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财树栽培技术(收集5篇)

时间:2024-06-24

发财树栽培技术篇1

关键词:人工林;栽培技术;问题及探讨

中图分类号:S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8-0177-1

人工造林在我国甚至世界各国都占据着积极重要的地位,它适用于极度退化的荒山、沙区以及条件极差的退耕地且又易遭到人畜反复干扰的地区培育生态林,还适用在自然条件好的地区商品林的培育。采用的树种为当地的乡土种类,主要是建群种和优势种,并且强调多种类、多层次的材料混合,所形成的森林接近当地的天然林,植被结构合理,同化能力强,生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俱佳。人工造林还可以模仿表现良好的人工林。在自然情况下要使极度退化的生态系统恢复为顶极森林植被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

1我国造林现状和人工林种类及作用

2010年全国完成造林面积8884万亩,比2009年减少5.43%。其中,人工造林5830万亩、飞播造林298万亩、新封山育林2757万亩。可见2010年我国人工造林占到总造林面积的65.62%。森林具有多种效益,根据经营目的和人工林产生的不同效益,可把森林划分为不同的种类,简称林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规定,将森林划分为五大类,即用材林、防护林、经济林、薪炭林及特种用途林。林种的划分是相对的,正如用材林也起着一定的防护作用,防护林也能生产一定数量的木材和其他林产品,同时这两个林种也可以为人们提供游憩场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每片人工林都有其主要造林目的,属于一定的林种,它们在林学特性和栽培技术等方面都有不同的要求,必须区别对待。

2我国人工林栽培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

2.1造林树种选择的问题

正确地选择造林树种,是人工培育森林成功的关键问题之一。如果造林树种选择不当,不但会造成人财物的极大浪费,而且造林地的生产潜力十年甚至几十年也得不到发挥,再加上树木的生长周期长,所以树种选择就更具有百年大计的意义。如我国西北部的黄土高原地区,有不少“小老树”林,形成的原因当然和立地条件有关系,但与树种选择不当也有直接关系。在树种选择过程中除考虑造林地的立地条件外,还要坚持“生物与经济兼顾”的原则,既要考虑树种的生物学特性,还要考虑造林的目的,使造林目的和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

2.2缺乏对土地合理开发利用的科学规划

特别是对土地合理利用的结构优化问题,林种如何优化结构的问题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有合理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林种结构,才能实现整个区域系统的协调发展。

2.3缺乏对纸浆材基地建设的可行性论证

根据我们的考察,原料林基地建设从企业推进的进程看还是比较迅速的,但许多原料林基地建设缺乏总体规划和可行性论证,特别是以桉树、杨树为主要造林树种的纸浆林基地建设对区域生态环境和植被多样性的影响缺乏论证,项目的实施和运作实际不符合我国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程序的基本要求。

2.4造林地的选择具有相当的随意性

按照森林经营方案,一般商品林业用地中包括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无林地等。作为纸浆林重大工程项目,在落实纸浆林基地建设时,应当从总体上规定原料林应建在何种土地上,否则很容易造成毁林造林的现象,这一点实际上已经发生,如在南方部分地区一些灌木林和次生阔叶林被砍伐,炼山,营造桉树,这种做法是不符合技术规程要求的。

2.5原料林基地建设缺乏环境评估

作为一个大的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项目,理应对项目的实施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进行充分的论证和评估。但从目前正在实施的一些项目看,环境评价工作比较滞后,有先斩后奏的嫌疑。

3对我国人工林栽培综合技术的探讨

3.1树种的选择技术

树种选择三抗杨、三倍体毛白杨,欧美杨107、108,漳河柳,四倍体刺槐等速生用材新品种。

3.2整地方法

采取大坑整地和壕坑式整地,整地方法及规格同前。

3.3综合造林技术

一是苗木质量标准。(1)苗木具有幼年性,不老化退化。(2)苗壮、干直、分枝细而少,有明显的顶端优势,胸径3cm以上。(3)苗龄1―2年生,根幅大于50cm。(4)苗木无病虫害。(5)嫁接苗木要有自生根。

二是栽植技术八要领。(1)苗壮:即达到上述苗木质量标准。(2)根全:根幅50cm、主根长30cm。(3)苗湿:苗木不失水。(4)修枝:造林前剪除苗木所有侧枝。对顶端生长优势较差的品种则需剪去30-40cm的顶枝,选择三个饱满健壮的芽留下,将其余主干上的芽抹除。这样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苗木水分和养分消耗,显著提高造林成活率。(5)泡苗:栽前用清水泡苗48h,保证苗木吸足水分,造林时随栽随取,这是提高造林成活率极为关键的技术措施。(6)深栽:栽植深度70-l00cm。(7)踩实:栽植苗木时设置直径5cm的渗水孔,有利于浇透水,避免上湿下干。分两次回填土,并分别踩实土壤。(8)浇透:植苗后要及时浇灌水,浇透。第一次和第二次浇水间隔时间不要超过20d。

三是造林季节。营造人工林要以春季造林为主,冬季和秋季造林为辅。春季造林要处理好苗木失水问题;秋季造林要在苗木停止生长且叶片变黄开始脱落时进行;冬季造林则须在土壤上冻前整地和造林,栽植前让苗木吸足水分,栽植后土壤灌足冬水。

参考文献

[1]中国林业网:forestry.省略/.

[2]张建国等编著.人工造林技术概论[M].科学出版社,2007.

发财树栽培技术篇2

关键词:晚熟龙眼;立冬本;高产;栽培技术

龙眼晚熟品种立冬本果实于11月上旬成熟,比各地主栽的龙眼常规品种迟熟2个月左右,且高产稳产,果大质优,是目前莆田市各地栽培技术中最迟熟的品种,现行的鲜果市场价在20元/kg左右,高出常规品种3~5倍,且供不应求,种植效益高,发展潜力大。近年来,福建省内外引种推广面积约2666.67hm2,但由于各地栽培技术掌握不当,未能显示其应有的特晚熟特点优势,影响种植效益。现经多年栽培,总结出一套高产、稳产、优质的栽培技术,基本能实现年年结果、无大小年现象,平均产量达10.5t/hm2左右,产值15万元/hm2。将该栽培技术进一步示范推广,对提高龙眼生产发展能力,切实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意义。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园地选择

果园环境空气质量、土壤环境、水质量均应满足ny5023-2002的要求,示范园不宜建立在易遭受大风吹袭、易发生冻害的低洼地段,以及坡度大于20°的山坡地。龙眼在冬季气温偏低地区易发生冻害,在气温偏高山地成花结果困难,均不宜建立示范园。要求示范园土壤土层深厚、土质疏松、保肥保水能力强,地下水位1m以下,不积水。土质过黏或过沙的土壤不宜建立示范园。要求果园的水源充足,灌溉水无污染。另外,还要求果园交通便利,生态环境良好,远离厂矿、砖窑等污染源,可持续生产能力比较强。因此,果园应选择肥水条件较好、避风向阳的地块,干旱季节要重视果园灌水[1]。根据果园状况,进一步加强管理,并通过改园、改土、改肥等方法,完善果园基础设施,培育强壮的树体。

2整形修剪

定干宜采用低主干(50cm)留多主枝(3~4个)的整形方法。剪除春梢,促发早夏梢,使树型紧凑。立冬本适合密植栽培,计划密植以450~600株/hm2为宜,稀植以270~300株/hm2为宜,也适宜与枇杷等果树间种[2]。根据立冬本品种生长特性,改变传统的春夏修剪方法为采果后短截重剪,龙眼修剪一般是在4—5月进行,而立冬本果实于11月上旬成熟,因其挂果时间长,树体消耗养分大,晚秋梢和冬梢萌发较少,采果后枝条紊乱,应进行一次全面的修剪,不宜在春夏修剪。修剪方法是以短截重剪为主[3]。先去除枯枝、病虫枝和细弱枝,再去除不能“出围”的徒长枝等,然后在每个采果枝上留3~4个叶片进行短截重剪,留下粗壮而分布均匀的枝梢,以促进翌年萌发良好的结果枝、结果母枝和营养枝。以结果50kg树为例,一般以留100~120个粗壮梢为宜,正常情况下,被短截枝条萌发冬梢的较少,经冬春一段时间养分积累及花芽分化,一般翌春萌发的枝梢较强壮,都能够成花。

3肥分管理

龙眼传统的施肥方法一般是每年施肥4次,即花前肥、壮花肥、促梢肥和采果肥。由于施肥时间和施肥量难以把握,容易造成营养生长过盛和生理落果,从而影响龙眼果实产量和品质。立冬本龙眼果实于11月上旬成熟,采果迟,不宜施用采果肥,否则会因施肥而促进冬梢萌发,影响冬春花芽分化,不利于翌春开花坐果[4]。科学施肥,掌握1年施用2次即可,第1次在6月初坐果稳定疏果后重施,以有机肥为主,施肥量占全年施肥量的70%。以挂果50kg树为例,施用干禽畜粪40~50kg/株、氮磷钾复合肥2kg/株左右,具体视生长状况而定,此次施肥目的是促进夏梢(结果母枝)萌发和幼果发育膨大。第2次施肥在8月中旬,施用量占全年施肥量的30%,一般株产50kg的树体施复合肥1kg/株,目的是促进萌发早秋梢(翌年理想的结果母枝)和果实后期的生长发育。

4疏花疏果

要注意修剪,培养健壮的结果母枝。立冬本龙眼品种分枝能力较强,春梢及花穗剪后一般留1~2个枝梢,以便集中养分培养粗壮的夏延秋梢作为结果母枝。由于该品种花量大,坐果率高,果实分布较密,挂果时间长,既要重视疏花穗,又要重视疏果,才能培养大果,冬季要防止抽冬梢[5]。一般疏去总花量的30%~50%。树势壮、管理水平高的可少疏。7月上中旬进行疏果,疏除病虫果、畸形果、并蒂果,去小果留大果,大果穗留60~120粒,中果穗留40~60粒,小果穗留20~40粒。另外,在7月中旬对幼龄壮树生长较长的夏梢适当进行轻短截,可促进抽梢分枝。一般一穗最适宜留1kg左右的果实,同时也便于套袋操作。改变传统习惯以多留花穗少留果为原则。一般在清明左右留花,疏果在6月初坐果稳定后(第2次生理落果后)进行。以挂果50kg为例,传统的疏花疏果习惯是留120~150个花穗,待

6月初坐果后再疏掉部分果穗,每穗留果30~50粒。实践证明,传统方法使树体养分消耗过多,每穗挂果粒数少,枝条易挺立,不利于果实吸收养分及生长发育,果实偏小,难以成串,产量低,也降低了果实商品价值,管理花工大。科学合理的疏花疏果,应当少花穗、留壮穗、多留果。如挂果50kg的树一次性留50~60个大花穗即可,疏果时每穗留60~80粒。该方法既可减少树体的养分消耗,又能使大果穗枝条下垂,有利于果实吸收养分和生长发育,同时便于管理、省工。

5病虫鼠鸟害防治

龙眼病虫害较多,传统管理中一年从开花坐果至果实采收喷药6~7次,枝梢和果实易产生药害,环境污染严重,也不利于绿色优质栽培,且浪费人力、物力、财力。科学的综合防治主要是培育强壮的树体,提高抗病能力,化学与物理防治相结合,抓住关键时期喷药[6]。第1次在3月上中旬喷药,蝽象等于越冬后刚活动,幼虫孵化,喷药效果好,宜早不宜迟,隔7~10d后再补喷1次药即可。第2次喷药在7月下旬,主要防治果蒂虫。第3次喷药在秋梢刚萌发时,宜早不宜迟,主要防治钻心虫和木虱等,保护秋梢生长。因龙眼立冬本果实于11月上旬成熟,比当地主栽的龙眼品种迟熟2个月左右,挂果时间长,易受虫、鼠和鸟类危害,在最后一次喷药保梢后应立即用塑料尼龙网袋套装果穗,保护果实免受其害,效果很好。

6参考文献

[1]林桦.晚熟龙眼高优生产栽培技术[j].福建农业科技,2010(5):34-35.

[2]李文海,黄露茹,彭培堂,等.龙眼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热带农业,2009(5):59-61.

[3]俞开堂.龙眼树合理修剪的探讨[j].福建热作科技,1994,19(1):33-38.

[4]何金城.绿色食品龙眼生产栽培技术探讨[j].福建农业科技,2009(5):27-29.

[5]林金德.龙眼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j].科技资讯,2007(23):137.

发财树栽培技术篇3

【关键词】林业;生态模式;管理思路

前言

经济的发展使得自然资源遭到了过度的开采和使用,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了较为严重的破坏。纵观来看,人们尤其对于森林资源的破坏较为严重,其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和人们的居住小环境。在这种现象下,人们开始重视起生态问题,与此同时,基于林业生态模式下栽培管理技术研究显得格外重要。

1林业生态模式下栽培管理思路研究的意义

林业的发展对于社会的总体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代社会对于资源的过度使用以及较为严重的浪费都严重阻碍了林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之所以,加强对林业的管理,提高林业生态模式下的栽培管理水平是必要的。林产品作为林业经济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为生产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满足了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林业相关的一些产业的发展也受林业发展的牵制,林业的发展不仅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还能够增加就业机会,解决当今社会的就业困难,维护社会稳定发展。之所以,研究林业生态模式下栽培管理思路对于发展生态林业,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林业生态模式下栽培管理思路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1林业相关研究现状

近些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国有关林业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拜托了原有的旧态的滞后发展状况。然而,在有关林业的研究之中,对于林业生态模式下栽培管理思路的研究在近二三十年间开始发展起来,在各项提出的研究之中,各种栽培管理技术有效地提高了林业栽培的管理现状,促进了林业栽培的发展。

2.2存在的问题

林业的相关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对于林业生态模式下栽培管理思路的研究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人们在栽培过程中,对于生态环境的意识较为淡薄,传统的思想观念在人们的思想之中已经根深蒂固,很难被影响。如人们对于林业的认识还停滞于传统思路下的木材的使用功能,很少有人会注意到林业发展的生态意义。其二,对于林业生态模式下栽培管理的资金投入并不充足。我国林业面临的突出问题是资源的分布不均和总体上的稀有,这表明了林业生态建设的任务较为艰巨,需要投入充足的资金对其进行调整和科学管理。

3林业生态模式下栽培管理思路

为了使得林业朝着生态化方向发展,实现社会发展、经济进步和环境改善三者的和谐统一,需要明确林业生态模式下栽培管理思路。

3.1创新技术管理

对于林业生态模式下栽培管理的技术思路,可以以创新的元素首先带动技术的发展,以技术的发展应用,取得效益。以技术创新为主,实现跨越式发展。所谓跨越式发展是由相对落后追赶上或超过先进地区。主要措施如下: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业,突出无公害等特色。例如,山东农大甜樱桃栽培在技术管理上独具创新,在新品种选育和抗性砧木筛选,氮素营养特性及整形修剪,果园土壤营养水平分类,氮、磷、钾施肥时间、配比和用量,施肥技术,侧芽萌发和风味品质形成机理,S基因型鉴定等方面有创新,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地方政府主持的林业科研项目,把传统栽培学的理论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研究出刺槐人工林经营模拟系统,使栽培技术由定性到定量,由部分集成整体,由现实到预测,对生产的指导作用更加科学实用。该项研究成果,在全国推广350万亩,每年获经济效益近亿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为我国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西部开发及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3.2做好培训管理

为了做好林业生态模式下栽培管理工作,在人才方面也要加强举措。政府可引导培养专业的林业栽培人才,然后在专业人才的引导下,人们明确了各种关于栽培的细节问题。例如,“施肥时间”、“如何提高产量”、“如何防止虫害”等。当地林业局可以召开栽培培训会,在培训现场,林业局技术人员可以使用通俗易懂语言对所接收的问题进行细致的解答,林业栽培技术能手也可在现场做技术介绍和现场操作,以现场互动的方式达到较好的示范效果。为了提高培训效果,林业局也可改变传统大会培训形式,把培训会场设在生产基地。通过对先进村的取经和现场互动,使得人们对于丰产栽培技术有了直观了解,使培训课内容变得更充实、更明,人们发展生态林业的积极性也随之提高。继续扩大栽培培训方式,加强对人们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力度,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提高产品产量和品质。

3.3实现资源整合管理

推广果树最佳养分管理技术,实现资源的整合管理,以取得显著经济和生态效益。果树高产、果品优质主要取决于土壤和树体养分的合理供应。日前,一项由山东农业大学和山东省果茶技术指导站专家共同研究创立的果树最佳养分管理技术,可有效解决高产优质果园生产中的突出问题,促使果树连年高产优质。该项技术近三年在山东、辽宁、河北、甘肃、陕西等省建立示范园11580亩。在山东推广103万亩,增产果品37258万公斤,新增经济效益8.9亿元。培训基层技术骨干和果农2.5万人次。取得显著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该项研究,针对果园土壤质量下降、氮肥使用过量现象严重、肥料利用率低、果园表层土壤缺乏有效管理方法、果园缺乏有效灌溉技术、果园郁闭严重等突出问题,以解决养分利用率低、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竞争、果树生理病害加重、果园土壤质量退化等关键问题为目标,从苹果、冬枣、草莓和甜樱桃的养分需求、土壤养分供应、养分损失途径、沃土养根和技术物化等方面进行了最佳养分管理技术系统研究与应用,完善果树生物肥附着益生菌的类型;对果园部分障碍性因素对果树的影响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矫正技术;提出培养下垂果枝技术,为增强核心技术效果提供保障。

3.4加大管理资金的投入

为扎实推进林业生态建设,政府应当加大对林业生态建设的资金投入。例如,某省本级财政在2010年已落实林业生态省建设资金达20055万元。各省辖市、县(市、区)也正在积极落实林业生态省建设资金。各县在省级指示之下,调拨启动资金达到数百万元,用于购置苗木和占地补偿等前期费用。政府还可拿出一部分建设资金用作林业生态建设造林奖补。例如,拿出部分资金,除了用于统一供应苗木之外,对于村镇绿化项目,每株补2元,新植农田林网每亩补助1000元。对生态能源林发展黄连木者采取在省补助每亩100元的基础上再给予每亩100元补助的办法。政府还可以将生态林业栽培发展目标制度化,出台《关于解决重点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用地补偿问题的意见》,采取提供种苗和资金补偿的方式,对高速公路、铁路、国道等生态廊道建设工程以及环城防护林等重点工程进行生态效益补偿,补偿资金从县财政列支的林业生态县建设专项资金中解决。与此同时,各地还先后出台了考评办法,严格兑现奖惩。

4结束语

发财树栽培技术篇4

存在的问题

虽然目前黑龙江省果树产业取得了很大发展,栽培面积和技术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仍存在许多问题,诸如品种结构[4]、育苗技术[5]、栽培措施、产品加工、销售流通领域等方面,与国内优势产区相比差距明显。果品生产流通缺乏有效的行业组织管理[6],果树产量相对较低[7],果树新品种选育滞后于生产,优势果品产区辐射带动作用不明显……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对策

1优化果树产区布局,加快品种结构调整,实现产业均衡发展

以东宁盆地温暖区和牡丹江半山间温凉区为重点,建设试验示范基地和对俄出口果品基地;以滨绥沿线为主的阿城、尚志、海林及桦川、桦南等为重点,建设特色小浆果生产带;围绕城市近郊建设观光果园[8];建立以西部风沙干旱区为重点的李子、中小苹果生产区等。

2加大科技投入,发挥科技优势,完善品种选育和苗木繁育体系

目前,黑龙江省果树科研工作还落后于生产发展的需要。果树生产是一项长期的任务,科研工作涉及面广,不能急功近利,科研主管部门要加大投入,尤其要加大对一些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资助力度。只有具备高水平的研究基础,才可能进行有效、持续发展。黑龙江省果树良种苗木繁育体系建设起步较晚,果树种苗的生产和管理缺乏有力监督,种苗生产和销售不规范,影响了建园质量及果园的早期产量和果实质量。应在开展果树常规育苗的同时,积极应用现代育苗技术手段,培育出适应当地市场需求的优质高产、高抗多抗、耐病虫新品种。

3进一步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补贴,从政策上支持果树产业科学发展

省市县各级地方政府要充分认识果品产业对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农民增收、农业增效重要性的认识,以政府投入为导向、企业和果农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加大财政对果园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重点扶持建设果树良种苗木繁育体系、试验示范和出口基地、病虫害综合防治体系,着力加强标准化果园体系和防灾减灾应急体系等。

4着力发展设施果树,大力推广新技术,完善无公害生产规程

黑龙江省气候寒冷,露地果树发展容易受到气候条件限制,利用设施条件栽培果树会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因此,培育和引进适合设施栽培的新品种是今后黑龙江省设施果树产业发展的重点研究内容之一。在确定品种方向以后,还要继续研究优质高效栽培管理模式,包括整形修剪、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生长发育调控等技术。着力加强设施果实生理生态特性研究,探明各种环境因子与果树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之间的相关性,寻求设施果树最佳栽培技术体系,推广新技术、新成果。推行无公害规模化栽培,开展对果品无公害生产、绿色果品生产、有机果品生产知识的普及工作,纠正农民只重视眼前经济利益,忽视食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的行为。

5加强果树生产行业组织建设,加速产业化进程

为保持黑龙江省果树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各级地方政府要建立健全果业管理体系[9],对重点果树产区要专门设立管理部门,重点乡镇要设立果树站,并有专人管理。建立以提高产品质量、增加果农收入为主的果业目标考核责任制。利用果树协会参加会议和考察的机会,进行市内外、省内外协会间的技术交流活动,积极宣传黑龙江省果树产品的优势及前景。组织会员参加如中国国际果树园艺博览会、农博会等大型集会活动。协会应加强果农的培训工作。协会可以培训有条件的农户,提高果农的综合素质,掌握相关技术,做好模范带头作用。同时为了增加果农的收入,协会要大力协助果农进行销售。

发财树栽培技术篇5

关键词:晚熟龙眼;立冬本;高产;栽培技术

龙眼晚熟品种立冬本果实于11月上旬成熟,比各地主栽的龙眼常规品种迟熟2个月左右,且高产稳产,果大质优,是目前莆田市各地栽培技术中最迟熟的品种,现行的鲜果市场价在20元/kg左右,高出常规品种3~5倍,且供不应求,种植效益高,发展潜力大。近年来,福建省内外引种推广面积约2666.67hm2,但由于各地栽培技术掌握不当,未能显示其应有的特晚熟特点优势,影响种植效益。现经多年栽培,总结出一套高产、稳产、优质的栽培技术,基本能实现年年结果、无大小年现象,平均产量达10.5t/hm2左右,产值15万元/hm2。将该栽培技术进一步示范推广,对提高龙眼生产发展能力,切实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意义。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园地选择

果园环境空气质量、土壤环境、水质量均应满足ny5023-2002的要求,示范园不宜建立在易遭受大风吹袭、易发生冻害的低洼地段,以及坡度大于20°的山坡地。龙眼在冬季气温偏低地区易发生冻害,在气温偏高山地成花结果困难,均不宜建立示范园。要求示范园土壤土层深厚、土质疏松、保肥保水能力强,地下水位1m以下,不积水。土质过黏或过沙的土壤不宜建立示范园。要求果园的水源充足,灌溉水无污染。另外,还要求果园交通便利,生态环境良好,远离厂矿、砖窑等污染源,可持续生产能力比较强。因此,果园应选择肥水条件较好、避风向阳的地块,干旱季节要重视果园灌水[1]。根据果园状况,进一步加强管理,并通过改园、改土、改肥等方法,完善果园基础设施,培育强壮的树体。

2整形修剪

定干宜采用低主干(50cm)留多主枝(3~4个)的整形方法。剪除春梢,促发早夏梢,使树型紧凑。立冬本适合密植栽培,计划密植以450~600株/hm2为宜,稀植以270~300株/hm2为宜,也适宜与枇杷等果树间种[2]。根据立冬本品种生长特性,改变传统的春夏修剪方法为采果后短截重剪,龙眼修剪一般是在4—5月进行,而立冬本果实于11月上旬成熟,因其挂果时间长,树体消耗养分大,晚秋梢和冬梢萌发较少,采果后枝条紊乱,应进行一次全面的修剪,不宜在春夏修剪。修剪方法是以短截重剪为主[3]。先去除枯枝、病虫枝和细弱枝,再去除不能“出围”的徒长枝等,然后在每个采果枝上留3~4个叶片进行短截重剪,留下粗壮而分布均匀的枝梢,以促进翌年萌发良好的结果枝、结果母枝和营养枝。以结果50kg树为例,一般以留100~120个粗壮梢为宜,正常情况下,被短截枝条萌发冬梢的较少,经冬春一段时间养分积累及花芽分化,一般翌春萌发的枝梢较强壮,都能够成花。

3肥分管理

龙眼传统的施肥方法一般是每年施肥4次,即花前肥、壮花肥、促梢肥和采果肥。由于施肥时间和施肥量难以把握,容易造成营养生长过盛和生理落果,从而影响龙眼果实产量和品质。立冬本龙眼果实于11月上旬成熟,采果迟,不宜施用采果肥,否则会因施肥而促进冬梢萌发,影响冬春花芽分化,不利于翌春开花坐果[4]。科学施肥,掌握1年施用2次即可,第1次在6月初坐果稳定疏果后重施,以有机肥为主,施肥量占全年施肥量的70%。以挂果50kg树为例,施用干禽畜粪40~50kg/株、氮磷钾复合肥2kg/株左右,具体视生长状况而定,此次施肥目的是促进夏梢(结果母枝)萌发和幼果发育膨大。第2次施肥在8月中旬,施用量占全年施肥量的30%,一般株产50kg的树体施复合肥1kg/株,目的是促进萌发早秋梢(翌年理想的结果母枝)和果实后期的生长发育。

4疏花疏果

要注意修剪,培养健壮的结果母枝。立冬本龙眼品种分枝能力较强,春梢及花穗剪后一般留1~2个枝梢,以便集中养分培养粗壮的夏延秋梢作为结果母枝。由于该品种花量大,坐果率高,果实分布较密,挂果时间长,既要重视疏花穗,又要重视疏果,才能培养大果,冬季要防止抽冬梢[5]。一般疏去总花量的30%~50%。树势壮、管理水平高的可少疏。7月上中旬进行疏果,疏除病虫果、畸形果、并蒂果,去小果留大果,大果穗留60~120粒,中果穗留40~60粒,小果穗留20~40粒。另外,在7月中旬对幼龄壮树生长较长的夏梢适当进行轻短截,可促进抽梢分枝。一般一穗最适宜留1kg左右的果实,同时也便于套袋操作。改变传统习惯以多留花穗少留果为原则。一般在清明左右留花,疏果在6月初坐果稳定后(第2次生理落果后)进行。以挂果50kg为例,传统的疏花疏果习惯是留120~150个花穗,待

6月初坐果后再疏掉部分果穗,每穗留果30~50粒。实践证明,传统方法使树体养分消耗过多,每穗挂果粒数少,枝条易挺立,不利于果实吸收养分及生长发育,果实偏小,难以成串,产量低,也降低了果实商品价值,管理花工大。科学合理的疏花疏果,应当少花穗、留壮穗、多留果。如挂果50kg的树一次性留50~60个大花穗即可,疏果时每穗留60~80粒。该方法既可减少树体的养分消耗,又能使大果穗枝条下垂,有利于果实吸收养分和生长发育,同时便于管理、省工。

5病虫鼠鸟害防治

龙眼病虫害较多,传统管理中一年从开花坐果至果实采收喷药6~7次,枝梢和果实易产生药害,环境污染严重,也不利于绿色优质栽培,且浪费人力、物力、财力。科学的综合防治主要是培育强壮的树体,提高抗病能力,化学与物理防治相结合,抓住关键时期喷药[6]。第1次在3月上中旬喷药,蝽象等于越冬后刚活动,幼虫孵化,喷药效果好,宜早不宜迟,隔7~10d后再补喷1次药即可。第2次喷药在7月下旬,主要防治果蒂虫。第3次喷药在秋梢刚萌发时,宜早不宜迟,主要防治钻心虫和木虱等,保护秋梢生长。因龙眼立冬本果实于11月上旬成熟,比当地主栽的龙眼品种迟熟2个月左右,挂果时间长,易受虫、鼠和鸟类危害,在最后一次喷药保梢后应立即用塑料尼龙网袋套装果穗,保护果实免受其害,效果很好。

6参考文献

[1]林桦.晚熟龙眼高优生产栽培技术[j].福建农业科技,2010(5):34-35.

[2]李文海,黄露茹,彭培堂,等.龙眼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热带农业,2009(5):59-61.

[3]俞开堂.龙眼树合理修剪的探讨[j].福建热作科技,1994,19(1):33-38.

[4]何金城.绿色食品龙眼生产栽培技术探讨[j].福建农业科技,2009(5):27-29.

[5]林金德.龙眼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j].科技资讯,2007(23):137.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