(三)、阅读总结
教师围绕这堂课中涌现出来的用心读书和发言积极的同学和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向往探险的热情进行。
(四)、拓展训练
1、继续制作“读书笔记卡”或“名著欣赏记录卡”。
2、读完这部小说后,简要的在世界地图上画出作者所走过的路线。小说中四个主要人物:阿龙纳斯教授、康塞尔、尼德·兰、尼摩船长的性格分别是什么?从哪些事情可以看出?请你写在“名著欣赏记录卡上”
教学目标:
1.通过情感渲染,引导学生回味亲身经历的事情,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2.抓住学生的动情点,引导学生把“感受”表达清楚。
3.能把事情叙述清楚,在文章中表达出真情实感。
教学重、难点:
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指导学生习作方法,通过细节描写,表达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铺垫情感
1.多媒体出示表达情感的词语和句子,让学生选择词语或句子,说说它所表达的情感。
2.根据学生说的情感随机板书。(生气、感动、苦恼……)
重点指导:通过某个词语或句子,能说出所表达的情感。
二、激发欲望,交流感受
1.激发表达欲望
选择某一情感主题的词语或句子,回忆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感受。
2.全班交流
重点指导:引导学生从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方面来表达自己与众不同的感受。
三、学生习作,相机指导
1.出示并补充题目——一件令我()的事。
2.多媒体出示习作要求。
3.学生习作,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重点指导:教师巡视,根据学生习作中出现的个性问题予以个别指导。
四、赏析习作,自主修改
1.有针对性选择学生习作,全班赏析交流。
2.学生自主修改。
重点指导:引导学生以欣赏的眼光发现、学习他人的优点,以此完善和修改自己的习作。
五、作业布置
1.结合交流建议,完善习作。
2.誊写习作。
板书设计
生气
感动
一件令我(伤心)的事
苦恼
高兴
内容具体
语句通顺
真情实感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提高学生阅读数学故事的兴趣,使得学生乐于思考,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有序思考,逻辑推理等思维能力。
3、通过阅读,让学生发掘数学特有的美,引导学生去欣赏、体会数学的美。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入课题:
1、同学们,你们对金字塔有多少了解呢?
2、金字塔对于我们来说感觉很神秘,自古以来,很多考古学家都想去神秘的金字塔里一探究竟,今天我们就跟随两位小朋友一起去金字塔里探探险,看看有什么样的.奇妙之旅在等着他们。
3、介绍故事发生的背景。
二、师生一起看故事:
1、神奇的太阳钥匙。两位主人公意外的得到一个盒子,这个盒子可以变成一把神奇的钥匙,那这个钥匙会有什么用呢?
2、艰难的历程。三人去找钥匙的途中不知不觉走进了“死亡之海”,他们能不能顺利走出“死亡之海”呢?怎样才能走出去呢?
3、狮身人面像。狮身人面像是金字塔守护神的化身,想要进入金字塔必须回答它的问题,到底会是怎样的问题呢?
4、进入金字塔。主人公们爬完高高的金字塔后,却被一堵石门给拦住了,要怎样才能打开石门进入金字塔呢?
5、找到钥匙。走进金字塔后,他们发现了一个箱子,另外一把钥匙就在这个箱子里,但是箱子没有盖子,这个箱子的背后又藏着什么玄机呢?
6、宫殿宝藏。找到了另一把钥匙后,他们又打开了一个石门,这道石门的后面有什么?会不会还有难题需要他们解答呢?
三、总结:
1、故事到这里并没有结束,剩下的情节请同学们自己编写。
2、鼓励学生平时多阅读数学故事。
一、教学目标
1、在阅读《秋秋找妈妈》的故事中练习说话,并积累三个词语:孤单,伤心,幸福。学生能对图画书有强烈的兴趣,
2、认识并了解绘本,初步感受庆子凯萨兹夸张、细致的绘画风格,以及充满着温馨与神秘感的创作风格。
3、认识几种动物,并知道它们生活的地方。在阅读中感受人间真情,学会感恩。
二、读前准备:
《秋秋找妈妈》书籍、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知道今天老师给大家上的是什么课吗?今天老师给大家上一节阅读课。小朋友,你喜欢自己的妈妈吗?为什么喜欢妈妈?
学生说一说自己喜欢妈妈的原因。
2、过渡:有妈妈真好呀!可是有一只小小鸟,他没有妈妈。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很好听的故事,叫《秋秋找妈妈》板书(学生书空课题,指名读,齐读书名)。这本书是日本的一位作家写的,她的名字叫庆子凯萨兹。
二)读封面,激发神秘感
1、师:看,这就是小秋秋,秋秋长得怎么样?谁来说说?(学生说说:胖嘟嘟的脸蛋,黄色的毛,长着一对翅膀,有条纹的脚……)
2、师:开动你们的小脑筋,猜一猜,秋秋正在干什么?他依偎在谁的身边?他为什么会睡得这么香甜呢?听完了故事你也许会明白的?
三)读故事,和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
第一部分:没有妈妈
1、师:秋秋是一只没有妈妈的小小鸟,没有妈妈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呢?(指名学生说说,板书:孤单)
2、现在,谁能读好这句话“秋秋是一只小小鸟,过着孤单的'生活。”
3、看图提问:看看秋秋的表情,看看他的眼睛,你们知道这时秋秋正在想些什么呢?
指名学生说一说。
师:是呀,他好想有一个妈妈,可是谁能做他的妈妈呢?秋秋决定自己去找妈妈。
第二部分:寻找妈妈
1、师:瞧,秋秋首先来到了什么地方,遇到了谁呢?
①师:秋秋是一个有礼貌的孩子,他是怎样跟长颈鹿太太打招呼的呢?
师:让我们学着秋秋的样子来跟长颈鹿太太大声打招呼吧!(生读:秋秋第一个遇到的是长颈鹿太太,“噢,长劲鹿太太!”他大声说:“你身上的黄颜色跟我一样!你是我的妈妈吗?”)
②长颈鹿太太是秋秋的妈妈吗?为什么?(生说一说:因为长颈鹿的太太没有一对翅膀)
师:小朋友真聪明,长劲鹿太太叹了一口气,说“真对不起,可是我不像你那样长着一对翅膀呀。”
③分男女生演读对话。
2、师:秋秋找到妈妈了吗?可是秋秋并不灰心,他继续往前走,接下来,秋秋来到了什么地方?遇到了谁?
(学生自由说说)
①秋秋为了找到妈妈不远千里,来到了寒冷的南极,仔细观察一下画面,秋秋和企鹅太太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②你能用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吗?出示“噢,企鹅太太。”秋秋大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秋究竟是怎么说的呢?请小朋友读一读。
③现在,我就是企鹅太太,谁愿意当秋秋来对我说一说。(师生对话)
3、教师追问:秋秋还是没有找到妈妈,但秋秋没有气馁,他继续去寻找。秋秋走啊走啊,来到了哪儿?遇到了谁?(学生回答)
小朋友仔细看一看:秋秋与海象太太有什么地方长得相似呢?(胖嘟嘟的脸蛋)
①“噢,________”,他大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你们都来表演秋秋,我来当海象太太,一起来演一演这幅画面。师生共演:“我可不像你那样长着有条纹的脚,别烦我啦!”看来,为了找到妈妈,秋秋还受了不少委屈呢!
4、秋秋找到妈妈了吗?那小朋友你们想一想,秋秋还会到哪里里去找妈妈?他还会遇到谁呢?学生想象说话。(可以说画面上有的,也可以说画面上没有的内容)
(播放音乐:世上只有妈妈好)是呀,无论秋秋走到哪里,他总是找不到一个跟他长得一模一样的妈妈。这时秋秋的心情怎么样?他会想些什么呢?(学生自由说一说)(板书:伤心)
过渡:秋秋伤心了,秋秋失望了,她低着头,一声不吭,独自一个人走啊走啊,走到了一片苹果林里,当秋秋看到正在摘苹果的熊太太的时候,还会热情地、信心满满地去认妈妈吗?
①失望的秋秋知道,她一定不会是自己的妈妈,因为――熊太太跟秋秋长得一点儿不像。
②找了这么多地方,秋秋累极了,问了这么多的太太,也没有一个是自己的妈妈,秋秋伤心极了,他开始哭起来,“妈妈,妈妈!我要一个妈妈!”
③熊太太听到哭声,是怎么做的?仔细观察画面练习说话。(顾不上苹果,赶忙跑过来,想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教师接着讲故事:秋秋说:我想让我的妈妈抱抱我。熊太太听了,她一把把秋秋紧紧地抱在怀里,“就像这样吗?”……有妈妈的感觉真好呀!于是他们在一起又唱又跳。休息的时候,熊太太转过身看看秋秋,她说“秋秋,也许我可以做你的妈妈喔。”
“你?”秋秋叫起来。
“可是你的毛不是黄色的。你也没有长着像我这样的翅膀,胖嘟嘟的脸蛋和有条纹的脚!”
“我的天啊!”熊太太说:“那会让我看上去很好笑喔!”
秋秋也觉得那个样子很好笑。
“好吧”熊太太说:“我的那些孩子在家等着我呢。我们一起去吃苹果派,好吗,秋秋?”
秋秋觉得苹果派听上去好馋人啊,于是他们就出发了。
他们刚走到门口,熊太太的孩子们都跑出来迎接她了。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都有哪些小动物跑出来迎接秋秋呢?(学生做猜想)
师:这是荷马、这是小鳄和胖胖,我也是他们的妈妈呢!熊太太向秋秋解释着。
师:当秋秋看到熊太太的这些孩子们,心里会想些什么呢?(生:他们跟熊太太长得像吗?那怎么会是熊太太的孩子呢?)
师:原来他们也和秋秋一样,是个孤儿,是好心的熊太太收留了他们。
苹果派甜甜的香味和孩子们快乐的笑声洋溢在熊太太的家里。享受完美味的点心,熊太太给她所有的孩子一个大大的、暖暖的、紧紧的拥抱。这群小家伙被浓浓的爱包围着,已经陶醉了。小朋友,你们觉得现在的小球球还孤单吗?还伤心吗?她现在觉得怎么样呢?回到第一张图片:原来啊,秋秋是依偎在熊太太的身上了,找到了妈妈就找到了爱,依偎在这厚厚的,暖暖的背上,秋秋怎么会睡得不香甜呢!说不定还在做着美梦呢。(学生说,师板书:幸福)
小朋友,故事讲到这,你们想对熊太太说些什么呢?(学生自由说说)
升华主题:虽然熊太太的外表长得不和秋秋一样,但是她拥有一颗博大的爱心,她对待那些孤儿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人,他们虽然不是你们的妈妈,但是他们也像妈妈一样爱着你,关心着你。你能谈谈吗?(学生说说身边的人是怎样关心自己的。)
配乐朗读《我有三个妈妈》
四、回到封面,拓展延伸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这样的图画故事书吗?黄老师也非常喜欢,其实,还有许多像《秋秋找妈妈》这样有趣、生动的图画故事书,比如《爱心树》、《最强大的勇士》、《猪先生去野餐》、《狼大叔的红焖鸡》等,小朋友可以让你们的爸爸妈妈带着你们去买,相信,你一定会从故事中懂得更多的道理,然后做一个最最优秀的孩子。
教学目标:
1.了解本学期八次习作的内容。
2.学习将一件事情写具体的方法。
3.学习修改作文。
教学重点:
学习将一件事情写具体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修改作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进行作文复习。(板书)
二.学文
1.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回忆并梳理一下本学期八篇习作的内容。(指名回答)
2.下面,我们把这八篇习作分分类:出示课件
我们可以把这八篇习作分为四类:写人、记事、写景、编写童话故事。
3.三年级习作的要求有哪些呢?请看大屏:出示课件(师读要求)
4.同学们,了解了习作的要求,那么,在你自己的写作过程中都爱出现呢些错误呢?请看大屏:常出现的错误(师读)
5.那么怎样才能写出一篇内容清楚,叙述具体的文章呢?我们先看一
个小练笔:出示课件:师读内容,指名填动词,把合的动词填入括号中。你看,通过这些合适的动词,擦玻璃这件事情就写得很具体很生动了。这种方法值得大家去学习。
6.出示课件(图片及背景音乐)
滑滑板这个运动大家喜欢吗?有一位同学把他和弟弟玩滑板的事情写成了一篇作文,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出示课件:师读病文。
7.大家说说这篇文章写得如何?有哪些优点和不足呢?
8.看看老师的评价:出示课件
9.怎样修改呢?指名说一说。
10.看看老师给出的建议:出示课件
11.在这个建议上如何扩写呢?请看:出示课件:(师读内容)
12.这种方法可以总结:关注细节,合理想象。(板书)
13.根据老师提供的`这些内容,自己看着原文试着改改吧。(课件出示病文)(指两名学生说一说)
14.好,大家来一起读读老师修改后的作文吧:出示课件:(师有感情的朗读)一边读,一边解说。
15.你们看,老师在原文的基础上增加了人物的神态、动作以及人物的心理活动的描写,将文章变得生动具体了。所以说: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
三.练习修改:
1.现在,咱们就试着用这种办法自己来修改一篇文章。好不好?出示课件:生读内容。
2.这篇文章哪些地方需要修改,为什么?(指名回答)
3.好,现在大家就动笔吧!(师巡视)
4.全班交流。
上一篇:三峡之秋教学设计(整理5篇)
下一篇:《牛郎织女》教学设计(整理8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