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而论的意思_一概而论成语解释

时间:2024-12-20

一概而论

yī gài ér lùn

成语解释:概:古代量粮食时刮平斗槲的木棍;一概:一律。用同一个标准来评论、看待或处理。多形容不分性质、不加区别地处理事情或解决问题。

成语出处:战国 楚 屈原《楚辞 九章 怀沙》:“同糅玉石兮,一概而相量。”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偏正式;作主语、谓语、宾语;用于否定句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概,不能读作“kǎi”。

成语辨形:概,不能写作“慨”。

成语辨析:见“混为一谈”(443页)。

近义词:相提并论 、同日而语、等量齐观

反义词:天壤之别 、明辨是非

成语例子:我们对具体问题要做具体分析,决不能一概而论。

词语分词解释

一概 : ①一种标准。概,古代量米时刮平斗斛用的木板,引申指标准:一概而论|同糅玉石兮,一概而相量。②相同;一样:万方声一概。③一头;一端:病诸儒执一概,是非纷然。④副词。统统;全部:生客一概不见|除了这尊玉佛,其他一概不要。

一概而论是什么意思

指不作分析,不加区别,对不同事物都同样对待

国语辞典解释

语本《楚辞.屈原.九章.怀沙》:「同糅玉石兮,一概而相量。」指不区别状况,而以同一标准看待事物。《镜花缘.第九十五回》:「你要晓得,小儿惊风,其症不一,并非一概而论!岂可冒昧乱投治惊之药?」也作「一概而言」。近等量齐观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