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辅导(收集5篇)
时间:2024-07-08
时间:2024-07-08
一、关于提高辅导员学历层次与其队伍建设的问题
这些年来一些高校在辅导员队伍的建设过程中,将具有硕士学历的大学毕业生作为招聘辅导员的首要条件,大学毕业生如果不具有硕士学历就不可能成为高校辅导员招聘的对象。由此也引发了人们对此问题的争论。赞成这种做法的人认为,招聘高学历的大学毕业生成为辅导员,既可以改变高校辅导员队伍学历不高,素质不强的问题,又可以解决将来辅导员的转岗问题,即工作一些年份以后,从辅导员队伍中退出来,转入教学岗位,从事教学工作。持反对观点的人认为,招聘高校辅导员,高学历不是唯一的条件,关键取决于招聘对象是否真心愿意从事辅导员工作,是否具备从事学生工作的经验和能力。如果不具备这些条件,学历再高也不能成为辅导员。①两种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前者主要从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和未来考虑问题的,后者则是着眼于招聘的辅导员能否承担大学生工作的实际来考虑问题的。高校要不要招聘高学历的大学生毕业生担任辅导员工作,招聘什么样的高学历的大学生担任辅导员工作,这是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之所以重视这个问题,是由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状和辅导员的未来决定的。从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状来看,过去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学校对辅导员队伍的建设重视不够,一些不能胜任教学工作或其他工作的教职工,被安排从事辅导员工作,导致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学历层次偏低。近些年来,根据教育部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要求,学校重视了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工作,针对辅导员素质偏低的问题,为改善其学历结构,在招聘辅导员时,提出了从事辅导员工作必须为硕士学历的要求。因此,许多硕士学历的研究生纷纷进入了辅导员队伍,从事辅导员工作,致使辅导员队伍无论是年龄结构、还是学历结构、政治面貌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乌鲁木齐职业大学2011年有专职辅导员47人,其中40岁以上占19.1%,30至39岁的占38.3%,30岁以下的占42.6%;本科学历占70.2%,研究生学历27.7%;党员比例为55.3%。②然而,随着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和学历结构的改善,一些与辅导员队伍建设不相适应的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了,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一些具有高学历的辅导员并不满意现在所从事的辅导员工作。在他们看来,目前从事的辅导员工作,不过是为了进入高校的一块跳板。因为,现在不少本科学校招聘教师,其条件都是博士生,硕士生需求不高。在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硕士研究生要想进入大学从事教学工作,只能走迂回的路线,先成为学校的辅导员,以后改行从事教师工作。①由于这种思想的存在,致使他们对辅导员的工作并不十分热情,而是迫不得已,不得不为之的。
2.高学历的辅导员流动性较大,呈现出不稳定的状态。调查表明,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一些高校从事辅导员工作的高学历人员,一般担任辅导员工作2~3年后,就转岗从事教学或其他工作了。由于高学历辅导员的不断流动,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且影响了辅导员队伍的其他成员,致使一些辅导员的心态发生变化,发出了干的再好,不如有一个高学历的感叹。①
3.一些高学历的辅导员,在从事大学生辅导员工作之前,既没有从事过学生的工作,也没有学生工作的经验和能力,担任辅导员工作之后,一切得重新开始,往往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手忙脚乱,但工作效果并不理想。个人感到很不适应,学校也感到很为难。原本希望招一些高学历的大学生从事辅导员工作,促进学校大学生工作的发展,不得不在现实目前打了折扣。从学校的发展趋势来看,提升教师的高学历将成为学校发展的一个必然要求,事实上教育部已经有这样的要求了。如几年前,教育部开展的对本科院校的评估检查时,教师的高学历是衡量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在这种发展趋势下,学校该怎么办,是否只注重教师学历的提升,如果这样,忽视辅导员学历的改善,必然导致辅导员将来的出路。因为,辅导员工作的特点与教师不同,教师只要认真教学,具有深厚的知识和教学经验,可以在教学岗位上工作一辈子,而辅导员面对的是不断流动的青年学生,随着辅导员自身年龄的增大,无论在体力上,还是在思想上都会跟不上青年学生的需要,因此,在从事一定时间的辅导员工作之后,需要转岗。辅导员从岗位上退下来之后,有三条出路,一是转到管理学生的干部岗位上,如院系的副书记;二是转到学校的一些党政管理部门,从事党政管理工作,如组织部门、学生处、团委等;三是转到教师岗位,从事教学工作。前两个岗位能够接纳辅导员的人数有限的,大量的辅导员最后都要转到教师岗位上。
在这种情况下,辅导员有没有高学历,将会成为辅导员能否从事教师工作的一个重要条件,从而影响辅导员的转岗。即便学校给辅导员开一个口子,不要求辅导员的高学历可以从事教学工作,但对辅导员来说,在一个都是高学历的教师群体里工作,其压力是可想而知的。因此,针对辅导员的现状和未来出路问题,需要通盘考虑,加以解决。
1.学校在招聘高校的辅导员时,既要看学历,更要侧重聘任对象的条件,有无真正从事辅导员工作的思想准备和工作能力。那些只想利用辅导员做跳板,进入大学的人,不管他有多高的学历,也不能聘为学生的辅导员。要根据学校大学生工作的实际需要,选择那些愿意从事学生辅导员工作,而且又有一定学生工作经验和能力的硕士研究生和少量的本科毕业生。
2.对招聘进来从事辅导员工作的研究生和本科生,要做好以下工作:(1)对辅导员的工作年限要有规定,即在辅导员的工作岗位上,最低不应少于8~9年。只有完成了这个最低的年限,且工作突出者则给予转岗。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保证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2)要根据教育部和自治区教育厅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实施办法》的有关条文,结合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和任务。并根据辅导员工作职责和任务,制定和完善其考核的办法,定期对辅导员进行考核;(3)对在岗的辅导员,要进行定期的政治思想理论和业务工作知识的培训,对辅导员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切实解决辅导员的思想认识问题。要根据辅导员工作的实际情况,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安排一些形势政策、思想品德、就业指导等课程的授课任务,使他们掌握一定的教学知识和经验,为将来转入教学岗位打下基础;(4)对辅导员的待遇,要做出明确的规定。辅导员的待遇不能低于高校教师的平均水平,解决辅导员的后顾之忧。
3.对那些具有硕士学历的研究生,在招聘辅导员时,要根据学校现有专业和未来专业发展的需要,有选择性地招聘。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可以根据研究生专业,安排他们在对口专业的院校从事辅导员工作;另一方面也可以为他们的将来的转岗创造条件。对少数具有本科学历的大学生辅导员,对他们要提出攻读硕士学历的要求,提升他们的学历层次。为此,建议有关部门要为他们攻读硕士学历创造条件。这个工作已经进行过,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停止了。从新疆各个高校的现实来看,本科学历的辅导员还有不少人,一些学校这几年又补充了一些。为了提升这部分辅导员的学历,解决他们将来的出路,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班,在一定时期还需要举办,关键是要严把质量关。对那些既想获得研究生学历,又不想认真学习的辅导员,学校要采取严厉的措施,给予处理,以确保辅导员的硕士学历的含金量。只有这样,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才能得到提高,辅导员队伍才能保持相对稳定,辅导员的后顾之忧才能解决,辅导员将来的转岗问题才能顺利进行。
二、关于辅导员承担上课任务的问题高校专职辅导员能不能给学生上课,如果能上课,可以承担一些什么样的课程?这是辅导员们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事实上这个问题,教育部在《普通高校辅导员队伍教师规定》的文件中,已经有明确的回答,指出“专职辅导员可承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政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等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⑤这就是说,专职辅导员可以给学生上课,但所承担的课程必须是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的课程。从新疆高校有关辅导员上课问题的调查情况来看,教育部有关辅导员的上课问题的规定,并没有得到全面地贯彻落实。辅导员给学生上课,看起来是一件小事,但这个事情所蕴涵的问题值得我们注意。
1.涉及到辅导员对学校的看法,即学校是否真正落实教育部文件的精神。如果学校不去贯彻落实教育部的文件规定,那么,就有可能伤害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2.涉及到辅导员对教育部文件规定的理解,即是否完整正确地理解了教育部关于辅导员上课的规定要求。从辅导员对文件规定认知调查的情况来看,多数辅导员把给大学生上的就业指导课,排斥在上课范围之外。以为给学生上课,就是要上教育部规定的公共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没有担任这样的课程,就不算上课。
3.涉及到将来辅导员的未来问题。一些辅导员提出,“既然辅导员可以上一些公共政治理论的课程,那么为什么不能给学生上专业课。”“我们是辅导员,但所学的不是思想政治理论专业,而是其它的专业,如果按照专业,让我们承担个别专业课的上课任务,可以使我们在从事辅导员工作的期间,专业不至于荒废,将来转任教学工作也很方便”。⑥
4.涉及到辅导员上课的管理制度和机制的问题。如果辅导员按照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那样,承担“形势与政策”“、思想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他们的上课问题由谁来协调,谁来管理,谁来监督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其课时费又有谁来付给。
5.涉及到辅导员的职称评定的问题。教育部文件明确规定“专职辅导员可按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要求评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或其他相关学科的专业技术职务。”⑤并提出辅导员的职称评聘“要突出其从事学生工作的特点”,“应坚持工作实绩、科学研究能力和研究成果相结合的原则”,⑤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并非易事。辅导员有无教学课时,依然是评聘辅导员职称,特别是高级职称的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
对于这些问题,如果不加以正视,不去用心解决,不仅可能影响学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势必影响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此,需要对辅导员的上课问题进行解决。
1.要深刻理解教育部有关辅导员上课规定的精神实质。教育部之所以规定辅导员可以上课,并可承担形势与政策、思想修养和法律基础、心理健康教
育和就业指导等课程,这完全是根据辅导员工作的内容所决定的。辅导员在对大学生进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必然要涉及点学生对形势与政策的看法问题、大学生日常行为和道德品质的问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就业等问题。如果辅导员没有进行这些方面的理论上的准备,不通过一定的场合给学生上课,又怎么能够让大学生正确地认识这些问题,又怎么能够解决大学生的思想困惑问题。辅导员搞好大学生的工作,必须要有一定的途径,其中规定辅导员担任一些与辅导员工作密切相关的课程,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所以,从提高辅导员工作的效果来看,要支持辅导员的上课。
2.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教育部有关辅导员上课规定的内容。教育部对专职辅导员上课的内容作了明确的规定,专职辅导员只能承担形势与政策、思想修养和法律基础、心理健康教育和就业指导等四门课程,这也就是说辅导员上课只能在这个范围内选择,超出这个范围不符合规定。因此,那种以专业为条件,突破辅导员上课内容的范围,需要进一步研究。
3.辅导员的发展必须考虑,因为大多数专职辅导员将来都会面临转岗的问题,他们其中的大部分人将转移到教学岗位上。在他们转岗之前,承担一定的上课任务,积累一些教学经验和教学知识,对其转岗有着积极的作用。现在的问题是,对于硕士学历的专业辅导员要不要承担个别专业的课程,如果承担当然有利于他们转到与自己所学专业的转岗上。但是这样的做法,显然违反了教育部的政策规定。对此,笔者以为还是应该从辅导员的未来实际考虑问题,制定具体的课操作的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有一个原则,就是必须保证辅导员从事学生工作的时间,不能因为上课而影响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4.制定和建立专职辅导员的上课制度。这一制定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上课的内容。即按教育部规定的四门课程为主要上课课程。二是专职辅导员上课的资质审查。只有那些具备了上课条件的专职辅导员才能够给学生上课。三是管理部门。要确定对专职辅导员上课的管理部门。从学校的实际情况来看,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和心理健康教育两门课程可归学生处和心理健康教研室管理,而形势与政策、思想修养和法律基础可归马列主义学院或教研部管理。这落实样做比较对口,也便于管理。四是上课要求。这里包括备课、上课、检查等一系列的教学环境问题,都需要通过制定加以确定。没有好的教学制度,专职辅导员的上课就会走形式,走过场,就会变味,甚至会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声誉。
〔关键词〕心理辅导活动课;学科性质;活动基点;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84(2012)19-0004-03
心理辅导活动课是中小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培养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健全人格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教育形式。目前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校相继开设了心理辅导活动课,并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和较好的成果,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普遍性的问题:在学科认识上,重视从一般学科移植内容和方法,忽视心理辅导活动课的特殊教育价值;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教师“教的活动”,忽视学生“学的活动”;在教学评价中,重视教师“教了什么”和“怎么教”,忽视学生“得到了什么”和“怎么学”,这些问题导致人们对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有效性产生了怀疑,成为心理辅导活动课有效实施的瓶颈。
上述问题可以进一步引发我们对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学科性质、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的思考。
一、“心理辅导”是心理辅导活动课最基本的学科性质
由于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心理服务需求,一般说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三大功能:以获得积极心理体验为主的发展、以防范消极心理体验为主的预防和以转变(调适)消极心理体验为主的矫治。心理辅导活动课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和预防的主要手段,小组辅导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预防和矫治的主要手段,个别辅导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矫治的主要手段,三种辅导方式相互补益,有机统一,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覆盖全体学生,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合的心理服务。
“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出现与发展,既是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迫切需要,也是因其有理论上跨学科研究成果的有力支持”。[1]学校教育的特殊性在于:既要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也要关注个体的成长,因此任何一种单一的教育形式都不能够满足所有学生的教育需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也是一样,为了适应学校的教育特点,心理辅导活动课实现了以针对个别学生的问题矫治为取向的医学模式向以面向全班学生的成长发展为取向的教育模式的拓展,是心理辅导工作的创新。
从其应具有的教育功能来看,心理辅导活动课“是指辅导教师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社会需要,依据团体动力学原理,通过一系列专门设计的活动或课程,有目的、有计划地促进学生有效适应社会和健全人格发展的一种辅导形式。”[2]可见,“心理辅导”(Psychologicalguidance)是心理辅导活动课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最主要的学科特征,心理辅导活动课是学校心理辅导的一种形式。心理辅导活动课以班级为单位,以全班学生为辅导对象,以发展性辅导为主要任务,关注和促进学生各个阶段的个性发展,其目标是培养学生内在积极心理品质和开发心理潜能,并最终实现积极人格的养成。这就是心理辅导活动课本身所具有的独特的教育功能。
心理辅导活动课需要辅导教师运用心理辅导的方法和技术对学生某方面的心理品质施加积极影响,帮助学生产生心理体验并有所感悟。而一般学科课程侧重系统地习得知识,关注知识目标的达成度。例如,在一堂初一年级以“亲子沟通”为主题的心理辅导活动课中,辅导教师的重点放在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亲子之间“有哪些合适的沟通方法和技巧”,期望学生通过正确的交流方式来避免和减缓亲子冲突。在课例研讨中,教师们认为这堂课的目标设定有偏差,因为“沟通方法和技巧”是交际礼仪课的任务,主要解决“口欲言”的问题,侧重方法和技巧的传授;而心理辅导活动课要解决的是“心求通”的问题,侧重沟通困境的体验和感悟。研讨后重新确定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和尊重”,帮助学生理解父母的爱,重新认识现实中的沟通困境,由理解而达到尊重父母的态度和行为的目的。
在教学实践中,心理辅导活动课和思品课是比较容易混淆的。比如,关于“青春的美丽”这一话题,将帮助学生形成“内在美比外在美更重要”这一观念作为教学目标,是思想品德课应该完成的任务,将帮助学生形成“悦纳自己”的意识作为教学目标,方才显示出心理辅导活动课对于学生的特殊教育价值[3]。
二、学生的“自主体验”是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教学基点
无论就学科性质还是就课程形态而言,心理辅导活动课都应以学生的“自主体验”为教学活动的基点。
(一)心理辅导活动课主要是一种学生的心理体验活动
心理辅导“乃是一种助人的历程或方法,由辅导人员根据某种信念,提供某种经验,以协助学生自我了解与充分发展。”[4]因此,心理辅导活动课中所有的活动都应该以引发学生某方面的心理主体体验为目标,不是为活动而活动,更不是简单地讲授心理学知识或解释心理现象。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很多心理辅导活动课往往重视活动本身,而忽视活动是否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主题需要,是否引发了学生的心理体验,也不注重活动之后的分享。心理学研究表明:惟有在一个有目的而且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的活动中所学习和应用的知识,才能在实践中生效。换句话说,对于学生,直接经验的感受比理论知识更重要、更丰富,理论知识只有和学生的直接经验、体验和感受结合起来,才能成为真正的知识,才能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帮助。因此,心理辅导活动课是一种让学生在活动中能充分进行心理体验和心智分享的课。
关键词:后进生;自卑;兴趣;体验成功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许多学校、许多教师由于升学率、奥数等原因,只重视对好学生的“锦上添花”,而忽略了对后进生的“雪中送炭”。如何通过课外辅导转化数学后进生,在这里谈谈我的一些见解和做法。
一、后进生形成的原因
1.基础知识薄弱
小学数学是初中数学的基础,初中数学是小学数学的发展和延伸。由于数学体系中新旧知识联系紧密,环环相扣,要想学好初中数学,必须有扎实的小学知识基础。而实际上,有些学生的小学数学知识并不过关。小学基础知识薄弱,必然会增加学习初中数学知识的难度。
2.存在偏科现象
学生升读初中后,文化课增加了,学生不会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造成偏科现象,较为常见的是语文、英语等学科成绩比较优异,而数学成绩却不理想。由于数学本身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很多内容枯燥无味,与其他学科相比,学习难度大,趣味性又低,就使得学生偏爱其他学科而忽视学习数学。
3.教材的原因
小学数学发展到初中数学,教材的知识结构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小学数学内容主要是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各种基本运算、简单的图形认识及周长、面积与体积计算等。初中数学内容从算术数扩展到有理数、运算也由原来的四则运算引入了乘方、开方运算,增加了方程、函数、复杂的平面几何知识等。知识跨度太大,学生的理解和认识跟不上,就很容易出现后进生。像初中第一章《有理数》中,在小学算术的基础上引入负数,学习与负数有关的四则运算。学生在小学学习加减乘除用了三四年时间,而现在加入负数后,却要在不到一个月内学会,对学生来讲,学习难度太大,心理落差也太大,难怪会有学生掉队。
4.学习方法及习惯的原因
小学生学习时有很强的依赖性,习惯跟随老师做机械运动,一个命令一个动作,学习没有主动性,一切知识等着老师“喂”。上初中后,有的学生延续了这种学习习惯,做完作业就以为完成学习任务,整天无所事事,既不懂得预习复习,也不懂得去钻研思考。学不得法,也容易造成落后。
5.教学方法的原因
小学数学由于内容比较少,教师讲课一般讲得较细致,同一个知识点反复演练多次,直到学生彻底牢记,才会讲下一个知识。而初中数学内容繁多,教师以讲授型居多,讲课速度较快,教学方法相对单调,比不上小学教师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转变会造成学生学习上的不适应。课堂教学方法不佳,也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令后进生增多。
二、以课外辅导转化数学后进生的措施
1.消除自卑心理
由于成绩落后,大多数后进生有自卑心理。对于后进生,较多的是听到同学的讽刺、老师的批评和家长的训斥,由于经常体验不到成功的乐趣,激不起学习的信心,从此就会讨厌学习,甚至造成“破罐子破摔”的恶劣行为。其实,中小学生处于大脑发育阶段,有的可能聪明早慧,有的可能大器晚成。如果过早给一些学生扣上“后进生”“差生”的帽子,势必导致学生丧失自我判断能力,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越变越差。
著名的教育学家布鲁姆指出:“如果提供了适当的学习条件,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进一步学习的动机方面会变得十分相似”,所以并不存在“天生”的差生。在对后进生的课外辅导中,首先要从思想上去做好后进生工作,让他们消除自卑心理,树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
2.激发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如果能在数学学习中产生兴趣,就会形成较强的求知欲,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途径很多,如开展探究活动、钻研趣味数学、游戏、小组竞赛等。例如,在学习《有序数对》这节内容后,我特地给后进生设计一个小游戏,把课室模拟成影院,按横排纵列的顺序让学生记好自己的位置,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写上有序数对的卡片,每抽出一张,让相应位置的学生站起来,学生站对,他所在的组就加分;学生站错或没站,他所在的组就扣分。小组竞赛时学生个个参与,兴致高昂,在愉快的游戏中不知不觉就掌握了学习的知识。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想让学生学好数学,就要让他们乐在其中。
3.改进辅导方法
学生进入初中后,教师讲课要注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听课特点,抓好中小学知识衔接,开始时不宜讲得过多、过快、过于抽象。由于数学的抽象性是造成后进生形成的主要原因,因此实施课外辅导时应加强知识讲解的直观性,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如在学习《三角形的内角》这课后,为了让后进生更直观形象地理解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是180°,我让后进生每人准备一个纸制的三角形,我先让他们自己分组进行探究,动手操作,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撕下拼成一个平角,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对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有了深刻的认识,收到了很好的辅导效果。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课堂,而对后进生的辅导更离不开课外辅导。因此,在对后进生的课外辅导中,也需要不断改进辅导方法,充分利用教具、学具或多媒体等手段来实施有效辅导。
4.进行学习方法和习惯的科学引导
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会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小学的学习方法对教师的依赖性过大,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这样的学习方法难以适应中学数学的要求。陶行知说:“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教学生学。”教师应该改变以往那种让学生跟在自己后面亦步亦趋的习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要培养后进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进行课后复习和独立完成作业。
复习的目的是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最好是在学习新知识后,做作业之前进行,让学生把所学的全部内容,包括例题、公式及推导过程和自己记的一些结论等复习一遍,在理解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归类,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注意难易程度。注重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督促他们认真独立地完成作业。对待后进生,要放低要求,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从起点开始,耐心地辅导他们一点一滴地补习功课,让他们逐步提高。
5.开展情感辅导
我国古代教育专著《学记》中讲到“亲其师,信其道”,这句话表明: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学习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在教师与学生的接触中,学生如果感受到教师真诚地关心,爱护自己,就会对老师产生亲近感,如果学生喜欢你,自然会喜欢你教的课,乐于听你讲的知识。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给后进生创造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心和重视。当他们一有进步就及时表扬、鼓励,帮助他们重新树立起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如在学习《用坐标表示平移》后,在对后进生的辅导中,有道题目是探究点A(-2,-3)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新坐标,这道题比较简单,我让班上的数学“小尾巴”张小来同学回答,他站起来大声回答,答案正确,对此我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由于受到鼓舞,他对学习数学充满热情,在之后的学习中,他表现出非比寻常的毅力,整章书都掌握得非常好。
后进生学习差的原因很多,对后进生的课外辅导应从后进生的自身实际出发,找出影响后进生进步的因素,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辅导措施,对症下药,及时引导,从而达到促进智力发展、学好数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郑日昌.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03.
[关键词]高校管理;协同育人机制;辅导员;任课教师
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1].高校辅导员最早在1952年始称“政治辅导员”,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2003年,从2003年起始称“学生辅导员”;后又有“高等学校辅导员”“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等名称.称“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的则限为国民教育序列高校辅导员.虽然辅导员的名称有时有些变化,但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任务一直未变.这里所说的任课教师是指担任学科教学任务的教师.辅导员与任课教师都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成人”与“成才”是他们共同的工作目标.关于高校辅导员与任课教师协同育人的重要性,较早在2008年即有关于发挥辅导员及任课教师的协同作用,加强和改善高校学风建设工作的探讨[2].其后又有关于辅导员与任课教师权责问题的分析[3]、关于辅导员与任课教师思政教育联动的分析[4]、关于辅导员与任课教师关系的研究[5]等.2016年以后,辅导员与任课教师协同育人成为研究的重点.“育人”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它包括但不限于思想政治教育与学风建设,从而丰富了辅导员与任课教师共同培养学生的工作目标内涵.现有研究对实现辅导员与任课教师协同育人的目标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参考价值,但在辅导员与任课教师关系的认知、协同育人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等方面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1辅导员与任课教师关系认知
深入认识辅导员与任课教师的关系,厘清彼此权责,有助于加强对协同育人实践中存在问题的审视,并可以此为基础构建协同育人机制.1.1人事管理上的横向平行关系.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导员与任课教师在人事管理上表现为横向平行关系.首先,辅导员与任课教师之间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即不存在谁隶属谁的问题,因而彼此也不存在指令与要求执行问题,在行政关系上表现为横向平行关系.其次,辅导员与任课教师之间不存在权威服从关系,即不存在行政权威、学术权威对彼此的影响(就一般而言).这是因为辅导员与任课教师之间无行政隶属关系,同时辅导员成为专职辅导员后,其职称或职级晋升另有通道,而不是走学术职称晋升通道,从而可不受学术权威的影响,所以在权威服从关系上也表现为横向平行关系.1.2班级管理上的双线交叉关系.班级管理是辅导员与任课教师协同育人工作的落脚点也是交叉点.任课教师主要负责课堂空间、课表时间的学生教育教学与管理,辅导员则主要负责课堂外空间与课余时间的学生教育与管理.当然,这里的课堂空间与课堂外空间、课表时间与课余时间是相对的,反映了各自的侧重点.任课教师也有对学生的课外指导与课余辅导,辅导员也有对学生的课堂教育教学与管理.双线交叉关系还体现在对学生个体的共同培养与管理上,任何学生都会既受到来自辅导员一方的培养与管理,也会受到来自任课教师一方的培养与管理.1.3工作职责上的协作互补关系.辅导员与任课教师在工作中各有任务,各司其责.辅导员主要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管理,任课教师主要负责课程教学(包括实习)与课堂管理及专业学习的引导;在培养学生“成人”与“成才”上,二者不可或缺.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管理可以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以健康的身心与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之中,从而促进课堂教学与课堂管理.成功的课堂教学(包括落实“思政课堂”与“课堂思政”)与课堂管理,可以使学生提高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加强自立与自律,从而促进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与日常管理.而在指导学生升学、就业与职业规划及开展课外活动上,通过二者的协作,也往往能收到更好的效果.1.4人才培养上的目标同一关系.任课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直接管理者,“是所承担本学科教学任务的第一责任人,对所担任的学科教学全面负责”[6].辅导员既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7].辅导员除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事务管理,还负责党团和班级建设、学风建设、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校园危机事件应对等[1].二者虽然在职责上有所分工,但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是一致的,即都是为了实现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使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也只有在“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教育理念的指引下,通过二者的协作互补,才能实现上述共同目标.
2辅导员与任课教师协同育人实践反思
本研究通过对部分高校的考察与教师访谈,结合对现有研究的回顾,对目前辅导员与任课教师协同育人实践进行反思,认为主要还存在以下问题:2.1协同育人意识有待增强.这一问题较早在2008年即被提及[2],高校辅导员与任课教师共同投身学风建设,达到教书与育人的和谐统一.但实际工作中,辅导员单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指导,还存在说教性与盲目性;任课教师则缺乏育人的积极性,只管教授专业知识,很少过问学生思想与生活,没有发挥管理学生的积极作用.2019年仍有研究指出,辅导员还存在着自身认同问题,还存在“后勤”“保姆”等不当认识.一些教师认为,教师专注于教学与科研即可,而一些辅导员则认为推进学生专业学习是教师的工作,认识上的偏差有时导致工作中的互相推诿[8].经对部分高校的考察发现,上述问题仍有不同程度的存在,学校相关管理部门应加强引导.2.2理论学习与研究需加强.实际工作中协同育人中存在的问题,也与理论研究与学习有关.如权责不清问题[3],辅导员被当作一般行政人员,与学生有关的事务几乎都要管理,事务性工作“繁杂”,无暇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心理学、管理学等的学习与研究,无暇补充新知识.理论知识不足,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凭经验与感觉,使其难以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与心理特点,而任课教师专注于教学与科研,除本专业教师外也无暇(或认为无需)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心理学、管理学等的学习与研究,同样存在这方面理论知识不足问题.因此,无论是对辅导员与任课教师权责关系上的理论研究,还是二者对协同育人中所需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研究都需要加强.2.3平台与操作模式需完善.落实任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的工作目标,将理念具体化为措施,需要有效平台与可操作模式.培养学生“成人”与“成才”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职员工的共同参与,通过“全员育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因为辅导员的工作属于管理工作系统,任课教师的工作属于教学管理系统,因为没有有效的系统协作平台,难以协同合作,难以形成育人的合力.操作模式方面,无论是以前的任课教师兼任辅导员模式,还是现在的以兼职辅导员为主、专职辅导员为辅的模式,或者以专职辅导员为主、兼职辅导员为辅的模式,或者辅导员+任课教师担任本科生导师模式,都有不完善之处.任课教师虽然有某方面的专长,但往往在做辅导员上并不专业,而多数专职辅导员所学专业与学生所学专业并不相同或相近,在专业学习与职业规划上难以作出有效指导[9].要完善协同育人平台与操作模式,还需构建相应的机制.2.4协同育人机制不够健全.机制是指系统中各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功能,包括机构、制度及制度化的模式、方法、举措等.在实际工作当中,有的高校还未构建起相应的协同育人机制,或者机制还不够健全,还需要构建包括人文理论、有效评价、完善协同、集成整合及调适实践、延伸反思等综合元素的协同育人机制[10];有的高校虽然建立了一定的机制,但还缺乏长效机制、联动机制、评价考核与激励机制.部分高校即使建立了相关机制,但因缺乏有效举措而未能确保相关机制的有效运行.协同育人机制不健全,则协作平台与操作模式难以真正发挥功能作用,辅导员与任课教师理论学习与研究、协同育人意识也难以强化.
3辅导员与任课教师协同育人机制构建
辅导员与任课教师协同育人机制构建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制订规章,采取举措,整合多方面的资源,结合各种力量.限于篇幅,本文仅就以下四个方面提出构建协同育人机制的参考建议.3.1例常联系会议机制.建立例常联系会议机制,定期召开由院(系)主持,辅导员、任课教师、学生代表参加的联系会议,并形成惯例.例常联系会议机制的建立,将搭建反映学生思想动态、学习与生活情况、课外活动情况及学生对学习与生活、课外活动的诉求等的沟通平台.通过这一机制,院(系)综合各方面情况、意见与建议,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与对策.院(系)还可利用这一平台组织对辅导员与任课教师进行协同育人理念、理论与方法的交流与培训,传达学习上级指示精神,增强协同育人意识,提升“全方位育人”的效能.3.2信息沟通反馈机制.例常联系会议能够起到信息沟通反馈的作用,它主要着眼于工作的一般总结与安排,也有典型问题的处理.但协同育人是“全程育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每天都有可能遇到新的问题、出现新的状况,需要院(系)、辅导员、任课教师、学生之间有及时的信息沟通与反馈.任课教师与辅导员都是一线教师.任课教师是学生学习状况的直接观察者,是课堂安全责任人;辅导员对学生的思想动态、日常生活情况、综合表现等最为了解.因此,建立二者之间的信息沟通反馈机制尤为必要.除例常联系会议外,应利用好现代通讯技术,建立通讯群,还可建立班级日志、班干部报告制度等,以确保信息沟通与反馈渠道的畅通.3.3目标任务管理机制.要达到协同育人的目的,需注重落实,使其不流于形式,必须建立目标任务管理机制.如对辅导员与任课教师对纪律意识淡薄、有厌学情绪、思想出现消极等的学生进行帮扶等方面,制定工作目标,并对工作目标进行任务分解.辅导员与任课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为分解的工作任务制定工作计划,安排时间进度;在升学、就业等方面还可以制定量化任务指标.依靠目标任务管理,辅导员与任课教师才能通过协同育人达到培养合格人才、多出优秀人才的目的.3.4评价考核督促机制.对辅导员与任课教师在协同育人中的工作任务进行目标管理,有助于协同育人工作目标的落实,但“完善和创设协同机制的评价监督体系与激励机制,才能从制度、实践等方面确保合作育人机制的有效运行”[11].因此,建立评价考核督促机制对辅导员与任课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是十分必要的.评价考核办法由院(系)会同学校相关管理部门制订,评价考核应有院(系)、辅导员、任课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评价考核结果应与二者的职务聘任、奖惩、晋级(晋升)、绩效等挂钩,并将协同育人中优秀辅导员与优秀任课教师的表彰纳入各级教师、教育工作者表彰奖励体系中,从而发挥评价考核机制的激励与督促作用.
4结语
协同育人不只是对任课教师与辅导员的要求,也是对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共同要求,但辅导员与任课教师因为都是一线教师,直接面对学生,建立相应的机制对落实协同育人工作尤为重要.事实上,协同育人早已形成共识,现有研究在这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从理论到实践还存在关注程度不够、挖掘不深、运用不佳等问题”[12].因此,高校辅导员与任课教师协同育人问题,在理论上还需做进一步的研究,所构建的机制仍需接受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检验中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43号)[Z].2017-09-29.
[2]马嵬,冯鑫.高校辅导员及专业教师共同促进学风建设的积极意义[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25):59-60.
[3]荣誉.高校教育教学中辅导员与专业教师的权责分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0,29(10):132-133.
[4]张莹.管理协同理论下的高校辅导员与专业教师思政教育联动[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34(01):209-210.
[5]颜珂,李杰.高校任课教师与辅导员关系研究——关于高校辅导员角色评价的一项调查报告[J].前沿,2012(09):135-136.
[6]朱靖华.做朴实教育(卷二)[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335.
[7]张晶娟.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研究[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7:3.
[8]朱俊.高校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协同育人研究——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9,36(06):145-147.
[9]姜冬乐,郭晓佳.高校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协同育人模式研究[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21(06):57-60.
[10]王学俭,李晓莉.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育人机制探析[J].教学与研究,2015(10):98-104.
[11]刘兵勇,齐宁,王雅静.协同论视角下的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教育配合机制探析[J].老区建设,2014(10):11-13.
化学竞赛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应变能力,还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一、化学竞赛辅导贵在“早”
1.早选苗
能选拔出优秀的学生来参加辅导是取得好成绩的一个关键.虽然初中化学只在九年级学习一年,但由于化学与物理、数学等理科科目相通,所以只要七年级、八年级数学、物理学得好的同学都可作为化学辅导的对象.
2.早辅导
中学化学竞赛一般在每年四月中旬进行,是在英语、数学之后,与物理相近.若等学生考完上述三科竞赛,再来辅导化学,时间已晚,故应早作辅导.
二、化学辅导成在“有”
1.有计划
第一是时间上的计划.因为竞赛辅导一般不能利用平时上课时间,以免影响课堂教学活动,故辅导只能在课外以课外活动或兴趣小组的方式进行,这就要合理地利用学生的课外时间了.
第二是竞赛内容的计划.竞赛辅导内容应具有系统性、条理性,做到既全面辅导又重点突出,避免杂乱无章.
第三是课程计划.虽然竞赛辅导是以课外活动方式开展的,但竞赛辅导计划的制定,必须结合学校、年级、班级的整体课程教学计划进行统筹安排,统一考虑.
这样,不仅能配合课堂教学,巩固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可以使化学竞赛辅导在时间上得到保证,内容上得以落实.
2.有组织
我们组织化学竞赛的原则是:鼓励参与,集中辅导.我们在鼓励学生自愿报名的基础上,通常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化学基础,但也可以吸收成绩一般却喜欢动手、乐于动脑、愿意深入了解化学的同学参加.在辅导过程中如有学生认为太难而跟不上,可以退出辅导,以免加重他们的学习负担.其次是有组织地集中辅导,我们把参加辅导的学生组成奥赛班,并成立竞赛辅导小组.
竞赛辅导小组成立后,辅导教师应承担班主任的职责,除根据需要建立相应的管理措施外,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和组织学生讨论和制定奋斗目标、学习计划和应有的精神风貌、行为准则等.平时的教学活动应从一开始就注意营造奋发向上、追求真理、顽强不屈、互相协作的气氛,使之成为一个高尚的群体.
三、化学竞赛辅导的注意事项
1.注意抓好竞赛学生的思想工作
竞赛对初中学生来讲,是有思想负担的.一方面担心考不好,拿不上奖,被其他同学笑话;另一方面担心竞赛影响其他课程的学习导致总成绩下滑.所以,在选拔学生时,思想工作一定要做好.首先,要明确竞赛的目的,竞赛的目的不全是为了拿奖,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钻研精神.其次,竞赛能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正确处理好竞赛与上课之间的关系,不仅不会影响其他功课的学习,而且能对其他功课的学习产生好的影响,起到促进作用.
2.注意引导竞赛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在竞赛辅导中,学习方法的培养很重要,它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一贯彻四轮学习法.即首先发现问题;其次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再次寻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回顾并总结问题解决得怎样.
第二,强调合作学习法.即分成小组,每组由小组长负责检查,并在组内或组外形成一帮一.经过一阶段的学习后比较各组的进步情况,再通过表扬进步大的组来激励其他组的同学发扬团队的合作精神.
第三,先做、后讲、再提问.就是让学生先阅读和做竞赛辅导资料,然后老师讲解典型例题和重点知识点,最后让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由老师引导学生来解决问题.
第四,每天用一定时间复习巩固.如晚自习后,可抽出一定时间复习巩固当天内容,并从中总结出规律.
3.注意抓好课堂教学中基础知识的掌握与竞赛能力的培养
掌握知识是培养能力的前提.因此,前期抓住课本知识,要求学生吃透教材,做到章章过关、节节过关,不能随意加快和提高,但在中后期可以适当加快进度.由于学生之间的学习基础和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不少学生学习化学前就已初步具备良好的素质,思维敏捷,领悟力强.所以在教学中,利用课堂的三五分钟时间,先对相关知识进行深化,把初高中知识进行有机衔接.
4.注意抓好知识的拓宽、加深
上一篇:课后总结(收集5篇)
下一篇:课后自我总结(收集3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