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整以暇的意思_好整以暇成语解释
时间:2024-12-06
时间:2024-12-06
成语解释:整:严整;暇:不急迫。形容既严整,又从容。也指事情虽多,仍旧从容不迫。
成语出处: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六年》:“日臣之使于楚也,子重问晋国之勇。臣对曰:‘好以众整。’曰:‘又何如?’臣对曰:‘好以暇。’”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偏正式;作谓语、状语;形容既严整有序又从容不迫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从容不迫 、镇定自若
反义词:手忙脚乱 、局促不安
成语例子:在这种人心惶惶的时候,珏斋却好整以暇,大有轻裘缓带的气象,只把军队移驻山海关。(清 曾朴《孽海花》第二十五回)
《左传•成公十六年》:“日臣之使于楚也,子重问晋国之勇。臣对曰:‘好以众整’。曰:‘又何如?’臣对曰:‘好以暇。’”后因以“好整以暇”形容既严整有序而又从容不迫。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国•行军总要》:“从来行军之善无他,亦曰好整以暇而已矣。”
原指军队步伐严整,从容不迫。语本《左传.成公十六年》:「日臣之使于楚也,子重问晋国之勇,臣对曰:『好以众整。』曰:『又何如?』臣对曰:『好以暇。』」后多以形容在纷乱、繁忙中显得从容不迫。《孽海花.第二五回》:「在这种人心皇皇的时候,珏斋却好整以暇,大有轻裘缓带的气象。」
好整以暇,是汉语成语,指既严整有序又从容不迫的样子,起初用于形容军队,后也可以用于个人。常作谓语、状语。出自《左传·成公十六年》。
上一篇:色如死灰的意思_色如死灰成语解释
下一篇:涕泪交垂的意思_涕泪交垂成语解释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