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的意思_知行合一成语解释
时间:2024-12-26
时间:2024-12-26
成语解释: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
成语出处:明·王守仁《传习录》上卷:“只是个冥行妄作,所以必说个知,方才行得……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例子:熊召政《张居正》第一卷第19回:“若我俩联合起来,才叫知行合一。”
明朝王守仁所倡的学说。指知与行是一事而非两截,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知而不行,仍是未知。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即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阳明文化的核心。
下一篇:鹤短凫长的意思_鹤短凫长成语解释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