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妖作怪的意思_兴妖作怪成语解释

时间:2024-12-24

兴妖作怪

xīng yāo zuò guài

成语解释:原指妖怪装神弄鬼或兴事害人。现多比喻无事生非;制造事端;暗中破坏捣乱。

成语出处:元 无名氏《碧桃花》:“你既然还有阳寿,阴曹地府不管,你却这等兴妖作怪。”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兴,不能读作“xìnɡ”。

成语辨形:作,不能写作“做”。

成语辨析:见“兴风作浪”(1081页)。

近义词:兴风作浪 、无事生非 、惹是生非

反义词:风平浪静 、相安无事

成语例子:是这样看起来,完全是张仪那小子在兴妖作怪啦。(郭沫若《屈原》第四幕)

词语分词解释

作怪 : 1.谓鬼神等与人为难。2.指捣鬼,起坏作用。3.泛指发生影响,起作用。4.犹离奇古怪。5.发生性行为的讳称。

兴妖作怪是什么意思

原指妖魔鬼怪作祟害人或人装神扮鬼。现在则比喻坏人捣乱破坏,挑起事端

叵耐这厮,帝辇之下,辄敢大胆,兴妖作怪。——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国语辞典解释

妖魔鬼怪到处闹事作乱。比喻小人兴风作浪,为非做歹。明.瞿佑《剪灯新话.卷三.永州野庙记》:「应祥闻言,知为蛇妖。乃具陈其害人祸物,兴妖作怪之事,对辩于铁笼之下。」《醒世恒言.卷一三.勘皮靴单证二郎神》:「帝辇之下,辄敢大胆,兴妖作怪。」也作「兴妖作孽」。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