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种植(收集5篇)

时间:2024-08-05

大蒜种植篇1

关键词:大蒜价格;指数;保险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2265(2015)06-0062-06

蔬菜产业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2014年5月9日,中国农业部总经济师钱克明在中国蔬菜产业大会上发言:“我国蔬菜种植总面积达3亿多亩,年蔬菜产量逾7亿吨,人均占有率居世界第一,但蔬菜供应、蔬菜安全、价格波动三大问题严峻,需要高度重视。”“菜贵伤民,菜贱伤农”,蔬菜价格的涨跌关系着千家万户的生产生活,价格变化对蔬菜市场和蔬菜产业产生着重大影响。为调节蔬菜市场、稳定蔬菜价格、保护菜农利益,相关学者和部门不断研究蔬菜价格波动原因,探索解决之道。赵鑫(2015)对黑龙江蔬菜价格趋势进行了研究,提出应加大处罚力度,减少投机行为,同时应着重完善蔬菜定价机制,建立价格补贴机制。戚光远和张妍卓(2014)认为,供给的不稳定性是导致蔬菜价格波动的首要因素,政府应在保证市场发挥资源配置作用的前提下综合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等手段,降低农民生产成本,优化蔬菜流通结构,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美国、加拿大、巴西、西班牙和法国等国家普遍采用蔬菜价格保险来规避蔬菜市场风险,但是上述国家的农业保障险多是蔬菜收入保险(价格*产量),仅有美国在畜牧业保险上采用的是蔬菜价格保险(因为牲畜的产量可以通过人为因素控制,如果采用蔬菜收入保险,容易引发道德风险)。在我国,上海、成都、宁夏等省市也相继建立了蔬菜价格保险机制。目前来看,传统蔬菜种植保险多是针对病虫害和自然灾害等约定的灾害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赔偿。但是,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部分蔬菜价格波动较大,对种植户而言影响更加广泛。蔬菜种植保险能否有创新性突破,更易于普通农民掌握并接受,成为稳定蔬菜和保证蔬菜供给的关键。济宁市金乡县建立的大蒜价格指数保险,以蔬菜收购价格或生产成本为目标价格,保费由省、市财政和蒜农共同承担,为蔬菜价格指数保险探索出了一条新的可供选择的路径。同时,蔬菜种植保险仍有许多改进空间,如何更好地主动求变,为保证蔬菜供给提供金融支持更值得深入思考。

一、大蒜价格波动下蒜农的选择困惑

山东省金乡县是我国著名“大蒜之乡”,金乡大蒜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以种植面积最大、单产量最高、品质最好、总产量最大和出口量最大等九个最大闻名遐迩。截至2014年底,金乡县共建有大蒜专业合作社104个,入社蒜农15252户,流转集体土地5.82万亩,占全部种植面积的9.7%。全县拥有大蒜冷库1265座,储存加工能力130万吨,建成大蒜现货交易市场13处,电子期货交易市场2处,建立了部级大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设立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试验基地和200亩航天育种基地,开展新技术、新品种研发,大蒜优等率始终保持在91%以上。大蒜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全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和增收致富,全县80%以上的农民都靠种植大蒜维持生活。

2010年,金乡大蒜收购价格在连续盘整的基础上达到峰值,直径5.5厘米―6厘米混级白蒜冲顶8.04元/公斤,亩均获利4180元,为同期小麦收益的2.6倍。在价格诱惑下,王丕镇王丕庄蒜农周彦石将自己承包的4.5亩小麦全部改种杂交蒜,全村当季扩种大蒜382亩,亩均投入较上年增长8.05%。2011年,全国大蒜总产量冲高到550万吨,较上年增长24.93%,供大于求的局面再次发生,5.5厘米―6厘米混级白皮大蒜收购价格降至1.81元/公斤,周彦石种植的大蒜亩均亏损1364元,全村累计亏损116.3万元。蒜农周彦石表示,现在种蒜最担心的就是价格,这几年价格波动加大,有时人工成本都收不回来。

很多像周彦石一样专业知识不高的普通蒜农面对大蒜价格过山车似调整感到无能为力,对于大蒜种植也是忧心忡忡。金乡县虽然建有13处专业的大型大蒜现货交易市场,但95.03%的大蒜依然依靠中间商实现一级销售,即规模庞大的农村小商贩走村入户、上门收购。金乡县政府组织成立的专业合作社在蒜农了解市场信息、畅通销售渠道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在议价方面,蒜农各自为战,只能被动接受市场价格。大蒜囤积和炒作混淆了公众对供求关系的判断,对收购价格的形成造成极大的不确定性,导致价格盲目上涨或下跌。金乡县大蒜供应量和收购价格剧烈波动,蒜农惜售、恐慌抛售现象经常发生。自2007年以来,金乡大蒜收购价格一直处于起伏不定状态,个别年份甚至发生“蒜你狠”、“蒜你贱”等轰动全国的极端交易事件。

2007―2014年,金乡大蒜产量在50万―80万吨之间震荡,大蒜价格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见图1)。以2007―2014年数据为样本,大蒜产量为自变量,大蒜价格为因变量,计算得出二者的相关系数r=-0.94,具有高度负相关性,大蒜产量对大蒜价格的影响显著。

2007―2014年,金乡大蒜种植成本整体上浮38.14%,但是销售最高价出现在2010年(8.1元/公斤),2010年以后价格走势与种植成本背道而驰(见图2)。

二、大蒜价格波动下政府的调控难题

(一)供求信息把握不准,种植面积取决于上年价格,大蒜供应不稳定

金乡县种植大蒜的主要劳动力7成以上年龄大于40岁,其决定种植面积的依据主要是上年市场价格。如果上年蒜价大涨,蒜农的大蒜种植面积普遍增大;如果上年蒜价大跌,则种植面积相应萎缩。大蒜价格的不稳定导致大蒜供应的不稳定。作为生活必需品的大蒜,市场需求受蒜价影响较小,当供应量发生变动时,大蒜价格随之发生变动。为稳定供求关系,金乡县政府定期公布大蒜市场信息,成立大蒜协会,引导农民理性种植。但是,金乡县蒜农年龄偏大,受教育水平普遍在初中以下,甚至有20%的蒜农不认识字,所以蒜农获取市场信息的渠道主要是亲朋好友相传,仅有17%的人通过政府获得信息。在变幻莫测的市场行情方面,口口相传的信息准确度和实效性均偏低,蒜农在对市场供求不了解的情况下,大蒜种植具有“羊群效应”。加之近年来金乡县周边地区纷纷加入大蒜种植产业,且种植面积更易受价格的影响,政府平台、协会甚至企业发挥的引导作用微弱。

(二)蒜农孤军奋战,面对收购商缺乏议价权

金乡县虽然建有13处专业的大型大蒜现货交易市场,加大了马路市场整治力度,降低了流通环节成本,但95.03%的大蒜依然依靠中间商实现一级销售,即规模庞大的农村小商贩走村入户、上门收购。金乡县政府组织成立的专业合作社在蒜农了解市场信息、畅通销售渠道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在议价方面却未发挥积极作用,蒜农各自为战,只能被动接受市场价格。

(三)囤积炒作左右市场供求,收购价格不确定性增大

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使金乡大蒜不仅成为一种品牌和文化,还演变为一种市场控制工具。通过对大蒜投放市场量的控制完全有能力影响市场价格,甚至是形成市场价格。大蒜囤积和炒作混淆了公众对供求关系的判断,对收购价格的形成造成极大的不确定性,导致价格盲目上涨或下跌。

三、大蒜价格困局下价格指数保险出台

为保障蔬菜供应、平抑物价,2014年11月,山东省物价局、农业厅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山东蔬菜目标价格保险保费补贴试点的通知》,首批选定大白菜、大蒜和马铃薯3个试点品种。2015年,为降低蒜农面临的价格风险,保障蒜农收益,金乡县联合中华财险山东分公司等部门积极探索,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和价格分析,在国内率先推出大蒜价格指数保险。

(一)设计目标

开展大蒜价格指数保险,就是要把价格调控政策与市场保险结合起来,稳定菜农种植预期,增强生产积极性和稳定性,实现保供稳价目标。

1.保障供给。大蒜价格指数保险以大蒜平均成本为依据设定保险目标价格,当市场价格低于该目标价格时,保险机构根据差价对参保农户赔付。农户通过价格保险可有效抵御大蒜价格市场波动对其带来的影响。在市场行情低迷时,可最大限度降低损失,保障蒜农的生产积极性和稳定性,缓解大蒜产量的周期性波动,实现保障市场供给、稳定市场价格的目标。

2.稳定蒜农收入。在“蒜都”金乡,种植大蒜是农民农业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蒜产量既定的情况下,价格下跌意味着收入的降低。通过大蒜价格指数保险,实现“系统内损失系统外补”,可以有效防止因大蒜价格下跌带来的蒜农收益骤减的负面影响。

3.提高大蒜产业竞争力。金乡大蒜出口量占金乡县大蒜总产量的比重超过90%。从长期来看,国内外市场价格的剧烈波动,将抑制蒜农的种植积极性。价格保险就是通过对价格的保障,稳定蒜农的预期收益,提高种植积极性,消除蒜农扩大生产规模和采用先进技术等的后顾之忧,从而维持金乡大蒜的优势地位。此外,在WTO框架内,价格保险属于“绿箱”政策范畴,符合国际要求,是提高蔬菜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武器。

(二)设计方案

大蒜价格指数保险是以大蒜价格波动造成的风险损失为保险责任,以大蒜价格或价格指数为赔付依据的一种农业保险产品,是对大蒜生产经营者因市场价格大幅波动,大蒜价格低于目标价格造成的损失给予经济赔偿。

1.试点对象及范围。以金乡县行政区划分生产管理正常、连续种植两年以上(含两年)、上年种植次年收获且能在保险期间均衡上市的大蒜为参保对象。先期选择种植面积稳定、具有一定规模、种植条件较好和监测机构完善的镇街作为试点区域,全县整体承保面积为10万亩左右。

2.保险期间与保险责任。选择每年的6月1日至8月31日,该段时间大蒜集中上市销售,市场供应量大幅增加,大蒜价格下降明显。在保险期间内,当保险大蒜的实际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视为保险事故发生,保险人按保险合同的约定责任赔偿。

实际价格=保险期间内当地物价部门的日平均收购价之和/次数

目标价格=前三年平均田间收购价或前三年生产全成本/前三年平均亩产量

目标价格每年一次,2015年确定为1.73元/500g。

3.保险金额、费率及保费分摊。保险金额:保险金额分两套方案,依照前三年大蒜种植物化成本与全成本分别确定,其中依照物化成本计算出每亩保险金额为2000元,依照全成本和蒜农风险偏好计算出每亩保险金额分别为2500元、3000元和3500元,由蒜农灵活选择不同的风险保障。综合考虑蒜农的实际生产水平、经济能力和大蒜价格波动的风险程度,保险费率根据目标价格采取浮动费率,即2.8元/公斤目标价格适用7%的保险费率,3.0元/公斤目标价格适用10%的保险费率,3.2元/公斤目标价格适用12%的保险费率,3.4元/公斤目标价格适用14%的保险费率,3.6元/公斤目标价格适用16%的保险费率。保费分别由省、市财政和蒜农承担,其中省财政承担50%,市财政承担30%,蒜农承担20%。随着农民参保积极性的提高,将视情况逐步调低政府保费补贴比例。

4.赔偿处理。大蒜价格指数保险以蒜农的生产成本为保险金额,在保险期结束时,按照金乡县大蒜指数平台或物价部门的当期大蒜日平均田间收购价为实际价格,当实际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保险人按照目标价格与实际价格的价差占比为依据,对蒜农进行相应赔付。

赔偿金额=每亩保险金额*保险面积*[(目标价格-实际价格)/目标价格]*(1-绝对赔付率)

四、大蒜价格指数保险有效性的要点分析

保险公司愿意为蒜农提供价格指数保险,而众多蒜农又愿意购买该种保险,在政府的政策引导下,保险公司和蒜农达成合作均衡。大蒜价格指数保险的推出得到了蒜农的普遍关注,这种模式易于蒜农理解并进行操作,在农村地区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一)产业规模基础

金乡县实施大蒜价格指数保险具有比较优势。金乡大蒜生产自然风险低。设置价格指数保险的一个前提条件是蔬菜生产期间内产量发生意外损失的可能性较小,市场价格波动对生产经营效果影响较大。金乡大蒜有2000多年的种植历史,早在东汉初年,就有种植大蒜的记载。本地独特的水土气候条件特别适合大蒜的生长,悠久的种植历史使蒜农有丰富的种植和管理经验,随着金乡大蒜在国内外市场上知名度的提高,中国农业科学院、山东农科院和山东农业大学等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大蒜研究专家、学者不断为金乡大蒜种植提供多方面支持,而金乡县大蒜行业已经形成产业集群,大蒜产量出现意外损失的可能性很小。

(二)价格信息透明度

价格指数保险是以价格或价格指数为赔付依据的,目标价格多以期货市场价格或者通过严谨的数理分析得出的价格为准,对价格信息的透明度要求较高。金乡县是全球大蒜价格的形成中心,金乡大蒜网和国际大蒜贸易网等网站定期公布金乡大蒜价格。2014年12月29日,山东省人民政府举行新闻会,宣布自2015年1月1日起正式编制金乡大蒜指数。大蒜指数的编制,为大蒜价格指数保险开发提供了坚实的信息来源和决策保证。

(三)三方合作模式

大蒜价格指数保险在金乡县顺利开展的主要原因是保险公司和蒜农之间实现了利益共享,合作共赢。一是蒜农以低成本实现价格风险的转移。根据大蒜价格指数保险的设置,蒜农投保该保险只需要缴纳保费的20%,财政补贴80%,蒜农承担的投保成本较低。购买该保险之后,蒜农的价格风险就转移给了保险公司,在大蒜价格骤降的情况下,蒜农的损失可以得到补偿。假设蒜农在正常情况下,生产成本是1,利润是1,如果投保的话,需要支出0.2,但是出现风险的话从保险公司获得的补偿是1。根据表1所示,在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的情况下,出现风险,投保会比不投保少损失0.8;在市场价格高于目标价格的情况下,不出现风险,投保比不投保少收益0.2。当前,大蒜市场价格风险较大,蒜农投保得到的好处要远远大于不投保。二是保险公司响应政策拓宽市场领域。金乡大蒜价格指数保险的目标价格采用的是田间收购价格或生产全成本,而上海、宁夏等地以批发价、零售价为目标价格。如果以批发价、零售价等价格为目标价格,容易加大中间成本的人为操作性,导致保险公司的风险加大。金乡县大蒜价格指数保险设置的目标价格能规避运输、销售等流通成本,直观地反映农民的盈与亏,更好地发挥政府政策的引导性。同时,该项保险的保费由政府承担80%,能够降低农户违约给保险公司造成的损失。

五、从大蒜价格指数保险看蔬菜价格保险的发展空间

2015年4月29日,金乡县马庙镇北刘庄村张新军等49户大蒜种植户接到了中华财险金乡支公司送来的大蒜目标价格保险保单,意味着蔬菜目标价格保险在山东省正式启动。金乡大蒜价格指数保险,通过政府出资、保险公司提供担保,蒜农对大蒜价格波动的恐慌心理得到缓解,对大蒜今后的种植更具有信心。实施大蒜价格指数保险表明,大蒜价格指数保险对农户具有保护作用,有利于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稳定农民收入,同时,对大蒜价格起到很好的平抑作用,提升蔬菜产业竞争力,促进农业健康发展。

目前,蔬菜价格指数保险在国内作为一个新生事物,传统种植业保险保障范围主要是自然灾害,不保障蔬菜的价格波动,也就是对农户的种植成本没有保障,我国农户对蔬菜价格指数保险的需求意愿还是比较强烈。从国内的发展情况看,蔬菜价格指数保险在我国虽然已经开展,但都是在地方政府支持下的小范围试点,试点区域少,保险覆盖面很小,试点蔬菜品种也不丰富,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如何更好地开展。

当前,大力推广蔬菜价格指数保险具有许多有利因素和条件:

第一,农户与保险公司均有需求和意愿。随着蔬菜生产的改善、种植技术的提高,蔬菜生产中自然灾害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较小,而市场价格的剧烈波动成为困扰广大农民的最主要风险,农民对能够帮助他们规避市场风险的保险产品――蔬菜价格指数保险具有强烈的需求。作为保险供给方,保险公司也有创新保险产品、将价格风险纳入农业保险保障范畴和开展蔬菜目标价格保险的意愿。蔬菜价格指数保险既有潜在需求又有潜在供给,从供需角度看满足市场存在的先决条件。

第二,拥有良好的政策制度环境。2007年以来,我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目前,各省基本都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政策性农业保险管理体系,政策性农业保险在分散农业灾害风险和弥补农民灾后损失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明确指出,要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加快完善蔬菜价格形成机制。201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中发[2014]1号)中明确提出逐步建立蔬菜价格目标价格制度,在市场价格过高时补贴低收入消费者,在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按差价补贴生产者,切实保证农民利益。2014年8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开展蔬菜目标价格保险试点,探索天气指数保险等新兴产品服务,丰富农业保险风险管理工具。

第三,相关技术条件基本具备。蔬菜目标价格保险是一个新生事物,在技术层面面临两个问题:一是公开透明的蔬菜价格指数信息采集、编制和体系,二是科学可行的保险方案。当前,全国不少地方建立了蔬菜市场价格采集制度,定期采集分地区分品种的蔬菜批发和零售价格,开展蔬菜成本收益的调查统计工作,为实行蔬菜目标价格保险提供了良好的数据基础。同时,随着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国内业界和学界专家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理解和研究不断深入,农业保险产品的创新和开发技术也有了长足进步,具备制定科学可行保险方案的技术条件。

六、简要结论

我国蔬菜种植的产业变化趋势要求金融支持模式的不断转变和优化。金乡县大蒜价格指数保险案例表明,价格指数保险的构建直接着眼于蔬菜价格,考虑供给与产出的关系,为当地蒜农带来了切实的保障。同时,拓展了保险公司的业务空间,对大蒜价格起到很好的平抑作用,在政府、蒜农和保险公司三者间形成了良性互动,对促进大蒜种植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可以看到蔬菜价格指数保险具有较为广阔的推广前景。下一步应注重蔬菜价格指数保险产品功效与市场规律的适配性研究评估,以广覆盖、可持续、促多赢为终极目标,修订完善相关标准权重,切实通过金融支持保障农户种植利益。

参考文献:

[1]李桂荣.市场调查与预测[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2]济南大学泉城学院.山东省金乡县大蒜市场价格的调研分析[R].2010.

[3]黄永.蔬菜价格异常波动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建议研究[J].专题论述,2015,(4-6).

大蒜种植篇2

关键词红蒜;栽植密度;施肥量;产量;品质

中图分类号S63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4)05-0114-02

EffectsofDifferentPlantingDensityandFertilizerAmountontheYieldandQualityofRedGarlic

WANGZheng-wen1YANGGuang-xing2YANGXian-fan2HOUBiao1LIJia-lin1ZHANGDing-zhou1

HUANGSheng-xian1*

(1SoutheastofGuizhou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KailiGuizhou556000;2KailiAgriculturalBureau)

AbstractThetestsetofplantingdensity,seedsizeandfertilizationeachintothreelevelsbyorthogonaltest,toinvestigatetheeffectofplantingdensity,sizeofseedandfertilizerongarlic.Theresultsshowedthat,themainfactoraffectingtheyieldandqualityofgarlicwasplantingdensity.Withtheincreasingofplantingdensity,theyieldappearedtheparabolaincreasing,reachedextremelysignificantlevel.Fertilizationalsohadcertaininfluenceontheyieldandqualityofgarlic.Therewasnointeractionbetweenplantingdensityandfertilization.Seedsizehadnodirecteffectontheyieldandquality.

Keywordsredgarlic;plantingdensity;fertilizer;yield;quality

近年来,黔东南州也不断加大力度推动大蒜生产发展,麻江、凯里等县市凸现了大蒜基地雏形。黔东南把红蒜种植确定为秋冬种考核目标的重要内容,扩大红蒜种植规模,加快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0.67万hm2大蒜生产基地。黔东南州在打造绿色食品的前提下发展红蒜生产,在保证红蒜高产的基础上,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经济效益,在红蒜栽培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是栽培密度和化肥施用不合理等。如栽培密度不合理,化肥过量施用特别是过量施用氮肥,大蒜群体过于繁茂,抗病、适应能力下降,农药用量增加,氮肥大量流失,对环境污染严重,对产量、效益造成影响。为了探究大蒜生产达到最佳产量和品质时的施肥量和栽培密度,本课题组通过设置不同栽植密度、施肥量等3个因素的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栽植密度、施肥量互作对红蒜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明确红蒜栽培方式与施肥量及最佳栽培群体密度,以期为红蒜高产栽培提供技术支撑。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贵州省凯里市舟溪镇平中村(现代农业园区)试验地,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海拔700m,无霜期282d,年降雨量达1140~1290mm,年平均日照时数1255h,年均气温16.1℃。地势平坦,排灌条件好,阳光充足,土壤属砂壤土,肥力中等,前作为辣椒。经检测土样重金属不超标,pH值5.5~6.5,有机质30g/kg,氮含量2.0~2.5g/kg,磷含量30~40mg/kg,钾含量180~200mg/kg。

1.2试验材料

供试品种为黔东南主栽地方品种麻江红蒜;复合肥(15-15-15)为贵州西洋肥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西洋复合肥,农家肥由农户提供。

1.3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3因子3水平的正交设计,选取蒜种大小(X1)、施氮量(X2)、播种密度(X3)为变量,按3因素3水平实施方案设9个小区,3次重复,共27个小区[1-2]。因素及编码见表1,设计处理组合见表2。试验小区面积2.88m2(2.4m×1.2m),小区与小区间留沟宽30cm,沟深30cm,保护行、重复间留走道宽40cm、深30cm。

1.4试验实施

9月中旬整地并施入基肥,整地时结合化学除草剂。9月24日播种,10月5日出苗。12月中旬中耕除草1次,当苗高10~15cm时,中耕宜深,当苗高30cm以上,中耕宜浅,中耕时结合浇施清粪水。4月中旬采收蒜薹,5月中下旬采收蒜头,于室内测定蒜薹及蒜头的产量等(包括单蒜/薹重、瓣数、小区产量等)[3-4]。

2结果与分析

2.1产量

3个因素对红蒜产量有显著影响(表3),处理5、7、3的产量明显高于其他处理,产量均在18834.45kg/hm2以上,其中处理5产量最高,达到21296.10kg/hm2,比产量最低的处理8(7758.90kg/hm2)分别增产13537.20、11842.05、11075.55kg/hm2,经方差分析(表4),处理间F值>F0.05=0.00,表明处理间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2.2品质

从表5可以看出,不同处理间红蒜的蒜头单果重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处理4最高,为59.53g/个,处理5最小,是35.10g/个,单果重随着3种密度呈抛物线增加,种植密度为20cm×10cm时单果重最重;蒜瓣数无明显差异,均在9~11瓣;蒜薹大小随密度增加而减少;不同处理间红蒜的蒜薹单薹重存在显著性差异,处理4最高,明显高于其他处理,为21.3g/株,处理9最小,为13.8g/株,结果表明大蒜的蒜头重和单薹重,与施肥量呈正相关,随着施肥量增加,大蒜的平均蒜头重和蒜薹平均单薹重而明显增加。

3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适当增加田间栽植密度和施肥量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红蒜的产量形成与栽植密度直接相关,随着栽植密度的增加,产量呈抛物线增加,增产达到极显著水平。大蒜的平均蒜头重和蒜薹平均单薹重,与施肥量呈正相关,随着施肥量增加,大蒜的平均蒜头重和蒜薹平均单薹重而明显增加。从试验结果综合分析,蒜种大小在中的为2~3g,施用复合肥在900kg/hm2,栽植密度20cm×10cm综合表现最优,适合黔东南地区栽植密植和施肥水平[5-6]。

4参考文献

[1]章永谋.大蒜种植密度对蒜头直径和产量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1989(9):31.

[2]李启印,吴文庆,周越,等.大蒜不同种植密度研究[J].农技服务,2013,30(1):12,14.

[3]刘佃平,曹兴华,王加明.增效大蒜专用肥不同用量对大蒜产量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3(3):75,77.

[4]黄玉芳,王桂良,叶优良,等.不同钾肥品种和用量对大蒜产量、品质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J].北方园艺,2009(4):8-11.

大蒜种植篇3

嘉祥红皮大蒜植株长势中等,株高一般不超过50cm。全株叶片13片,扁平狭长,叶表面有蜡粉。蒜头外皮紫红色,直径4.5cm,单头质量25~30g。蒜瓣属少瓣型,多为4~6瓣,无榍,大小均匀,平均单瓣质量4.4g,蒜衣紫色。抽薹性好,抽薹早,蒜薹长65cm,粗0.7~0.8cm。一般每667m2产蒜薹200kg左右,蒜头1000~1250kg,属蒜薹、蒜头兼用品种。花器发育不完全,一般不能形成种子,即使形成少量种子,也无生活力,没有利用价值。休眠期长,极耐贮藏,在室温下存放一般到翌年3月才开始发芽。

生产中大多采用蒜瓣进行无性繁殖,蒜瓣是变态的侧芽,长期的无性繁殖易使大蒜感染多种病毒病并代代相传,造成蒜头和蒜薹变小,植株长势减弱,种性退化,严重时发病株率几乎达到100%,减产30%~50%,限制了这一地方特色品种的进一步发展。为了保持嘉祥红皮大蒜的优良种性,提高繁殖系数,嘉祥县成立了红皮大蒜研发中心,采用气生鳞茎繁殖技术对嘉祥县红皮大蒜进行了提纯复壮。气生鳞茎繁殖技术第1年以气生鳞茎作种,长成独头蒜,第2年以独头蒜作种,长出正常的蒜头,第3年用此蒜头作种,进行大田生产,产量可提高30%~50%,且种性较好。此技术的关键是抓好第1年生产,第2年跟常规秋播大蒜生产相同。

1气生鳞茎的培育

1.1选种

头一年在生产田中选择具有原品种典型性状、无病虫害表现的单株,采用一次混合选择法收获蒜头,从中选择头大而圆,底平无畸形瓣,无损伤,大小均匀,皮色、肉色、分瓣数符合本品种特性的一、二级蒜瓣作为培育气生鳞茎的种瓣,单晒、单辫、单收藏。

1.2播种

选择腾地早、土壤疏松、排水良好、有机质丰富的地块栽培。避免与大蒜及其他葱属作物连作,周围也不要种植大葱、洋葱、韭菜等葱属作物。每667m2施入腐熟厩肥5000kg、磷酸二铵50kg、硫酸钾50kg、铁肥3kg、锌肥2kg、硼肥1kg,耕平耙细,做到地面平整,上松下实,然后做成宽1.4m的畦。播种前剔除受冻、受伤、发芽过早、发黄、失水干瘪的蒜头,选择蒜瓣肥大、色泽洁白、基部见根突起、无病斑的蒜瓣作为种蒜。国庆节前后播种,适当稀植,行距20cm,株距15cm,每畦种植8行。

1.3田间管理

大蒜播种后立即浇水,第1次要浇透,促进幼芽萌发。出苗后浇第2次水,以利幼苗生长。次年“春分”前后气温开始回升,蒜苗开始生长,应选择晴朗天气于中午浇1次“返青水”促进蒜苗及时返青生长。结合浇水每667m2冲施磷酸二铵20kg,以满足大蒜“退母”期营养需求。蒜薹生长初期在假茎内生长缓慢,当蒜薹总苞初露出叶鞘后生长加快,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阶段,此时要加强肥水管理,每667m2施腐熟农家肥2000kg,或每667m2顺水冲施三元复合肥15~20kg,促进蒜薹生长和气生鳞茎的膨大。当蒜薹伸出叶鞘18~20cm时,用小刀将蒜薹顶部彭大部分的外面苞叶划破,并摘除小花,使营养集中到气生鳞茎中。

1.4病虫害防治

通过加强田间管理,3~4年轮作,科学配方施肥,增强植株抗性,及时清除病株等物理措施防治大蒜叶枯病、灰霉病、紫斑病、蚜虫、蓟马、线虫等病虫害。发病初期,可喷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防治灰霉病;喷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敌枯唑(叶枯灵)粉剂1000倍液防治叶枯病;喷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40%灭菌丹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64%杀毒矾M8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防治紫斑病;喷40%乐果乳剂1500~2500倍液,或50%敌敌畏乳剂1500~2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剂2000倍液防治蚜虫、蓟马、螨类等害虫。在大蒜烂母期前追施2次氨水,减轻种蛆为害,同时烂母期要少灌水,减少成虫产卵量。

1.5收获与贮藏

以气生鳞茎留种时,不提前采收蒜薹,待蒜头完全老熟、植株干枯,气生鳞茎外皮变枯黄,已充分成熟时,将蒜头挖出,比生产田收获期延迟15~20d。收获过早,气生鳞茎未充分成熟,播种后出苗率低;收获过晚,地下蒜头易散瓣,影响蒜头产量和质量,而且气生鳞茎易脱落,不便管理。

挖蒜后,将符合原品种特征及选种目标的植株选出,连蒜头捆成小捆,放在阴凉处晾干。然后将总苞剪下,筛选直径0.5cm左右的气生鳞茎贮藏在干燥、通风处越夏。

2原原种的培育

气生鳞茎播种后形成的蒜头多为独头蒜,称为气生鳞茎第一代,可作为原原种,将独头蒜播种后才产生分瓣、抽薹的蒜头,所以,用气生鳞茎作繁殖材料比直接用蒜瓣繁殖要多花1年的时间。

2.1播种

播种前将总苞内的气生鳞茎搓散脱粒,按大小分级,将大粒气生鳞茎作为培养一代气生鳞茎的蒜种,太小的淘汰。比生产田提早10~15d播种,植株在越冬前可长到5~6片叶,此时植株抗寒力最强,在严寒冬季不致被冻死,并为植株顺利通过春化打下良好基础。撒播在平畦内,覆土厚1.5cm左右,压实后浇水,每667m2保苗12万~15万株。

2.2肥水管理

以气生鳞茎作种的大蒜,在幼苗生长期种瓣营养极少,而且大蒜根系吸收水肥的能力弱,因此必须适期追施速效肥,以免脱肥而出现叶尖发黄的现象。出齐苗后至霜降前,每隔7d左右施1次稀薄腐熟农家肥提苗,在此期间忌施碳酸氢铵,以防烧伤幼苗。出苗后60~80d,重施1次腐熟人畜肥加化肥,每667m2施腐熟人畜粪肥2000kg、硫酸铵10kg、硫酸钾或氯化钾5kg,促进幼苗茎叶粗壮。次年“春分”结合浇“返青水”每667m2施磷酸二铵20kg。4月份后,蒜苗进入生长盛期,应每隔7~10d浇1次透水,并结合追肥,每667m2施尿素25~30kg。5月初至20日前后,是蒜薹生长盛期,此期应保持地面湿润,一般5~7d浇水1次,抽薹前5d停水,以利于提薹。抽薹期应结合浇水每667m2冲施氮、磷、钾复合肥25~30kg,以促进蒜薹生长。采薹后追施促头肥,每667m2冲施复合肥15~20kg,以延长叶片和根系寿命,避免早衰。保持地面见干见湿,直到收获前1周停止浇水。

2.3除薹

5月中下旬花苞变大,颜色变白,薹顶部弯成大钩即可收获蒜薹,以减少养分消耗。除薹时,尽量不伤及叶片。除薹后,大蒜的叶片和根系可以再维持20d左右,尔后逐渐枯黄萎蔫。此时管理上就是要保护叶片和根系,尽量延长其功能期,同时促进蒜头的肥大。

2.4收获与贮藏

一般提薹后18d,植株叶片已大部分干枯,假茎变软,即可收获蒜头。收获过早,蒜头嫩而水分多,组织不充实,不饱满,贮藏后易干瘪,来年生活力也较低;收获过晚,蒜薹老化,提薹易断,蒜头易散瓣。晾晒蒜种应特别注意,一是勿受雨淋,以防止种蒜发霉腐烂;二是避免阳光直晒蒜头,以防止种蒜灼伤。

大蒜种植篇4

道桥镇群利村是云梦县近些年发展起来的蔬菜专业村之一。该村以科技为依托,以蔬菜经销组织为龙头,紧盯蔬菜市场变化开展蔬菜种植结构调整,不断优化种植模式,从实践中探索出了以早春四季豆(黄瓜、瓠子)―夏番茄―秋冬大蒜为主的蔬菜高效种植模式,取得了很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由于生产的早四季豆、夏番茄等蔬菜,弥补了淡季市场鲜菜供应,增加了花色品种,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所以该村生产的蔬菜价格好、效益高。据调查,该模式平均每667m2可收早四季豆3000kg,产值4500元;收夏番茄5000kg,产值10000元;收大蒜3000kg,产值4800元,总产值19300元。现将该高效种植模式介绍如下。

1茬口安排

早四季豆1月底至2月初播种,3月下旬定植,4月下旬始收,5月下旬收完;夏番茄清明(4月5日)后1周播种育苗,5月下旬定植,6月下旬始收,7月底收完;秋冬大蒜8月15日至9月底播种,10月底至翌年2月底收获。

2早四季豆

2.1品种选择

应选早熟、优质、高产、抗病性强的品种,如西宁菜豆、西宁杂交2号等。

2.2播种育苗

实行“三膜”(塑料大棚、小拱棚加地膜)覆盖育苗,选择土壤疏松、肥沃的田块作苗床,苗床耙细整平后浇足底水再播种,播后盖一层细潮营养土,然后依次铺上地膜、搭建小拱棚并覆膜保温保湿,以促出苗。出苗后及时揭去地膜防止形成高脚苗。豆苗第1片真叶展开时移苗。移苗所用营养土,按1m3菜园土加入45%复合肥(15-15-15)1.25kg、黄麦岭牌过磷酸钙2.5kg、氯化钾0.7kg,混合拌匀后堆积1周再使用。采用上口径8cm的营养钵分苗,每钵栽2株。移苗后浇足水分,然后盖上小拱棚膜保温保湿促活苗。苗成活后即可进行正常管理。

2.3整地、施基肥

上茬作物收获后及时耕地炕田。定植前2~3天整地,结合整地每667m2施腐熟鸡粪2500kg、45%复合肥(15-15-15)50kg。田整好后开厢,畦宽110cm,厢沟宽40cm。再667m2用96%金都尔(精异丙甲草胺)乳油30mL对水25kg均匀喷施于畦面以防杂草,然后铺上地膜,用打孔器打好定植孔待栽。

2.4合理密植

每畦栽2行,行距33cm左右,每667m2栽2700穴。实行三角形栽植法,栽后浇足水分,然后盖上小拱棚膜保温保湿,以促活苗。

2.5大棚温湿度管理

四季豆栽后闭棚1周,待豆苗成活后按常规方法进行管理。大棚温度保持白天22~25℃,夜间15~20℃。晴天9:00揭开大棚及小拱棚两端通风,17:00左右再盖膜保温,阴雨天可适当延迟揭膜通风时间。清明节后,当气温变暖且日趋稳定后,及时撤去小拱棚膜。以后随气温升高,逐渐揭开大棚两侧裙膜,加大通风量。当外界最低气温达15℃以上时昼夜通风。5月10日后就可撤去大棚膜。

2.6搭架绑蔓

当豆苗长至35cm左右并开始抽蔓时,及时插杆搭架,每穴插1根竹竿,将相邻3根竹竿的上部绑在一起,然后上头横架1根竹竿并绑牢。将四季豆茎蔓缠绕在竹竿上,以便其向上攀爬。

2.7肥水管理

在菜豆开花前,一般不追肥浇水,以免茎叶徒长,发现干旱可少量浇水,以控秧促根。当第1花序上豆荚长3~5cm时开始追肥浇水,结荚盛期需勤浇水追肥,保持土壤湿润,每采收1次浇1次水。一般在四季豆结荚期喷施2~3次豆神花荚宝600倍液、田绿壮等叶面肥,每隔7~10天喷施1次,达到保荚、增粗、增重、防早衰的目的。

2.8病虫害防治

四季豆主要病虫害有蚜虫及灰霉病等。蚜虫可在定植前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施防治。灰霉病可在零星病叶开始出现时喷施40%灰霉菌核净悬浮剂1200倍液、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65%甲硫・威霉或50%多・霉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进行防治。

3夏番茄

3.1品种选择

应选用优质、高产、耐热、抗裂、耐贮运、抗性强的品种,如以色列贝斯特7-167番茄、石头番茄等。

3.2培育壮苗

选土壤肥沃、杂草少、排灌方便的田块作苗床。苗床整平后足墒播种。番茄种子用清水预浸3~4h,然后再将湿种子放入40%甲醛100倍液或10%磷酸三钠液中浸泡15~20min,以杀菌消毒,取出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再播种,然后盖上地膜保温保湿,以促出苗。出苗后及时揭去地膜,以免形成高脚苗。注意搞好苗床管理,促苗健壮生长。待幼苗长到1叶1心至2叶1心时,用上口径8cm的营养钵分苗。分苗后浇足水分,搭小拱棚并盖上旧床单或遮阳网降温保湿,以促活苗。苗成活后即进行常规管理。

3.3整地、施基肥

结合整地,每667m2施45%复合肥(15-15-15)100kg、黄麦岭牌过磷酸钙80kg、钾肥15kg。地整好后开厢,厢宽80cm,厢沟宽50cm。由于夏季雨水多,因而必须作成深沟高畦,以利排水,防止渍涝灾害。厢整好后用96%金都尔乳油30mL对水25kg喷土表,以防治杂草。最后盖上地膜,打好定植孔待栽。3.4定植

定植当天在起苗前苗床浇足水分,15:00左右起苗,用湿布或遮阳网覆盖,等到17:00气温下降后再栽苗。1畦栽2行,行距60cm,株距40cm,采用三角形栽植法,667m2定植2500株。

3.5搭架整枝

当苗高30~35cm时,开始搭架绑蔓。实行双蔓整枝,每株只留一主一侧2个分枝,其余侧芽应及时全部摘除,以免消耗养分。植株基部枯叶、病叶等应及时摘除,以减少养分消耗,改善田间郁闭环境,增加田间通风透光量。

3.6肥水管理

栽后及时浇足水分。栽后第2~3天早晨再分别浇1次水促活苗。当第1穗果长到栗子大小时,视土壤墒情每6~7天浇1次水,使整个结果期土壤保持湿润,防止土壤忽干忽湿。坐果以后每隔7~10天用国光高硼、高钾、高锌型螯合氨基酸肥600~800倍液喷施1次,促进植株生长发育。

3.7保花保果

夏番茄开花坐果期正值高温多雨季节,授粉受精不良,易落花落果。可用10~15mg/L的番茄坐果灵溶液进行喷花以提高坐果率。

3.8喷施“920”

当果实长到鸡蛋大小时,叶面喷施“920”溶液10~15mg/L,促进番茄果实变大,提高产量。

3.9病虫害防治

夏番茄主要病虫害有疫病、病毒病、白绢病、青枯病及蚜虫等。青枯病等可在零星发病时用3%霉・甲霉水剂800倍液、10%双效灵水剂或12.5%增效多菌灵可溶性粉剂2000倍液灌根。疫病及白绢病可自发病前或进入雨季后每隔7天用杜邦克露(霜脲・锰锌)600倍液、64%杀毒矾(霜・锰锌)500倍液、70%锰锌・百菌清600倍液喷雾防治,以上药品应轮换使用。番茄病毒病应重点防治好蚜虫,可在番茄定植前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施防治。

3.10及时采收

夏季雨水多,已转色的番茄应在成熟后雨前及时采收上市,防止雨后裂果,影响商品性。

4秋冬大蒜

4.1品种选择

应选择优质、高产、抗性强的大蒜品种,如川蒜1号、成都二水早等。

4.2整地施基肥

前茬收获后及时翻耕炕田,将田深翻20cm左右。播前1~2天整地,结合整地,每667m2施45%复合肥(15-15-15)75kg、黄麦岭牌磷肥120kg、钾肥10kg。田整好后起厢,其中畦宽265cm,畦沟宽35cm。

4.3播种

播前掰下蒜瓣,剔除虫蛀蒜及坚硬的茎盘。采用划沟条播法将蒜瓣按大小分开播种,行距13~17cm,株距4~7cm,每667m2用蒜种200kg。播后盖1.5~2cm厚土,压实后,每667m2用90%禾耐斯(乙草胺)乳油45~60mL对水30~50kg均匀喷施于畦面上防治杂草。然后在畦面上盖1层稻草,并且浇足水分。

4.4追肥

出苗后当蒜苗具2~3片叶、高7~10cm时,开始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小苗期以追施尿素为主,每667m2施尿素25kg,分2次施用,每隔10~15天施用1次;当苗长至15cm高时,为防止大蒜生长过快、过嫩而遭受冻害,每667m2施碳酸氢铵50kg,分2次施,每隔10~15天1次。

大蒜种植篇5

关键词:大蒜;间作;玉米;大白菜;高效种植

高寒地区无霜期较短,热量条件一季有余而两季不足,种植模式比较特殊,为全面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应当结合土壤条件特点选取适宜的栽培模式。大蒜间作玉米复种大白菜种植技术是高寒地区粮菜间作套种的一种高效化栽培方式,在拉动地区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促进地区综合效益的提升。

1大蒜间作玉米栽培技术

1.1合理选择土地。在大蒜间作玉米的种植过程中,应当结合地区土壤环境,合理选取种植地块,为便于排灌,应当选取土质相对肥沃的地块,地块前茬非葱、蒜和韭类为最佳地块,为高效种植奠定可靠的基础。

1.2种植规格。大蒜间作玉米栽培过程中,待土壤解冻约10cm后,按照130cm的带度对种植地进行划分,保持玉米株距为20cm,大蒜株距为5cm,玉米行带宽30cm,大蒜行带宽100cm,玉米起垄种一行,大蒜种6行,开沟点播。

1.3整地施肥。为促进玉米和大蒜的健康成活,应当充分做好整地施肥工作,整地施入基肥,结合玉米及大蒜的生育期特点,适度调整农家肥施入量,控制好腐熟有机肥、磷酸二胺以及尿素的比例,在保证地平且土壤土松下实的情况下,均匀施入迟效性农家肥,应当避免使用生粪或大坷垃粪,以免粪肥发热烧伤玉米根系或蒜母而影响其成活。

1.4土壤处理。为满足玉米和大蒜生长续需求,促进其健康成活并提高产量,应当在播种前对土壤进行妥善处理,以标准比例的辛硫磷乳油或多菌灵粉剂作为主要处理试剂,加水稀释后拌入细沙或土,撒施并翻入土中。

1.5品种选择及播种时间。在大蒜间作玉米种植过程中,为促进幼苗成活,应当结合土壤特点选择种植品种,玉米品种的选取,应当尽可能选用早熟的酒单2号和酒单3号等品种,促进玉米种苗成活,为玉米产量控制奠定可靠的基础。大蒜品种的选取,应当尽可能选用当地品种,选择蒜瓣肥大切顶芽壮的大蒜进行播种,切实提高大蒜产量。大蒜种植对播种时间有着较高要求,当日均气温在3℃以上时尽早播种,将大蒜播种深度控制在2-3m。通常情况下,在每年的三月上旬播种大蒜,在4月下旬播种玉米。

1.6田间管理。玉米苗齐后可一次性放苗,并用土将口封严。长出5~6片真叶时,即可定苗,每穴留健壮苗1株。大蒜喜湿怕旱,播种后,除注意水气矛盾协调外,还应提高地温,以利迅速萌芽生根。退母后大蒜生长加快,应及时灌水,随水追碳铵375kg/h或尿素187.5kg/hm2,促苗生长。大蒜在叶片、蒜薹生长旺期,要肥大水勤,每5~6d浇1次水,地皮发白要及时浇水,每2次浇水之间追1次速效氮肥,整个蒜薹生长期追肥2~3次,追肥量225~300kg/hm2。蒜薹在其顶部开始弯曲,总苞下部变白时为采收适期。采薹时尽量少伤叶片,采薹后立即补充土壤水分,并追施1次催头肥,以后每4~5d浇水1次,直至收获前1周为止。玉米在拔节期结合灌水穴施尿素150kg/hm2,追肥时在2行玉米之间,3株玉米中心用手铲深挖下去,前后摇动,随之将肥料施下去,然后覆土封口。玉米在喇叭口期结合灌水穴施尿素225kg/hm2,不可追在上次追肥的地方,玉米生长后期要保证水分的需求。至玉米成熟。

1.7病虫害防治。(1)虫害。蛴螬、根蛆:大蒜烂母前后易遭根蛆为害,用50%辛硫磷灌根。种蝇、潜叶蝇:用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喷雾。蚜虫:用避蚜粉雾剂150-225kg/hm2,或用2.5%敌杀死或20%速灭杀丁乳油150-225ml/hm2,对水450-675kg/hm2喷雾。玉米粘虫:用敌杀死或速灭杀丁150-225mL/hm2,对水/450-600kg/hm2喷雾。(2)病害。灰霉病:用50%速克灵1500倍液喷雾。菌核病: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75%百菌清500倍液喷雾。叶枯病:用64%杀毒矾500倍液喷雾。

1.8收获。玉米,苞叶发黄,完全成熟时及时采收。大蒜,蒜头基部叶片大部分干枯,上部叶片变色,植株处于柔软状态,即可收获。蒜头采收后要立即晾晒,使须根和内外蒜皮失水干缩,待假茎变软即可编辫,挂贮。

2大白菜栽培技术

2.1整地施肥。大白菜栽培工作的开展,应当在大蒜收货后进行,通常情况下为每年的6月下旬左右。在适度整地后,施入一定量的磷酸二胺和麻渣作为大白菜种植基肥。基肥施入后整地起垄,将垄高和垄宽掌握在标准范围内,株距控制在50cm,覆膜后,将其四周以土压实,在大白菜播种后及时浇水,确保土壤元素满足大白菜的生长需求。

2.2品种选择。为保证大白菜产量,应当在栽培过程中合理选择大白菜品种,在对当地土壤条件及生长环境进行具体分析,选用抗病能力强切早熟的大白菜品种,常见的是春秋54和改良早熟2号品种。

2.3田间管理。大白菜种植过程中,田间管理是一项重要环节,直接关系着大白菜的生长状态,这就要求种植人员充分做好间苗和定苗工作,在大白菜出苗期,保持土壤处于良好的湿润状态,幼苗见干时轻浇水,以确保出齐苗。在结球初期和中期应当充分做好浇水工作,并追加适量尿素,以促进幼苗生长。

2.4病虫害防治。待大白菜出苗后,应当以标准比例的辛硫酸乳油喷洒于大白菜幼苗上,对黄曲跳甲进行有效防治。待大白菜长出5、6片叶时,以90%的敌百虫600倍液喷于大白菜苗的根部位置,以确保对根蛆虫害进行有效预防和治理。在大白菜苗的结球期,选用标准比例的溴氰菊酯溶液或功夫乳油喷雾,对菜青虫和蚜虫进行有效预防和治理,切实保证大白菜的健康生长。随着气候环境的改变,在阴雨多湿环境下,大白菜极易发生软腐病,为了对病虫害进行有效防治,应当在大白菜发病初期喷施标准比例的硫酸链霉素或农用链霉素,掌握好喷施时间,尽可能每隔8天左右喷施一次,连续喷施2-3次即可对软腐病进行有效治理。

2.5收获。通常情况下,秋茬大白菜约在每年的10月下旬成熟,收获时间旺旺与大白菜的包心情况存在密切联系,因此大白菜的收获应当掌握好时间,确保不受冻的情况下,应当尽量延迟大白菜采收,以提高大白菜包心的紧实度,提高大白菜产量。

3栽培技术要点

春播玉米区在前秋亩施农家肥6000-7000公斤,磷肥30-50公斤,然后深翻土地,上冻前进行冬灌,早春顶凌作畦,尽量早播大蒜。蒜苗长出4-6厘米时,细耪一遍,提高地温,蒜苗生育阶段共耪3-4次。蒜苗长到6-7片叶时,开始浇水,头遍水不宜浇得过早,以免降低地温,影响蒜苗生长。6月底至7月初,当蒜苗叶片有三分之二变黄时收获大蒜。随后立即深耕晾垡,施农家肥5000公斤,整成平畦直播大白菜。

在8月下旬收获玉米。玉米尽量带根早收,令其后熟,以利于大白菜生长。

结束语

总而言之,大蒜间作玉米附中大白菜的种植模式具有一定特殊性和复杂性,为提高粮菜产量,应当严格规范种植技术,充分做好选种、整地施肥、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切实提高粮菜产量,拉动地区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