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之才的意思_七步之才成语解释
时间:2024-12-07
时间:2024-12-07
成语解释:形容人有才气;文思敏捷。
成语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偏正式;作宾语;含褒义,比喻人才思敏捷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之,不能读作“zī”。
成语辨形:才,不能写作“财”。
近义词:文不加点 、倚马可待
反义词:呆头呆脑
成语例子:她文思敏捷,在大学中文系读书时,就被同学们称为七步之才。
有七步成诗的才能。称人才思敏捷。
有七步成诗的才华。形容人才思敏捷。参见「七步成诗」条。《初刻拍案惊奇.卷九》:「不然如何恁般来得快?真个七步之才,也不过如此。」《镜花缘.第八六回》:「闻得老丈诗学有七步之才,想来素日篇什必多,特来求救。」近出口成章,倚马可待反江郎才尽
“七步之才”这个成语出自《世说新语》。指的是曹植有七步成诗之才能。比喻人有才气,文思敏捷。
上一篇:别籍异居的意思_别籍异居成语解释
下一篇:人一己百的意思_人一己百成语解释
热门推荐