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白不分的意思_皂白不分成语解释

时间:2024-12-25

皂白不分

zào bái bù fēn

成语解释:不分黑白,不分是非。

成语出处:清 林则徐《札澳门同知传谕义律准驳条款》:“不得混入驱逐奸夷之内,纷纷回澳,致令皂白不分,自取玷辱。”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近义词:是非不分 、黑白不分 、泾渭不分

反义词:黑白分明 、是非分明 、泾渭分明

成语例子: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六章:“在另外一部分无所谓的士兵,觉得皂白不分。”

成语谜语:盲人下围棋

词语分词解释

皂白 : 1.亦作"皁白"。2.黑与白。多比喻非与是。3.佛教称僧徒和俗人。僧徒衣黑﹐俗人衣白﹐故称。也称缁素。
不分 : 1.不服气;不平。2.不料。

皂白不分是什么意思

1.黑白不能分辨。比喻分不清是非。

国语辞典解释

比喻人不辨是非曲直,鲁莽做事。「皂」文献异文作「皂」。《老残游记二篇.第八回》:「毁人名誉的人多,这世界就成了皂白不分的世界了。世界既不分皂白,则好人日少,恶人日多,必至把世界酿得人种绝灭而后已。」也作「不分皂白」。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