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收集5篇)

时间:2024-11-20

高粱高产栽培技术要点篇1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2013年高粱产业发展工作,成立了专项领导小组加强领导,确保项目实施得到有效落实。

二、精心组织强化责任

镇党委、政府认真研究,制定了《镇2013年酿酒高粱产业发展及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并与产业重点村签订了责任书,要求各村成立高粱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还将高粱产业发展纳入各村目标考核。

三、狠抓落实强化管理

在高梁产业发展中,按照“早规划、抓落实、强监督”的指导思想开展工作。

“早规划”:1、早安排。2013年2月2日就制定了《镇2013年酿酒高粱产业发展及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将高梁发展目标任务下达到村,并督促村将目标任务分解到组和农户,以及确定好集中育苗点;2、早宣传。早在1月份,就向计划发展高梁产业村的农户进行宣传和动员,我镇高梁产业实施方案制定后,各村、组在2月8日前都召开了群众培训动员会,做到让群众早知道;3、早育苗。3月15日前,全镇高梁种落泥1500公斤,计划种植高梁空地育苗率100%,占计划种植面积50%;3月25日3000公斤高梁种全部落泥。

“抓落实”:1、镇、村干部包组到户,及时了解群众思想;2、农技干部包组,做好技术培训和指导;3、把好育苗关,要求包组干部要全面掌握每户农户育苗情况,督促检查每户农户按计划种植面积育足苗子;3、抓好集中育苗点工作,做好缺苗防备;5、严把移栽环节,抓住适宜天气,动员和帮助群众移栽,特别困难户;6、做好生产管理和病虫防治指导工作。

高粱高产栽培技术要点篇2

一、品种主要特征特性

1.植物学特性根系发达,生长势强,植株高大而粗壮,平均株高326.3厘米,茎粗1.92厘米。叶片肥大而宽厚,叶色浓绿。茎秆多糖,出汁率56.6%,糖锤度19.1%,成为提取机动车用燃料乙醇的理想生物能源作物,既节能又环保。穗塔形,壳红色,籽粒白色带有红色斑点,适合用作畜禽饲料。

2.品质性状据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风干茎秆含粗蛋白5.1%、粗脂肪22克/千克、粗纤维20.8%、粗灰分5.23%、可溶性总糖20.6%、水分5.3%。在株高96厘米时测定其茎秆与叶片中的氢氰酸含量,分别为6.08毫克/千克和1.90毫克/千克。茎秆与叶片均可制成优质青贮饲料,对广大农牧区发展畜牧业生产将会起到积极作用。

3.抗逆性综合抗性好,丝黑穗病田间自然发病率为0,人工接种发病率仅为1.7%,叶部病害轻微。抗旱、抗涝、抗倒伏、抗早衰、耐瘠薄、耐盐碱的能力较强。

4.生育期连续多年的田间实地观察与调查情况表明,辽甜7号在沈阳地区生育期为137天左右,约需≥10℃活动积温3200℃。

二、区试产量表现

2008~2009年参加了全国高粱品种能源/青贮组区域试验,全国东西南北共16个试验点,连续2年平均每亩鲜重产量4558.7千克,比对照品种亩增产10.7%。其中,在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创造出平均每亩鲜重产量5567.7千克的最高记录,比对照品种增产25.0%。

三、栽培技术要点

1.选地与整地要选择土质肥沃、土层深厚、地力均匀、地势平坦、含盐量≤0.5%的壤土或砂壤土地块栽培,不宜重茬或迎茬栽培。要精细整地,实行耕翻(20~25厘米深)、耙地、起垄(垄距60厘米)、镇压连续作业。清除残茬,做到土壤疏松,上虚下实,没有坷垃,墒情良好。

2.选种与播种要选用籽粒饱满整齐、发芽率高达95%以上的优良种子,并在播种前进行充分晾晒。当8厘米耕层内地温连续5天稳定在12℃以上、土壤含水量达到16%左右时即可播种。每亩播种量1.5千克,进行垄上机械条播,播种深浅一致,镇压后覆土厚度2厘米左右。

3.间苗与定苗辽甜7号为高光效C4作物,喜肥喜水更喜光,因此要适当早间苗、早定苗,为幼苗茁壮生长创造良好条件。一般在3~4叶期就要间苗,5~6叶期即可定苗。间苗时去小苗留大苗,去病弱苗留健壮苗,通常以每亩选留优质幼苗5000株左右为宜。

4.除草与培土在播种前3天用38%莠去津悬浮剂进行地面喷雾处理,可以预防杂草的发生与为害。间苗后至植株封垄前要完成3次人工除草。在定苗后、拔节期和植株封垄前分别进行1次中耕,最后1次中耕深度10~15厘米,适当多培土可以促进根系发育。

5.施肥与灌水在整地时每亩要深施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4000~5000千克、三元复合肥15~20千克、硫酸钾5~7千克做底肥,在播种时施用磷酸二铵10~15千克做种肥,在拔节期追施尿素20~25千克。开花期至灌浆期如果土壤缺墒而又天旱无雨则应及时灌水。

6.防病与治虫播种前用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既可杀灭多种病菌,又可防治多种地下害虫。防治黏虫用2.5%溴氰菊酯乳油3000~40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螟虫可在拔节期将1.5%辛硫磷颗粒剂撒入心叶内毒杀。

7.适时收割作为生物能源作物,以在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由茎秆上端往下数第七节的糖锤度达到18%以上时收割最为适宜;作为青贮饲料作物,在南方地区第一次收割应在孕穗期或挑旗期,留茬高度12~15厘米。在收割后1周内的雨前每亩施用尿素15~20千克,土壤缺墒而又天旱无雨时应及时灌水,以促进植株快速再生,尽早长成新植株,在初霜前进行第二次收割。北方地区1年通常只能在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收割1次。

四、适宜栽培地区

高粱高产栽培技术要点篇3

【关键词】甜高粱;高产技术;开发利用

甜高粱来源于非洲,已种植5000多年,其茎秆富含糖分,又称为糖高粱、甜秆和甜秸秆等,甜高粱可在全世界50%的高粱种植土地中种植,我国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引入甜高粱,甜高粱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及抗逆能力,被称为能源植物中的骆驼,与其他作物相比较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盐碱和低洼易涝地区、土壤贫瘠的山区等气候和生产条件不利的地区均可种植。此外,甜高粱既能用于制糖、饲料、生产生物燃料,还可以将生产乙醇的余渣加工成干饲料、造纸、气化发电、制成肥料、生产不用粘结剂无污染的纤维板材等,因此,甜高粱具有极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1.甜高粱夏播高产栽培技术

1.1备播

由于夏播甜高粱生长期短,应选用从正规种子公司或科研院所购买的早熟良种,为防止种子发霉,应将种子放在通风干燥处,并在播种前将种子晾晒4h。

1.2精耕细耙,施足基肥

甜高粱适应能力强,在旱地、低洼易涝、土壤瘠薄地均能种植。但由于其种子较小,并且发芽出土时顶土能力又不强,因此,播种前为保证出苗,必须深耕细耙,并使用药剂处理土壤(如呋喃丹颗粒剂)防治地下害虫。同时结合整地,每亩施复合肥30kg左右,也可每亩施10kg尿素,以增加土壤肥力。

1.3提高甜高粱播种质量

夏播甜高粱播种时间越早越好,每亩播种量0.5kg。甜高粱播种不易过深,应在4cm以下,播种后注意及时覆土镇压进行保墒,播种方法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机械播种机播种,播种机播种的速度快,同时比较节省时间,但播种质量相对较差,而且种子浪费较为严重;二是人工点播,人工点播与甜高粱种子大小相似的其它炒熟的种子,人工播种节约种子,播种质量也较高,但浪费时间;三是进行育苗移栽,育苗移栽比较节省时间,而且移栽后可降低植株高度,增加了留苗密度,但移栽时比较浪费时间。

1.4合理密植

根据种植土壤的肥力大小,每亩留甜高粱苗6000-9000株,在其3-5叶期间,进行一次性间苗、定苗,保留株行距在15×60cm左右。

1.5中耕培土,合理水肥

在甜高粱长至6叶时,进行中耕培土,一般培土在10cm左右,以利于壮苗,并且防止甜高粱倒伏。夏播的甜高粱氮肥施用不宜过多,以免影响茎秆中糖分的积累,追施主要在植株长至70cm左右时,根据植株生长和土壤养分情况每亩施尿素30kg左右。浇水主要在穗分化和孕穗期,应合理灌水,以免影响产量。

1.6及时防治病虫杂草

甜高粱播种后,使用阿行拉津进行化学除草。甜高粱抗病能力较强,但不易抗虫,易受螟虫和蚜虫的危害,应及时进行防治。蚜虫的防治可选用吡虫啉、啶虫脒、高产氯氟氰菊酯等农药按使用用量进行喷雾防治。防治螟虫在甜高粱长至7拔节期,可用呋喃丹颗粒剂丢心防治。

1.7及时收获

甜高粱进入成熟期的标志一般以80%以上的穗下部籽粒达到蜡熟时,甜高粱籽粒成熟的时期与茎秆中糖分含量最高时期一致,如收获不及时或遇到低温霜冻后,茎秆中糖分含量会下降,造成糖分损失,因此,甜高粱成熟后应立即进行收获。并且籽粒收获后及时晾晒,避免发霉生芽造成减产。如甜高粱用作牲畜饲料,生长50d左右就可以进行收割。

2.甜高粱的开发利用价值

种植甜高粱具有多种优势,一是不侵占粮食土地,又能充分开发利用不适宜种植其他作物的盐碱地、低洼易涝地、新开垦的荒地;二是其种植管理技术相对简单,大面积推广比较容易,而且甜高粱全身是宝,整株全都可以利用为有用的资源,综合开发效益广阔;三是其种植成本较低,经济效益显著,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促将促进农业结构、种植业结构、糖业结构的调整,同时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新的就业机会,是最有发展前景的能源作物。甜高粱的开发利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2.1能源

甜高粱秸秆含糖量高,是生产乙醇燃料的最佳作物,相关研究表明,甜高粱是生产乙醇效率最高的作物,而且甜高粱种植区域广泛,从播种到收获一般只要5个月,如果选用粮秆兼用型甜高粱,既可收获秆叶,又能收获籽粒,其经济效益就更高。因此,目前不少国家的能源作物都选择种植甜高粱。

当前,世界各国非常重视利用甜高粱生产酒精,甜高粱己成为新的绿色可再生作物。新的甜高粱品种育种成功和应用,经加工转化可获得大量酒精,这将有效缓解能源危机。

2.2糖料

甜高粱茎秆中含糖量高,而且其茎秆中的主要糖分是蔗糖,是生产结晶糖及糖浆的优质原料。因为气候条件限制,以前用来制糖的甘蔗只能种植南方,而甜菜只能种植北方,而甜高粱从南到北都能种植,特别是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是甜高粱种植和制糖业加工的理想地区,可见甜高粱做糖料很有潜力。

2.3饲料

甜高粱茎秆鲜嫩,富含糖分,茎秆鲜嫩,适口性好,已经被许多国家选定为良好的饲料作物。甜高粱作为饲料有以下几大优势:一是生物学产量高,甜高粱是其它饲料产量的2倍,可以节省50%种植土地;二是营养丰富,其糖分含量和纤维含量都比玉米高很多;三是抗逆性强,在大多数地区都可种植。在世界许多国家比如澳大利亚、美国、俄罗斯、印度等一些国家己经把甜高粱作为一种重要的饲料来源。我国也已经利用甜高粱作饲料,但是甜高粱大多以农户个体种植为主,规模相对较小。

2.4其他利用价值

甜高粱营养丰富,各种养分含量均优于玉米,是理想的饲料作物。同时其秸秆发酵制乙醇后的酒糟可用来加工成干饲料,由于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抗病因子和促生长因子,牲畜食用后抵抗力强且生长速度快,是优质的生化饲料。甜高粱除用于饲料、制糖、生产生物燃料外,生产乙醇的余渣可深加工制取中、高档纸浆,另外,余渣还可以用于气化发电,也可以加工成肥料,还可以生产无污染的(下转第39页)(上接第21页)纤维板材。甜高粱综合利用的途径宽阔,具有显著的综合效益,可能发展为新的支柱产业。[科]

【参考文献】

[1]范晶,陈连江,陈丽,等.黑龙江省甜高粱的开发利用[J].中国糖料,2005,(2):58-601.

[2]梁新华,李钢.甜高粱研究现状与产业化开发[J].江苏农业科学,2002,(6):39-401.

高粱高产栽培技术要点篇4

1.温度

高粱种子萌发的下限温度为5~10℃,最适温度为30~35℃,最高温度为44~50℃。在自然条件下,高粱播种至出苗的天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在7~24℃范围内,高梁播种至出苗天数与5厘米地温呈指数曲线关系。高梁出苗至拔节以20~25℃为适宜,拔节至抽穗以25~30℃为适宜。高粱出苗至抽穗的天数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在平均气温20~24℃范围内,高粱出苗至抽穗的天数与平均气温呈直线相关。高梁的光合作用以30~36℃时为最高,随温度的下降而减少。在低温条件下,光合作用随低温的延长而减弱。高粱的大部分品种在抽穗后3~5天开始开花;开花时整个生育期中要求温度最高的时期,在26~30℃的温度下对高梁开花最有利,开花集中,持续时间短。平均气温23℃,开花持续7天;平均气温20.1℃,开花持续9天;平均气温14.8℃,开花持续16天。高粱灌浆与温度关系密切,开始灌浆的18天,当日平均气温23~25℃时灌浆速度快,低于20℃则灌浆速度显著减慢。在平均气温18~24℃范围内,抽穗至成熟日数与平均气温呈直线关系。平均气温19℃是45天成熟,22℃是40天成熟。

2.水分

高粱既抗旱又抗涝,高粱发芽需要一定的水分。温度保持在13~15℃;土壤湿度20~25℃时发芽率最高,10天出苗。高粱生育期间需水量较少,5~9月降水量400~500mm时产量最高。高粱可以种植在洼地,只要地表积水不淹没穗部就不会无收获。

3.光照

高梁为短日照植物。日温27℃,夜温21℃时,从播种到开花的日数光长10小时的为57.2天;12小时的为68.3天;14小时的为68.6天。温光对高梁生育起综合作用。随着温度的升高和光照时数缩短,高粱播种到开花的日数相应减少。

二、高粱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

根据生态条件,因地制宜地选择经审定推广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品种。

种子质量要达到纯度不低于95%,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90%,含水量不高于16%。

2.种子处理

2.1晒种。播前15d将种子晾晒2d。

2.2试芽。播前10d,进行1~2次发芽试验。

3.选地、选茬与整地

3.1选地

选择耕层深厚、肥力较高、保水保肥及排水良好的地块,土壤有机质含量应在1%以上。

3.2选茬

前茬选择未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的大豆、小麦、玉米茬。

3.3整地

3.3.1秋翻秋起垅。耕层20~25cm,做到无漏耕、无坷垃,及时起垅,垅距60~65cm,起垅后及时镇压,做到翻耙、起垅、镇压连续作业。

3.3.2平播高粱,要秋翻、秋耙,整平耙细,达到待播状态。

4.施肥

4.1农肥。每公顷施入优质农家肥40~45m3,结合整地一次施入。

4.2化肥。每公顷施磷酸二铵100~150kg,硫酸钾50kg硫基三元素复合肥200kg底肥。尿素50~80kg做追肥。

5.播种

5.1播期。一般当土壤耕层5cra地温稳定通过10'℃时为宜。我省播期为4月25日至5月5日。

5.2播法与密度

5.2.1垅作。垅距60~65cm,采用垅上机械精量点播。早熟、矮杆、叶窄的品种适宜密植,公顷保苗14~16万株。晚熟、高秆、叶宽大的品种适宜稀植,公顷保苗10~12万株。

5.2.2平作。在中早熟区可采取缩垅增行栽培方法,行株距30×15cm平播,只铲不耥。

5.3播深

做到深浅一致,复土均匀,镇压后播深达到2cm左右即可,切勿太深,以免粉种。

6.田间管理

6.1前期管理

6.1.1查田补种,出苗前及时检查发芽情况,如发现粉种,要用催芽的高粱种及时坐水补种。

6.1.2查田补栽。出苗后发现缺苗,利用补苗及时补栽。

6.1.3铲前深松耥地。出苗后要进行深松或铲前耥一犁。

6.1.4间苗。3~4片叶时,进行间苗,并注意拔掉病、小、弱苗,做到一次等距定苗。

6.2中期管理

6.2.1铲耥。头遍铲耥之后,每隔10~12d铲耥一次,做到铲耥不脱节,高粱生育期内铲三遍耥四犁。

6.2.2虫害防治

农药使用必须严格按GB8321.6-1999的规定。地下害虫防治:采用5%辛硫磷颗粒剂37.5kg/ha播种期撒施,高粱丝黑穗病:采用5%烯唑醇拌种剂300~400g拌100kg高粱种子。高粱蚜虫:采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50g/ha,加水450~600kg喷雾。

6.3后期田间管理

6.3.14.6.3.1八月上中旬,放秋垅拔大草1~2次,做到不砍株,不伤根。

6.3.2结合拔大草,可进行高粱打底叶,即去掉下部干叶和黄叶,利于通风透光,促进早熟,提高成熟度。

7.收获

高粱高产栽培技术要点篇5

1.东北杂粮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东部,包括黑龙江黑河、齐齐哈尔、绥化、牡丹江,吉林白城、松原、敦化,辽宁朝阳、锦州、阜新和内蒙古赤峰、通辽、呼伦贝尔与兴安盟等地。

发展对策。重点是要促进玉米结构调整和满足畜牧业对优质饲料的需求,积极发展杂粮生产,推进轮作倒茬,发展全程机械化生产。

重点作物。内蒙古呼伦贝尔,黑龙江黑河、齐齐哈尔等高纬度地区,适度发展芸豆、绿豆等适于机械化作业的食用豆类,适当扩种大麦、糜子、谷子、高粱种植,建立土地种养轮作种植体系。内蒙古赤峰、通辽、兴安盟,吉林白城、松原,辽宁朝阳、阜新、锦州,充分发挥传统种植优势,适度发展谷子、高粱、糜子、绿豆、小豆等种植,适当发展适宜于机械化收获的豌豆种植。内蒙古赤峰、通辽是全国荞麦优势主产区,根据市场需求和轮作需要适度恢复荞麦生产规模。

关键技术。示范推广种子包衣、配方施肥、糜子(谷子)精量沟播、芸豆高台大垄密植、绿豆(小豆)垄作双行精量播种、荞麦大垄双行沟播、高粱垄作密植机械化栽培和垄作轻简高效栽培等技术。

耕作模式。主要有谷类(谷子/糜子/大麦/荞麦/高粱)-豆类(芸豆/绿豆/小豆)-马铃薯轮作,谷类-油料轮作以及深松垄作、沟垄和免耕栽培等模式。

2.华北杂粮区主要分布在山西、河北两省和内蒙古中部,包括内蒙古锡林郭勒、乌兰察布、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巴彦淖尔等地,河北张家口、承德和山西大同、朔州、忻州、吕梁及两省太行山区。

发展对策:适当恢复杂粮生产,促进结构调整,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重点作物。根据无霜期长短选择适宜种植的杂粮种类和品种,适度发展谷子、糜子、荞麦、高粱、燕麦等生育期短、耐旱、耐瘠薄等杂粮种植,恢复豌豆、蚕豆、芸豆、绿豆、小豆等豆科作物种植面积。

关键技术。示范推广种子包衣、化肥减量增效、病虫害绿色防控以及谷子轻简高效、高粱宽行高密轻简栽培、燕麦“一早三改”高产栽培等技术。

耕作模式。主要有谷类(糜子/谷子/燕麦/荞麦)-豆类(芸豆/绿豆/小豆/豌豆)进行轮作,绿豆、小豆与玉米间作,免耕栽培、覆盖节水栽培等模式。

3.西北杂粮区主要分布在陕西、甘肃、宁夏及青海海东地区,包括陕西榆林、延安及关中渭北,宁夏固原、吴忠、中卫,甘肃武威、白银、兰州、定西、天水、平凉、庆阳、临夏和陇南,青海海东等地。

发展对策: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中心,发挥杂粮生产优势和市场优势,促进用地养地相结合。

重点作物。因地制宜发展糜子、荞麦、谷子、燕麦、大麦生产,扩大蚕豆、豌豆、草豌豆、小扁豆、鹰嘴豆等豆科作物种植面积。

关键技术。示范推广种子包衣、化肥减量增效、病虫害绿色防控、旱地深松耕蓄水保墒技术,以及糜子精量穴播、荞麦抗旱沟播栽培、有机蚕豆标准化生产、豌豆抗旱节水栽培、绿豆双垄沟播覆膜栽培等技术。

耕作模式。主要有薯类(马铃薯)-谷类(糜子/荞麦/燕麦)-豆类(豌豆/蚕豆/小扁豆/草豌豆/鹰嘴豆)轮作,谷类(糜子/荞麦/燕麦)-油料(胡麻/黄芥)-豆类(豌豆/小扁豆/草豌豆/鹰嘴豆)轮作,绿豆与棉花、玉米、谷子、枣树等进行间作,覆盖、免耕栽培等模式。

4.青藏杂粮区主要分布在、青海两省及甘肃、四川、云南部分地区,包括青海、全部,甘肃甘南,四川甘孜、阿坝,云南迪庆等地区。

发展对策: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中心,发挥青稞的生产优势,推进轮作倒茬,提高种植效益。

重点作物。稳定青稞生产,保障藏区口粮供应,适度发展豌豆、蚕豆、荞麦等杂粮杂豆。

关键技术。示范推广种子包衣、化学除草、配方施肥、青稞全程机械化、偏温湿区青稞“春改冬”等技术。

耕作模式。主要有豆(豌豆/蚕豆)-麦(青稞)-油菜轮作等模式。

5.西南杂粮区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等省(区、市),包括云南(除迪庆)、贵州、四川(除甘孜、阿坝)、重庆全部,以及广西百色等地。

发展对策:依据国家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和本区农业立体性强的特点,适当增加山区和旱地的杂粮种植面积。

重点作物。云南与四川相邻的大小凉山及贵州西北部宜发展苦荞、芸豆生产,四川与重庆北部山区宜发展蚕豆、豌豆生产,云南东南部与贵州西南部及广西西北部宜发展薏苡生产,水稻区域利用冬季休闲时间发展冬种蚕、豌豆,烟草种植区发展豌豆种植。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