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所不通的意思_无所不通成语解释

时间:2024-12-21

无所不通

wú suǒ bù tōng

成语解释:通:知道。没有什么不知道的。

成语出处:《孝经 感应》:“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人的广见博识

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通,不能读作“tònɡ”;不,不能读作“bú”。

近义词:无所不知

反义词:一窍不通

成语例子:便是三教九流的说话,无所不通,无所不晓。(元 吴昌龄《东坡梦》第一折)

词语分词解释

无所 : 1.没有地方;没有处所。2.表示否定不必明言或不可明言的人或事物。
不通 : 1.阻塞;不通达。2.不相往来。3.不共同使用。4.不明白;不了解。5.谓学识浅陋。6.谓文理悖谬不顺。

无所不通是什么意思

没有不通达的;没有不通晓的。

国语辞典解释

各处皆通达、贯通。《公羊传.僖公三十一年》:「天子有方望之事,无所不通。」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五八.尹真人服元气术》:「谓气在丹田中,诸脏不隔,周流和布,无所不通。」

各方面都精通。《汉书.卷四二.任敖传》:「苍〔凡〕好书,无所不观,无所不通,而尤邃律历。」《清平山堂话本.五戒禅师私红莲记》:「琴棋书画,无所不通。」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